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0942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0942A CN103310942A CN2012100636624A CN201210063662A CN103310942A CN 103310942 A CN103310942 A CN 103310942A CN 2012100636624 A CN2012100636624 A CN 2012100636624A CN 201210063662 A CN201210063662 A CN 201210063662A CN 103310942 A CN103310942 A CN 1033109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hole
- clamping
- magnetic
-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壳;第二机壳;第一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包括:磁性结构及与所述磁性结构连接的第一卡合体;第二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机壳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向所述第二机壳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的卡扣卡合在一起,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当在所述第一机壳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分离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且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导致电子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电子产品中通常包括多个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都封装在机壳之中,所以,电子产品从外观上看都是由机壳构成,当机壳的个数为多个时,各自机壳之间都是通过一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而现有的机壳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
一、螺钉连接,即在相邻机壳之间预留孔洞,然后将螺钉穿过空洞,再将螺帽上紧在螺钉上,使得相邻机壳能够坚固地连接在一起;
二、卡扣连接,即在相邻机壳之间,设置卡扣和镶嵌卡扣的倒扣,通过卡扣和倒扣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相邻机壳能够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人在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一、第一种连接方式虽然连接坚固可靠,但是为了拆卸,在机壳外观上都会留下拆卸孔,从而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降低产品档次,导致竞争力落后;此外,螺钉属于通用件,用户易于擅自拆卸,从而给用户安全和产品维修带来隐患。
二、第二种连接方式虽然无需在机壳外侧预留孔洞,且无需另外的器件,但是其存在固有缺陷:易于脱离,通常为了拆卸,卡扣的卡合量比较小,卡合力也就比较小,此外,卡扣通常要与螺钉联合使用,使得在用户对其进行拆卸时,浪费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钉连接时拆卸会影响外观、卡扣连接时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中实施例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机壳;
第二机壳;
第一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包括:磁性结构及与所述磁性结构连接的第一卡合体;
第二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机壳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向所述第二机壳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的卡扣卡合在一起,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当在所述第一机壳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分离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还包括:
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磁性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体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体包括:
第一卡勾体,包括:第一卡勾及从所述第一卡勾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段,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中间开设有第一孔,末端开设有第九孔;
第二卡勾体,包括:第二卡勾及从所述第二卡勾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段,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段中间开设有第二孔,末端开设有第十孔;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勾上,所述弹性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勾上。
可选地,所述磁性结构包括:
磁性本体;
第一连接凸起及第二连接凸起,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设置在所述磁性本体的同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间形成有一间隙,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开设有第三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上开设有第四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端开设有第五孔,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开设有第六孔;
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二连杆第一端开设有第七孔,在所述第二连杆第二端开设有第八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还包括:
第一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七孔,所述第三孔及所述第四孔,将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间;
第二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第六孔及所述第十孔,将所述第二卡勾体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
第三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三销钉穿过所述第八孔及所述第九孔,将所述第一卡勾体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
第四销钉,通过将所述第四销钉穿过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使所述第一卡勾体及所述第二卡勾体能绕着所述第四销钉作旋转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的倒扣的卡合螺母,所述第一卡勾及所述第二卡勾能与所述卡合螺母实现卡扣。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壳具体为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第二机壳具体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
可选地,所述磁性本体为直径为第一直径的圆柱形磁性体;
所述第一机壳具有一孔,所述孔的内直径为第二直径,其中,所述第二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直径,以使所述圆柱形磁性体能在所述孔内进行上下滑动。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中实施例二,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机壳;
第二机壳;
第一卡合装置,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包括:磁性结构及与所述磁性结构连接的第一卡合体;
第二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处在卡合状态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端面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分离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一、通过采用了在机壳之间配置一种新型的内置式连接栓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壳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方式连接时,在拆卸过程中造成的外观造型损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外观整洁、美观的技术效果。
二、通过采用了在机壳之间配置一种新型的内置式连接栓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壳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方式连接时,机壳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牢固的技术效果。
三、通过采用了在内置式连接栓中增加一磁性结构,并将磁性结构与器件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能够随意拆卸、在拆卸过程中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或二中电子设备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或二中电子设备的解剖示意图;
图3.1-图3.4为本发明一或二中机壳组装过程分解图;
图4.1-图4.4为本发明一或二中机壳拆卸过程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2、图3.1-图3.4、图4.1-图4.4,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
第一机壳20;
第二机壳30;
第一卡合装置201,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包括:磁性结构2011及与所述磁性结构2011连接的第一卡合体2013;
第二卡合装置30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30内;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向所述第二机壳30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的卡扣卡合在一起,使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固定连接在一起;当在所述第一机壳20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2011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
具体来讲,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还包括:
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磁性结构2011与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杆2012-1,在所述第一连杆2012-1第一端开设有第五孔,在所述第一连杆2012-1第二端开设有第六孔;第二连杆2012-2,在所述第二连杆2012-2第一端开设有第七孔,在所述第二连杆2012-2第二端开设有第八孔。
所述磁性结构2011包括:
磁性本体2011-1;
第一连接凸起2011-2及第二连接凸起201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011-2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011-3设置在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同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011-2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011-3间形成有一间隙,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011-2上开设有第三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011-3上开设有第四孔。
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包括:
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包括:第一卡勾2013-11及从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段2013-12,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中间开设有第一孔,末端开设有第九孔;
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包括:第二卡勾2013-21及从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段2013-22,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中间开设有第二孔,末端开设有第十孔;
弹性体2013-3,所述弹性体2013-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上,所述弹性体2013-3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上。
此外,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还包括:
第一销钉2014,通过将所述第一销钉2014穿过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七孔,所述第三孔及所述第四孔,将所述第一连杆2012-1及所述第二连杆2012-2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2011-2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2011-3间;
第二销钉2015,通过将所述第二销钉2015穿过所述第六孔及所述第十孔,将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2012-1;
第三销钉2016,通过将所述第三销钉2016穿过所述第八孔及所述第九孔,将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2012-2;
第四销钉2017,通过将所述第四销钉2017穿过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使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及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能绕着所述第四销钉2017作旋转活动。
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具体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30内的倒扣的卡合螺母,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及所述第二卡勾2013-21能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实现卡扣。
所述第一机壳20具体为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第二机壳30具体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
所述磁性本体2011-1是直径为第一直径的圆柱形磁性体;
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还包括:用于供所述磁性本体2011-1移动的滑道。具体而言,所述滑道可以为所述中空的筒体,所述中空的筒体的内侧为所述磁性本体2011-1提供滑动的轨道。所述磁性本体2011-1能够在所述中空的筒体内移动。所述滑道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机壳20上的一开孔,所述开孔的内侧为所述磁性本体2011-1提供滑动的轨道。所述开孔的内直径为第二直径,其中,所述第二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直径,以使所述圆柱形磁性体能在所述孔内进行上下滑动。当然所述磁性本体201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磁性体(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做限定)。那么供所述磁性本体2011-1移动的滑道的形状与所述磁性本体的最大横截面积相对应。换句话说,就是所述磁性本体能够在所述滑道内移动。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10的机壳通常都会被用户进行组装和拆卸,所述组装和所述拆卸过程实际上是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由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和第二卡合装置301(卡合螺母)构成的连接栓实现固定连接在一起和分离开的过程。第一卡合装置的滑道内磁性本体位于所述滑道内的第一位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合装置的作为第一卡合体的第一卡钩体以及第二卡钩体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卡合螺母或者卡扣)的开孔的边缘的相互抵压,并且压缩所述第一卡钩体和第二卡钩体之间的弹簧,同时使得所述连接结构处于收缩状态(由于连杆的原理)导致所述磁性本体会向上移动的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卡合装置的作为第一卡合体的第一卡钩体以及第二卡钩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卡合螺母或者卡扣)的开孔卡合到位时,所述弹簧被释放,使得所述连接结构处于松弛状态(由于连杆的原理)导致所述磁性本体会向下移动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可以为位于所述滑道上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为位于所述滑道上与所述第一位置不相的位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的过程中,使用一块磁铁或者金属使得所述磁铁本体能够向上移动即可。所述磁性本体与所述磁铁或者金属之间产生的磁力要能够大于所述弹簧的弹力。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连接结构存在(即,在连杆原理的作用下),在第一壳体上施加磁铁与所述磁铁本体产生向上的力使得所述连接结构处于收缩状态就会要压缩所述第一卡钩体和第二卡钩体之间的弹簧。为了能够所述第一卡合体(即第一卡钩体和第二卡钩体)能够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卡合螺母或者卡扣)的开孔脱开就必须保证所述磁性本体与所述磁铁或者金属之间产生的磁力(向上的力)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连杆作用要能够大于所述弹簧的弹力(水平的力)。当所述第一卡合体(即第一卡钩体和第二卡钩体)能够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卡合螺母或者卡扣)的开孔脱开后移开所述磁铁或者金属,所述磁性本体失去两者之间磁力时回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连接结构恢复到松弛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以手机为例,对所述机壳进行组装和拆卸的过程作具体的描述,当然,在实际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10还可以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10,其中,所述手机包括两个机壳:第一机壳20和第二机壳30;
一、对所述第一机壳20和所述第二机壳30进行组装的过程
具体来讲,当所述手机的所述第一机壳20和所述第二机壳30需要进行组装时,用户可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向所述第二机壳30,由于在将所述第一机壳20压向所述第二机壳30的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施加的所述压力需大于所述空气阻力,如:所述空气阻力为10N,所述压力为15N。
在所述压力下,所述第一机壳20会向所述第二机壳30靠近,如:所述第一机壳20在所述第二机壳30的上方,则所述第一机壳20会逐渐向下压并靠近所述第二机壳30,其中,在所述第一机壳20靠近所述第二机壳3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机壳20中的所述磁性结构2011及与所述磁性结构2011连接的第一卡合体2013发生位置变化,下面对所述位置变化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A、如图3.1所示,为机壳下压,卡勾慢慢闭合,弹簧受压,进一步的,在第一时刻,用户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压力时,所述磁性本体2011-1和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承受所述压力,并将其压力传送给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2012-1上,及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杆2012-2上;其中,
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杆2012-1连接,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杆2012-2连接具体通过所述第一销钉2014将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上的第三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上的第四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2012-1第一端的第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2012-2第一端的第七孔连接起来,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七孔的直径大小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磁性结构2011与所述连接结构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B、所述第一连杆2012-1和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承受到所述压力后,所述第二连杆2012-2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所述第一连杆2012-1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包括:第一卡勾2013-11及从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段2013-12,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包括:第二卡勾2013-21及从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段2013-22,所以,换句话说,所述第二连杆2012-2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体2013-1,等同于将所述压力传送给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及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所述第一连杆2012-1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体2013-2,等同于将所述压力传送给所述第二卡勾2013-21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与所述第二连杆2012-2连接,具体通过所述第三销钉2016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末端的所述第九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2012-2另一端的所述第八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与所述第一连杆2012-1连接,具体通过所述第二销钉2015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末端的所述第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2012-1另一端的所述第六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连接,具体通过所述第四销钉2017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中间的所述第一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中间的所述第二孔连接,其中,所述第四销钉2017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能够绕着所述第四销钉2017作旋转活动。
C、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与所述第二卡勾2013-21承受到所述压力后,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设置在其上的弹性体2013-3,如弹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卡勾2013-21将承受的压力传送给设置在其上的弹性体2013-3,如弹簧的第二端。
D、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承受到所述压力后,并在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作用下,被迫压缩。
在所述D中,所述弹簧在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作用下,被迫压缩时,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相互作用,下面将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和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相互作用的过程作详细描述:根据所述A、B、C、D中压力的传送过程可得到,用户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大于空气阻力的压力时,所述磁性结构2011会向下移动,所述弹簧会压缩,其中,所述弹簧的压缩过程具体为:所述磁性结构2011向下移动,压力传送到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上时,由于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表面接触,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接触的点为受力点,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在所述接触点会受到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反作用力挤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使得所述弹簧受压,并压缩,经过所述压缩后,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一菱形。
如图3.2所示,机壳下压,卡勾慢慢闭合,弹簧受压,进一步的,在第二时刻,所述用户继续对所述第一机壳20施加至少同样大的压力,所述磁性结构2011会继续向下移动,所述弹簧会继续压缩,其中,所述弹簧的压缩过程具体为:所述磁性结构2011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也会继续向下滑动,滑动时,受力点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会向上转移,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在经过向上转移后的受力点会受到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反作用力挤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使得所述弹簧进一步受压,并进一步压缩,所述弹簧经过所述进一步压缩后,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二菱形,其中,所述第二菱形比所述第一菱形扁。
在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与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雷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如图3.3所示,机壳下压,卡勾慢慢闭合,弹簧受压,进一步的,在第三时刻,所述用户继续对所述第一机壳20施加至少同样大的压力,所述磁性结构2011会继续向下移动,所述弹簧会继续压缩,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与所述第二卡勾2013-21慢慢闭合,其中,所述弹簧的压缩过程具体为:所述磁性结构2011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也会继续向下滑动,滑动时,受力点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会进一步向上转移,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在进一步转移后的受力点会受到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反作用力挤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使得所述弹簧再一步受压,并再一步压缩,所述弹簧经过所述再一步压缩后,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三菱形,其中,所述第三菱形比所述第二菱形更扁。
在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与在所述第一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雷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如图3.4所示,卡勾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张开,锁紧两机壳,进一步的,在第四时刻,所述用户继续对所述第一机壳20施加同样大的压力,所述磁性结构2011会继续向下移动,所述弹簧继续压缩,当所述第一卡勾2013-11与所述第二卡勾2013-21完全通过所述卡合螺母倒扣时,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及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在一起,所述第一机壳20和所述第二机壳30牢固地锁在一起,所述弹簧释放出承受的压力,并完全张开,此时,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四菱形,所述第四菱形与所述第一菱形相同。
在所述第四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与在所述第一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移动过程雷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所述第一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三时刻或所述第四时刻,所述磁性结构2011在向下移动时,具体在一滑动通道中移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所述滑动通道的构成可以有两种形式:
一、如图3.1-图3.4所示,所述第一机壳20的厚度足够厚,其厚度远大于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磁性本体2011-1的厚度,如:所述第一机壳20的厚度为5cm,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厚度为1cm,因此,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部,足够设置一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磁性结构2011,并使得所述磁性结构2011能够在所述通道中滑动,具体来讲,用户可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开设一个孔,使得所述磁性结构2011的磁性本体2011-1能够放进到所述孔中,使得所述磁性本体2011-1能够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上下滑动,其中,所述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直径,且所述孔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机壳20的直径,所述第一机壳20的直径为第二直径,如:3cm,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直径为第一直径,如:1cm,所述孔的直径为第三直径,如:2cm。
二、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之间本身就构成有一通道,所述磁性结构2011封装在所述通道中,使得所述磁性结构2011能够在所述通道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机壳30为一薄片,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30的侧面,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所述磁性结构2011在所述通道中向下滑动时,可将所述第二机壳30推向所述第一机壳20,使得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能够与第一卡合体2013拼接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机壳20能与所述第二机壳30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实际过程中,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如:2个、3个、4个等,这里以4个为例,在实际过程中,设定所述4个第一卡合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机壳20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二机壳30上的第二卡合装置301也相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30侧面的四个角上,当用户将所述第二机壳30推向所述第一机壳20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能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实现拼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固定连接在一起
二、对所述第一机壳20和所述第二机壳30进行拆卸的过程
具体来讲,如图4.1-图4.4所示,当所述第一机壳20和所述第二机壳30需要进行拆卸时,用户可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极性相反的物体,如:磁铁,也可以施加金属,如:铁,使得所述磁性本体2011-1能够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机壳20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磁铁和所述铁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对立面为极性相反的对立面,如:所述磁性本体2011-1与所述磁铁对立的一面为N极(北极),则所述施加的所述磁铁的一面为S极(南极),所述磁铁和所述铁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之间的吸引力要强于所述物体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之间的排斥力,使得所述磁铁或所述铁能够将所述磁性本性向上带动,从而使得所述弹簧压缩,并在压缩到最大限度或足够使所述卡勾1和所述卡勾2与所述卡合螺母分离的程度时,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在一起的所述卡勾1和所述卡勾2与所述卡合螺母分离开,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
在实际过程中,所述用户还可在所述第二机壳30上施加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极性相同的物体,如:磁铁,也可以施加金属,如:铁,使得所述磁性本体2011-1能够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机壳30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磁铁和所述铁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的对立面为极性相同的对立面,如:所述磁性本体2011-1与所述磁铁对立的一面为S极(北极),则所述施加的所述磁铁的一面也为S极(北极),所述磁铁和所述铁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之间的排斥力要强于所述物体与所述磁性本体2011-1之间的吸引力,使得所述磁铁或所述铁能够将所述磁性本性向上排斥并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弹簧压缩,并在压缩到最大限度或足够使所述卡勾1和所述卡勾2与所述卡合螺母分离的程度时,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在一起的所述卡勾1和所述卡勾2与所述卡合螺母分离开,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
在实际过程中,所述磁性本体2011-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也是在所述通道中移动的,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下面对所述磁性本体2011-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4.1所示,两个机壳处于锁紧状态,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卡合在一起,所述弹簧处于完全张开状态,此时,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五菱形。
如图4.2所示,施加磁场后,连接栓内的磁性柱上移,使两个卡勾闭合,此时连接栓没有了卡合量,没有了卡合力,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施加磁铁时,所述磁性本体2011-1在所述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杆2012-1和第二连杆2012-2拉动所述第一卡勾体2013-1和所述第二卡勾体在2013-2,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闭合,所述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卡勾体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体在2013-21与所述卡合螺母倒扣之间完全没有卡合力,此时,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六菱形,其中,所述第六菱形比所述第五菱形扁。
如图4.3所示,两个机壳在磁力下,可以很方便的分开,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继续施加磁力,所述磁性本体2011-1在磁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脱离出来,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接触,接触的点为受力点,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在所述受力点会受到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反作用力挤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此时,所述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可以很方便的打开,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七菱形,其中,所述第七菱形与所述第六菱形相同。
如图4.4所示,两个机壳完全分开,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上继续施加磁力,所述磁性本体2011-1在磁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与所述卡合螺母卡的接触点进一步下移,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的上斜面在所述受力点会受到所述卡合螺母倒扣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反作用力挤压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此时,所述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完全打开,设定所述第一连杆2012-1、所述第二连杆2012-2、所述第一连接段2013-12及所述第二连接段2013-22四者组成的菱形为第八菱形,其中,所述第八菱形与所述第其菱形相同。
请参考图1、图2、图3.1-图3.4、图4.1-图4.4,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
第一机壳20;
第二机壳30;
第一卡合装置201,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包括:磁性结构2011及与所述磁性结构2011连接的第一卡合体2013;
第二卡合装置301,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30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处在卡合状态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端面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2011向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中设置有卡合螺母,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包括:第一卡勾2013-11和第二卡勾2013-21,在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处在卡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卡勾2013-11和所述第二卡勾2013-21与所述卡合螺母卡扣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具体来讲,所述第一卡合装置201和所述卡合螺母一起构成一连接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10,即手机的机壳内可设置一个连接栓,也可以设置多个连接栓,如:2个,3个,4个等,通常来讲,所述连接栓可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特定的位置,且与螺钉一起使用,例如:
当所述连接栓的个数为1个时,所述连接栓可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与所述螺钉靠近位置,当用户需要对所述手机的机壳进行拆卸时,所述用户可在所述第一端面施加能所述磁性结构2011向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如:施加磁铁,当然,也可以施加金属,这里设定所述磁力为所述磁铁的磁力,在具体过程中,所述磁力产生的磁力线对准所述连接栓中磁性结构2011的位置,即对准所述第一机壳20内与所述螺钉靠近的位置,所述磁力在异性相吸的原理下,使得螺钉迅速脱落,所述磁性结构2011迅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分离,即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当所述连接栓的个数为3个时,所述连接栓可等距离的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20内与所述螺钉靠近的位置,当用户需要对所述手机的机壳进行拆卸时,所述用户可将所述磁铁对准所述第一机壳20内与所述螺钉靠近的位置,使得螺钉迅速脱落,所述磁性结构2011迅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2013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301分离,即所述第一机壳20与所述第二机壳30分离开;其中,所述磁性结构2011向上移动的过程和实施一中的过程相同,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一、通过采用了在机壳之间配置一种新型的内置式连接栓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壳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方式连接时,在拆卸过程中造成的外观造型损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外观整洁、美观的技术效果。
二、通过采用了在机壳之间配置一种新型的内置式连接栓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壳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方式连接时,机壳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牢固的技术效果。
三、通过采用了在内置式连接栓中增加一磁性结构,并将磁性结构与器件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能够随意拆卸、在拆卸过程中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壳;
第二机壳;
第一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包括:磁性结构及与所述磁性结构连接的第一卡合体;
第二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机壳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向所述第二机壳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的卡扣卡合在一起,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当在所述第一机壳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分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还包括:
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磁性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体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体包括:
第一卡勾体,包括:第一卡勾及从所述第一卡勾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段,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中间开设有第一孔,末端开设有第九孔;
第二卡勾体,包括:第二卡勾及从所述第二卡勾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段,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段中间开设有第二孔,末端开设有第十孔;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勾上,所述弹性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勾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结构包括:
磁性本体;
第一连接凸起及第二连接凸起,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设置在所述磁性本体的同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间形成有一间隙,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开设有第三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上开设有第四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端开设有第五孔,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开设有第六孔;
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二连杆第一端开设有第七孔,在所述第二连杆第二端开设有第八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还包括:
第一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第五孔,所述第七孔,所述第三孔及所述第四孔,将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间;
第二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第六孔及所述第十孔,将所述第二卡勾体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杆;
第三销钉,通过将所述第三销钉穿过所述第八孔及所述第九孔,将所述第一卡勾体活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
第四销钉,通过将所述第四销钉穿过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使所述第一卡勾体及所述第二卡勾体能绕着所述第四销钉作旋转活动。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的倒扣的卡合螺母,所述第一卡勾及所述第二卡勾能与所述卡合螺母实现卡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具体为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第二机壳具体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本体为直径为第一直径的圆柱形磁性体;
所述第一机壳具有一孔,所述孔的内直径为第二直径,其中,所述第二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直径,以使所述圆柱形磁性体能在所述孔内进行上下滑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壳;
第二机壳;
第一卡合装置,所述第一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内,包括:磁性结构及与所述磁性结构连接的第一卡合体;
第二卡合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处在卡合状态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端面施加能使所述磁性结构向所述压力方向相反方向移动的磁力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体与所述第二卡合装置分离,进而使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分离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3662.4A CN103310942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3662.4A CN103310942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0942A true CN103310942A (zh) | 2013-09-18 |
CN103310942B CN103310942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4913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63662.4A Active CN103310942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094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00328A (zh) * | 2018-08-08 | 2021-02-23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具有新特定接口几何形状的电磁换能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5876A (en) * | 1989-12-19 | 1991-04-09 | Dover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s |
CN2921405Y (zh) * | 2006-04-28 | 2007-07-11 | 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快速卡合及拆卸机构 |
US20070278878A1 (en) * | 2006-06-02 | 2007-12-06 | Kai-Cheng Yu | Sliding-typ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emi-automatic and magnetic opening mechanism |
CN201383905Y (zh) * | 2009-03-31 | 2010-01-13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电子装置 |
CN101932209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壳体 |
-
2012
- 2012-03-12 CN CN201210063662.4A patent/CN1033109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5876A (en) * | 1989-12-19 | 1991-04-09 | Dover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s |
CN2921405Y (zh) * | 2006-04-28 | 2007-07-11 | 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快速卡合及拆卸机构 |
US20070278878A1 (en) * | 2006-06-02 | 2007-12-06 | Kai-Cheng Yu | Sliding-typ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emi-automatic and magnetic opening mechanism |
CN201383905Y (zh) * | 2009-03-31 | 2010-01-13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电子装置 |
CN101932209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壳体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00328A (zh) * | 2018-08-08 | 2021-02-23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具有新特定接口几何形状的电磁换能器 |
CN112400328B (zh) * | 2018-08-08 | 2022-10-14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具有新特定接口几何形状的电磁换能器 |
US11678131B2 (en) | 2018-08-08 | 2023-06-13 | Cochlear Limited |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new specific interface geometr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0942B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9759A (zh) | 一种电动锁紧与解锁机构 | |
CN101657120A (zh) | 磁插塞带扣 | |
WO2008149120A3 (en) | Fastener | |
TW201307691A (zh) | 磁性開關裝置及具有磁性開關裝置之電子裝置 | |
CN209473791U (zh) | 一种快拆穿戴件及具有该快拆穿戴件的可穿戴设备 | |
CN10331094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GB201019473D0 (en) | An improved coupler | |
CN205124204U (zh) | 插箱锁紧机构以及电源机柜 | |
CN109497663A (zh) | 一种快拆穿戴件及具有该快拆穿戴件的可穿戴设备 | |
CN204663231U (zh) | 卡扣结构 | |
US11338787B2 (en) | Hydraulic switch and hydraulic brake system | |
CN114071300A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连接组件 | |
KR20090115604A (ko) | 플러그의 분리가 용이한 벽체 매립형 콘센트 | |
CN108999870A (zh) | 一种用于汽车固件的防护装置 | |
CN204949795U (zh) | 快拆模块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 |
CN102625624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2586133U (zh) | 手车的连锁机构 | |
CN203752063U (zh) | 一种皮带盘拆卸装置 | |
CN105446421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8601997A (zh) | 一种固定件 | |
GB201310876D0 (en) | An improved coupler | |
CN207228099U (zh) | 一种地连墙接头 | |
CN106150240A (zh) | 一种门的释放装置 | |
CN207652813U (zh) | 一种基于机电柜用具有防盗功能的卡接结构 | |
TW200721128A (en) | Locking apparatus for an optical disk driv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