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3278A -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3278A
CN103283278A CN2011800601671A CN201180060167A CN103283278A CN 103283278 A CN103283278 A CN 103283278A CN 2011800601671 A CN2011800601671 A CN 2011800601671A CN 201180060167 A CN201180060167 A CN 201180060167A CN 103283278 A CN103283278 A CN 103283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breakout
breakout gateway
session
flow
internet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01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P.赛拉嫩
M.萨哈斯拉布赫
N.沃拉
叶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SpA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3283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将用户设备UE情境存储在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的本地存储器中,UE情境包括针对出口数据会话的会话情境。由于移动,所述UE将附着从前任本地出口网关改变到新本地出口网关。所述会话情境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LBGW的标识符以及新LBGW的标识符。所述前任LBGW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IP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源IP地址的第一流量,并使用所述会话情境来将所述第一流量从所述前任LBGW经由第一隧道转发至所述新LBGW。因而,对于所述会话情境存在可全局路由的IP地址,其在UE从一个LBGW移动到另一LBGW时不需要改变。实施例是针对通过两个以上的LBGW进行路由,以及针对除前述出口数据会话之外UE在新LBGW上发起另一出口数据会话时来进行详述的。

Description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范性且非限制性实施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更具体而言,涉及使用网络地址转换的本地出口和用户移动性。
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旨在对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本发明提供背景或情境。本文中的描述可以包括可能推行的概念但未必是已经先前被构思或推行的理论。因此,除非本文中另行指示,否则这一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并非是本申请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因包含在这一部分内而承认为现有技术。
下述可能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发现的缩写被如下定义: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BTS              (蜂窝系统的)基站收发台
DL         (朝向UE的)下行链路
EPC              演进分组内核
E-UTRAN   演进UTRAN(LTE)
IP          互联网协议
LBGW  本地出口网关(breakout gateway)
LTE             长期演进
MM/MME   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实体
NAT             网络地址转换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SGW           服务网关
UE        用户设备
UL        (来自UE的)上行链路
UTRAN       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
跨越更高数量的无线网络订户的对更高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的要求正推动一种趋势,该趋势朝向对于某些数据传输需求而言利用非蜂窝系统,在过去这种需求由蜂窝系统所严格地满足。这被称为本地出口(breakout),其中,蜂窝网络订户为其数据需求中的至少一些而利用某种非蜂窝机制。一般将针对这一数据的非蜂窝开/关匝道(ramp)称为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或LBGW,并且例如,可以将其体现为WiFi、WLAN或蓝牙接入节点,IP流量通过其经由端口去往和来自移动用户设备。
本地出口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了降低其网络上的数据流量的负担的手段。LBGW或出口点变成了用于UE的数据流量的锚定点(anchoring point)。对于从一个LBGW移动到另一LBGW的移动用户/UE而言,长数据会话,例如,用于流传输电影或者扩展网际语音协议VoIP语音呼叫对这种设置引起问题。考虑图1。通过虚线近似出蜂窝BTS的覆盖区。处于BTS-1的控制下的UE具有进行中的通过LBGW-1的本地出口。在UE移动到新的BTS-2时,在UE-1处开始的会话无法被移动;在现有技术中,必须使所述会话终止,并重新开始,以通过LBGW-2进行路由,或者必须在新的BTS-2和作为会话的锚定点的旧的BTS-1之间输送数据分组。不管新的BTS-2是处于相同的SGW-1下还是不同的SGW-2下,也不管UE是正在其原位蜂窝网络和造访网络之间移动还是在两个造访蜂窝网络之间移动,都是这种情况。
一些针对本地出口的提议使出口网络向UE分配IP地址。然后由UE来决定是将其流量传递至蜂窝网络的EPC(图1的SGW-1或MME-1),还是传递至所述出口网络(图1的LBGW-1)。这里,UE的移动性对出口引起问题。在UE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其不得不获取新的出口IP地址,这将终止与第一出口接入点LBGW-1的所有现有连接,或者其将需要将其出口数据流量从现有的锚定点隧通(tunnel)至新的位置,在图1的情况下,将是从BTS-1到BTS-2。
此外,支持出口流量的网络是对过去的惯例的打破,因为其潜在地削弱了所述网络的收益流。某些网络具有将这一新的收益蓝图考虑在内的策略,并且允许UE总是选择通过出口网络卸载哪些会话可能与那些策略或者其他网络运营商策略相反。
针对本地出口移动性的另一个选项是允许LBGW做出由UE移动性引起的出口决定。这也倾向于导致在UE移动至另一BTS时终止UE数据会话。
发明内容:
利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来克服上述和其他问题并实现其他优点。
在其第一方面中,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用户设备情境,其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出口数据会话的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处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以及使用所述用户设备情境来将所述第一流量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经由第一隧道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
在其第二方面中,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并且存储用户设备情境,所述用户设备情境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出口数据会话的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使所述设备至少执行:响应于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使用所述用户设备情境来将所述第一流量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经由第一隧道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
在其第三方面中,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其存储了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程序导致包括以下内容的动作:存储用户设备情境,其包括针对至少一个出口数据会话的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处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以及使用所述用户设备情境来将所述第一流量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经由第一隧道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
下文将更加充分地详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相对于在常规本地出口中在各种蜂窝和出口网络节点之间移动的UE示出了各种蜂窝和出口网络节点。
图2是示出使用网络地址转换通过第一本地出口网关经由端口到UE的流量的示意图。
图3是与图2类似的示意图,但是在图3中,UE已经移动到第二本地出口网关之下,并且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通过第一本地出口网关路由至第二本地出口网关,并且最终路由至UE的流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示范性实施例的某种设备的简化方框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方法的操作以及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的结果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范性出口机制最小化了在蜂窝BTS之间对UE数据会话的不期望的水平路由。在UE移动到新的LBGW并开始新的数据会话时,将出站(outbound)分组递交给新LBGW上的NAT,并因而入站(inbound)分组也抵达了新的NAT,从而针对新的会话优化了路径。
LBGW能够选择通过所述出口网络卸载哪些用户会话。这些会话将不会通过运营商的私有移动网络(例如,蜂窝网络/BTS)进行路由,而是要将它们直接引导到开放的互联网当中。
作为起始点,假设存在发起UE的出口数据会话的LBGW。在所述LBGW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了UE情境,其包括针对这些出口数据会话中的每个的会话情境,所述会话情境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发起这一会话的LBGW本身的标识符。就常规而言,假设对于这一会话情境而言为UE分配了源IP地址,并且服务互联网站点携带了目的IP地址。这一会话上的数据直接通过所述LBGW在双向上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递。在最初通过这一相同的LBGW建立数据出口会话时,不涉及其他锚定点或网络节点。
图2图示了这一初始条件。UE 10通过LBGW 12建立了第一数据会话11,LBGW 12使用其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了网络地址转换表NAT 13,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表NAT 13包括具有针对此第一数据会话11的会话情境的UE情境。所述第一数据会话11上的流量在UE和位于互联网 14上的端点之间进行路由。这是数据出口会话,因而第一数据会话11不经过私有(蜂窝)运营商网络16,尽管实际上相同的UE 10可以处于该私有运营商网络16上的BTS 18的控制之下。运营商网络16包括BTS 18和20两者,但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将运营商网络16偏移示出。
现在在图3处,UE已经被移动并且被附着到另一LBGW 22。为了方便起见,将LBGW 12称为前任LBGW,并将LBGW 22称为新LBGW。仍然通过前任LBGW 12锚定第一数据会话11。在前任LBGW 12和新LBGW 22之间建立隧道26。在UE 10的管制移交(handoff)时,前任LBGW 12将所述UE情境连同UE的出口会话列表一起发送至新LBGW 22。前任 LBGW 12和新LBGW 22二者都更新其会话情境,以反映该交接。就图3而言将看出,如果UE利用新LBGW 22发起新会话21,那么那些新会话不被传播至前任LBGW 12。就图2而言,考虑出口会话11,要紧的不是UE 10是否已经移交到运营商网络16上的新BTS 20。
一旦UE 10被附着到新LBGW 22,并且更新前任LBGW 12处的会话情境,以反映针对第一数据会话11的新LBGW 22的标识符,则在前任LBGW 12处接收到源自于互联网 14上的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被寻址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将该源IP地址分配给UE 10,并在UE改变其附着之后针对第一会话11为所述UE保持该地址。之后,前任LBGW 12使用所述UE会话情境来将第一会话11上的流量从前任LBGW 12通过第一隧道26转发至新LBGW 22。
上述流量是朝向UE 10的下行链路,并且可以将其方便地称为第一数据会话11上的第一流量。第一数据会话11上的第二流量则是在图3处的新附着之后类似地流动的上行链路流量。UE 10在第一会话11上将其UL出口流量发送至新LBGW 22,新LBGW 22的本地存储的针对与第一会话11有关的UE情境的会话情境具有与前任LBGW的会话情境相同的信息;即源和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形成隧道端的前任LBGW和新LBGW的标识符。新LBGW 22接收来自所述UE的此第二(上行链路)流量,检查针对第一数据会话11的会话情境,并将此第二流量通过隧道26转发至前任LBGW 12。
前任LBGW 12通过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新LBGW 22的处于数据会话11上的该第二(上行链路)流量,该第二流量源自于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在此例子中是UE 10),并被寻址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网站),并且前任LBGW 12将该第二流量引导至互联网上的路由器24,以便递送给目的地址。LBGW 12、22中的每个在其相应的NAT 13、24中具有针对数据会话11的相同会话情境:源和目的IP地址、针对LBGW 12、22之间的隧道26的隧道端点(BLGW 12、22)的标识符、以及针对会话11的端口,所述会话11共享LBGW 12、22间的隧道26。
现在从LBGW 12的角度考虑图3,如果UE在从UE首先建立第一会话11的初始LBGW(未示出)移开之后附着到前任LBGW 12的话。在这一例子中,UE 10在保持相同的第一数据会话11(其不像图2-3那样而被锚定在初始LBGW处)的同时已经附着到三个不同的LBGW;初始LBGW随后是前任LBGW 12,随后是新LBGW 22。在这一例子中,还存在处于前任LBGW 12和初始LBGW(未示出)之间的第二隧道(未示出)。
在这一例子中,前任LBGW 12处的UE情境及其针对第一数据会话11的会话情境进一步包括用于初始LBGW的标识符。从前任LBGW 12的角度来看,第一流量(通往UE 10的DL)经由第二隧道从初始LBGW被接收,并经由第一隧道26被转发至新LBGW 22。在前任LBGW 12处通过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新LBGW 22的源自于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流量(来自UE的UL),并将其经由第二隧道(未示出)转发至初始LBGW(未示出)。
注意的是,具有三个LBGW的链条的以上例子中,针对第一数据会话的三个NAT并不都是相同的;初始LBGW不需要具有新LBGW 22的知识,并且反之亦然,因为那两个节点没有直接在它们之间具有隧道。在相应的LBGW处的隧道的任一侧上保持针对每一节点的会话情境的UE会话标识符。在旧LBGW 12和新LBGW 22之间创建隧道26,并将会话情境信息传递至新LBGW 22,其使得初始会话能够在初始LBGW处得以保持。
随着UE在网络中四处移动,将针对上文指出的LBGW之间的会话打开新的隧道。根据UE移动性,长时间存在的会话可以在UE的当前附着点和发起该会话的LBGW之间形成隧道的链条。由于UE数据会话通常是相对短期存在的,因而数据转发链条一般不应当贯穿太多LBGW。但是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它们增长得过长,可以存在针对给定出口数据会话定义的最大跳跃计数(hop count),在该最大跳跃计数之后UE 10将被强制将该会话重新初始化至新LBGW。
如果UE移动回到LBGW,该LBGW正在将针对其的会话转发至另一LBGW,那么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切断额外的环路,使得该会话上的相同分组决不穿过任何个别的LBGW一次以上。因而,例如,如果我们由上面的三个LBGW例子假设UE再一次从新LBGW 22移动到初始LBGW,那么第一会话上的流量经由初始LBGW在UE和互联网之间行进,而不再通过前任LBGW 12或新LBGW22。
将每个会话锚定到将其初始化的LBGW。高度移动的UE可能同时具有锚定至多个不同LBGW的不同会话。图3图示出了这种原理,其中,在新LBGW 22处建立了第二会话21,其中UE再次作为源IP地址,并且某个其他互联网站点作为目的地址。针对这一新数据出口会话21的锚定者是LBGW 22,因而这一会话不穿过前任LBGW 12。但是UE 10仍然保持锚定在前任LBGW 12处的第一数据会话11,因此在图3处,单个UE 10具有锚定在两个不同LBGW 12、22处的两个数据会话11、21。从前任LBGW 12的角度来看,除非UE 10移动回并重新附着到LBGW 12,否则在UE10附着至新LBGW 22之后在UE 10和新LBGW 22之间建立的新数据会话21上的流量不穿过前任LBGW 12,并且在前任LBGW 12处存储的UE情境中不存在针对该新会话21的会话情境。LBGW 12、22仅共享锚定在另一LBGW上的会话的情境;如果UE被附着到/驻留于锚定该会话的相同的LBGW上(例如,图3中的LBGW 22上的会话21),那么就不需要将所述会话情境传送到所述另一LBGW。
不管UE的移动性如何都在所述NAT中保持的针对所述UE的NAT IP地址的使用将数据出口会话无缝地锚定到可全局路由的网络节点(例如,对于会话11而言是LBGW 12以及对于会话21而言是LBGW 22),而与UE移动到哪里无关。
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此外存在处于LBGW 12处的用于其锚定的一个或多个会话11的策略实施模块,其被用于a)选择哪些数据会话通往出口,以及b)将属于已经移动到别处的UE的分组重定向至正确的目的地。随着UE移动到另一LBGW,在新的LBGW 22和旧LBGW 12之间创建了隧道,以允许用户数据会话11继续。
根据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不需要针对UE中的实现方式进行修改,因为不需要UE携带两个IP地址(即,一个地址针对标准EPC流量以及一个地址针对随着UE移动性而改变的出口流量)。也就是说,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针对UE的IP地址对于蜂窝流量和出口流量是相同的。这些示范性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在LBGW 12上而非UE 10上选择将哪些会话转发至EPC或本地转发至出口。这是利用网络运营商的测量规则所配置的节点,因此LBGW 12更适合于做出出口决定。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保存了会话移动性,因为即使当UE移动到新的网络也会使出口会话保持存活。
此外,在某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对于UE的数据会话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锚定点。在某些出口提议中,UE的出口点/LBGW在UE被连接至所述网络的时间内保持相同。如果UE移动了很大距离,那么在对需要将UE连接至其单独的锚定LBGW的多跳数据转发的提议中可能会损失本地出口的好处。但是在上文详述的示范性实施例中,避免了这一问题,因为仅固定了各个数据会话的端点,并且在发起新的会话时,那些新会话得到尽可能接近UE的出口点/LBGW。此外,上文指出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还可能在非常有移动性的UE或者非常长的会话情况下限制多跳能够延伸多远。
对图4做出参考,以便图示出适用于实践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时使用的处于图2-3的LBGW 12的位置中的接入节点的简化方框图。在图4中,LBGW 12适于通过无线链路与诸如移动通信装置的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在上文中被称为UE 10,并且其还被配置为在不需要经过任何运营商网络的情况下与互联网直接通信。LBGW 12包括:控制器,例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12A;被体现为存储器(MEM)12C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12B以及上文详述的具有针对相关各个会话的情境和NAT列表的UE情境13;以及用于无线链路的适当的调制调解器12D,其还包括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与UE 10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的射频(RF)发射器和接收器。
假定所述PROG 12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由相关联的DP执行时能够使设备12根据如上文详述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操作的程序指令。也就是说,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可由LBGW 12的DP 12A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以及固件)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计算机可读MEM 12C可以具有适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例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装置、闪速存储器、磁存储装置和系统、光存储装置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除存储器。DP 12A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其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5是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方法的操作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的结果的逻辑流程图。根据这些示范性实施例,在块502处,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了包括(例如)针对出口数据会话的会话情境的UE情境,其中,所述会话情境包括源IP地址和端口号、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前任LBGW的标识符以及新LBGW的标识符。在块504处,前任LBGW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IP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IP地址的第一流量。以及在块506处,使用会话情境来将所述第一流量从所述前任LBGW经由第一隧道转发至所述新LBGW。
可以将图5中所示的各种块看作方法步骤,和/或看作由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操作产生的操作,和/或看作被构造为执行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多个耦合逻辑电路元件。
一般而言,可以按照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各种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可以按照硬件来实现一些方面,而其他方面可以按照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尽管本发明不限于此。虽然可以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各种方面说明为或者描述为方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某种其他图示,但是应当较好地理解的是,可以按照(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的)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装置、或者这些的某种组合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这些块、设备、系统、技术或方法。
因而,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的各种部件中被实践,并且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在被体现为集成电路的设备中被实现。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可以包括用于体现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可配置的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电路(以及可能包括固件),以便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操作。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考虑到上述描述,对本发明的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调整将对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变得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以及所有的修改仍将落在本发明的非限制性且示范性的实施例的范围内。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且示范性的实施例的一些特征可被用来获得益处,而不需要对应地使用其他特征。同样地,应当将前述描述看作仅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教导和示范性实施例,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此外,针对上述示范性实施例所详述的具体系统、节点和装置对于本文中更为宽泛的教导而言是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以将该教导用在当前开发的或者尚未开发的允许本地出口的无线电接入系统中。

Claims (20)

1. 一种方法,包括:
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2C)中存储包括针对出口数据会话的会话情境(13)的用户设备(10)情境,其中,所述会话情境包括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标识符;
在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11);以及
使用所述会话情境(13)来将所述第一流量(11)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第一隧道(26)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第二流量(11),所述第二流量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
将所述第二流量(11)引导至互联网(14)上的路由器(2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第二隧道接收来自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第一流量(11);
并且其中,所述会话情境(13)还包括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第二流量,所述第二流量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
将所述第二流量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所述第二隧道转发至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添加至所存储的会话情境(13),并在被分配了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后建立所述第一隧道(26)。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被配置为在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互联网(14)之间提供直接连接的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执行所述方法;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来将所述会话情境(13)传送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10)附着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间建立的新数据会话(21)上的流量不穿过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2C)还存储出口会话策略过滤器,其使用所存储的用户设备情境(13)来选择性地过滤将转发所述用户设备(10)的哪些会话(11,21)。
8. 一种设备(12),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2A);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12C),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2B),并且存储了包括针对出口数据会话的会话情境(13)的用户设备情境,其中,所述会话情境包括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标识符;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2C)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2B)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A)来使所述设备至少执行:
响应于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11);使用所述会话情境(13)来将所述第一流量(11)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第一隧道(26)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2C)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12B)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A)来使所述设备至少进一步执行:
响应于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从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接收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流量(11);将所述第二流量(11)引导至互联网(14)上的路由器(24)。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第二隧道接收来自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第一流量(11);
并且其中,所述会话情境(13)还包括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
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2C)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2B)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A)来使所述设备至少进一步执行:
响应于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从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接收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二流量,将所述第二流量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所述第二隧道转发至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
11. 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将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添加至所存储的会话情境(13),并且在被分配了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后建立所述第一隧道(26)。
12. 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在所述用户设备(10)和互联网(14)之间提供直接连接的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
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2C)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2B)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A)来使所述设备至少进一步执行: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来将所述会话情境(13)传送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10)附着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后,在所述用户设备(10)和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间建立的新数据会话(21)上的流量不穿过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
14. 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器(12C)还存储出口会话策略过滤器,其使用所存储的用户设备情境(13)来选择性地过滤将转发所述用户设备(10)的哪些会话(11,21)。
15. 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程序(12B)的存储器(12C),在由处理器(12A)执行时,所述程序将导致包括以下内容的动作:
存储包括针对出口数据会话的会话情境(13)的用户设备情境,其中,所述会话情境(13)包括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的标识符和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标识符;
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接收源自于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第一流量(11);以及
使用所述会话情境(13)来将所述第一流量(11)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第一隧道(26)转发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器(12C),还包括:
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第二流量(11),所述第二流量(11)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
将所述第二流量(11)引导至互联网(14)上的路由器(24)。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器,其中,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第二隧道接收来自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第一流量(11);
并且其中,所述会话情境(13)还包括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的标识符;
所述动作还包括:
在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处经由所述第一隧道(26)接收来自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的第二流量(11),所述第二流量(11)源自于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并且被寻址到所述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
将所述第二流量(11)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经由所述第二隧道转发至所述初始本地出口网关。
18. 根据权利要求15到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存储器(12C),其中,将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12)添加至所存储的会话情境(13),并且在被分配了所述源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之后建立所述第一隧道(26)。
19. 根据权利要求15到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存储器(12C),其中,所述存储器(12C)和处理器(12A)被置于被配置为在所述用户设备(10)和互联网(14)之间提供直接连接的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内;
所述动作还包括: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10)将附着从所述前任本地出口网关(12)改变到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来将所述会话情境(13)传送至所述新本地出口网关(22)。
20. 根据权利要求15到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存储器(12C),其中,所述存储器(12C)还存储了出口会话策略过滤器,其使用所存储的用户设备情境(13)来选择性地过滤将转发所述用户设备(10)的哪些会话(11,21)。
CN2011800601671A 2010-10-15 2011-10-11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32832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25,208 US20120093074A1 (en) 2010-10-15 2010-10-15 Local breakout with local gateway for mobile users
US12/925208 2010-10-15
PCT/EP2011/067667 WO2012049133A1 (en) 2010-10-15 2011-10-11 A user equipment changing attachment between local breakout gateway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278A true CN103283278A (zh) 2013-09-04

Family

ID=4478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01671A Pending CN103283278A (zh) 2010-10-15 2011-10-11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3074A1 (zh)
EP (1) EP2628334A1 (zh)
KR (1) KR20130106855A (zh)
CN (1) CN103283278A (zh)
WO (1) WO2012049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330B (zh) * 2012-05-11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地网关的ip地址分配方法、中继节点及分组数据网关
CN104412628B (zh) * 2012-07-10 2018-07-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电信网络中提供应用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4025773A1 (en) 2012-08-10 2014-02-13 Ibasis, Inc. Signaling traffic redu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788188B2 (en) 2012-12-14 2017-10-10 Ibasi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ub breakout roaming
CN104469852B (zh) 2013-09-13 2019-10-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建立本地分流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36293A1 (en) 2014-09-04 2016-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routing of data packets betwee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service provider based in the local service cloud
WO2016164723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Altiostar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intelligence controller
US10470031B2 (en) 2016-05-20 2019-11-05 Ibasis, Inc. Voice over IMS roaming gateway
BR112019006507A2 (pt) 2016-09-30 2019-06-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em um nó de rede, método em um dispositivo sem fio, nó de rede e dispositivo sem fio
CN110268732B (zh) 2017-02-15 2020-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本地疏导控制器、网关和系统
US10848345B2 (en) * 2018-12-31 2020-11-24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Multi-protocol encapsulation traffic acceleration and optimiz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6970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network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690319A (zh) * 2007-04-27 2010-03-31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方法、无线电系统和基站
CN101785267A (zh) * 2007-08-20 2010-07-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网络中提供本地突破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98621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Schaefer Burkhard Workflow-based creation of a patient cd
CN101855922A (zh) * 2007-09-10 2010-10-06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在切换情况下本地疏导服务的服务连续性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4430B2 (en) * 2004-01-31 2014-09-02 Athonet Srl Wireless mobility gateway
JP2013518492A (ja) * 2010-02-05 2013-05-20 エヌイーシー ヨーロッパ リミ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トラフィックをルーティ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
WO2011098980A1 (en) * 2010-02-11 2011-08-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working between systems using different ip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US8432871B1 (en) * 2010-03-26 2013-04-30 Juniper Networks, Inc. Offloading mobile traffic from a mobile cor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0319A (zh) * 2007-04-27 2010-03-31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方法、无线电系统和基站
US20080316970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network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785267A (zh) * 2007-08-20 2010-07-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网络中提供本地突破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55922A (zh) * 2007-09-10 2010-10-06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在切换情况下本地疏导服务的服务连续性
US20100198621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Schaefer Burkhard Workflow-based creation of a patient c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8334A1 (en) 2013-08-21
KR20130106855A (ko) 2013-09-30
WO2012049133A1 (en) 2012-04-19
US20120093074A1 (en) 201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278A (zh) 在本地出口网关之间改变附着的用户设备
CN111066292B (zh) 新空口网络的二层移动
US202200149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ab handovers
US10356665B2 (en) Source base station gateway (GW) for releasing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device
US9338710B2 (en) Data forwarding during handover in a self-backhauled cell
EP2306767B1 (en)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JP2018525874A (ja) バックホー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フローの移行
CN113630827A (zh)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对应的基站和网络节点
US20220263743A1 (en) Selective packet duplication or alternative packet transmission based on survival time
CN111901817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US20150296424A1 (en)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Mobile Relay Node
US1012914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in ethernet network
JP2007129591A (ja) 基地局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21500805A (ja) 伝送制御方法、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US20220225207A1 (en) Address assignment
US2016022745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 of a Data Bearer
EP2844024A1 (en) Mobile node registration method,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 switch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EP3435705B1 (en) Communication relay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data packets
JP7013423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でのアップリンクベアラーバインディング
KR20230091908A (ko) 패킷 리라우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92162A (zh) 一种宿主基站、中断节点设备及增强路径转换的方法
KR20160120052A (ko) 세그먼트 라우팅을 이용한 아이피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hen et al. HetSDN: Exploiting SD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usage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JP2023547493A (ja) F1接続を解除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システム
WO20230605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tunnel between donor distributed un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