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8421B -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8421B
CN103268421B CN201310204650.3A CN201310204650A CN103268421B CN 103268421 B CN103268421 B CN 103268421B CN 201310204650 A CN201310204650 A CN 201310204650A CN 103268421 B CN103268421 B CN 103268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e
point
energy
formula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46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8421A (zh
Inventor
马善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046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8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8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84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3569 priority patent/WO20141870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8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8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30State monitoring, e.g. faul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sulator monitoring, corona dischar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的能量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模型;(2)设定假设条件;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先设定一些假设条件;(3)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进行判别;(4)将较复杂的网络分割成小网络,对各个小网络分别进行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较为简单的网络中不采用方向原件,对网络进行控制,甚至十分复杂的大型网络中,采用少数的方向原件,对整个网络联络线的交流电能量的方向进行判断的方法,对全系统的交流电能量进行较为准确的监视,故障的响应节约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生活中,交流电能与直流电能情况不同,由于交流电能分为有功P和无功Q,一般测量装置测量的电流是视在功率S的电流,因为视在功率电流不遵守一维能量守恒定律,而有功P和无功Q分别遵守一维能量守恒定律,且有功P和无功Q向量的夹角为90°,有功P和无功Q是两种不相关的能量,所以要分别判断网络中有功P和无功Q的传输方向和大小,这是一种二维的能量守恒定律,因此要判定网络中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非常困难。如果每个中间点都采用全套的测控装置测量能量方向,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甚至测控装置的造价高于中间点的造价,同时有很多中间点无法安装全套测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很难,而提出的一种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与传统的物质守恒与一维能量守恒不同,交流电能量是一种二维的能量守恒,有功P和无功Q能量分别为一维能量守恒,而最终测量到的能量是有功P和无功Q的向量和,其中有功P和无功Q的向量夹角为90°,因此适用范围为所有遵守二维物质或能量守恒定律的一切物质或能量。
进一步地,一种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模型;
2设定假设条件;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先设定假设条件;
3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进行判别;
4将较复杂的网络分割成小网络,对各个小网络分别进行的传输方向的判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模型为:
Y1、Z1、Z2、Z3、Z4、Z5、Z6、Z7、Z8、Y2按顺序依次相连,Z2、Z14、Z15、Z17、Z18、Z19、Z22、Z23、Z24、Z25、Z26、Z27、Y4按顺序依次相连,Y3、Z16、Z15按顺序依次相连,Z5、Z20、Z21、Z22按顺序依次相连,Z25、Z28、Z29按顺序依次相连,Z6、Z9、Z10、Z12、Z13按顺序依次相连,Z10、Z11相连,Z2、Z30、Z31、Z32、Z33、Z34、Z35、Z36、Z37、Z5按顺序依次相连,Z1-Z37上各分别连有S1-S37;
Y1-Y4为4个源点,用于输出交流电能量,少数时候也能输入交流电能量;
Z1-Z37为中间点,中间点用于传输交流电能量,并在网络中消耗一部分交流电能量;
S1-S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总量,为视在功率,且为复数,视在功率SX=PX+jQX(j为虚部),视在功率大小视在功率夹角θX=arctan QX/PX;S1=P1+jQ1,S2=P2+jQ2,S3=P3+jQ3,S4=P4+jQ4,……,S36=P36+jQ36,S37=P37+jQ37, | S 1 | = P 1 2 + Q 1 2 , | S 2 | = P 2 2 + Q 2 2 , ... ... , | S 37 | = P 37 2 + Q 37 2 , 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而且交流电能量是向量,分为有功P和无功Q,向量夹角90°;
P1-P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有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Q1-Q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无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Y1-Z1)、(Z1-Z2)、(Z2-Z3)、(Z3-Z4)、(Z2-Z14)、(Z14-Z15)、(Z15-Z16)、(Z15-Z17)、……、(Z2-Z30)、(Z5-Z37)、(Y4-27)为源点和中间点的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能量且无损失,或损失可忽略不计,联络线无方向性,编号时总是编号小的在前面,且源点写在中间点前面;
P(Y1-Z1)、P(Z1-Z2)、P(Z2-Z3)、P(Z3-Z4)、P(Z2-Z14)、P(Z14-Z15)、P(Z15-Z16)、P(Z15-Z17)、……、P(Z2-Z30)、P(Z5-Z37)、P(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P(Y1-Z1)与P(Z1-Y1)大小在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P(Z1-Y1)=-P(Y1-Z1)来表示;
Q(Y1-Z1)、Q(Z1-Z2)、Q(Z2-Z3)、Q(Z3-Z4)、Q(Z2-Z14)、Q(Z14-Z15)、Q(Z15-Z16)、Q(Z15-Z17)、……、Q(Z2-Z30)、Q(Z5-Z37)、Q(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Q(Y1-Z1)与Q(Z1-Y1)大小在 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Q(Z1-Y1)=-Q(Y1-Z1)来表示;
S(Y1-Z1)定义为(Y1-Z1)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视在功率表达式S(Y1-Z1)=P(Y1-Z1)+jQ(Y1-Z1),且视在功率是有方向的,表达式为S(Y1-Z1)=-S(Z1-Y1),其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同理可定义其他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联络线视在功率不遵守一维能量守恒定律,遵守二维能量守恒定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假设条件为:
(1)假设测控装置只能测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而无法检测方向;
(2)其中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S|=UI,因为虽然讨论的是交流电能量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但是只考虑是单相的情况,因为实际情况是分别计算每相母线的有功和无功的交流电能量守恒,因此是单相的;
(3)考虑的情况是所有电源电压保持一致,即U为常数;因此|S|=UI,即|S|已知,因此假设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得到|S|的大小;
(4)假设所有源点和中间点联络线上都安装有能测量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大小的测量装置电流互感器,U为常数,即所有的支路的|S|大小已知;
(5)假设中间点只有少数安装了能测量有功P和无功Q方向及大小的元件而不是全部;
(6)假设源点可以安装全套测控设备,即S(Y1-Z1)=P(Y1-Z1)+jQ(Y1-Z1)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7)假设系统中各个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S|的大小已知,且中间点与联络线或源点与联络线接驳处都安装有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的测量装置;
(8)假设中间点消耗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即SX(为各个中间点流出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已知,即PX和QX大小方向是已知的。其中SX=PX+jQX,并且大部分时候PX是流出的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QX有可能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
(9)假设P(Z1-Z2)+jQ(Z1-Z2),和-P(Z2-Z1)-jQ(Z1-Z2)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是Z1中间点发出的交流电能量,一个是Z2中间点接收的交流电能量;
(10)假设进行方向判断时联络线是无故障的,即各联络线无交流电能量流失,即P(Z1-Z2)+j(Z1-Z2),和-P(Z2-Z1)-j(Z2-Z1)在进行方向判断时是相等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为:我们已经知道每个源点的有功无功的功率 大小和方向,同时我们知道每个中间点流失交流电能量LX=PX+jQX的大小和方向,我们也知道每个联络线的流过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大小,我们也知道有功守恒和无功守恒,根据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则我们不装方向元件也可以进行推算,分别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的方向,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所有系统中间点分别进行有功和无功方向推算,就可以知道全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大小和方向,从而推断出故障位置点,及时做出响应;
所述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交流电能量的方向具体步骤为:
(1)先推算有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Z2)方向,根据P(Y1-Z1)=P(Z1-Z2)+P1,可以对P(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8-Z7)、P(Z7-Z6)方向,根据P(Y2-Z8)=P(Z8-Z7)+P8,P(Z8-Z7)=P(Z7-Z6)+P7,由于P8和P7已知,因此P(Z8-Z7),P(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8-Z7)、P(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6-Z9)=P9+P10+P11+P12+P13,因此P(Z9-Z10)=P10+P11+P12+P13,因此P(Z10-Z11)=P11,因此P(Z10-Z12)=P12+P13,因此P(12-13)=P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Y3-Z1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6-Z15)方向,根据P(Y3-Z16)=P(Z16-Z15)+P16,可以对P(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27-Z26)、P(Z26-Z25)方向,根据P(Y4-Z27)=P(Z27-Z26)+P27,P(Z27-Z26)=P(Z26-Z25)+P26,由于P27、P26已知,因此P(Z27-Z26),P(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P(Z27-Z26)、P(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25-Z28)=P28+P29,因此P(Z28-Z29)=P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 P(Z6-Z9)、P(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6-Z5)方向,根据P(Z7-Z6)=P(Z6-Z9)+P(Z6-Z5)+P6,因此P(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Z26-Z25)、P(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P(Z26-Z25)=P(Z25-Z28)+P(Z25-Z24)+P25,再由P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P(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P(Z24-Z23)、P(Z23-Z22)大小方向;
(2)再推算无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Z2)方向,根据Q(Y1-Z1)=Q(Z1-Z2)+Q1,可以对Q(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8-Z7)、Q(Z7-Z6)方向,根据Q(Y2-Z8)=Q(Z8-Z7)+Q8,Q(Z8-Z7)=Q(Z7-Z6)+Q7,由于Q8和Q7已知,因此Q(Z8-Z7),Q(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8-Z7)、Q(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6-Z9)=Q9+Q10+Q11+Q12+Q13,因此Q(Z9-Z10)=Q10+Q11+Q12+Q13,因此Q(Z10-Z11)=Q11,因此Q(Z10-Z12)=Q12+Q13,因此Q(12-13)=Q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Y3-Z1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6-Z15)方向,根据Q(Y3-Z16)=Q(Z16-Z15)+Q16,可以对Q(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27-Z26)、Q(Z26-Z25)方向,根据Q(Y4-Z27)=Q(Z27-Z26)+Q27,Q(Z27-Z26)=Q(Z26-Z25)+Q26,由于Q27、Q26已知,因此Q(Z27-Z26),Q(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Q(Z27-Z26)、Q(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25-Z28)=Q28+Q29,因此Q(Z28-Z29)=Q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 Q(Z6-Z9)、Q(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6-Z5)方向,根据Q(Z7-Z6)=Q(Z6-Z9)+Q(Z6-Z5)+Q6,因此Q(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Z26-Z25)、Q(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Q(Z26-Z25)=Q(Z25-Z28)+Q(Z25-Z24)+Q25,再由Q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Q(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Q(Z24-Z23)、Q(Z23-Z22)大小方向;
(3)推算到此位置,需要列方程组对Z2、Z5、Z15、Z22四个中间点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进行判断。
1)对于Z15点,P(Z16-Z15)、Q(Z16-Z15)、P15、Q15、|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6-Z15)+P(Z15-Z14)+P(Z15-Z17)=P15
Q(Z16-Z15)+Q(Z15-Z14)+Q(Z15-Z17)=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15 - Z 14 ) 2 + Q ( Z 15 - Z 14 ) 2 = | S ( Z 15 - Z 14 ) |
P ( Z 15 - Z 17 ) 2 + Q ( Z 15 - Z 17 ) 2 = | S ( Z 15 - Z 17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
2)对于Z22点,P(Z23-Z22)、Q(Z23-Z22)、P22、Q22为已知,P(Z22-Z21)、Q(Z22-Z21)、P(Z22-Z19)、Q(Z22-Z19)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23-Z22)+P(Z22-Z21)+P(Z22-Z19)=P22
Q(Z23-Z22)+Q(Z22-Z21)+Q(Z22-Z19)=Q22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22 - Z 19 ) 2 + Q ( Z 22 - Z 19 ) 2 = | S ( Z 22 - Z 19 ) |
P ( Z 22 - Z 21 ) 2 + Q ( Z 22 - Z 21 ) 2 = | S ( Z 22 - Z 21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
3)根据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 和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14、Z18、Z19、Z20、Z21等5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14、P(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4)=P(Z14-Z2)+P14可以推算出P(Z14-Z2)大小方向;
根据Q14、Q(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Q14)=Q(Z14-Z2)+Q14可以推算出Q(Z14-Z2)大小方向;
根据P17、P(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7)=P(Z17-Z18)+P17可以推算出P(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Q17、Q(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Z17)=Q(Z17-Z18)+Q17可以推算出Q(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P18、P(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7-Z18)=P(Z18-Z19)+P18可以推算出P(Z18-Z19)大小方向;
根据Q18、Q(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7-Z18)=Q(Z18-Z19)+Q18可以推算出Q(Z18-Z19)大小方向;
P(Z18-Z19)、Q(Z18-Z19)、P(Z22-Z19)、Q(Z22-Z19)、P19、Q19已知,则Z19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根据P21、P(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2-Z21)=P(Z21-Z20)+P21可以推算出P(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Q21、Q(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2-Z21)=Q(Z21-Z20)+Q21可以推算出Q(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P20、P(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1-Z20)=P(Z20-Z5)+P20可以推算出P(Z20-Z5)大小方向;
根据Q20、Q(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1-Z20)=Q(Z20-Z5)+Q20可以推算出Q(Z20-Z5)大小方向;
至此Z14、Z18、Z19、Z20、Z21五个中间点推算完毕;
4)对于Z2点,P(Z1-Z2)、Q(Z1-Z2)、P(Z14-Z2)、Q(Z14-Z2)、P2、Q2、|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2-Z30)、Q(Z2-Z30)、P(Z2-Z3)、Q(Z2-Z3)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Z2)+P(Z14-Z2)-P(Z2-Z30)-P(Z2-Z3)=P15
Q(Z1-Z2)+Q(Z14-Z2)-Q(Z2-Z30)-Q(Z2-Z3)=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2 - Z 30 ) 2 + Q ( Z 2 - Z 30 ) 2 ‾ = | S ( Z 2 - Z 30 ) |
P ( Z 2 - Z 3 ) 2 + Q ( Z 2 - Z 3 ) 2 = | S ( Z 2 - Z 3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
5)根据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3、P(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P(Z3-Z4)+P3可以推算出P(Z3-Z4)大小方向;
根据Q3、Q(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Q(Z3-Z4)+Q3可以推算出Q(Z3-Z4)大小方向;
根据P4、P(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Z4)=P(Z4-Z5)+P4可以推算出P(Z4-Z5)大小方向;
根据Q4、Q(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Z4)=Q(Z4-Z5)+Q4可以推算出Q(Z4-Z5)大小方向;
根据P30、P(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0)=P(Z30-Z31)+P30可以推算出P(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Q30、Q(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0)=Q(Z30-Z31)+Q30可以推算出Q(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P31、P(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0-Z31)=P(Z31-Z30)+P31可以推算出P(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Q31、Q(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0-Z31)=Q(Z31-Z32)+Q31可以推算出Q(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P32、P(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1-Z32)=P(Z32-Z33)+P32可以推算出P(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Q32、Q(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1-Z32)=Q(Z32-Z33)+Q32可以推算出Q(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P33、P(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2-Z33)=P(Z33-Z34)+P33可以推算出P(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Q33、Q(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2-Z33)=Q(Z33-Z34)+Q33可以推算出Q(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P34、P(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3-Z34)=P(Z34-Z35)+P34可以推算出P(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Q34、Q(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3-Z34)=Q(Z34-Z35)+Q34可以推算出Q(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P35、P(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4-Z35)=P(Z35-Z36)+P35可以推算出P(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Q35、Q(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4-Z35)=Q(Z35-Z36)+Q35可以推算出Q(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P36、P(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5-Z36)=P(Z36-Z37)+P36可以推算出P(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Q36、Q(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5-Z36)=Q(Z36-Z37)+Q36可以推算出Q(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P37、P(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6-Z37)=P(Z37-Z5)+P37可以推算出P(Z37-Z5)大小方向;
根据Q37、Q(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6-Z37)=Q(Z37-Z5)+Q37可以推算出Q(Z37-Z5)大小方向;
P(Z4-Z5)、Q(Z4-Z5)、P(Z37-Z5)、Q(Z37-Z5)、P(Z6-Z5)、Q(Z6-Z5)、P(Z20-Z5)、Q(Z20-Z5)、P5、Q5已知,则Z5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至此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推算完毕;
至此所有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推算完毕。
进一步地,联络线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推算公式总结
由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2联络中间点A:P(A-A1)+P(A-A2)=PA
3联络中间点B:P(B-B1)+P(B-B2)+P(B-B3)=PB
4联络中间点C:P(C-C1)+P(C-C2)+P(C-C3)+P(C-C4)=PC
·
·
·
N联络中间点X:P(X-X1)P+P(X-X2)+P(X-X3)+……+P(X-XN)=PX
X为所求方向中间点的编号,X1,X2,……,XN为与X的联络的各个点的编号;
以上一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中的P可用Q替换,即推算无功时同样适 用;
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二联络中间点A计算公式
P(A-A1)2+Q(A-A1)2=S(A-A1)2
P(A-A2)2+Q(A-A2)2=S(A-A2)2
P(A-A1)+P(A-A2)=PA
Q(A-A1)+Q(A-A2)=QA
三联络中间点B计算公式
P(B-B1)2+Q(B-B1)2=S(B-B1)2
P(B-B2)2+Q(B-B2)2=S(B-B2)2
P(B-B3)2+Q(B-B3)2=S(B-B3)2
P(B-B1)+P(B-B2)+P(B-B3)=PB
Q(B-B1)+Q(B-B2)+Q(B-B3)=QB
四联络中间点C计算公式
P(C-C1)2+Q(C-C1)2=S(C-C1)2
P(C-C2)2+Q(C-C2)2=S(C-C2)2
P(C-C3)2+Q(C-C3)2=S(C-C3)2
P(C-C4)2+Q(C-C4)2=S(C-C4)2
P(C-C1)+P(C-C2)+P(C-C3)+P(C-C4)=PC
Q(C-C1)+Q(C-C2)+Q(C-C3)+Q(C-C4)=QC
·
·
·
N联络中间点X计算公式
P(X-X1)2+Q(X-X1)2=S(X-X1)2
P(X-X2)2+Q(X-X2)2=S(X-X2)2
·
·
·
P(X-XN)2+Q(X-XN)2=S(X-XN)2
P(X-X1)+P(X-X2)+……+P(X-XN)=PX
Q(X-X1)+Q(X-X2)+……+Q(X-XN)=QX
由二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可以看出,每减少一回联络线的未知量,未知参量减少两个,分别为P(X-XN)和Q(X-XN),计算方程减少一个,为P(X-XN)2+Q(X-XN)2=S(X-XN)2,当未知联络回路数减少到2回时,所剩4个未知参量可以通过剩下的4个方程组解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较复杂的网络可分割为包括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五星型、六星型、七星型、八星型基本图形网络,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网络组合而成的组合图形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一字型:除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两回联络线,许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串联起来构成一字型基本网络,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T字型:除三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连有一个三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三回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个回路上也连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三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十字型:除四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四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五星型:除五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五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六星型:除六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六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六联络以上的图形同理可以确定七星型与八星型。
进一步地,拆分而成的图形应为基本图形,或应当为放射状组合图形,或所有环上中间点均为不超过2个交流电能量未知联络的带有环的组合图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较为简单的网络中不采用方向原件,对网络进行控制,甚至十分复杂的大型网络中,采用少数的方向原件,对整个网络联络线的交流电能量的方向进行判断的方法,对全系统的交流电能量进行较为准确的监视,故障的响应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图有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原理图无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向推导顺序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实际读数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有功读数及方将判断结果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无功读数及方将判断结果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字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T星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十星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五星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六星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较为复杂的系统图1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系统图1分解后的结果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较为复杂的系统图2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系统图2分解后的结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例1
如图所示,一种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模型;
2设定假设条件;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先设定一些假设条件;
3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进行判别;
4将较复杂的网络分割成小网络,对各个小网络分别进行的传输方向的判别。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模型为:
Y1、Z1、Z2、Z3、Z4、Z5、Z6、Z7、Z8、Y2按顺序依次相连,Z2、Z14、Z15、Z17、Z18、Z19、Z22、Z23、Z24、Z25、Z26、Z27、Y4按顺序依次相连,Y3、Z16、Z15按顺序依次相连,Z5、Z20、Z21、Z22按顺序依次相连,Z25、Z28、Z29按顺序依次相连,Z6、Z9、Z10、Z12、Z13按顺序依次相连,Z10、Z11相连,Z2、Z30、Z31、Z32、Z33、Z34、Z35、Z36、Z37、Z5按顺序依次相连,Z1-Z37上各分别连有S1-S37;
Y1-Y4为4个源点,用于输出交流电能量,少数时候也能输入交流电能量;
Z1-Z37为中间点,中间点用于传输交流电能量,并在网络中消耗一部分交流电能量;
S1-S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总量,为视在功率,且为复数,视在功率SX=PX+jQX(j为虚部),视在功率大小视在功率夹角θX=arctan QX/PX;S1=P1+jQ1,S2=P2+jQ2,S3=P3+jQ3,S4=P4+jQ4,……,S36=P36+jQ36,S37=P37+jQ37, | S 1 | = P 1 2 + Q 1 2 , | S 2 | = P 2 2 + Q 2 2 , ... ... , | S 37 | = P 37 2 + Q 37 2 , 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而且交流电能量是向量,分为有功P和无功Q,向量夹角90°;
P1-P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有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Q1-Q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无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Y1-Z1)、(Z1-Z2)、(Z2-Z3)、(Z3-Z4)、(Z2-Z14)、(Z14-Z15)、(Z15-Z16)、(Z15-Z17)、……、(Z2-Z30)、(Z5-Z37)、(Y4-27)为源点和中间点的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者能量且无损失,或损失可忽略不计,联络线无方向性,编号时总是编号小的在前面,且源点写在中间点前面;
P(Y1-Z1)、P(Z1-Z2)、P(Z2-Z3)、P(Z3-Z4)、P(Z2-Z14)、P(Z14-Z15)、P(Z15-Z16)、P(Z15-Z17)、……、P(Z2-Z30)、P(Z5-Z37)、P(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P(Y1-Z1)与P(Z1-Y1)大小在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P(Z1-Y1)=-P(Y1-Z1)来表示;
Q(Y1-Z1)、Q(Z1-Z2)、Q(Z2-Z3)、Q(Z3-Z4)、Q(Z2-Z14)、Q(Z14-Z15)、 Q(Z15-Z16)、Q(Z15-Z17)、……、Q(Z2-Z30)、Q(Z5-Z37)、Q(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Q(Y1-Z1)与Q(Z1-Y1)大小在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Q(Z1-Y1)=-Q(Y1-Z1)来表示;
S(Y1-Z1)定义为(Y1-Z1)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视在功率表达式S(Y1-Z1)=P(Y1-Z1)+jQ(Y1-Z1),且视在功率是有方向的,表达式为S(Y1-Z1)=-S(Z1-Y1),其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同理可定义其他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联络线视在功率不遵守一维能量守恒定律,遵守二维能量守恒定律。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假设条件为:
(1)假设测控装置只能测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而无法检测方向;
(2)其中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S|=UI,因为虽然讨论的是交流电能量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但是只考虑是单相的情况,因为实际情况是分别计算每相母线的有功和无功的交流电能量守恒,因此是单相的;
(3)考虑的情况是所有电源电压保持一致,即U为常数;因此|S|=UI,即|S|已知,因此假设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得到|S|的大小;
(4)假设所有源点和中间点联络线上都安装有能测量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大小的测量装置电流互感器,U为常数,即所有的支路的|S|大小已知;
(5)假设中间点只有少数安装了能测量有功和无功方向及大小的元件而不是全部;
(6)假设源点可以安装全套测控设备,即S(Y1-Z1)=P(Y1-Z1)+jQ(Y1-Z1)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7)假设系统中各个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S|的大小已知,且中间点与联络线或源点与联络线接驳处都安装有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的测量装置;
(8)假设中间点消耗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即SX(为各个中间点流出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已知,即PX和QX大小方向是已知的。其中SX=PX+jQX,并且大部分时候PX是流出的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QX有可能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
(9)假设P(Z1-Z2)+jQ(Z1-Z2),和-P(Z2-Z1)-jQ(Z1-Z2)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是Z1中间点发出的交流电能量,一个是Z2中间点接收的交流电能量;
(10)假设进行方向判断时联络线是无故障的,即各联络线无交流电能量流 失,即P(Z1-Z2)+j(Z1-Z2),和-P(Z2-Z1)-j(Z2-Z1)在进行方向判断时是相等的。
优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为:我们已经知道每个源点的有功无功的功率大小和方向,同时我们知道每个中间点流失交流电能量LX=PX+jQX的大小和方向,我们也知道每个联络线的流过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大小,我们也知道有功守恒和无功守恒,根据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则我们不装方向元件也可以进行推算,分别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的方向,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所有系统中间点分别进行有功和无功方向推算,就可以知道全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大小和方向,从而推断出故障位置点,及时做出响应;
所述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交流电能量的方向具体步骤为:
(1)先推算有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Z2)方向,根据P(Y1-Z1)=P(Z1-Z2)+P1,可以对P(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8-Z7)、P(Z7-Z6)方向,根据P(Y2-Z8)=P(Z8-Z7)+P8,P(Z8-Z7)=P(Z7-Z6)+P7,由于P8和P7已知,因此P(Z8-Z7),P(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8-Z7)、P(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6-Z9)=P9+P10+P11+P12+P13,因此P(Z9-Z10)=P10+P11+P12+P13,因此P(Z10-Z11)=P11,因此P(Z10-Z12)=P12+P13,因此P(12-13)=P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Y3-Z1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6-Z15)方向,根据P(Y3-Z16)=P(Z16-Z15)+P16,可以对P(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27-Z26)、P(Z26-Z25)方向,根据P(Y4-Z27)=P(Z27-Z26)+P27,P(Z27-Z26)=P(Z26-Z25)+P26,由于P27、P26已知,因此P(Z27-Z26),P(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P(Z27-Z26)、P(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 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25-Z28)=P28+P29,因此P(Z28-Z29)=P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Z6-Z9)、P(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6-Z5)方向,根据P(Z7-Z6)=P(Z6-Z9)+P(Z6-Z5)+P6,因此P(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Z26-Z25)、P(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P(Z26-Z25)=P(Z25-Z28)+P(Z25-Z24)+P25,再由P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P(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P(Z24-Z23)、P(Z23-Z22)大小方向;
(2)再推算无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Z2)方向,根据Q(Y1-Z1)=Q(Z1-Z2)+Q1,可以对Q(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8-Z7)、Q(Z7-Z6)方向,根据Q(Y2-Z8)=Q(Z8-Z7)+Q8,Q(Z8-Z7)=Q(Z7-Z6)+Q7,由于Q8和Q7已知,因此Q(Z8-Z7),Q(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8-Z7)、Q(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6-Z9)=Q9+Q10+Q11+Q12+Q13,因此Q(Z9-Z10)=Q10+Q11+Q12+Q13,因此Q(Z10-Z11)=Q11,因此Q(Z10-Z12)=Q12+Q13,因此Q(12-13)=Q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Y3-Z1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6-Z15)方向,根据Q(Y3-Z16)=Q(Z16-Z15)+Q16,可以对Q(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27-Z26)、Q(Z26-Z25)方向,根据Q(Y4-Z27)=Q(Z27-Z26)+Q27,Q(Z27-Z26)=Q(Z26-Z25)+Q26,由于Q27、Q26已知,因此Q(Z27-Z26),Q(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Q(Z27-Z26)、Q(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 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25-Z28)=Q28+Q29,因此Q(Z28-Z29)=Q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Z6-Z9)、Q(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6-Z5)方向,根据Q(Z7-Z6)=Q(Z6-Z9)+Q(Z6-Z5)+Q6,因此Q(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Z26-Z25)、Q(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Q(Z26-Z25)=Q(Z25-Z28)+Q(Z25-Z24)+Q25,再由Q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Q(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Q(Z24-Z23)、Q(Z23-Z22)大小方向;
(3)推算到此位置,需要列方程组对Z2、Z5、Z15、Z22四个中间点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进行判断;
1)对于Z15点,P(Z16-Z15)、Q(Z16-Z15)、P15、Q15、|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6-Z15)+P(Z15-Z14)+P(Z15-Z17)=P15
Q(Z16-Z15)+Q(Z15-Z14)+Q(Z15-Z17)=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15 - Z 14 ) 2 + Q ( Z 15 - Z 14 ) 2 = | S ( Z 15 - Z 14 ) |
P ( Z 15 - Z 17 ) 2 + Q ( Z 15 - Z 17 ) 2 = | S ( Z 15 - Z 17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
2)对于Z22点,P(Z23-Z22)、Q(Z23-Z22)、P22、Q22为已知,P(Z22-Z21)、Q(Z22-Z21)、P(Z22-Z19)、Q(Z22-Z19)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23-Z22)+P(Z22-Z21)+P(Z22-Z19)=P22
Q(Z23-Z22)+Q(Z22-Z21)+Q(Z22-Z19)=Q22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22 - Z 19 ) 2 + Q ( Z 22 - Z 19 ) 2 = | S ( Z 22 - Z 19 ) |
P ( Z 22 - Z 21 ) 2 + Q ( Z 22 - Z 21 ) 2 = | S ( Z 22 - Z 21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
3)根据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和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14、Z18、Z19、Z20、Z21等5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14、P(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4)=P(Z14-Z2)+P14可以推算出P(Z14-Z2)大小方向;
根据Q14、Q(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Q14)=Q(Z14-Z2)+Q14可以推算出Q(Z14-Z2)大小方向;
根据P17、P(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7)=P(Z17-Z18)+P17可以推算出P(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Q17、Q(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Z17)=Q(Z17-Z18)+Q17可以推算出Q(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P18、P(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7-Z18)=P(Z18-Z19)+P18可以推算出P(Z18-Z19)大小方向;
根据Q18、Q(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7-Z18)=Q(Z18-Z19)+Q18可以推算出Q(Z18-Z19)大小方向;
P(Z18-Z19)、Q(Z18-Z19)、P(Z22-Z19)、Q(Z22-Z19)、P19、Q19已知,则Z19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根据P21、P(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2-Z21)=P(Z21-Z20)+P21可以推算出P(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Q21、Q(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2-Z21)=Q(Z21-Z20)+Q21可以推算出Q(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P20、P(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1-Z20)=P(Z20-Z5)+P20可以推算出P(Z20-Z5)大小方向;
根据Q20、Q(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1-Z20)=Q(Z20-Z5)+Q20可以推算出Q(Z20-Z5)大小方向;
至此Z14、Z18、Z19、Z20、Z21五个中间点推算完毕;
4)对于Z2点,P(Z1-Z2)、Q(Z1-Z2)、P(Z14-Z2)、Q(Z14-Z2)、P2、Q2、|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2-Z30)、Q(Z2-Z30)、P(Z2-Z3)、Q(Z2-Z3)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Z2)+P(Z14-Z2)-P(Z2-Z30)-P(Z2-Z3)=P15
Q(Z1-Z2)+Q(Z14-Z2)-Q(Z2-Z30)-Q(Z2-Z3)=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P ( Z 2 - Z 30 ) 2 + Q ( Z 2 - Z 30 ) 2 = | S ( Z 2 - Z 30 ) |
P ( Z 2 - Z 3 ) 2 + Q ( Z 2 - Z 3 ) 2 = | S ( Z 2 - Z 3 ) |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
5)根据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3、P(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P(Z3-Z4)+P3可以推算出P(Z3-Z4)大小方向;
根据Q3、Q(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Q(Z3-Z4)+Q3可以推算出Q(Z3-Z4)大小方向;
根据P4、P(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Z4)=P(Z4-Z5)+P4可以推算出P(Z4-Z5)大小方向;
根据Q4、Q(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Z4)=Q(Z4-Z5)+Q4可以推算出Q(Z4-Z5)大小方向;
根据P30、P(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0)=P(Z30-Z31)+P30可以推算出P(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Q30、Q(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0)=Q(Z30-Z31)+Q30可以推算出Q(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P31、P(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0-Z31)=P(Z31-Z30)+P31可以推算出P(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Q31、Q(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0-Z31)=Q(Z31-Z32)+Q31可以推算出Q(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P32、P(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1-Z32)=P(Z32-Z33)+P32可以推算出P(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Q32、Q(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1-Z32)=Q(Z32-Z33)+Q32可以推算出Q(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P33、P(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2-Z33)=P(Z33-Z34)+P33可以推算出P(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Q33、Q(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2-Z33)=Q(Z33-Z34)+Q33可以推算出Q(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P34、P(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3-Z34)=P(Z34-Z35)+P34可以推算出P(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Q34、Q(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3-Z34)=Q(Z34-Z35)+Q34可以推算出Q(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P35、P(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4-Z35)=P(Z35-Z36)+P35可以推算出P(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Q35、Q(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4-Z35)=Q(Z35-Z36)+Q35可以推算出Q(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P36、P(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5-Z36)=P(Z36-Z37)+P36可以推算出P(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Q36、Q(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5-Z36)=Q(Z36-Z37)+Q36可以推算出Q(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P37、P(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6-Z37)=P(Z37-Z5)+P37可以推算出P(Z37-Z5)大小方向;
根据Q37、Q(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6-Z37)=Q(Z37-Z5)+Q37可以推算出Q(Z37-Z5)大小方向;
P(Z4-Z5)、Q(Z4-Z5)、P(Z37-Z5)、Q(Z37-Z5)、P(Z6-Z5)、Q(Z6-Z5)、P(Z20-Z5)、Q(Z20-Z5)、P5、Q5已知,则Z5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至此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推算完毕;
至此所有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推算完毕。
优选地,联络线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推算公式总结
由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2联络中间点A:P(A-A1)+P(A-A2)=PA
3联络中间点B:P(B-B1)+P(B-B2)+P(B-B3)=PB
4联络中间点C:P(C-C1)+P(C-C2)+P(C-C3)+P(C-C4)=PC
·
·
·
N联络中间点X:P(X-X1)P+P(X-X2)+P(X-X3)+……+P(X-XN)=PX
X为所求方向中间点的编号,X1,X2,……,XN为与X的联络的各个点的编号;
以上一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中的P可用Q替换,即推算无功时同样适用;
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二联络中间点A计算公式
P(A-A1)2+Q(A-A1)2=S(A-A1)2
P(A-A2)2+Q(A-A2)2=S(A-A2)2
P(A-A1)+P(A-A2)=PA
Q(A-A1)+Q(A-A2)=QA
三联络中间点B计算公式
P(B-B1)2+Q(B-B1)2=S(B-B1)2
P(B-B2)2+Q(B-B2)2=S(B-B2)2
P(B-B3)2+Q(B-B3)2=S(B-B3)2
P(B-B1)+P(B-B2)+P(B-B3)=PB
Q(B-B1)+Q(B-B2)+Q(B-B3)=QB
四联络中间点C计算公式
P(C-C1)2+Q(C-C1)2=S(C-C1)2
P(C-C2)2+Q(C-C2)2=S(C-C2)2
P(C-C3)2+Q(C-C3)2=S(C-C3)2
P(C-C4)2+Q(C-C4)2=S(C-C4)2
P(C-C1)+P(C-C2)+P(C-C3)+P(C-C4)=PC
Q(C-C1)+Q(C-C2)+Q(C-C3)+Q(C-C4)=QC
·
·
·
N联络中间点X计算公式
P(X-X1)2+Q(X-X1)2=S(X-X1)2
P(X-X2)2+Q(X-X2)2=S(X-X2)2
·
·
·
P(X-XN)2+Q(X-XN)2=S(X-XN)2
P(X-X1)+P(X-X2)+“……+P(X-XN)=PX
Q(X-X1)+Q(X-X2)+……+Q(X-XN)=QX
由二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可以看出,每减少一回联络线的未知量,未知参量减少两个,分别为P(X-XN)和Q(X-XN),计算方程减少一个,为P(X-XN)2+Q(X-XN)2=S(X-XN)2,当未知联络回路数减少到2回时,所剩4个未知参量可以通过剩下的4个方程组解出来。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较复杂的网络可分割为包括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五星型、六星型、七星型、八星型基本图形网络,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网络组合而成的组合图形网络。
优选地,所述一字型:除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两回联络线,许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串联起来构成一字型基本网络,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T字型:除三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连有一个三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三回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个回路上也连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三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十字型:除四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四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五星型:除五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五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六星型:除六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个联络线上也分 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六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六联络以上的图形同理可以确定七星型与八星型。
优选地,拆分而成的图形应为基本图形,或应当为放射状组合图形,或所有环上中间点均为不超过2个交流电能量未知联络的带有环的组合图形。
如图13所示,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形网络,假设我们把中间点13和中间点33和中间点37加装方向元件,加装方向元件的中间点为名义源点,对图形进行拆分,拆分后的结果如图14所示;可以分为图14.1、图14.2、图14.3、图14.4、图14.5、图14.6、图14.7、图14.8等8个图形,其中图14.1为两个T字型的组合图形;图14.2-14.7为直线型;图14.8为T字型;这些图形都比较简单,中间点数量较图13少,计算量比较小,使得网络计算简单;如图15所示,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形网络,假设我们把中间点8和中间点19和中间点32加装方向元件,加装方向元件的中间点为名义源点,对图形进行拆分,拆分后的结果如图16所示;可以分为图16.1、图16.2、图16.3、图16.4等4个图形,其中16.1为T字型的图形;16.2为十字型图形;16.3为五星型图形;16.4为十字型图形;这些图形都比较简单,中间点数量较图15少,计算量比较小,使得网络计算简单;由以上两种例子可以看出,方向元件加装在多联络中间点和二联络中间点都可以达到控制要求,但实际上拆分而成的图形应为基本图形,或应当为放射状组合图形,或所有环上中间点均为不超过2个交流电能量未知联络的带有环的组合图形,这样拆分会使交流电能量方向推算计算简便;这样拆分大多数的中间点逻辑上都可以进行拆分。但因为很多中间点不具备安装方向元件条件,用这个方法可以在有条件的中间点进行装配,并且只用在少数中间点安装方向元件即可,目标为把复杂的网络拆分成简单的基本图形或相对简单的组合图形;拆分成的小网络一般都是基本图形网络和组合图形网络;给组合图形网络起个定义,即两个基本图形网络组成的组合图形网络为二阶组合图形网络,三个基本图形网络组成的组合图形网络为三阶组合图形网络,同理可以定义出四阶组合图形网络和五阶组合图形网络,甚至高阶组合图形网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6)

1.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模型;
2设定假设条件;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先设定假设条件;
3对交流电能量的传输方向进行判别;
4将较复杂的网络分割成小网络,对各个小网络分别进行的传输方向的判别;
所述步骤1中的模型为:Y1、Z1、Z2、Z3、Z4、Z5、Z6、Z7、Z8、Y2按顺序依次相连,Z2、Z14、Z15、Z17、Z18、Z19、Z22、Z23、Z24、Z25、Z26、Z27、Y4按顺序依次相连,Y3、Z16、Z15按顺序依次相连,Z5、Z20、Z21、Z22按顺序依次相连,Z25、Z28、Z29按顺序依次相连,Z6、Z9、Z10、Z12、Z13按顺序依次相连,Z10、Z11相连,Z2、Z30、Z31、Z32、Z33、Z34、Z35、Z36、Z37、Z5按顺序依次相连,Z1-Z37上各分别连有S1-S37;
Y1-Y4为4个源点,用于输出交流电能量,少数时候也能输入交流电能量;
Z1-Z37为中间点,中间点用于传输交流电能量,并在网络中消耗一部分交流电能量;
S1-S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总量,为视在功率,且为复数,视在功率SX=PX+jQX(j为虚部),视在功率大小视在功率夹角θX=arctanQX/PX;S1=P1+jQ1,S2=P2+jQ2,S3=P3+jQ3,S4=P4+jQ4,……,S36=P36+jQ36,S37=P37+jQ37, ……、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而且交流电能量是向量,分为有功P和无功Q,向量夹角90°;
P1-P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有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Q1-Q37为在中间点的流出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总量,交流电能量无功输出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数;
(Y1-Z1)、(Z1-Z2)、(Z2-Z3)、(Z3-Z4)、(Z2-Z14)、(Z14-Z15)、(Z15-Z16)、(Z15-Z17)、……、(Z2-Z30)、(Z5-Z37)、(Y4-27)为源点和中间点的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能量且无损失,或损失可忽略不计,联络线无方向性,编号时总是编号小的在前面,且源点写在中间点前面;
P(Y1-Z1)、P(Z1-Z2)、P(Z2-Z3)、P(Z3-Z4)、P(Z2-Z14)、P(Z14-Z15)、 P(Z15-Z16)、P(Z15-Z17)、……、P(Z2-Z30)、P(Z5-Z37)、P(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有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P(Y1-Z1)与P(Z1-Y1)大小在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P(Z1-Y1)=-P(Y1-Z1)来表示;
Q(Y1-Z1)、Q(Z1-Z2)、Q(Z2-Z3)、Q(Z3-Z4)、Q(Z2-Z14)、Q(Z14-Z15)、Q(Z15-Z16)、Q(Z15-Z17)、……、Q(Z2-Z30)、Q(Z5-Z37)、Q(Y4-27)为联络线所传输的交流电能量的无功的数量,且有方向性;Q(Y1-Z1)与Q(Z1-Y1)大小在联络线无故障点时相等,方向相反,无故障时可用Q(Z1-Y1)=-Q(Y1-Z1)来表示;
S(Y1-Z1)定义为(Y1-Z1)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视在功率表达式S(Y1-Z1)=P(Y1-Z1)+jQ(Y1-Z1),且视在功率是有方向的,表达式为S(Y1-Z1)=-S(Z1-Y1),其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同理可定义其他联络线上的视在功率,联络线视在功率不遵守一维能量守恒定律,遵守二维能量守恒定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假设条件为:
(1)假设测控装置只能测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而无法检测方向;
(2)其中视在功率大小计算公式为|S|=UI,因为虽然讨论的是交流电能量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但是只考虑是单相的情况,因为实际情况是分别计算每相母线的有功和无功的交流电能量守恒,因此是单相的;
(3)考虑的情况是所有电源电压保持一致,即U为常数;因此|S|=UI,即|S|已知,因此假设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得到|S|的大小;
(4)假设所有源点和中间点联络线上都安装有能测量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大小的测量装置电流互感器,U为常数,即所有的支路的|S|大小已知;
(5)假设中间点只有少数安装了能测量有功P和无功Q方向及大小的元件而不是全部;
(6)假设源点可以安装全套测控设备,即S(Y1-Z1)=P(Y1-Z1)+jQ(Y1-Z1)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7)假设系统中各个联络线传输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S|的大小已知,且中间点与联络线或源点与联络线接驳处都安装有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电流的大小的测量装置;
(8)假设中间点消耗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即SX(为各个中间点流出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已知,即PX和QX大小方向是已知的;其中SX=PX+jQX,并且大部分时候PX是流出的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QX有可能是输出的,也有可能是输入的;
(9)假设P(Z1-Z2)+jQ(Z1-Z2),和-P(Z2-Z1)-jQ(Z1-Z2)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是Z1中间点发出的交流电能量,一个是Z2中间点接收的交流电能量;
(10)假设进行方向判断时联络线是无故障的,即各联络线无交流电能量流失,即P(Z1-Z2)+j(Z1-Z2),和-P(Z2-Z1)-j(Z2-Z1)在进行方向判断时是相等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我们已经知道每个源点的有功无功的功率大小和方向,同时我们知道每个中间点流失交流电能量LX=PX+jQX的大小和方向,我们也知道每个联络线的流过交流电能量视在功率大小,我们也知道有功守恒和无功守恒,根据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则我们不装方向元件也可以进行推算,分别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的方向,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所有系统中间点分别进行有功和无功方向推算,就可以知道全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大小和方向,从而推断出故障位置点,及时做出响应;
所述推算出各个联络线的交流电能量的方向具体步骤为:
(1)先推算有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Z2)方向,根据P(Y1-Z1)=P(Z1-Z2)+P1,可以对P(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8-Z7)、P(Z7-Z6)方向,根据P(Y2-Z8)=P(Z8-Z7)+P8,P(Z8-Z7)=P(Z7-Z6)+P7,由于P8和P7已知,因此P(Z8-Z7),P(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8-Z7)、P(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6-Z9)=P9+P10+P11+P12+P13,因此P(Z9-Z10)=P10+P11+P12+P13,因此P(Z10-Z11)=P11,因此P(Z10-Z12)=P12+P13,因此P(12-13)=P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Y3-Z16)方 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16-Z15)方向,根据P(Y3-Z16)=P(Z16-Z15)+P16,可以对P(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P(Z27-Z26)、P(Z26-Z25)方向,根据P(Y4-Z27)=P(Z27-Z26)+P27,P(Z27-Z26)=P(Z26-Z25)+P26,由于P27、P26已知,因此P(Z27-Z26),P(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P(Z27-Z26)、P(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带有功负荷总和,即P(Z25-Z28)=P28+P29,因此P(Z28-Z29)=P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有功方向根据支路有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有功方向和大小,由P(Z6-Z9)、P(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6-Z5)方向,根据P(Z7-Z6)=P(Z6-Z9)+P(Z6-Z5)+P6,因此P(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P(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P(Z26-Z25)、P(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P(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P(Z26-Z25)=P(Z25-Z28)+P(Z25-Z24)+P25,再由P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P(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P(Z24-Z23)、P(Z23-Z22)大小方向;
(2)再推算无功功率方向
1)由Y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1-Z1)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Z2)方向,根据Q(Y1-Z1)=Q(Z1-Z2)+Q1,可以对Q(Z1-Z2)方向进行判断;
2)由Y2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7点Z8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2-Z8)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8-Z7)、Q(Z7-Z6)方向,根据Q(Y2-Z8)=Q(Z8-Z7)+Q8,Q(Z8-Z7)=Q(Z7-Z6)+Q7,由于Q8和Q7已知,因此Q(Z8-Z7),Q(Z7-Z6)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8-Z7)、Q(Z7-Z6)方向进行判断;
3)由于(Z6-Z9)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6-Z9)分支所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6-Z9)=Q9+Q10+Q11+Q12+Q13,因此Q(Z9-Z10)=Q10+Q11+Q12+Q13,因此Q(Z10-Z11)=Q11,因此Q(Z10-Z12)=Q12+Q13,因此Q(12-13)=Q13,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4)由Y3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16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Y3-Z16)方 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16-Z15)方向,根据Q(Y3-Z16)=Q(Z16-Z15)+Q16,可以对Q(Z16-Z15)方向进行判断;
5)由Y4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推算出Z26点和Z27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Y4-Z27)的方向大小已知,可以推断出Q(Z27-Z26)、Q(Z26-Z25)方向,根据Q(Y4-Z27)=Q(Z27-Z26)+Q27,Q(Z27-Z26)=Q(Z26-Z25)+Q26,由于Q27、Q26已知,因此Q(Z27-Z26),Q(Z26-Z25)大小可以被推算出,可以对Q(Z27-Z26)、Q(Z26-Z25)方向进行判断;
6)(Z25-Z28)支路是末端分支,因此交流电能量大小是(Z25-Z28)分支所带无功负荷总和,即Q(Z25-Z28)=Q28+Q29,因此Q(Z28-Z29)=Q29,支路上各个联络线无功方向根据支路无功功率正负号判断;
7)由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推算出Z6点的无功方向和大小,由Q(Z6-Z9)、Q(Z7-Z6)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6-Z5)方向,根据Q(Z7-Z6)=Q(Z6-Z9)+Q(Z6-Z5)+Q6,因此Q(Z6-Z5)大小可以被算出,可以对Q(Z6-Z5)方向进行判断;
8)由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推算出Z23点Z24点Z25点的方向和大小,由Q(Z26-Z25)、Q(Z25-Z28)方向大小已知,可以算出Q(Z25-Z24)大小和方向,根据Q(Z26-Z25)=Q(Z25-Z28)+Q(Z25-Z24)+Q25,再由Q25大小方向已知,可以对Q(Z25-Z24)大小方向进行判断,同理可知Q(Z24-Z23)、Q(Z23-Z22)大小方向;
(3)推算到此位置,需要列方程组对Z2、Z5、Z15、Z22四个中间点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方向进行判断;
1)对于Z15点,P(Z16-Z15)、Q(Z16-Z15)、P15、Q15、|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6-Z15)+P(Z15-Z14)+P(Z15-Z17)=P15
Q(Z16-Z15)+Q(Z15-Z14)+Q(Z15-Z17)=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
2)对于Z22点,P(Z23-Z22)、Q(Z23-Z22)、P22、Q22为已知,P(Z22-Z21)、 Q(Z22-Z21)、P(Z22-Z19)、Q(Z22-Z19)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23-Z22)+P(Z22-Z21)+P(Z22-Z19)=P22
Q(Z23-Z22)+Q(Z22-Z21)+Q(Z22-Z19)=Q22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
3)根据P(Z15-Z14)、Q(Z15-Z14)、P(Z15-Z17)、Q(Z15-Z17)的大小及方向和P(Z22-Z19)、Q(Z22-Z19)、P(Z22-Z21)、Q(Z22-Z21)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14、Z18、Z19、Z20、Z21等5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14、P(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4)=P(Z14-Z2)+P14可以推算出P(Z14-Z2)大小方向;
根据Q14、Q(Z15-Z1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Q14)=Q(Z14-Z2)+Q14可以推算出Q(Z14-Z2)大小方向;
根据P17、P(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5-Z17)=P(Z17-Z18)+P17可以推算出P(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Q17、Q(Z15-Z1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5-Z17)=Q(Z17-Z18)+Q17可以推算出Q(Z17-Z18)大小方向;
根据P18、P(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17-Z18)=P(Z18-Z19)+P18可以推算出P(Z18-Z19)大小方向;
根据Q18、Q(Z17-Z18)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17-Z18)=Q(Z18-Z19)+Q18可以推算出Q(Z18-Z19)大小方向;
P(Z18-Z19)、Q(Z18-Z19)、P(Z22-Z19)、Q(Z22-Z19)、P19、Q19已知,则Z19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根据P21、P(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2-Z21)=P(Z21-Z20)+P21可以推算出P(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Q21、Q(Z22-Z2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2-Z21)=Q(Z21-Z20)+Q21可以推算出Q(Z21-Z20)大小方向;
根据P20、P(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1-Z20)=P(Z20-Z5)+P20 可以推算出P(Z20-Z5)大小方向;
根据Q20、Q(Z21-Z2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1-Z20)=Q(Z20-Z5)+Q20可以推算出Q(Z20-Z5)大小方向;
至此Z14、Z18、Z19、Z20、Z21五个中间点推算完毕;
4)对于Z2点,P(Z1-Z2)、Q(Z1-Z2)、P(Z14-Z2)、Q(Z14-Z2)、P2、Q2、|S(Z15-Z14)|、|S(Z15-Z14)|为已知,P(Z2-Z30)、Q(Z2-Z30)、P(Z2-Z3)、Q(Z2-Z3)为未知,根据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如下算式:
P(Z1-Z2)+P(Z14-Z2)-P(Z2-Z30)-P(Z2-Z3)=P15
Q(Z1-Z2)+Q(Z14-Z2)-Q(Z2-Z30)-Q(Z2-Z3)=Q15
根据视在功率定义可知如下算式
解上面四个方程可以得出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
5)根据P(Z2-Z30)、Q(Z2-Z30)、P(Z2-Z3)、Q(Z2-Z3)的大小及方向分别推出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
根据P3、P(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P(Z3-Z4)+P3可以推算出P(Z3-Z4)大小方向;
根据Q3、Q(Z2-Z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Q(Z3-Z4)+Q3可以推算出Q(Z3-Z4)大小方向;
根据P4、P(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Z4)=P(Z4-Z5)+P4可以推算出P(Z4-Z5)大小方向;
根据Q4、Q(Z3-Z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Z4)=Q(Z4-Z5)+Q4可以推算出Q(Z4-Z5)大小方向;
根据P30、P(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2-Z30)=P(Z30-Z31)+P30可以推算出P(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Q30、Q(Z2-Z30)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2-Z30)=Q(Z30-Z31)+Q30可以推算出Q(Z30-Z31)大小方向;
根据P31、P(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0-Z31)=P(Z31-Z30)+P31可以推算出P(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Q31、Q(Z30-Z31)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0-Z31)=Q(Z31-Z32)+Q31可以推算出Q(Z31-Z32)大小方向;
根据P32、P(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1-Z32)=P(Z32-Z33)+P32可以推算出P(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Q32、Q(Z31-Z32)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1-Z32)=Q(Z32-Z33)+Q32可以推算出Q(Z32-Z33)大小方向;
根据P33、P(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2-Z33)=P(Z33-Z34)+P33可以推算出P(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Q33、Q(Z32-Z33)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2-Z33)=Q(Z33-Z34)+Q33可以推算出Q(Z33-Z34)大小方向;
根据P34、P(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3-Z34)=P(Z34-Z35)+P34可以推算出P(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Q34、Q(Z33-Z34)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3-Z34)=Q(Z34-Z35)+Q34可以推算出Q(Z34-Z35)大小方向;
根据P35、P(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4-Z35)=P(Z35-Z36)+P35可以推算出P(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Q35、Q(Z34-Z35)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4-Z35)=Q(Z35-Z36)+Q35可以推算出Q(Z35-Z36)大小方向;
根据P36、P(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5-Z36)=P(Z36-Z37)+P36可以推算出P(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Q36、Q(Z35-Z36)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5-Z36)=Q(Z36-Z37)+Q36可以推算出Q(Z36-Z37)大小方向;
根据P37、P(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P(Z36-Z37)=P(Z37-Z5)+P37可以推算出P(Z37-Z5)大小方向;
根据Q37、Q(Z36-Z37)大小方向已知,由公式Q(Z36-Z37)=Q(Z37-Z5)+Q37可以推算出Q(Z37-Z5)大小方向;
P(Z4-Z5)、Q(Z4-Z5)、P(Z37-Z5)、Q(Z37-Z5)、P(Z6-Z5)、Q(Z6-Z5)、P(Z20-Z5)、Q(Z20-Z5)、P5、Q5已知,则Z5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和无功交流电能量大小方向已知;
至此Z3、Z4、Z5、Z30、Z31、Z32、Z33、Z34、Z35、Z36、Z37等10个点的有功及无功大小和方向推算完毕;
至此所有中间点各个联络线有功无功交流电能量推算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联络线交流电能量方向大小推算公式总结为
由一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2联络中间点A:P(A-A1)+P(A-A2)=PA
3联络中间点B:P(B-B1)+P(B-B2)+P(B-B3)=PB
4联络中间点C:P(C-C1)+P(C-C2)+P(C-C3)+P(C-C4)=PC
·
·
·
N联络中间点X:P(X-X1)P+P(X-X2)+P(X-X3)+……+P(X-XN)=PX
X为所求方向中间点的编号,X1,X2,……,XN为与X的联络的各个点的编号;
以上一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中的P可用Q替换,即推算无功时同样适用;
二维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如下公式:
二联络中间点A计算公式
P(A-A1)2+Q(A-A1)2=S(A-A1)2
P(A-A2)2+Q(A-A2)2=S(A-A2)2
P(A-A1)+P(A-A2)=PA
Q(A-A1)+Q(A-A2)=QA
三联络中间点B计算公式
P(B-B1)2+Q(B-B1)2=S(B-B1)2
P(B-B2)2+Q(B-B2)2=S(B-B2)2
P(B-B3)2+Q(B-B3)2=S(B-B3)2
P(B-B1)+P(B-B2)+P(B-B3)=PB
Q(B-B1)+Q(B-B2)+Q(B-B3)=QB
四联络中间点C计算公式
P(C-C1)2+Q(C-C1)2=S(C-C1)2
P(C-C2)2+Q(C-C2)2=S(C-C2)2
P(C-C3)2+Q(C-C3)2=S(C-C3)2
P(C-C4)2+Q(C-C4)2=S(C-C4)2
P(C-C1)+P(C-C2)+P(C-C3)+P(C-C4)=PC
Q(C-C1)+Q(C-C2)+Q(C-C3)+Q(C-C4)=QC
·
·
·
N联络中间点X计算公式
P(X-X1)2+Q(X-X1)2=S(X-X1)2
P(X-X2)2+Q(X-X2)2=S(X-X2)2
·
·
·
P(X-XN)2+Q(X-XN)2=S(X-XN)2
P(X-X1)+P(X-X2)+……+P(X-XN)=PX
Q(X-X1)+Q(X-X2)+……+Q(X-XN)=QX
由二维能量守恒定律所得公式可以看出,每减少一回联络线的未知量,未知参量减少两个,分别为P(X-XN)和Q(X-XN),计算方程减少一个,为P(X-XN)2+Q(X-XN)2=S(X-XN)2,当未知联络回路数减少到2回时,所剩4个未知参量可以通过剩下的4个方程组解出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较复杂的网络可分割为包括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五星型、六星型、七星型、八星型基本图形网络,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网络组合而成的组合图形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型:除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两回联络线,许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串联起来构成一字型基本网络,两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T字型:除三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连有一个三回联 络线的中间点,三回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个回路上也连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三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十字型:除四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四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四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五星型:除五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五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五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所述六星型:除六个端点外很多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之间有一个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六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个联络线上也分别联有一定数量的两回路联络线的中间点或单回路联络线中间点或源点,六个端点的中间点有可能是单联络中间点,也有可能是源点;
六联络以上的图形同理可以确定七星型与八星型。
CN201310204650.3A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Active CN103268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4650.3A CN103268421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PCT/CN2013/083569 WO2014187047A1 (zh) 2013-05-24 2013-09-16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4650.3A CN103268421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8421A CN103268421A (zh) 2013-08-28
CN103268421B true CN103268421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01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4650.3A Active CN103268421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8421B (zh)
WO (1) WO20141870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421B (zh) * 2013-05-24 2016-08-24 马善娟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CN103913623B (zh) * 2013-10-14 2017-08-15 马善娟 配电网参数计算方法
CN104022801B (zh) * 2014-05-07 2016-02-2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二维无线能量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9337A (zh) * 2007-05-07 2010-09-29 西门子公司 用于确定供电网中负载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63846A (zh) * 2011-05-24 2011-08-24 清华大学 一种以降损和负荷均衡为目标的地区电网网络重构方法
CN103049654A (zh) * 2012-12-18 2013-04-17 马善娟 一种物质或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4498A (en) * 2006-09-15 2008-03-16 Syspotek Corp Modulating voltage regulator
WO2012120465A1 (en) * 2011-03-08 2012-09-13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Multi-terminal self and mutual inductance network extraction for superconductive integrated circuits
CN102655325B (zh) * 2011-11-29 2015-01-28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配电网潮流的简化分析方法
CN103066593B (zh) * 2012-12-20 2014-08-13 河海大学 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弱环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方法
CN103268421B (zh) * 2013-05-24 2016-08-24 马善娟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9337A (zh) * 2007-05-07 2010-09-29 西门子公司 用于确定供电网中负载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63846A (zh) * 2011-05-24 2011-08-24 清华大学 一种以降损和负荷均衡为目标的地区电网网络重构方法
CN103049654A (zh) * 2012-12-18 2013-04-17 马善娟 一种物质或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8421A (zh) 2013-08-28
WO2014187047A1 (zh) 2014-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8421B (zh) 一种遵守二维守恒定律能量方向的判别方法
CN10937561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105940425A (zh) 电力控制系统、方法及信息传达能力控制系统、方法
CN105932666A (zh) 复杂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09075577A (zh) 使用电网内的分布式阻抗注入模块和致动器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控制
CN105589333B (zh) 多智能体系统分组包围控制方法
CN107085648A (zh) 一种电网发展能力综合性诊断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CN108121865B (zh) 一种基于伴随变量法的含有多不确定参数的结构区间响应传播分析方法
Ceylan et al.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for post-outage bus voltage magnitude calculations
Chidambaram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of a two area reheat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 based on CPS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CN109159684A (zh) 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电池更换的充电站系统
CN103280797B (zh) 一种日前静态安全校核方法
CN103715771B (zh) 一种自动发电协调控制平台
CN103049654B (zh) 一种物质或能量的传输方向的判别方法
CN105095659B (zh) 基于云计算的省地协调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
CN107800137B (zh) 一种基于mmc的upfc机电暂态仿真方法
CN103913623B (zh) 配电网参数计算方法
Sanchez et al. Decentralized neur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for robotics manipulators
CN109032084A (zh) 一种过程能力指数驱动的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Donolo Advantages of synchrophasor measurements over SCADA measurements for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Niu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rnet-Based Distributed Test Platform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System With Observer
Han et al. Soc prediction research of vrb based on elman neural network
Kuwae et al. IoT based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DC microgrid systems with energy exchange
CN110390598A (zh) 能源交易系统、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13165A (zh) 一种异构协同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