CN103347307B -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7307B
CN103347307B CN201310306317.3A CN201310306317A CN103347307B CN 103347307 B CN103347307 B CN 103347307B CN 201310306317 A CN201310306317 A CN 201310306317A CN 103347307 B CN103347307 B CN 103347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onitor
module
main
intensity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6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7307A (zh
Inventor
周宏伟
文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3063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7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7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7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7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7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主监护仪及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从监护仪发送无线热点,主监护仪接收该无线热点,主监护仪将握手信号发送给从监护仪,从监护仪获取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时,从监护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给主监护,主监护仪获取该连接成功信号,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防止了握手信息不匹配的两个监护仪之间的误连接,实现了通过无线方式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统一,使得主从监护仪能够自动互联并进行实时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监护仪是医疗机构中常用的病人监护设备,该设备可以实时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病人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设备将会以声音和视觉的形式发出报警,以通知医护人员。监护仪目前主要有便携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等。
小型化的便携式监护仪越来越受欢迎,如手持监护仪,主要监护一种或者几种病人的生命特征。当某病人需要监护多项生理参数,则可能需要同时使用体积较大的多参数的监护仪和便携式监护仪,这就要求多参数监护仪和便携式监护仪能够建立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而目前多参数监护仪和便携式监护仪的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存在如下缺点:1,两台监护仪建立无线连接之后,比较难以相互识别,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2,因两台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需要相同,则常常通过U盘将其中一台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拷贝到另一台,操作繁杂;访问病人监护数据时,需要分别访问两台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通常不能共享主监护仪的其他功能,如主监护仪的打印功能、VGA功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的防止握手信息不匹配的两个监护仪之间的误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主监护仪及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包括对主监护仪的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及连接时间阈值t1进行初始化设置;从监护仪发送无线热点,主监护仪接收该无线热点,当主监护仪接收到的无线热点的强度大于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并且该无线热点强度持续时间大于连接时间阈值t1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连接;主监护仪将握手信号发送给从监护仪,从监护仪获取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时,从监护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给主监护,主监护仪获取该连接成功信号,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对主监护仪的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及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热点强度阈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以下步骤:主监护仪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时,将该无线热点强度再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大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则主监护仪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否则,不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进行计时,确定断开的持续时间,并且将断开的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比较,当断开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否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继续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监护仪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包括主监护仪和从监护仪;所述主监护仪包括主初始化模块、主无线通讯模块、互联模块、握手信息发送模块及握手成功判断模块;所述从监护仪包括从无线通讯模块、从初始化模块及握手信息接收模块;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从初始化模块与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对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与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主初始化模块与主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对主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所述互联模块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接收的无线热点强度,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互联;所述握手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和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发出握手信号;所述握手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该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发出匹配信息;所述握手成功判断模块与互联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该匹配信息,并根据匹配信息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握手成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监护仪还包括病人信息设置模块、判断提示信息模块及提示输出模块;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与握手成功判断模块相连,用于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与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相连,用于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输出模块与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相连,用于当判断热点强度弱时,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监护仪还包括断开判断模块及断开指令输出模块;所述断开判断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热点强度,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所述断开指令输出模块与所述断开判断模块相连,用于输出断开连接指令,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无线AP模块;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无线AP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构建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主监护仪通过检测从监护仪发出的热点信号强度和该热点信号强度持续的时间,实现了主监护仪连接从监护仪;同时,加入了握手信息的识别,防止了握手信息不匹配的两个监护仪之间的误连接,实现了通过无线方式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统一,使得主从监护仪能够自动互联并进行实时通讯;而且加入了热点信号弱的提示信息,使得当主从监护仪之间有遮挡物或者距离较远时,造成热点信号弱而无法获知,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失败或者丢失数据的情况发生;并用户可以通过主监护仪拷贝、打印从监护仪的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主监护仪将从监护仪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中央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的具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包括第一监护仪和第二监护仪,第一监护仪与第二监护仪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互连,并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监护仪可以为多参数监护仪或便携式监护仪,第二监护仪可以为多参数监护仪或便携式监护仪;而本发明中优先为当第一监护仪为多参数监护仪时,第二监护仪为便携式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简称主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简称从监护仪。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对主监护仪及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包括对主监护仪的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及连接时间阈值t1进行初始化设置;
步骤12:从监护仪发送无线热点,主监护仪接收该无线热点,当主监护仪接收到的无线热点的强度大于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并且该无线热点强度持续时间大于连接时间阈值t1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连接;
步骤13:主监护仪将握手信号发送给从监护仪,从监护仪获取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
步骤14: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时,从监护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给主监护,主监护仪获取该连接成功信号,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
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对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主要对主监护仪及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包括对主监护仪的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连接时间阈值t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及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强度阈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
步骤101: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互联;从监护仪发送无线热点,主监护仪接收该无线热点,当主监护仪接收到的无线热点的强度大于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并且该无线热点强度持续时间大于连接时间阈值t1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连接。
步骤102:判断握手是否成功;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连接成功后,主监护仪将握手信号发送给从监护仪,从监护仪获取该握手信号,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该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不相匹配时,则返回至步骤101。
步骤103:主从监护仪连接成功;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时,从监护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给主监护,主监护仪获取该连接成功信号,则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此时,主监护仪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
步骤104:主从监护仪持续进行数据交换,主监护仪判断从监护仪的热点强度是否大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
步骤105: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主从监护仪持续进行数据传输,主监护仪不断的获取从监护仪的无线热点,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相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时,则需要将该无线热点强度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大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主监护仪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此时主从监护仪之间依然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步骤106:主从监护仪进行数据传输;当无线热点强度大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时,则两者持续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07: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大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则返回至步骤106。
步骤108:主从监护仪断开连接: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则需要进行计时,确定断开的持续时间,并且将断开的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比较,当断开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包括:主监护仪10及从监护仪20;其中主监护仪10包括主初始化模块111、主无线通讯模块11、互联模块12、握手信息发送模块122、握手成功判断模块13、病人信息设置模块14、判断提示信息模块15、提示输出模块16、数据传输模块17、断开判断模块18及断开指令输出模块19;从监护仪20包括从无线通讯模块21、从初始化模块22及握手信息接收模块212,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从初始化模块22与从无线通讯模块21相连,用于对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所述主初始化模块111与主无线通讯模块11相连,用于对主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包括对主监护仪的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连接时间阈值t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及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初始化设置;并且热点强度阈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11与从无线通讯模块21相连,用于接收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互联模块12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11相连,用于根据接收的无线热点信息强度,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互联;其中当主监护仪接收到的无线热点的强度大于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并且该无线热点强度持续时间大于连接时间阈值t1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连接。所述握手信息发送模块122分别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11和从无线通讯模块21相连,用于发出握手信号;所述握手信息接收模块212与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21相连,用于接收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该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并将匹配信息发送给主监护仪;所述握手成功判断模块13与互联模块12连接,用于接收该匹配信息,并根据匹配信息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握手成功;当匹配信息为相匹配时,则判断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握手成功,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14与握手成功判断模块13相连,用于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15与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14相连,用于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输出模块16与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15相连,用于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当接收的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并大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则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与所述提示输出模块16相连,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所述断开判断模块18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相连,用于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确定断开的持续时间,并且将断开的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比较,当断开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所述断开指令输出模块19与所述断开判断模块18相连,用于输出断开连接指令,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主监护仪通过检测从监护仪发出的热点信号强度和该热点信号强度持续的时间,实现了主监护仪连接从监护仪;同时,加入了握手信息的识别,防止了握手信息不匹配的两个监护仪之间的误连接,实现了通过无线方式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统一,使得主从监护仪能够自动互联并进行实时通讯;而且加入了热点信号弱的提示信息,使得当主从监护仪之间有遮挡物或者距离较远时,造成热点信号弱而无法获知,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失败或者丢失数据的情况发生;并用户可以通过主监护仪拷贝、打印从监护仪的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主监护仪将从监护仪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中央站。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主监护仪及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包括对主监护仪的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及连接时间阈值t1进行初始化设置;
步骤S2:从监护仪发送无线热点,主监护仪接收该无线热点,当主监护仪接收到的无线热点的强度大于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并且该无线热点强度持续时间大于连接时间阈值t1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连接;
步骤S3:主监护仪将握手信号发送给从监护仪,从监护仪获取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
步骤S4:当握手信号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时,从监护仪发送连接成功信号给主监护仪,主监护仪获取该连接成功信号,两者进行正常的数据交换;
还包括对主监护仪的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及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初始化设置;其中热点强度阈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连接热点强度阈值D1>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主监护仪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
步骤S6: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提示热点强度弱阈值D2时,将该无线热点强度再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当无线热点强度大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则主监护仪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否则,不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将无线热点强度与预设的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进行比较,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当无线热点强度小于断开热点强度阈值D3时,进行计时,确定断开的持续时间,并且将断开的持续时间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进行比较,当断开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断开时间阈值t2时,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否则,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继续连接。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仪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监护仪和从监护仪;所述主监护仪包括主初始化模块、主无线通讯模块、互联模块、握手信息发送模块及握手成功判断模块;所述从监护仪包括从无线通讯模块、从初始化模块及握手信息接收模块;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发送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从初始化模块与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对从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与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无线热点信息;所述主初始化模块与主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对主监护仪进行初始化设置;所述互联模块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接收的无线热点强度,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建立互联;所述握手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和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发出握手信号;所述握手信息接收模块与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并解析该握手信号,判断该握手信号是否与预设的握手信号相匹配,发出匹配信息;所述握手成功判断模块与互联模块连接,用于接收该匹配信息,并根据匹配信息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握手成功;
所述主监护仪还包括病人信息设置模块、判断提示信息模块及提示输出模块;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与握手成功判断模块相连,用于获取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对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使主从监护仪的病人配置信息相同;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与所述病人信息设置模块相连,用于判断是否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输出模块与所述判断提示信息模块相连,用于当判断热点强度弱时,发出热点强度弱的提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监护仪还包括断开判断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及断开指令输出模块;所述断开判断模块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热点强度,判断主从监护仪是否断开连接;所述断开指令输出模块与所述断开判断模块相连,用于输出断开连接指令,使主监护仪与从监护仪断开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无线AP模块;所述从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无线AP模块。
CN201310306317.3A 2013-07-19 2013-07-19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347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6317.3A CN103347307B (zh) 2013-07-19 2013-07-19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6317.3A CN103347307B (zh) 2013-07-19 2013-07-19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7307A CN103347307A (zh) 2013-10-09
CN103347307B true CN103347307B (zh) 2017-09-29

Family

ID=4928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6317.3A Active CN103347307B (zh) 2013-07-19 2013-07-19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7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912B (zh) * 2013-12-13 2017-05-03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仪数据导入方法及装置
CN10487327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监护仪它床观察方法及监护仪系统
CN104216615B (zh) * 2014-08-22 2017-12-19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护仪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86666A (zh) * 2018-08-27 2019-01-1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13549A (zh) * 2019-04-04 2021-11-0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配对系统和方法
CN110115569B (zh) * 2019-04-12 2022-09-06 铂元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全程监测方法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7913Y (zh) * 2003-12-31 2005-02-09 中山大学 一种光学镀膜近红外膜厚监控仪
CN101478574A (zh) * 2009-01-21 2009-07-0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s结构的远程监护系统及其方法
CN201790809U (zh) * 2010-04-01 2011-04-13 陈浩然 无线多参数近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CN201993766U (zh) * 2011-03-24 2011-09-28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便携式远程生命多参数监护终端及构建的远程监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7913Y (zh) * 2003-12-31 2005-02-09 中山大学 一种光学镀膜近红外膜厚监控仪
CN101478574A (zh) * 2009-01-21 2009-07-0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b/s结构的远程监护系统及其方法
CN201790809U (zh) * 2010-04-01 2011-04-13 陈浩然 无线多参数近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CN201993766U (zh) * 2011-03-24 2011-09-28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便携式远程生命多参数监护终端及构建的远程监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7307A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7307B (zh) 一种监护仪的无线识别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253695A1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39026B (zh) 移动通讯系统环境中重建连接的装置与方法
US7978063B2 (en) Wireless network having body coupled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 patient monitoring
CN101371530B (zh) 无线医疗网络的自动及安全的配置
CN105933852B (zh) 一种通过蓝牙设备实现的远程通信系统及方法
WO2007065015A3 (en) Physiological alarm notification system
CN103415852A (zh) 用于经由无线通信网络监控医疗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KR20160062543A (ko) 근접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TW200803791A (en) Remote mobile medic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48522A (zh) 一种适用于低功耗蓝牙设备的心跳保持的方法
CN105404788B (zh) 一种分布式医疗诊断系统
WO202114766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142213A (zh) 一种移动终端远程控制监护仪的方法和系统
US10076244B2 (en)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CN106453906A (zh) 外部设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88406A (zh) 家用监控设备管理系统
JP5888441B1 (ja) 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9746730U (zh) 一种门铃和系统
CN106473724A (zh) 体征检测设备及其应用
CN106466174A (zh) 睡眠动作的远程监护系统及其监护方法
CN106203770A (zh) 一种消防应用系统
CN105933636A (zh) 医用可视通话系统及方法
ES2292785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motorizar el estado de un modem a distancia.
TWM480823U (zh) 多子機位置管理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