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3174B -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3174B
CN103283174B CN201180063505.7A CN201180063505A CN103283174B CN 103283174 B CN103283174 B CN 103283174B CN 201180063505 A CN201180063505 A CN 201180063505A CN 103283174 B CN103283174 B CN 103283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packet
reference sequences
data
equa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35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3174A (zh
Inventor
约瑟夫·伯恩哈德
格尔德·基利安
安德烈亚斯·塔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riginal Assignee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iled Critical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ublication of CN103283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3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using estimation of the other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44Control loops for 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63Elements of loops
    • H04L2027/0067Phase error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83Signalling arrangements
    • H04L2027/0089In-band signals
    • H04L2027/0093Intermittan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数据包(102)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发射机(100),所述数据发射机(100)包括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和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装置(106)。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被配置为产生数据包(102),该数据包具有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以及用于同步数据接收机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其中,第一参考序列(112)长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并且其中在数据包中,第二数据块(110)位于第一参考序列(112)与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第一参考序列(112)位于第一数据块(108)与第二数据块(110)之间。用于传输数据包(102)的装置(106)被配置为将数据包(102)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数据接收机。

Description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将数据包发送至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发射机,具体地,涉及为了在数据接收机中同步数据包以及为了均等化信道编码数据包而产生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并且将该数据包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发射机。
背景技术
为了发射传感器的(例如,热、电或水传感器的)数据或有效负荷数据为例的少量数据,可以采用无线电传输系统。为此目的,传感器通常具有测量装置,其包括附接至其上的凭借脉冲型数据包(burst-typedatapacket)来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无线发射机(数据发射机)。在数字无线电传输系统或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训练序列(trainingsequence)或导频(pilot)通常用于在数据接收机中同步数据包。训练序列是确定或伪随机的二进制数据系列,例如,与数据包内的实际有效载荷数据一起通过数据发射机被发射至数据接收机的PRBS(伪随机比特流)序列。训练序列对数据接收机而言是已知的。通过使接收数据流与已知的训练序列相关联,数据接收机可确定在接收数据流中的已知训练序列的当前位置。关于这点,关联函数包括,在接收数据流中的训练序列的位置处,关联峰值越高或越大,则接收数据流与已知训练序列匹配越好。然而,接收数据流或传输信号被添加的噪声越多,则关联函数的关联峰值将越低或越小。
在作者为SusanneGodtmann、NielsHadaschik、WolfgangSteinert和GerdAscheid的公开“AConceptforData-AidedCarrierFrequencyEstimationatLowSignal-to-NoiseRatios”中,训练序列被细分成彼此分开的两个部分,其使得能够执行改进的频率估算。
在其中编码增益或译码借助代码组合,即,通过结合两个或多个数据包,通过在不同时间在几个不同数据包中传输冗余信息来完成的无线电传输系统中,即使当信噪比(SNR)非常低并且不足以(完全地)解码各个数据包时,仍需要检测各个数据包。根据凭借几个数据包的所述组合的代码增益,在数据接收机处数据仍能在其被检测的用于解码的所需或所要求的信噪比降低。然而,为了实现代码增益,即使不对,即使是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中,需要的是,在接收数据流中,可找到或确定或部分地解码各个数据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提供一种使得即使在差的信噪比的情况中仍能经由通信信道从数据发射机向数据接收机传输数据包的设想。
此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射机、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接收机、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传输数据包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接收数据包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由通信信道将数据包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发射机,包括用于产生数据包的装置和用于传输数据包的装置。用于产生数据包的装置被配置为产生数据包,其具有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以及用于同步数据接收机中的数据包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其中第一参考序列长于第二参考序列,并且其中,在数据包中,第二数据块位于第一参考序列与第二参考序列之间,第一参考序列位于第一数据块与第二数据块之间。用于传输数据块的装置被配置为将数据包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数据接收机。
该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经由通信信道从数据发射机接收数据包的数据接收机,该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以及用于在数据接收机中同步数据包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其中,在数据包中,第二数据块位于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之间,第一参考序列位于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之间。数据接收机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包的装置,该数据包被配置为定位接收数据流中的数据包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并且被配置为基于可源自第一参考序列并且源自第二参考序列的可确定传输参数来确定,或检测(例如,均等化)数据包。
在实施方式中,数据发射机传输具有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第一和第二参考序列是数据接收机所知的,这使得数据接收机能够定位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并因此定位接收数据流中的数据包。由于发明的数据包的配置,其具有在数据包中位于第一数据块与第二数据块之间的第一长参考序列,并且其具有比第一参考序列端并且位于数据包中使得借助于第二数据块与第一参考序列分开的第二参考序列,这就可能即使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中定位或检测接收数据流中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
此外,用于产生数据发射机的数据包的装置可被配置为在数据包中将第一参考序列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和第二参考子序列,第一参考子序列和第二参考子序列均具有第二参考序列的长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用于产生数据发射机的数据包的装置被配置为在数据包中设置分别均具有附加的二进制元素的作为ML序列(MLS=最大长度序列)的第一参考子序列、第二参考子序列以及第二参考序列。
用于产生数据发射机的数据包的装置可进一步被配置为从第一基数据块得到数据包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另外,用于产生数据发射机的数据包的装置可被配置为从第二基数据块得到第三数据块和第四数据块并且将第三数据块和第四数据块设置在数据包中,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块位于数据包末端,而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块位于数据包开始。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接收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包的装置可被进一步配置成将接收数据流与数据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相关联,从而定位接收数据流中的数据包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
另外,数据接收机可包括用于均等化数据包的数据块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参考序列来选择第一数据块的均等化从而获得被均等化的第一数据块,并且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参考序列或基于与第二数据块相邻的参考子序列并且基于第二参考序列来执行第二数据块的均等化从而获得被均等化的第二数据块。
用于均等化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块的装置可被配置为解码被均等化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从而获得被解码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如果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二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来执行第三数据块的均等化。可选择地,如果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一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二数据块来执行第三数据块的均等化。此外,如果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二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来执行第四数据块的均等化。可选择地,如果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一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二数据块来执行第四数据块的均等化。此外,第三数据块和第四数据块可源自第二基数据块,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块可位于数据包末端,而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块位于数据包开始。
另外,用于均等化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块的装置可被配置为在例如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时执行第一数据块、第二数据块、第三数据块以及第四数据块的均等化。
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另外涉及传输数据包以及接收数据包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数据发射机的实施方式以及通过该数据发射机传输的数据包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中的示意图中由数据发射机传输的数据包的三种实施方式。
图3a、图3b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中的示意图中三个连续ML序列和一个分开的第三ML序列的关联函数的实施方式;
图4a、图4b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中的示意图中通过数据发射机传输的并且具有第三数据块的数据包的两种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一基数据块和第二基数据块产生数据包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通过数据发射机传输的数据包、包括每个具有二进制元素的两个ML序列的第一参考序列以及包括具有二进制元素的两个ML序列的第二参考序列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数据接收机的实施方式和通过该数据接收机接收的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均等化数据包的数据块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中,图中等同或在功能上等同的元件被提供有相同的参考号,因此,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描述是可互易的。
图1示出了数据发射机100的实施方式和通过数据发射机100传输的数据包102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数据发射机100被配置为经由通信信道将数据包102传输至数据接收机。为此目的,数据发射机100包括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和用于传输数据包102的装置106。
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被配置为产生具有第一数据块108、第二数据块110、用于在数据接收机中同步数据块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预定义的第二参考序列114的数据包102,其中,第一参考序列112长于第二参考序列114,以及其中,在数据包102中,第二数据块110位于第一参考序列112与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并且第一参考序列112位于第一数据块108与第二数据块110之间。因此,根据本发明,所产生的不是具有仅一个训练序列或参考序列的数据包,而是其中参考序列被细分成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具有不同长度并且在数据包102中借助数据块(例如,借助第二数据块110)彼此分开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的数据包102。在硬件实现中,用于产生数据分组102的装置104可以是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而用于传输数据包102的装置106可以是传输单元。
接下来的是数据包102中的数据块和/或参考序列的暂时出现的凭借时间轴118的描述。时间轴118的时间T0至TN可特征在于传输数据块和/参考序列的时间序列。
第一数据块108、第一参考序列112以及第二数据块110形成数据块核心区域116,第二参考序列114在数据包102中紧邻数据包核心区域116。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参考序列114可在数据包中位于在时间T0至T1之间的数据包开始处,即,时间上在从时间T1延伸至T5的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之前。可选地,第二参考序列114可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范围,即,时间上在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之后。可选择地,时间上在核心区域116之前和/或之后,另外n个数据块(n可以自然数中的一个)可被设置在数据包102中。
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数据包102中提供作为在每种情况中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例如,作为PRBS序列或作为ML序列)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ML序列是长度(2m–1)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通过定义,ML序列的二进制1的数量比二进制0的数量高一个。在该频率范围,ML序列的表示类似于白噪声。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可源自长伪随机序列(例如,源自ML序列),可能的是,第一参考序列对应于长伪随机序列的第一部分并且第二参考序列114对应于长伪随机序列的第二部分。
此外,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可具有不同的长度,第一数据块108可比第二数据块长(反之亦然)。在实施方式中,数据块可因此包括在每种情况中是预定义的有限数量的位。可选地,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可在长度上相等,有可能第一数据块108的长度和第二数据块110的长度(例如,在有效载荷数据的鉴别和处理过程中)是特定的和/或预先定义的。另外,各个数据块的长度可以,例如根据有效载荷数据密度或有效载荷数据的量,动态地适应于有效载荷数据和/或信息,其结果是,例如,可增加具有不同长度数据块的数据包102。此外,各个数据块的冗余性可适应与有效载荷数据或信息的优先级和/或相关性;因此,例如,更高相关性的信息可比更低相关性的信息被提供有更多的冗余。
用于传输数据包102的装置106被配置为经由,例如,以无线电传输路径的形式的通信信道向数据接收机传输数据包102。在实施方式中,用于传输数据包102的装置106可经由信息信道(例如,凭借MSK调制(MSK=最小频移键控)、PSK调制(PSK=相移键控,数字相位调制)、QAM调制(QAM=正交幅度调制)、FSM调制(FSM=频移键控、数字频率调制)或者凭借在对应载荷频率的不同模拟或数字调制)向数据接收机传输数据包102。
图2a至图2c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中的示意图中由数据发射机100传输的数据包102的三种实施方式。在图2a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块108时间上位于时间T4与T5之间的数据包范围。第一参考序列112在数据包102中位于第一数据块108与第二数据块110之间并且从时间T2延伸至时间T4,第一参考序列112、第一数据块108以及第二数据块110形成从T1延伸至T5的数据包核心区域116。比第一参考序列112短的第二参考序列114在数据包102中时间上位于在时间T0与T1之间的第二数据块110之前并因此在数据包的开始处。
在图2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序列112还位于第二数据块110与第一数据块108之间。然而,第二参考序列114位于时间T4与T5之间的数据包范围,使得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从时间T0延伸至T4。在图2b中所示的数据包102中,第一数据块108、第一参考序列112、第二数据块110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从而关于图2a中所示的数据包以时间上相反的序列位于数据包102中。
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数据包102中实现(正好)是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的二倍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另外,用于产生数据包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在数据包102中将第一参考序列112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第二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均具有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
在图2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长度上相等或者尺寸上相等。另外,在图2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块108形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而第二数据块110形成数据包核心区域116、在数据包102中在时间上位于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之前的第二参考序列114。可选地,第二参考序列114可被定位于,例如,时间上在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之后,并因此在数据包范围处。此外,第一参考序列112a、第二参考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可是任意的或伪随机的二进制序列。
在实施方式中,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产生数据包102,其中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是同样,即,第一参考子序列与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同样并且与第二参考序列114同样。
另外,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可均被配置为具有附加二进制元素的ML序列,因此数据包102包括三个长度为(2m–1)的ML序列,其中每一个已被延长了一个二进制元素。二进制元素可以是,例如,二进制“1”或二进制“0”,该二进制元件有可能位于参考序列和/或参考子序列内,时间上在ML序列之前或之后。ML序列可因此凭借二进制元素,例如通过0位,被延长一个位。此外,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不是连续地而是以作为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它们在数据包中凭借数据块被彼此分开)的两个部分被传输。为此目的,凭借数据块,根据第三ML序列和/或第二参考序列114,同样长度的两个ML序列被结合并且被分开为第一参考序列112。
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可源自基数据块,如将在下面参照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详细描述的。基数据块的第一部分,例如,第一数据块108,可在时间上位于第一参考序列112的第一侧。基数据块的第二部分,例如,第二数据块110,在数据包中被设置成时间上位于第一参考序列112的和/或ML序列对的另一(或第二)侧,因此,基数据块时间上位于ML序列元组之前(在时间轴118上在左边)并且在该ML序列元组之后(在时间轴118上在右边)。更适宜地,基数据块被细分成尺寸上同样的两个部分和/或数据块。然而,相等的细分不是强制性的。
由于这些位通过2n级来调制,例如通过(非差分)MSK调制被调制,所以ML序列延长一位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序列或参考序列或参考子序列构成偶数个位,则在MSK调制过程中跟随所述参考序列或参考子序列的那个位将作为第一参考序列或参考子序列的第一位被映射至星座图的同一轴。凭借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的,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的和第二看出序列114的以及第一参考序列112与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的数据块的(即,第二数据块110的)偶数个位,可实现的是所有的参考序列,即第一参考序列112a、第二参考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在调制之后具有相同的星座点。复基带表示从而包含三个同样的参考序列部分和/或训练序列部分。
为了简单实现成(例如)微控制器,可选择放在一起的数据块的长度是8个位的整数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ML序列延长一个位对应导致了训练序列(例如,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在长度上均正好是四个位。
为了定位数据流或接收数据流中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接收数据流可以与已知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相关联。关联函数的效果包括,在位置或时间位置处,其是更高或更大、更好的接收数据流的关联峰值与已知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匹配。信号被添加的噪声越多,相关峰值的量越少。在相关性中,当ML序列与相同ML序列的周期性连续版本相关时,即,当存在所谓的周期自相关函数时,可使用其具有关联函数的结果接近狄拉克函数(关联峰值)的属性的正相反ML序列。正相反序列可通过下列映射从二进制序列x产生:
x_k=0变成s_k=–1以及
x_k=1变成s_k=+1
在实施方式中,因此可在“噪声中”,即低信噪比下,凭借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来检测数据包102。
图3示出了三个ML序列与接收数据流的关联的关联峰值的分布的示意图,三个ML序列中的第三个被分开。而图3b示出了三个连续ML序列与接收数据流的关联的关联峰值的分布的示意图,其中,时间被绘在横轴上以及关联函数的标准化量被绘在纵轴上。
由于参考序列被细分成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它们凭借数据块彼此分开),与仅一个参考序列相比,对于关联函数,在数据接收机中同步产生了次级峰值N1至N6(其就数量而言更小)。另外,次级峰值N1至N6具有相同(例如,标准化的)量和/或相同幅度。在关联峰值的分布中,其在图3a中示出,所有的次级峰值N1至N6具有量“1”,而主峰值H具有量“3”。在不分开第二参考峰值的情况下,次级峰值N1至N6会具有向着主峰值H增加的量,如图3b所示。从具有量“1”的次级值N1和N4开始,量增加至次级峰值N2和N3的量“2”,而主峰值H还包含量“3”。尤其是如果有噪声,即,如果信噪比差,这可能会复杂化主峰值H的识别。
另外,在图3a中所示的关联峰值的分布中,主峰值H是次级峰值N1至N6的高度的三倍。由于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的有创造性的排列,通过设定阈值,在数据接收机中,主峰值H可因此更容易与次级峰值N1和N6区别和/或分开。因此,图3a中所示的关联峰值值的分布的阈值可被设定成或被指定成具有值“2”,而对于图3b中所示的关联峰值的分布,次级峰值N3和N4已达到了值为“2”的阈值。对于图3中所示的关联峰值的分布,阈值必须被设定成或被指定成具有值“2.5”,这将造成阈值增加了系数1.25。
由于长度为m的三个ML序列的使用,可附加地产生具有不可二分的长度的作为结果的参考序列。如果,例如,需要长于127位(对应于27-1)的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下一ML序列长度上将是长度255位(对应于28–1)。三个长度为63位(对应于26–1)的利用造成了长度为189的参考序列,即,在长度为127位的ML序列与255位的ML序列之间的中间的长度。由于参考序列的细分,同样的行为类似于具有关联峰值,或主峰值H和小的次级峰值N1至N6,的长度为3*m的所设想ML序列。
在示意图中,图4a、图4b示出了通过数据发射机100传输的数据包102,均具有第三数据块的数据包102的两种实施方式。图4a和图4b中所示出的数据包102因此对应于图2a的数据包102,其包括附加的第三数据块120。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在数据包102中设置第三数据块。
在数据包102中,第三数据块120可如图4a中所示位于时间T5与时间T6之间的数据包处。而根据图2a所知的数据包102的一部分从时间T0延伸至时间T5。可选地,第三数据块120可在数据块102中位于时间T0与T1之间的数据包开始处。因此,第二参考序列114位于时间T1与T2之间,而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从时间T2延伸至T6。此外,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在数据包中设置n个其他数据块。这n个数据块可以以从数据包核心区域116逐渐增加值n关于时间轴118被设置在右边、左边,或者可选地被设置在数据包核心区域116和第二参考序列114的右边和左边。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一基数据块124和第二基数据块126产生数据包102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第一步骤中,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可从第一基数据块124得到并且在数据包102中关于时间轴被设置在第一参考序列112的左边和右边。第一参考序列可因此位于图5中所示的数据包102中的时间T3与T5之间,而第一数据块108可被定位在时间T5与T6之间,而第二数据块110可位于时间T2与T3之间。第二参考序列114在数据包中可被设置在时间T1与T2之间。在第二步骤中,第三数据块120和第四数据块122可从第二基数据块126得到。就此而论,在数据块102中,第三数据块120可被设置在时间T6与T7之间,而第四数据块可被设置在时间T0与T1之间。
此外,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执行图5中所示的方法。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可被配置为从第一基数据块124得到数据包102的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另外,用于产生数据包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从第二基数据块126得到第三数据块120和第四数据块122,从而提供数据包102中的第三数据块120和第四数据块122,第三数据块120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末端处,而第四数据块122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开始处。用于产生数据包的装置104可直接地或以有效载荷数据形式获得基数据块,例如,第一基数据块124和第二基数据块126。另外,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可被配置为处理有效载荷数据从而获得包括对应于数据块的数据包102。
图6示出了通过数据发射机100传输的数据包102的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参考序列112包括每个分别具有一个二进制元素132a和132b的两个ML序列130a和130b,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包括具有一个二进制元素132c的一个ML序列130c。因此,第一参考序列112被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它们与第二参考序列114是相同的。三个ML序列130a至130c具有被分别添加到它们中的二进制元素132a至132b,二进制元素132a至132c在图6中所示的数据包102中均为二进制0。可选地,该二进制元素132a至132c可以是,例如,二进制1和/或可以时间上超前各个ML序列130a至130c。
此外,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可被配置为在数据包102中提供其他(2*n)个数据块,因此图6中示出的数据包102包括其他(2*n)个数据块。就此而论,第(2*n–1)个数据块134和第(2*n)个数据块136可源自第n个基数据块,第(2*n–1)个数据块134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末端处,而第(2*n)个数据块136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开始处(反之亦然)。还应注意的是,如参照图4a所描述的,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可被配置为产生具有数据块的数据包。
图7示出了数据接收机150的实施方式和通过该数据接收机150接收的数据包102的示意图。数据接收机150被配置为经由通信信道从数据发射机100接收数据包。数据包102包括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以及用于同步数据接收机150并且用于均等化由通信信道干扰的接收到数据包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在数据包102中,第二数据块110位于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而第一参考序列112位于第一数据块108与第二数据块110之间。数据接收机150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包102的装置152,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将数据包102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并且基于可源自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源自第二参考序列114的可确定传输参数来确定数据包102。传输参数可以是频率、频移、相位、相移、组运行时间(groupruntime)或通信信道的频率相关衰减。
用于接收数据包102的装置154可经由接口(例如,天线)接收该接收数据流,用于接收数据包102的装置154被配置为在接收数据流中定位数据包102(或者,具体而言,数据包102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接收数据包102的装置可被配置为将接收数据流与第一参考序列112并与第二参考序列114(它们对于数据接收机150是已知的)相关联,从而将数据包102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另外,在定位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之后,可基于可确定传输参数来确定或获得数据包102。此外,用于接收数据包的装置154可被配置为基于相位估计的频率估计来确定传输参数。在实施方式中,传输参数因此可以为频率或载波频率(在该频率下数据包102从数据发射机100经由通信信道被传输至数据接收机150),或者可以为数据发射机100与数据接收机150之间的相移。
为了与数据包102同步,数据接收机150可因此将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并且可(例如)基于所接收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与所知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的比较来确定传输参数,例如,载频(凭借该载频数据包102经由通信信道被传输)。
本发明的数据发射机100和/或数据接收机150尤其是在这种无线电传输系统(其中,数据包102必须在低信噪比下被检测,但无需被完全解码)中表现出优点。这是(例如)在包括代码组合的无线电传输系统中的情况,其中,有效载荷数据是不同地编码并且在不同的时间作为数据包102被发送。在数据接收机150中,高代码增益可导致结合不同地编码的数据包102,即,即使在非常低的信噪比的情况下仍可解码有用信息(有效载荷)。为了使这成为可能,必须在接收数据流中找到或定位脉冲型数据包102,即,数据接收机150必须能够将自身同步至所接收的数据包并且均等化信道影响。
数据接收机15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均等化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装置152,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参考序列112针对第一数据块108执行均等化从而获得均等化了的第一数据块,并且基于第一参考频率112或与第二数据块110邻近的参考子序列以及第二参考序列114执行针对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从而获得均等化了的第二数据块。下面在图8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均等化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装置152的操作模式。
图8示出了均等化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均等化可以为频移、相移的校正,或(例如)在数据包102从数据发射机100经由通信信道至数据接收机150的传输中所引起的信道均等化。图8中示出的数据包102对应于图6的数据包102,其中,第一参考序列112被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并且其中,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与第二参考序列114相同,以及其中,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分别包括ML序列130a至130c以及二进制元素132a至132c。
根据本发明,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可不仅用于同步数据接收机150(即,用于将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并且确定传输参数),还另外用于第一基数据块124的,或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的信道均等化。由于参考序列112和114凭借数据块被隔开和/或彼此分开,可通过小估计误差来执行频率估计。另外,可针对第一数据块108并且针对第二数据块110分开地执行频率和相位估计或不同传输参数的估计。因此,可基于传输参数的认知来执行同步或均衡。
第一数据块108的相位估计可在第一参考序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上和/或在具有二进制元素132a的第一ML序列130a以及具有二进制元素132b的第二ML序列130b上被平均。因此,对于第一数据块108的相位估计,较长的已知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可用于更高的估计准确度。在利用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和第二参考序列114时和/或在利用具有二进制元素132b的第二ML序列130b和具有二进制元素132c的第二ML序列130c时,第二数据块110的估计受到影响。因此,同样两个参考序列是可用于第二数据块110的相位估计,从而提高估计准确度。
为了分别在数据包开始和数据包末端处将分开的并且联合的n个其他基数据块解码成传输电文和/或成数据包核心区域116,不要求用于均等化以及频率和相位估计的其他参考序列。为了均等化第n个基数据块,可根据发明来使用正确解码的在前基数据块的(例如,第n–1个、第n–2个或第n–3个基数据块的)信息,被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正确解码的第n-1个(即,直接在前面的)基数据块的信息。可选地,人们还可以使用几个在前的正确解码的基数据块的信息。该数据块的信息因此被重新编码并且与接收序列相比较。可根据编码的信誉与接收序列之间(即,重新编码的或最近编码的数据块与接收的数据块之间)的差异或比较来确定信道均等化,例如,频率和相位移动。单独的数据块通过它们自身来编码并且可在解码和编码或重新编码后再被用作用于均等化数据包102中其他数据块的参考。因此,有可能在第一参考序列112开始的同时解码该数据块,并且有可能随后对其编码或重新编码。编码数据块可被用作信道估计、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SNR估计的参考数据。邻近数据块可因此用时变参数来解码。在数据包102中的数据块的时隙和/或布置的设计使能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参数估计的跟踪,因此,适用于时变信道或传输信道。由于数据块102的有创造性的设计,对于参数估计特别需要的在数据块内的已知参数序列不是必须的。
在实施方式中,由于仅无误差数据包102或数据块被进一步处理,所以在通过随后的参数估计来解码和重新编码数据包102的过程中的误差传播没有反弹。可(例如)凭借CRC校验和来确定数据包102中或数据块中没有误差。可在一个数据块的范围内、在几个数据块的范围内或在整个数据包102的范围内计算CRC检验和。另外,例如,每个数据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CRC位,使得可早在第一个被破坏的数据块出现时中断解码从而节省了计算时间。如果不能以完全无误差的方式解码数据包102,则当使用代码结合时,此数据包可与(例如)在后面的时间点被发出的同一发射机的不同数据包102结合。通过结合数据包102,还可以迭代的方式影响均等化和解码。可选择地,可直接使用数据块102的任意可正确解码的数据块,而不能正确解码的数据块被临时存储(锁定)并且在利用代码结合或通过将它们与(例如)在后面的时间点被发送的同一发射机的其他或不同数据包102结合时在后面的时间点被解码。
另外,数据包还可能被不同地解码。例如,时间上靠近第一参考序列112的数据块可被置于更高的保护之下和/或被提供有更多的冗余,从而能够比那些在时间上定位在相距该第一参考序列112更远的数据包以更高的可能性在无代码结合的情况下正确地解码所述数据。为了无需为了能够执行代码结合而等待其他数据包102而是早在接收到数据包102时就正确地解码重要信息,可采用此方式。
用于均等化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图8中所示出的上述发明方法。用于均等化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以及基于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来执行第一数据块108的均等化,从而获得均等化了的第二数据块162。在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时会影响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
另外,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被配置为解码均等化了的第一数据块160和第二数据块162从而获得被解码的第一数据块164和第二数据块166。如果可正确地解码均等化了的第一数据块160,即,如果被解码了的第一数据块164包括有效信息,则此信息可被重新编码从而被用作用于均等化第三数据块120的参考序列。通过类推,被正确地解码的第二数据块的信息可被用于均等化第四数据块122。此外,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装置可被配置为对被解码的第一数据块164或第二数据块166进行编码从而获得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或第二数据块170。
另外,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被配置为执行对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源自第一基数据块124。
而且,用于均等化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块的装置可被配置为解码被均等化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从而获得被解码的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此外,用于均等化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块的装置可被配置为编码被解码的第一数据块或第二数据块从而获得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或第二数据块。如果数据包中第一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二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来执行第三数据块的均等化。可选地,如果数据包中第二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一数据块相距第三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二数据块来执行第三数据块的均等化。此外,如果数据包中第一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二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来执行第四数据块的均等化。可选地,如果数据包中第二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一数据块相距第四数据块的时间距离,则可基于被编码的第二数据块来执行第四数据块的均等化。另外,第三数据块和第四数据块可源自第二基数据块,数据包中的第三数据块位于数据包末端,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块位于数据包开始处。当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时还会影响第三数据块120和第四数据块122的均等化。
此外,被均等化的第三数据块172和被均等化的第四数据块174可被解码从而获得被解码的第三数据块176和被解码的第四数据块178。被解码的第三数据块176和被解码的第四数据块178可随后被编码,从而获得被编码的第三数据块180和被编码的第四数据块182。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被配置为基于被编码的第三数据块180来执行第五数据块(未示出)的均等化并且被配置为基于被编码的第四数据块182来执行第六数据块(未示出)的均等化。
根据图4a或图4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可实现数据包102的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装置152可被配置为,如果数据包102中的第一数据块108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二数据块110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根据被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来执行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或者被配置为如果数据包102中的第二数据块108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第一数据块108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根据被编码的第二数据块170来执行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数据包102中的第三数据块120位于数据包开始处或数据包末端处。在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时可实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
将在下面再次概要地描述本发明的思想。
本发明专注于(例如)通过代码结合来同步并且均等化无线电传输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数据包102。在其中借助于代码结合(在这一点上,在不同的时间传输在几个不同数据包102中的冗余信息)来增加传输可靠性的无线电传输中,即使当信噪比(SNR)非常低并且不足以解码各个包或数据包120时,仍需要检测各个数据包102。根据由于几个接收包或数据包102的结合的代码增益,数据仍能在其被检测到的计算机或数据接收机150处的所需信噪比降低。必须可能在此低信噪比下找到并且甚至部分地(即使错误地)解码各个数据包102,使得可实现此代码增益。为了找到并且部分地解码各个数据包102,从而需要同步和均等化。因此,发明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在不强求能够完全解码各个包或数据包102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代码组合)同步在无线电传输系统中的各个脉冲型传输包或数据包102的方法。
为了同步,参考序列或训练序列被分成大小不同并且通过数据块110来分开的两个部分112和114。另外,借助于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来均等化第一基数据块124,其中,附加地,频率和相位估计可通过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来实现。其他数据块借助于之前接收的重新编码数据块来均等化,频率和相位估计会受被正确接收的数据的影响。
为了计算机或数据接收机150中的同步,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通常用在脉冲型传输包或数据包的传输中。在本发明中,训练序列或参考序列如图6中所示并且如将在下面描述的来构建。训练序列或参考序列被细分(例如)成三个相同的子序列。所述子序列是(例如)长度为(2m-1)的最大长度序列(ML序列)130a至130c,其被延长了一位(零位)132a至132c。它们并不是连续地而是以两个部分112和114被传输。例如,相同长度的两个ML序列130a和130b被结合并且与相同长度的第三ML序列130c通过数据块110和/或通过第一基数据块124的一部分来分开。第一基数据块124的第二部分被设置在该对ML序列的另一侧,使得基数据块124将位于ML序列元组130a和130b的左边和右边。例如,(理想地)实现基数据块的细分,使得其产生了尺寸上相同的两部分。相等的细分并不是强制性的。
由于(例如)通过2∧n级调制(例如,通过(非差分)MSK调制),所以实现了ML序列130a至130c延长一位。如果序列由偶数个位构成,则在所述序列后面的那个位将作为第一序列的第一个位被映射至星座图的同一轴。凭借在第一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以及位于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之间的数据块110的偶数个位,实现了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在调制之后具有相同的星座点。复杂的基带表示从而包含三个相同的训练序列部分和/或参考序列部分。
为了简单的实现成(例如)微控制器,属于在一起的数据块或基数据块的长度被选成是(例如)8位的整数倍。ML序列对应延长1位相应地造成了(例如)训练序列长度上严格地是4位。
由于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被划分成与数据或数据块110分开的两个块,所以同步地产生了就与三个连续训练序列相比较的量而言是较小的第二峰值。另外,次级峰值具有相同的量。在无最后的训练序列114的情况下,增加大小的次级峰值将出现,如可在图3b、图3a中所看到的,通过对比,示出了关联函数峰值与分开的第三训练序列114的示意性表示。人们可看到,所有次级峰值N1至N6具有相同的幅度。主峰值H是次级峰值N1至N6的三倍高度。凭借此设置,接收机或数据接收机150中的主峰值H可通过设定阈值容易地被区分或与次级峰值N1至N6分开。
由于三个长度为2m-1的ML序列的使用,还可产生长度不能被2整出的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例如,如果使用比127位(对应于27-1)长的序列,则下一ML序列长度上将是255位(对应于28-1)的长度。三个长度为63(对应于26-1)的ML序列的利用造成长度为189的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即,两个ML序列的一半的长度。由于序列的细分,相同的表现得类似于具有关联峰值和小次级值的长度为3*(2m-1)的被映射的ML序列。
在发明方法中,训练序列被细分,使得为了第一基数据块124的信道均等化而同时地使用它。由于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112和114被分开,所以可以以更小的估计误差来执行频率估计。可针对第一数据块124的两个部分,即,针对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来分开地执行频率和相位估计。
第一数据块108的相位估计可在第一ML序列130a和第二ML序列130b的范围内取平均。因此,长的已知序列112可用于第一相位估计,从而实现更高的估计准确度。在利用第二ML序列130b和第三ML序列130c时实现第二数据块110的估计。因此,2个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还可用于此相位估计,从而可增加估计准确度。为了将分别在左边和右边被分开并且被连接的其他基数据块n解码成传输电文,没有其他训练序列被用于均等化以及频率和相位估计。为了均等化第n个数据块,使用被正确编码的基数据块的信息。所述信息被重新编码并且与接收序列相比较。可根据被编码的信息和接收序列来确定信道均等化和频率相位移动。各个数据块可通过其自身被编码并且在解码和重新编码后被再次用作均等化数据包102中的其他数据块的参考。因此,存在ML序列开始的同时解码该数据块的可能性,并且存在随后对其重新编码的可能性。n个被编码的块可被用作信道估计、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SNR估计的参考数据。邻近数据块可通过时变参数被解码。此间隙的设计使得能随时间跟踪参数估计,从而适应于时变信道。由于此数据包设计,参数估计所特别要求的在数据包内的已知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不是必须的。由于仅无误差数据包102被进一步处理,所以在系统中,在通过随后的参数估计来解码并且重新编码数据包102的过程中的误差估计没有反弹。如果数据包102不能以完全无误差的方式解码数据包102,则此数据包102在使用代码结合时可与(例如)在后面的时间点(代码结合)被发送的、相同发射机或数据发射机100的不同数据包102相结合。通过这些结合的数据包102,然后可以以迭代方式实现均等化和解码。
另外,数据块可被不同地解码。例如,被定位成更靠近训练序列和/或参考序列的数据块可被置于更高的保护之下,使得无需以比外部数据更高的可靠性在无代码结合的情况下正确地解码所述数据。可早在接收数据包102而无需为了能够执行代码结合而等待其他数据包102时为了正确解码重要信息而使用此方法。由于训练序列的明确细分,所描述方法能够实现用于信道估计的较好相位和频率估计,同时获得较好的关联属性其之间的关联属性从而即时在它们仅部分地可解码的情况下具体地通过具有代码结合的无线电传输系统从噪声检测出数据包102。迭代解码使能了迭代跟踪该相位和频率估计,同时以向外的方式从数据包102的中心的训练序列开始。为此,实际数据被用作训练序列。
尽管在装置的内容中描述了一些方面,应理解的是,所述方面还表示对应方法的描述,使得装置的块或结构部件还被理解为对应的方法步骤或理解为方法步骤的特征。通过其之间的类推,已被结合描述的或作为方法步骤的发明还表示对应块的描述或对应装置的细节或特征。在利用硬件装置(诸如微处理器、可编程计算机或电子电路)的同时可执行方法步骤中的一些或全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最重要的方法步骤中的一些或几个可通过这种装置来执行。
根据特定实现要求,可以硬件或以软件来实现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利用数字存储介质(例如,软盘、DVD、蓝光光碟、CD、ROM、PROM、EPROM或闪存、硬盘或具有被存储在其上、可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操作(或操作)的电可读控制信号使得执行各个方法的任意其他磁或光存储器)时可实现其执行。这就是数字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可读的原因。
根据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包括数据载波,其包括能够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协作使得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任意方法的电可读取控制信号。通常,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被实现为具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有效执行任意方法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例如,程序代码还可被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其他实施方式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载体上。
换言之,发明方法的实施方式从而是其具有用于在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发明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从而是将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记录在其上的数据载体(或数字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
发明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是表示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数据流或信号序列。该数据流或信号序列可以被配置为(例如)例如经由因特网通过数据通信链路被传递。其他实施方式包括被配置为或适合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的处理装置,例如计算机或可编程逻辑器件。其他实施方式包括将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在其上的计算机。
根据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包括被配置为将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传输至接收机的器件或系统。例如,传输可以是电的或光的。例如,接收机可以是计算机、移动装置、存储器或类似装置。例如,装置或系统可包括用于将计算机程序传输至接收机的文件服务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某些或全部功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与微处理器结合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任意方法。通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通过任意硬件器件来执行。所述硬件器件可以是诸如计算机处理器(CPU)的通用硬件,或者可以是诸如ASIC的专用于方法的硬件。
上述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的原理的示例。应理解的是领域中的其他人员将认识本文所描述的设置和细节的修改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发明意在仅受限于下面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受限于借助于实施方式的描述和讨论而在本文给出的具体细节。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经由通信信道将数据包(102)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发射机(100),包括:
用于产生数据包(102)的装置(104),所述数据包具有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以及用于在所述数据接收机中同步所述数据包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长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其中,在所述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110)位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位于所述第一数据块(108)与所述第二数据块(110)之间;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通信信道将所述数据包(102)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机的装置(106);
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提供长度将是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的二倍的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以及
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将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均具有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产生所述数据包(102),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是相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提供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作为伪随机序列或ML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提供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作为分别具有附加一个二进制元素(132)的ML序列(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提供第三数据块(120),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三数据块(120)位于数据包开始处或数据包末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从第一基数据块(124)得到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第一数据块(108)和所述第二数据块(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射机(100),其中,用于产生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04)被配置为从第二基数据块(126)得到第三数据块(120)和第四数据块(122),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提供所述第三数据块(120)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在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三数据块(120)位于数据包末端处,而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四数据块(122)位于数据包开始处。
8.一种用于经由通信信道从数据发射机接收数据包(102)的数据接收机(150),所述数据包(102)包括第一数据块(108)和第二数据块(110)以及用于同步所述数据接收机(150)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112)和第二参考序列(114),其中,在所述数据包(102)中,所述第二数据块(110)位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之间,而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位于所述第一数据块(108)与所述第二数据块(110)之间,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的长度是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的二倍,并且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112a)和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112b)均具有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的长度,所述接收机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102)的装置(154),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并且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获取的可确定传输参数来确定所述数据包(1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54)被配置为将所述接收数据流与所述数据接收机(150)所知的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相关联,从而将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定位在所述接收数据流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包(102)的所述装置(154)被配置为基于频率估计或相位估计来确定所述传输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还包括用于均等化所述数据包(102)的数据块的装置(15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112)来执行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的均等化从而获得均等化的第一数据块(160),并且被配置为基于邻近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的参考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114)来执行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从而获得均等化的第二数据块(16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在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的同时执行所述第一数据块(108)和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对所述均等化的第一数据块(160)和所述均等化的第二数据块(162)解码,从而获得解码的第一数据块(164)和解码的第二数据块(16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对所述解码的第一数据块(164)或所述解码的第二数据块(166)编码,从而获得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或编码的第二数据块(17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来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二数据块(108)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二数据块(170)来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所述第三数据块(120)在所述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开始处或数据包末端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在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的同时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第一数据块(108)和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的均等化,所述第一数据块(108)和所述第二数据块(110)从第一基数据块(124)中获取。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来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二数据块(170)来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的均等化,以及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第四数据块(122)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相距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一数据块(168)来执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均等化;如果所述数据包(102)中的所述第二数据块(110)相距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时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块(108)相距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时间距离,则基于所述编码的第二数据块(170)来执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均等化,所述第三数据块(120)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从第二基数据块(126)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块(120)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末端处,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在数据包(102)中位于数据包开始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接收机(150),其中,用于均等化数据块的所述装置(152)被配置为在利用频率估计、相位估计或信道估计的同时执行所述第三数据块(120)和所述第四数据块(122)的均等化。
20.一种将数据包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数据接收机的方法,包括:
产生具有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以及用于同步所述数据接收机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的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序列长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其中,在所述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位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之间,而所述第一参考序列位于所述第一数据块与所述第二数据块之间,所述第一参考序列的长度是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的长度的二倍,并且所述第一参考序列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和第二参考子序列,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均具有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的长度;以及
将所述数据包经由所述通信信道传输至所述接收机。
21.一种经由通信信道从数据发射机接收数据包的方法,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以及用于同步数据接收机的预定义的第一参考序列和第二参考序列,其中,在所述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位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与所述第二参考序列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参考序列位于所述第一数据块与所述第二数据块之间,所述第一参考序列的长度是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的长度的二倍,并且所述第一参考序列细分成第一参考子序列和第二参考子序列,所述第一参考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子序列均具有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的长度,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定位在接收数据流中;以及
基于从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获取的可确定传输参数来确定所述接收数据流中的所述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数据包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的定位过程中,将所述接收数据流与所述数据接收机所知的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相关联,从而将所述第一参考序列和所述第二参考序列定位在所述接收数据流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数据包的方法,其中,在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过程中,基于频率估计或相位估计来确定所述传输参数。
CN201180063505.7A 2010-10-29 2011-09-27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Active CN103283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43151.6 2010-10-29
DE102010043151A DE102010043151A1 (de) 2010-10-29 2010-10-29 Datensender und Datenempfänger
PCT/EP2011/066779 WO2012055662A1 (de) 2010-10-29 2011-09-27 Übertragung eines datenpakets mit zwei referenzsequenzen und entsprechender empfänger mit einem entzerr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174A CN103283174A (zh) 2013-09-04
CN103283174B true CN103283174B (zh) 2016-07-27

Family

ID=4476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3505.7A Active CN103283174B (zh) 2010-10-29 2011-09-27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172522B2 (zh)
EP (1) EP2633638B1 (zh)
CN (1) CN103283174B (zh)
BR (1) BR112013010259B1 (zh)
DE (1) DE102010043151A1 (zh)
DK (1) DK2633638T3 (zh)
ES (1) ES2536079T3 (zh)
PL (1) PL2633638T3 (zh)
WO (1) WO2012055662A1 (zh)
ZA (1) ZA201303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3122B2 (en) 2012-12-19 2014-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cket train generation for estimating available network bandwidth
US9674071B2 (en) 2015-02-20 2017-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igh-precision packet train generation
US9756146B2 (en) 2015-05-19 2017-09-05 Intel IP Corporation Secure boot download computations based on host transport conditions
EP3125453A1 (de) * 2015-07-30 2017-02-0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rahtloses übertragungsverfahren für einfache empfänger
US9692690B2 (en) 2015-08-03 2017-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th monitoring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system
US10284453B2 (en) * 2015-09-08 2019-05-07 Ube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event analyzer and outlier visualization
DE102016220882A1 (de) 2016-10-24 2018-04-2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mierte Sprungmuster für verschiedene Sensorknoten und variable Datenlängen auf Basis des Telegram Splitting Übertragungsverfahrens
DE102016220883A1 (de) 2016-10-24 2018-04-2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mierte Kombination aus Präambel und Datenfeldern für Sensornetzwerke mit geringem Stromverbrauch auf Basis des Telegram Splitting Verfahrens
DE102017204184A1 (de) * 2017-03-14 2018-09-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thentisierte Bestätigungs- und Aktivierungsnachricht
DE102018004815B4 (de) 2018-06-08 2019-12-24 Diehl Meter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Funkübertragungssystems sowie Anordnung eines Funkübertragungssystems
DE102019216557A1 (de) * 2019-10-28 2021-04-2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AßNAHMEN ZUR ERMÖGLICHUNG EINER KANALNACHFÜHRUNG BEI DIGITALER ÜBERTRAGUNG
WO2021219229A1 (en) * 2020-04-30 2021-11-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r receiving a synchronization head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090A (en) * 1987-02-02 1989-07-25 Motorola, Inc.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daptive equalization
CN1200613A (zh) * 1997-02-14 1998-12-02 株式会社电装 使用不同数据长度的同步信号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6430417B1 (en) * 1991-08-01 2002-08-06 Ericsson Inc. Mobile station access to a base station on a digital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channel
EP1283607A1 (en) * 2001-08-09 2003-02-12 Alcatel Receiver, sender, method and burst signal
CN10136496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中的频偏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7265A (en) * 1991-08-07 1993-10-26 Pacific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multipath distortion
US5400362A (en) * 1993-03-29 1995-03-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ouble sided slot traversing decoding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radio systems
US6693983B1 (en) * 1999-10-05 2004-02-17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Industry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short digital radio messages
US7512109B2 (en) * 2000-09-29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Slot structure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3115783A (ja) * 2001-10-05 2003-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信号の伝搬路特性の推定方法およびcdma受信装置
FR2846813B1 (fr) * 2002-11-05 2005-01-28 Eads Defence & Security Ntwk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pprentissage d'un dispositif de linearisation d'un amplificateur rf, et terminal mobile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US20040218683A1 (en) * 2003-05-01 2004-1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s having reduced-mode receivers
EP1969793A2 (en) * 2005-12-29 2008-09-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joint synchronization using semi-analytic root-likelihood polynomials for ofdm systems
EP2099187B1 (en) * 2008-03-07 2011-05-25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system using a new type of preamble for a burst fr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090A (en) * 1987-02-02 1989-07-25 Motorola, Inc.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daptive equalization
US6430417B1 (en) * 1991-08-01 2002-08-06 Ericsson Inc. Mobile station access to a base station on a digital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channel
CN1200613A (zh) * 1997-02-14 1998-12-02 株式会社电装 使用不同数据长度的同步信号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EP1283607A1 (en) * 2001-08-09 2003-02-12 Alcatel Receiver, sender, method and burst signal
CN101364964A (zh) * 2007-08-06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中的频偏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10259B1 (pt) 2022-01-11
US10411877B2 (en) 2019-09-10
EP2633638B1 (de) 2015-02-25
ZA201303832B (en) 2014-06-25
DE102010043151A1 (de) 2012-05-03
DK2633638T3 (en) 2015-05-11
US20130230060A1 (en) 2013-09-05
WO2012055662A1 (de) 2012-05-03
PL2633638T3 (pl) 2015-08-31
US9172522B2 (en) 2015-10-27
EP2633638A1 (de) 2013-09-04
CN103283174A (zh) 2013-09-04
ES2536079T3 (es) 2015-05-20
BR112013010259A2 (pt) 2016-09-13
US20160006560A1 (en)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174B (zh) 具有两个参考序列的数据包的发送和包括均衡器的相应接收机
US9318116B2 (en) Acoustic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groups of audio receivers
US86442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JP3715656B2 (ja) チャネル特性に基づく適応符号化を用いた送信方法及び送信システム
US792059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ynchroniz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US10098117B2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996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per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rior channel knowledge
Tomasi et al. A study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RQ over Markov channel models deriv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SG155174A1 (en) Nak-to-ack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KR20070081786A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중입출력을 위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67327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信号传输装置
US11032742B1 (en) Parallel multi-bit low latency wireless messaging
CN101658006A (zh) 用于减轻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148732A1 (ja) 符号誤り検出装置、無線システム、及び誤り検出方法
CN103297187B (zh) 错误pdcch检测的抑制的方法和装置
US83650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s
KR20120083476A (ko) 통신 장치
KR20170018017A (ko) 라디오 통신
CN103444113A (zh) 发射分开的信令数据的信令数据发射
CN109525367B (zh) 基于LoRa编码和解码机制的检错和自适应纠错方法
JP3555943B2 (ja) 無線受信装置、変調方式判定方法および符号化方式判定方法
CN104509017A (zh) 取决于信号接收情况的改进的传输格式盲检测
US20220264328A1 (en) Communications and Measurement Systems for Characterizing Radio Propagation Channels
EP1895699A2 (en) Modulation scheme decid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modulation scheme deciding method and modulation scheme deciding program
CN101005298B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Fraunhofer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motion Association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