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9038A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09038A CN103309038A CN2012100640329A CN201210064032A CN103309038A CN 103309038 A CN103309038 A CN 103309038A CN 2012100640329 A CN2012100640329 A CN 2012100640329A CN 201210064032 A CN201210064032 A CN 201210064032A CN 103309038 A CN103309038 A CN 103309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hand
- electronic equipments
- hold electronic
- display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本发明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配置来提供第一图像;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第一图像;第一光学系统,配置来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第一视窗,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允许观看者在靠近第一外表面时,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和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智能手机之类的具有大屏幕的手持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手持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尺寸毕竟受到便携特性的限制,一般不会超过4时或5时。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不断增多,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大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操作需要。例如,现有手持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尺寸小,并且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低,当用户通过手持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时体验较差。因此希望提供一种为在保证电子设备便携性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大视觉体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及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配置来提供第一图像;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第一图像;第一光学系统,配置来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第一视窗,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允许观看者在靠近第一外表面时,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并且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一视窗。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第一图像;通过第一显示单元显示第一图像;通过第一光学系统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能够通过第一视窗观看的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中,用户可观看的图像尺寸不受手持设备自身屏幕尺寸的限制,从而在保持手持设备便携性能同时,用户可通过手持设备观看到具有较大尺寸的显示图像。此外,与微型投影仪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及显示方法功耗很低,并且不受环境光的限制。在光线较强的户外或在光线较弱的室内均可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及显示方法。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当观看者在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时,才能够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从而防止用户所观看的内容被其他人窥视,提高了私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的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基本构造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基本构造示例。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手持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手、媒体播放器(例如MP4)、游戏机、平板电脑,卫星定位设备等。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1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所示,手持电子设备100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0和图像显示装置120,其中图像显示装置12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21、第一光学系统122和第一视窗123。
图像处理单元110可向图像显示装置120提供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可以是,例如,图片、视频图像或者文本,图片,文本和图片的组合等。图像处理单元110可以是手持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例如CPU),可替换地,也可以是在物理或逻辑上独立设置的图像处理单元。
图像显示装置120的第一显示单元121可显示图像处理单元110提供的第一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显示单元121可以是其屏幕的尺寸小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尺寸的微型显示单元。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显示单元121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具体地,第一显示单元121的屏幕的分辨率可高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例如,第一显示单元121可采用符合高清或全高清标准的显示屏幕。由于第一显示单元121的屏幕尺寸很小,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用户难以通过肉眼看清第一显示单元121所显示的第一图像。此外,在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较高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单元121的屏幕的分辨率也可等于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
第一光学系统122可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121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121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122与第一显示单元121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也就是说,第一光学系统122具有正屈光力。可预先设定第一光学系统130的放大倍数。可替换地,第一光学系统122可包括第一调节部件以调整第一光学系统122的放大倍数,稍后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第一放大虚像的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光学系统122至少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件。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透镜组件可包括一个凸透镜210。凸透镜210可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121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121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220。
虽然在图2a中以一条光线为例描述了对从第一显示单元121发出的光线进行的光路转换,但是应注意实际上从第一显示单元121发出的为由多条光线构成的一组光线,并且该组光线通过凸透镜210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220。
此外,为了减少像差、避免色散等对成像造成的干扰,带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也可由包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个透镜形成透镜组件。如上所述,该多个透镜形成透镜组件具有正屈光力,即,可等效为凸透镜。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的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透镜组件可包括单凸透镜220、单凸透镜230和凹凸镜240。
图像处理单元110、第一显示单元121和第一光学系统122可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第一视窗123可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允许观看者在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时,能够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视窗123的大小可与人眼的大小相对应,并且第一视窗123可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外壳的第一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手持电子设备中,第一显示单元121设置在第一光学系统122的一侧,第一光学系统122允许观察者在与第一显示单元121相对的、该第一光学系统的另一侧,观看第一放大虚像。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电子设备,用户可观看的图像尺寸不受手持设备自身屏幕尺寸的限制,从而在保持手持设备便携性能同时,用户可通过手持设备观看到具有较大尺寸的显示图像。此外,与微型投影仪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手持设备功耗很低,并且不受环境光的限制。在光线较强的户外或在光线较弱的室内均可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观看视频或图片。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当观看者在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时,才能够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从而防止用户所观看的内容被其他人窥视,提高了私密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外表面上的图像采集单元。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基本构造示例。与图1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100类似,手持电子设备300包括图像处理单元310和图像显示装置320,其中图像显示装置32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321、第一光学系统322和第一视窗323。此外,手持电子设备300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330。
图像采集单元330可采集第二图像,并将所采集的第二图像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310。图像采集单元330可以是,例如,照相单元或摄像单元等。
图像处理单元310可根据第二图像生成第一图像,并向图像显示装置320提供第一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像处理单元可包括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可识别第二图像中的采集对象,并根据采集对象获得提示信息。例如,当采集对象为建筑物时,提示信息可以是该建筑物的名称、简介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像识别模块可在手持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已获得提示信息。可替换地,图像识别模块也可在通过网络连接在检索关于采集对象的提示信息。图像处理单元310可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一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手持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位置检测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可获得观看者的当前位置、朝向之类的位置参数。图像采集单元330在采集第二图像时还可获得例如拍摄光圈、焦距之类的采集参数。图像处理单元310可根据位置参数和采集参数获得提示信息。如上所述,例如当采集对象为建筑物时,提示信息可以是该建筑物的名称、简介等。此外,图像处理单元310还可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一图像。
图像显示装置320的第一显示单元321可显示图像处理单元310提供的第一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显示单元321可以是其屏幕的尺寸小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尺寸的微型显示单元。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显示单元321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具体地,第一显示单元321的屏幕的分辨率可高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例如,第一显示单元321可采用符合高清或全高清标准的显示屏幕。由于第一显示单元321的屏幕尺寸很小,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用户难以通过肉眼看清第一显示单元321所显示的第一图像。此外,在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较高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单元321的屏幕的分辨率也可等于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
第一光学系统322可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321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321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图像的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322与第一显示单元321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也就是说,第一光学系统322具有正屈光力。
第一视窗323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允许观看者在靠近第一外表面时,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显示单元321所显示的第一图像的第一放大虚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可以是手持电子设备的两个相反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330和第一视窗323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两个相反的外表面上。然而本发明的不限于此,例如,在可替换的示例中,图像采集单元330和第一视窗323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两个相邻的外表面上,或者图像采集单元330和第一视窗323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同一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预先设定第一光学系统322的放大倍数。可替换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光学系统322可包括第一调节部件以调整第一光学系统322的放大倍数。具体地,第一调节部件可改变透镜组件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以调整第一放大虚像的成像位置与手持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当用户通过一只眼睛观看实际环境并操作图像采集单元330拍摄实际环境中的其感兴趣的对象时,可将另一只眼睛靠近第一视窗323以查看关于该对象的信息的第一放大虚像,并且通过第一调节部件可调整第一放大虚像的成像位置与手持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放大虚像的成像位置靠近在实际环境中的对象所在的位置,以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像显示装置320还可包括成像位置确定单元。图像显示装置320可确定第一光学系统形成的第一放大虚像与手持电子设备之间成像距离。并且图像采集单元330可包括焦距调节模块,以根据成像距离调节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焦距,使得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采集对象与所述第一放大虚像的显示位置对应,以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1和图3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图像再现单元。图像再现单元可根据例如图片、视频之类的图像文件生成第三图像。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还配置来根据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生成第一图像,其中第三图像位于第二图像上层。具体地,在第一图像中,图像处理单元可将第二图像设置为位于第三图像的下层,并且第三图像设置为第一透明度n,其中,0≤n≤100%。从而在用户观看再现的视频图像同时,可看到周围的环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1和图3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还可包括发光单元。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中的图像显示装置400的基本构造示例。如图4所示,在图像显示装置400中,第一显示单元410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400内的第一侧壁430上。第一视窗420设置在与第一侧壁430相对的第三侧壁450上,以便于用户观看通过第一光学系统(未示出)对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后形成的第一放大虚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发光单元可设置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并且设置在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周围。可替换地,发光单元还可设置图像显示装置内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上440。从而可避免用户看到图像显示装置黑色的侧壁。
优选地,图像处理单元可第一图像的颜色,并根据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例如,图像处理单元可确定第一图像边缘的颜色,并根据第一图像边缘的颜色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可替换地,图像处理单元可确定第一图像中具有最大显示比例的颜色,并控制发光单元发出该颜色的光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1和图3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大于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并且第二显示单元允许观看者直接观看第二图像。也就是说,不需要通过光学系统对第二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光路变换,观看者可直接观看第二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第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第一光学系统还可包括第二光导部件。第二光导部件可将经过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线传送到第三光导部件。此外,包含第三光导部件的保护部件覆盖在第二显示单元上层,与第二显示单元重叠设置。
例如,第二显示单元可以是,例如,设置在现有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上的显示单元。而保护部件可以是覆盖在第二显示单元上的保护玻璃。第一视窗可与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对于第二显示单元设置的视窗相同。从而当观看者面对第一外表面时,通过光线反射组件观看者能够观看第一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第一图像的第一放大虚像,并且通过第二显示单元观看者能够直接观看第二图像。也就是说,不需要通过光学系统对第二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光路变换,观看者可直接观看第二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第二图像。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500的基本构造示例。与图1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100类似,手持电子设备500包括图像处理单元510和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521、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一视窗523。图像处理单元510、第一显示单元521和第一视窗523与图1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10、第一显示单元521和第一视窗523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图像处理单元510、第一显示单元521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500内部,第一视窗523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500的第一外表面550上。
第一光学系统可包括透镜组件531、保护部件532、第二光导部件533和第三光导部件534。如图5所示,透镜组件531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500内部,用于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521发出的光。保护部件532设置于电子设备500的第一外表面550的第一视窗523处以保护透镜组件531。第二光导部件533将经过透镜组件531的光线传送到第三光导部件534。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光导部件533为反光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光导部件533还可以是光导纤维。
如图5所示,第三光导部件534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光线反射组件,以将从第二光导部件传送的光向第一视窗反射,从而观看者可通过第一视窗观看第一放大虚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光线反射组件可以是,例如,反光镜。
可替换地,光线反射组件可为透明的反光器件。手持电子设备500还可包括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未示出)。第二显示单元可与保护部件重叠设置。从而当观看者面对第一外表面时,通过光线反射组件观看者能够观看第一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第一图像的第一放大虚像,并且通过第二显示单元观看者能够直接观看第二图像。
此外,当用户通过第二显示单元观看第二图像时可将第三光导部件设置为透光模式,而当用户通过第一显示单元观看第一图像时可将第三光导部件设置为反光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图5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500中的图像处理单元510还可确定第一图像的颜色,并根据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至少第二显示单元靠近第一视窗的部分发出的光线的颜色,即第二显示单元靠近第三光导部件534的部分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图6a和图6b是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示例中,图5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能够绕该转轴的轴心旋转的转轴610、与转轴相连能够相对于转轴的轴心旋转的第一壳体620和与转轴相连能够相对于转轴的轴心旋转的第二壳体630。在如图5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中,至少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第三光导部件和第一视窗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620中,并且第一壳体620可以是透明的壳体。具体地,第一壳体620可以包括保护部件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第三光导部件。如图6b所示,用户可旋转第一壳体以使其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分离。由于第一壳体是透明的,当观看第一放大虚像时,可看到现实环境的情况,以防止观看者发生跌倒、撞倒障碍物之类的意外情况。
可替换地,第一壳体可包括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全部组件,以缩短光路避免发生色散或图像变形。在此情况下,可将第一壳体设置为部分透明。其中,可将第三光导部件和第一视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透明部分中。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示例中,图5中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710和第二壳体720。具体地,第一壳体710能够通过滑轨装置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相连,并且可沿滑轨730相对于第二壳体移动。类似地,第二壳体720可通过滑轨装置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相连,并且可沿滑轨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滑轨装置的轨道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上,而滑动部件可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个壳体上。
在如图5所示的手持电子设备中,至少图像显示装置中的第三光导部件和第一视窗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720中,并且第一壳体720可以是透明的壳体。具体地,第一壳体720可以包括保护部件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第三光导部件。如图7b所示,用户可滑动第一壳体以使其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分离。由于第一壳体是透明的,当观看第一放大虚像时,可看到现实环境的情况,以防止观看者发生跌倒、撞倒障碍物之类的意外情况。
可替换地,第一壳体可包括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全部组件,以缩短光路避免发生色散或图像变形。在此情况下,可将第一壳体设置为部分透明。其中,可将第三光导部件和第一视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透明部分中。
下面,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方法。图8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方法800的流程图。显示方法800用于手持电子设备。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可图像处理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并且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一视窗。显示方法800中的各个步骤可分别被上述图1手持电子设备中的相应单元实现,因此,为了描述简洁,不再具体描述。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01中,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可以是,例如,图片、视频图像或文本和图片的组合。图像处理单元可以是手持电子设备的中央图像处理单元(例如CPU),可替换地,也可以是在物理或逻辑上独立设置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
在步骤S802中,通过第一显示单元显示第一图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显示单元可以是其屏幕的尺寸小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尺寸的微型显示单元。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显示单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具体地,第一显示单元的屏幕的分辨率可高于现有手持设备的屏幕的分辨率。例如,第一显示单元可采用符合高清或全高清标准的显示屏幕。由于第一显示单元的屏幕尺寸很小,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用户难以通过肉眼看清第一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第一图像。
在步骤S803中,通过第一光学系统接收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能够通过第一视窗观看的第一放大虚像,其中第一光学系统与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也就是说,第一光学系统具有正屈光力。可预先设定第一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可替换地,第一光学系统可包括第一调节部件以调整第一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通过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的第一视窗,观看者可经由第一光学系统,观看的第一图像的放大虚像。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用户可观看的图像尺寸不受手持设备自身屏幕尺寸的限制,从而在保持手持设备便携性能同时,用户可通过手持设备观看到具有较大尺寸的显示图像。此外,与微型投影仪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手持设备功耗很低,并且不受环境光的限制。在光线较强的户外或在光线较弱的室内均可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设备观看视频或图片。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当观看者在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时,才能够通过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第一放大虚像,从而防止用户所观看的内容被其他人窥视,提高了私密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8中所示的方法在步骤S801之前还可包括通过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并将所采集的第二图像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并且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根据第二图像生成第一图像。具体地,在通过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之后,可识别第二图像中的采集对象,并根据采集对象获得提示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一图像。可替换地,在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根据第二图像生成第一图像时,可获得观看者的位置参数,并且获得图像采集单元在采集第二图像时的采集参数,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根据位置参数和采集参数获得提示信息,并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一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通过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之前可确定第一光学系统形成的第一放大虚像与手持电子设备之间成像距离,并且可根据成像距离调节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焦距,使得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采集对象与所述第一放大虚像的显示位置对应,以改善用户的观看体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8中所示的方法还可包括根据例如图片、视频之类的图像文件生成第三图像。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图像处理单根据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生成在步骤S801中提供的第一图像。在第一图像中,第三图像可位于第二图像上层。具体地,在第一图像中,图像处理单元可将第二图像设置为位于第三图像的下层,并且第三图像设置为第一透明度n,其中,0≤n≤100%。从而在用户观看再现的视频图像同时,可看到周围的环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如图4所示,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可在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设置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并且设置在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周围。可替换地,发光单元可设置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二侧壁上,其中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图8中所示的方法800还可包括通过图像处理单元确定第一图像的颜色,并且根据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从而可避免用户看到图像显示装置黑色的侧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配置来提供第一图像;
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第一光学系统,配置来接收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第一放大虚像,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
第一视窗,设置在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允许观看者在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时,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观看到所述第一放大虚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配置来采集第二图像,并将所采集的第二图像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外表面上;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配置来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
图像识别模块,配置来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采集对象,并根据所述采集对象获得提示信息;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
位置检测模块,配置来获得观看者的位置参数;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还配置来在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获得采集参数;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采集参数获得提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还包括:
第一调节部件,配置来改变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以调整所述第一放大虚像的成像位置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成像位置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形成的所述第一放大虚像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之间成像距离;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
焦距调节模块,配置来根据所述成像距离调节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焦距。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
图像再现单元,配置来根据图像文件生成第三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配置来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位于所述第二图像上层。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周围。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二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配置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显示单元,配置来显示第二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允许观看者直接观看所述第二图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
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还包括:
保护部件,配置来保护所述透镜组件,其中所述保护部件覆盖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层,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重叠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还包括:
第二光导部件,配置来将经过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线传送到第三光导部件;
所述第三光导部件,配置来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光导部件传送的光并向所述第一视窗进行反射,其中所述第三光导部件设置在所述保护部件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配置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至少所述第二显示单元靠近所述第一视窗的部分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
转轴,能够绕该转轴的轴心旋转;
第一壳体,与所述转轴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心旋转,其中至少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光导部件和所述第一视窗设置在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为至少部分透明的壳体;以及
第二壳体,与所述转轴相连,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心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壳体,通过滑轨装置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相连,并且可沿滑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其中至少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所述第三光导部件和所述第一视窗设置在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为至少部分透明的壳体;
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滑轨装置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相连,并且可沿滑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
17.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和图像显示装置,并且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一视窗,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第一图像;
通过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通过第一光学系统接收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并对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视窗观看的第一放大虚像,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焦距。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手持电子设备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并将所采集的第二图像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及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采集对象,并根据所述采集对象获得提示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获得观看者的位置参数;
获得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在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的采集参数;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位置参数和所述采集参数获得提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提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图像。
21.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在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二图像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形成的所述第一放大虚像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之间成像距离;以及
根据所述成像距离调节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焦距。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图像文件生成第三图像,
所述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其中所述第三图像位于所述第二图像上层。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以及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周围。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一侧壁上;以及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第二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4032.9A CN103309038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4032.9A CN103309038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09038A true CN103309038A (zh) | 2013-09-18 |
CN103309038B CN103309038B (zh) | 2016-12-14 |
Family
ID=4913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64032.9A Active CN103309038B (zh) | 2012-03-12 | 2012-03-12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0903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6592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5683813A (zh) * | 2013-11-11 | 2016-06-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867598A (zh) * | 2015-01-23 | 2016-08-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91A (zh) * | 1991-09-30 | 1993-04-21 | 莫托罗拉公司 | 带有小型虚像显示器的便携式通讯接收机 |
CN1071516A (zh) * | 1991-09-30 | 1993-04-28 | 莫托罗拉公司 | 小型虚像显示器 |
US6545803B1 (en) * | 1997-08-25 | 2003-04-08 | Ricoh Company, Ltd. | Virtual screen display device |
CN101091377A (zh) * | 2005-01-04 | 2007-12-19 | 摩托罗拉公司 | 具有虚拟图像显示的电子设备 |
CN102333149A (zh) * | 2011-05-31 | 2012-01-25 | 苏州天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可视电话 |
CN202486428U (zh) * | 2012-03-12 | 2012-10-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手持电子设备 |
-
2012
- 2012-03-12 CN CN201210064032.9A patent/CN1033090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91A (zh) * | 1991-09-30 | 1993-04-21 | 莫托罗拉公司 | 带有小型虚像显示器的便携式通讯接收机 |
CN1071516A (zh) * | 1991-09-30 | 1993-04-28 | 莫托罗拉公司 | 小型虚像显示器 |
US6545803B1 (en) * | 1997-08-25 | 2003-04-08 | Ricoh Company, Ltd. | Virtual screen display device |
CN101091377A (zh) * | 2005-01-04 | 2007-12-19 | 摩托罗拉公司 | 具有虚拟图像显示的电子设备 |
CN102333149A (zh) * | 2011-05-31 | 2012-01-25 | 苏州天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可视电话 |
CN202486428U (zh) * | 2012-03-12 | 2012-10-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手持电子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6592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4516592B (zh) * | 2013-09-27 | 2017-09-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5683813A (zh) * | 2013-11-11 | 2016-06-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867598A (zh) * | 2015-01-23 | 2016-08-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09038B (zh) | 2016-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86428U (zh) | 手持电子设备 | |
CN104469464B (zh) | 图像显示装置、控制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图像显示系统 | |
KR101773892B1 (ko) | 표시 장치, 두부 장치형 표시 장치, 표시 시스템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 |
CN104054027B (zh) | 用于移动设备的透明显示器 | |
CN103309039A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04423583A (zh) |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控制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图像显示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3389579A (zh) | 用于增强现实的像素不透明度 | |
KR101728845B1 (ko) | 표시 장치, 포장 박스 및 포장 장치 | |
CN104284622A (zh) | 模拟装置 | |
US11843755B2 (en) | Cloud-based rendering of interactive augmented/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s | |
CN103309040A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03901618A (zh) | 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03309570A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 | |
CN103309038A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03454772B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18511106A (zh) | 在曲面波导中使用微磷光体和透镜元件阵列的混合现实光学系统 | |
CN103454771B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US20170193701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4239877A (zh) | 图像处理的方法和图像采集设备 | |
Young | OLED displays and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 | |
CN103376554A (zh) | 手持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 |
US20210349310A1 (en) | Highly interactive display environment for gaming | |
Hwang et al. | Augmented Edge Enhancement on Google Glass for Vision‐Impaired Users | |
Ranieri et al. | Transparent 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application | |
Okumura et al. | Hyperrealistic frameless display for future display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