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9587A -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9587A
CN103279587A CN2013101122730A CN201310112273A CN103279587A CN 103279587 A CN103279587 A CN 103279587A CN 2013101122730 A CN2013101122730 A CN 2013101122730A CN 201310112273 A CN201310112273 A CN 201310112273A CN 103279587 A CN103279587 A CN 103279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ligerent
unit
description
prefer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2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妮
贺敏
龚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12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9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9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9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属于计算机生成兵力领域。利用此想定描述及编辑方法生成用于作战仿真系统的想定描述文件,想定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初始态势描述及作战计划描述两大部分。利用与态势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想定的可视化编辑,使得想定编辑人员在完全不了解想定描述方法时也能方便的进行想定编辑,所有的操作在界面上完成,大大的提高想定编辑的可操作性。同时,仿真引擎对应于想定的描述方法分为“物理引擎”和“行为引擎”,分别去解析想定描述文件中的初始态势和作战任务部分。在仿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减小仿真引擎解析想定描述文件的复杂度,提高仿真系统运行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中计算机生成兵力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中想定描述是对军事仿真想定(或军事“剧情”)的描述,在此描述基础上进行编辑得到相应的想定描述文件,供仿真引擎调用,完成作战仿真系统的功能。
背景技术
军事仿真想定是军事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仿真系统的运行提供初始态势和作战任务。想定编辑完成从军事剧情到规范化想定描述转化的功能,包括初始态势的设定和作战任务的设定。
军事仿真想定描述,通常采用想定描述语言来实现,它为基于仿真的军事想定信息规定了一种标准表示法及文件传输格式。想定描述语言是一个开发军事想定的方法,可以为仿真系统提供一种加载想定的机制,并且为仿真系统之间,以及仿真系统和C4I系统之间提供一种共享想定数据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想定描述语言都是XML定义的,XML的跨平台特性可以实现仿真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特性,同时,利用XML Schema技术的数据约束规则和语法检查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想定描述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为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军事仿真想定的描述及编辑方法,利用与态势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想定的可视化编辑,这种编辑方法使得想定编辑人员在完全不了解想定描述方法的情况下也能方便的进行想定编辑,所有的操作在界面上完成,大大的提高想定编辑的可操作性。同时,使用这种军事仿真想定描述及编辑方法生成的用于作战仿真系统的想定描述文件,划分为初始态势描述和作战任务描述两部分内容,相应的仿真引擎按照这种想定的描述方法分为“物理引擎”和“行为引擎”,分别解析仿真想定描述文件中的初始态势和作战任务部分。在仿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仿真引擎中的“物理引擎”负责解析想定描述文件中的初始态势部分,“行为引擎”负责解析想定描述文件中的作战任务部分,减小了仿真引擎解析想定描述文件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仿真系统运行的效率。
想定描述作为想定编辑的基础,其要描述的内容需要能比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军事想定的“剧情”设定。因此,军事仿真想定中要描述的信息除了作战想定定义中关于作战背景、条件以及作战过程的假设和描述外,还应该包括仿真系统能理解和使用的形式化和结构化的想定描述。对于作战仿真系统而言,为能全面的描述军事想定或军事剧情,可将仿真想定描述的内容划分为:想定和想定文件的描述、兵力部署(包括作战方、参战单位及参战实体)、战场环境、战场目标(包括战场设施装备和战术图)、作战计划。其中想定和想定文件的描述、兵力部署、战场环境、战场目标中的战场设施装备都属于想定的初始态势要描述的内容。仿真想定中作战计划属于军事仿真想定中需要描述的另一部分重要的内容,采用作战阶段的概念对作战计划进行划分,每一个作战阶段又由不同的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作战活动组成。
本发明利用这种想定描述的方式设计了想定编辑的方法。在想定编辑的过程中,为减少用户的信息输入量,想定描述的很多信息,如关于想定及想定文件的描述、战场环境的描述、兵力部署的很多信息都有各自的默认值,用户在不确定要输入或要选择的信息时,可以使用默认值(参见各项内容)。但有些内容,如参战单位、参战实体、作战对象和航路的战术图以及作战任务,是需要用户自己创建或编辑部分信息的。
在想定描述中,凡是涉及到需要唯一标识的元素都使用全局唯一通用标识(UUID)进行区分,关于此项,后面对每一项想定描述内容进行详述时不再赘述。
下面对仿真想定描述及其编辑方法作如下描述,其中括号中的英文表示最终生成的想定描述文件中的标签:
1)想定发生区域及其编辑方法
a.描述方法及默认值
想定发生区域(AreaOfInterest)的内容包含区域名字(Name)、右上角坐标(UpperRight)和左下角坐标(LowerLeft)。其中右上角和左下角坐标每一项都由坐标类型(CoordinateChoice)和坐标数据(CoordinateData)组成。本发明中涉及到地点、位置的数据都统一使用大地坐标系GDC来表示,描述GDC的数据主要包括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和高度Elevation。即GDC包括Longitude、Latitude和Elevation三项内容。GDC包含在坐标数据(CoordinateData)中。
b.编辑方法
想定发生区域定义为一个矩形区域,可直接在态势图上通过指定区域右上角及左下角的坐标位置来确定。
2)兵力部署(作战方、参战单位、参战实体)及其编辑方法
a.描述方法及默认值
作战仿真系统的模型是整个仿真系统进行军事推演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实际的作战仿真系统中,兵力的部署是底层模型库中模型的直观体现。仿真想定描述中只需要描述作兵力部署的情况,在仿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仿真引擎解析仿真想定描述文件,驱动相应的模型,完成整个作战仿真的推演。此处只是对整个作战仿真系统的运行机制作简单的解释,实际仿真系统的运行情况要比上述机制复杂的多,而且仿真想定也需要与底层模型库相匹配才可完成后续的工作,但此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仿真想定中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兵力部署。
在真实的军事演习或军事对抗中,每个作战方首先需要确定各自参战的军事力量,包括参战单位以及参战实体。在作战仿真中,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各自军事力量的初始态势,因此,在仿真想定中,为了比较合理的反映这种初始态势的部署内容,将兵力部署按照作战方(ForceSides)、参战单位(Units)、参战实体(Equipment)进行划分。
作战方(ForceSide)的部署内容包括作战方的名称(ForceSideName)、作战方所属国家(CountryCode)、此作战方与其他作战方之间的关系(Associations),这种关系的枚举值包括友军(FR)、敌军(AHO)、中立(NEUTRL)。想定中的作战方可以由多个组成,通过全局通用唯一标识(ObjectHandle),这些作战方之间可以存在友军/敌军/盟军/中立的关系。默认值为红方(hongfang)、蓝方(lanfang)和中立方(zhonglifang),其中,红方和蓝方互为敌对方,两者与中立方各自为中立关系。
相比较作战方而言,参战单位以及参战实体的部署内容比较复杂。
参战单位(Unit)的部署内容首先应该包括最基本的坐标数据(Disposition),该坐标数据与态势图显示的坐标相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包括:
●参战单位在军队中所属的编制等级(Echelon),按照国内的军事标准,编制的等级分为军(ARMY)、师(DIVISION)、旅(BRIGADE)、团(REGIMENT)、营(BATTALION)、连(COMPANY)、排(PLATOON)、班(SQUAD)(默认为排);
●参战单位的所属编队类型(HigherFormation,默认为上级单位的编队类型,无上级单位时用NONE表述);
●参战单位的战时防护状态(MOPPLevel,默认为LEVEL_0,即防护衣及装备均未损坏)、武器控制状态(WeaponControlStatus,默认为WEAPONS_FREE,即向任何非友军的目标开火);
●参战单位的作战能力(CombatEffectiveness,默认为有效作战GREEN);
●单位移动方向(DirectionOfMovement,默认为0°)、移动速度(Speed,默认为0Km/h);
●参战单位在编队中是否独立机动(OutOfFormation,默认为False)、在上级编队中接受指控命令的次序(FormationOrder,默认为1)、参战单位的主要传感器、观测器和武器的初始朝向(SensorOrientation,默认为0°);
●参战单位的上级信息(Relations,创建参战单位时可根据选定上级信息生成)。
在本描述方法中所有涉及到方向的数据使用统一的描述规则——北偏的度数(0°-360°,顺时针)表示。
每个参战单位的作战领域(FormationLocationType,陆地GROUND、空中AIR、海上SURFACE、水下SUBSURFACE),以及参战单位的编队类型FormationChoice、编队间距(FormationSpacing,包括水平间隔和高度差)、编队的朝向(FormationOrientation)属于参战单位本身的编队信息(OwnFormation),也属于部署内容的一部分。此处的编队类型主要有横队LINE、纵队COLUMN、交错纵队STAGGERED_COLUMN、楔形队WEDGE、左梯队ECHELON_LEFT、右梯队ECHELON_RIGHT、V字形队VEE、突击型V字形队ASSAULT_VEE等。参战单位本身的编队信息默认值为编队朝向为北偏45°的陆地纵队,其编队间距为30米。
参战实体的部署内容与参战单位部署内容有重合的地方,如:
●参战实体的坐标数据(Disposition);
●参战实体的所属参战单位或所属作战方的信息(Relations,自动根据上级信息生成);
●参战实体的移动方向(DirectionOfMovement,默认值为0°)、移动速度(Speed,默认为0Km/h);
●参战实体在作战编队中是否独立机动(OutOfFormation)、在所属编队中接受指控命令的次序(FormationOrder)、参战实体的主要传感器、观测器和武器的初始朝向(SensorOrientation,默认值与参战单位相同);
●参战实体的作战能力(CombatEffectiveness,默认为有效作战GREEN);
●参战实体的武器类型(EquipmentType,默认为T-98)。
b.编辑方法
想定编辑方法中对兵力部署的编辑是与态势图相结合完成的。本方法中涉及到兵力部署的部分将配合使用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采用树形结构的方式完成对作战方或参战单位的兵力部署;一种是采用在态势图上直接拖拽具体型号的方式完成参战实体的兵力部署。
树形结构能够比较直观的显示作战方的兵力构成及兵力的上下级指控关系,同时,可在树形结构中添加参战单位的节点,完成对此参战单位兵力的部署,省去单独建立参战单位下所有的参战实体的麻烦。参战单位所处的位置可在态势图上获取,在编辑完上述关于参战单位的描述信息后,在态势图的相应位置将会按照相应的队形显示此参战单位的兵力。
直接拖拽的方式可比较灵活的将目标实体布置到指定参战单位或作战方下,完成单个参战实体的兵力部署。
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将大大减轻想定编辑人员的部署兵力的负担,同时,在编辑地理位置时,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编辑:直接在态势图上获取;直接输入坐标位置。
3)战场环境
a.描述方法及默认值
战场环境的描述数据应该包括战场地理环境、大气条件(Atmosphere)、云层覆盖状况(CloudCoverItems)、地表冰层堆积程度(Icing)、自然光照(LightItems)、降雨(Precipitation)、可见度(VisibilityItems)和环境风(WindItems)。其中战场的地理环境信息包含在用于态势显示的地图上,因此只需要指定前述想定发生区域(AreaOfInterest),即可根据区域的信息获取相应的地理环境信息。
描述大气条件的内容包括:
●大气相对湿度(HumidityRatio,0.00000-1.00000,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之比,默认为0.50000);
●逆温层的高度(InversionLayerCode,A表示逆温层顶层低于800米,B表示逆温层顶层低于400米,C表示逆温层顶层低于200米;默认为A);
●大气压强值(PressureQuantity,单位为牛顿/平方米,默认为10130);
●气温(Temperature,单位为摄氏温度,大于-274;默认为25)。
描述云层覆盖状况的内容包括:
●云层类别(CategoryCode,云C、放射性烟云RDACCL、烟SMOKE,默认为无);
●云层所处的高度范围(底层BaseDimension-顶层TopDimension);
●云层的平均密度(AverageCoverageCode,值有:0、1、2、3、4、5、6、7、78、8,分别代表0/8、1/8、2/8、3/8、4/8、5/8、6/8、7/8、7-8/8、8/8;默认为0);
描述地表冰层堆积程度的内容包括:
●冰层类型(CategoryCode,值有:透明冰CLRICE、混合冰MIXICE、雾凇RIMICE,默认为无NONE);
●结冰的程度(SeverityQualifierCode,值有:轻度LIGHT、中度MODER、重度SEVERE)。
自然光照要描述的内容包括:
●自然光的类别(CategoryCode,值有:民用曙暮光CIVIL,黑暗DARD,日光DAY,月光MOON,航海曙暮光NAUTIC,默认为无NONE);
●自然光开始(UpDateTime)、结束的时间(DownDateTime)。
描述降水的内容包括:
●降水的类型(CategoryCode,值有:冰雹HAIL,、雨RAIN、雨夹雪SLEET、雪SNOW、无降水NPR,默认为无降水);
●降水速率(Rate,单位为毫米/小时,默认为0)。
描述可见度的内容包括:
●影响可见度的数据类型(CategoryCode,值有:吹雪BLWSNW、雾FOG、沙尘暴SNDSTR、烟雾SMOKE、未知NKN,默认为无);
●最大可见范围(RangeDimension,沿给定方向,肉眼能观察的最大距离)。
环境风的内容主要包括:
●环境风的类型(CategoryCode,值有:恒风CONST、阵风GUST、风暴SQUAL、不定风VRB、未知NKN,默认为未知);
●风向(DirectionAngle);
●风速(SpeedRate,单位是千米/小时)。
在应用到仿真系统中时,需要根据仿真系统的环境模型以及环境模型的粒度对想定中需要描述并可被仿真系统应用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删减。
b.编辑方法
战场环境中想定时间可直接获取系统时间作为想定时间。如果某次仿真中没有将天气及气象作为其考虑因素,只是单纯的进行战场的对抗仿真,则不需要对其进行编辑。若需要天气及气象的信息,则其编辑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将本次仿真需用的天气及气象信息在用户界面上编辑完成即可。
4)战场设施装备、作战对象及航路等的战场目标
a.描述方法及数据默认值
战场目标指的是在作战区域中的固定设施装备(Installations,如机场)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航路和障碍、壕沟、走廊、雷区、巡逻区、禁飞区等作战对象。
将作战对象和航路作为一种战术图(TacticalGraphic)进行描述,按照其在态势图上的表示方式进行分类,分为:用点表示、用线(一系列的定位点)表示、用面(一系列的定位点,面中包含高度信息的为体)表示。其中,障碍、壕沟、走廊、航路可归为用线表示的一类,雷区、巡逻区、禁飞区可归为用面表示的一类。
战术图要描述的内容包括:
●拥有战术图的上级信息(Owner);
●战术图中各点(AnchorPoints)的信息,包括点的坐标位置(Location)、点的符号表示(PointSymbolHandle)、点的可选参数信息(PointSymbolModifiers)。这些参数包括到达/离开时间(DateTimeGroup/DateTimeGroup1)、移动方向(DirectionOfMovement)、移动速度(Speed),可根据点实际描述的战术图的类型来选择要描述的参数信息。此外,每个点还有自己的类型信息(AnchorChoice),表明此点的实际意义,如:坐标点COORDINATE、空中加油点AERIAL_REFUELING、盘旋或悬停点HOVERING、投弹点BOMB_DROPPING、侦察点DETECT、集合点GATHER、开火点FIRE、疏散点EVACUATION、维修点MAINTAIN等;
战术图中线和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信息可通过上述战术图描述点的方式表示,此外,线和面也有各自特定的信息需要描述:
●战术图中线的信息(LineSymbolModifiers),包括线的宽度(Width)、线的类型(LineChoice)等。线的类型表明此线表示的实际意义,如:障碍OBSTACLE、航路LANE、走廊CORRIDOR、壕沟ENTRENCHMENT等;
●战术图中面的信息(AreaSymbolModifiers),包括区域的底部(BottomASL)及顶部(TopASL)海拔信息、区域的类型(AreaChoice)等。区域的类型表明此区域表示的实际意义,如雷区MINEFIELD、巡逻区PATROL_AREA、禁飞区NO_FLY_ZONE等。
战场的固定设施装备(Installation)需要指定其所属参战单位或所属作战方(Owner)、地理位置(Location)即可。
b.编辑方法
战术图作为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战场目标,其编辑方式是直接在态势图上进行编辑,其他的信息可在完成态势图上的编辑后,再对其中的点、线或面的具体信息进行补充。
5)作战计划
a.描述方法
作战计划是由想定制作人员依据作战双方的战役目的将作战行动按照阶段进行划分,每一个作战阶段是由不同的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组成的,即作战方的行动过程由此作战方下的所有参战单位及参战实体的作战行动层叠组合而成,而不同作战方的行动过程又组成了用于整个仿真系统的作战计划。
由此可见,作战行动是完成作战计划的基本数据。但在制作想定的过程中要遵守一些军事的条令,即一类参战单位只能执行符合军事条令的作战行动,如陆军的作战行动不能设定为只有空军可执行的空中侦察任务。同时,作战计划、行动过程如何进行划分是和底层行为模型能完成的作战行动紧密关联的,只有模型能够完成相应的动作,在想定中才能定制此动作,否则仿真引擎解析完想定描述文件之后将无法驱动相应模型完成指定动作。以上各限定应该体现在制定想定的过程中,本发明仅将重点放置在如何描述及编辑作战计划部分。
描述方法中关于作战计划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层叠的组合关系来表述的:
首先,整个对抗作为一个作战计划(Plan),一个作战计划由每个作战方的行动过程(CoursesOfAction)组成,即每一个作战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行动过程(COA);
其次,每个作战方自己的行动过程(COA)由一系列的作战阶段(COAPhases)组成,每一个作战阶段(COAPhase)的任务信息包含其中;
第三,同一个作战阶段(COAPhase)中不同的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有自己不同的任务组合(UnitActivities),即同一个作战阶段中包含不同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任务,每个参战单位的任务组合信息包含其中;
最后,对于某参战单位或某参战实体而言,一个作战阶段(COAPhase)可以有多个任务(UnitActivities),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作战行动/活动(Activity),这些作战行动/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而成,在没有特殊指定的情况下,作战行动的执行顺序(ActivitySequence)按其先后顺序执行。作战行动涉及到的参数可放置在行动/活动数据(ActivityData)中的参数(Parameters)中来描述。
图2对这种作战计划的层级组合关系进行了比较形象的描述。
b.编辑方法
作战计划的编辑和描述方式一致,首先对作战计划按照作战阶段进行划分;其次选定需要进行作战任务划分的兵力,可以是作战方,也可以是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编辑其在不同阶段的作战行动序列,在编辑某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某作战行动时,需编辑此作战行动的参数信息,这些参数信息与具体的作战行动有关;最后完成编辑。
6)关于想定或想定文件本身的描述
a.描述方法及数据默认值
关于想定文件本身的描述(ScenarioID)内容包括:
●想定文件的名称(name);
●想定文件的版本(version,默认V1.0);
●想定文件的修改的时间(modificationDate,默认为当前的时间);
●想定文件的密级(securityClassification,值为:不保密Unclassified、机密Confidentional、秘密Secret、最高机密Top Secret,默认为不保密);
●想定文件的创建目的(purpose,默认为战术tactical);
●想定文件的使用限制(useLimitation,默认为无none);
●想定文件的关键字(keyword)。
关于想定的描述主要是对一些标准的说明,如:想定中使用的军标的符号体系标准(SymbologyDataStandard)、想定中使用的坐标系的标准(CoordinateDataStandard,本发明中使用大地坐标系GDC)等。使用哪种坐标系要和具体的作战仿真系统中的态势图部分相匹配。
b.编辑方法
此部分的编辑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对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利用与态势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想定的可视化编辑,这种编辑方法使得想定编辑人员在完全不了解想定描述方法的情况下也能方便的进行想定编辑,所有的操作在界面上完成,大大的提高想定编辑的可操作性。
2)使用本发明中提出的军事仿真想定描述及编辑方法生成用于仿真系统的想定描述文件。文件划分为初始态势描述和作战任务描述两部分内容,相应的仿真引擎按照这种想定的描述方法分为“物理引擎”和“行为引擎”,分别去解析想定描述文件中的初始态势和作战任务部分。在仿真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仿真引擎只负责解析想定描述文件中与自身功能相关的部分,而不是每次都去解析整个想定文件,减小了仿真引擎解析想定描述文件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仿真系统运行的效率。
3)本方法中涉及到兵力部署的部分是配合使用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采用树形结构的方式完成对作战方或参战单位的兵力部署;一种是采用在态势图上直接拖拽具体型号的方式完成参战实体的兵力部署。这样的编辑方式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兵力的部署。对于完全或部分符合军队建制的参战单位,可直接在树形结构中添加参战单位,省去了想定制定人员重复拖拽参战单位下每一个参战实体的麻烦,并且,对于有队形间距要求的参战单位,使用树形结构直接生成的参战单位下每一个参战实体的位置信息都较人工拖拽的方式精确。即这种方式提高了部署兵力的效率与准确性。
4)作战计划是将作战行动按照阶段进行划分,每一个作战阶段是由不同的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组成的,即作战方的行动过程由此作战方下的所有参战单位及参战实体的作战行动层叠组合而成,而不同作战方的行动过程又组成了用于整个仿真系统的作战计划。这种描述作战计划的方式,相当于对一个具体的作战行动加入了很多限定,使得仿真引擎能够根据这些限定比较快速地找到某一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在某作战阶段要完成的某一作战行动,提高仿真运行的效率。同时,若在仿真过程中替换某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某作战行动,仿真引擎也能快速的定位到相应的位置进行作战行动的替换,提高仿真系统运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与描述方法匹配的想定编辑方法流程图;
图2为作战计划的层级组合关系图;
图3为实例的航路及兵力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为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了军事仿真想定描述方法及其相应的编辑方法。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对想定的描述及编辑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要描述的想定为:
兵力描述:蓝方一个连(1辆连长坦克,3辆排长坦克,6辆坦克车),坦克型号为M1A2。红方一个排(1辆排长坦克,3辆坦克车),坦克型号为T-98,红方WZ-19的武装直升机1架。
战斗过程描述:红方按规划的路径机动,接近蓝方所在区域后红蓝方交火,红方呈战斗的疏开队形进行攻击,蓝方防御,作战发生在白天,天气晴朗。
本发明中的想定描述是体现在想定编辑的过程中的,按照编辑想定的流程(图1),此想定实例的编辑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定想定发生的区域。在态势图上选定区域右上角的经纬度为(122.020200,45.690200),左下角的经纬度为(121.560400,45.429000)。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01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11
第二步,不使用默认的作战方,需要编辑作战方的信息。此想定中有两个作战方红方和蓝方,在树形结构中,将默认中立方删除,其中红方和蓝方互为敌对方。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21
第三步,编辑参战单位及参战实体的信息。在树形结构中选定蓝方添加参战单位,名称为坦克连,在态势图上选定经纬度为(122.000000,45.650000)的点作为参战单位的位置,坦克连的编制等级为COMPANY,装备的型号选为M1A2,单位初始的移动方向为北偏0°,移动速度为0Km/H,采用V字形队VEE的编队方式,编队间距为30米,编队朝向为北偏270°。此时的上级为蓝方,即Relations中的数据分别为ForceRelationChoice为FORCE_SIDE,ForceRelationData中指向蓝方的全局唯一标识。在树形结构中选定红方添加参战单位,名称为坦克排,在态势图上选定经纬度为(121.611800,45.459900)的点作为参战单位的位置,坦克排的编制等级为PLATOON,装备的型号选为T-98,单位初始的移动方向为北偏60°,移动速度为60Km/H,采用纵队COLUMN的编队方式,编队间距为30米,编队朝向为北偏30°,此时的上级为红方,即Relations中的数据分别为ForceRelationChoice为FORCE_SIDE,ForceRelationData中指向红方的全局唯一标识。武装直升机采用拖拽的方式进行编辑,在树形结构中选定红方排,在态势图上拖拽型号为WZ-19的参战实体的符号到(121.426700,45.015200),再设定其高度信息为500,移动方向设置为北偏60°,移动速度为300Km/H。此时其上级单位自动生成为红方坦克排,不需要再编辑。由此,完成了参战单位及实体的编辑。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因参战单位及实体比较多,所以只列举其中的一个):
蓝方的坦克连: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22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31
红方的一个坦克车: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42
第四步,设置战场天气信息。直接编辑环境信息中的自然光照以及降水信息,自然光照为DAY,开始时间为20130110073600.000,结束时间为20130110170700.000;降水类型为NPR,降水速率为0。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52
第五步,此想定中不包含战场设施装备,则进行航路等战术图的编辑。在态势图绘制红方坦克排和武装直升机的行进路线坦克排航路和武装直升机航路,这两条航路的类型均为LANE,宽度为15米,绘制完之后补充每个点的信息。如图3所示,坦克排的航路上各点的信息为:点6:经纬度为(121.420700,45.082400),点的类型为GATHER;点7:经纬度为(121.917000,45.481700),点的类型为EVACUATION。武装直升机的航路上各点的信息为:点1:经纬高为(121.436800,45.025200,500),点的类型为GATHER;点2:经纬度(121.692400,45.157700),点的类型为DETECT;点3:经纬度为(121.897900,45.192200),点的类型为DETECT;点4:经纬度为(121.993500,45.450000),点的类型为AERIAL_REFUELING;点5:经纬度为(121.883400,45.550700),点的类型为HOVERING。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只列举坦克排航路):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61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71
第六步,以上五步完成了初始态势的编辑,以下开始编辑参战单位和参战实体的任务。首先将战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红方按照规划的路径机动,接近蓝方所在的区域;第二阶段,红蓝方交火,红方呈疏开队形进攻,蓝方防御。其次再编辑每个作战阶段每个参战单位或实体的作战行动序列。
1)添加作战阶段(阶段一),在此作战阶段,红方坦克排要按照“坦克排航路”的路线进行机动,在坦克排对应阶段一的位置添加行动任务,设定其为“Simple Move”,编辑航路的参数为“坦克排航路”,触发方式为“接受到命令(On Command)”,其任务序列按照默认值为“1”;为辅助坦克排进行攻击,武装直升机需沿“武装直升机航路”执行侦察任务,同样的,在武装直升机对应阶段一的位置添加行动任务,设定其任务为“Simple Move”,编辑航路的参数为“武装直升机航路”,触发方式为“On Command”,此时的任务序列为“1”。
2)添加作战阶段(阶段二),在此作战阶段,坦克排需按照疏开队形进行攻击,分两个任务序列完成——变换队形和攻击。依然是在坦克排对应此阶段的位置添加行动任务,设定其为“Formation Change”,编辑队形的参数为:队形类型为疏开队形,编队间隔为30米。触发方式为“On Command”其任务序列为“1”;在此行动任务后再添加一个行动任务,设定其为“Attack”,其任务序列自动递增为“2”。
3)选定蓝方的坦克连,在阶段二对应的位置添加行动任务,设定其为“Defense”,无任务参数,触发方式为“On Command”,任务序列为“1”。
此步对应的想定描述为(只列举红方的作战阶段二):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81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191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201
第七步,编辑想定及想定文件的描述信息。想定中使用的军标的符号体系标准为GJB***、想定中使用的坐标系的标准为大地坐标系GDC。想定文件名称为“简单实例”,版本为V1.0,不保密,修改时间为20130110。此步生成的想定描述为: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202
Figure BDA00003002270900211
最后,生成想定描述文件。
到此,对一个想定的编辑就完成了。最后生成的想定描述文件就是整个作战仿真系统的基础,仿真引擎解析此想定描述文件,获取整个仿真系统需要用到的模型,并关联其行动任务,仿真系统将这些模型分发到各个仿真节点上,并对其任务进行配置,如此,整个作战仿真系统可进行下面的仿真运行了。即整个作战仿真系统使用基于此想定描述的想定描述文件进行各种军事剧情的仿真。使用这种想定的描述方法,使得仿真引擎在解析想定描述文件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获取需要的内容,减小仿真引擎解析的复杂度,从而提高整个作战仿真系统的运行效率。

Claims (5)

1.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对想定描述进行想定编辑,然后采用仿真系统中的仿真引擎解析想定描述文件,将仿真引擎分为物理引擎和行为引擎,分别解析想定描述中的初始态势和作战任务,实现作战仿真;所述的想定描述和编辑内容包括想定和想定文件的描述、兵力部署、战场环境、战场目标和作战计划,所述的兵力部署包括作战方、参战单位和参战实体;所述的战场目标包括战场设施装备和战术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想定编辑中,对兵力部署的编辑是与态势图相结合完成的,兵力部署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树形结构的方式完成对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兵力部署,参战单位在指定单位的编制等级以及单位本身的编队信息后,按照所述的编制等级和编队信息生成相应的参战单位的兵力,并在态势图上在指定的位置精确显示参战单位的兵力;一种是采用在态势图上直接拖拽具体装备型号的方式完成参战实体的兵力部署;对于不符合建制的参战单位的编辑,需要先使用树形结构对单位中符合建制要求的兵力进行部署,其次再使用直接拖拽具体装备型号的方式完成参战单位中其他兵力的部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想定编辑中,对于战场目标,按照作战对象和航路在态势图上的表达方式,分为:由点表示的对象、由线表示的对象、由面或体表示的对象;对战术图要描述的内容包括拥有战术图的上级信息、战术图中点的信息、战术图中线的信息和战术图中面的信息;将战场目标中的作战对象和航路作为战术图的一种进行描述,战术图作为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战场目标,其编辑方式是直接在态势图上进行编辑,其他的信息在完成态势图上的编辑后,再对其中的点、线或面进行补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作战计划的想定描述是通过层叠的组合关系来表述的:首先,整个对抗作为一个作战计划,一个作战计划由每个作战方的行动过程组成,即每一个作战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行动过程;其次,每个作战方自己的行动过程由一系列的作战阶段组成,每一个作战阶段的任务信息包含其中;第三,同一个作战阶段中不同的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有自己不同的任务组合,即同一个作战阶段中包含不同参战单位或参战实体的任务,每个参战单位的任务组合信息包含其中;最后,对于某参战单位或某参战实体而言,一个作战阶段有多个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作战行动或活动,这些作战行动或活动按顺序组合而成,在没有特殊指定的情况下,作战行动的执行顺序按其先后顺序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战单位的部署内容包括坐标数据,还包括参战单位在军队中所属的编制等级、参战单位的所属编队类型、参战单位的战时防护状态、参战单位的作战能力、参战单位在编队中是否独立机动、参战单位的上级信息;所述的参战实体的部署内容包括参战实体的坐标数据、所述参战单位或所属作战方的信息、移动方向、在作战编队中是否独立机动、作战能力和武器类型。
CN2013101122730A 2013-04-02 2013-04-02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Pending CN103279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22730A CN103279587A (zh) 2013-04-02 2013-04-02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22730A CN103279587A (zh) 2013-04-02 2013-04-02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9587A true CN103279587A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6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22730A Pending CN103279587A (zh) 2013-04-02 2013-04-02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79587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516A (zh) * 2013-10-30 2014-02-19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作战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
CN104699916A (zh) * 2015-03-27 2015-06-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通用的多样本想定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850720A (zh) * 2015-06-03 2015-08-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复杂约束下想定空间构造与想定样本生成方法
CN105138724A (zh) * 2015-07-17 2015-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通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仿真想定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5243216A (zh) * 2015-10-19 2016-0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 基于态势动态干预的体系对抗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6844980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南京仁谷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系统功能动态重组的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6878095A (zh) * 2017-04-28 2017-06-20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想定分布式仿真的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8597288A (zh) * 2017-09-15 2018-09-28 夏文祥 一种作战后勤仿真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9740283A (zh) * 2019-01-17 2019-05-10 清华大学 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694256A (zh) * 2019-09-18 2020-01-17 徐磊 一种新型应急计算机兵棋推演系统及方法
CN111308907A (zh) * 2019-12-20 2020-06-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自动交战级飞机仿真控制方法、控制插件及仿真系统
CN111695270A (zh) * 2020-06-24 2020-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智能化作战仿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68175A (zh) * 2020-12-25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基于动态情况驱动的军事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4580170A (zh) * 2022-03-03 2022-06-03 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任务并行构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2644A (zh) * 2022-06-09 2022-07-08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对抗仿真想定编辑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CN115358477A (zh) * 2022-08-29 2022-11-18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作战想定随机生成系统及其应用
CN115933444A (zh) * 2023-03-09 2023-04-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直升机cgf实体吊放声呐搜潜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6204943A (zh) * 2022-12-26 2023-06-02 北京智码科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动路线的任务事件筹划编辑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2744A1 (en) * 2004-09-07 2006-03-08 Saab Ab A simulation system
US20110171610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Beam shaping for off-axis beam detection in training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2744A1 (en) * 2004-09-07 2006-03-08 Saab Ab A simulation system
US20110171610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Beam shaping for off-axis beam detection in training environment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伦: "作战仿真中想定推演与态势显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樊延平,柏杰,刘晗,梁强: "陆军战术作战仿真想定生成方法",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516A (zh) * 2013-10-30 2014-02-19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作战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
CN103593516B (zh) * 2013-10-30 2016-09-2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作战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
CN104699916B (zh) * 2015-03-27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通用的多样本想定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699916A (zh) * 2015-03-27 2015-06-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通用的多样本想定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850720A (zh) * 2015-06-03 2015-08-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复杂约束下想定空间构造与想定样本生成方法
CN105138724A (zh) * 2015-07-17 2015-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通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仿真想定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5138724B (zh) * 2015-07-17 2019-03-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通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仿真想定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5243216B (zh) * 2015-10-19 2018-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 基于态势动态干预的体系对抗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5243216A (zh) * 2015-10-19 2016-0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 基于态势动态干预的体系对抗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06844980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南京仁谷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系统功能动态重组的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6878095A (zh) * 2017-04-28 2017-06-20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想定分布式仿真的网络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6878095B (zh) * 2017-04-28 2020-06-02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想定分布式仿真的网络配置方法
CN108597288A (zh) * 2017-09-15 2018-09-28 夏文祥 一种作战后勤仿真实验平台的实现方法
CN109740283A (zh) * 2019-01-17 2019-05-10 清华大学 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694256A (zh) * 2019-09-18 2020-01-17 徐磊 一种新型应急计算机兵棋推演系统及方法
CN111308907A (zh) * 2019-12-20 2020-06-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自动交战级飞机仿真控制方法、控制插件及仿真系统
CN111308907B (zh) * 2019-12-20 2023-04-1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自动交战级飞机仿真控制方法、控制插件及仿真系统
CN111695270A (zh) * 2020-06-24 2020-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智能化作战仿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68175A (zh) * 2020-12-25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基于动态情况驱动的军事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4580170A (zh) * 2022-03-03 2022-06-03 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任务并行构建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2644A (zh) * 2022-06-09 2022-07-08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对抗仿真想定编辑建模方法及建模系统
CN115358477A (zh) * 2022-08-29 2022-11-18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作战想定随机生成系统及其应用
CN115358477B (zh) * 2022-08-29 2023-10-31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作战想定随机生成系统及其应用
CN116204943A (zh) * 2022-12-26 2023-06-02 北京智码科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动路线的任务事件筹划编辑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933444A (zh) * 2023-03-09 2023-04-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直升机cgf实体吊放声呐搜潜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9587A (zh) 一种基于想定描述的作战仿真系统
Hegarty et al. Suffolk's Defended Shore: Coastal Fortifications from the Air
Bocking A disciplined geography: Aviation, science, and the Cold War in Northern Canada, 1945–1960
Krepinevich The army and land warfare: Transforming the legions
Prados The US special forces: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Gordon The Vulture and the Snake: Counter-Guerrilla Air Warfare: The War in Southern Lebanon
Moeller Vigilant and Invincible
Kaplan Desert wars: Virilio and the limits of ‘genuine knowledge’
Gregory A ‘baby GDA’: Norwich’s airspac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Balog Interaction of military geography, meteorology and military art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war events
Roman AIR DEFENCE RESPONSE IN THE LAND FORCES P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CHNICAL UPGRADE OF GIS IN THE MODERN BATTLE SPACE
Finnegan Military Intelligence: A Picture History
Powell et al. Analysis of vegetation as terrain: the “how” and “why” of US Army doctrine
Sawant Weather: The Only Constant in Warfare
Thibault Commented APP-6A-Military symbols for land based systems
Roberts Mission Command During the Falklands War: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Cann Sangonhá: a PAIGC “liberated zone” gone awry, January 1969
Carstens The argument for a NATO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UAS) Center of Excellence (CoE) in Romania
Corps Mountain Warfare Operations
Feuer The Frictionless Battlefield: Nature and Technology in Counterinsurgency Wars
Padilla Military simulation systems
Kravchenko et al. ANALYSIS OF SIMULATION SOFTWARE OPPORTUNITIES OF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REAL FUNCTIONING OF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SYSTEMS DURING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N THE OPERATION
Sumner et al. Know Your Ground: A Look at Military Geographic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Belloni Drone Vision: Towards an Archeaology of the Vertical Gaze
Burleson III et al. Mission Analysis during Future Military Operations on Urbanized Terr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