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0272A -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0272A
CN103260272A CN2013102004110A CN201310200411A CN103260272A CN 103260272 A CN103260272 A CN 103260272A CN 2013102004110 A CN2013102004110 A CN 2013102004110A CN 201310200411 A CN201310200411 A CN 201310200411A CN 103260272 A CN103260272 A CN 103260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logic
service
trigger
triggering
slf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04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荀兆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KAISEN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 KAISEN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KAISEN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 KAISEN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04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0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0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应用于IMS网络中的SIP应用服务器,该模型包括:SIP接口,用于完成SIP消息的编解码工作;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用于完成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的获取,业务逻辑过滤准则slFC的评估,最终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同时负责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完成后续过滤准则的设置;以及业务逻辑模块,完成业务能力的提供,本发明通过建立应用于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定义基于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给出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实现了有效提高S-CSCF吞吐量,降低应用触发框架ATA的时延的目的。

Description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背景技术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同版本标准对IMS的网络结构(R5)、处理过程(R6)及与其它网络间的互操作问题(R7)给出了相应定义和要求。然而,目前对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IMS性能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无线接入部分和核心网(SIP/IMS Core)部分,尚未有对IMS业务层的性能研究。
业务触发是IMS业务提供的重要一环,3GPP在TS(Technical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23.218中给出了IMS网络中的应用触发框架ATA(Application Triggering Architecture,应用触发框架)及其应用触发算法,为IMS网络中的业务触发奠定了基础。图1为现有技术中IMS应用触发框架的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应用触发框架ATA主要由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Control Function,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和AS(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组成,其中S-CSCF是ATA的核心组件,由它完成业务的触发,HSS是一个综合数据库,用来存储用户配置信息,AS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业务的执行和提供,当多个AS出现在同一个会话中时,各个AS互不感知。
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是初始过滤准则,它是一种针对初始消息的业务触发数据,sFC(Subsequent Filer Criteria)是后续过滤准则,它由应用服务器AS设置,并通过信令由应用服务器AS传递到S-CSCF,它允许应用服务器AS在业务逻辑执行时动态设置相应的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SPT,Service PointTrigger)。这里,3GPP虽然定义了sFC,但并未给出sFC的具体实现方式。
IMS中的业务触发数据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配置在iFC中的静态业务数据,它是在用户定购业务时作为用户签约数据的一部分而预先配置好的静态触发条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标识满足何种条件的SIP请求消息将被触发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AS;另一部分是在用户发起请求时包含在SIP消息中的业务触发数据,它由S-CSCF从SIP消息中提取出来,用以判断是否满足iFC的触发条件。IMS网络中业务触发的核心思想是:S-CSCF通过分析到达的SIP初始请求消息(INVITE),获取其中的SPT,并与iFC中配置在TP(Trigger Point,触发点)中的SPT实例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则触发该SIP消息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AS,否则基于SIP路由机制对该消息进行转发。
可见,IMS网络中定义了应用触发框架,并给出了基于iFC的业务触发算法。从图1中可以看到当S-CSCF把业务触发到应用服务器AS后,应用服务器AS需要根据业务逻辑的需求设置后续过滤准则,为后续业务触发设置业务过滤准则。但3GPP并未给出应用服务器AS设置sFC的相关动作的定义。同时从图1中可以看到3GPP对AS中的业务逻辑触发只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业务触发角度,把AS分成了三层:SIP接口(SIP Interface)层、业务平台触发点(ServicePlatform Trigger Points)层和业务逻辑(Service Logic)层。但3GPP并未给出此三层的具体的功能定义及其关系描述,从业务触发机制的完整性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应用服务器AS中的业务逻辑触发进行研究。
当前,SIP协议被3GPP接纳作为IMS的信令控制协议。随着SIP协议不断的被扩展,SIP可以携带丰富的控制信息,如:呼叫控制信息、业务控制信息等。基于文本的编码方式和丰富的控制信息严重影响了SIP协议的性能,因此,实有必要在应用服务器AS中提供多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使在一个应用服务器AS中同时提供多个业务,进而减少SIP协议栈的编解码开销,提升IMS网络业务提供效率。而随着IMS在电信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不断丰富,大量的应用服务器不断加入,使整个业务网络复杂性大大增加,业务网络提供业务的效率将成为制约IMS业务发展的关键。从业务触发角度来看,S-CSCF一次触发多个业务可以减少其触发次数,提高S-CSCF的吞吐量,而应用服务器AS中多业务执行环境的存在可以满足S-CSCF的一次触发多个业务的需求,在多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中,业务逻辑触发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就成为衡量应用服务器AS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通过建立SIP应用服务器中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定义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给出业务逻辑触发方法,有效地提高了S-CSCF的吞吐量,降低了应用触发框架ATA的时延。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应用于IMS网络中的SIP应用服务器,至少包括:
SIP接口,用于完成SIP消息的编解码工作;
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用于完成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的获取,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评估,最终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同时负责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完成后续过滤准则的设置;以及
业务逻辑模块,完成业务能力的提供。
进一步地,该应用服务器根据需要通过Sh接口从归属用户服务器中下载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暂存,并通过该Sh接口激活/去激活与其相关的初始过滤准则。
进一步地,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利用业务逻辑过滤准则对业务逻辑触发数据进行评估形成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缓存。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该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包括零个或一个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以及业务逻辑标识。
进一步地,该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包括1个或多个业务逻辑点触发器SLPT,该业务逻辑标识包括0个或1个业务逻辑标识信息,该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描述需要检查的触发点,以便决定是否触发到对应的业务逻辑,该业务逻辑标识必须支持多业务的标识,该业务逻辑标识由终端添加或S-CSCF在业务触发时添加,并通过SIP消息携带到该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该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包括优先级及用户概貌指示,优先级表明了该slFC的优先级,该值越大,优先级越低;用户概貌指示取值为REGISTERED和UNREGISTERED,表明该slFC是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还是属于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若slFC中的用户概貌指示缺省,则表明该slFC同时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和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
进一步地,每一个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包括一个或多个SLPT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其中合取范式条件属于布尔类型,当其为true时,表示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合取范式,当其为false时,表示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析取范式,如果SLTP缺省,表明将无条件执行业务逻辑标识的业务逻辑。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应用于IMS网络中SIP的应用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收到业务请求时,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获取并缓存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
步骤二,解析请求消息,找出业务逻辑标识信息和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并进行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评估,根据优先级建立过滤准则列表;
步骤三,检查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slFC中的业务平台触发点是否与该请求中的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相匹配,若不匹配,则进入步骤四,否则,则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触发业务逻辑标识所标识的业务逻辑,由业务逻辑层完成业务逻辑的执行;
步骤四,重复执行步骤三,直到最后一个业务逻辑过滤准则被匹配完毕;
步骤五,若不再有slFC适用,则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把请求消息传递给SIP接口层,由SIP接口层基于SIP路由机制对该消息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于步骤三中,当执行完业务逻辑后,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根据此业务逻辑的需要,通过扩展SIP头的方式设置后续过滤准则。
进一步地,当该后续过滤准则由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设置完后,可以由SIP消息携带到IMS网络中的其他功能实体,除S-CSCF和应用服务器外,其他功能实体不能对该后续过滤准则进行任何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方法通过建立IMS网络的SIP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详细定义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给出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实现了有效提高S-CSCF的吞吐量,降低ATA的时延的目的,同时本发明对业务逻辑标识和sFC的实现给出了要求和建议,通过本发明完善了IMS网络中的业务触发机制,对SIP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IMS应用触发框架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模型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slFC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UML(Unified Modeling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之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中的多业务逻辑触发的过程示意图;
图6给出了未应用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的单业务环境下的业务触发性能分析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给出了本发明业务逻辑触发方法之较佳实施例的业务触发性能分析模型示意图;
图8给出了呼叫到达率对两种业务触发方式的影响;
图9给出了业务数对两种业务触发方式的影响;
图10给出了呼叫到达率对S-CSCF吞吐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的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应用于IMS网络中的SIP应用服务器,包括:SIP接口10、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SLTF,Service Logic Triggering Function)11以及业务逻辑模块12。
其中SIP接口10主要完成SIP消息的编解码工作;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SLTF11是业务逻辑触发模型的核心,它完成SPT(Service Point Trigger,业务逻辑点触发器)的获取,业务逻辑过滤准则(slFC,service logic Filter Criteria)的评估,最终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同时负责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完成后续过滤准则的设置;业务逻辑模块12是完成业务提供的核心模块,主要完成业务能力的提供。
业务逻辑触发数据通常存储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中),应用服务器AS根据需要通过Sh接口从HSS中下载并暂存。如图3所示,本发明定义了slFC作为业务逻辑触发的核心数据,slFC主要由两种业务逻辑触发数据组成:零个或一个业务平台触发点;业务逻辑标识。其中:
●优先级(Priority)表明了该slFC的优先级,该值越大,优先级越低。
相同的优先级不能分配给多个slFC。
●ProfilePartIndicator属于枚举类型,可能的取值为REGISTERED和UNREGISTERED,表明该slFC是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还是属于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如果slFC中的ProfilePartIndicator缺省,则表明该slFC同时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和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
●SLTP描述了需要检查的触发点,以便决定是否触发到对应的业务逻辑。SLTP是一个布尔表达式,每一个SLTP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SLPT),其中合取范式条件(ConditionTypeCNF)属于布尔类型,当其为真(TRUE)时,表示SLTP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合取范式(CNF,Conjuctive Normal Form),当其为假(FALSE)时,表示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析取范式(DNF,Disjunctive NormalForm)。如果SLTP缺省,表明将无条件执行业务逻辑标识标识的业务逻辑。
●当SLTP条件满足时就可以执行ServiceLogicName所标识的业务逻辑。
●缺省处理(DefaultHandling)决定了当ServiceLogicName所标识的业务逻辑无法执行或执行错误时AS的后续动作。它是枚举类型,可能的取值为SERVICE_CONTINUED(业务继续,如果有低优先级slFC存在,继续执行)或者SERVICE_TERMINATED(业务终结)或者SERVICE_ROUTED(业务路由,如果有低优先级slFC存在,不执行)。
●业务逻辑标识信息包含零个或一个Service Logic Information,ServiceLInfo允许对业务逻辑进行进一步描述,以方便业务逻辑的管理。ServiceLInfo是字符串形式。
业务逻辑标识是业务逻辑触发的核心数据。应用服务器AS根据业务逻辑标识信息判断需要触发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标识由归属地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统一管理。在CAMEL(Customiz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network Enhanced Logic)业务中,业务逻辑标识属于CAMEL签约信息(CSI,CAMEL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的一部分。在多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中,要求业务逻辑标识必须支持多业务的标识,即当S-CSCF要触发多个业务时,能通过业务逻辑标识信息标识出需要触发的业务逻辑及其触发顺序(即优先级信息,此优先级信息也即是slFC的优先级,当SIP消息中携带的优先级信息与slFC中预先配置的优先级信息发生冲突时,以slFC中的优先级信息为准)。
业务逻辑标识由终端添加或S-CSCF在业务触发时添加,并通过SIP消息携带到应用服务器AS上。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之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中的多业务逻辑触发的过程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应用于IMS网络中的SIP应用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当收到业务请求时,SLTF查询本地缓存,若slFC不存在,则通过Sh接口从HSS中获取,并缓存;
步骤402,解析请求消息,找出业务逻辑标识信息和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并进行slFC的评估,根据优先级建立过滤准则列表;
步骤403,检查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slFC中的业务平台触发点是否与该请求中的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相匹配,若不匹配,则进入步骤404,否则,则SLTF触发业务逻辑标识所标识的业务逻辑,由业务逻辑层完成业务逻辑的执行,当执行完业务逻辑后,SLTF根据此业务逻辑的需要,设置sFC;
步骤404,重复执行步骤403,直到最后一个业务逻辑过滤准则被匹配完毕;
步骤405,若不再有slFC适用,则SLTF把请求消息传递给SIP接口层,由SIP接口层基于SIP路由机制对该消息进行转发。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扩展SIP头的方式实现sFC,当sFC由SLTF设置完后,可以由SIP消息携带到IMS网络中的其他功能实体(如:S-CSCF、P-CSCF、其他AS等),除S-CSCF和AS(AS只能修改自己设置的sFC,不能修改其他AS的设置的sFC)外,其他功能实体不能对sFC进行任何操作。当遇到后续请求消息时,S-CSCF可以根据此消息中sFC完成后续请求消息的触发。
以下将通过一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从建模及仿真分析两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建模分析
电信级业务节点设备通常由一个信令接入前台(简称“前台”)和业务处理后台(简称“后台”)组成。前台是维护信令协议的模块,并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消息的分发工作,一个前台可以支持多个后台。后台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完成业务的提供。为了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往往将前台模块放置在单独的服务器上,后台放置在另一个服务器上,这两个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使用内部协议通信。由于业务逻辑放在后台服务器上,所以整个业务系统的瓶颈处于后台服务器。同一个业务节点可以根据需要起动多个后台。本发明中应用服务器也采用两级架构模式,前台负责SIP信令的处理、消息的分发和业务逻辑的触发,后台负责业务逻辑进程的执行。当应用服务器AS支持SLTA时,不同的业务逻辑由不同的进程负责。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假设前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内部消息与SIP消息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使用M/M/1排队网络模型对业务逻辑触发算法进行性能建模,如图6、图7所示,S-CSCF处的呼叫到达率符合泊松分布。
图6给出了未应用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的单业务环境下的业务触发性能分析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每个AS提供一个业务。由于AS上的业务触发是基于优先级的,所以假设ASi的优先级总是高于ASj(0<i<j)。为了便于讨论分析,定义如下参数:
●n,AS的个数,即业务的个数。
●λ,S-CSCF的初始呼叫到达率。
●λs,S-CSCF的呼叫到达率。
●μs,S-CSCF的服务率。
●λi(0<i≤n),ASi中后台的呼叫到达率。
●λ0i(0<i≤n),ASi中前台的呼叫到达率。
●μi,ASi中各个模块的服务率。假设AS中前后台模块的服务率相同。
●T0,无SLTA下,ATA的时延。
●T1,基于SLTA的ATA的时延。
一个呼叫流程中消息的数目并不影响最终的讨论,所以为了简化讨论,这里只讨论INVITE消息。根据3GPP定义的业务触发算法,假设呼叫流以λ到达S-CSCF,S-CSCF根据业务触发算法把λ触发到AS1的前台,AS1的前台处理完成后,触发业务逻辑到达后台。后台完成业务逻辑执行后把λ返回前台,由前台把INVITE转发回S-CSCF。接着S-CSCF把λ路由到AS2,AS2完成与AS1类似的处理后,把λ转返回S-CSCF,S-CSCF再把λ转发给后续AS,当ASn完成业务提供后,S-CSCF把呼叫路由到被叫。即呼叫流依次经过所有的业务/应用服务器。由此假设可以得到:
&lambda; i = &lambda; &lambda; s = &Sigma; i = 1 n &lambda; i + &lambda; = ( n + 1 ) &lambda; &lambda; 0 i = 2 &lambda; i = 2 &lambda; - - - ( 1 )
从图6中,可以看到S-CSCF和所有的应用服务器AS组成一个排队网络,根据排队论和排队网理论,ATA的时延为:
T 0 = 1 &lambda; ( &Sigma; i = 1 n &lambda; i &mu; i - &lambda; i + &Sigma; i = 1 &lambda; 0 i &lambda; 0 i &mu; i - &lambda; 0 i + &lambda; s &mu; s - &lambda; s )
图7给出了本发明业务逻辑触发方法之较佳实施例的业务触发性能分析模型示意图,其中每个业务逻辑进程为一个后台服务器,λ0表示前台的呼叫到达率,λi(0<i≤n)表示各个后台的呼叫到达率,μ0表示前台的服务率。为了便于比较,假设两种分析模型下有相同的呼叫方式——呼叫流依次经过所有的业务。即呼叫流同样以λ到达S-CSCF,S-CSCF根据业务触发算法把λ触发到应用服务器AS的前台,应用服务器AS的前台处理完成后,触发业务逻辑到达后台-业务1。后台-业务1完成业务逻辑执行后把λ返回前台,由前台把λ路由到后台-业务2,后台-业务2完成业务提供后,把λ转返回到前台,S-CSCF再把λ转发给后续业务后台。当后台-业务n完成处理后,把λ返回给前台,前台判断无后续业务逻辑触发后,把λ返回给S-CSCF,S-CSCF完成用户的后续呼叫处理。由此假设可以得到:
&lambda; i = &lambda; &lambda; 0 = &Sigma; i = 1 n &lambda; i + &lambda; = ( n + 1 ) &lambda; &lambda; s = &lambda; n + &lambda; = 2 &lambda; - - - ( 3 )
从图7中,可以看到S-CSCF和所有的AS组成一个排队网络,根据排队论和排队网理论,本发明之ATA的时延为:
T 1 = 1 &lambda; ( &Sigma; i = 1 n &lambda; i &mu; i - &lambda; i + &lambda; s &mu; s - &lambda; s + &lambda; 0 &mu; 0 - &lambda; 0 )
为了便于比较两种方式下的时延,假设所有节点的服务率相同,即μsi=μ(0≤i≤n)。由此可得(5)
&Delta;T = T 0 - T 1 = 2 ( n - 1 ) &mu; - 2 &lambda; - - ( 5 )
由于n是整数,且n≥1,故ΔT≥0。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要优于现有未应用本发明的业务触发算法。
2、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一般来说,每条SIP消息的处理时间大约为10-100ms,本发明中假设μ=100,本发明使用SIMPROCESS软件进行仿真。
图8给出了呼叫到达率对两种业务触发方式的影响,假设业务个数是8,即n=8。从图8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有效地降低了ATA的时延,提高了IMS网络的服务质量。在图9的仿真中,假设λ=8,从图9中可以看出,当会话中只有一个业务时,两种触发算法的时延一样,随着业务数的增加,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明显优于未应用本发明的业务触发方式。图10给出了呼叫到达率对S-CSCF吞吐量的影响,其中假设n=10。由于本发明之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可以一次触发多个业务,有效的降低了S-CSCF与应用服务器AS的交互次数,进而减少了S-CSCF处理消息的条数,大大提高了S-CSCF的吞吐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SLTA可以有效的降低S-CSCF与应用服务器AS的交互次数,提高S-CSCF的吞吐量,降低ATA的时延。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建立了SIP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详细定义了业务逻辑触发数据,给出了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S-CSCF的吞吐量,降低ATA的时延,同时本发明对业务逻辑标识和sFC的实现给出了要求和建议,通过本发明完善了IMS网络中的业务触发机制,对SIP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应用于IMS网络中的SIP应用服务器,至少包括:
SIP接口,用于完成SIP消息的编解码工作;
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用于完成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的获取,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评估,最终完成业务逻辑的触发,同时负责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完成后续过滤准则的设置;以及
业务逻辑模块,完成业务能力的提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服务器根据需要通过Sh接口从归属用户服务器中下载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暂存,并通过该Sh接口激活/去激活与其相关的初始过滤准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模型,其特征在于: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利用业务逻辑过滤准则对业务逻辑触发数据进行评估形成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缓存。
4.一种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其特征在于:该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包括零个或一个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以及业务逻辑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其特征在于:该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包括1个或多个业务逻辑点触发器SLPT,该业务逻辑标识包括0个或1个业务逻辑标识信息,该业务平台触发点SLTP描述需要检查的触发点,以便决定是否触发到对应的业务逻辑,该业务逻辑标识必须支持多业务的标识,该业务逻辑标识由终端添加或S-CSCF在业务触发时添加,并通过SIP消息携带到该应用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其特征在于:该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包括优先级及用户概貌指示,优先级表明了该slFC的优先级,该值越大,优先级越低;用户概貌指示取值为REGISTERED和UNREGISTERED,表明该slFC是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还是属于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的一部分,若slFC中的用户概貌指示缺省,则表明该slFC同时属于registered user profile和unregistered user profile。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SLTP包括一个或多个SLPT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其中合取范式条件属于布尔类型,当其为true时,表示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合取范式,当其为false时,表示SLTP的布尔表达式是一个析取范式,如果SLTP缺省,表明将无条件执行业务逻辑标识的业务逻辑。
8.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应用于IMS网络中SIP的应用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收到业务请求时,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获取并缓存slFC业务逻辑触发数据;
步骤二,解析请求消息,找出业务逻辑标识信息和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并进行业务逻辑过滤准则的评估,根据优先级建立过滤准则列表;
步骤三,检查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slFC中的业务平台触发点是否与该请求中的业务逻辑点触发器实例相匹配,若不匹配,则进入步骤四,否则,则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触发业务逻辑标识所标识的业务逻辑,由业务逻辑层完成业务逻辑的执行;
步骤四,重复执行步骤三,直到最后一个业务逻辑过滤准则被匹配完毕;
步骤五,若不再有slFC适用,则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把请求消息传递给SIP接口层,由SIP接口层基于SIP路由机制对该消息进行转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三中,当执行完业务逻辑后,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根据此业务逻辑的需要,通过扩展SIP头的方式设置后续过滤准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业务逻辑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后续过滤准则由该业务逻辑触发功能模块设置完后,可以由SIP消息携带到IMS网络中的其他功能实体,除S-CSCF和应用服务器外,其他功能实体不能对该后续过滤准则进行任何操作。
CN2013102004110A 2013-05-27 2013-05-27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Pending CN103260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4110A CN103260272A (zh) 2013-05-27 2013-05-27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4110A CN103260272A (zh) 2013-05-27 2013-05-27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0272A true CN103260272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6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04110A Pending CN103260272A (zh) 2013-05-27 2013-05-27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02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073A (zh) * 2019-03-29 2019-07-19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ims业务触发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14A (zh) * 2007-11-14 2008-04-09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ims网络的基于规则的动态业务触发方法
CN101163272A (zh) * 2007-11-14 2008-04-16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ims网络的基于应用服务器分组的业务触发方法
WO2008128570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user identities in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8570A1 (en) * 2007-04-20 2008-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user identities in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1159914A (zh) * 2007-11-14 2008-04-09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ims网络的基于规则的动态业务触发方法
CN101163272A (zh) * 2007-11-14 2008-04-16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ims网络的基于应用服务器分组的业务触发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荀兆勇: "IMS业务触发的研究",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073A (zh) * 2019-03-29 2019-07-19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ims业务触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03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ccounting data for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EP2166712B1 (en)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ervice interaction in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1589638B (zh) 为通信网络提供交互管理
US8423652B2 (en) Service templates for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1132401A (zh) 业务交互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08119364A1 (en) Technique for creating, modifying and executing composite ser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05589B2 (en) Dynamic classification and grouping of network traffic for service application
CN107872345A (zh) 一种能力开放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222483A (zh) 业务触发方法、系统及业务触发装置
JP2014504106A (ja) 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の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通信サービスブローカー
US8966094B2 (en) Managing session data of a composite service se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072140B (zh) 基于sip信令为用户终端启动ip业务的系统
CN103260272A (zh) 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触发数据及触发方法
EP2517439B1 (en)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the provision of a composite service
Wong et al. A Century-Long Challenge in Teletraffic Theory: Blocking Probability Evaluation for Overflow Loss Systems with Mutual Overflow
CN100456699C (zh) 通信网络中业务能力交互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Morozov et al. Analysis of a generalized retrial system with coupled orbits
Huang et al. A generalized quasi-stationary approximation for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
CN105050056A (zh) 一种基于ims框架实现集群组呼业务的触发方法
CN103812839A (zh) Ims网络中基于扩展初始过滤规则的多业务触发方法
CN101321139A (zh) 资源管理方法、承载设备及承载控制设备
Fangyi et al. SSTM: a state based IMS service triggering mechanism
EP27045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rging and splitting personal networks
Femminella et al. A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simplifying the JSLEE service design and creation
Liao et al. A linear chained approach for service invocation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