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9944B -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9944B
CN103309944B CN201310176981.0A CN201310176981A CN103309944B CN 103309944 B CN103309944 B CN 103309944B CN 201310176981 A CN201310176981 A CN 201310176981A CN 103309944 B CN103309944 B CN 103309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statement
definition
atural object
cul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69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9944A (zh
Inventor
倪晓东
吴龙祥
赖荣贵
吉绪发
李少白
范铀
梁哲恒
王洪飞
张倩斯
刘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769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9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9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9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配置符号库模板;S2、定义地物符号及通过描述语句描述地物符号的形状;S3、在绘图平台上加载和解析符号库模板;S4、对所绘制的地物进行实时符号化;S5、通过属性控制面板可以对地物符号的拓展属性值进行编辑;S6、通过设置特征点对符号形状进行精调;S7、数据入库时,通过地物符号与GIS表中要素类的对应关系创建要素类并进行信息的录入。本发明采用符号化技术中的符号化协议规定:所有地物符号都是由基本实体嵌套组合而成,使地物在实例化过程中只需要一个要素便可以精确地表达。该方法大大减少了符号所需的存储空间,避免了额外的辅助符号和实体的产生,真正实现图库一体化。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完整的针对地图成图、入库的能够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主要的地理信息可视化形式,地图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而现代地图更是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和系统化的地图符号表达。在测绘领域,为了使地形、地籍图简洁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来分别表示某种实体地物。而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做地物符号。地物符号是地形、地籍图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语言单位,地形图数据的符号化直接关系到地形图的可视化表达和使用。因此,符号化功能成为测绘领域常用制图软件的必备功能之一。
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地图制图软件主要通过地图符号库模块来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物)的符号化表达。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中使用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将所有地物依据几何特性和绘制方法分为21个大类。地物和对应的符号由唯一的CASS编码确定。地物符号的定义由建立符号的文本描述来完成。CASS详细规定了每种类地物符号文本描述的格式和携带的参数类型。在绘制这些地物时,系统根据相应的语法和参数完成符号的绘制,从而实现复杂地物的符号化表达。
现有的测绘成图软件所使用的符号化方法,虽然能准确地绘制大部分地物符号,但是许多复杂地物的符号是由主实体和辅助实体组成,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图形要素。例如,CASS中绘制出来的双线地物(如平行公路、防洪墙等),实际是由两条复合线或其他辅助符号或线条组成。这样的符号表达虽然能满足地形、地籍成图的需要,但是使得实际存储空间增大,且在数据入库时需面临如何处理大量冗余数据的问题。这种符号化机制难以实现图库一体化。
同时,对于许多复杂地物,特别是包含多种线型的线状或面状地物(例如一边有墙的棚房,国标图示中规定有墙的边使用实线,而无墙的边需要使用虚线进行表达,如图5(a)、图5(b)所示),而现有符号化技术难以在不改变符号结构的前提下对一条线中的某一段进行单独线型设置。另外,对于一些节点符号需要特殊处理的线状地物(如电力线入户时,电力线末端节点的电杆符号需隐藏),目前的符号化机制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在实际生产应用时,常常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籍图示标准制定不同的符号库模板。现行的符号化方法在定制一些复杂符号时,通常需要通过修改程序来实现,这给平台的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配置符号库模板,根据各地不同的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示中符号的分类,确定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和各个要素类中所储存的地物实体,配置符号库模板中的GIS表和拓展属性表,建立空间数据库要素类名称、类型和所携带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接着在编码表中建立地物名称、符号与编码的印射关系;
S2、根据地物的实体类型和符号的形状,在符号表和辅助符号表中对地物符号使用标准格式的描述语句进行描述,完成符号库模板的定制;
S3、在绘图平台上加载和解析符号库模板,通过调用绘图命令和对应的地物编码,进行地物符号的绘制,通过解析编码表来确定所绘制符号颜色和所处图层,并确定绘制流程和绘制时相应的命令提示,同时对实体赋予对应的拓展属性;
S4、符号绘制过程中,程序通过对符号描述语句的解析,对所绘制的地物进行渲染,实现实时符号化;
S5、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属性控制面板可以对地物符号的拓展属性值进行编辑;
S6、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设置特征点对符号进行精调,最终完成符号化成图;
S7、数据入库时,通过地物符号与GIS表中要素类的对应关系,以及与拓展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要素类,并将地物信息分别存储到这些要素类中。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编码表中存储了地物实体和地物符号的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物名称、地物实体类型、地物符号在此模板中的唯一地物编码、地物符号在绘图时所在绘图图层、地物符号主实体颜色。
优选的,步骤S7中,GIS表中定义了该模板对应的空间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要素类型包括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注记要素。
优选的,根据符号绘制方式的不同,将地物分为七大类,并在符号定义表中存储相关信息:
1)、第1类地物:点状地物;
2)、第2类地物:简单线状地物;
3)、第3类地物:两点定位地物;
4)、第4类地物:四点定位地物;
5)、第5类地物:范围面地物;
6)、第6类地物:程序控制复杂地物;
7)、第7类地物:文字类地物。
优选的,定义了八类实体描述语句,用于定义和描述地物符号,具体为:
第一类:基本图元,所述基本图元是组成地物符号的最小单位;
第二类:基本点状实体,所述基本点状实体为由一个定位点确定位置和形状的实体;
第三类:基本文字,除了基本实体类里包含的基本文字定义,对于文字样式较为复杂的注记,或者包含要素属性信息的注记,使用基本文字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文字颜色和相对于符号插入定的相对位置,该定义语句以字母T开头,同时,使用以Z开头的文字编码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内容、文字样式和文本定义方式;
第四类:插入图块,对于复杂符号,常常需要在指定位置插入由子实体组成的图块,此时需要使用到插入图块定义语句,该语句以字母D开头,参数包括图块颜色、图块编码、相对于插入点的横向偏移和纵向偏移;
第五类:绘制线,对于在指定位置绘制带线型的线,使用以L开头的画线定义语句进行定义;此语句通常与基本线实体定义语句嵌套使用;
第六类:线状实体,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点的复杂实体,需要用到此类线实体定义语句;
第七类:基本填充,对于有填充的面状符号,需要用到此类定义语句;
第八类:程序控制,对于复杂地物,用程序来控制符号的绘制和生成,对于这些地物符号,在定义时则使用此类以字母F开头的实体定义语句。
优选的,线状实体语句通过组合和嵌套以下四种定义语句来描述和定义复杂线型的生成和绘制:
1)、简单线型
简单线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一个周期内的抬笔和落笔来描述简单线型,落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画线;抬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不画线,若x为0,表示在当前位置画单点,若语段为0,则表示绘制简单实线;抬笔和落笔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周期长度;
2)、周期插入图块
该类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起点位置、落笔距离来定义周期长度和在这个周期内插入图块的位置,被插入的图块的具体定义使用独立的定义语句,通过周期插入图块定义语句与段中包含的辅助符号编码进行印射;
3)、非周期节点插入
此语句用于定义二点或四点定位符号,以及在指定节点处插入图块,以J开头的语句表示二点定位符号,而以S开头的定位语句用于四点定位符号,使用此语句,可以在指定节点间指定位置插入连线或图块;
4)、复杂线型调用
对于由多种线型组成的复杂线,使用复杂线型调用语句(X)在选定节点中调用某种线型。
优选的,根据填充方式的不同,基本填充语句包括以下四种填充定义:
1)、中心插入图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图块;
2)、中心插入文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文字;
3)、填充图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面状实体中以网格形式绘制的填充图块;
4)、阴影填充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以阴影填充。
优选的,采用特征点控制技术对符号进行处理,所述特征点是对于在节点处有特殊符号的线状符号,特征点控制技术通过符号表中的符号描述语句识别拥有两种线型、或在节点处拥有特殊符号的线状、面状实体。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采用发明中包含的符号化技术通过定制符号库模板来实现,使绝大多数地物符号能够通过修改模板而不是修改程序来实现。
2、符号化技术中的符号化协议规定:所有地物符号都是由基本实体嵌套组合而成。这种嵌套式的符号化定义方式,使地物在实例化过程中只需要一个要素便可以精确地表达。这种符号定义方法大大减少了符号所需的存储空间,避免了额外的辅助符号和实体的产生。
3、本发明的符号化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地图出图的需要,同样能够满足数据及其属性信息直接入库的需要,真正实现图库一体化。
4、本发明中包含的特征点控制技术,能够自动通过符号描述语句判断符号中能够作为特征点的节点。通过设置符号中节点是否为特征点能够精确控制地物的绘制,如切换第二、第三线性,消隐节点符号等。且通过此种控制技术,能够不改变地物实体结构地改变实体符号外观,既能够满足地图成图的需要,也不影响数据的入库和存储。
5、此种符号化方法灵活性强,适应性广,能依据地方标准通过修改符号库模板精确定制各种地物符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号库模板关系图;
图2是点状地物及注记定义流程;
图3是线状地物拆分及定义流程;
图4是面状地物拆分及定义流程;
图5(a)、图5(b)是一边物墙棚房特征点设置;
图6(a)、图6(b)是高压输电线特征点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
(1)配置符号库模板。首先根据各地不同的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示中符号的分类,确定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和各个要素类中所储存的地物实体,配置符号库模板中的GIS表和拓展属性表,建立空间数据库要素类名称、类型和所携带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接着在编码表中建立地物、符号与编码的印射关系。
(2)根据符号描述语句的分类,在符号表和辅助符号表中对地物符号使用标准格式的描述语句进行描述。完成符号库模板的定制。
(3)在绘图平台上加载和解析符号库模板。通过调用绘图命令和对应的地物编码,进行地物符号的绘制。程序通过解析编码表来确定所绘制符号颜色和所处图层,并确定绘制流程和绘制时相应的命令提示。同时对实体赋予对应的拓展属性。
(4)符号绘制过程中,程序通过对符号描述语句的解析,对所绘制的地物进行实时符号化。
(5)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属性控制面板可以对地物符号的拓展属性值进行编辑。
(6)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设置特征点对符号进行精调,最终完成符号化成图。
(7)数据入库时,通过地物符号与GIS表中要素类的对应关系,以及与拓展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要素类,并将地物信息(包括拓展属性信息)分别存储到这些要素类中。
本发明中包含的地物符号定义方法由一个地图符号库模板来实现,模板中的表格记录了地物与符号一一对应的配置关系、相关实体存储设置和符号的具体描述;模板中表格及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编码表中储存了地物实体和地物符号的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物名称、地物实体类型(点、线、面、注记)、地物符号在此模板中的唯一地物编码、地物符号在绘图时所在绘图图层、地物符号主实体颜色等。GIS表定义了该模板对应的空间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及其基本属性。拓展字段表存储了各个GIS要素类所携带的字段的对应关系。而符号的具体描述存储在符号表和符号辅助表中。同时文字样式表和字体表分别定义了此符号库模板中所涉及的文字样式和字体。
如上所述,GIS表中定义了该模板对应的空间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要素类型包括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注记要素。一般来说,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中对地物的分类,地物可分为境界、定位基础点线、水系、交通、居民地、地貌、植被八大类。因此GIS表中需要定义的要素类不仅考虑到地物实体的类型,同时还考虑到地图图示中对地物的分类。例如,水系地物可分为水系点状地物、水系线状地物、水系面状地物和水系注记地物,而GIS表中分别定义了水系点状要素类、水系面状要素类、水系线状要素类和水系面装要素类。同样的,在拓展字段表中分别定义了水系点状要素类的字段名称、类型、字段长度等。
入库时,程序根据GIS表中要素类信息在空间数据库中创建相应要素类。然后根据拓展属性表中该要素类对应的字段信息为新建的要素类添加字段。数据入库时,程序根据符号的地物编码在编码表中找到地物对应的GIS要素类,并将实体和对应的拓展属性存入该要素类中,实现图库一体化。
在本项发明中,根据符号绘制方式的不同,将地物分为七大类,并在符号定义表中存储相关信息:
1、第1类地物:点状地物。如控制点、路灯、电杆等。其中,高程点和控制点地物还附加有注记的相对定位点。
2、第2类地物:简单线状地物。包括拟合复合线(如公路)、不拟合复合线(如栅栏)和两边平行的双线地物(如管堤的管线、依比例围墙灯)。
3、第3类地物:两点定位地物。指绘制过程中需要两个定位点来确定符号形状及位置的地物,如宣传橱窗。
4、第4类地物:四点定位地物。指需要三个点或四个点来确定形状的地物,如桥梁和依比例电线塔。
5、第5类地物:范围面地物。指除了四点定位面状地物外的一般面状地物及其内部填充,如简单房屋、沙滩等。
6、第6类地物:程序控制复杂地物。指需要使用程序进行符号绘制控制的特别复杂的地物,如斜坡和台阶。
7、第7类地物:文字类地物。
在使用本发明符号化地物或是绘制某项地物时,程序将根据符号定义表中地物实体分类(点/线/面/注记)和以上七类实体绘制分类来确定实体的绘制方式和相应的命令栏提示。并根据符号定义表中对符号所在绘图图层和GIS要素类对所绘制的符号的所在图层、颜色和所携带的拓展属性字段进行实例化。
符号图形的具体描述存储于符号定义表和符号辅助表中,并与符号定义表通过唯一的地物编码进行关联。一个符号由一条或多条符号描述语句组成,一条语句是一个字符串,可以包含多个语段。符号的主实体描述存储在符号定义表中。同一个编码的分解实体间通过“符号语句顺序”字段加以区分。
地物符号的主实体可多级嵌套子实体,每个地物符号均可多次拆分,直到符号被拆分为单点、实线、圆、圆弧、实心三角形、实心圆、实心圆弧、基本文字八大基本实体为止。子实体描述全部存储于符号辅助表中。子实体与上级实体定义语句通过编码进行关联。
本发明定义了以下八大类实体描述语句,用于定义和描述地物符号:
第一类:基本图元
基本图元是组成地物符号的最小单位,包括八种:单点、实线、圆、圆弧、实心三角形、实心圆、实心圆弧、基本文字。其定义语句以数字1~8开头,参数根据形状的不同各有不同,主要包括坐标、半径、角度等。
第二类:基本点状实体
基本点状实体为由一个定位点确定位置和形状的实体。语句中的坐标参数均为相对点状实体定位点的相对坐标。对于带注记的点状实体(如高程点和控制点),除了符号外,还需定义注记的相对定位点。注记相对定位点定义格式为“W;横向偏移,纵向偏移”,其中横向偏移和纵向偏移指的是文字相对定位点和符号定位点的相对距离。
第三类:基本文字
除了基本实体类里包含的基本文字定义,对于文字样式较为复杂的注记,或者包含要素属性信息(如高程点注记需要读取高程点属性中的高程信息字段)的注记,可以使用基本文字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文字颜色和相对于符号插入定的相对位置,该定义语句以字母T开头。同时,使用以Z开头的文字编码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内容、文字样式和文本定义方式等。
第四类:插入图块
对于复杂符号,常常需要在指定位置插入由子实体组成的图块。此时需要使用到插入图块定义语句。该语句以字母D开头,参数包括图块颜色、图块编码、相对于插入点的横向偏移和纵向偏移。
第五类:绘制线
对于在指定位置绘制带线型的线,使用以L开头的画线定义语句进行定义。此语句通常与基本线实体定义语句嵌套使用。
第六类:线状实体
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点的复杂实体(包括线实体和面实体),需要用到此类线实体定义语句。该类语句通过组合和嵌套以下四种定义语句来描述和定义复杂线型的生成和绘制:
1、简单线型(A)
简单线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一个周期内的抬笔和落笔来描述简单线型。落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画线;而抬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不画线。若x为0,表示在当前位置画单点。若语段为0,则表示绘制简单实线。抬笔和落笔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周期长度。
2、周期插入图块(P)
该类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起点位置、落笔距离来定义周期长度和在这个周期内插入图块的位置。被插入的图块的具体定义使用独立的定义语句,通过周期插入图块定义语句与段中包含的辅助符号编码进行印射。
3、非周期节点插入(J/S)
此语句用于定义二点或四点定位符号,以及在指定节点处插入图块。以J开头的语句表示二点定位符号,而以S开头的定位语句用于四点定位符号。使用此语句,可以在指定节点间指定位置插入连线或图块。
4、复杂线型调用(X)
对于由多种线型组成的复杂线,可以使用复杂线型调用语句(X)在选定节点中调用某种线型。
第七类:基本填充
对于有填充的面状符号,需要用到此类定义语句。根据填充方式的不同,此类实体定义包括以下四种填充定义:
1、中心插入图块(M)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图块。
2、中心插入文字(N)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文字。
3、填充图块(B)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面状实体中以网格形式绘制的填充图块。
4、阴影填充(H)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以阴影填充。
第八类:程序控制
对于极个别复杂地物,需要用到程序来控制符号的绘制和生成。对于这些地物符号,在定义时则需要用到此类以字母F开头的实体定义语句。
根据上述包含的符号拆分定义方法和本发明包含的定义语句,符号的拆分和描述过程根据地物的实体类型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注记类型符号定义可以使用第三类描述语句来进行描述。
复杂点状符号的拆分过程如图2所示,一个复杂点状符号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图元、一个或多个复杂图块、一个或多个基本文字、或是一条或多条带复杂线型的线状实体组成。其中,基本图元描述可用第一类符号描述语句来描述。基本文字可由基本文字描述语句(T)描述,并关联辅助的文字样式描述语句(Z)。带复杂线型的复杂线实体的描述首先需要通过绘制线描述语句(L)来定义该线实体的线宽和各个节点具体位置,然后描述该复杂线型的组成。简单来说,一个复杂线型可以由简单线型(A)、周期出现的图块(P)、非周期出现的图块(J/S)组成。对于由两种以上线型组成的复杂线型,还需使用调用复杂线型描述语句(X)来关联另外一个复杂线型。而一个复杂图块则同样可由基本图元、子图块、带复杂线型的线和基本文字组成。而描述一个复杂图块首先需要定义符号插入位置,此时需要使用插入图块描述语句(D),然后在子级描述语句中进一步描述该图块的形状。
而且,对于主高程点等带注记的点状符号,除了在符号描述时描述点状符号形状外,还需描述注记内容相对于点状符号的定位点。此时需要使用第二类中的文字相对定位点描述语句(W)。
复杂线状实体的拆分及描述过程如图3所示,复杂线实体描述实质是描述和定义一个简单线型或描述和定义一个复杂线型。其拆分过程等同于点状符号拆分过程中对复杂线型的拆分过程。
另一方面,面状实体符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边界线和填充。其中边界线的拆分和描述与复杂线状实体的描述方法相同。而根据填充类型的不同,填充符号的描述可以使用第七类描述语句来分别描述中心文字填充、中心图块填充、图块填充和阴影填充。其中中心图块填充和图块填充需要嵌套子级图块符号;阴影填充需嵌套填充阴影的线型;文字填充嵌套相应文字;其拆分和描述过程如图4所示。
其中,对于极个别特别复杂的符号,包括斜坡和台阶,主实体的符号描述使用第八类符号描述语句进行连接和嵌套。
本发明还包含了符号的特征点控制技术。特征点线状、面状实体中可以决定和改变实体形状的节点。例如,对于一条线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线型的情况(如棚房,有墙的边用实线表示,而无墙的边用虚线表示),第一线型、第二线型和第三线型间通过特征点进行分隔。对于在节点处有特殊符号的线状符号(如高压输电线地物符号中,每个节点上都有电杆符号),这些节点就是符号的特征点。
特征点控制技术通过符号表中的符号描述语句识别拥有两种线型、或在节点处拥有特殊符号的线状、面状实体。对于能够作为特征点的节点,通过设置其是否为特征点,可以控制符号的精绘。具体来说,若节点所属地物符号拥有第二线型,实体绘制和实例化时默认符号的线型为第一线型。设置特征点后,设置为特征点的节点将作为第一线型与第二线型的分隔,即线状实体自首节点至特征点的那部分线的线型为该符号的第一线型,之后的那部分线实体的线型为第二线型,如图5(a)、图5(b)所示对一边无墙棚房的特征点设置。若该符号只有一种线型,则特征点以前的线型不变,特征点以后的线段为消隐状态。而对于节点处有特殊图块的线状、面状实体,默认设置了特征点的节点处的图块为消隐状态,如图6(a)、图5(b)所示输电线入房时对电杆符号的消隐。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配置符号库模板,根据各地不同的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示中符号的分类,确定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和各个要素类中所储存的地物实体,配置符号库模板中的GIS表和拓展属性表,建立空间数据库要素类名称、类型和所携带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接着在编码表中建立地物、符号与编码的映射关系;
S2、根据符号描述语句的分类,在符号表和辅助符号表中对地物符号使用标准格式的描述语句进行描述,完成符号库模板的定制;
S3、在绘图平台上加载和解析符号库模板,通过调用绘图命令和对应的地物编码,进行地物符号的绘制,通过解析编码表来确定所绘制符号颜色和所处图层,并确定绘制流程和绘制时相应的命令提示,同时对实体赋予对应的拓展属性;
S4、符号绘制过程中,程序通过对符号描述语句的解析,对所绘制的地物进行实时渲染,实现实时符号化;
S5、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制图平台的属性控制面板可以对地物符号的拓展属性值进行编辑,系统自动将其写入对应属性表的对应数学字段中;
S6、符号绘制完成后,通过设置特征点,完成线型的切换和特征点处符号的消隐;
S7、数据入库时,通过地物符号与GIS表中要素类的对应关系,以及与拓展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生成相应的要素类,并将地物信息分别存储到这些要素类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编码表中存储了地物实体和地物符号的基本属性信息,包括地物名称、地物实体类型、地物符号在此模板中的唯一地物编码、地物符号在绘图时所在绘图图层、地物符号主实体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GIS表中定义了该模板对应的空间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类,要素类型包括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注记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符号绘制方式的不同,将地物分为七大类,并在符号定义表中存储相关信息:
1)、第1类地物:点状地物;
2)、第2类地物:简单线状地物;
3)、第3类地物:两点定位地物;
4)、第4类地物:四点定位地物;
5)、第5类地物:范围面地物;
6)、第6类地物:程序控制复杂地物;
7)、第7类地物:文字类地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了八类实体描述语句,用于定义和描述地物符号形状,具体为:
第一类:基本图元,所述基本图元是组成地物符号的最小单位;
第二类:基本点状实体,所述基本点状实体为由一个定位点确定位置和形状的实体;
第三类:基本文字,除了基本实体类里包含的基本文字定义,对于文字样式较为复杂的注记,或者包含要素属性信息的注记,使用基本文字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文字颜色和相对于符号插入定的相对位置,该定义语句以字母T开头,同时,使用以Z开头的文字编码定义语句来定义注记内容、文字样式和文本定义方式;
第四类:插入图块,对于复杂符号,常常需要在指定位置插入由子实体组成的图块,此时需要使用到插入图块定义语句,该语句以字母D开头,参数包括图块颜色、图块编码、相对于插入点的横向偏移和纵向偏移;
第五类:绘制线,对于在指定位置绘制带线型的线,使用以L开头的画线定义语句进行定义;此语句通常与基本线实体定义语句嵌套使用;
第六类:线状实体,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点的复杂实体,需要用到此类线实体定义语句;
第七类:基本填充,对于有填充的面状符号,需要用到此类定义语句;
第八类:程序控制,对于复杂地物,用程序来控制符号的绘制和生成,对于这些地物符号,在定义时则使用此类以字母F开头的实体定义语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线状实体语句通过组合和嵌套以下四种定义语句来描述和定义复杂线型的生成和绘制:
1)、简单线型
简单线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一个周期内的抬笔和落笔来描述简单线型,落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画线;抬笔指在当前位置开始的x距离内不画线,若x为0,表示在当前位置画单点,若语段为0,则表示绘制简单实线;抬笔和落笔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周期长度;
2)、周期插入图块
该类型定义语句通过定义起点位置、落笔距离来定义周期长度和在这个周期内插入图块的位置,被插入的图块的具体定义使用独立的定义语句,通过周期插入图块定义语句与同一编码的符号描述语句中包含的辅助符号编码进行映射;
3)、非周期节点插入
此语句用于定义二点或四点定位符号,以及在指定节点处插入图块,以J开头的语句表示二点定位符号,而以S开头的定位语句用于四点定位符号,使用此语句,可以在指定节点间指定位置插入连线或图块;
4)、复杂线型调用
对于由多种线型组成的复杂线,使用复杂线型调用语句(X)在选定节点之间调用某种线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填充方式的不同,基本填充语句包括以下四种填充定义:
1)、中心插入图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图块;
2)、中心插入文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位于面状符号中心的文字;
3)、填充图块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面状实体中以网格形式绘制的填充图块;
4)、阴影填充
此种语句用于定义以阴影填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征点控制技术对符号进行处理,所述特征点是对于在节点处有特殊符号的线状符号,特征点控制技术通过符号表中的符号描述语句识别拥有两种线型、或在节点处拥有特殊符号的线状、面状实体。
CN201310176981.0A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Active CN103309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6981.0A CN103309944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6981.0A CN103309944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9944A CN103309944A (zh) 2013-09-18
CN103309944B true CN103309944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13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6981.0A Active CN103309944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99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402A (zh) * 2013-10-16 2014-02-19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网设备图元配置方法
CN104360362B (zh) * 2014-05-20 2017-01-25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飞行器对观测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40878B (zh) * 2015-12-11 2019-06-2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地理信息系统的符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824894A (zh) * 2016-03-11 2016-08-03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业测绘一体化实时成图的方法与系统
CN106204683B (zh) * 2016-07-13 2018-10-09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基于gis符号渲染和图元组合的海洋密度图绘制方法
CN108460143A (zh) * 2018-03-14 2018-08-28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四川省第二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 一种地图境界自动跳绘的方法
CN108880659B (zh) * 2018-06-28 2022-07-01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应急地图符号化方法
CN109783088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定制应急地图符号模版webgis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096560A (zh) * 2019-04-16 2019-08-06 湖北地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库一体的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0928970A (zh) * 2019-11-14 2020-03-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s57电子海图符号与中国图式纸质符号融合显示方法
CN113127485B (zh) * 2021-03-24 2023-02-03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N113076440A (zh) * 2021-04-01 2021-07-06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图瓦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363B (zh) * 2021-12-02 2022-02-22 北京山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实体房屋图元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7573795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北京山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物显示区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209A (en) * 1994-01-28 1996-09-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isplaying map symbols
CN101075244A (zh) * 2007-04-11 2007-11-21 南京师范大学 点、线、面一体化地物符号形成方法
CN101706813A (zh) * 2009-11-27 2010-05-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自适应机制的地图符号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916297A (zh) * 2010-08-30 2010-12-15 东南大学 一种批量符号化的快速成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209A (en) * 1994-01-28 1996-09-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isplaying map symbols
CN101075244A (zh) * 2007-04-11 2007-11-21 南京师范大学 点、线、面一体化地物符号形成方法
CN101706813A (zh) * 2009-11-27 2010-05-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自适应机制的地图符号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916297A (zh) * 2010-08-30 2010-12-15 东南大学 一种批量符号化的快速成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制图与建库数据一体化更新技术研究;吴燕平 等;《测绘标准化 》;20120315;第28卷(第1期);24-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9944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9944B (zh) 一种实现图库一体化的地物符号化方法
CN110222445A (zh) 基于bim与设计信息的集成、协同设计和交付方法及系统
CN107192393B (zh) 一种道路地图数据的维护系统及方法
CN110489499B (zh) 一种在线智能专题地图编制方法
CN102169637B (zh) 面向城市交通的动态路径诱导方法
CN103955566B (zh) 一种基于谷歌地球的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1158966B (zh) 一种基于矢量和栅格混合表示的城市环境量化数据组织方法
CN106952330A (zh) 一种基于地理语义的移动端三维城市动态建模方法
CN106409129B (zh) 路况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23594A (zh) 一种地理位置信息约束的三维层级网络拓扑可视化方法
CN108074283A (zh) 一种地下管线三维自动化建模方法
JP5299993B2 (ja) 地図表示装置および地図表示方法
CN104598553B (zh) 一种复合式的地质图制图自动综合的方法
CN102169591A (zh) 一种制图中文本注记分行方法以及绘制方法
CN106202479A (zh) 一种以百分比河段编码为主键的地表水文数据库构建方法
CN109213837A (zh) 一种流域多模型集成数据处理方法
CN110688443B (zh) 一种基于地图注记模型的注记方法
Beirão et al. Structuring a generative model for urban design: linking GIS to shape grammars
CN111967071A (zh) 路基横断面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Beirão et al. Grammars of designs and grammars for designing
CN114969944A (zh) 一种高精度道路dem构建方法
Chen et al. Fractal generator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random planar patterns and symbols in digital mapping
CN107403020B (zh) 一种保留已有路网数据并利用osm数据进行路网扩展的方法
CN106503204B (zh) OMS共享MapGIS点状地图符号方法
Flohr From urban space to urban history—an int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5, Guangdong,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rhyme road 24, No. 26, four floor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Four Building No. 26 Guangzhou Road, build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ekon rhyme in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5 Zhongshan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outh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 Xiaodong

Inventor after: Wu Longxiang

Inventor after: Lai Ronggui

Inventor after: Ji Xufa

Inventor after: Li Shaobai

Inventor after: Fan You

Inventor after: Liang Zhe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fei

Inventor before: Ni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Wu Longxiang

Inventor before: Lai Ronggui

Inventor before: Yu Kun

Inventor before: Ji Xuf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 Xiaodong

Inventor after: Liu Qian

Inventor after: Wu Longxiang

Inventor after: Lai Ronggui

Inventor after: Ji Xufa

Inventor after: Li Shaobai

Inventor after: Fan You

Inventor after: Liang Zhe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fei

Inventor after: Zhang Qiansi

Inventor before: Ni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Wu Longxiang

Inventor before: Lai Ronggui

Inventor before: Ji Xufa

Inventor before: Li Shaobai

Inventor before: Fan You

Inventor before: Liang Zhe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ongf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