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8525B -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8525B CN103278525B CN201310227198.2A CN201310227198A CN103278525B CN 103278525 B CN103278525 B CN 103278525B CN 201310227198 A CN201310227198 A CN 201310227198A CN 103278525 B CN103278525 B CN 1032785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device
- overdoes
- hardness
- enter
- str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承压设备的安全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损伤热模拟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热模拟实验获得其硬度与金相组织临界值;进行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测定值与硬度与金相组织临界值和正常值比对,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不满足则直接判废;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判断超标缺陷;不含超标缺陷则直接进行强度校核;含超标缺陷则进行断裂与疲劳评定;强度校核和断裂与疲劳评定合格后再确定允许工作条件可重新投入运行,强度校核和断裂与疲劳评定不合格则直接判废或维修。本发明评定效率高,可快速而有效的对过火承压设备是否合于使用作出评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承压设备的安全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损伤热模拟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承压设备广泛用于石化、电力、冶金、燃气、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支柱领域。承压设备一般面临着高压、高温、低温、易燃、易爆、有毒等介质的威胁,一旦发生泄漏甚至爆炸,往往并发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灾难性事故,将给社会、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和危害,直接影响社会安全。
承压设备产生过火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运行时操作条件和工艺波动导致超温,其温度超过了承压设备设计时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另外一种是由于突发的火灾事故,承压设备暴露于火灾引发的高热环境中,使承压设备的金属温度超过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使承压设备的强度、韧性、刚度和耐腐蚀等性能降低,发生非常严重的壳体变形、倾斜、垮塌、泄漏甚至爆炸事故,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工艺超温事故和火灾事故发生后,除需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外,关键是要快速有效地对暴露在高热条件下的承压设备进行合于使用评价,以便确定它们是否适宜继续服役或降级使用,这对于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及时恢复生产、确保过火后承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由于我国前期技术储备不足,尚未建立过火承压设备合于使用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因此,我国目前对于过火承压设备的合于使用评价,基本完全参照美国API579的标准程序,其评价过程包括:收集评价所需数据;了解火灾事件的详细记录和体现温度的各种迹象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热暴露温度、材料及影响程度划分热暴露区,将过火设备划分到相应的热暴露区中,制定不同暴露区的检查计划,根据检测结果选择3级评价方法;对所有可能相关的失效模式参照有关方法进行剩余寿命评价。API579对于过火承压设备的合于使用评价过程非常复杂且不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在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为了获得过火承压设备材料的力学性能,美国API579要求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破坏性的现场取样,然后在实验室对试样进行试验,这不仅对承压设备产生破坏,同时不能系统研究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如何研发出一种基于损伤热模拟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以实现对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快速筛查目的,进而确保可对于过火承压设备是否合于使用作出快速准确评价,为国内外近年来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合理而实用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可快速而有效的对过火承压设备是否合于使用作出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其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
S2、以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的相同材料为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获得其硬度与金相组织临界值;
S3、比较步骤S1的硬度和金相组织与S2中所获得的临界值,当硬度和金相组织满足临界值要求,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4、将步骤S1的硬度测量值与其材料标准中的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当硬度测量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重新进入步骤S2;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
S5、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S6、根据步骤S5的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结果判断其是否含超标缺陷:无超标缺陷时,进入步骤S7;否则进入步骤S8;
S7、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之后进入步骤S9;
S8、根据步骤S5和S6中得到的过火承压设备的超标缺陷性质和尺寸,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断裂与疲劳评定;
S9、确定步骤S7的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强度要求:满足强度要求,进入步骤S11,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10、当步骤S8的评定结果可以接受时,进入步骤S11,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11、根据步骤S7或S8的结果和过火承压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确定允许工作条件,之后进入步骤S12;
S12、重新投入运行;
所述S1步骤中,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其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时,需要对其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部位和未损伤部位一并进行。
所述S2步骤中,采用热模拟试验装置对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相同材料开展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获得其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
所述S2步骤中,采用热模拟试验装置对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相同材料开展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找出试验结束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定、金相组织检验、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及抗腐蚀性能测试,根据获得的与过火承压设备上相同损伤的试样的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确定过火承压设备的过火条件。
所述S7步骤中,当步骤S5的结果表明无超标缺陷时,根据步骤S5得到的过火承压设备的壁厚测量值,以承压设备设计标准内的强度校核公式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所述S7步骤中,由下式确定强度校核时受火损伤材料的许用应力:
式中[σ]afd为过火损伤后材料的许用应力,MPa;Rm为由步骤S4热模拟试验确定的过火后材料室温下的抗拉强度,MPa;ReL为由步骤S4热模拟试验确定的过火后材料室温下的屈服强度,MPa;nb和ns为安全系数;[σ]t为按过火承压设备的原始设计标准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为力学性能测定环境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所述S12步骤中,根据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情况,进行更换紧固件、密封件和维修支撑件操作,同时根据步骤S11确定的允许工作条件,制定运行时的监控措施,之后再将该过火承压设备投入运行。
所述S2步骤中,热模拟试验在25℃~1100℃的热暴露温度、0h~100h的热暴露时间和0~1400℃/h的升降温速率条件下进行。
当现场硬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结果满足临界值和正常值范围内要求,且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没有发现损伤及超标缺陷时,过火承压设备直接免于安全评定。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现场硬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同时采用热模拟试验确定与该过火承压设备所用相同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组织临界值,然后将现场硬度测定结果和金相组织检验结果与正常值和热模拟试验得到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严重程度的快速筛查目的,进而根据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结果,来实现过火承压设备的安全评定;其评定效率高,可快速而有效的对过火承压设备是否合于使用作出评价。
2)、本发明采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可以避免对过火承压设备的破坏性取样;可以系统地进行25℃~1100℃的热暴露温度、0h~100h的热暴露时间和0~1400℃/h的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热模拟试验,实现承压设备过火损伤过程的再现。同时,可以对热模拟试验结束后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腐蚀性能试验,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抗腐蚀性能参数。通过热模拟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以通过将其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结果与热模拟试验得到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判断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程度。
3)、步骤S1的硬度测量值与其材料标准中的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且当硬度测量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需由热模拟试验来确定材料的性能参数,此时重新进入步骤S2,从而依靠热模拟试验再次对其临界值进行补充完善,最终获取满足实际需求的临界值数值并进行二次比较;通过上述“对比-完善-再对比”的反馈线路的构成,也就保证了临界值最终选取的准确度,以为整个流程的正常有效操作打下基础。
4)、本发明具有免于评定的准则:当现场硬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结果满足临界值和正常值要求,且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没有发现损伤及超标缺陷,过火承压设备免于进行断裂和疲劳的安全评定,从而免去了常规的极其繁冗而复杂的断裂和疲劳评定过程,为其整个操作流程的快速性提供了保证。
5)、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强度校核计算时引入了由热模拟试验得到的损伤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而确定过火承压设备的允许工作条件,使评定结果更符合过火承压设备的实际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宏观检查重点项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判定依据:步骤S4中的正常值范围由已知的相应材料标准得到;步骤S5中的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原则根据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步骤S7中的强度校核原则按照TSG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步骤S8中的断裂与疲劳评定操作按照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规定进行。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某一台材料为Q345R的立式压力容器过火后,需要对其进行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操作,以便确定它们是否适宜继续服役或降级使用。此时采用图1所示的过火承压设备安全评估方法流程图,首先对材料为Q345R过火压力容器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和以相同材料进行热模拟试验,得到Q345R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后再进行与现场检验的数值比对;之后通过对过火压力容器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然后对过火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进行判断和计算来获取最终结果。其具体评定步骤如下:
1)、对过火压力容器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使用里氏便携式硬度计对过火压力容器不同部位进行硬度测定,同时对硬度异常部位进行金相复型,在现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复型件进行观察或将复型件带回实验室在高倍金相显微镜下检测;测得过火压力容器损伤最严重部位的硬度测量值为140HB。
2)、在实验室通过热模拟试验装置对Q345R材料进行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率下的热模拟试验,得到Q345R材料的硬度临界值为120HB,通过比对得知,现场硬度测定值高于其临界值,也即满足临界值要求;当现场硬度测定值高于临界值时,需要再进行金相检验确定其是否满足金相临界值要求。
通过金相检验得知,过火压力容器硬度测量值为140HB的损伤部位的金相组织检验结果为珠光体球化达到3级,未发生石墨化。根据热模拟试验并参照DL/T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Q345R金相组织的临界值为珠光体球化4级和石墨化2级,因此,金相组织检验结果满足临界值要求;由于现场硬度测定值和金相组织满足临界值要求,此时根据图1,进入将现场的硬度测量值与正常值范围的比较步骤。
实际操作时,现场硬度测定值应当高于或等于其临界值数值,否则会导致其材料无法继续使用;一旦现场硬度测定值低于临界值数值,则直接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3)、参照NB/T47008-2010,Q3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为128HB~180HB,本实施例中现场的硬度测量值140HB,位于Q3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内,因此进入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步骤。
4)、在对Q345R材料进行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中。600℃下热暴露时间为2h和缓冷4h时的硬度和金相组织与过火压力容器现场的硬度和金相检验结果相符,确定压力容器的过火条件为:600℃下热暴露2h,经空冷后达到环境温度。
5)、具体实施中,过火压力容器为立式压力容器,根据TSG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宏观检查项目和图2的重点检查项目,重点检查过火压力容器的筒体垂直度和局部弯曲变形量,同时检查筒体是否有鼓胀、凹陷等,并对压力容器壳体进行壁厚测量以获取其壁厚测量值。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未发现过火压力容器有超标缺陷,进入强度校核步骤。
6)、具体实施中,根据公式获得过火承压设备的过火损伤后材料的许用应力[σ]afd,该立式压力容器的原始设计标准为GB150,根据实测的该过火承压设备的壁厚最小值,采用GB150中相应的强度校核公式,计算得到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然后进入下一步骤。
7)、经与其原始设计压力相比,前一步骤中所获得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满足其强度要求,符合进入确定允许工作条件步骤。
8)、具体实施中,过火压力容器的未出现材质劣化现象,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未发现腐蚀现象和超标缺陷,确定过火压力容器的允许工作条件为原设计工作条件,进入投入运行步骤。
9)、本实施例中,由于压力容器过火后紧固件、密封件和支撑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更换紧固件和密封件,同时维修支撑件后,该过火压力容器正常投入运行。
实施例2:
某一台材料为Q245R的卧式压力容器过火后,需要对其进行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操作,以便确定它们是否适宜继续服役或判废。此时采用图1所示的过火承压设备安全评估方法流程图,首先对材料为Q245R的过火压力容器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和以相同材料进行热模拟试验,得到Q245R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后再进行与现场检验的数值比对。其具体评定步骤如下:
1)、对过火压力容器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使用里氏便携式硬度计对过火压力容器不同部位进行硬度测定,同时对硬度异常部位进行金相复型,在现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复型件进行观察或将复型件带回实验室在高倍金相显微镜下检测;测得过火压力容器损伤最严重部位的硬度测量值为80HB。
2)、在实验室通过热模拟试验装置对Q245R材料进行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率下的热模拟试验,得到Q245R材料的硬度临界值为110HB,通过比对得知,现场硬度测定值低于其临界值,即不能满足临界值要求。
3)、参照NB/T47008-2010,Q2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为110HB~160HB,本实施例中现场的硬度测量值80HB,低于Q2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此时根据图1,直接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实施例3:
某一台材料为Q245R的立式压力容器过火后,需要对其进行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操作,以便确定它们是否适宜继续服役或降级使用。此时采用图1所示的过火承压设备安全评估方法流程图,首先对Q245R材料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和以相同材料进行热模拟试验,得到Q245R材料的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后再进行与现场数据的数值比对;之后通过对过火压力容器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然后对过火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进行判断和计算来获取最终结果。其具体评定步骤如下:
1)、对过火压力容器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现场检验。使用里氏便携式硬度计对过火压力容器不同部位进行硬度测定,同时对硬度异常部位进行金相复型,在现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复型件进行观察或将复型件带回实验室在高倍金相显微镜下检测;测得过火压力容器损伤最严重部位的硬度测量值为120HB。
2)、在实验室通过热模拟试验装置对Q245R材料进行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率下的热模拟试验,得到Q245R材料的硬度临界值为110HB,通过比对得知,现场硬度测定值高于其临界值,也即满足临界值要求;当现场硬度测定值高于临界值时,需要再进行金相检验确定其是否满足临界值要求。
通过金相检测得知,过火压力容器硬度测量值为120HB的损伤部位的金相组织检验结果为珠光体球化达到3级,未发生石墨化。根据热模拟试验并参照DL/T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Q245R金相组织的临界值为珠光体球化4级和石墨化2级,因此,金相组织检验结果满足临界值要求;由于现场硬度测定值和金相组织满足临界值要求,此时根据图1,进入将现场的硬度测量值与正常值范围的比较步骤。
3)、参照NB/T47008-2010,Q2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为110HB~160HB,本实施例中现场的硬度测量值120HB,位于Q245R材料的硬度正常值范围内,因此进入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步骤。
4)、在对Q245R材料进行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中。650℃下热暴露时间为2h和缓冷4h时的硬度和金相组织与过火压力容器现场的硬度和金相检验结果相符,确定压力容器的过火条件为:650℃下热暴露2h,经空冷后达到环境温度。
5)、具体实施中,过火压力容器为立式压力容器,根据TSG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宏观检查项目和图2的重点检查项目,重点检查过火压力容器的筒体垂直度和局部弯曲变形量,同时检查筒体是否有鼓胀、凹陷等,并对压力容器壳体进行壁厚测量以获取其壁厚测量值。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未发现过火压力容器有超标缺陷,进入强度校核步骤。
6)、具体实施中,根据公式获得过火承压设备的过火损伤后材料的许用应力[σ]afd,该立式压力容器的原始设计标准为GB150,根据实测的该过火承压设备的壁厚最小值,采用GB150中相应的强度校核公式,计算得到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然后进入下一步骤。
7)、经与其原始设计压力相比,前一步骤中所获得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满足其强度要求,符合进入确定允许工作条件步骤。
8)、具体实施中,过火压力容器的未出现材质劣化现象,经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未发现腐蚀现象和超标缺陷,确定过火压力容器的允许工作条件为原设计工作条件,进入投入运行步骤。
9)、本实施例中,由于压力容器过火后紧固件、密封件和支撑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更换紧固件和密封件,同时维修支撑件后,该过火压力容器正常投入运行。
Claims (7)
1.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其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
S2、以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的相同材料为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获得其硬度与金相组织临界值;
S3、比较步骤S1的硬度和金相组织与S2中所获得的临界值,当硬度和金相组织满足临界值要求,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4、将步骤S1的硬度测量值与其材料标准中的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当硬度测量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重新进入步骤S2;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5;
S5、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S6、根据步骤S5的宏观检查和无损检测结果判断其是否含超标缺陷:无超标缺陷时,进入步骤S7;否则进入步骤S8;
S7、进行强度校核计算,由下式确定强度校核时受火损伤材料的许用应力:
式中[σ]afd为过火损伤后材料的许用应力,MPa;Rm为由步骤S4热模拟试验确定的过火后材料室温下的抗拉强度,MPa;ReL为由步骤S4热模拟试验确定的过火后材料室温下的屈服强度,MPa;nb和ns为安全系数;[σ]t为按过火承压设备的原始设计标准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为力学性能测定环境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之后进入步骤S9;
S8、根据步骤S5和S6中得到的过火承压设备的超标缺陷性质和尺寸,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断裂与疲劳评定;
S9、确定步骤S7的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强度要求:满足强度要求,进入步骤S11,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10、当步骤S8的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进入步骤S11,否则进入判废或维修步骤;
S11、根据步骤S7或S8的结果和过火承压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确定允许工作条件,之后进入步骤S12;
S12、重新投入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对过火承压设备进行其硬度与金相的现场检验时,需要对其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部位和未损伤部位一并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采用热模拟试验装置对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相同材料开展不同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获得其硬度和金相组织的临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采用热模拟试验装置对与过火承压设备上所用相同材料开展不同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下的热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束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定、金相组织检验、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及抗腐蚀性能测试,根据获得的与过火承压设备上相同损伤的试样的热暴露温度、热暴露时间和冷却速度,确定过火承压设备的过火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热模拟试验在25℃~1100℃的热暴露温度、0h~100h的热暴露时间和0~1400℃/h的升降温速率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步骤中,当步骤S5的结果表明无超标缺陷时,根据步骤S5得到的过火承压设备的壁厚测量值,以承压设备设计标准内的强度校核公式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根据过火承压设备的损伤情况,进行更换紧固件、密封件和维修支撑件操作,同时根据步骤S11确定的允许工作条件,制定运行时的监控措施,之后再将该过火承压设备投入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27198.2A CN103278525B (zh) | 2013-06-07 | 2013-06-07 |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27198.2A CN103278525B (zh) | 2013-06-07 | 2013-06-07 |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8525A CN103278525A (zh) | 2013-09-04 |
CN103278525B true CN103278525B (zh) | 2014-07-09 |
Family
ID=4906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27198.2A Active CN103278525B (zh) | 2013-06-07 | 2013-06-07 |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85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3641B (zh) * | 2013-12-20 | 2016-03-02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一种基于硬度和金相的火灾后压力容器快速检测评价方法 |
CN106093363B (zh) * | 2016-06-01 | 2018-11-13 | 复旦大学 |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受火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CN110736671B (zh) * | 2018-07-19 | 2022-07-22 | 大唐南京发电厂 | 一种管件硬度异常部位的监测方法 |
CN109593938B (zh) * | 2018-12-04 | 2021-01-12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发电机转子齿头局部回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697877A1 (ru) * | 1977-08-08 | 1979-11-15 | Москов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Инжене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В.В.Куйбышева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огнестойкости элементов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
CN100494954C (zh) * | 2006-04-15 | 2009-06-03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承压设备风险评价中以剩余寿命为表征参量的失效概率评价方法 |
JP5003609B2 (ja) * | 2008-06-20 | 2012-08-15 | 株式会社Ihi | 異方性材の等価板厚決定方法 |
CN102052995B (zh) * | 2010-10-29 | 2012-07-18 | 华东理工大学 | 一种压力容器短时受火后的安全评测方法 |
-
2013
- 2013-06-07 CN CN201310227198.2A patent/CN10327852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8525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3641B (zh) | 一种基于硬度和金相的火灾后压力容器快速检测评价方法 | |
Harris et al. | Probability of pipe fracture in the primary coolant loop of a PWR plant. Volume 5. Probabilistic fracture mechanics analysis. Load Combination Program Project I final report | |
Li et al. |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for corrosion-induced natural gas pipeline accidents | |
CN103278525B (zh) | 一种承压设备火灾后的安全评估方法 | |
CN104268383A (zh) | 一种含裂纹类缺陷高温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方法 | |
Hu et al. | The probabilistic life time prediction model of oil pipeline due to local corrosion crack | |
CN107091785A (zh) | 焦炭塔裂纹萌生寿命及裂纹扩展寿命的预测方法 | |
Yan et al. | Statistical method for the fatigue life estimation of coke drums | |
Hossain et al. | Probabilistic creep with the Wilshire–Cano–Stewart model | |
Sawada et al. | Analysis of long-term creep curves by constitutive equations | |
Alipour et al. | Steady state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a ferritic stee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 |
Lv et al. | Effect of thermal aging on the leak-before-break analysis of nuclear primary pipes | |
KR100971898B1 (ko) | 설비의 열화도 평가방법 | |
Dhahri et al. | PWR effect on crack initiation under equi-biaxial loading: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 | |
Han et al. | Research on creep behavior of three-point bending specimen with fixed constraints at the large deformation stage | |
Radaelli et al. |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forging flaw crack nucleation processes for heavy duty gas turbine rotor operations | |
Aprea | Hydro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handling experience in heavy water production and related industries | |
Unwin et al. | Physics-Base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Component Reliability Model cast in an R7-Compatible Cumulative Damage Framework | |
CN118463029B (zh) | 一种环境风险源预警方法及系统 | |
Paik | One-way Versus Two-wa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nalyses of Offshore Installations in Fires | |
Métais et al. | European contributions to environmental fatigue issu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France, Germany and Finland | |
Makhutov et al. | Methodological basic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diagnostics, and monitoring of conditions fo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 |
Gourdin et al. | PWR effect on crack initiation under equi-biaxial loading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 | |
Gourdin et al. | Environmental Effect on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under Equi-Biaxial Loading of a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Metals 2021, 11, 203 | |
Guedri et al. |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ow alloy ferritic piping materia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031 No. 888 Ch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Anhui, Hefei Patentee after: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testing Address before: 230031 No. 888 Ch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Anhui, Hefei Patentee before: 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testing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