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3482A -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3482A
CN103243482A CN2013102067482A CN201310206748A CN103243482A CN 103243482 A CN103243482 A CN 103243482A CN 2013102067482 A CN2013102067482 A CN 2013102067482A CN 201310206748 A CN201310206748 A CN 201310206748A CN 103243482 A CN103243482 A CN 103243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molecular weight
ultra
strength
weight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67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廷明
李扬
刘建军
李燮平
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DI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Shandong ICD High Performance Fib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DI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DI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filed Critical AIDI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Priority to CN2013102067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3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3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3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10—100%。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是采用非织造的生产方法制造的。该高强非织造无纺布,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或与其他短纤维混合为原料,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制造,使无纺布的整体力学性能增强,不仅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拉伸断裂强度、顶破强度,而且具有优异的抗酸碱、耐腐蚀和良好的疏水透气性能,广泛应用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河堤护坡、垃圾填埋和堤坝护坡等土工工程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腾飞,国家对基础设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为提高国家基础设施的质量,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跨河大桥等,国家大力发展土工材料科技,努力提高土工材料的强度和质量。其中无纺布材料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国内很多专利提出了不同的增强无纺布的方法,但都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弊端,如晋江市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1日申请的中国专利《一种复合针刺无纺布》,专利号为201220256454.1,将经编布铺设在两层无纺纤维网之间,然后用针刺的方式制成复合无纺布,这种方式是采用有机织或针织物与无纺纤维网复合的方式来提高无纺布的整体力学性能,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加入严重影响了无纺布本身透水透气的优良特性,而且纤维的强度利用率较低。王常义于2008年10月30日申请的中国专利《一种非织造网格增强复合无纺布制造方法》,专利号为200810154952.3,采用了一种非织造网格的方式来增强无纺布,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了增强纤维的强度,效率较高,但该方法只能对经纬两个方向进行加强,对于具有其他方向上强度要求的无纺布还不适用,而且层间采用粘结的方式成型,整体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或与其他短纤维混合为原料,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制造,使无纺布的整体力学性能增强,不仅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拉伸断裂强度、顶破强度,而且具有优异的抗酸碱、耐腐蚀和良好的疏水透气性能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10—100%。
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是采用非织造的生产方法制造的。
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还含有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中任两种以上的短纤维。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由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固体,经冻胶纺丝,再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成的。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的加曲曲度不小于1个/cm,切断后短纤维的长度不小于10mm。
所述的非织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或与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中任两种以上的加曲短纤维,混合并开松一次;(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梳理成网、或气流杂乱成网或利用离心动力成网;(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至少二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2500—17500刺/平方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或与其他短纤维混合为原料,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一次成型制造,使无纺布的整体力学性能增强,不仅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拉伸断裂强度、顶破强度,而且具有优异的抗酸碱、耐腐蚀和良好的疏水透气性能,广泛应用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河堤护坡、垃圾填埋和堤坝护坡等土工工程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混合料为原料,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比例为10%,丙纶短纤维的比例为90%,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通过一次成型制造成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和丙纶加曲纤维混合并开松一次;
(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所述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梳理成网;
(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针刺为四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2500刺/平方米。
上述方法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指用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经冻胶纺丝后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得,所述短纤维的曲度为1个/cm,所述短纤维长度为10mm。
经检测:此方法制得高强非织造无纺布的面密度为200g/m2,横向断裂强度为7KN/m,纵向断裂强度为7KN/m,横向撕裂强度为230N,纵向撕裂强度为230N,顶破强度为1.2KN。此产品广泛使用于河道护坡、垃圾填埋等工程,有效提高了无纺布的强度和顶破强力。
实施例2: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为原料,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通过一次成型制造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开松一次;
(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所述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梳理成网;
(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针刺为四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7500刺/平方米。
上述方法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指用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经冻胶纺丝后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得,所述短纤维的曲度为3个/cm,所述短纤维长度为72mm;
所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例为100%。
经检测:此方法制得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的面密度为500g/m2,横向断裂强度为54KN/m, 纵向断裂强度为54KN/m,横向撕裂强度为2200N,纵向撕裂强度为2300N,顶破强度为9KN。此产品因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能和优异的抗酸碱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工程,有效提高了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短纤维、丙纶短纤维和涤纶短纤维混合料为原料,所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比例为60%,丙纶短纤维的比例为20%,涤纶短纤维的比例为20%,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通过一次成型制造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丙纶短纤维和涤纶短纤维混合后开松一次;
(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所述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气流杂乱成网;
(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针刺为四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5500刺/平方米。
上述方法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指用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经冻胶纺丝后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得,所述短纤维的曲度为3个/cm,所述短纤维长度为72mm。
 
经检测:此方法制得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的面密度为200g/m2,横向断裂强度为11KN/m, 纵向断裂强度为12KN/m,横向撕裂强度为600N,纵向撕裂强度为623N,顶破强度为2KN。此产品因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能,被广泛用于河道防水、河道修复和堤坝增强等应用领域。
实施例4: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短纤维、棉短纤维和粘胶短纤维混合料为原料,所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例为10%,棉纤维的比例为70%,粘胶纤维的比例为20%,在不改变无纺布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非织造的方式,通过一次成型制造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棉短纤维和粘胶短纤维混合后开松一次;
(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所述加工成网的方式为利用离心动力成网;
(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针刺为四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5500刺/平方米。
上述方法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指用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经冻胶纺丝后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得,所述短纤维的曲度为3个/cm,所述短纤维长度为72mm。
经检测:此方法制得高强非织造无纺布的面密度为100g/m2,横向断裂强度为4KN/m, 纵向断裂强度为4.5KN/m,横向撕裂强度为200N,纵向撕裂强度为200N,顶破强度为0.4KN。此产品因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和建筑装饰等应用领域。

Claims (6)

1.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制成,其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是采用非织造的生产方法制造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还含有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中任两种以上的短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是由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超高分聚乙烯固体,经冻胶纺丝,再经超倍拉伸后得到的高强纤维长丝,经加曲切断后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的加曲曲度不小于1个/cm,切断后短纤维的长度不小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非织造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织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松混合: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加曲后,或与棉短纤维、涤纶短纤维、粘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中的任一种或其中任两种以上的加曲短纤维,混合并开松一次;(2)、纤维成网:将上述的混合纤维加工成网;加工成网的方式为梳理成网、或气流杂乱成网或利用离心动力成网;(3)、针刺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进行至少二道针刺;所述针刺密度为12500—17500刺/平方米。
CN2013102067482A 2013-05-30 2013-05-30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Pending CN103243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67482A CN103243482A (zh) 2013-05-30 2013-05-30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67482A CN103243482A (zh) 2013-05-30 2013-05-30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3482A true CN103243482A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2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67482A Pending CN103243482A (zh) 2013-05-30 2013-05-30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348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8549A (zh) * 2014-10-15 2016-05-11 青海富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有效孔径的方法
CN109972290A (zh) * 2019-03-08 2019-07-05 鄂州宝丰金属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鼠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4048A (zh) * 2020-07-09 2020-10-13 河北天科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废丝制备针刺无纺布的加工方法
CN112080854A (zh) * 2020-08-14 2020-12-1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挤干辊用高耐酸碱性非织造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2726022A (zh) * 2021-01-07 2021-04-30 肇庆天乙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聚乙烯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7535A (ja) * 1987-06-19 1988-12-26 Toyobo Co Ltd 合成樹脂強化複合繊維布
US6162746A (en) * 1998-09-29 2000-12-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brid protective composite
CN1861870A (zh) * 2006-06-22 2006-11-15 时准 一种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92433A (zh) * 2008-10-30 2009-03-25 王常义 一种非织造网格增强复合无纺布制造方法
CN102454046A (zh) * 2010-10-25 2012-05-16 江苏远大新纺织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高强度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方法
CN202347235U (zh) * 2011-12-09 2012-07-25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刺水刺非织造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7535A (ja) * 1987-06-19 1988-12-26 Toyobo Co Ltd 合成樹脂強化複合繊維布
US6162746A (en) * 1998-09-29 2000-12-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ybrid protective composite
CN1861870A (zh) * 2006-06-22 2006-11-15 时准 一种高性能纤维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92433A (zh) * 2008-10-30 2009-03-25 王常义 一种非织造网格增强复合无纺布制造方法
CN102454046A (zh) * 2010-10-25 2012-05-16 江苏远大新纺织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高强度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方法
CN202347235U (zh) * 2011-12-09 2012-07-25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刺水刺非织造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德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的制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田雨胜: "如何选用与鉴别针刺非织造布用纤维", 《技术纺织品》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8549A (zh) * 2014-10-15 2016-05-11 青海富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有效孔径的方法
CN109972290A (zh) * 2019-03-08 2019-07-05 鄂州宝丰金属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鼠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4048A (zh) * 2020-07-09 2020-10-13 河北天科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废丝制备针刺无纺布的加工方法
CN112080854A (zh) * 2020-08-14 2020-12-1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挤干辊用高耐酸碱性非织造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2080854B (zh) * 2020-08-14 2022-09-20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挤干辊用高耐酸碱性非织造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2726022A (zh) * 2021-01-07 2021-04-30 肇庆天乙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聚乙烯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12726022B (zh) * 2021-01-07 2022-09-09 俊富非织造材料(肇庆)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聚乙烯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3482A (zh) 高强非织造无纺布
CN105040669B (zh) 一种缝合加筋复合土工膜
CN105839285A (zh) 一种高强经编双轴向复合土工布的生产方法
CN204530787U (zh) 一种缝合加筋复合土工膜
CN202115032U (zh) 一种复合土工布
CN102965850A (zh) 丙纶纺粘针刺土工布
CN105088542A (zh) 一种高伸长率改性聚乳酸sms复合非织造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742448B (zh) 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1292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
CN204367525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高强度增强土工布
CN201258490Y (zh) 合成纤维多层结构土工织物及其制成的生态工程袋
CN101831896A (zh) 一种护坡生态袋
RU127382U1 (ru) Армирующий геокомпозитный материал
CN204640978U (zh) 一种复合土工布
CN203713184U (zh) 一种无纺丝织复合土工布
CN108385272A (zh)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高强度植生护坡土工布及其制备方法
CN204898638U (zh) 基于保持泥土的格栅复合土工布
KR101275164B1 (ko) 다축 지오컴포지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255551B1 (ko) 수리특성이 개선된 다축 지오컴포지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다축 지오컴포지트
CN201924335U (zh) 高强复合纤维土工格栅
CN203126076U (zh) 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
CN203021983U (zh) 加强型土工格栅
CN206663918U (zh) 一种加强型抗裂土工布
CN205954603U (zh) 一种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复合土工布
CN201132922Y (zh) 双面复合增强土工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