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7583B -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7583B
CN103327583B CN201310097619.4A CN201310097619A CN103327583B CN 103327583 B CN103327583 B CN 103327583B CN 201310097619 A CN201310097619 A CN 201310097619A CN 103327583 B CN103327583 B CN 103327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connection state
mobile device
scree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76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7583A (zh
Inventor
谢文瑞
李经豪
林宜立
苏昌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848,74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16752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7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省电的方法。该移动装置包含有一屏幕。该省电方法包含有检测该移动装置的一屏幕状态;以及于该移动装置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状态切换到不同的连线状态。

Description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省电方法,尤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无线通讯装置中省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对小区网络采用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的无线接入方式。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用以提供高度频谱利用效率、无远弗届的覆盖率及高质量、高速率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同时更能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QoS服务要求,提供具弹性的多样化双向传输服务,并提供较佳的通讯质量,有效降低通讯中断率。
在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的通讯协议中,一快速休眠(fast dormancy)功能允许无线通讯装置直接进入闲置状态(如图1所示)或进入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一段时间(如图2所示)。当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接收时,移动装置可传送不同类别的信令连线释放指示(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SCRI),以触发网络端指示移动装置进入Cell_PCH模式(或Cell_FACH状态)或闲置模式。
相较于闲置模式,Cell_PCH模式(或Cell_FACH状态)使得移动装置更快速的重新设定无线链接。然而,Cell_PCH模式(或Cell_FACH状态)一般来说比闲置模式具有较小的不连续接收周期长度(如图3以及图4所示)。而,较小的不连续接收周期长度导致较大的平均待命电流。
由于移动装置是由电池供给电源,上述的功能会损耗电池电量,电池势必要进行充电,如此一来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减少移动装置电量消耗以延长电池充电间隔为目前存在的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省电的方法。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省电的方法。该移动装置包含有一屏幕。该省电方法包含有检测该移动装置的一屏幕状态;以及于该移动装置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状态切换到不同的连线状态。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装置,包含有一屏幕、一应用处理器以及一调制解调器。该应用处理器,耦接于该屏幕,用来检测该屏幕的一屏幕状态。该调制解调器,耦接于该应用处理器,用来于该移动装置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所检测的该屏幕状态切换该移动装置到不同的连线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不同状态的平均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2为已知不同状态的平均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3为已知在一闲置状态中一不连续接收周期的示意图。
图4为已知在一Cell_PCH状态中一不连续接收周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50 无线通讯系统 80 移动装置
60、70 流程
600、602、604、606 步骤
700、702、704、706、708 步骤
800 应用处理器 810 存储单元
820 调制解调器 830 无线模块
840 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5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50由多个网络端以及客户端所组成。无线通讯系统50使用一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或演进示封包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等技术。网络端可为使用宽带码分多址接入/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技术的一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或使用长期演进/长期演进-进阶技术的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TAN,E-UTAN)。而客户端可为手机、计算机系统等等通讯装置。此外,根据传输的方向网络端与客户端可视为传送器与接收器,例如:上链路传输时,客户端是一传送器而网络端是一接收器;下链路传输时,网络端是一传送器而客户端是一接收器。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60的示意图。流程60用于无线通讯系统50的一客户端中,用来省电。流程60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检测客户端的一屏幕状态。
步骤604:于客户端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客户端的屏幕状态切换至不同连线状态。
步骤606:结束。
根据流程60,客户端检测屏幕状态。屏幕状态指示客户端的屏幕是否开启或关闭。接着,于客户端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例如:与网络端或其它通讯装置),客户端根据客户端的屏幕状态切换至不同连线状态。不同连线状态的客户端具有不同电量消耗。当屏幕状态指示客户端的屏幕开启时,客户端从一第一连线状态切换到一第二连线状态。当屏幕状态指示客户端的屏幕关闭时,客户端从第一连线状态切换到一第三连线状态。第一连线状态比第二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第二连线状态比第三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当从第一连线状态切换到第二连线状态后,当客户端维持在第二连线状态一预设时间时,客户端从第二连线状态切换到第三连线状态。较佳地,预设时间可由网络端决定。
为了切换到不同的连线状态,客户端采用不同的快速休眠(fast dormancy)机制。当屏幕开启时,客户端采用一第一快速休眠机制,以切换到第二连线状态。当屏幕关闭时,客户端采用一第二快速休眠机制,以切换到第三连线状态。举例来说,在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一连线状态(Connected State)比一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而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由于具有较小的不连续接收周期长度,因此又比闲置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如下表格(1)所示)。当屏幕开启时,一使用者需要较快速的链接设定时间。而,相较于闲置状态,在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下建立链接较快速。因此,当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客户端可采用第一快速休眠机制,直接进入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当客户端维持在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一段时间后,客户端进一步地切换到闲置状态。当屏幕关闭时,使用者不需要快速的链接设定时间。客户端可采用第二快速休眠机制,以节省待命电量,第二快速休眠机制于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后直接进入闲置状态。在长期演进系统中,一连线状态比连线不连续接收(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CDRX)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而连线不连续接收状态由于具有较小的不连续接收周期长度,因此又比闲置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在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后,客户端进入连线不连续接收状态一特定期间。连线不连续接收状态允许数据传输快速回复,但比闲置状态消耗较多电流。客户端可通过一新的命令指示网络端屏幕关闭。因此,网络端可指示客户端是否直接进入闲置状态。为了省电,客户端可根据屏幕状态采用适合的快速休眠机制,以切换到不同的连线状态。
网络端(实际使用) 单位
Cell_PCH状态(DRX=320ms) 6.54 mA
闲置状态(DRX=640ms) 4.78 mA
电量节省 27 %
表格(1)
根据表格(1),就Cell_PCH状态,长度为320ms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平均电流为6.54mA。就闲置状态,长度为640ms的不连续接收周期中的平均电流为4.78mA。闲置状态的电流消耗比Cell_PCH状态低27%。
进一步地,一选择表可用来指示屏幕状态与不同快速休眠机制(或不同连线状态)的对应关系。客户端可根据选择表采用合适的快速休眠机制,以切换对应的连线状态。较佳地,选择表可储存在客户端中(例如:存储器)。一表格(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选择表的示意图。
屏幕状态 快速休眠机制
屏幕开启 进入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一段时间
屏幕关闭 进入闲置状态
表格(2)
根据表格(2),针对屏幕开启时,客户端采用进入Cell_PCH状态(或Cell_FACH状态)的快速休眠机制。针对屏幕关闭时,客户端采用进入闲置状态的快速休眠机制。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归纳为一流程70,如图7所示。流程70用于无线通系统50的一客户端中用来省电,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检测客户端的一屏幕状态。
步骤704:判断一屏幕是否开启或关闭,若屏幕开启,执行步骤706;若屏幕关闭,执行步骤708。
步骤706:根据一选择表,针对屏幕开启,采用一第一快速休眠机制。
步骤708:根据选择表,针对屏幕关闭,采用一第二快速休眠机制。
流程70的详细说明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在赘述。
流程60以及流程70的操作可由一移动装置80来实现。请参考图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装置80的示意图。移动装置80可为图5中的客户端,其包含有一应用处理器800,例如:一微处理器或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一存储单元810、一调制解调器820、一无线模块830以及一屏幕840。应用处理器800耦接于屏幕840,用来检测屏幕840的一屏幕状态,并将屏幕状态告知调制解调器820。调制解调器820耦接于应用处理器800,用来根据屏幕状态将移动装置80切换到不同的连线状态。较佳地,调制解调器820可支持至少两种类别的快速休眠机制。当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如果屏幕840开启,调制解调器820将移动装置80从一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一第二连线状态;如果屏幕840关闭,调制解调器820将移动装置80从第一连线状态切换到一第三连线状态。第一连线状态比第二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第二连线状态又比第三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存储单元810可以是任何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选择表。选择表用来指示屏幕状态与不同快速休眠机制的对应关系。举例来说,存储单元810包含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带(magnetictapes)、硬盘(hard disks)、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s)等等,而不限于此。无线模块83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用来根据应用处理器800与网络端交换无线信号。
移动装置80的详细操作方式可参考前述,于此不在赘述。
综上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客户端的一屏幕状态。当客户端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调制解调器可根据屏幕状态切换到不同连线状态。也就是说,调制解调器采用适合的快速休眠机制,以切换到不同连线状态。在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调制解调器于屏幕开启时从一连线状态切换到一Cell_PCH状态,并进一步于客户端维持在Cell_PCH状态一段时间后,切换到一闲置状态。当屏幕关闭时,调制解调器直接从连线状态切换到闲置状态。由于使用者在屏幕关闭时不需要快速的链接设定时间,因此直接进入闲置模式可达到省电的目的。

Claims (9)

1.一种省电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移动装置包含有一屏幕,该省电方法包含有:
检测该移动装置的一屏幕状态;以及
于该移动装置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状态切换到不同连线状态,其中根据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状态切换到不同连线状态的步骤包含;
于该屏幕状态指示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开启时,从一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一第二连线状态;以及
于该屏幕状态指示该移动装置的该屏幕关闭时,从该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一第三连线状态;
其中,该第一连线状态比该第二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该第二连线状态比该第三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
其中于该移动装置符合一长期演进的规范时,该第一连线状态为一连线状态,该第二连线状态为一连线不连续接收状态,该第三连线状态为一闲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方法,还包含:
于从该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该第二连线状态后,当该移动装置维持于该第二连线状态一预设时间时,从该第二连线状态切换至该第三连线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方法,其中该切换步骤还根据一选择表被执行,该选择表指示该屏幕状态与不同连线状态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电方法,其中该选择表储存于该移动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电方法,其中于该移动装置符合一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的规范时,该第一连线状态为一连线状态,该第二连线状态为一Cell_PCH状态或一Cell_FACH状态,该第三连线状态为一闲置状态。
6.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移动装置,包含有:
一屏幕;
一应用处理器,耦接于该屏幕,用来检测该屏幕的一屏幕状态;以及
一调制解调器,耦接于该应用处理器,用来于该移动装置没有数据传输以及数据接收时,根据所检测的该屏幕状态切换该移动装置到不同连线状态,
其中该调制解调器于该屏幕状态指示该屏幕开启时,将该移动装置从一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一第二连线状态;于该屏幕状态指示该屏幕关闭时,将该移动装置从该第一连线状态切换至一第三连线状态,其中该第一连线状态比该第二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该第二连线状态比该第三连线状态具有较大的电量消耗;
其中于该移动装置遵循一长期演进的规范时,该第一连线状态为一连线状态,该第二连线状态为一连线不连续接收状态,该第三连线状态为一闲置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移动装置从该第一连线状态被切换至该第二连线状态后,当该移动装置维持于该第二连线状态一预设时间时,该调制解调器将该移动装置从该第二连线状态切换至该第三连线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还包含:
一选择表,用来指示该屏幕状态与不同连线状态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调制解调器根据该选择表将该移动装置切换至不同连线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于该移动装置符合一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的规范时,该第一连线状态为一连线状态,该第二连线状态为一Cell_PCH状态或一Cell_FACH状态,该第三连线状态为一闲置状态。
CN201310097619.4A 2012-03-23 2013-03-25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Active CN1033275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4531P 2012-03-23 2012-03-23
US61/614,531 2012-03-23
US13/848,745 US9167528B2 (en) 2012-03-23 2013-03-22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US13/848,745 2013-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583A CN103327583A (zh) 2013-09-25
CN103327583B true CN103327583B (zh) 2016-09-14

Family

ID=49196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7619.4A Active CN103327583B (zh) 2012-03-23 2013-03-25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7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955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Alcatel Lucent Power saving
US9743459B2 (en) * 2014-07-31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DRX) for single-radio hybrid tune away devices
CN105511584B (zh) * 2014-09-24 2020-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中管理传感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81005A (zh) * 2015-06-19 2015-10-1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813180A (zh) * 2016-03-14 2016-07-27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odem智能休眠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03A (zh) * 2010-04-23 2011-11-09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金融看盘软件自动联机与断线的装置与方法
CN102387138A (zh) * 2011-10-17 2012-03-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屏幕保护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8008B (zh) * 2009-04-16 2013-01-0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在终端自动调整rrc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50183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Google Inc. Switching display modes based on connection sta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03A (zh) * 2010-04-23 2011-11-09 三竹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金融看盘软件自动联机与断线的装置与方法
CN102387138A (zh) * 2011-10-17 2012-03-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屏幕保护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583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583B (zh)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US20060246895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power measurement period of a received cell signal
US9167528B2 (en)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CN105282796A (zh) 一种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2083110A (zh) 监视寻呼消息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2003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智能休眠方法及装置
CN101247596B (zh) 单基带单射频双卡双待通讯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2740349B (zh) 终端测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735759A (zh) 省电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2405673A (zh) 降低无线终端设备功耗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CN105493551A (zh) 小区测量方法和终端
EP2929732B1 (en) Intelligent m2m energ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9913279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radio connection,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6130572A (zh) 一种切换终端天线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36138A (zh) 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和终端
EP308950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to optimize network resour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650518A (zh) 一种基站设备的节能方法和设备
Lebreto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wake-up radio cross-layer protocol in OMNeT++/MiXiM
WO2014161474A1 (zh) 基站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EP2952044B1 (en) Handling modes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5430705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3999514A (zh) 用户设备节电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2573022A (zh) 移动终端省电的方法及其装置
EP2890210B1 (en)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WO2006037377A1 (en) User terminal power resource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