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6977B -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6977B
CN103326977B CN201210073147.4A CN201210073147A CN103326977B CN 103326977 B CN103326977 B CN 103326977B CN 201210073147 A CN201210073147 A CN 201210073147A CN 103326977 B CN103326977 B CN 103326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frequency
parameter
frequency sequence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31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6977A (zh
Inventor
陈艺戬
戴博
左志松
张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731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6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6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6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6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69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配置方法包括: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基站为第一集合中的每种情况配置与第一集合中的每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以及为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配置与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其中,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使终端可以对应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减少了终端的盲检测流程,节省了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简称为LTE-Advance或LTE-A)系统中下行物理层控制信令包含了终端需要获知的下行传输相关的下行链路(Down Link,简称为DL)授权(Grant)信息即DLGrant信息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需要获知的上行传输相关的(Up Link,简称为UL)授权(Grant)信息即UL Grant信息,这些物理层控制信令在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上进行传输。
在LTE系统的版本(Release,简称R)8/9及LTE-Adavance系统版本的R10中,传输物理层控制信令的物理层控制信道一般配置在前N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上发送,一般称这N个符号为控制信令传输区域。这里为了与新版本新增的控制信令传输区域区别,将R8/9/10的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称为第一控制信令传输区域。
第一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的可用传输资源被划分为多个CCE资源单位,控制信息占用资源以CCE为单位进行分配,这里的资源单位CCE又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多个REGs,一个CCE由多个不连续的REGs组成,一般是9个REGs构成一个CCE,再进一步的每个REG由多个基本资源单位组成。
可以看出用户分配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不是连续的,在多天线系统中给闭环预编码技术实施带来很多困难,因此使得控制信令区域只能使用分集技术而很难使用闭环预编码技术。主要原因是第一预编码区域的解调导频设计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面有很大的设计难度,因此已有的版本中控制信令都是只支持非连续资源传输和分集技术的。
在R10之后的版本中,为了提高控制信道的传输容量,支持更多用户的控制信令,设计考虑开辟新的控制信道区域,并且同一UE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可以是连续的时频资源,以支持闭环预编码技术,提搞了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新旧版本的控制信令区域如图1所示,图1中一个方格的宽表示1OFDM符号(symbol),一个方格的高表示12载波(subcarriers),左向斜纹(/)方格表示老版本控制信道区域,白色方格表示新版本控制信道区域,右向斜纹(\)表示所有版本可用的数据信道区域,新版本的控制信令在原来的R8/9/10的PDSCH传输区域划分部分传输资源用于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即新版本的控制信令传输区域),可以使得控制信令传输时支持闭环预编码技术,提升控制信令容量支持更多用户的控制信令。
在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可以重用R10中的专有解调导频(DMRS)来解调控制信令,很好的支持预编码技术。另外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是以RB为单位的可以较好的进行干扰协调。
为了更好的理解技术背景,下面对LTE-A的资源定义进行一些简单介绍:LTE中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为RE)为一个OFDM符号上的一个子载波,而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由连续12个子载波和连续14个(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为12个)OFDM符号构成,在频域上为180kHz,时域上为一个一般时隙的时间长度,如图2所示的是一个5M系统的资源块的示意图。LTE/LTE-A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以资源块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如图2所示,一个资源块=12×14个资源单元,图2中的一个长方格就代表一个资源单元,图2所示的一个子帧(1ms)包括时隙1(0.5ms)和时隙2(0.5ms),从OFDM(#0)、OFDM(#1)噁OFDM(#13)。5M系统的资源块包括25×12=300个子载波。
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支持预编码技术,下面介绍一下如何在RB内实现复用多个用户且支持预编码。首先,假设一种资源的划分方法,如图3所示,DMRSport7,8共享一些时频资源,port9,10共享时频资源,共享时频资源的2个port之间进行码分,保持正交。RB内的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的可用传输资源(RBC)使用闭环预编码,最多可以复用4个预编码用户。RB内的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的资源被分为4份,每个用户占用一份资源,每份资源对应一个导频端口。
有些情况也可以是一些用户占用2份或4份资源,此时资源与使用的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不同,具体见表1所示,表1中的a,b,c,d可以为7,8,9,10的任意组合。
表1
在现有技术中,引入第二控制信令传输区域的支持预编码的控制信令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结束问题是协调干扰,尤其是协调导频的干扰。前面提到同一个RB内的port7,8共享时频资源,在码域上实现正交。同一个RB内的port9,10共享时频资源,在码域上实现正交。Port7,8和port9,10之间,时频资源位置不同,在时频位置上实现正交,因此是不干扰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码域的正交需要的导频端口初始化序列是相同的。前面所说的正交是指在不同的UE需要导频初始化序列相同才能实现正交,不同的导频端口初始化序列是不能做到port7,8或port9,10的码域正交的。
对于下行数据信道PDSCH,用于解调数据的参考导频端口的序列的初始化公式如下,其中ns是时隙编号,对于新版本的终端,X是一个配置下发的信令,一般由高层半静态的配置一个集合{x(0),x(1),...x(N-1)}。再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动态的指示是其中哪一个具体数值。对于老版本的终端,X固定为小区ID。
在新版本中,可以动态的选择X,不同的Cell的中心用户配置的X都为Cell ID,处于几个Cell中间的UE,可以动态的选择不同的Cell服务。假设存在一个Cell中心用户UE0,在某个子帧(1ms,LTE-A中的传输基本单位,又称为TTI),如图4所示,如果被选择的Cell为Cell1,此时Cell1还在为另外一个用户UE1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服务的话,一般分别为UE0和1分配解调导频端口为port7,port8,UE0配置的X的集合为Cell0的Cell-ID和Cell1的Cell-ID,此时,动态的控制信令会指示UE0占用port7使用的扰码初始化序列为X=Cell 1的Cell-ID,UE1动态的控制信令会指示使用port8,且扰码初始化序列也为X=Cell1的Cell-ID。这样就可以实现UE0和UE1的导频正交。上述说明可以参见图4所示。
在另外一个子帧,如果被选择的Cell为Cell2,此时Cell2还在为另外一个用户UE2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服务的话,一般分别为UE0和UE2分配解调导频端口为port7,port8,UE0配置的X的集合为Cell0的Cell-ID和Cell1的Cell-ID,此时,动态的控制信令会指示UE0占用port7使用的扰码初始化序列为X=Cell2的Cell-ID,UE2动态的控制信令会指示使用port8,且扰码初始化序列也为X=Cell2的Cell-ID。这样可以实现UE0和UE2的导频正交。
对于新版本的控制信道来说,也需要实现动态的X选择,但是存在的问题是,PDSCH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来动态的传输X的选择信令,但是控制信道没有机制来实现动态的X通知,只能通过高层信令的半静态配置。而实际上,调度选择和配对是十分灵活的,半静态的RRC信令就丧失了灵活的干扰协调优势。
因此,就需要终端对控制信令进行盲检测操作。一般来说,基站下发控制信令时,终端并不知道下发控制信息的准确位置和具体的大小,只能获知一个可能的搜索空间,再在搜索空间内按照不同的大小来检测,直到检测成功为止(一般如果CRC校验通过,则认为检测正确)。比如,终端按照定义的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进行检测,比如:如果Resource Set定义如图2所示,终端会检测占用ResourceSet 1,ResourceSet 2,ResourceSet 3,ResourceSet 4,ResourceSet(1,2)ResourceSet(3,4)ResourceSet(1,2,3,4)的情况。当然,这里仅仅是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盲检次数不能太多,可能不会全部进行检测。如果搜索空间大于1个RB可能会更加复杂,检测占用多个Resource set的情况,上述多个ResourceSet可以是分布在一个RB或多个RB。
针对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参数后没有机制通知该参数,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后没有向终端通知该参数的机制,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所述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所述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所述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一个参数对,所述参数对包括:所述参数总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参数和扰码身份识别ID。
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以下情况至少之一: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所述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所述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且所述资源的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以及为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不等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
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所述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是指未被同一终端全部占用的情况下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
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应于根据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的第一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对应于根据所述资源划分的第二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分别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进行信道估计,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进行信道估计,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所述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所述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所述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位于终端中,该装置包括:序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所述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所述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划分模块,用于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以及为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不等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位于终端中,该装置包括:序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应于根据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的第一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对应于根据所述资源划分的第二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分别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进行信道估计;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进行信道估计;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通过本发明,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然后为第一集合中的每种情况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并为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配置相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该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然后终端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第一集合中的每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并根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中的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后没有向终端通知该参数的机制,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使终端可以对应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减少了终端的盲检测流程,节省了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新旧版本的控制信令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相关技术的5M系统的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相关技术的资源的划分方法示意图;
图4为根据相关技术的用户设备的导频正交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与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搜索空间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终端检测是所用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终端检测是所用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终端检测是所用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搜索空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配置了导频序列生成参数之后,没有机制进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通知,终端需要对控制信令进行盲检测,从而确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具体取值,该方式比较繁琐且占用较多资源,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基站侧实现,如图5所示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02-步骤S504);
步骤S502,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n表示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m表示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步骤504,基站为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通过上述方法,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然后为第一集合R(n)中的每种情况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并为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配置相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该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后没有向终端通知该参数的机制,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使终端可以对应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减少了终端的盲检测流程,节省了占用空间。
在应用新版本时,用于生成导频序列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可以取多个数值,一般由高层半静态的配置一个参数总集合{x(0),x(1),…x(N-1)},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可以为参数总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一个参数对,参数对包括:参数总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参数和扰码身份识别ID。
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两个集合,第二集合Q(m)包括以下情况至少之一,第一种情况,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第二种情况,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第三种情况,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
在基站配置好导频序列生成参数之后,终端根据该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对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终端侧实现,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2-步骤S606):
步骤S60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n表示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m表示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步骤S604,终端根据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步骤S606,终端根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然后终端根据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第一集合R(n)中的每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并根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中的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集合中的每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后没有向终端通知该参数的机制,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使终端可以对应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减少了终端的盲检测流程,节省了占用空间。
对于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而言,在不同情况下,终端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下面针对四种情况进行介绍,第一种情况是:当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时,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否则,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第二种情况是:当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时,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否则,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第三种情况是:当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否则,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第四种情况是:当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且资源的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否则,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对于前面介绍的基站配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基站侧实现,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702-步骤S704):
步骤S702,基站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
步骤S704,基站为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参数。
通过上述方法,基站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然后为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参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站动态选择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后没有向终端通知该参数的机制,导致终端需要盲检测从而占用较多空间、浪费较多资源的问题,使终端可以对应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测,减少了终端的盲检测流程,节省了占用空间。
上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上述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是指未被同一终端全部占用的情况下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
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如下面的表2所示,时域上不同子帧或不同的RB有不同的对应关系。
表2
子帧1/RB1 子帧2/RB2 子帧3/RB3 子帧4/RB4
Y1 Y2 Y1 Y2
Y2 Y1 Y2 Y1
对于前面介绍的另一种基站配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终端侧实现,如图8所示的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802-步骤S806):
步骤S80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应于根据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步骤S804,终端根据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步骤S806,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上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终端根据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终端根据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进行信道估计,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终端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进行信道估计,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如上面表2所示,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对应于前面介绍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基站侧实现,如图9所示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90,用于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n表示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m表示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参数配置模块92,连接至划分模块90,用于为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上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对应于前面介绍的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终端侧实现,如图10所示的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序列接收模块10,连接至第一检测模块12和第二检测模块14,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n表示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m表示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第一检测模块12,用于根据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模块14,用于根据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对应于前面介绍的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基站侧实现,如图11所示的另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110,用于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
参数配置模块112,连接至划分模块110,用于为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以及为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不等于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
上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
对应于前面介绍的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终端侧实现,如图12所示的另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序列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应于根据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的第一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对应于根据资源划分的第二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第一检测模块122,用于根据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分别对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模块124,用于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上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上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进行信道估计;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上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进行信道估计;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不同的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对应关系是第一资源区域与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资源区域与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
终端的控制信令传输一般会在指定的搜索空间(Search space)中传输,然后在Search space中进行盲检测,Search space可以是以RB为单位,由基站下发信令进行配置。UE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W种情况。
会盲检测多种资源的占用大小,比如占1个Resource set,2个Resource Set,4个,8个……等等。一般都是事先对需要检测的size进行预定义。
另外,在相同的占用资源大小的情况下,也存在多种占用不同的Resource set位置的情况。不同情况下会由不同的解调导频端口与其对应,这样可以很好的实现多个UE在一个RB内的复用。
例如,一种情况占用的Resource set数与Resource set与解调导频端口位置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在表3中,a,b,c,d分7,8,9,10的任意组合。最典型的可以为7,8,9,10或7,9,8,10,或8,7,10,9或9,7,10,8。
基站下发控制信息给UE,UE不清楚控制信息的占用资源大小和占用资源位置,因此需要对各种资源大小和资源占用的情况进行盲检测。
为了方便理解,以下以搜索空间为1个RB为例进行说明。
终端检测Resource Set1,使用Porta进行解调,基站给终端配置了一个Y(1)参数,作为占用1个Resource Set情况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可以是通过高层的RRC信令进行配置。
终端按照上述导频初始化参数进行信道估计,将信道估计结果用于解调Resourceset1上的控制信令,如果解调正确,CRC校验通过则停止盲检测,如果为检测不正确,则继续检测Resource Set2,使用Portb进行解调,也使用基站配置的导频初始化参数Y(2),得到导频初始化序列,并进行信道估计,用于控制信息解调。如果解调正确,CRC校验通过则停止盲检测,如果为检测不正确,则继续检测Resource Set3,4,对应的导频初始化参数为Y(3)和Y(4)。
Resource Set(1,2),Resource Set(3,4),都是按照基站配置的参数Y(5)Y(6)得到导频初始化序列,并进行信道估计,进一步检测Resource Set上的控制信令。
如果仍然没有检测对即检测不正确,还需要检测Resource Set(1,2,3,4)的情况,此时Resource set1,2,3,4由基站配置了一个导频初始化序列集合,为Z(1),Z(1)包含2个序列初始化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Y(1)~Y(6)由基站配置只是其中一种情况,也可以是预先固定的。另外,上述盲检测资源的顺序,是可以交换的。
一种典型的情况为Y(1)=Y(2)=Y(3)=Y(4)=Y(5)=Y(6)。
比如为该UE PDSCH的导频扰码初始化参数{x(0),x(1),...x(N-1)}中的一个,例如为x(0)
Z(1)较佳的为该UE PDSCH的导频扰码初始化参数{x(0),x(1),...x(N-1)}中的2个,比如Z(1)为{x(0),x(1)}。上述对应关系如图13所示。
实施例2:
实施例1已经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假设搜索空间包含的RB数为4个,UE盲检占满整个RB且分配资源大小为一个RB内第二控制区域的所有可用资源时,同时联合盲检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集合包含的多个参数。其他情况采用配置的或固定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不需要盲检该参数。具体如图15所示。
实施例3:
假设搜索空间包含的RB数位4个RB,如图14所示。盲检占满整个RB且分配资源大小为1或2个RB内第二控制区域的所有可用资源时,同时联合盲检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集合包含的多个参数。其他情况采用配置的或固定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不需要盲检该参数。具体如图16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搜索空间采用如图14所示的搜索空间:盲检占满整个RB且分配资源大小为1或,2或4个RB内第二控制区域的所有可用资源时,同时联合盲检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集合包含的多个参数其他情况采用配置的或固定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不需要盲检该参数。具体如图17所示。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18所示的搜索空间:盲检只占一个RB内的Resource Set的情况时,同时联合盲检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集合包含的多个参数。其他情况采用配置的或固定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不需要盲检该参数。
这里盲检测Resource Set(1-1,2-1),Resource Set(1-2,2-2),Resource Set(1-3,2-3),ResourceSet(1-4,2-4)等情况都是不盲检测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的。
实施例6:
实施例1-5也可以结合,例如,传输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RB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定义为RBC),或所述传输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RB时,对M个解调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0),y(1),...y(M-1)}也进行联合盲检测,其他情况按照固定的或基站配置指定的各情况对应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n)来检测解调导频。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用资源大小来限制是否要盲检导频的扰码初始化序列,例如,传输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P个Resource Set时,对M个解调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0),y(1),...y(M-1)}也进行联合盲检测,其他情况按照固定的或基站配置指定的各情况对应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n)来检测解调导频。
实施例8
资源大小限制可以和资源位置的限制进行结合。传输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P个Resource Set且所述传输的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RB时,对M个解调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0),y(1),...y(M-1)}也进行联合盲检测,其他情况按照固定的或基站配置指定的各情况对应的导频序列初始化参数Y(n)来检测解调导频。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少量的盲检次数增加的情况下来进行干扰协调。
实施例9:
上述提到控制信令使用的导频初始化参数,或导频初始化参数集合都是可以从PDSCH的导频初始化参数集合中选取的。
实施例10:
为了使不同小区在不同的第二控制区域的RB内Resource Set上传输控制信令导频的时频资源位置正交,需要不同的Cell1的UE要有动态的扰码。以下方式实现类似于动态扰码的效果。具体如下:
配置Resource Set1和Resource Set3有相同的扰码Y1,Resource Set2和4有相同的扰码Y2。Y1不等于Y2。具体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
TP1 TP2
1ePDCCH in a RB 1ePDCCH in a RB
Resource Set1 UE1 Port 7
Resource Set2 UE2 Port 9
Resource Set3 UE3 Port 8
Resource Set4 UE4 Port 10
表5
TP1 TP2
1ePDCCH in a RB 1ePDCCH in a RB
Resource Set1 UE1 Port 7
Resource Set2 UE3 Port 9
Resource Set3 UE2 Port 8
Resource Set4 UE4 Port 10
实施例11:
为了使不同小区在不同的第二控制区域的RB内Resource Set上传输控制信令导频的时频资源位置正交,需要不同的Cell1的UE要有动态的扰码。以下方式实现类似于动态扰码。具体,可以配置Resource Set1和Resource Set2有相同的扰码Y1,Resource Set3和4有相同的扰码Y2。Y1不等于Y2。具体表6和表7所示。
表6
TP1 TP2
1ePDCCH in a RB 1ePDCCH in a RB
Resource Set1 UE1 Port 7
Resource Set2 UE2 Port 8
Resource Set3 UE3 Port 9
Resource Set4 UE4 Port 10
表7
TP1 TP2
1ePDCCH in a RB 1ePDCCH in a RB
Resource Set1 UE1 Port 7
Resource Set2 UE3 Port 8
Resource Set3 UE2 Port 9
Resource Set4 UE4 Port 10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0中,同一子帧不同的RB有不同的Resource Set与Y1,Y2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采用如表8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8
RB1 RB2 RB3 RB4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0所述实施例中,同一RB不同的子帧有不同的Resource Set与Y1,Y2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采用如表9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9
子帧1 子帧2 子帧3 子帧4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1所述实施例中,同一子帧不同的RB有不同的Resource Set与Y1,Y2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采用如表10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10
RB1 RB2 RB3 RB4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1所述实施例中,同一RB不同的子帧有不同的Resource Set与Y1,Y2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采用表11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11
子帧1 子帧2 子帧3 子帧4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1,3对应Y1 Set1,3对应Y2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Set2,4对应Y2 Set2,4对应Y1
实施例16:
上述实施例10-15中的Y1,Y2,都是可以从基站给UE配置的PDSCH的导频参数序列初始化参数集合中选取的。或者是在基站侧固定的。
实施例17:
前面的情况都是假设导频初始化公式:
其中,nSCID的值为扰码标识(ID),是固定的值,比如0,或1。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nSCID,配置X参数与不固定nSCID,配置(X,nSCID)的参数组合是非常近似的,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实施例10中的固定Y1可以替换为(Y1a,Y1b),其中,Y1a只是X参数,Y1b指示nSCID参数,需要配置的或固定的信令参数扩展为二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作为综合信息,并将所述综合信息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所述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所述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所述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一个参数对,所述参数对包括: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和扰码身份识别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以下情况至少之一:
所述控制信令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所述控制信令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所述控制信令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
5.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所述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所述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占满一个或多个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令占用的资源位于同一个资源块且所述资源的大小超过指定大小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所述联合盲检测;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10.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
所述基站为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以及为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不等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所述控制信令传输资源是指未被同一终端全部占用的情况下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14.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应于根据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的第一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对应于根据所述资源划分的第二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分别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进行信道估计,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进行信道估计,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19.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作为综合信息,并将所述综合信息划分为第一集合R(n)和第二集合Q(m),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配置与所述n种情况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以及为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配置与所述m种情况一一对应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其中,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包括多个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以及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为所述参数总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21.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位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序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为根据所述终端需要检测的控制信令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情况划分的第一集合R(n)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对应于根据所述情况划分的第二集合Q(m)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其中,所述n表示所述第一集合R(n)包括的n种情况,所述m表示所述第二集合Q(m)包括的m种情况,n和m为正整数;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指定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或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n)对所述第一集合R(n)中的n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频序列生成参数集合Z(m)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分别对所述第二集合Q(m)中的m种情况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联合盲检测。
22.一种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为第一资源区域和第二资源区域;
参数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以及为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配置与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不等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均为参数总集合{x(0),x(1),…x(N-1)}中的任意一个参数。
24.一种控制信令的检测装置,位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序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其中,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对应于根据资源块内的第二控制区域可用的控制信令传输资源划分的第一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对应于根据所述资源划分的第二资源区域配置的导频序列生成参数;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分别对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分别对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中的每个资源区域对应的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和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进行信道估计;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进行信道估计;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控制信令进行检测。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资源块内的资源区域与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其中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第一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一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1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资源区域与所述第二导频序列生成参数Y2的对应关系。
CN201210073147.4A 2012-03-19 2012-03-19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6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147.4A CN103326977B (zh) 2012-03-19 2012-03-19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147.4A CN103326977B (zh) 2012-03-19 2012-03-19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6977A CN103326977A (zh) 2013-09-25
CN103326977B true CN103326977B (zh) 2018-03-13

Family

ID=4919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314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6977B (zh) 2012-03-19 2012-03-19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6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90316B1 (en) * 2016-07-26 2022-08-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X2019005519A (es) 2016-11-17 2019-08-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apeo de canal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dependiente de la numerologia.
CN109995491B9 (zh) 2017-12-29 2022-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29274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02272B (zh) 2018-02-13 2022-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i报告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
CN114826517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符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362A (zh) * 2006-01-16 2007-07-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送下行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CN101883369A (zh) * 2010-07-06 2010-11-1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
US7978623B1 (en) * 2008-03-22 2011-07-1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hannel rank updates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316522A (zh) * 2011-09-21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传输资源位置的通知方法及一种终端
CN102378366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的资源位置通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362A (zh) * 2006-01-16 2007-07-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送下行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US7978623B1 (en) * 2008-03-22 2011-07-1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hannel rank updates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883369A (zh) * 2010-07-06 2010-11-1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盲检测方法
CN102316522A (zh) * 2011-09-21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传输资源位置的通知方法及一种终端
CN102378366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的资源位置通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6977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5499B (zh)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
CN104094536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mbsfn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EP279352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854944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90814B (zh) Mimo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和信令传输方法与装置
EP3367605B1 (en)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signal detection in cross-carrier scheduled e-pdcch signals
CN10391819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26977B (zh) 导频序列生成参数的配置、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79072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71A (zh) 在新无线电网络中监视、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先占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79597A (zh)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基站和终端
CN108633072A (zh) 监视、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先占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45177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ceive control signal
CN107925538A (zh) 用于窄带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9444A (zh) 使能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方法
CN108633073A (zh) 在新无线电网络中使用位图来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先占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373493B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tted on pilot and device utilizing same
CN108432313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615858A (zh) 用于虚拟(基带)载波聚合宽带lte的设备、网络和方法
CN104955155B (zh) PDSCH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eNB
CN108476046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8023849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和装置
KR2019003816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하향 제어채널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69167A (zh) 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6259B (zh) 传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