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391B -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2391B
CN103312391B CN201210061946.XA CN201210061946A CN103312391B CN 103312391 B CN103312391 B CN 103312391B CN 201210061946 A CN201210061946 A CN 201210061946A CN 103312391 B CN103312391 B CN 103312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scrambler
ndi
plies
instructions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19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2391A (zh
Inventor
郭森宝
孙云锋
李儒岳
陈艺戬
张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619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2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2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基站侧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生成下行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基站侧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至少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扰码标示域;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现有DCI‑Format的前提下,保证CoMP技术对于正交和准正交(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也可以在Scenario4场景中达到进一步获得小区分裂的目的。

Description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在经历了R8/9/10几个版本后,又陆续准确研究R11技术。目前部分R8产品开始逐步商用,R9和R10有待进一步产品规划。
在经历了R8和R9阶段,R10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等导频特性,8天线支持等传输和反馈特性等等,特别是eICIC(e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in,小区间干扰抵消增强)技术在考虑了R8/9ICIC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虑小区之间的干扰避免技术。对于解决小区之间干扰问题的技术在R10阶段初期主要考虑同构网下的小区干扰避免,其中主流的考虑eICIC技术和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多点协作)技术。CoMP顾名思义就是多个节点协作给一个或者多个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或者不同的时频资源来发送数据。这样技术可以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率,扩大小区覆盖。但是由于在讨论后期考虑了异构网引入了更多的场景,CoMP技术的复杂性和R10讨论的时间限制,最终决定在R10阶段不引入额外的CoMP标准化内容,但是在设计CSI-RS可以考虑CoMP部分的需求来设计,所以CoMP技术在60bis会议后就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
CoMP传输方式主要包括JT(Joint Transmission,联合传输),CS(CoordinatedScheduling,协作调度)/CB(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作波束赋形)。对于JT,由于不同的TP(Transmission Point,传输节点)共同为一个UE传输数据,这时UE需要按照哪一个TP的小区ID来产生DMRS序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因为在R10系统中,UE可以按照同步或者服务小区的小区ID来生成DMRS序列,所以不涉及按照不同ID产生不同DMRS序列的问题。UE利用小区ID先产生生成DMRS序列所必须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为小区ID,nSCID为扰码标示,nSCID=0,1。
利用cinit,按照3GPP LTE 36.211中7.2节的方法生成伪随机序列然后利用以下公式生成DMRS参考信号序列:
其中,c(2m)为利用cinit生成的伪随机序列,r(m)为生成的DMRS序列;为系统最大带宽;normal/extended cyclic prefix指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是普通循环前缀还是扩展循环前缀。
对于R11考虑到动态的切换到不同的TP或者具有不同小区ID的不同节点,考虑与切换到TP的R11或者R10用户利用MU-MIMO技术来传输数据,从而节省资源,这时MU-MIMO用户的DMRS序列相同可以更好的使得不同用户的DMRS正交和不同用户利用MMSE技术来抵消配对用户干扰,从而实现数据接收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另一方面考虑在Scenario4场景下,由于位于同一个Cell下的不同节点具有相同的ID,这时位于这些节点下的配置为传输TM8(Transmission Mode 8,传输模式8)或者TM9(Transmission Mode 9)的UE只能利用选择两个扰码标示会限制Scenario4下的小区分裂增益。在最新的68次会议上提出了利用高层半静态信令和/或物理层动态信令来通知UE DMRS序列产生ID,从而实现一个UE对其他UE干扰的的动态正交和干扰随机化的切换效果。
对于TM9配置UE,需要在PDCCH或者ePDCCH区域检测两个DCI Format,一个为DCIFormat 1A,一个为DCI Format 2C。DCI Format 2C主要由以下信息构成:
-载波指示域(配置为多载波聚合UE需要检测这个比特)。
-资源分配类型指示,用于指示UE基站侧发送数据所采用的资源分配类型0还是资源分配类型1。如果下行带宽小于等于10个RBs(Resource Block,资源块),不存在资源分配头区域。
-资源分配比特域。
-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域,用于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
-下行分配索引(只存在于TDD系统)。
-HARQ(Hybrid Adapt Retransmission Request,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进程指示号。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监听测量参考信号)请求域。
-TB(Transmission Block,传输块)信息指示域:
TB 1: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
-新数据指示域(NDI)。
-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
TB 2: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
-新数据指示域(NDI)。
-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
如果两个传输块都使能,这时TB1映射到码字0,TB2映射到码字1。如果只有一个TB使能,TB到码字映射如表1所示。
表1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单传输块使能)
下表2示出了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其中,对于单使能码字,表2中的value=4,5,6时只支持相应前一次对应的一个码字利用2,3,4层传输的重传。
表2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对于单码字一层传输当TB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域IMCS=0,并且冗余版本指示域rvidx=1时,表明对应的TB没有使能。则另外一个的使能的码字按照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选择发送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如表2所示,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0时,对应的基站的配置是1layer,port 7,nSCID=0(即1层传输,天线端口为7,扰码标示为0,以此类推,当指示域Value=1时,1layer,port 7,nSCID=1;当指示域Value=2时,1layer,port 8,nSCID=0;当指示域Value=3时,1layer,port 8,nSCID=1。
对于双码字两层传输,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Value=0时,2layers,ports 7-8,nSCID=0;当指示域Value=1,2layers,ports 7-8,nSCID=1;以此类推,当层数大于2时,扰码标示指示默认nSCID=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现有DCI-Format的前提下,保证CoMP技术对于正交和准正交(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也可以在Scenario4场景中达到进一步获得小区分裂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
基站侧预先通过用户设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基站侧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至少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选择的所述标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nSCID为扰码标示;X为所述标示,X为0或者正整数。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 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时,通过指示DMRS序列的NDI值等于0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标示。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义的方式,包括: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或者大于两层传输或者当不存在没有使能的TB或者NDI指示方法不使能时,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中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nSCID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的值。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传输模式(TM)8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并且按照一层或者两层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的模式并且按照大于一层或者大于两层接收数据时,终端侧利用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nSCID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1。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基站侧仅配置一个所述标示时,终端侧选择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标示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装置,应用于基站侧,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终端侧生成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至少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按照以下预定义的方式: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或者大于两层传输或者当不存在没有使能的TB或者NDI指示方法不使能时,指示DMRS序列的NDI值等于0、或者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或者恒等于nSCID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的值,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或者恒等于nSCID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并且按照一层或者两层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的模式并且按照大于一层或者大于两层接收数据时,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指示终端侧利用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接收装置,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侧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授权信息中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终端根据选择的所述标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nSCID为扰码标示;X为所述标示,X为0或者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也可以单指为nSCID域的值,即可以为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或者nSCID域的值。例如对于配置UE为TM8传输模式时,此域为nSCID域的nSCID,当配置为TM9时此域为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
采用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现有DCI-Format的前提下,保证CoMP技术对于正交和准正交(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也可以在Scenario4场景中达到进一步获得小区分裂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基站通知终端侧的信令用来指示终端侧基站侧发送DMRS的序列,从而使得终端侧按照相同的值生成DMRS,从而进行利用接收到DMRS资源位置和生成的DMRS相关运算来完成对信道的估计,从而利用对于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来完成对于数据区域的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DMRS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下行DMRS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采用如下方案:
基站侧预先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N>0,N为整数)个终端侧生成下行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
基站侧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的至少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其中,所述标示(下文中用标示X表示)用于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初始值cinit的计算,且所述下行DMRS序列标示与式1中的(小区ID)相当,即利用标示来替代
其中,所述标示X的取值为整数,且X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03,或者X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11,或者X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023。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所述N个标示X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的是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2个DMRS序列标示X中的一个来进行序列生成的,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高层信令中第一个标示产生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高层信令中第二个标示产生的;或者,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高层信令中第二个标示产生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高层信令中第一个标示产生的。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N个标示X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三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四个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三个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四个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或者当不存在没有使能的TB或者NDI指示方法不使能时,默认指示DMRS序列的NDI值等于0(即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N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或者大于两层传输或者当不存在没有使能的TB或者NDI指示方法不使能时,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N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的前2个X中的1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 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的前2个X中的1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nSCID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2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X中的1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当Value=2,3,4时,选择第一个标示,当Value=5,6,7时选择第二个标示,并且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Value=2,3,4的值,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相当于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接收数据时,由于在TM8时利用DCIFormat2B中只有扰码标示域,而且这个域中只有NSCID,取值为0或者1,因此,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并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nSCID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传输模式(TM)8的模式并且按照一层或者两层接收数据时,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采用传输模式(TM)8的模式并且按照大于一层或者大于两层接收数据时,基站侧按照预定义的方式默认指示终端侧利用所述N 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的扰码标识值,具体地,当Value=2,3,4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当Value=5,6,7时,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并且,此时的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Value=2,3,4时的值。
进一步地,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预先高层信令配置的2个标示X中的1个来生成的DMRS序列,具体地,当Value=2,3,4时,选择第一个标示,且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当Value=5,6,7时,选择第二个标示,且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1,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Value=2,3,4时的值。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2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2个标示(X0,X1)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1,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
实施例二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X0,X1,X2),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三个标示(X0,X1,X2)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三个标示X2。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
实施例三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X0,X1,X2),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三个标示(X0,X1,X2)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X是第三个标示X2。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
实施例四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四个标示(X0,X1,X2,X3)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四个标示X3。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四个标示X3来检测DMRS。
实施例五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四个标示(X0,X1,X2,X3)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四个标示X3。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四个标示X3来检测DMRS。
实施例六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X0,X1,X2),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三个标示(X0,X1,X2)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
实施例七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X0,X1,X2),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三个标示(X0,X1,X2)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
实施例八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四个标示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四个标示X3。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 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四个标示X3来检测DMRS。
实施例九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一个码字传输,只利用一个TB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下行授权信令中没有使能的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来指示UE1基站侧发送DMRS序列的初始值是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四个标示中的哪一个来计算的。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TB2不使能时,则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0,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三个标示X2;基站侧配置TB2中的NDI=1,并且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四个标示X3。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TB2不使能,这时检测TB2对应的NDI的值,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如果NDI=0,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三个标示X2来检测DMRS;如果NDI=1,并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扰码标示nSCID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四个标示X3来检测DMRS。
实施例十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选择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X0(或者第二个标示X1)来产生并且DMRS。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基站侧按照两码字两层传输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或者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
实施例十一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X0,X1,X2),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三层传输时,基站侧选择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三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X0(或者第二个标示X1)来产生并且DMRS。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基站侧按照两码字三层传输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或者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
实施例十二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nSCID在式1中的值等于0。
实施例十三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Value值或者配置的nSCID值。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Value值或者配置的nSCID值。
实施例十四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值。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当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值。
实施例十五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当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实施例十六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四个标示(X0,X1,X2,X3),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 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值。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当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对应的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值。
实施例十七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
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三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2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按照3层,7~9端口接收DMRS;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5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按照3层,7~9端口接收DMRS。
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四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3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按照4层,7~10端口接收DMRS;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6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按照4层,7~10端口接收DMRS。
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五层传输时,基站侧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Value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例如,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5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按照5 层,7~11端口接收DMRS;当基站侧配置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的值等于7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按照5层,7~11端口接收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实施例十八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当基站侧给UE1发送下行数据时采用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基站侧选择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产生DMRS序列。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基站侧按照两码字两层传输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
实施例十九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的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当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实施例二十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的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
实施例二十一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一层传输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当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大于一层传输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选择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产生DMRS序列。nSCID的值为0或者1。
配置为TM8的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大于一层传输方式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 DMRS。nSCID的值为0或者1。
实施例二十二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一层传输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
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8大于一层传输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选择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产生DMRS序列。nSCID的值为0或者1。
配置为TM8的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大于一层传输方式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nSCID的值为0或者1。
实施例二十三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9的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知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
实施例二十四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配置UE1接收数据采用TM9的方式,并且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两个标示(X0,X1),基站侧利用扰码标示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生成所选用的标示X。
例如,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一个标示X0;当基站侧配置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用来指示UE1选择的标示是第二个标示X1。
UE1通过盲检下行授权信令获得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0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一个标示X0来检测DMRS;扰码标示nSCID的值等于1时,则UE1按照预先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中的第二个标示X1来检测DMRS,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实施例二十五
假定UE1为一个R11的用户,基站侧通过UE-Specific(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给UE1一个标示X0时,则UE1始终使用配置的一个标示X0。并且两种情况下,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nSCID
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现有DCI-Format的前提,保证CoMP技术对于正交和准正交(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也可以在Scenario4场景中达到进一步获得小区分裂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装置,应用于基站侧,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终端侧生成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至少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按照以下预定义的方式: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或者大于两层传输或者当不存在没有使能的TB或者NDI指示方法不使能时,指示DMRS序列的NDI值等于0、或者指示终端侧下行DMRS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配置的2个标示中的一个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生成DMRS序列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或者恒等于nSCID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层数和端口号分别对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的值,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和/或TM9的模式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在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时,nSCID的值恒等于0或者恒等于nSCID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大于两层传输时,利用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2,3或4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当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等于5,6或7时,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且此时nSCID在式1中的值恒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8的模式并且按照一层或者两层接收数据时,利用扰码标示域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或者第二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当配置终端侧采用TM的模式并且按照大于一层或者大于两层接收数据时,按照预定义的方式指示终端侧利用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来生成DMRS序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接收装置,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侧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授权信息中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扰码标示域;
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终端根据选择的所述标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nSCID为扰码标示;X为所述标示,X为0或者正整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Claims (18)

1.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侧预先通过用户设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基站侧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的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或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以下一种信息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根据选择的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标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nSCID为扰码标示;X为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标示,X为0或者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基站侧配置终端侧两个码字两层传输或者大于一层传输时,通过指示DMRS序列的NDI值等于0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标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侧仅配置一个所述标示时,终端侧选择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标示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11.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侧,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N个终端侧生成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传输层数和/或配置的传输模式,利用下行授权信息中的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或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以下一种信息的组合,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nSCID的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0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对应的nSCID=1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来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模块用于,当配置终端侧一个码字传输、且只利用一个TB或者一层进行传输时,基站侧利用没有使能的TB中的NDI和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按照以下方式指示终端侧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生成DMRS序列: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或者,
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一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0或者2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二个标示生成的;当NDI=0,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三个标示生成的;当NDI=1,且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Value值等于1或者3时,指示DMRS序列是按照所述N个标示中的第四个标示生成的。
17.一种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侧预先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配置的N个生成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所需要的标示,其中N为正整数;
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下行授权信息中的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或没有使能的传输块TB中的新数据指示域NDI和以下一种信息的组合,选择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生成下行DMRS序列: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的Value值;
天线端口,扰码标示和层数指示域中的扰码标示nSCID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DMRS序列生成模块用于,终端根据选择的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标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下行DM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cinit
其中,ns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索引;nSCID为扰码标示;X为所述N个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标示,X为0或者正整数。
CN201210061946.XA 2012-03-09 2012-03-09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Active CN103312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1946.XA CN103312391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1946.XA CN103312391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91A CN103312391A (zh) 2013-09-18
CN103312391B true CN103312391B (zh) 2018-11-06

Family

ID=4913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1946.XA Active CN103312391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2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637B2 (en) 2013-02-14 2016-12-13 Blackberry Limited Small cel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CN106160970A (zh) * 2015-04-03 2016-11-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mimo系统中下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WO2017012090A1 (zh) * 2015-07-22 2017-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01113A1 (zh) * 2016-06-29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17542B (zh) 2016-09-30 2020-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0504540A (ja) 2017-01-06 2020-02-0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通信方法ならびに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0419181B2 (en) * 2017-03-31 2019-09-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CN108809562B (zh) * 2017-05-02 2020-08-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mrs序列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656744B (zh) * 2018-02-14 2022-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的初始化和使用
CN111989904B (zh) * 2018-04-04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7939649A (zh) * 2018-05-11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57483B (zh) * 2019-03-29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加扰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网络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6355A2 (en) * 2009-10-12 2011-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layer beamforming
CN102055519A (zh) * 2009-11-05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数据参考符号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40382A (zh) * 2011-10-28 2012-02-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mrs扰码序列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005A2 (en) * 2010-06-29 2012-01-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ofdm-mimo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6355A2 (en) * 2009-10-12 2011-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layer beamforming
CN102055519A (zh) * 2009-11-05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解调数据参考符号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40382A (zh) * 2011-10-28 2012-02-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mrs扰码序列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2391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2391B (zh)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配置信令的通知方法、装置及接收装置
US202003229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442901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混合确认信令
EP3471320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671689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30888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消除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930651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and acquisi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KR101943174B1 (ko) 비직교 다중 접속(noma) 무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58462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595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80625B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上行信号的方法
CN102957471B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增强方法和系统
CN105075144B (zh)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CN104205669B (zh) 用于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导频加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26758B (zh) 下行解调参考信号初始化配置参数通知、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395163B (zh)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CN10792549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用于位置确定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079444A (zh) 使能多用户叠加传输的方法
WO2016091008A1 (zh) 非正交用户设备间干扰处理及信令通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721085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9117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消除干扰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8141317A (zh) 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多个csi报告
WO2014048209A1 (zh) 天线端口位置关系的通知和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18415A (zh) 用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07600A (zh) 一种下行数据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