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611A -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611A
CN103339611A CN2011800528873A CN201180052887A CN103339611A CN 103339611 A CN103339611 A CN 103339611A CN 2011800528873 A CN2011800528873 A CN 2011800528873A CN 201180052887 A CN201180052887 A CN 201180052887A CN 103339611 A CN103339611 A CN 103339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d devices
port
dcim
data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28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9611B (zh
Inventor
唐纳德·A·斯特金
理查德·T·霍洛韦
史蒂文·R·布莱克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o ltd
Vertiv IT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voc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ocent Corp filed Critical Avoce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39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9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4Out-of-band transf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06F11/306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where the monitored property is the 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6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06F8/24Object-orien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26Mapping or translating multi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98Resource management, Optimisation arrangements, e.g.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tracking, physical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53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browsers or web-pages for access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该装置可以具有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的处理器。该装置可以包括可管理子系统,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信息。

Description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0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89,616号和2011年5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488,262号的权益。以上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旨在用于管理与数据中心相关联的基础设施的系统和方法,尤其用于以如下方式对现代数据中心的硬件和软件组件进行监视和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对硬件和软件组件的高效使用进行优化,并且还允许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组件进行实时的重新配置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要求和需求的方式。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普通数据中心模型自其源于大型机计算以来已经经历了多种改变。如图1所示,从分布式计算机到客户/服务器模型、虚拟服务器的利用、网格整合、以及最近朝向公共事业(utility)或“云”计算的趋势,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一直在变化和发展,并且发展的步伐也持续增加。
现代数据中心正在经历广泛的改革,其包括技术创新、操作改进、新的设计原则、数据中心供应链的改变以及IT与业务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因而,现代数据中心正日益形成具有许多变量的日益复杂的环境,当考虑用于优化数据中心的效率的方法时必须顾及这些变量。伴随这种变革而来的有能量效率和资源管理的问题,这对于这些现代数据中心的成功和长期维持而言将至关重要。目前,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功率、制冷和空间)与限制优化效率的组织的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层(例如,计算、存储和通信)之间存在信息差距。图2中示出形成典型数据中心的层的一个示例。将效率最大化的能力取决于能够从与数据中心(即,IT和基础设施)相关联的所有不同组件采集数据,并且能够以有用的方式将信息呈现至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能够在必要时对组件做出改变。在当前的专业人员中该能力已经被称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
人们已经知道DCIM方案需要增加整合和相关联的虚拟化,该需要已经暴露出前面提及的在现代数据中心的IT层与基本架构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该差距引起的低效率。该差距还使数据中心管理员陷入两难境地:他们应当通过留下未使用的容量(例如,电力容量或制冷容量)作为防止过载的安全网来牺牲效率,还是他们应该冒着失败的风险来使用该容量并且增加效率?本DCIM系统和方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以有用且有意义的方式向系统管理员提供精确且实时的信息来辅助决策过程。随着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在未来继续增长,IT/基础设施差距的桥接极其重要。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提出可以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充足的信息以实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资源的实时管理来满足IT层的变化需要的适当方案。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该装置可以具有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的处理器。该装置可以包括可管理子系统,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信息。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该装置可以包括适于帮助装置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的处理器。该装置可以包括机架数据单元(RDU)子系统,其适于与多个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通信,并且适于从所述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数据,而不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传感器数据。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可管理子系统,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接收数据。
在再一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使得能够在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该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该方法可以包括使用使用具有处理器的装置,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在所述装置中包括的可管理子系统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数据以用于分析。
在又一方面,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包括多个远程访问装置的系统,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多个被管理设备与至少一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至少一个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每个装置可以包括适于帮助所述装置和与所述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的处理器。每个装置还可以包括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信息。所述系统的所述装置共同形成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所述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使得每个所述装置能够有助于从正与其通信的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所述信息。
另外的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的示例意图仅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所选择的实施方式而并非所有可能的实现的图示目的,也不意欲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是自大型机计算起源以来通用数据中心模型发展变化的高级表示;
图2是可以在典型的现有数据中心的各种功能层中使用的各种组件的一个示例的高级表示;
图3是被用于执行多个硬件设备的功能的单个DCIM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高级表示;
图4是可以用于形成DCIM软件集的示例性模块的高级图表;
图5是DCIM方案架构的高级图表;
图6是示出公共/私人服务与领域模型和CDMR之间的关系的高级图表;
图7是示出在DCIM领域对象与跨领域模型使用的领域对象之间的区别的高级框图;
图8是示出MSS组件与领域模型和MSS引擎/DCIM装置的交互的架构的高级框图;
图9是示出DCIM装置的一种示例性软件架构的高级框图;
图10是示出DCIM装置的硬件配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高级框图;
图11是DCIM装置的前面板的视图;
图12是DCIM装置的后面板的视图;以及
图13是属于DCIM装置上的接口端口中的每个接口端口的信息的表格。
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内容、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贯穿附图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应的部分。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下文中为“DCIM”)方案1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概述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内容的总体概况,而不是本公开内容的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内容。DCIM方案10是被设计为管理来自中央位置的数据中心的所有元素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模块可扩展家族。特别地,DCIM方案1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硬件装置(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为“DCIM装置”)以及一系列软件产品(下文中为“DCIM软件集”)。DCIM方案具有管理Microsoft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41
服务器、服务器、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43
服务器、存储和串行设备、服务处理器、机架/环境传感器、数据中心电源单元、制冷单元以及配电单元(PDU)的能力,其中所有数据由公共采集引擎收集。这允许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完全对数据中心中的每件装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迄今为止,为了管理数据中心,已经需要多点方案。DCIM方案10使所有这些点方案成为单个产品集。之前,需要多个独立的硬件设备,例如:远程访问应用和管理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44
服务器的相关硬件(如Avocent的KVM(基于内核的虚拟器))装置,管理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1
服务器、串行设备和iPUD的高级控制台服务器(ACS);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4
MergePointTM服务处理器管理器;管理机架和环境传感器的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5
机架数据单元(RDU);以及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6
SiteLinkTM通信接口。之前,通常还需要多个独立的软件应用,例如: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7
MergePoint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器数据中心管理软件;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58
SiteScan Web集中监视和控制系统;监视电力和制冷装备的爱默生网络能量ASCO PowerQuestTM功率接口软件;以及Vista企业软件方案。通过将多个软件装置整合为形成DCIM方案10的DCIM软件集的整合软件平台,并且将多个硬件装置整合为聚合的DCIM硬件装置,DCIM方案10不仅在装备机架上腾出物理空间,而且提高了操作者对数据中心的控制范围。这允许数据中心管理员甚至更有效地管理并控制服务器和其他计算/存储设备、电源装备以及制冷系统,以将性能和能量使用量进行优化。
除DCIM装置提供的明显益处之外,DCIM软件集使对数据中心的管理比之前所可能的管理更容易并且甚至更有效。包括DCIM软件集的软件模块可以在远离DCIM装置的通用主机服务器上运行,并且可以工作以对数据中心提供完整且准确的视图,同时仍然允许用户管理并控制数据中心的各个方面。主机服务器通过可管理子系统(MSS)采集引擎从遍布数据中心的所有DCIM装置接收数据。通过使用DCIM软件集模块,数据中心管理员可以从丰富的、基于网络的、图形化用户界面(“GUI”)接进实时数据、视图报告,并且远程地管理设备。
还应当注意,DCIM装置和DCIM软件集可以被分离地实现,并且被调整为适合用户需求。通过独自实现DCIM装置,用户仍然可以远程地访问DCIM装置,因此也可以访问连接至DCIM装置的设备。然而,用户可能不会从DCIM软件集提供的报告和提高的管理能力获益。同样地,虽然在不具有由DCIM装置提供的物理连接性的情况下不支持实时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但是DCIM软件集也可以被实现在不具有DCIM装置的数据中心中。
DCIM装置和DRIP(硬件)
DCIM装置12可以包括通常存在于所选择的装备机架中或可以安装在数据中心内的壁上的一个或更多个硬件装置。在DCIM装置12上的接口的布置向用户提供对用于控制和性能度量采集的各件装备的有权访问。如图3所示,单个DCIM装置12将若干之前产品的功能整合到一件硬件中。DCIM装置12可以替换现有的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61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62
交换机、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63
高级控制台服务器(ACS)、MergePoint服务处理器管理器(SPM)以及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64
机架数据单元(RDU)产品,并且将它们的所有功能整合成一个或更多个硬件装置。被称为“DCIM SP”的DCIM装置12的基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替换现有的服务处理管理器(SPM)硬件。DCIM SP可以具有两个特定的端口配置,一个具有24IP端口且另一个具有40IP端口。两个版本可以包括八个专用串行端口。针对每一个,IP端口可以与网络接口端口隔离并且用作两层交换机。该布置保持当前SPM的配置。众多的IP端口和八个专用串行端口提供如下装置:可以服务于服务处理器的整个机架并且还可以提供机架中的电源板和基于串口的交换机的控制的装置。除这两种物理端口SPM变体之外,存在仅具有主网络端口而不具有任何后面板端口的逻辑版本(DCIM SP逻辑)。
除DCIM SP实施方式之外,DCIM装置12可以具有被称为“DCIM分支8(DCIM Branch8)”、“DCIM入门(DCIM Entry)”以及“DCIM企业(DCIM Enterprise)”的三种较高端实施方式。DCIM装置12的该较高端组实施方式提供可以在IP连接或串行连接之间自动选择的自动感测端口。DCIM Branch8不具有RDU连接,而DCIM Entry和DCIMEnterprise设备具有RDU连接。在DCIMEntry和DCIM Enterprise装置上的RDU接口模仿RDU装置的主要连接并且允许类似功能被包括在较高端DCIM设备上。较高端DCIM装置12实施方式还可以具有与提供传统的KVM功能的IQ模块接合的能力。被称为“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RIP)的该IQ模块提供模拟视频的数字化、键盘和鼠标控制、以及虚拟介质访问。
DRIP的关键功能为:
■针对设备键盘和鼠标提供USB和PS/2端口;
■将模拟视频数据数字化并将其发送至DCIM装置12;
■连接至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以将IPMI数据传输至DCIM装置12;
■使得能够访问虚拟介质;以及
■使得实现智能卡支持。
为了支持各种硬件平台,提供有装置主机软件平台。装置主机软件平台可以基于vServer补丁并且用作操作系统(OS)虚拟化平台。这允许基于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71
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通过在DCIM装置12主机平台上的最小改变而运行。以此方式建立DCIM装置12使得将各个技术结合为单个装置所必需的变化最小化。这还有利于组能够专注于它们的核心功能而不用获知DCIM装置12主机平台的细节。
DCIM装置12软件架构的高度期望特征在于即使完成的设备可能是根据若干底层的不同软件应用程序构建的,该架构也使得完成的设备看起来像单个内聚性装置。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建立主机系统以提供若干系统功能,该若干系统功能在外部用户与内部客户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网关。这些包括许可、认证、授权、审计(AAA)以及用户界面。这些功能采用外部输入并且将其映射到正确的应用程序上而不要用户需要底层架构的任何知识。例如,当用户向DCIM装置12认证时,AAA功能可以对客户应用程序中的每个通知该用户是有效的。用户不需要向每个客户应用程序进行认证。另外的主机件可以包括例如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72
核、基本文件系统和硬件组件驱动程序支持等物。DCIM装置12中的每个还可以容置可管理子系统(MSS)软件引擎(将要结合图5进行论述)。
概要地,在下面的表格中示出用于两种DCIM平台(平台“A”和“B”)的六种不同配置。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73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1
DCIM软件集
模块的DCIM软件集12a是模块化且可扩展的,并且被设计成使数据中心的操作、管理、配置或扩展无缝并且简单。图4中示出模块的DCIM软件集12a的一个示例,其可以包括:库存管理器14、设施管理器16、场景规划器(Scenario Planner)18、改变规划器20、改变管理器22、操作管理器24、事件监视器26、虚拟化管理器28(和潜在的机架电源管理器以及配置管理器30)。这些模块彼此无缝地集成并提供丰富的用户界面,具有通过组合使用可用设施来拖放项目、显示资产和报告数据的高保真图像、以及对特定用户的视图进行编译的能力。
DCIM软件集12a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提供多个不同领域(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到网络浏览器界面)的系统管理员的喜好。软件模块可以安装在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2
服务器、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3
服务器或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4
服务器上,并且可能安装在其他品牌服务器上。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5
SQL和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6
数据库均被支持。为了访问软件模块,各种市售可用操作系统和网络浏览器均被支持。
对于使用艾默生网络电源或公司的现有产品(例如,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9
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10
Site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0811
集中监视和控制系统或MergePointTM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器(AMIE)软件)的管理员,DCIM软件集12a支持数据的迁移。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所有的资产和规划数据、相关联的项目和符号库。可以手动触发导入,但将不必需要任何资产、布置、计划或项目数据从AMIE到DCIM软件集模块的手动映射。在下面的页中详细地描述各个DCIM软件集12a软件模块。
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
库存管理器模块14管理构成装备的数据中心库存的DCIM记录。通常,数据中心管理员和网站技术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电子表格、文档、图形文件、金融系统、提单等)来管理装备列表。这些都不是理想的方法,其趋向于特设格式、不精确,并且经常过期。它们也没有及时地提供关于物理装备位于哪里及其目的的信息的访问。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使用给出数据中心的整个库存的清晰画面的系统,使用IT资产(例如,服务器和交换机)与关键基础设施装备(如配电单元(“PDU”)和不间断电源(“UPS”))的装备计数,来替换所有这些特设方法。其允许用户快速地看见装备所在的地方,并给出功率和空间使用量的总计。
为了做到这一点,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可以依靠导入软件功能和特定视图,例如:1)导入功能,其从各种源提取装备记录并且将来自这些源的信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2)地理视图,其允许用户提供数据中心装置的全球位置并且深入到示出更详细的位置视图,如校园视图、区域视图、建筑物的图片等;3)文本和图形的库存列表,其为用于“放置”和“未放置”(条目尚未被分配有位置)库存的文本视图;4)数据中心组合视图,其列出由系统所管理的数据中心;5)用于“放置”库存(已经被分配有位置的项目)的平面图和立体视图;6)工作区,其允许用户将来自其他视图的图形和数据元素进行组合,以给他们关键信息的“仪表板”,用户可以随时参考该“仪表板”;以及7)层,其允许用户在库存管理器图形绘图内看见来自其他应用程序的信息。
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能够创建、更新和删除所有表示对象(represented object)。这些对象包括:
IT空间–IT装备所位于和被安置的地区,并且在更精细的层面上,装备被安装的地区。
地面–包含一个或更多个数据中心空间并且与建筑物中的地面相关的地区。
数据中心–被设计为安置并运行IT装备的地区。典型的数据中心具有升高了的地面空间以及专用的电源和制冷装备。
空间–直接安装IT装备的数据中心地面的区域。典型的数据中心空间具有升高了的地面和用于安置装备的机架,并且典型的数据中心空间被保护以免未被授权的进入。
地带–数据中心的由客户定义的地理地区,其允许在全部数据中心的地区内对容量和资源使用量制表。在我们的定义中,地带是数据中心地面内的一个连续空间。
其他空间(通道、自由空间)–其是当其被从总数据中心空间中扣除时,允许计算可用的数据中心空间的空间。
企业–关于被追踪以给出用于整个数据中心组合的背景的企业以及关于管理这些企业的团队的信息。可以在软件中的全球层面上追踪企业信息。
IT装备–其可以包括用于数据处理、通信和存储的直接目的所有装备,以及用于安置它们的装备。这包括:机架、工作台(bench)、货架式存储器、数据柜;服务器、网络装置;符号,占位符;以及传感器装备。
关键基础设施–其可以包括支持用于数据中心空间的制冷和配电的所有设备,包括:本地公用入口仪表、浪涌保护设备、变压器、开关柜(HV/MV/LV)、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能量存储设备和系统(例如,电池、飞轮储能、燃料电池)、电源断开器(如电路断路器、开关/电力联络线)、静电转移开关、地板安装PDU系统、电源板、远程电源板、母线槽配电、突击手(commando)插座、机架PDU、太阳能电池板、制冷塔、制冷装置、泵、节省原料的装置(水/空气)、地板安装机房空调(CRAC)、排状CRAC、冷凝器、热交换机以及蓄水池(储水池)。
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
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扩展由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所提供的DCIM记录的管理。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消费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的能力,将它们扩展为管理所选择的资产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连接、逻辑组和冗余度。为了做到这一点,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可以包括各种特征,例如:
■连接视图,其允许用户查看在任意放置的资产之间的连接的细节。这可以包括拓扑结构、端对端追踪、依赖关系和冗余度;
■面板进度表,其允许用户查看面板的细节以及该面板内的断路器的细节;
■报警能力,其允许用户针对计划、组或资产来指定阈值,并就违背该阈值的消费发出警报;
■可定制视图,其允许用户定制他们希望使用和定位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视图;以及
■网络服务界面,其允许用户对来自外部软件实体的应用程序数据进行操作。
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
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为关键基础设施装备提供完整的性能利用和事件管理能力。其提供在数据中心地面上的装备和机架以及周围装备室的现实、虚拟视图,以及电源系统的基础电气主原理图与制冷系统的管路和仪表图。其还可以提供装备维护特征以协助维护追踪、调度和装备调试。通过提供所设计的电源和制冷基础设施的系统视图,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允许用户查看每个装备的功率消费和制冷能力(在使用中和滞留时的两种情况下),或在系统层面上查看。另外,其可以让用户在电源和制冷系统上储备负载块,并且基于历史的容量使用将电源和制冷容量需求投射到未来。
设施管理器模块16可以文本地且图形地提供允许用户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大量有用视图。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可以显示平面图、电气原理图、空气分布以及管路和仪器装设系统图。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可以提供基础设施装备的各个元素或组的实时性能状态。如果装备支持,则图中的每个条目均允许用户启动下列动作或控制操作:
■开启/关闭特定的装备/设备(如果适用);
■改变用户配置条目(例如,设置点、标签);以及
■查看每件装备/设备的详细信息。
除了主视图,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可以具有至少三个独立的仪表板视图,以给用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的实时操作的总体图。“产业效率仪表板”可以显示数据中心的能量消费的标准效率量度(如PUE/DCIE)。“公用事业消费仪表板”可以显示总功率负载(kW)、总制冷负载、耗水量(如果可适用)以及总公用事业成本。“容量仪表板”可以显示每种类型的数据中心装备的总容量的细分(例如,所有地板安装PDU的当前容量),以及数据中心的电源和制冷系统的滞留容量(strandedcapacity)的细分。
DCIM设施管理器模块16还提供显著的可伸缩性,例如支持多达5000个(或可能更多)关键基础设施装备和仪表设备,每个具有200个数据点的大概数目。装备数据(除事件之外的所有参数)也可以最低每五分钟的时间间隔进行查询。该数据的一些示例可以包括温度、UPS的百分比负载、电路断路器状态(仅是列举的几个示例性度量)。
场景规划者模块18
DCIM场景规划者模块18提供对在数据中心中的未来资源使用量的成本效益场景进行建立和比较的能力。其可以利用来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程序和现实世界测量的信息以映射资源使用量的精确历史,并且投射增长或下降的未来趋势。使用DCIM场景规划者模块18,数据中心管理员和容量规划器可以确定最好的行动方案。无论其意味着安装应当被废弃和加固,或建立新的安装,DCIM场景规划者模块18允许顾客对未来数据中心使用量的不同场景进行比较和对比。可以比较技术更新、数据中心空间内密度的增加、用于更高效的能量使用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对IT的测定需求的影响,以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建立满足服务水平的行动计划。一旦已经确定了行动的方针,则DCIM场景规划者模块18辅助用于管理的计划的沟通。可以包括在DCIM场景规划者模块18中的软件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采集并了解总的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的过去趋势的能力;
■将过去的总使用量趋势投射到未来以全面地预测基本的基础设施需求的能力;
■针对基础设施需求实施“假设分析”场景规划,并评估数据中心移动、添加、解除以及整合的影响的能力;以及
■针对项目管路管理建立工作流过程的能力,包括由技术专家和系统所有者进行的细化以及业务管理员的批准。
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
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允许用户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规划并实施改变。为了做到这一点,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可以依靠:
■规划视图,其允许用户看见所规划的项目的细节;
■时间线,其允许用户看见所有项目中针对所选择的资产所规划的改变;以及
■警报能力,其允许在任务完成时通知用户。
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允许用户创建任意数量的项目,管理这些项目并且通过它们导航。用户可以向项目分配名称、标签、描述、目标完成日期和所有者,并且还可以向项目分配各个任务。一旦已经创建了项目,则其细节可以以日历格式显现,其中更多细节对于任何选定的项目或任务是可用的。通过移动项目日期、删除任务或添加任务可以对项目进行编辑,并且项目可以被删除。除特定任务之外,用户可以分配与模块中任何特定放置的资产无关的通用任务。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还允许用户在项目中分配并查看其他任务的依赖性。使用创建并管理多个项目的能力,项目之间可能出现冲突,但是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允许用户查看冲突及其严重性,并且通过改变项目的参数来解决冲突。
一旦创建了项目并分配了任务,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就允许用户查看该项目的时间线以及与受项目影响的任何资产相关联的改变。通过被示出在项目的生命周期期间计划发生的各种改变状态的资产,用户可以看见所选择的资产(例如,机架)的视图。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也可以显示在项目期间要执行的工作的视图,其通过选择的日期而被着色,这允许时间线向IT人显示针对任何选择的资产在给定日期将发生什么事。
对于给定项目,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还允许用户记录所有的项目活动,并通知该活动的所有受影响人员。一旦用户的所分配的任务或项目已被创建、编辑、具有冲突或者被标记为已完成,就通过电子邮件通知用户。另外,用户可以创建定制报告、以标准格式从外部源导入项目信息以及将项目信息导出至PDF或电子数据表以用于外部用途。
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
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扩展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的规划和实施能力,以对项目施加预定义过程或工作流并且向项目成员传达过程和决定。为了做到这一点,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可以依赖于以下的软件性能和专业视图:
■模板工作流过程,其允许工作流设计者设计并发布要由未来项目使用的工作流过程。
■与DCIM模块的交互,其允许工作流过程与DCIM模块进行交互以验证某些所需的动作已经完成。
■支持与第三方IT系统的集成,以允许设计者对允许外部源询问应用程序数据的接口进行配置并启动工作流过程。
■工作流过程中的人机交互,其允许用户与从模板创建的过程进行交互。
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提供创建项目模板的能力,该项目模板具有由DCIM改变规划者模块20所提供的较低级别任务支持的用户定义的高级别动作。在需要时项目模板可以用于创建项目,其中项目可以按照模板预定义步骤完成。模板可以包含但不限于:
■与安装的库存管理器模块相关的预定义高级别任务(例如,“移动服务器”或“添加连接”)。
■用户定义的任务类别(例如,“移动”、“添加”)。
■现有工作流模板的触发点。
一旦创建了模板,用户就可以分配在模板中使用的角色。用户向角色分配名称、描述和标签,并可以分配其他用户。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允许用户被分配到多个角色(如果必要的话)。除角色之外,用户可以创建工作流程序,并且向每个工作流分配名称、描述和标签。一旦创建了工作流,就可以添加步骤(无论是用户定义的还是预定义的)并且可以向每个步骤分配特定用户或角色。为了添加另外的细节,用户可以对每个步骤定义规则,例如进入和退出标准。步骤可以被链接在一起以定义进程,并且通过一些步骤可以创建子过程。
一旦用户已建立了工作流,他/她可以模拟实施的“运行”以识别任何错误并验证工作流。用户还可能想针对各种工作流事件建立定制的通知。DCIM改变管理器模块22允许用户这样做,并将会在任务开始、完成时或任何其他工作流事件发生时将通知传播给参与者。
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
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将现实世界信息与管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配置相结合。其提供接口以测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利用率并且显示机架中当前可用的净空,以使得可以实现装备的适当放置。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可以连接到来自MSS服务的实时数据馈送(针对功率和温度),以对性能准则进行比较和验证并且设计在配置管理器模块30功能中建立的标准。
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也可以用于对功率、制冷和空间容量进行优化,以带来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的整体优化。该模块解决的业务问题围绕电源和制冷的管理。通常由数据中心管理员维护功率和制冷的大的缓冲区,以保护系统免受由于功率尖峰和增加使用量期间导致的断供(outage)。用于储备的缓冲区的量通常没有被有效地管理。减少这些缓冲区使得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例如,更多的装备可以被放置在一个或更多个装备机架中,同时充足的功率和制冷需求仍然满足所有装备项。
本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提供了一种自然且上呈的方式来查看关于数据中心的监视信息,在该监视信息中有大量信息由许多系统以多种不同格式生成。处理所有的这些数据并且以有用的形式看见它的结果使得可以更精确地理解数据中心环境的操作、更好地理解能量使用的真实成本、使数据中心中的投资最大化,从而确保IT的持续的24/7个操作。
软件功能从针对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和DCIM库存管理器模块14所定义的那些得到。如本文中所列举的,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向DCIM配置管理器模块30功能增加新特征。然而,可能存在针对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所定义的另外的软件设施,例如但不限于:
■用于监测实时数据馈送的仪表板。
■显示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和制冷参数(如气流)的另外的可视化。
DCIM事件监视模块26
DCIM事件监视模块26提供一种用于管理警报的易于理解的系统。其提供单个统一视图,以监视用于跨越用户的整个企业的关键基础设施装备的警报。相关信息以简单的图形化方式呈现,使其易于理解并快速响应。DCIM事件监视模块26允许用户进行但不限于如下操作:
■保持服务水平协议(SLA)。
■保持业务关键的IT基础设施可用并在线。
■维护关键基础设施系统的冗余度。
■对已经发生的动作进行确认和验证。
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
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提供在数据中心中管理虚拟基础设施的工具。其有助于将物理机与虚拟机进行映射,管理虚拟机并且为了易于管理而将虚拟机分组。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可以将信息中继至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以用于与虚拟化管理服务器(如VMware虚拟中心管理服务器)对接。然后,DCIM操作管理器模块24可以自动发现主机和虚拟机,将该信息中继回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使用这些信息,用户可以以周期性的预定义时间间隔指定在虚拟化管理和虚拟化管理服务器之间的虚拟化基础设施信息的同步调度。用户还可以在需求的基础上从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启动同步。
使用同步的虚拟化库存,用户可以以图形格式查看库存。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可以对照物理库存或服务器图形地描绘虚拟机,以示出哪些虚拟机被安置于何处。另外,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可以提供:簇视图(以各种簇示出虚拟机组)、与虚拟机相关联的服务器的虚拟列表、以及允许用户找出他/她想管理的特定虚拟机、簇或服务器的搜索特征。当用户选择正确的虚拟机时,DCIM虚拟化管理器模块28提供通过启动虚拟化提供商的远程控制台、网络浏览器或来自虚拟机的RDP来访问虚拟机控制台的能力。
DCIM方案10的另外的细节
参照图5,可以看见DCIM方案10的各个组件。DCIM方案10的架构可以包含以下高级别组件。在下面的论述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每个组件。
呈现UI32–这些组件表示用于各个应用程序和用于平台的人机界面。通用平台34包含允许各个应用程序和平台插入用户接口组件的基于网络的控制台框架。呈现UI32消耗由提供实际业务功能的服务层36暴露的通用接口。从逻辑上讲,呈现UI32可以被分为两层:客户层38,其通常驻留在网络浏览器内并且以模型-视图-控制器架构来表示“视图”;以及服务器层40,其通常表示控制器。
企业服务总线(ESB)–ENP通用平台42包含企业服务总线44,该企业服务总线44为业务服务提供容器(container),并且提供服务之间的消息的智能路由。该架构假定在呈现UI32层(具体地,控制器40)与ESB44之间的通信可以为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然而基于特定的应用设计要求也可以使用其他传输。
应用服务36–这些可以是提供产品应用功能的个人和/或组合服务。服务组合是共同组成的服务的聚合以使特定的任务或业务处理自动化。这些服务36可以由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两者构成。公共服务在ESB44上显露并且可用于其他应用程序来消费。这些应用服务36可以使用领域模型46(例如,通过Java)来访问对产品领域特定的业务对象。
通用平台服务48–这些都是被设置为ENP通用平台42的一部分的实用服务,并且可以是个别服务或组合服务。ENP通用平台42提供很可能被任何产品使用的这些服务,并且可以包括如认证、授权和审计等的服务。这些服务可配置为使得产品线架构(PLA)可以针对给定的PLA来选择要包括哪些服务。对于最大的可扩展性,这些服务应当是数据驱动的,以使得它们也可以通过添加特定于领域的知识(例如,对于给定领域独特的新事件类型)而是可扩展的。
MSS服务50–这些是通过分布式实时框架来提供对被管理单元(或被管理设备)的管理(例如,发现、数据获取、命令和控制)的组合服务。MSS(可管理子系统)服务50与DCIM装置12进行交互以执行数据获取并将所获取的数据存储在时间序列数据库52和通用数据模型存储库CDMR54中。
时间序列数据库(TSD)52–时间序列数据库52操作以存留从MSS服务50发送的遥测数据。
DCIM装置12–DCIM装置12(或装置12)形成作为被管理装备或被管理设备的触摸点的硬件装置。每个DCIM装置12可以加载有包括KVM、串行、服务处理器和用于数据获取的“MSS引擎”56的若干软件应用程序。
MSS引擎56–MSS引擎56可以是软件组件,该软件组件可以被部署在每个DCIM装置12上以获取度量数据并对由每个DCIM装置12处理的被管理装备执行管理(例如,发现、数据获取、命令和控制)。MSS引擎56将数据馈送到MSS服务50以将数据存储到时间序列数据库52和CDMR54中。
被管理装备(或被管理设备或被管理组件)–表示可寻址并且可以被管理(即,以某种方式被控制)和/或监视的实体(例如,“设备”)。
领域模型46–领域模型46提供跨越所有应用(例如,允许对应用特定的定制领域类的共享可扩展库)的领域概念的通用定义。在一个示例中,领域模型46可以被表示为原始的Java对象。其还向MSS服务50委派可管理性旋钮和表盘型操作。
通用数据模型存储库(CDMR)54–CDMR54形成负责于创建并存留领域模型对象的存储库。CDMR54隐藏初始化领域对象的复杂性并且隐藏持久性子系统58。
DCIM数据存储器60–DCIM数据存储器60可以是存留所定义的领域对象和与这些领域对象相关联的其他配置信息的SQL数据库。DCIM数据存储器60可以与持久性子系统58通信。
集成服务62–被部署为支持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集成的组合服务。
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与ENP通用平台42集成的外部应用程序,例如,Hewlett-Packard OpenView软件、CiscoWorks LAN管理方案工具、EMC公司的EMC智能应用发现管理器(ADM)。
技术联盟–紧密集成并且使闭合循环控制系统可行的关键技术联盟(对于爱默生内部与外部)的开发。技术联盟具有:
艾默生网络能量产品:Liebert电源和制冷产品,将DCIM组件嵌入到被管理设备和元件内,以允许各种Liebert产品的发现、监测和控制。
外部技术联盟(例如,Cisco、EMC和VMware),将DCIM组件嵌入到被管理设备和元件中,以提供关于服务器工作负载以及集成电源和制冷消耗的详细信息。
所有组件可以被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但出于可伸缩性和冗余度的目的,DCIM方案10足够灵活以允许主要组件被放置在分离的服务器上(例如,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报表服务器等)。
以下是DCIM方案10的各种组件的进一步论述:
领域模型/CDMR
参见图6,领域模型46可以被示为表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实体的Java类与那些实体所存在的背景的集合。另外,领域模型46可以表示用户、软件许可证和其他相关联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实体。这些可以被示为“事实”。这些事实由应用程序和服务使用。
通用数据模型可以在所有的DCIM的应用模块14至30中共享。各个产品通常扩展DCIM产品线的共享通用数据模型。CDMR54将Java类实例映射到持久存储器(在关系数据库中,如DCIM数据存储60),并且执行授权、隔离占用者、检查完整性约束等。由CDMR可以解决各种横切关注点。
领域模型46是用于表示实体(在管理下)、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实体的政策等的领域类的集合。领域模型46建立用于表示DCIM领域内的所有已知“事实”的协定。然后,这些“事实”在DCIM产品线内的所有产品中共享。
参照图7,CDMR54表示针对管理下的实体的监督控制和数据获取(SCADA)方案。该接口被紧密耦接到领域对象。CDMR54支持任意组的领域类(其构成领域模型)。CDMR54协调并发的对象修改,支持领域对象存留,并提供了大量其他支持服务(如对象标识符(OID)生成常规/机制)。另外,CDMR54提供可以通过领域类开发者号召以解决横切关注点(像授权决议/执行、多个占用检查、易失属性访问等)的一套设施。
对于大多数目的,DCIM领域模型46隐藏由MSS服务50和MSS引擎56形成的可管理子系统(MSS)62(将结合图8进一步论述)。通过领域模型46发起命令和控制操作并且根据需要委派给MSS子系统62。
在DCIM领域模型46的覆盖下,MSS引擎56可以重新使用支持CDMR的DCIM领域模型46。这避免了以下需求:设计领域模型信息的区别表示;以及然后将该区别表示映射到(以及映射出)支持CDMR54的DCIM领域模型46。这也允许MSS引擎56重新使用CDMR54,以最终(最接近设备和最新的)检查授权政策、多个占用政策、完整性政策等的。为了支持多个网络运营中心,各个和每个CDMR54实例可以参与渴望(ASAP)的最终一致性制度。
上述讨论说明了在DCIM领域对象与跨领域模型使用的领域对象之间的区别。以上,跨领域模型应用的领域对象被称为“管理领域对象”。本质上,这些就是描述其他领域对象的一些方面(例如,(关于领域对象的)授权政策、(关于领域对象的)多个占用政策、用户定义的属性(UDP-与领域对象相关联)等)的领域对象。
从字面上理解,所描绘的“管理领域对象”是由“平台”本身贡献的领域模型对象。更具体地,所示出的示例由平台的CDMR54组件贡献(以及潜在地需要)。
所描述的库和工具可以包括CDMR54。所描述的库和工具中的第一种可以是用于生成全球唯一标识符(GUIDS)以用作对象标识符的可重新使用的(JAVA)库。其他库可以帮助解决/执行访问控制(如授权)、多个占用控制、用户定义的属性管理、系列化(例如,通用、反射驱动、格式化)等。从此意义上说,在领域模型46的类实施与CDMR54之间的分界线有点模糊。其可被认为是某种虚线。然而,所有的应用/服务逻辑应当与在领域类界面的覆盖下发生的任何事强有力地绝缘。这有效地提高了实现应用/服务逻辑的抽象层次。
交互需求
领域模型46和其支持的CDMR54提供在DCIM产品线共享的存储不可知数据。另外,领域模型/CDMR二者处理与数据访问、可管理子系统(MSS)62的适当任务的委派、数据变化触发/回调等有关的横切关注点。领域模型46消费者是应用服务、通用平台服务以及甚至是可管理子系统62。MSS服务50将发现信息(如领域模型46类的新实例(存储在CDMR54中))进行中继。领域模型46可以表示单一可信来源以及单一历史来源。
应用和服务36–根据需要来支持应用特征的CRUD(增删改查)领域对象。
报告数据访问64–出于报告的目的而对领域对象进行只读访问。对于所选择的报表引擎66,这需要“数据提供者”。
管理UI68–定义访问政策、多个占用政策、完整性约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CRUD管理领域对象。这些政策对横切关注点的处理进行配置和驱动。
可管理子系统62委派–与领域对象相关联的一些操作(例如,命令、控制等)应当被委派至可管理子系统62以用于最终实施。目前,易失性数据访问(针对传感器读取等)也应当被委派至可管理子系统62以用于实时提取(与最新的值/估计查找相反)。
ORM/RDBMS60访问–领域对象通过对象关系映射技术(层70)被存留到RDBMS60。对底层RDBMS60的直接访问是领域模型46(和支持的CDMR54)层的规避。对于应用/服务水平逻辑,底层RDBMS60层的直接访问将会是严重的架构违背。
另一方面,领域模型46和CDMR54是有意扩展的,与逻辑相关的领域类的特定比特最好应当通过手动的SQL、存储过程等来实施。当面临一些比较少见但最具挑战性的实施需求时,可能必需在应用程序级别、领域模型级别以及甚至CDMR/ORM/RDBMS的级别上对实施逻辑进行分布。
重新使用
DCIM产品线的通用数据模型利用在Vista、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212
MergePointTM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器(AMIE)、信息技术运营管理(ITOM)库原型、DSView等中使用的表示模型中体现的领域知识。通用数据模型还可以利用行业标准的某些方面,如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的通用信息模型(CIM)。
CDMR54可以基于行业标准(SQL99)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在领域模型46内的一些最重要的领域类向可管理子系统62委派可管理操作。另外,可管理子系统62将关于领域类的实例的发现/存在信息馈送到领域模型46中。用于像相关事件过滤之类的事件的某些政策也被委派到可管理子系统62以用于分布式处理(接近此类事件的源)。
可管理子系统
在图8中更详细地示出由附图标记62表示的可管理子系统。可管理子系统62提供发现并控制爱默生和非艾默生设备,以及采集并分析来自那些设备的实时数据的能力。可管理子系统62可以由三个主要领域组成:
MSS服务50–在平台42上显露公共服务,以对应用程序和领域模型46提供可管理子系统62特征的访问权,该特征如检索已经随时间采集的历史数据点以及按需直接从终端设备检索数据点。可管理子系统62提供用于在平台42和MSS引擎56之间进行通信的私人服务。
TSD52(时间序列数据库)–存储已经随时间采集的历史数据点。应用程序和领域模型46可以通过在平台42上显露的公共接口来检索这些数据点。
可管理子系统62
MSS引擎56–其可以是在DCIM装置12中运行的软件,以提供和非爱默生设备的发现和控制以及来自这些设备的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MSS引擎56可以包含用于如何与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222
和非爱默生设备进行通信的知识。MSS引擎56与在平台42上运行的MSS服务50通信。多个MSS引擎56可以被部署在客户环境中,以在要支持的被管理设备的数量增长时提供可伸缩性。每个MSS引擎56可以使用复杂事件处理器(CEP)56a以确保实时数据聚合和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库56b可以与每个MSS引擎56相关联以用于存储所采集的实时数据。以下部分简要地描述具有领域模型46和MSS引擎56/DCIM装置12的可管理子系统62组件。
引擎管理–引擎管理服务71提供对表示MSS引擎56的领域模型对象和相关对象(如产品知识和插件)进行管理的能力。此服务还提供对DCIM方案10的MSS引擎56进行添加、更新和管理的能力。
数据点–数据点服务72提供访问所采集的度量数据以及对与数据点采集、聚合和分析有关的规则进行配置的能力。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服务74提供管理MSS引擎56的基础设施(设备、容器、关系、采集规则、聚合规则和分析规则)的能力。基础设施服务74将领域模型46(和支持CDMR54)与MSS引擎56之间的基础设施对象保持同步。随着对平台42上的领域模型对象做出改变和添加,将必要的信息与MSS引擎56同步。基础设施服务74服务还处理由MSS引擎56所发现的新的和更新的设备/关系与平台42的领域模型46的同步。
发现–发现服务76提供管理发现参数的能力,并且还提供用于执行按需发现的手段。MSS引擎56实际上基于这些配置的发现参数来进行按需发现和后台发现活动。
命令–命令服务78提供在设备上执行命令(如关闭电源和打开电源)的能力。MSS引擎56实际处理将必要的命令发送到设备或装置以引起设备上的期望动作。
事件接收器–事件接收器80服务对从一个或更多个MSS引擎56所接的主动提供的事件进行处理。这些事件根据需要被转换以匹配平台42的领域模型46定义,然后这些事件被运送至平台42的事件系统。
路由器–路由器组件82处理MSS服务50与MSS引擎56之间的请求的路由选择。对于来自MSS服务50的请求,该组件确定适当的MSS引擎56来处理请求,例如按需发现请求或关闭电源请求。对于来自MSS引擎56的要求,该组件确定适当的MSS服务50来处理请求。
SiteWeb协议–SiteWeb协议组件84执行专有的SiteWeb协议并且提供MSS组件与MSS引擎56/DCIM装置12之间的通信。
TSD聚合器–TSD聚合器服务86与TSD60进行通信,以执行跨越由多于一个的MSS引擎56管理的设备的基础设施容器的聚合。聚合规则对如何聚合数据进行定义并且结果被存储在TSD60中。
视频–视频服务90提供用于对在MSS引擎56中存储或捕获的视频内容进行检索的能力。视频数据可以从MSS引擎56流到消费者。
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服务92提供以流媒体/持续前进(streaming/ongoing)的方式实时地从MSS引擎56检索度量值的能力。实时数据可以从MSS引擎56流到消费者。
TSD–TSD服务88提供对表示TSD60的领域模型对象进行管理的能力和对TSD60进行配置的能力。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服务94提供用于执行升级、配置和管理设备的能力。
交互需求
MSS服务50通过由领域模型46显露的Java接口来操作领域对象,以用于数据存留和访问。这使得能够进行以下操作:
o提供领域对象的基本的创建、更新、删除和查询;
o允许由MSS引擎56的发现所识别的新的或更新的领域对象的同步;
o允许平台42与MSS引擎56之间的领域对象的同步;以及
o允许对规则进行访问以控制数据聚合和数据分析。
领域模型46中的领域对象的委派方法可以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44使用SOAP来消费公共MSS服务50。这些委托方法可以用于执行下列活动:
o执行命令,如关闭电源;
o检索历史度量值;
o检索按需度量值;以及
o执行按需发现操作。
公共和私人MSS服务50可以使用路由器组件82以将请求路由到适当的MSS引擎56。
MSS服务50可以通过ESB44使用SOAP来消费平台42的CPS平台服务。可以出于以下原因来消费CPS平台服务。
o消费授权服务以确定用于执行由MSS服务50提供的功能的必要权利;
o消费许可服务以确定什么功能可以由MSS服务使用;
o消费事件服务以用于发布事件;以及
o消费事件服务以用于基于事件来注册通知。
MSS服务50可以使用适当通信组件以与MSS引擎56通信。
MSS服务50使用适当的通信组件与DCIM装置12上的MSS引擎56进行交互,以实现以下功能。
o命令执行;
o发现;
o数据采集;
o固件升级;以及
o配置。
MSS UI96通过HTTP与表示服务器40(即,其控制器)进行交互,并且控制器使用SOAP或另一适当协议(例如,通过ESB44)与MSS服务50进行交互。
应用服务36(图5)可以通过来自MSS服务50的发布/订阅机制来消费视频和实时数据流。可以从MSS引擎56检索视频和实时数据流。
DCIM装置
在图9的更详细的实施方式中示出DCIM装置12,用附图标记100表示其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贯穿以下描述将DCIM装置简称为“装置100”。装置100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将此前经常在不同组件中实现的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组件中:1)键盘/视频/鼠标(KVM);2)串行设备通信;3)与服务器的SP的服务处理器(SP)通信;4)通过MSS引擎的被管理设备的性能度量数据采集;5)用于与远程定位传感器通信的机架数据单元(RDU)功能。重要的是,MSS引擎在装置100内的位置(装置100将MSS引擎放置在显著靠近MSS引擎正从中采集数据的各种源)使得能够在中央位置处(即,在装置100处)采集数据而不必通过主(即,工作)网络来传输数据,并且因此释放主网络上的大量带宽。因此,仅经聚合或过滤的数据(其可以包括警报或可能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陷阱)将通过网络从装置100被传输至适当的用户应用程序。此特征将在下面的段落中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因此,装置100在DCIM应用层与正在管理的实际基础设施设备之间提供网关。装置100还可以提供允许其在独立环境中提供设备管理的行业标准接口(例如,板载网络接口(OBWI)、基于SSH/Telnet的CLI104和SMASH命令行协议(SMASH/CLP))的集合。外部接口被有意限制为提供可用于DCIM应用程序集的总功能的子集。还存在用于访问目的的Avocent特定协议,Avocent特定协议当前被Avocent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251
管理软件106消费并且最终可以被用于基于DCIM的访问应用程序。
因此,装置100是可以被视为服务至少两个不同功能的物理组件:1)整合的访问装置,其将KVM、服务处理器管理(SPM)和串口以及机架数据单元(RDU)远程访问功能组合;以及2)与MSS引擎一起用作用于来自被管理设备的数据的通用采集器。重要的是,注意,装置100是DCIM方案的主要部分。因此,装置100包括均已经被开发以将DCIM方案的整体能力最大化的硬件、固件和软件。
装置的软件架构
进一步参照图9,装置100的软件架构可以被认为(在高等级上)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包括:1)装置框架102;2)主机应用104;以及3)可以包括板载网络界面106a的用户界面106。主机应用104可以包括MSS引擎108和可管理扩展(或“要素”)110的集合(即,库)、以及访问应用112。MSS引擎108可包括用于分析由MSS引擎采集的数据和信息的复杂事件处理器108a。
装置框架102提供一组通用服务,例如数据库管理、认证以及可以由系统中的所有组件使用的其他服务。装置框架102的另一重要部分为一组标准化通信接口,组件可以使用该组标准化通信接口来从装置100以及向装置100移动数据和消息。
可管理要素110也可以被示为“要素库”,并且可以包括知道如何向对接至装置100的各个外部被管理设备传递信息的组件(即,协议、命令和定义等)。被管理设备的一些示例包括:
·KVM切换器
·串行接口装置
·配电单元(PDU)
·数字RIP(即,“DRIP”)
·服务处理器(“SPS”)
·制冷单元
·Unix和Linux服务器(*NIX服务器)
·数字和模拟传感器
·第三方设备
主机应用104还可以包括执行各种任务但不具有任何外部接口的应用程序组件。MSS引擎108组件(如复杂事件处理器(CEP)108a、在其中存储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库(TSD,未示出))以及从主机应用的访问部分继承的一些扩展特征是应用的所有示例。
用户界面106包含用户界面,例如板载网络用户界面(OBWI)106a、命令行界面、以及特别重要的MSS可管理协议。由框架102提供的通信接口允许用于UI组件的通用方法得到数据,并且将控制消息发送至各种应用以及可管理要素库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本主机软件平台(未在图9中具体示出)可以基于Linux vServer补丁并且用作OS虚拟化平台。这允许基于Linux的应用程序以最小的改变在基本主机软件平台上运行。
装置100软件架构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向用户提供单个内聚装置的外观和“感觉”,即使装置100可以用作若干底层的不同软件应用程序的网关也如此。为了实现这一点,主机系统可以被建立以提供若干系统功能,该若干系统功能在外部用户与内部客户应用之间提供网关。这些功能采用外部输入并且将其映射在正确的客户应用程序而不用用户需要底层架构的任何知识。例如,当用户向装置100认证时,AAA功能向客户应用程序中的每个客户应用程序通知该用户是有效的。因此,用户不需要分别向每个特定客户应用程序进行认证。另外的主机项可以包括例如Linuxkernel、基本文件系统和硬件组件驱动程序支持等项。
装置100的构架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其允许装置100能够容易地以各种配置部署,其中该各种配置具有对在每种配置中所支持的不同数量和类型的被管理要素的支持。基于可插拔组件的该设计还意欲在允许当产品线增长时容易添加被管理设备的新类。所部署的每个装置100可以驻留在数据中心内的给定机架中、或在电信中心局的机架内、或在适于定位装置100的任何其他设施控制中心或区域内。装置100上的接口的布置允许对于各种类型的装备的连接性,并且向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外部装备的访问权,以进行控制和性能度量采集。因此,硬件和应用软件的组合定义装置100。
装置硬件配置
现在参照图10,其中示出可用于形成装置100的各种硬件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高级框图。然而,将理解的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处理器模块和存储器组件、和/或各种其他组件,可以将装置100的特定硬件配置容易且大量地修改为超出本文所描述的配置。
如图10所示,装置100可包括处理器模块120,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嵌入式电脑模块。处理器模块120可以具有处理器122和位于处理器122上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4。该处理器模块120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硬盘驱动器126通信。在装置100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但更优选地为一对)自动感测电源128以用于向装置供电。自动感测电源128还可以用于向对接至装置100的数字机架接口模块(DRIP)提供备用电源。机架数据单元(RDU)子系统130提供RDU监视功能,以使多种外部传感器能够直接与装置100通信并且向装置提供有价值的环境监视信息。
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接口端口132,该多个接口端口132包括安装了接口端口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其将马上被更详细地描述。接口端口132允许将装置100对接至各种外部网络、被管理设备和/或传感器。图13的表中示出了可以包括以形成接口端口132的集合的多个特定类型接口。
图10还示出一个被管理设备的示例,其中该被管理设备是通过DRIP136与装置100所对接的服务器134。将会理解,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一个装置100可以被对接至显著多的多个被管理设备,并且在大规模应用中期望装置100被对接至几十个不同的被管理设备(包括服务器、PDU、串行设备、传感器等)。此外,尽管DRIP136被示为便于对接,但将理解的是DRIP被用于用目标服务器启用KVM功能,而不需要对接至各种其他被管理的串行或以太网设备或者对接至各种传感器。在图10中,服务器134被安装在具有传感器140、142和144的装备机架138内。服务器134可以包括例如与服务处理器147通信的服务处理器端口146(即,形成以太网端口的RJ-45插孔)、串行端口148(例如,RS-232端口)、USB端口150和视频端口152。装置100还可以被连接到主网络和副网络中的一个或两者。
装置的前面板和后面板
参考图11和图12,其分别示出装置100的前面板160和后面板170的视图。在图11中,前面板160可以包括电源指示LED162、串行控制台端口164(由RJ-45插孔形成)、多个USB端口166和模拟视频端口168。在图12中,后面板170包括用于连接到各种以太网和串行设备的多个接口,包括:1)用于启动KVM会话的数字机架接口插槽(DRIP);2)基于IP的服务处理器-如由服务处理器管理器(SPM)所支持的;3)基于IP的设备(如由MSS支持的);以及4)基于串口的被管理设备(如可以由Avocent ACS6000串行控制台服务器支持的)。更具体地,后面板170可以包括网络主端口172和网络副端口174。网络主端口172可以由与网络幅端结合的双RJ-45插孔形成,而网络副端口174可以由与网络主端结合的RJ-45形成。RS-485端口176由双RJ-45插孔的一半形成,并且提供与RS-485协议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RDU I/O(e-link)端口178由单个RJ-45插孔形成,并且使得能够通过E-link接口与外部传感器(如图10中的传感器140至144中的一个)通信。RDU数字继电器螺栓型端子块180使得能够对被应用于一个或更多个外部设备的信号(例如,信标或警报)进行交换。一对RDU输入传感器端口182由2×2联动的RJ-45插孔的一半形成,并且一对RDU单线传感器端口184由2×2联动的RJ-45插孔的另一半形成。因此,各种传感器可以直接对接至装置100,并且由装置100提供RDU功能而不需要独立的RDU设备。其显著优点在于可以在中央位置(即,在装置100处)直接采集可能另外需要通过生产网络来传送的传感器信号,而不使用生产网络的任何带宽。
装置100的多个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可以由一对2×8联动的RJ-45插孔组合件和一个2×4联动的RJ-45插孔组合件形成。通过“自动感测”,将理解,端口1861至18640中的每个端口均能够检测到已连接到其上的是以太网设备还是串口设备,并且能够相应地内部处理信号的路由选择。装置100还具有能够在串行设备已经被耦接到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中的一个端口时,检测正在使用两个不同的RJ-45插头引线配置中(ACS引线配置或预定的替代引线配置)的哪一个的能力。在一种特定的实现中,替代引线配置可以是由Cisco系统公司设备使用的配置。安装在装置100壳体的左上区域的LED188可以指示装置的(形成图10中的自动感应电源128的)两个电源中的第一个电源正在指定限度内操作。安装在装置100壳体的右上角的LED190可以指示两个电源中的第二个电源正在指定限度内操作。还可以包括一对交流电源插座192以使得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能够被施加至自动感测电源128(图10)中的每一个。自动感测电源128可以被提供120VAC或240VAC电源。
在一种实现中,主网络端口172和副网络端口174可以根据IEEE802.3ab规范以高达16Gps的比特率进行操作,并且还可以支持数据速率和双工模式的自动切换。可以将其他颜色的LED(未示出)集成到主网络端口和副网络端口RJ-45插孔中以指示速度和双工模式。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中的每一个端口可以包括不同颜色的LED(如绿色和琥珀色LED)以指示:以太网活动(例如,闪烁的绿色);以太网链路已经建立(例如,固定的绿色);或KVM、串口或服务处理器(SP)会话有效。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还可以通过装置100的用户界面被手动配置为IP或串行,并且插脚引线(例如,ACS或Cisco)也可以由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进行手动配置。手动地配置端口可以使该端口的自动感测无效。当被配置为IP端口时,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可以在一种实现中根据IEEE802.3规范以高达100Mpbs进行操作;并且当被配置为串行端口时,根据RS-232C规范以比特率高达230400bps进行操作。当被配置为IP端口,自动感测端口1861至18640可以支持数据速率和双工模式的自动切换,以及当它们被配置为串行端口时支持自动插脚引线检测。
RDU单线端口184中的每一个提供用于12C和单线传感器的连接,该单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温度和温度/湿度,例如机架的入口空气温度(即环境)以及机架的排气温度(仅列举几种可能的传感器应用)。RDU D1(数字输入)端口182可以借助于外部分离器来提供多达四个传感器的连接,并且将支持至少以下类型的传感器:门、运动、泄漏、振动和烟雾。例如,RDU数字继电器180可以被编程为在装置100接收到警报时关闭或打开。当从数字继电器关断电源时,继电器触点可以打开(或者,可替代地,触点可以被配置为在关断电源时关闭)。RDU I/O E-link端口178可以用于连接到外部RDU I/O模块和其他传感器,并且例如可以支持水传感器。RS-485接口端口176可以用于连接到串行RS-485传感器。
网络模式
该装置100还使网络主端口172和网络副端口174被配置为实现多个不同网络模式中之一:“正常”模式;“故障转移”模式;以及“桥接”模式。当“正常”模式有效时,网络主端口172和网络副端口174以其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独立地操作。当“故障转移”模式有效时,网络端口172和174两者被结合在一起,向外界呈现单个IP地址和MAC地址。因此,装置100可以在端口172或端口174上接收或发送数据。如果网络主端口172故障,则网络副端口174继续该操作。如果网络主端口172随后恢复,则其会自动重新开始共享网络操作。当“桥接”模式有效时,装置100用作在主网络和副网络与目标网络端口上配置的任意专用子网之间的转换器。装置100在本地以太网端口与目标端口之间路由流量。装置100保留其自己的IP地址,并且向外界呈现单个IP地址和MAC地址。“桥接”模式将目标设备显露于更广泛的网络,并且网络管理员负责连接到装置100的目标的网络安全。
安全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中,装置100满足FIPS140-2第2级安全认证的要求。装置100支持使用用于SSH和远程登录连接的Kerberos TGT、以及用于SSH连接的SSH X.509或公钥/私钥对。该装置可能会在首次启动时生成自签名证书。此证书可以用于验证OBWI/本地用户界面(UI)会话。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01
远程访问软件支持
在一种实现中,装置100可以使用Avocent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02
远程访问软件来支持远程访问应用。这通过加载到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03
中的插件来实现。这使已经使用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04
远程访问软件的用户能够对Avocent KVM、串口和服务处理器管理装置进行访问、控制和管理。这使用户能够继续将他们的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05
远程访问软件用作他们的用于访问和控制的主要控制台,同时仍然允许装置100到被集成为在用户的被管理KVM/串口/SP装置与在装置100上运行的新的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网关。在此配置中,装置100还能够通过MSS引擎108从被管理装置采集监视数据,并且将所采集的监视数据发送至可管理子系统,而不会干扰用户通过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11
远程访问软件对被管理设备的访问和控制。
KVM功能
装置100的显著优点是将KVM功能与上面所讨论的各种其他功能(即,串行、RDU、SP和MSS引擎数据采集)集成的能力。装置100的KVM功能能够同时支持多达64个KVM会话或vKVM(即,虚拟KVM)会话,其中每个DRIP136多达8个KVM(共享)会话。查看KVM会话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浏览器应用程序来实现,该合适的浏览器应用程序可以被加载在客户端便携式计算机、客户端PC或其他客户端设备上。目前,支持两种不同的浏览器应用程序:基于Java的浏览器和Axtive X浏览器。如果装置100目前具有对于相同目标服务器的VM会话,则可以向用户提供警报,从而允许用户断开SP VM会话。由装置100提供多个特定的KVM特征:
启动KVM扫描
扫描特征允许多个目标的KVM显示在短时期内依次被显示。用户还能够扫描目标组的KVM。用户还能够扫描用户选择的目标的KVM。可以顺序地全屏执行扫描。当正在扫描目标时,用户可以中断扫描并且通过右键点击视频浏览器应用程序并选择菜单项来继续观看当前目标的KVM会话。通过按任意键或移动鼠标可以取消在本地端口上运行的KVM扫描。
配置KVM扫描
用户可配置在KVM扫描进行的同时显示每个KVM会话所采用的时间。在KVM扫描中扫描每个设备所采用的时间可以由用户进行配置。对于所有的KVM会话,该设置可以是全局的。默认值可以是预定值,例如30秒。对于正在进行的扫描,当时间周期改变时,可以在对扫描序列中的下一个设备进行扫描时应用新时间。
加入现有的KVM会话
一个或更多个用户可以加入现有的KVM会话。用户能够加入现有的KVM会话并且查看会话的视频。
创建KVM书签
用户能够创建KVM会话的书签,从而允许通过在客户端桌面/web浏览器上的快捷方式而容易重新创建该KVM会话。书签数据/URL优选地可以不包含任何密码信息。以下数据可以被包括在书签数据中:目标设备和KVM设置(例如,单光标模式和访问设置)。
查看KVM书签
此特征允许用户在客户端PC上打开以前保存的书签,并基于在书签中存储的设置自动启动KVM会话。当被激活时,将提示用户他的密码。一旦进入,装置100用分配的目标和驱动器映射创建KVM会话。
对齐鼠标
此特征允许用户将客户端鼠标指针与KVM会话中的鼠标指针同步。用户能够通过视频浏览器上的控制选项来将本地鼠标光标与KVM鼠标光标对齐。
单光标模式
此特征允许用户隐藏KVM鼠标指针,而在客户端PC或KVM会话上仅看到单个鼠标指针。用户能够进入/退出其中本地鼠标和KVM鼠标被结合的单光标模式。此特征可以仅在运行Microsoft
Figure BDA00003135079000321
操作系统的目标上被支持。
KVM直接访问
用户能够配置通过用户定义的面向公众的IP地址可访问的KVM端口。当用户启动浏览器到配置的IP地址时,所定义端口的KVM浏览器应用程序在用户认证之后显示。如果不是KVM访问,则此特征类似于SP本机IP和串行目标IP别名特征。
DRIP发现
可以使用DHCP来发现连接到装置100的DRIP模块。每个DRIP136可以通过其MAC地址与单个装置IP端口相关联。
识别DRIP
此特征允许操作者对DRIP136上的LED发信号以使其闪烁,以使得可以容易地定位连接至该LED的线缆/服务器。用户能够分别将在每个连接DRIP上的指示LED设置为以50%的占空比/2Hz的周期进行闪烁直到被另外地命令为止。
授权和认证
KVM<功能>针对DRIP来认证用户。
结论
因而,可以看到DCIM方案10形成了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更加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全面家族。DCIM软件集允许数据中心管理员根据图形丰富的、基于网络的用户界面(UI)来完全地控制并管理他/她的企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本地还是远程地)。DCIM装置100有助于通过使用单件硬件(每个机架,每个地带或每个数据中心)来完成这一点,其中在过去会需要多个硬件设备/单元。总之,DCIM装置100和软件集允许数据中心管理员不仅要管理他/她的当前配置,而且针对未来需求提前投射并规划,以及当这些需求变成现实时以无缝且有成本效益地实现/适应它们。
总体的DCIM方案10也能够具有显著的可伸缩性。作为其中之一,DCIM方案10使得能够选择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群的单独数据库服务器;和/或符合负载平衡系统以用于网络访问较大的用户社区的能力;以及符合服务于较大数量的报告请求的报告服务器的能力。DCIM方案10还许可符合安全和访问系统需求的能力,以及符合用于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角色信息的目录服务系统的能力。
DCIM装置100通过其软件和硬件使得能够由单个组件来实现若干不同的和不相干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支持与目标被管理设备的KVM会话的KVM功能;2)与被管理串行设备的串行通信;3)与服务处理器的通信,该服务处理器与装置100所对接的服务器相关联;4)在中央采集点(即,在装置100)处,通过MSS引擎从装置100所对接的每个服务器的服务处理器(SP)采集数据,而不需要消耗生产网络上的带宽;以及5)用于对在整个数据中心环境中部署的各种传感器进行采集和/或监视,而不需要通过生产网络来传输所采集的数据的RDU功能。
虽然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修改或变型。示例示出各种实施例且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因此,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应当被自由地解释,而仅具有鉴于相关的现有技术所必需的限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实时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信息;以及
所述可管理子系统还被配置成根据至少一个预定规则来分析所采集的实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子系统包括可管理服务组件,所述可管理服务组件适于帮助一个所述被管理设备与处在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的用户之间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可管理引擎,所述可管理引擎被配置成有助于所述被管理设备与所述可管理服务组件之间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还被配置成从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还包括存储与所述被管理设备相关联的参数的要素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还包括基于所采集的数据生成事件的事件服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事件服务模块还包括基于所采集的数据生成事件的复杂事件处理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存储在所述要素库中的所述参数提供对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发现、数据采集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适于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接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以下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机架数据单元(RDU)数字接口端口;以及
RDU e-link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口包括下列中的多个:
RDU单线端口;
RDU数字中继;
RS-232C接口端口;以及
RE-485接口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口包括网络主端口和网络副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包括串行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以及模拟视频端口的多个端口。
14.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机架数据单元(RDU)子系统,所述RDU子系统适于与多个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通信,并且适于从所述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数据,而不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传感器数据;以及
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接收实时数据;
所述可管理子系统被配置成采集所述实时数据并根据至少一个预定规则来分析所述实时数据,以及被配置成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接收所述实时数据,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实时数据。
15.(删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接口,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装置对接至所述被管理设备,所述接口包括:
串行接口端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端口;
视频接口端口;以及
多个RDU输入端口,所述多个RDU输入端口形成所述RDU子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多个RDU从所述多个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接收输入,并且其中,所述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生成表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信号:
所述被管理设备所处的环境的状况;以及
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源,所述电源适于当耦接至所述装置的机架接口插槽的失电发生时向独立的机架接口插槽施加电力,其中所述机架接口插槽正将所述装置对接至所述被管理设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自动感测电源适于自动将直流(DC)电源施加至所述机架接口插槽,以将所述机架接口插槽保持为上电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多个自动感测端口,所述多个自动感测端口适于自动感测耦接至其上的外部被管理设备是串行设备还是以太网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接收信息,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发送信息。
20.一种使得能够在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具有处理器的装置,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使用在所述装置中包括的可管理子系统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实时数据,以根据在所述可管理子系统中存储的至少一个预定规则进行聚合和分析。
21.一种包括多个远程访问装置的系统,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多个被管理设备与至少一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至少一个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每个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和与所述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实时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实时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系统的所述装置共同形成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所述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使得每个所述装置能够有助于对来自正与其通信的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所述信息进行采集、聚合和分析。

Claims (21)

1.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以及
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子系统包括可管理服务模块,所述可管理服务模块适于帮助一个所述被管理设备与处在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的用户之间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可管理引擎模块,所述可管理引擎模块被配置成有助于所述被管理设备与所述可管理服务模块之间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模块还被配置成从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模块还包括存储与所述被管理设备相关联的参数的要素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引擎还包括基于所采集的数据生成事件的事件服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事件服务模块还子系统还包括基于所采集的数据生成事件的复杂事件处理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存储在所述要素库中的所述参数提供对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发现、数据采集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适于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接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以下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RDU数字接口端口;以及
RDU e-link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口包括下列中的多个:
RDU单线端口;
RDU数字中继;
RS-232C接口端口;以及
RE-485接口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接口包括网络主端口和网络副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包括串行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以及模拟视频端口的多个端口。
14.一种远程访问装置,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机架数据单元(RDU)子系统,所述RDU子系统适于与多个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通信,并且适于从所述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数据,而不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传感器数据;以及
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接收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管理子系统被配置成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接收所述数据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接口,所述接口用于将所述装置对接至所述被管理设备,所述接口包括:
串行接口端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端口;
视频接口端口;以及
多个RDU输入端口,所述多个RDU输入端口形成所述RDU子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多个RDU从所述多个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接收输入,并且其中,所述远距离设置的传感器生成表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信号:
所述被管理设备所处的环境的状况;以及
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自动感测电源,所述自动感测电源适于感测耦接至所述装置的机架接口插槽的失电何时发生,其中所述机架接口插槽正将所述装置对接至所述被管理设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自动感测电源适于自动将直流(DC)电源施加至所述机架接口插槽,以将所述机架接口插槽保持为上电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包括多个自动感测端口,所述多个自动感测端口适于自动感测耦接至其上的外部被管理设备是串行设备还是以太网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接收信息,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服务处理器端口发送信息。
20.一种使得能够在被管理设备与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具有处理器的装置,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与所述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使用在所述装置中包括的可管理子系统直接从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数据以进行分析。
21.一种包括多个远程访问装置的系统,所述远程访问装置有助于多个被管理设备与至少一个用户之间的通信,所述至少一个用户处在远离所述装置并且远离所述被管理设备的位置,每个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帮助所述装置和与所述装置通信的至少一个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键盘、视频和鼠标信息的通信;
可管理子系统,所述可管理子系统用于与所述被管理设备通信,并且采集关于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操作的信息,而不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传输所述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系统的所述装置共同形成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所述分布式可管理子系统配置使得每个所述装置能够有助于从正与其通信的所述被管理设备采集所述信息。
CN201180052887.3A 2010-10-04 2011-09-29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Active CN103339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961610P 2010-10-04 2010-10-04
US61/389,616 2010-10-04
US201161488262P 2011-05-20 2011-05-20
US61/488,262 2011-05-20
PCT/US2011/054033 WO2012047718A1 (en) 2010-10-04 2011-09-29 Remote access appliance having mss functiona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611A true CN103339611A (zh) 2013-10-02
CN103339611B CN103339611B (zh) 2017-02-15

Family

ID=4592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2887.3A Active CN103339611B (zh) 2010-10-04 2011-09-29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CN201180053619.3A Active CN103348328B (zh) 2010-10-04 2011-09-29 用于实时地监视并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619.3A Active CN103348328B (zh) 2010-10-04 2011-09-29 用于实时地监视并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19295B2 (zh)
EP (2) EP2625612B1 (zh)
CN (2) CN103339611B (zh)
WO (2) WO201204771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849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外管理设备
CN109511280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
CN114124301A (zh) * 2021-11-17 2022-03-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具有数据校验和错误重传机制的虚拟媒体传输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4461B2 (en) 2011-09-30 2015-02-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to relational mapping extensions
US9529576B2 (en) * 2011-09-30 2016-12-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to XML mappings
US9177033B2 (en) 2011-09-30 2015-11-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osite persistence units
US9542432B2 (en) 2011-09-30 2017-01-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tenancy data
US9411655B2 (en) * 2011-12-30 2016-08-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deployment of virtualization capable assets in a managed datacenter
US9641394B2 (en) * 2012-01-30 2017-05-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ed build-out of a cloud-computing stamp
US9917736B2 (en) 2012-01-30 2018-03-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ed standalone bootstrapping of hardware inventory
CA2870672C (en) * 2012-06-19 2017-07-18 AEP Transmission Holding Company, LLC Modular substation pro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US10120725B2 (en) 2012-06-22 2018-1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stablishing an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a hardware inventory
WO2014018875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Cloud-based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917512B2 (en) 2012-07-30 2014-12-23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Data center equipment cabinet information center
US8917513B1 (en) 2012-07-30 2014-12-23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Data center equipment cabinet information center and updateable asset tracking system
CA2885361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disk images for use with remote computer
US10198285B2 (en) * 2012-10-04 2019-02-05 Vertiv I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disk images for use with remote computer
CA2887957A1 (en) * 2012-10-23 2014-05-01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disk image files using html5 kvm/vmedia client running in a web browser
CN103792440A (zh) * 2012-10-30 2014-05-14 北京中大科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动力系统安全分析评估的方法
JP6505024B2 (ja) * 2013-02-21 2019-04-24 シーエフエム グローバル エルエルシー 構造物のための隠蔽された電子部品を備えた建築物支持材
US20150190704A1 (en) * 2014-01-09 2015-07-09 Patrick McDowell Mounting bracket and brake assembly
US11749988B2 (en) 2014-01-09 2023-09-05 Nautilus Tru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data center power management and energy market disaster recovery
AU2015236051B2 (en) * 2014-03-25 2020-10-08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for power busways
US9626211B2 (en) * 2014-04-29 2017-04-18 Vmware, Inc. Auto-discovery of pre-configured hyper-converged computing devices on a network
GB2527085B (en) 2014-06-11 2016-06-08 Ibm Data center raised floor monitoring
US10628186B2 (en) 2014-09-08 2020-04-21 Wirepath Home Systems, Llc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virt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CN104268056B (zh) * 2014-09-18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复杂事件处理的面向cps应用的实时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4811359B (zh) * 2015-04-10 2018-12-07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通信方法及终端
EP3082315B1 (en) * 2015-04-18 2017-02-15 Urban Software Institute GmbH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routing
US9558529B2 (en) 2015-05-22 2017-01-31 Dell Products, L.P. Rendering video data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ing a management controller
WO2017205222A1 (en) * 2016-05-23 2017-11-30 William Turner Hyperconverged system including a core layer, a user interface, and a services layer equipped with a container-based user space
US10474602B2 (en) * 2016-08-02 2019-11-12 Vertiv I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nsole server architecture
US20180052574A1 (en) * 2016-08-22 2018-02-2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Secretary Of The Navy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Security Optimization Dashboard for Computing Systems
DE102016215742A1 (de) * 2016-08-23 2018-03-01 Robert Bosch Gmbh Gateway und Verfahren zur Anbindung eines Datenquellensystems an ein IT-System
US10187323B2 (en) * 2016-09-02 2019-01-22 Pivotal Software, Inc. On-demand resource provisioning
GB201617727D0 (en) * 2016-10-19 2016-11-30 Ocado Innovation Limited Storag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685753B (zh) * 2016-12-02 2020-08-11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服务器集群启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US11076509B2 (en) 2017-01-24 2021-07-27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Control systems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it cooling performance in containment
CN106919441A (zh) * 2017-02-08 2017-07-04 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平台高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318364B2 (en) * 2017-02-23 2019-06-11 Visual Process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blem-alert aggregation
CN108415858B (zh) * 2018-03-12 2020-08-28 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ups驱动模型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8566437B (zh) * 2018-06-08 2024-03-22 扬州森瑟尔科技有限公司 螺栓紧固安全远程监控网络系统
CN110948480B (zh) * 2019-11-01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示教器输入输出功能处理系统及方法、工业机器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1447A1 (en) * 2004-06-29 2006-02-09 Graham Hol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olidating, securing and automating out-of-band access to nodes in a data network
US20070058657A1 (en) * 2005-08-22 2007-03-15 Graham Holt System for consolidating and securing access to all out-of-band interfaces in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equipment, regardless of the interface type
US20070206630A1 (en) * 2006-03-01 2007-09-06 Bird Randall R Universal computer management interface
WO2008021052A2 (en) * 2006-08-10 2008-02-21 Avocent Huntsville Corporation Rack interface pod with intelligent platform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9376A (en) * 1991-02-28 1993-01-12 Systems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Inc. Substation load distribution monitor system
US5406495A (en) * 1993-02-01 1995-04-11 Systems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Inc. Substation load distribution monitor system
US5517423A (en) * 1994-01-11 1996-05-14 Systems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In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ontrol network
CA2283695C (en) * 1997-03-17 2007-10-02 Ge-Harris Railway Electronics, L.L.C.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having a linear topology, especially railways
US6880093B1 (en) * 2001-08-01 2005-04-1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66713B2 (en) * 2004-10-29 2008-12-16 Avocent Fremont Corp. Service processor gateway system and appliance
CA2583763A1 (en) * 2004-11-05 2006-06-15 Thales Avionics, Inc. In-flight entertainment system with hand-out passenger terminals
CN100361102C (zh) 2005-06-02 2008-01-09 北京凌创超胜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在电脑主机中的嵌入式网络共享装置
US7888504B2 (en) 2006-07-06 2011-02-15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Glucokinase activato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8009173B2 (en) * 2006-08-10 2011-08-30 Avocent Huntsville Corporation Rack interface pod with intelligent platform control
US9049146B2 (en) 2008-10-22 2015-06-02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remote network equipment throug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8390454B2 (en) * 2009-07-31 2013-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B hosted sensor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1447A1 (en) * 2004-06-29 2006-02-09 Graham Hol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olidating, securing and automating out-of-band access to nodes in a data network
US20070058657A1 (en) * 2005-08-22 2007-03-15 Graham Holt System for consolidating and securing access to all out-of-band interfaces in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equipment, regardless of the interface type
US20070206630A1 (en) * 2006-03-01 2007-09-06 Bird Randall R Universal computer management interface
WO2008021052A2 (en) * 2006-08-10 2008-02-21 Avocent Huntsville Corporation Rack interface pod with intelligent platform contro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8499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外管理设备
CN108228499B (zh) * 2017-12-28 2021-04-30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外管理设备
CN109511280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
CN109511280B (zh) * 2018-10-18 2021-06-11 北京硅基远航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
CN114124301A (zh) * 2021-11-17 2022-03-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具有数据校验和错误重传机制的虚拟媒体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5613A1 (en) 2013-08-14
US9413630B2 (en) 2016-08-09
WO2012047718A1 (en) 2012-04-12
WO2012047714A1 (en) 2012-04-12
CN103339611B (zh) 2017-02-15
CN103348328A (zh) 2013-10-09
EP2625612B1 (en) 2019-04-24
US20130227136A1 (en) 2013-08-29
WO2012047714A9 (en) 2012-06-14
US20130219060A1 (en) 2013-08-22
US9319295B2 (en) 2016-04-19
CN103348328B (zh) 2016-09-14
EP2625612A1 (en)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611A (zh) 具有mss功能的远程访问装置
CN103477326B (zh) 基础设施控制结构系统以及方法
CN103329063B (zh) 用于实时地监视和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60184B (zh) 用于结合通用数据模型存储库来监视并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29109B (zh) 用于结合可管理子系统来实时地监视并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US11627051B2 (en) Determining asset associations for data center customers
CN102752142B (zh) 一种基于多维建模的信息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US10324430B2 (en) Infrastructure control fabric system and method
CN108401035A (zh) 一种基于mdc的综合监控装置以及方法
CN110603526B (zh) 基础设施控制结构系统和方法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isual intelligent park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labama

Applicant after: AVOCENT HUNTSVILLE Corp.

Address before: alabama

Applicant before: Avocent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We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Avocent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2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AVOCENT Corp.

Address before: alabama

Patentee before: AVOCENT HUNTSVILL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