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6068B - 三维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三维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6068B
CN103246068B CN201210025327.5A CN201210025327A CN103246068B CN 103246068 B CN103246068 B CN 103246068B CN 201210025327 A CN201210025327 A CN 201210025327A CN 103246068 B CN103246068 B CN 103246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electrode
substrate
view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53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6068A (zh
Inventor
洪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253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6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6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6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三维显示器,包括一显示模块、一背光模块和一障壁模块。背光模块设置在显示模块下方以提供光线至显示模块。障壁模块设置在显示模块上方,包括第一、第二基板和夹置中间的一显示材料层。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电极层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宽部电极及多个第一窄部电极,且相邻的第一窄部电极及第一宽部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组并具有一第二电极层,亦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宽部电极、第二窄部电极及第二间隔,且第二窄部电极与第一宽部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宽部电极与第一窄部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在奇数帧和偶数帧下分别驱动第一、第二电极层。

Description

三维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3D)显示器,且特别涉及一种可维持解析度且减少串影干扰(Cross talk)的裸眼3D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LCD)因应3D模式显示而开发了各式的技术产品。目前成熟的主流3D LCD产品中,多数都是需要配备眼镜的方式来观看3D,欠缺便利性,因此相关业者渐渐朝向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发展。
裸眼3D显示器所使用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视差障壁式(ParallaxBarrier)裸眼3D显示技术,另一个为柱状透镜式(Lenticular Lens)裸眼3D显示技术。“视差障壁”(Parallax Barrier)显示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线遮蔽原理,将含有交错排列的左右眼图像通过一整排细微的狭缝(Slits)所组成的“视差障壁”,人眼通过狭缝所观看的图像将是分离后的左眼或右眼图像,如此将可产生立体视觉。图1是绘示一种应用视差障壁裸眼3D显示技术的显示器示意图,其中视差障壁15置放在显示面板11的前方,位于人眼和显示面板11之间。背光模块13虽然发出光源,但通过视差障壁15上黑色与透明相间的光栅可限制左右眼视觉通过光栅后可见的像素,在对位设计精准的情况下,左右眼分别看到的会是奇数像素以及偶数像素,接着只要搭配在显示面板11于奇数像素与偶数像素显示不同画面,就可以让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画面,进而产生画面有景深的视觉,呈现立体显示。另外,视差障壁15也可置放在显示面板11的后方,位于背光模块13和显示面板11之间,黑色与透明相间的光栅可部分遮住自背光模块发出的光源,使光线只能穿过光栅上的透明处,也可达到裸眼3D显示的效果。
一般裸眼3D显示器也必须具备2D/3D显示功能切换。为了使显示器在2D和3D的模式之间切换,如图1所示的视差障壁15上的光栅图案必须消失,常见的做法就是使用一障壁模块(如一片LCD显示面板)来达到视差障壁15的光栅图案。显示器在2D模式时,该障壁模块使背光模块的光线可全部通过;显示器在3D模式时,该障壁模块显示黑色条纹与透明条纹相间的光栅图案。
作为视差障壁功能的障壁模块例如是由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一彩色滤光片(CF)基板夹置一液晶层,两基板外侧贴附交错的偏光板而成。TFT基板和CF基板上各具有一透明电极层(如ITO)。一般TFT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为交错排列的ITO,CF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为整面的ITO。当CF基板上的透明电极维持共同电压(Vcom),而TFT基板上的透明电极输入不同电压时,液晶层受电压变化改变其状态,当光通过此障壁模块后呈现黑白条纹-白黑条纹的狭缝图案切换,以下图示是截取部分电极层做绘示以利说明。
图2A、图2B分别为一传统3D显示器中,障壁模块显示奇数帧(odd frame)时,TFT基板和CF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示意图。当障壁模块在显示奇数帧时,TFT基板的电极层的区域201和203则分别施以一亮态电压和一暗态电压,此时区域201为穿透区,区域203为黑色区,障壁模块呈现白黑条纹的图案。
图3A、图3B分别为一传统3D显示器中,障壁模块显示偶数帧(even frame)时,TFT基板和CF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示意图。当障壁模块在显示偶数帧时,TFT基板的电极层的区域201和203则分别施以一暗态电压和一亮态电压,此时区域201为黑色区,区域203为穿透区,障壁模块呈现黑白条纹的图案。
此种只将交错电极图案设计在障壁模块单侧基板的结构,另一侧基板则是整面电极的设计,为符合X方向上左右视觉效应相同的原则,电极的宽度需为等宽,而电极之间需具有间隔以区别信号。如果以正常白(Normally white)液晶模式而言,此种电极等宽设计的缺点是亮区的宽度会大于暗区的宽度,原因电极之间之间隔区无足够电场强度以驱动液晶,此区域液晶保持原有状态。如图2A中,奇数帧的亮区宽度Wc包括透明区域201的宽度加上两侧间隔的宽度Sc,暗区宽度Dc为黑色区域203的宽度,此时Wc>Dc。图3A中,偶数帧的TFT基板20切换成黑白条纹的图案后同样有亮区宽度Wc>暗区宽度Dc的情形。而亮区大于暗区的设计会让X方向上的串影(crosstalk)干扰(左右图像干涉)变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3D)显示器,在作为视差障壁功能的障壁模块中的两基板上都具有指状交错的电极图案设计,使得暗区范围变大,可减少3D显示器的串影干扰,但不影响解析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三维(3D)显示器,包括一显示模块、一背光模块和一障壁模块。障壁模块包括第一、第二基板及夹置中间的一显示材料层。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宽部电极first wide electrodes及多个第一窄部电极first narrow electrodes,且相邻的第一窄部电极和第一宽部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组并具有一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宽部电极及多个第二窄部电极,相邻的该第二窄部电极及第二宽部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且这些第二窄部电极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的位置,这些第二宽部电极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窄部电极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如上述三维(3D)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包括:
显示模块显示一奇数帧时,施以一第一暗态电压于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层处的这些第一宽部电极,施以一第一亮态电压于这些第一窄部电极,而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电极层施以共同电压;
显示模块显示一偶数帧时,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层施以共同电压,而施以一第二暗态电压于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层处的这些第二宽部电极,施以一第二亮态电压于这些第二窄部电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一种应用视差障壁裸眼3D显示技术的显示器示意图,其中视差障壁置放在显示面板的前方。
图2A、图2B分别为一传统3D显示器中,显示模块显示奇数帧时,TFT基板和CF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3A、图3B分别为一传统3D显示器中,显示模块显示偶数帧时,TFT基板和CF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维(3D)显示器中,显示模块显示奇数帧时的结构简示图。
图4B为图4A中障壁模块的第一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维(3D)显示器中,显示模块显示偶数帧时的结构简示图。
图5B为图5A中障壁模块的第二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俯视图。
图6是简示实施例中使用快闪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的一种显示方法。
图7A、图7B分别为实施例中使用扫描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在奇数帧下和偶数帧下的一种显示方法。
图8A、图8B分别为实施例中使用扫描式障壁模块的3D显示器,在奇数帧下和偶数帧下的一种显示方法。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63、73:显示模块
31:红色子像素
32:绿色子像素
33:蓝色子像素
4、64、74:障壁模块
42、642、742、842:第一基板
421:第一电极层
421a:第一宽部电极
421b:第一窄部电极
423:第一间隔
45、645、745、845:第二基板
451:第二电极层
451a:第二宽部电极
451b:第二窄部电极
453:第二间隔
11:显示面板
2、13:背光模块
15:视差障壁
20:TFT基板
201、203:区域
21:CF基板
Wc:亮区宽度
Dc:暗区宽度
Sc:间隔宽度
WL1:第一宽部电极的宽度
D1:第一暗区宽度
Wn1:第一窄部电极的宽度
S1:第一间隔的宽度
W1:第一亮区宽度
WL2:第二宽部电极的宽度
D2:第二暗区宽度
Wn2:第二窄部电极的宽度
S2:第二间隔的宽度
W2:第二亮区宽度
F1、F3:奇数帧
F2、F4:偶数帧
721、722、723、72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提出一种三维(3D)显示器,作为视差障壁功能的障壁模块中,在两基板上都具有不等宽的电极图案设计,藉此使奇数帧和偶数帧下的暗区范围变大,进而在不减解析度的情况下减少3D显示器的串影干扰。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注意的是,实施例所提出的细部结构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且附图已简化以利清楚说明实施例的内容,附图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并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维(3D)显示器中,障壁模块显示奇数帧时的结构简示图。图4B为图4A中障壁模块的第一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俯视图。如图4A,三维(3D)显示器包括一显示模块3、一背光模块2和一障壁模块(Barrier module)4。显示模块3具有多个子像素,如红色子像素31、绿色子像素32和蓝色子像素33。显示模块3用以显示多个完整画面帧,每一完整画面帧是由多个奇数帧与多个偶数帧组成。背光模块2设置在显示模块3的下方以提供光线至显示模块3。实施例中,障壁模块4设置在该显示模块上方,具有视差障壁功能。障壁模块4包括一第一基板42、一第二基板45、一显示材料层(未显示,例如是一TN型液晶层)夹置于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5之间、贴附于第一基板42与第二基板42外侧面的偏光板(未显示,例如是一对穿透轴正交排列的偏光板)及驱动元件部分(未显示)。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5例如分别是一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一彩色滤光片(CF)基板。
其中。第一基板42具有一第一电极层421,且第一电极层421包括多个第一宽部电极(first wide electrodes)421a和多个第一窄部电极(first narrowelectrodes)421b交错地排列。其中第一宽部电极421a于显示区外侧相连,而第一窄部电极421b于显示区外侧相连,并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信号来源(未显示)。第一宽部电极421a和第一窄部电极421b皆为可透光的材料,例如ITO、IZO...等。相邻的第一宽部电极421a和第一窄部电极421b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first gap)423,此第一间隔423用以区隔第一宽部电极421a和第一窄部电极421b信号,第一间隔423宽度S1约为1um~10um。
第二基板45与第一基板42对组并具有一第二电极层451。类似的,第二电极层451包括多个第二宽部电极(second wide electrodes)451a和多个第二窄部电极(second narrow electrodes)451b交错地排列。其中第二宽部电极451a于显示区外侧相连,而第二窄部电极451b于显示区外侧相连,并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信号来源(未显示)。第二宽部电极451a和第二窄部电极451b皆为可透光的材料,例如ITO、IZO...等。相邻的第二宽部电极451a和第二窄部电极451b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second gap)453,此第二间隔453用以区隔第二宽部电极451a和第二窄部电极451b信号,第二间隔453宽度S2约为1um~10um。
这些第二窄部电极451b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421a的位置,且这些第二窄部电极451b的边界不超越这些第一宽部电极421a的边界;这些第二宽部电极451a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窄部电极421b的位置,且这些第一窄部电极421b的边界不超越这些第二宽部电极451a的边界。这些第一宽部电极421a和这些第二宽部电极451a的边界具有重叠的部分。
如图4A、图4B所示,显示模块3为一正常白的TN型液晶设计,当显示一奇数帧(odd frame)时,障壁模块4的第一基板42的第一电极层421施以一第一暗态电压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421a,并施以一第一亮态电压(如Vcom)于这些第一窄部电极421b,而第二基板45的第二电极层451施以共同电压(如Vcom),如此电压施加方式将使第一宽部电极421a区域上方的液晶状态改变,光线无法通过此区域而形成暗区;而第一窄部电极421b及第一间隔423区域上方的液晶状态维持原样,光线可通过此区域而形成亮区,而暗区大于亮区。此实施例中,显示奇数帧1,3,5...时,障壁模块4呈现黑白条纹图形,左眼(L)右眼(R)例如是分别看到红色子像素31和绿色子像素32所输出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或是分别看到蓝色子像素33和红色子像素31所输出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等等。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维(3D)显示器中,障壁模块显示偶数帧时的结构简示图。图5B为图5A中障壁模块的第二基板的部分电极层的俯视图。如第5A、5B图所示,显示模块3为一正常白的TN型液晶设计,当显示一偶数帧(even frame)时,障壁模块4的第一基板42的第一电极层421施以共同电压(如Vcom),第二基板45的第二电极层451施以一第二暗态电压于这些第二宽部电极451a,并施以一第二亮态电压(如Vcom)于这些第二窄部电极451b,如此电压施加方式将使第二宽部电极451a区域下方的液晶状态改变,光线无法通过此区域而形成暗区;而第二窄部电极451b及第二间隔453区域下方的液晶状态维持原样,光线可通过此区域而形成为亮区,而暗区大于亮区。此实施例中,显示偶数帧2,4,6...时,障壁模块4呈现黑白条纹图形,右眼(R)左眼(L)例如是分别看到红色子像素31和绿色子像素32所输出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或是分别看到蓝色子像素33和红色子像素31所输出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等等。
相较于传统3D显示器,实施例的3D显示器不论是奇数帧或偶数帧下其暗区范围都较大,进而可减少3D显示器的串影干扰情况。
如图4A所示,在第一电极层42中,第一宽部电极421a的宽度为WL1,即相当于第一暗区宽度D1。而第一窄部电极421b的宽度Wn1和两侧第一间隔423的宽度S1的总合定义为一第一亮区宽度W1(=Wn1+2×S1)。其中,W1小于等于D1。一实施例中,W1/(W1+D1)的比值在0.2-0.5之间。一实施例中,W1∶D1例如是3∶7。
如图5A所示,在第二电极层45中,第二宽部电极451a的宽度为WL2,即相当于第二暗区宽度D2。而第二窄部电极451b的宽度Wn2和两侧第二间隔453的宽度S2的总合定义为一第二亮区宽度W2(=Wn2+2×S2)。其中,W2小于等于D2。一实施例中,W2/(W2+D2)的比值在0.2-0.5之间。一实施例中,W2∶D2例如是3∶7。
再者,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42的第一亮区宽度W1与第二电极层45的第二亮区宽度W2相等,第一暗区宽度D1与第二暗区宽度D2相等。
以下提出多种实施例的3D显示器的显示方法。上述实施例的3D显示器可搭配不同类型的背光模块,如快闪式背光模块(flash BLU)或扫描式背光模块(scan BLU)等,而达到3D显示的效果。另外,也可将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障壁模块加以修饰,例如使第一、第二基板分区显示黑白条纹,搭配上长开且提供显示模块整面光源的背光模块,也可达到3D显示的效果。然而以下显示方法仍仅属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缩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对这些显示方法加以修饰或变化,即可作为实施例。
<使用快闪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图6是简示实施例中使用快闪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的一种显示方法。此显示方式是搭配快闪式背光模块(flash BLU),在显示模块63写入图像信号时,背光模块BLU与障壁模块64都呈现关闭状态。待整面图像信号写入完毕后至下一面图像信号写入前,即一遮没区间(blanking interval),则开启背光模块BLU与障壁模块64,以显示奇数帧或偶数帧。一个奇数帧周期或一偶数帧周期例如是8.33毫秒(频率120Hz)。如图6所示,在遮没区间显示奇数帧F1(或F3)时,背光模块BLU开启且障壁模块64显示白黑相间条纹;下一个遮没区间显示偶数帧F2(或F4)时,背光模块BLU开启且障壁模块64显示与前一个遮没区间不同的黑白相间条纹,使左右眼在奇数帧显示和偶数帧显示时看到不同的像素位置。
<使用扫描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图7A、图7B分别为实施例中使用扫描式背光模块的3D显示器,在奇数帧下和偶数帧下的一种显示方法。在此方法中可将显示模块分成多个显示区域,如m个显示区域(m≥2的正整数),而背光模块包括独立操作的m组光源分别提供m个显示区域的亮度。图7A、图7B中是绘示4个显示区域Region 1-Region4和4组光源721-724做说明。
将显示模块分成多个显示区域的方式有很多种。此实施例中,各显示区域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如平行X方向)实质上与障壁模块74的基板上的第一宽部电极或第二宽部电极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如平行Y方向)相互垂直。
当显示模块73写入对应奇数帧或偶数帧的图像信号于m个显示区域其中的一显示区域时,则开启对应该显示区域的该组光源。
如图7A所示,显示模块73写入对应奇数帧的图像信号时,当写入图像信号于第一显示区域(Region1)时,则开启对应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组光源721。当接着写入图像信号于第二显示区域(Region2),则开启对应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组光源722。依此类推。因此,当图像信号依序写入第1至m个显示区域时,依序开启对应这些显示区域的第1组光源至第m组光源。而其他完成信号写入的这些显示区域,其对应的这些组光源可关闭。再者,在奇数帧周期里,障壁模块74维持显示黑白相间条纹的光栅图案。
显示模块73写入对应奇数帧的图像信号完成后,则写入对应偶数帧的图像信号。如图7B所示,与上述图7A步骤类似,当图像信号依序写入第一~第四显示区域(Regions1-4)时,依序开启对应这些显示区域的第1组-第4组光源721-724。不同的是,在偶数帧周期里,是以障壁模块74持续显示与奇数帧周期不同的白黑相间条纹的光栅图案。
此实施例中,在上述图7A、图7B中,以开启第n组(n为小于m的正整数)光源的时间与开启下一组(即第n+1组光源)的时间实质上错开做说明。如开启第2组光源722时关闭第1组光源721,使这些光源开启的时间不重叠。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令开启对应第n个显示区域的第n组光源的时间与开启对应第n+1个显示区域的第n+1组光源的时间部分地重叠,以增加显示亮度,但开启第m组光源的时间可与开启第1组光源的时间错开。
<使用扫描式障壁模块的3D显示器的显示方法>
图8A、图8B分别为实施例中使用扫描式障壁模块的3D显示器,在奇数帧下和偶数帧下的一种显示方法。在此方法中是将障壁模块84分成多个显示区域,即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层各具有独立操作的m个显示区域(m≥2的正整数)。图8A、图8B中是绘示将障壁模块84分成4个显示区域Region1-Region4做说明。
实施例中,区分后,第一基板上的各该显示区域中仍包括交错地排列的第一宽部电极、第一窄部电极及第一间隔;而第二基板上的各该显示区域中亦包括交错地排列的第二宽部电极、第二窄部电极及第二间隔。亦即,这些显示区域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如平行X方向)实质上与宽部和窄部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如平行Y方向)垂直。
当显示模块83写入对应奇数帧(图8A)或偶数帧(图8B)的图像信号时,开启与写入图像信号像素位置对应的障壁模块84的某一显示区域。
如图8A所示,显示模块83写入对应奇数帧的图像信号时,当写入图像信号的像素位置对应障壁模块84的第一显示区域(Region1)时,则开启障壁模块84的第一显示区域,使障壁模块84的该区呈现黑白相间条纹的光栅图案。当接着写入图像信号的像素位置对应障壁模块84的第二显示区域(Region2)时,则开启障壁模块84的第二显示区域,使障壁模块84的该区呈现黑白相间条纹的光栅图案。依此类推。因此,当该显示模块依序写入图像信号时,依序开启对应该图像信号像素位置的障壁模块84的第1至m个显示区域。另外,其他完成信号写入的像素位置,其障壁模块84上对应的这些显示区域可关闭,不显示黑白相间条纹;也可以部分开启,同一时间内可能有二个(如图8A、图8B所示)甚至多个显示区域同时为开启状态。
显示模块83写入对应奇数帧的图像信号完成后,则写入对应偶数帧的图像信号。如图8B所示,与上述图8A步骤类似,当图像信号依序写入对应障壁模块84的第一~第四显示区域(Regions1-4)时,依序开启对应该图像信号像素位置的障壁模块84的第1至4个显示区域。不同的是,在偶数帧周期里,是以障壁模块84的另一基板(如第二基板845)来分区显示白黑相间条纹的光栅图案。而奇数和偶数帧周期里,背光模块都维持开启。
应用此实施例的扫描式障壁模块时,障壁模块84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开启时序可相互错开(即开启障壁模块的第n个显示区域的时间与开启第n+1个显示区域的时间实质上错开),但也可部分重叠。如图8A、图8B中所示,令开启障壁模块的第n个显示区域的时间与开启第n+1个显示区域的时间部分地重叠。而当开启障壁模块84的第m个显示区域的时间与开启第1个显示区域的时间有部分重叠时,第1个显示区域的亮区位置可与第m个显示区域的暗区位置相对应。如图8A、图8B中所示,如第一显示区域(Region1)与第二显示区域(Region2)开启的时间部分重叠,第二与第三显示区域(Region3)开启的时间部分重叠,第三与第四显示区域(Region4)开启的时间部分重叠。而奇数帧下第四显示区域开启的后半段时间会与下一个偶数帧下第一显示区域开启的时间重叠(图8B),此时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区位置与第四显示区域的暗区位置相对应(即两区的亮区或暗区相互错开)。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三维(3D)显示器利用在障壁模块的上下基板的电极皆设计不等宽的图案,再于偶数帧和奇数帧下以足够的频率分别驱动上下基板的电极,藉此可使实施例的3D显示器达到不掉解析度,又能减少3D显示器在X方向上的串影干扰。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三维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模块;
一背光模块;
一障壁模块,设置在该背光模块上方,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共平面且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宽部电极和多个第一窄部电极,相邻的该第一窄部及该第一宽部间具有一第一间隔;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组并具有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共平面且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宽部电极和多个第二窄部电极,相邻的该第二窄部电极及该第二宽部电极间具有一第二间隔,且这些第二窄部电极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的位置,这些第二宽部电极的位置对应于这些第一窄部电极的位置;以及
一显示材料层,设置于该第一和该第二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中,该第一窄部电极的宽度及两该第一间隔的宽度的和为一第一亮区宽度W1,该第一宽部电极的宽度为一第一暗区宽度D1,W1小于等于D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第二电极层中,该第二窄部电极的宽度及两该第二间隔的宽度的和为一第二亮区宽度W2,该第二宽部电极的宽度为一第二暗区宽度D2,W2小于等于D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亮区宽度W1等于该第二亮区宽度W2,该第一暗区宽度D1等于该第二暗区宽度D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W1/(W1+D1)及W2/(W2+D2)于0.2-0.5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障壁模块的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各包括独立操作的m个显示区域,m为正整数且m≥2,该第一基板上的各该显示区域中包括交错地排列的这些第一宽部电极、这些第一窄部电极及这些第一间隔,该第二基板上的各该显示区域中包括交错地排列的这些第二宽部电极、这些第二窄部电极及这些第二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这些显示区域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实质上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及这些第二宽部电极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显示模块还包括m个显示区域,m为正整数且m≥2,各该显示区域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实质上与该障壁模块的这些第一宽部电极或这些第二宽部电极的一长边延伸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背光模块包括独立操作的m组光源分别提供该显示模块的这些m个显示区域的亮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障壁模块设置于该显示模块及该背光模块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其中该显示模块设置于该障壁模块及该背光模块之间。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器的显示方法,包括:
该显示模块显示一奇数帧时,施以一第一暗态电压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电极层处的这些第一宽部电极,施以一第一亮态电压于共平面于这些第一宽部电极的这些第一窄部电极,而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电极层施以共同电压;
该显示模块显示一偶数帧时,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电极层施以共同电压,而施以一第二暗态电压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电极层处的这些第二宽部电极,施以一第二亮态电压于共平面于这些第二宽部电极的这些第二窄部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在该显示模块写入图像信号时,关闭该背光模块与该障壁模块;在一遮没区间则开启该背光模块与该障壁模块,以显示该奇数帧或该偶数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该显示模块还包括m个显示区域,m为正整数且m≥2,该背光模块包括独立操作的m组光源分别提供这些m个显示区域的亮度,当该显示模块写入对应该奇数帧或该偶数帧的图像信号于其中的一显示区域时,开启对应该显示区域的该组光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当该显示模块依序写入图像信号于第1至m个显示区域时,依序开启对应这些显示区域的第1至m组光源。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该障壁模块的该第一电极层和该第二电极层各包括独立操作的m个显示区域,m为正整数且m≥2,当该显示模块写入对应该奇数帧或该偶数帧的图像信号时,开启对应写入图像信号的像素位置的该显示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当该显示模块依序写入对应该奇数帧或该偶数帧的图像信号时,依序开启对应该图像信号的像素位置的该障壁模块的第1至m个显示区域。
CN201210025327.5A 2012-02-06 2012-02-06 三维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6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5327.5A CN103246068B (zh) 2012-02-06 2012-02-06 三维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5327.5A CN103246068B (zh) 2012-02-06 2012-02-06 三维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068A CN103246068A (zh) 2013-08-14
CN103246068B true CN10324606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92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532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6068B (zh) 2012-02-06 2012-02-06 三维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6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563B (zh) * 2019-02-28 2020-06-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裸眼3d显示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3197A (en) * 2005-12-01 2007-06-16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ing regions of a display panel
CN101387775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14310A (ko) * 2007-06-27 2008-12-3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전자 영상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3197A (en) * 2005-12-01 2007-06-16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ing regions of a display panel
CN101387775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068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8997B (zh) 使用屏障液晶面板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03607A (zh) 多视点图像显示装置
CN102929048B (zh) 能同时兼容2d与3d的液晶狭缝光栅
CN102681180A (zh) 显示设备和光栅元件
JP5039055B2 (ja) 切り替え可能な自動立体表示装置
WO2017118058A1 (zh) 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749715B (zh) 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CN102749761A (zh) 显示装置
KR20120018280A (ko) 광 배리어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CN105319775A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754318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79469A (zh) 视差系统、面板、装置、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749762A (zh) 显示装置
US9185397B2 (en) 3-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barrier panel having opening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467235B (zh) 三維(3d)顯示器及其之顯示方法
US9784982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20130148070A1 (en) Parallax barrier for displaying 3d imag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583721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CN102929049A (zh) 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及应用该阶梯格栅的立体显示器
CN102998827A (zh)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JP2012226151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リア装置
US2013010683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CN103246068B (zh) 三维显示器
KR2007004553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789064B (zh) 3d显示模组、3d显示装置及3d显示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Group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dong,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TO: INNOLUX DISPLAY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