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754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754B
CN103293754B CN201310056657.5A CN201310056657A CN103293754B CN 103293754 B CN103293754 B CN 103293754B CN 201310056657 A CN201310056657 A CN 201310056657A CN 103293754 B CN103293754 B CN 103293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unit
polarization
light
transparent lumine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66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3754A (zh
Inventor
黄啸川
杨宗桦
胡至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93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3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发光层、光修改层以及第一偏振层。所述透明发光层用以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所述光修改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下方。位于所述透明发光层与所述光修改层之间的所述第一偏振层用以使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偏振化。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吸收所述入射光,且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所述入射光。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来说涉及显示装置以及其显示方法,且更明确地说涉及可在不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以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产业已变成当今的主流产业,且从显示器充当人与信息之间的通信接口以来,显示器的发展非常重要。显示器产业已回应于对小尺寸、轻重量以及高分辨率的需求而发展。根据这些需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作为最实用的技术而引起注意。
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transparent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TOLED)显示器的特性为自发光、宽视角、快响应速度、低操作电压、低温度操作、高光伏效率等等。一般来说,TOLED显示器具有堆叠结构,其由TOLED层以及透明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层组成。TOLED层在发光方面由透明TFT层控制。
常规TOLED显示器可同时展示其背侧,且此特性可视为常规TOLED显示器的优点。然而,此特性有时可能降低可见性或成为干扰,这是因为可看见背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且当用于显示图像的透明发光层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时,由所述显示装置提供的背景图案可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展示。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发光层、光修改层以及第一偏振层。所述透明发光层用以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所述光修改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的第一侧,位于所述透明发光层下方且包含第一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衬底相对的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下方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与所述光修改层之间且用以使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偏振化。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通过所述液晶层吸收所述入射光,且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通过所述反射层反射所述入射光而成为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也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发光层以及光修改层。所述透明发光层用以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所述光修改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的第一侧,位于所述透明发光层下方且包含第一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衬底相对的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个像素单元包含电极以及有色介质(colormedium)。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通过所述有色介质吸收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所述入射光而成为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下方的光修改层。所述透明发光层用以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所述显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当所述透明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吸收来自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当所述透明发光层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来自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入射光而成为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吸收或反射所述入射光。当所述透明发光层被启用且显示图像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吸收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入射光,使得所述光修改层用作纯黑色背景。另一方面,当所述透明发光层被停用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所述入射光而成为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由于所述反射层、彩色滤光片或有色介质可设置在所述光修改层中,因此所要颜色或视觉图案可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展示。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方法中,所述光修改层取决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而配置。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以用于显示图像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吸收所述入射光。反之,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且所述透明发光层被停用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所述入射光。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示范性实施例、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得以描述且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从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变得更明白。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且与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B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模式中操作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C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D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反射层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1E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滤光层的示意图;
图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显示装置
120:透明发光层
122:圆形偏振器
124:第二线性偏振器
126:第三四分之一波片
140:光修改层
141:第一衬底
142:第二衬底
143:电极
144:液晶层
145:反射层
146:彩色滤光层
146a:第一部分
146b:第二部分
147:第一四分之一波片
148:第三线性偏振器
149:第四线性偏振器
160:第一偏振层
162:第二四分之一波片
164:第一线性偏振器
200:显示装置
220:透明发光层
240:光修改层
241:第一衬底
242:第二衬底
243:像素单元
243a:电极
243b:有色介质
243ba:第一带电有色粒子
243bb:第二带电有色粒子
243c:微容器
244:彩色滤光层
260:第一偏振层
280:第二偏振层
300:显示装置
342:第二衬底
343:像素单元
343a:电极
343b:有色介质
343ba:第一液体
343bb:第二液体
344:疏水层
345:反射层
346:彩色滤光层
IL:入射光
RL:反射光
S1:表面
S820:步骤
S840:步骤
V1:第一电压
V2:第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得以说明。只要可能,相同元件标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以指相同或相似部分。
下文阐述本文中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仅为了向读者提供这些特定实施例的简要概述而呈现这些方面,且这些方面并不希望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发明可包含下文中可能未列出的多个方面。
图1A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看图1A,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100包含透明发光层120、光修改层140以及第一偏振层160。透明发光层120用以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更具体地说,透明发光层120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用于发光的OLED层以及透明TFT层。
光修改层140设置在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一侧,位于透明发光层120下方,且光修改层140包含第一衬底141、在第一衬底141下方且与第一衬底141相对的第二衬底142、设置在第二衬底142上的多个电极143、设置在第一衬底141与第二衬底142之间的液晶层144以及设置在液晶层144下方的反射层145。第一偏振层160设置在透明发光层120与光修改层140之间。另外,第一偏振层160用以使穿透透明发光层120的入射光偏振化。
以上描述中描述了显示装置100的简要结构,但可添加额外层以辅助使显示装置100在不同模式之间切换以及显示图像。
在这个实施例中,光修改层140更包含彩色滤光层146以及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反射层145设置在电极143上,且彩色滤光层146设置在液晶层144与反射层145之间。彩色滤光层146可包含堆叠起来以形成彩色矩阵以显示各种颜色的各种着色层。另外,例如徽标(logo)或图形(figure)等印刷图案可印刷在彩色滤光层146或反射层145上。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设置在第一偏振层160与第一衬底141之间。此外,第一偏振层160包含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62以及第一线性偏振器164,其中第一线性偏振器164设置在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62与第一衬底141之间。显示装置100更包含在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二侧的圆形偏振器122,其中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二侧与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一侧相对。
上文描述的显示装置100可在不同模式中操作。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以用于显示图像时,光修改层140用以通过液晶层144吸收穿透透明发光层120的入射光,且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且被停用时,光修改层140用以通过反射层145反射入射光,使得入射光成为穿透透明发光层120的反射光。换句话说,取决于显示装置100的操作状态来调整光修改层140。入射光在第一模式中被阻断或吸收,以便提供纯黑色背景。反之,入射光在第二模式中由反射层145反射且穿透透明发光层120以展示彩色滤光层146的印刷图案或颜色。下文描述显示装置100的详细操作以及操作原理。
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左”和“右”应基于右手定则来看待。另外,以下示意图为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因此,术语“垂直”应视为垂直于横截面的方向。此外,术语“水平”应视为平行于横截面的方向。图1B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模式中操作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结合显示装置100的结构说明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的偏振状态的改变。参看图1B,显示装置100处于作用中且显示图像。当非偏振化的入射光IL进入显示装置100时,圆形偏振器122首先将入射光IL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右旋圆形偏振光IL接着通过透明发光层120。接下来,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穿透第一偏振层160。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62将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且第一线性偏振器164允许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通过。
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通过电极143中的至少一者施加第一电压V1以产生第一电场,且液晶层144由第一电场诱导以使入射光IL穿透液晶层144而不改变入射光IL的偏振状态。基于先前描述,当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透射到光修改层140时,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将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偏振化回到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接着,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穿透液晶层144以及彩色滤光层146且到达反射层145,使得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被反射而作为左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
左旋圆形反射光RL因为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的偏振化而作为垂直线性偏振反射光RL进一步透射回到第一偏振层。然而,垂直线性偏振反射光RL将因为偏振方向的差异而在第一偏振层160中被第一线性偏振器164阻断。
反之,当显示装置100处于非作用中且被停用时,第二模式中的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的光路径不同于第一模式中的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的光路径。图1C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参看图1C,当入射光IL穿透透明发光层120以及第一偏振层160时,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另外,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也将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差异在于,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时,不通过电极143中的至少一者施加电压,且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的偏振状态被液晶层144再次改变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此后,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被反射层145反射而作为反射光RL,反射光RL也为水平线性偏振的。
如图1C所示,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因此朝透明发光层120反射且被液晶层144转换为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接下来,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被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47再次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且离开光修改层140。由于反射光RL为水平线性偏振的,因此第一线性偏振器164允许反射光RL通过。接着,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62将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且反射光RL离开显示装置100。
用于显示装置100中的反射层145可经塑形以获得较好光学效应。图1D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反射层145的形状的示意图。参看图1D,反射层145面向透明发光层120(绘示于图1A中)的表面S1为凸块状的。借助于凸块状的表面S1,当入射光IL由反射层145反射时,被凸块反射的入射光IL可被散射以达成均匀光场。
另外,彩色滤光层146也可经设计以具有不同图案。图1E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滤光层146的示意图。参看图1E,彩色滤光层146具有第一部分146a以及第二部分146b,其中入射光以及反射光的第一波长被第一部分146a吸收,但穿透第二部分146b的入射光以及反射光未经历光吸收。举例来说,图1E中的反射层145部分由彩色滤光层146覆盖,因此光吸收仅在彩色滤光层146覆盖反射层145的彩色滤光层146的第一部分146a处执行。
根据上述描述,光修改层140用以取决于显示装置100的操作模式而吸收或反射入射光IL。可通过选择偏振器以及波片的组合来改变先前描述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偏振效应。也就是说,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可变且不限于先前实施例。
图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参看图2,第二线性偏振器124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代替图1A到图1C所示的圆形偏振器122用于显示装置100中。第二线性偏振器124设置在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二侧,且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设置在第二线性偏振器124与透明发光层120之间。当入射光IL按顺序穿透第二线性偏振器124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时,非偏振化的入射光IL首先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且接着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图2所示的第二线性偏振器124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的组合以及图1B所示的圆形偏振器122两者将入射光IL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由于图2以及图1A到图1C所示的第一偏振层160以及光修改层140相同,因此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在第一偏振层160以及光修改层140中的偏振状态的改变在图2以及图1A到图1C中类似。因此,可从图1A到图1C推断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在图2的第一偏振层160以及光修改层140中的偏振状态的改变。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二模式中时,穿透光修改层140以及第一偏振层160的反射光RL为右旋圆形偏振的。当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按顺序穿透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以及第二线性偏振器124时,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因此,在图2中,离开显示装置100的反射光RL为水平线性偏振的,这不同于图1C所示的反射光RL。
图3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参看图3,第一偏振层160为线性偏振器。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穿透第一偏振层160的非偏振化的入射光IL(在图3的左部中进行说明)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接着,类似于图1B所示的光路径,穿透液晶层144而无偏振改变的入射光IL被反射层145反射而作为反射光RL,且反射光RL最终被第一偏振层160阻断或吸收。
反之,当显示装置1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时,入射光IL的偏振状态被液晶层144改变,使得到达反射层145的入射光IL为水平线性偏振的。接下来,穿透液晶层144的反射光RL被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右旋圆形偏振反射光RL被允许通过第一偏振层160且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水平线性偏振反射光RL从透明发光层120离开显示装置100。
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参看图4,显示装置100中的光修改层140更包含第三线性偏振器148、第四线性偏振器149以及彩色滤光层146。第三线性偏振器148设置在第一偏振层160与第一衬底141之间,在所述实施例中反射层145设置在第二衬底142下方从而背离透明发光层120,且第四线性偏振器149设置在第二衬底142与反射层145之间。第三线性偏振器148与第四线性偏振器149交叉。换句话说,由第三线性偏振器148以及第四线性偏振器149转变的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不同且正交。此外,彩色滤光层146设置在第四线性层149与反射层145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层160为四分之一波片,且圆形偏振器122设置在透明发光层120的第二侧。可代替图4所示的圆形偏振器122使用第二线性偏振器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图4中未说明),且第二线性偏振器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使用类似于图2所示的第二线性偏振器124以及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26的使用。
根据穿透第一模式中的显示装置100的入射光IL的光路径,当入射光IL穿透圆形偏振器122时,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接下来,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穿透透明发光层120以及第一偏振层160,且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被第一偏振层160转换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由于液晶层144被电极143用第一电压提供的电场诱导以透射入射光IL而不改变入射光IL的偏振状态,因此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可能穿透第三线性偏振器148以及液晶层144而不改变偏振。然而,由于第四线性偏振器149以及第三线性偏振器148交叉,因此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将被第四线性偏振器149阻断。因此,光修改层140显示为透明发光层120的黑色背景。
反之,根据穿透第二模式中的显示装置100的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的光路径,穿透圆形偏振器122、透明发光层120以及第一偏振层的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在第二模式中,无电压施加到电极143,且入射光IL的偏振状态被液晶层144改变。因此,穿透液晶层144的水平线性偏振入射光IL被改变为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另外,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能够穿透第四线性偏振器149,且右旋圆形偏振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垂直线性偏振入射光IL。垂直线性偏振入射光IL接着被反射层145反射而作为反射光RL,反射光RL也为垂直线性偏振的。反射光RL按顺序穿透光修改层140、第一偏振层160、透明发光层120以及圆形偏振器122,且离开显示装置100。因此,彩色滤光层146的印刷图案或颜色可通过第二模式中的显示装置100展示。图4中绘示了反射光RL的偏振的改变,因此本文中不再提供详细描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145可被设计为图1D所示的反射层145以具有凸块状的面向透明发光层120的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146可被设计为图1E所示的彩色滤光层146以具有拥有不同光吸收性质的不同部分。
在先前实施例中,液晶层用于光修改层中且取决于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而被调整。液晶层对于使显示装置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起重要作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然而,液晶层可被也用于光修改的其它特定层替换。例如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元件、悬浮粒子元件(suspendedparticledevice;SPD)、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以及微盲孔等其它合适技术可代替液晶层应用于光修改层。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参看图5,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200包含透明发光层220以及光修改层240。透明发光层220用以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设置在透明发光层220的第一侧的位于透明发光层220下方的光修改层240包含第一衬底241、在第一衬底241下方且与第一衬底241相对的第二衬底242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241与第二衬底242之间的多个像素单元243。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含电极243a以及有色介质243b。
代替图1A所示的液晶层144使用像素单元243以用于使显示装置200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一般来说,像素单元243的结构可根据显示装置200的设计而变化。在图5所示的这个实施例中,像素单元243更包含微容器243c,且有色介质243b包含多个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以及多个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微容器234c含有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以及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吸收穿透透明发光层220的入射光IL,且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反射穿透透明发光层220的入射光IL。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以及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可为(例如但不限于)黑色粒子以及白色粒子。
当显示装置2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光修改层240用以通过有色介质243b吸收穿透透明发光层220的入射光IL。另一方面,当显示装置2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时,光修改层240用以反射入射光IL,使得入射光IL被反射而作为穿透透明发光层220的反射光RL。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光IL被图5所示的有色介质243b反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射光IL被反射层反射。
更具体地说,当显示装置2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通过像素单元243中的至少一者中的电极243a来施加第一电压V1以产生第一电场。由于第一有色粒子243ba以及第二有色粒子243bb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因此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由第一电场诱导且被排斥而朝第一衬底241,且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被吸引向电极243a。因此,入射光IL被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吸收,且光修改层240被用作纯黑色背景。反之,当显示装置2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时,通过像素单元243中的至少一者中的电极243a来施加第二电压V2以产生第二电场。因此,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由第二电场诱导且被排斥而朝第一衬底241,且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被吸引向电极243a。入射光IL因此被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反射。每一电极243a可被个别地控制,使得第一电压V1以及第二电压V2可被分别选择且提供到像素单元243。
此外,光修改层240更包含设置在透明发光层220与第一衬底241之间的彩色滤光层244。印刷图案可形成在彩色滤光层244上,且当透明发光层220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时,彩色滤光层244的印刷图案以及颜色可通过显示装置200显示。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参看图6,显示装置200更包含设置在光修改层240与透明发光层220之间的第一偏振层260以及设置在透明发光层220的第二侧的第二偏振层280,其中透明发光层220的第二侧与透明发光层220的第一侧相对。根据图6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偏振层260为四分之一波片,且第二偏振层280为圆形偏振器。
根据图6,当入射光IL穿透第二偏振层280时,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圆形偏振入射光IL。接下来,穿透透明发光层220以及第一偏振层260的圆形偏振入射光IL被偏振化为线性偏振入射光IL。线性偏振入射光IL因此透射到光修改层240,且入射光IL可取决于显示装置200的操作模式而被光修改层240吸收或反射。如果显示装置2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那么线性偏振入射光IL被第一带电有色粒子243ba吸收,且光修改层240可应用为黑色背景。相反,如果显示装置2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那么线性偏振入射光IL被第二带电有色粒子243bb反射而作为反射光RL。穿透第一偏振层260的反射光RL被偏振化为圆形偏振反射光RL,且圆形偏振反射光RL被允许通过第二偏振层280。因此,彩色滤光层244的印刷图案和颜色通过第二模式中的显示装置200显示。
第二偏振层280可具有不同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线性偏振器和四分之一波片可代替圆形偏振器被用作图6所示的第二偏振层280。可从图2以及相关描述推断线性偏振器以及四分之一波片的组合的结构以及使用,因此将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参看图7,显示装置300的主要结构以及操作方法类似于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200的主要结构以及操作方法。然而,显示装置300中的像素单元以及彩色滤光片的设计不同于显示装置200中的像素单元以及彩色滤光片的设计。另外,显示装置300中的光修改层340更包含疏水层344以及反射层345。
疏水层344设置在第二衬底342上,且反射层345设置在疏水层344与第二衬底342之间。有色介质343b包含设置在像素单元343中的极性第一液体343ba以及有色且非极性的第二液体343bb。每一所述像素单元也包含电极343a,且像素单元343可通过栅格彼此分离。第一液体343ba与第二液体343bb不可混合。此外,光修改层340包含彩色滤光层346,且彩色滤光层346设置在疏水层344与反射层345之间。
当显示装置300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不通过像素单元343中的至少一者中的电极343a施加电压。因此电极343a因为第二液体343bb的非极性属性而由第二液体343bb覆盖,且入射光IL由第二液体343bb吸收。因此,光修改层340应用为有色背景。第二液体343bb的颜色为(例如但不限于)黑色。反之,当显示装置300在第二模式中操作时,通过电极343a施加第一电压V1以修改第二液体334bb的润湿属性。因为第二液体334bb被疏水层344的一部分排斥,因此电极343a被暴露,且穿透第一液体343ba的入射光IL被反射层345反射。在本实施例中,电极343a为透明的以允许入射光IL以及反射光RL通过。因此,彩色滤光片的印刷图案或颜色可通过第二模式中的显示装置300显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更包含类似于图6所示的第一偏振层260以及第二偏振层280的第一偏振层以及第二偏振层(未说明)。在显示装置300中,第一偏振层可为四分之一波片,且第二偏振层可为圆形偏振器或线性偏振器与四分之一波片的组合。可从图2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推断第一偏振层以及第二偏振层的结构以及使用,因此出于简洁目的在本文中将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图8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显示方法由显示装置采用,其中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发光层以及光修改层。光修改层设置在透明发光层下方,且透明发光层用以在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显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步骤S820中,当透明发光层在第一模式中操作时,光修改层用以吸收穿透发光层的入射光。在步骤S840中,当透明发光层在第二模式中被停用时,光修改层用以反射入射光而成为穿透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由于显示装置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由显示装置采用的显示方法适用于根据显示装置的当前操作模式将光修改层切换到合适状态。
如上所述,在由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使用光修改层以吸收或反射穿透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当透明发光层处于作用中以用于显示图像时,光修改层用以吸收入射光,使得光修改层作为纯背景操作以提供较好视觉效应。当透明发光层处于非作用中以处于闲置状态时,光修改层用以将入射光反射为反射光。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设置在光修改层中的彩色滤光片或反射层的所要背景颜色或图案。另外,在由显示装置采用的显示方法中,光修改层用以取决于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而吸收或反射入射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结构作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以上内容,希望本发明涵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所述修改和变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显示装置,可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发光层,其用以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显示图像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被停用;
光修改层,其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的第一侧,位于所述透明发光层下方,且包括第一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衬底相对的第二衬底、彩色滤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个像素单元包含电极以及有色介质,所述彩色滤光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
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光修改层与所述透明发光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为四分之一波片;以及
第二偏振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发光层的第二侧,其中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第一侧相对,且所述第二偏振层为圆形偏振器,
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通过所述有色介质吸收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入射光;且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时,所述光修改层用以反射所述入射光而成为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反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微容器,且所述有色介质包括多个第一带电有色粒子以及多个第二带电有色粒子,且所述微容器含有所述第一带电有色粒子以及所述第二带电有色粒子,且所述第一带电有色粒子吸收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入射光,且所述第二带电有色粒子反射穿透所述透明发光层的所述入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操作时,通过所述像素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所述电极施加第一电压以产生第一电场,且所述第一带电有色粒子由所述第一电场诱导且被排斥而朝所述第一衬底,且所述第二带电有色粒子被吸引向所述电极,且当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操作时,通过所述像素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所述电极施加第二电压以产生第二电场,且所述第二带电有色粒子由所述第二电场诱导且被排斥而朝所述第一衬底,且所述第一带电有色粒子被吸引向所述电极。
CN201310056657.5A 2012-02-22 2013-02-2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293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1572P 2012-02-22 2012-02-22
US61/601,572 2012-02-22
US13/761,153 2013-02-07
US13/761,153 US9229269B2 (en) 2012-02-22 2013-02-07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754A CN103293754A (zh) 2013-09-11
CN103293754B true CN103293754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87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6657.5A Active CN103293754B (zh) 2012-02-22 2013-02-2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29269B2 (zh)
EP (1) EP2631949B1 (zh)
CN (1) CN103293754B (zh)
TW (1) TWI5376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79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式光阀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0253B4 (de) 2014-01-10 2023-05-04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S10380933B2 (en) * 2014-02-07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Display with high transparency
US10453371B2 (en) 2014-02-07 2019-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display with color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
US10565925B2 (en) 2014-02-07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ull color display with intrinsic transparency
US10375365B2 (en) 2014-02-07 201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color and contrast
US10554962B2 (en) 2014-02-07 2020-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high transparency display for light field generation
KR102223421B1 (ko) * 2014-08-05 2021-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5807526A (zh) * 2016-04-18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在显示态和镜面态之间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
KR102111045B1 (ko) * 2017-10-31 2020-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346683B (zh) * 2018-02-09 2021-01-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09119456B (zh) * 2018-10-23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89925B (zh) * 2021-06-09 2023-01-1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8023B (en) * 1999-02-26 2000-04-21 Sony Corp Reflective display
CN1866104A (zh) * 2005-05-20 2006-11-22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1058725A1 (ja) * 2009-11-10 2011-05-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20475A (en) * 2009-12-15 2011-06-16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wetting display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2030B2 (ja) 2001-02-20 2008-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3149682A (ja) 2001-11-16 2003-05-21 Fuji Xerox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TWI235620B (en) 2003-12-09 2005-07-0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TW200732733A (en) 2006-02-17 2007-09-01 Ind Tech Res Inst Hybrid display
TWI380254B (en) 2008-08-08 2012-12-21 Prime View Int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07321A (en) 2008-08-08 2010-02-16 Wintek Corp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US8451193B2 (en) 2009-08-31 2013-05-2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verlayed display
US9087801B2 (en) * 2010-04-29 2015-07-21 Apple Inc. Power effici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88023B (en) * 1999-02-26 2000-04-21 Sony Corp Reflective display
CN1866104A (zh) * 2005-05-20 2006-11-22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1058725A1 (ja) * 2009-11-10 2011-05-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20475A (en) * 2009-12-15 2011-06-16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wetting display pan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79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式光阀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1949A2 (en) 2013-08-28
EP2631949B1 (en) 2016-02-10
TWI537644B (zh) 2016-06-11
CN103293754A (zh) 2013-09-11
US20130215365A1 (en) 2013-08-22
US9229269B2 (en) 2016-01-05
EP2631949A3 (en) 2013-11-13
TW201335675A (zh) 201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3754B (zh) 显示装置
KR102424483B1 (ko) 전자 기기, 화상 표시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표시 시스템
US9188806B2 (en) Multi-purpose electrical window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6292092B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4241324B (zh) 显示单元和电子设备
US20130271445A1 (en) Dual mode display device
CN103699269B (zh) 一种双面触摸显示装置
CN103197477B (zh) 一种双模液晶显示装置、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
CN103217832B (zh) 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14973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3066069A (zh) Tft阵列基板、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形成方法
CN105974668B (zh)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547A (zh) 光学补偿膜、其制作方法以及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03112A (zh) 双面液晶显示面板、双面显示器
CN108139636A (zh) 切换反射镜面板及切换反射镜元件
JP2008171011A (ja) 表示装置
CN107817637A (zh) 防蓝光结构、显示装置以及防蓝光调节方法
CN102998791B (zh) 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
KR101912338B1 (ko) 반사형 표시장치
CN105259708A (zh) 透明显示器
CN102819154A (zh)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20616B (zh) 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P2966496A1 (en) 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window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112355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防窥显示模组
CN108693654A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