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396B -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396B
CN103312396B CN201210068943.9A CN201210068943A CN103312396B CN 103312396 B CN103312396 B CN 103312396B CN 201210068943 A CN201210068943 A CN 201210068943A CN 103312396 B CN103312396 B CN 103312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prb
sub
block
sequenc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8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2396A (zh
Inventor
杨勋
陈艺戬
李儒岳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689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其方法包括: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本发明可以提高基于解调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长期演进的演进)系统通常采用两种帧结构,一种是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另一种是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如图1所示,图1为频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在F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无线帧(radio frame)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为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这里,i为0或自然数。
在FDD模式的帧结构中,当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Normal CP,Normal CyclicPrefix)时,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的上/下行符号;当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时,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的上/下行符号。上述的符号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
在LTE/LTE-A系统中,承载传输数据的的一个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又称资源元素或资源粒子)为一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的一个子载波,而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由连续12个子载波和连续14个(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为12个)OFDM符号构成。一个PRB上的任一个RE都可以采用一个OFDM序号和一个子载波序号来标识RE在PRB上的位置。一个PRB中,一个OFDM符号包含有12个RE。如图2所示,图2表示PRB与RE之间关系的一种示例图。
可以在一个PRB上获得一个资源区域,该资源区域由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图3为一个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图4为一个具有扩展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图3和图4中,表示所在位置上的RE属于所述的资源区域。
在图3中,若将所示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示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14。若将所示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示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12。显然,图3所示PRB的OFDM符号数目为14,所示PRB的子载波符号数目为12,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2。图3所示的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14。
在图4中,若将所示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示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12。若将所示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示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12。显然,图4所示PRB的OFDM符号数目为12,所示PRB的子载波符号数目为12,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2。图4所示的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12。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经常使用MIMO多天线发射和接收技术。为了提高MIMO系统容量,通常对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RE所承载的传输数据采用预编码技术。当PRB中的某个RE承载的传输数据需要进行预编码时,则将该RE所承载的传输数据乘以一种权值,得到一种数值,然后将该数值进行处理后经过多天线进行发射。此处所述的传输数据在数学上可以单个复数或者矢量的形式表达,权值和数值在数学上可以单个复数、矢量或者矩阵的形式表达。
其中,RE所承载的需要预编码的传输数据可以是发射端和接收端约定的已知的传输数据,也可以是仅发射端知道但接收端未知的传输数据。前者一般是一种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或导频。其中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导频)在LTE-A标准中常常用来进行逻辑信道系数估计,DMRS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预编码。
通常,一个PRB上一个RE的逻辑信道系数是指发射端在未预编码前,在该RE所承载的的传输数据与接收端天线端口数据之间的线性增益关系矩阵;而相应的,物理信道参数是指发射端在该RE上的传输数据,经过预编码后的发射天线端口数据与接收端天线端口数据之间的线性增益关系矩阵。
接收端首先在承载DMRS的RE上,根据在该RE上接收到的数据和预定已知的数据估计该RE上的逻辑信道系数。然后,接收端根据承载DMRS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估计在PRB上时频位置相邻且承载非导频数据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最后,接收端在承载非导频数据的RE上,根据在该RE上接收到的数据和所估计的逻辑信道系数,估计发射端在该RE上给接收端发射的数据。
因此,接收端对一个RE的逻辑信道系数的估计精确程度决定了接收端对该RE上发射数据的估计精确程度。而承载非导频数据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的估计精确程度又由在PRB上时频位置相邻的承载DMRS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所计算得到。根据前述对逻辑信道系数含义的说明,这里所述计算的前提是所述非导频数据和所述DMRS在发射时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权值。如果所述DMRS采用的预编码权值和所述非导频数据的预编码权值不相同,那么承载所述DMRS的RE和承载所述非导频数据的RE尽管在一个PRB中时频位置相邻,但是无法使用承载所述DMRS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来估计承载所述非导频数据的RE的逻辑信道系数。
因此,为了更好的基于DMRS来估计逻辑信道系数,则需要尽可能的对相邻的RE采用相同的预编码即预编码时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权值。然而,一个RE上所采用的预编码权值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RE的物理信道系数决定的。由于时频位置相差较远的RE上的物理信道系数通常相差较大,所以,一个PRB上所有的RE不一定都采用相同的预编码。这样,总有在一个PRB上位置相邻的RE采用的是不同的预编码。这样,就需要尽可能的将具有相同预编码的RE放在一个内部联通的方状区域即一个资源子块中,同时在此区域中放置有若干承载DMRS的RE。这样便于基于这个区域中的DMRS对该区域中承载非导频数据的RE进行逻辑信道系数的估计。
但是,目前已有的技术通常没有将相同预编码的RE放在一个方状区域内,从而造成了基于DMRS进行逻辑信道估计不准确的问题。虽然有的技术考虑到将相同预编码的RE放在一个方状区域内组成一个子资源块,但是对一个PRB中具有相同预编码的子资源块划分类型没有考虑完全,导致逻辑信道估计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基于解调导频估计逻辑信道且估计精度高的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预编码的方法,包括:
发射端将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块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2个子资源块;所述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MIMO预编码的基站,包括:
资源划分模块,用于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2个子资源块;所述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预编码模块,用于对任一子资源块中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通过基站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任一子资源块中,对于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更便于基于DMRS进行逻辑信道估计,并可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频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PRB与RE之间的关系一种示例图;
图3是一个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
图4是一个具有扩展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一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二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三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四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五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六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七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八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九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一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二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三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四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方法一实施例中第十五实例的预编码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MIMO预编码的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基站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以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MIMO预编码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2个子资源块;该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步骤S102,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将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N;对于所述PRB中的一个资源区域,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且不大于L;同时,将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按照频率由小到大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M,这里,M、N为自然数。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一个资源区域由序号为K到L的OFDM符号组成。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OFDM符号的最小值是K,最大值是L,其中,K、A和L均为整数。
如图3所示,图3是一个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在图3中,N等于14,M等于12,A等于1,K等于4,L等于14。
如图4所示,图4是一个具有扩展循环前缀的PRB中一个资源区域范围和一种RE位置标识方法的具体示例图。在图4中,N等于12,M等于12,A等于1,K等于3,L等于12。
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实例1
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且不大于9;标识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且不大于14。
如图6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
实施例2
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且不大于14。
如图7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
实施例3
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基于图4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且不大于7;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且不大于12。
如图8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
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的标识方法为:
标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具体举例如下:
实施例4
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如图9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
实施例5
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基于图4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0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
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的方法为: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和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2并且不大于A+M*i/2-1;这里,i为1、2。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具体举例如下:
实施例6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1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
实施例7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2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
实施例8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基于图4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3所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所述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
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的方法为: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第5个和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具体举例如下:
实施例9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4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
实施例10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5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
实施例11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基于图4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4并且不大于8;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6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
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的方法为: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第6个、第7个和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4并且不大于A+M*i/4-1;这里,i为1、2、3、4;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具体举例如下:
实施例12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使用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8,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8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7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7、8。
实施例13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9,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8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7、8。
实施例14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基于图4所示的所述PRB类型、所述资源区域范围和RE位置标识方法。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2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2,且标识所述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如图19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7、8。
实施例15
所述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基于图3所示的所述PRB类型和RE位置标识方法。所述PRB中的所述资源区域由序号从K到L的OFDM符号组成,即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所有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最小值是K,最大值是L。这里,K等于1,L等于14。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7,且标识所述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1并且不大于3;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3并且不大于6;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6并且不大于9;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7并且不大于14,且标识所述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大于9并且不大于12;
如图20所示,资源区域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5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7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资源区域的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RE使用表示。
在进行预编码时,第i个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i为1、2、3、4、5、6、7、8。
本实施例通过基站将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块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这更便于提高基于解调导频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如图2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MIMO预编码的基站,包括:资源划分模块201及预编码模块202,其中:
资源划分模块201,用于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所述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预编码模块202,用于对任一子资源块中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
上述资源划分模块201及预编码模块202可以设置在基站的发射端。
若将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N;对于所述PRB中的一个资源区域,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且不大于L;同时,将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按照频率由小到大顺序进行设置,分别为1、2......M,这里,M、N为自然数。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一个资源区域由序号为K到L的OFDM符号组成。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位置的OFDM符号的最小值是K,最大值是L,其中,K、A和L均为整数。
基于上述参数设定后,本实施例中资源划分模块201在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两个或多个子资源块时,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当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时,资源划分模块201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且不大于L。
这里,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在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资源区域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
在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201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和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2并且不大于A+M*i/2-1;这里,i为1、2。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本实施例资源划分模块201还具体用于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5个子资源块。
在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201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第5个和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在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201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第6个、第7个和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4并且不大于A+M*i/4-1;这里,i为1、2、3、4;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本实施例中资源划分模块201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3个、4个、6个及8个子资源块的具体实例,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通过基站发射端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两个子资源块,任一子资源块中,对于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更便于基于解调导频进行逻辑信道估计,并可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基站系统的整体性能,满足了现今的技术发展现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预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将一个下行物理资源块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2个子资源块;所述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任一子资源块中,发射端对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其中,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所有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的步骤包括: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且不大于L;
其中,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的步骤包括: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的步骤包括: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和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2并且不大于A+M*i/2-1;这里,i为1、2, 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5个子资源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的步骤包括: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第5个和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的步骤包括: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第6个、第7个和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4并且不大于A+M*i/4-1;这里,i为1、2、3、4;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8.一种MIMO预编码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划分模块,用于将一个PRB的一个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2个子资源块;所述资源区域由所述PRB中连续的OFDM符号组成;
预编码模块,用于对任一子资源块中需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其中,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2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且不大于L;
其中,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在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3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资源区域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在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4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和第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2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2并且不大于A+M*i/2-1;这里,i为1、2, 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划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至少5个子资源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划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在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6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4个、第5个和第6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3 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3并且不大于A+M*i/3-1;这里,i为1、2、3;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区域中所有标识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的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L,K和L均为整数;所述PRB中子载波的数目为M,所述PRB中所有标识RE所在位置的子载波序号的最小值为A,M为自然数,A为整数;在将所述PRB的所述资源区域中的时频资源分为8个子资源块时,所述资源划分模块具体用于:
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1个、第2个、第3个和第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不小于K并且不大于y;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5个、第6个、第7个和第8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OFDM符号序号大于y并且不大于L;标识所述资源区域中的第i个和第i+4个子资源块中的任一RE在所述PRB中位置的子载波序号不小于A+M*(i-1)/4并且不大于A+M*i/4-1;这里,i为1、2、3、4;y为整数,设a是y和L的差的绝对值,b是y和K-1的差的绝对值,则a和b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CN201210068943.9A 2012-03-15 2012-03-15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3312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8943.9A CN103312396B (zh) 2012-03-15 2012-03-15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8943.9A CN103312396B (zh) 2012-03-15 2012-03-15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96A CN103312396A (zh) 2013-09-18
CN103312396B true CN103312396B (zh) 2018-05-11

Family

ID=4913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8943.9A Active CN103312396B (zh) 2012-03-15 2012-03-15 Mimo预编码的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23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834B (zh) * 2017-03-24 2020-1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发射分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205259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er resource group allocation methods for mimo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972A2 (en) * 2010-01-11 2011-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CN102256358A (zh) * 2011-07-08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355B (zh) * 2009-03-17 2013-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导频映射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540751B (zh) * 2009-04-30 2013-01-02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多流数据的解调方法和系统
CN102244563B (zh) * 2011-07-08 2013-07-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972A2 (en) * 2010-01-11 2011-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CN102256358A (zh) * 2011-07-08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96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0685B (zh)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56426B (zh)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RU2436241C1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о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антеннами передачи,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 пилотных поднесущих
CN102714563B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50188684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4110928A1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54374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202409A (zh) 一种参考符号的确定方法
CN10582736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594683A (zh) 一种载波聚合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1056016A2 (en) Method of resource block (rb) bundling
KR20120035942A (ko) 포지셔닝 기준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860425B (zh)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714564A (zh) 无线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17432B (zh) 信道资源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0229122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周期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3248469B (zh) 一种控制信令和解调导频的发送、检测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4584665A (zh) 无线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A268611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CN10379787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507351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4113171A1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for fallback transmission mode over new carrier type
CN103327629A (zh) 生成dmrs序列、发送dmrs序列初始值的方法和终端、基站
CN104104625A (zh) 保证预编码后rb组间信道相位连续性的方法和基站
CN105515732B (zh) 一种ue、基站中的用于多天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