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9209B -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9209B
CN103269209B CN201310138347.8A CN201310138347A CN103269209B CN 103269209 B CN103269209 B CN 103269209B CN 201310138347 A CN201310138347 A CN 201310138347A CN 103269209 B CN103269209 B CN 103269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fbar
piezoelectric layer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83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9209A (zh
Inventor
王璟璟
陈达
孙学军
金荧荧
干耀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383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9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9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包括基片、声反射层、压电层以及设置于压电层表面的至少一对电极对。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为至少包含两个尖齿的锯齿形状,外侧边缘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两个电极的长度相同。两个电极激发出的电场非对称分布,抑制纵波模式谐振和声表面波、次表面波等寄生杂波的产生,提高剪切波模式谐振的品质因数,从而在液体生化传感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谐振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背景技术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是近年来在射频通信和生化传感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电声微纳器件。该器件基于压电薄膜产生高频电声谐振的原理,可以在硅片上采用现有半导体工艺进行制造,器件体积小,适合在集成电路中进行集成。薄膜体声波谐振器中压电层的电声谐振模式可以存在纵波和剪切波两种模式。在射频通信领域和气体传感领域,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工作在空气中,主要是以纵波模式谐振的三明治结构。在使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进行液体环境中的生化传感时,剪切波谐振模式比纵波谐振受到的液体阻尼更小,因此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更适合在生化传感领域中应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有希望应用于化学物质分析以及生物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等方面。
目前激发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压电层中的剪切波模式谐振的方法主要是在沿垂直于压电层极化轴的方向施加电场。例如:
瑞典林雪平大学G.Wingqvist等人在Surface&CoatingsTechnology(表面和涂层技术)杂志2010年第205卷1279页的文章“AlN-basedsputter-depositedshearmodethinfilmbulkacousticresonator(FBAR)forbiosensorapplications-Areview”(基于溅射沉积氮化铝的剪切波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综述)中报道了一种剪切波模式薄膜电声器件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的采用c轴倾斜30度的氮化铝压电薄膜,在氮化铝压电薄膜上下表面设置电极施加垂直电场,通过在c轴垂直方向的电场分量激发剪切波谐振。
美国专利US5936150公开了一种采用平面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压电薄膜上表面的两个平行电极产生横向电场激发剪切波谐振。
公开号为CN18640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剪切波模式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技术方案,其压电堆栈的两个电极被放置在压电层的相同侧,这两个电极是叉指形电极。这种相同侧叉指形电极会剪切谐振。
公开号为CN1018005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对称叉指结构的剪切模式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技术方案,通过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的间距非等比例增加降低寄生干扰。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电极所激励的电场中存在垂直和平行压电层极化轴方向的两种分量,前者激发所需的剪切波谐振,而后者依然会激发压电层中的纵波谐振,从而使得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工作在两种谐振模式共存的模式下,其单一剪切波模式的能量不高。此外,目前的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产生电场的两个电极置于压电层两侧或置于压电层一侧且相互平行。这种电极产生的电场会激发少量压电层中的声表面波、兰姆波等寄生杂波,导致谐振能量分散。采用目前的技术方案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在液体中工作时品质因数很难超过200,不能满足进行液体环境中高灵敏传感应用时所能够达到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要求。
为了使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获得高品质因数和敏感性能,需要通过电极设计抑制平行压电层极化轴的电场分量和寄生杂波的产生,从而提高剪切波谐振的激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高效激发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包括基片、声反射层、压电层以及设置于压电层表面的至少一对电极对,其特征在于,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为至少包含两个尖齿的锯齿形状,外侧边缘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两个电极的长度相同。
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沿垂直外侧边缘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的四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
同一电极的内侧边缘与其外侧边缘之间沿垂直外侧边缘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的三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电极内侧边缘中尖齿的张角为30度至150度。
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面积相等,且大于两个电极间隔面积的五倍。
在本发明中,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相对的一侧均为锯齿形,电极内侧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发不断变化,激发出的电场非对称分布。一方面,使沿垂直极化轴的电场分量发生紊乱,抑制纵波模式谐振的产生;另一方面,电极内侧的锯齿尖会产生较强的不规则电场,使其不能满足声表面波和次表面波等寄生杂波的激发条件。
与以往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电层中能够获得较高效率的剪切波模式谐振,使器件在液体中获得较高的品质因数,从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极形状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器件结构。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波损耗S11曲线测试结果。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极形状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回波损耗S11曲线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包括基片201、声反射层202、压电层203以及设置于压电层表面的至少一对电极对204。
该谐振器采用标准的半导体微加工工艺进行制造,包括溅射、光刻、等离子体和反应离子刻蚀、湿法刻蚀以及牺牲层工艺。
硅或玻璃可作为该谐振器的基片201,声反射层202可以采用横膈膜结构、空气隙结构或由周期性声阻抗不同的膜层交替构成的布拉格结构。压电层203可以采用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薄膜或以这些材料为基质进行掺杂而成的复合压电薄膜材料,压电层的极化轴垂直于基片表面。
当器件工作时,在电极对204中两个电极间施加射频激励205。
为使沿垂直极化轴的电场分量发生紊乱,抑制纵波模式谐振和声表面波、次表面波等寄生杂波的产生,并保证足够的功率容量,两个电极的特征为:电极对204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101为至少包含两个尖齿102的锯齿形状,外侧边缘103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两个电极的长度104相同。电极对204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101沿垂直外侧边缘103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104的四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同一电极的内侧边缘101与其外侧边缘103之间沿垂直外侧边缘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104的三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电极内侧边缘101中尖齿102的张角为30度至150度。电极对204中两个电极的面积相等,且大于两个电极间隔105面积的五倍。
具体实施中,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实际器件可以采用仅设置两个电极的长条状电极对,也可以采用插值状电极对。两个电极的材料可采用金属薄膜、导电多晶硅、导电氧化物以及这些材料的组合。根据所采用的声反射层202结构、压电层203材料以及各电极的形式、材料、面积等,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际试验,确定最优的上述具体电极结构参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采用长条状电极对方式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电极形状如图1所示。
该器件制作在硅基片201上,在压电层203下方设置空气隙作为声反射层202。
压电层203为氮化铝薄膜,其厚度为1微米。采用一个电极对204,由两个长度为300微米的电极组成。两个电极的面积均为6324平方微米,两个电极间隔105面积为983平方微米。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101的尖齿102数量均为5个,其内侧边缘101沿垂直外侧边缘103方向的间隔距离为6微米至10微米。同一电极的内侧边缘101与其外侧边缘103之间沿垂直外侧边缘103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5微米至30微米。电极内侧边缘101中尖齿102的张角为30度至150度。
将两个电极接入网路分析仪进行谐振性能测试,测量得到在水中工作时的器件回波损耗S11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该器件仅存在3.06GHz附近的剪切波谐振,品质因数为578,较以往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有了较大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采用插值状电极对方式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电极形状如图4所示。
该器件制作在硅基片201上,在压电层203下方设置空气隙作为声反射层202。
压电层203为氮化铝薄膜,其厚度为1微米。插值状电极对由重复的3个电极对204组成。各个电极的长度均为300微米。电极对内两个电极的面积均为5790平方微米,两个电极间隔105面积为763平方微米。电极对204内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101的尖齿102数量分别为5个和6个,其内侧边缘101沿垂直外侧边缘103方向的间隔距离为6微米至10微米。同一电极的内侧边缘101与其外侧边缘103之间沿垂直外侧边缘103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5微米至30微米。电极内侧边缘101中尖齿102的张角为30度至150度。
将两个电极接入网路分析仪进行谐振性能测试,测量得到在水中工作时的器件回波损耗S11曲线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该器件仅存在3.06GHz附近的剪切波谐振,品质因数为790,较以往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有了较大提高。

Claims (3)

1.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包括基片、声反射层、压电层以及设置于压电层表面的至少一对电极对,其特征在于,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为至少包含两个尖齿的锯齿形状,外侧边缘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两个电极的长度相同;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内侧边缘沿垂直外侧边缘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的四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同一电极的内侧边缘与其外侧边缘之间沿垂直外侧边缘方向的间隔距离为电极长度的三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电极内侧边缘中尖齿的张角为30度至1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电极对中两个电极的面积相等,且大于两个电极间隔面积的五倍。
CN201310138347.8A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Active CN103269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347.8A CN103269209B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8347.8A CN103269209B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209A CN103269209A (zh) 2013-08-28
CN103269209B true CN103269209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01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8347.8A Active CN103269209B (zh) 2013-04-19 2013-04-19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9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1035B (zh) * 2016-12-09 2023-05-26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寄生电容的方向性脑深部电极
CN114884478A (zh) * 2022-07-01 2022-08-09 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刻石英晶片及其电极的设计方法
CN117674758A (zh) * 2022-08-27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兰姆波谐振器及制备方法、滤波器、射频模组、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150A (en) * 1998-04-13 1999-08-10 Rockwell Science Center, Llc Thin film resonant chemical sensor with resonant acoustic isolator
CN1864063A (zh) * 2003-10-08 2006-11-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体声波传感器
CN101800524A (zh) * 2010-01-05 2010-08-11 浙江大学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剪切模式fbar
CN203243292U (zh) * 2013-04-19 2013-10-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150A (en) * 1998-04-13 1999-08-10 Rockwell Science Center, Llc Thin film resonant chemical sensor with resonant acoustic isolator
CN1864063A (zh) * 2003-10-08 2006-11-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体声波传感器
CN101800524A (zh) * 2010-01-05 2010-08-11 浙江大学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剪切模式fbar
CN203243292U (zh) * 2013-04-19 2013-10-1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9209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tchev et al. Thin film Lamb wave resonators in frequency control and sens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10113026B (zh) 一种二维兰姆波谐振器
CN101846653B (zh) 一种多边形电极的压电薄膜体声波传感器
CN101971493A (zh) 微天线设备
CN108918662B (zh) 一种CMUTs流体密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1138A (zh) 一种基于二维声子晶体反射栅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CN103269209B (zh)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CN107525610B (zh) 基于厚度方向激励剪切波模式的fbar微压力传感器
CN203243292U (zh) 一种具有锯齿状内侧边缘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CN102183197A (zh) 一种测量积冰的传感器及测量方法
CN203241384U (zh) 一种高效激发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Caliendo et al. Pressure sensing with zero group velocity lamb modes in self-supported a-SiC/c-ZnO membranes
CN203011891U (zh) 一种no2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CN107941391B (zh) 一种用于薄膜体声波压力传感器的无线无源温度补偿方法
CN102621025A (zh) 具有环状电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生化传感器
CN112452694A (zh) 多频压电式微型超声换能器单元、阵列和方法
CN103236823A (zh) 一种高效激发剪切波谐振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CN110967380A (zh) 一种用于液体检测的薄膜体声波传感器
US11716070B2 (en) Film bulk acoustic sensors using thin LN-LT layer
CN113210240B (zh) 一种双面叉指换能器的兰姆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Rathod et al. Ultrasonic guided wave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rea thin piezo coating
Zhou et al.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de pitch on resonant and capacitive characteristics in x-cut LiNbO3 membrane-based laterally-excited bulk acoustic resonator
CN203191355U (zh) 一种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CN203025154U (zh) 一种基于zctc压电晶体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Patel et al. Design of MEMS based film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