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5937B -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5937B
CN103255937B CN201310111187.8A CN201310111187A CN103255937B CN 103255937 B CN103255937 B CN 103255937B CN 201310111187 A CN201310111187 A CN 201310111187A CN 103255937 B CN103255937 B CN 103255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base station
balance weight
machine room
ground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1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5937A (zh
Inventor
徐赞云
蔡会平
陈伟杰
朱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11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5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5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5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5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由升降结构塔体、机房钢框架、机房、配重地梁四部分组成。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顺序步骤:1站点勘察;2基站选型;3场地平整;4垫层施工;5成品运输和成品进场验收;6配重地梁吊装;7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吊装;8起升塔体;9避雷接地安装;10检查验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的施工方法通过建站快速便捷,大大缩短建站周期,结构紧凑,节能环保降耗,可重复使用,建站造价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基站施工领域的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讯基站是通讯信号发射、接受和传输设备的主要载体,是移动通讯完成信号覆盖的基础设备。随着移动通讯网络业务的发展和改造,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通讯基站基本采用固定式基站,需浇筑塔体的专门混凝土基础,并在基础上安装塔体,塔体旁再建造机房。这种通讯基站的建造工程量大,占地多,成本高。特别是当通讯基站建在野外,对环境影响大,如果位处于偏远地区或山区,更增添了工程的建站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站快速便捷、结构紧凑、可重复使用且建站造价低廉的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由升降结构塔体、机房钢框架、机房、配重地梁四部分组成,机房钢框架内设有机房,配重地梁通过螺栓与机房钢框架连接,机房钢框架一侧设有升降结构塔体。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结构塔体为液压升降式塔体或机械升降式塔体。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升降式塔体由圆筒内法兰套接。
优选地,所述的机械升降式塔体由四管塔套接。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第一步,站点勘察:在确定基站前,对所需建设基站的位置、地形、环境、塔高、机房面积进行勘察记录,并应委托勘察单位对拟建地进行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二步,基站选型:1)由建设单位根据地质、地形、环境风压、塔高、机房面积情况,选定合适的可移动伸降式基站;2)对于选定的可移动通讯基站的抗倾翻稳定性进行验算,以确定配重地梁数量与型号;
第三步,场地平整:1)场地平整前应进行定位放样,确保位置准确;2)浇筑混凝土垫层前,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高差控制在15mm内;第四步,垫层施工:1)垫层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2)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第五步,成品运输和成品进场验收;
第六步,配重地梁吊装:1)配重地梁吊装前对现场进行放样,确定每块配重地梁的放置位置;2)配重地梁用吊车依次吊装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每块配重地梁的标高,控制配重地梁的高差;3)用在配重地梁下垫钢板片的方式进行配重地梁高差的校正;
第七步,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吊装:1)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吊点位置绑扎吊环吊索,汽吊进行吊装,机房及升降结构塔体整体搁置在混凝土配重地梁上,并将连接螺栓拧紧;2)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整体就位后,对钢框架进行初拧固定,用经纬仪、卷尺等测量工具对垂直度、轴线进行校对,校对后进行终拧;
第八步,起升塔体:1)起升采用可移动伸缩式通讯基站的液压升降式塔体或机械升降式塔体自动提升塔体;2)设置常闭式自锁器,在塔体升起后,该机构能够进行自锁,允许塔体上升,限制塔体滑落,降落时使用绳索牵引打开该机构;3)在塔体完全升起后,用抱箍将相邻塔段固定,操作时,将其松开;4)在上升过程中使用经纬仪对基站塔体垂直度进行控制,当垂直度偏差超过1/1500时,停止上升,进行调整。
第九步,避雷接地安装:1)垂直接地体:采用长度为2.5m的50mm×5mm的 热镀锌角钢,角钢的上端距地面不小于0.7m;2)基站地网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塔体各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3)铁塔避雷针通过塔体接地,与基础接地网接地线连接接通;4)扁铁与扁铁搭接长度为扁铁宽度的2倍,焊接时进行三面焊接,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作三层防腐处理。
第十步,检查验收:基站安装施工比后,对基站的塔体垂直度、配重地梁平整度、机房位置方向标高、接地地阻阻值,螺栓拧紧力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整机资料、所用材料记录进行验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2小时内即可完成机房的组装、塔体升起,建站快速便捷;无需浇筑基础,自重抗倾覆,无需浇筑基础,可大大缩短建站周期;塔房一体设计:塔房一体,结构紧凑,节省用地;安装搬运方便:塔体升降有机械和液压两种驱动方式,结构组装灵活,一辆普通卡车即可搬运;节能环保降耗:由于无需基础开挖施工,所以也就不会废渣、噪音等污染;同时也不会因为基站的搬迁或废弃而留下的钢筋混泥土基础给环境带来永久性的破坏;可重复使用:在几乎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该产品可反复拆迁、反复搬运、反复使用;建站造价低廉:仅为同等高度永久性基站造价的60%-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由升降结构塔体、机房钢框架、机房、配重地梁四部分组成,机房钢框架内设有机房,配重地梁通过螺栓与机房钢框架连接,机房钢框架一侧设有升降结构塔体。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结构塔体为液压升降式塔体或机械升降式塔体。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升降式塔体由圆筒内法兰套接。
优选地,所述的机械升降式塔体由四管塔套接。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第一步,站点勘察:在确定基站前,对所需建设基站的位置、地形、环境、塔高、机房面积进行勘察记录,并应委托勘察单位对拟建地进行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二步,基站选型:1)由建设单位根据地质、地形、环境风压、塔高、机房面积情况,选定合适的可移动伸降式基站;2)对于选定的可移动通讯基站的抗倾翻稳定性进行验算,以确定配重地梁数量与型号;
第三步,场地平整:1)场地平整前应进行定位放样,确保位置准确;2)浇筑混凝土垫层前,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高差控制在15mm内;第四步,垫层施工:1)垫层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2)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第五步,成品运输和成品进场验收;
第六步,配重地梁吊装:1)配重地梁吊装前对现场进行放样,确定每块配重地梁的放置位置;2)配重地梁用吊车依次吊装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每块配重地梁的标高,控制配重地梁的高差;3)用在配重地梁下垫钢板片的方式进行配重地梁高差的校正;
第七步,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吊装:1)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吊点位置绑扎吊环吊索,汽吊进行吊装,机房及升降结构塔体整体搁置在混凝土配重地梁上,并将连接螺栓拧紧;2)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整体就位后,对钢框架进行初拧固定,用经纬仪、卷尺等测量工具对垂直度、轴线进行校对,校对后进行终拧;
第八步,起升塔体:1)起升采用可移动伸缩式通讯基站的液压升降式塔体或 机械升降式塔体自动提升塔体;2)设置常闭式自锁器,在塔体升起后,该机构能够进行自锁,允许塔体上升,限制塔体滑落,降落时使用绳索牵引打开该机构;3)在塔体完全升起后,用抱箍将相邻塔段固定,操作时,将其松开;4)在上升过程中使用经纬仪对基站塔体垂直度进行控制,当垂直度偏差超过1/1500时,停止上升,进行调整。
第九步,避雷接地安装:1)垂直接地体:采用长度为2.5m的50mm×5mm的热镀锌角钢,角钢的上端距地面不小于0.7m;2)基站地网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塔体各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3)铁塔避雷针通过塔体接地,与基础接地网接地线连接接通;4)扁铁与扁铁搭接长度为扁铁宽度的2倍,焊接时进行三面焊接,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作三层防腐处理。
第十步,检查验收:基站安装施工比后,对基站的塔体垂直度、配重地梁平整度、机房位置方向标高、接地地阻阻值,螺栓拧紧力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整机资料、所用材料记录进行验收。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其特征在于:由升降结构塔体、机房钢框架、机房、配重地梁四部分组成,机房钢框架内设有机房,配重地梁通过螺栓与机房钢框架连接,机房钢框架一侧设有升降结构塔体,所述的升降结构塔体为由圆筒内法兰套接的液压升降式塔体或由四管塔套接的机械升降式塔体。
2.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第一步,站点勘察:在确定基站前,对所需建设基站的位置、地形、环境、塔高、机房面积进行勘察记录,并应委托勘察单位对拟建地进行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第二步,基站选型:1)由建设单位根据地质、地形、环境风压、塔高、机房面积情况,选定合适的可移动伸降式基站;2)对于选定的可移动通讯基站的抗倾翻稳定性进行验算,以确定配重地梁数量与型号;
第三步,场地平整:1)场地平整前应进行定位放样,确保位置准确;2)浇筑混凝土垫层前,清除基层的淤泥和杂物,基层表面高差控制在15mm内;
第四步,垫层施工:1)垫层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2)用铁锹摊铺混凝土,用水平控制桩和找平墩控制标高,虚铺厚度略高于找平墩,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第五步,成品运输和成品进场验收;
第六步,配重地梁吊装:1)配重地梁吊装前对现场进行放样,确定每块配重地梁的放置位置;2)配重地梁用吊车依次吊装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每块配重地梁的标高,控制配重地梁的高差;3)用在配重地梁下垫钢板片的方式进行配重地梁高差的校正;
第七步,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吊装:1)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吊点位置绑扎吊环吊索,汽吊进行吊装,机房及升降结构塔体整体搁置在混凝土配重地梁上,并将连接螺栓拧紧;2)机房和升降结构塔体整体就位后,对钢框架进行初拧固定,用经纬仪、卷尺等测量工具对垂直度、轴线进行校对,校对后进行终拧;
第八步,起升塔体:1)起升采用可移动伸缩式通讯基站的液压升降式塔体或机械升降式塔体自动提升塔体;2)设置常闭式自锁器,在塔体升起后,该机构能够进行自锁,允许塔体上升,限制塔体滑落,降落时使用绳索牵引打开该机构;3)在塔体完全升起后,用抱箍将相邻塔段固定,操作时,将其松开;4)在上升过程中使用经纬仪对基站塔体垂直度进行控制,当垂直度偏差超过1/1500时,停止上升,进行调整。
第九步,避雷接地安装:1)垂直接地体:采用长度为2.5m的50mm×5mm的热镀锌角钢,角钢的上端距地面不小于0.7m;2)基站地网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塔体各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3)铁塔避雷针通过塔体接地,与基础接地网接地线连接接通;4)扁铁与扁铁搭接长度为扁铁宽度的2倍,焊接时进行三面焊接,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作三层防腐处理。
第十步,检查验收:基站安装施工比后,对基站的塔体垂直度、配重地梁平整度、机房位置方向标高、接地地阻阻值,螺栓拧紧力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整机资料、所用材料记录进行验收。
CN201310111187.8A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255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187.8A CN103255937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187.8A CN103255937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5937A CN103255937A (zh) 2013-08-21
CN103255937B true CN103255937B (zh) 2015-04-29

Family

ID=4896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187.8A Active CN103255937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5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1283B (zh) * 2014-09-18 2016-01-06 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基站的天线吊装装置的施工方法
CN105407415B (zh) * 2015-11-04 2018-08-14 杭州华宏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一体化基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0370U (zh) * 2009-04-30 2010-05-12 浙江瑞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动升降系统的通信单管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8304A (ja) * 2000-09-21 2002-04-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ボイラ架構建造工法
JP5059357B2 (ja) * 2006-08-03 2012-10-2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ボイラケージ部フロアの構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0370U (zh) * 2009-04-30 2010-05-12 浙江瑞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动升降系统的通信单管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5937A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042A (zh) 一种全钢结构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20976B (zh) 大型空分工程中的整体撬装式冷箱的安装方法
CN110670615A (zh) 一种基于受限空间的地铁绿色建造施工调适方法
CN105133856A (zh) 一种利用拼装拖车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移位的方法
CN103255937B (zh) 一种可移动升降式通讯基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85573A (zh) 一种输电工程预制基础安装、铁塔组立连贯施工方法
CN106988333B (zh) 带有插筋灌芯的预制承台及其施工工艺
CN111395395A (zh) 一种地铁深基坑盖挖下支撑系统安装工艺
CN209779634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基坑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
CN102926388B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开挖的运土装置的运土方法
CN101476338B (zh) 微型钢管桩加固沉降基础施工工艺
CN110318468B (zh) 偏心空间网架安装辅助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3523665B (zh) 一种门座式起重机的运输迁移装置及方法
CN112627550A (zh) 超高型单层门型架钢结构吊装建造方法
CN105090613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外墙燃气管道的吊装方法
CN106480826A (zh) 单线箱梁墩顶现浇横移施工工法
CN110725349A (zh) 用于高铁站雨棚柱的承台更换施工装置和方法
CN111395382A (zh) 一种用于输电工程的预制基础
CN111792540A (zh) 全逆作法主体结构梁板悬挂移动式电动葫芦吊物施工方法
CN105625732A (zh) 超高悬挑钢结构桁架无支撑施工方法
CN202369321U (zh) 隔震支座吊装车
CN211571807U (zh) 用于高铁站雨棚柱的承台更换施工装置
CN115744033A (zh) 覆土子弹罐平移就位方法
CN112359887A (zh) 一种基于大型设备的浅地基承载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696043A (zh) 钢煤斗吊装就位的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ngxiang City Qingfeng road 314500 Jiaxi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South) No. 669

Applicant after: Jujiang?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ngxiang City Qingfeng road 314500 Jiaxi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South)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JUJI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TO: JUJIANG?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