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9282A -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9282A
CN103239282A CN2012100293075A CN201210029307A CN103239282A CN 103239282 A CN103239282 A CN 103239282A CN 2012100293075 A CN2012100293075 A CN 2012100293075A CN 201210029307 A CN201210029307 A CN 201210029307A CN 103239282 A CN103239282 A CN 103239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ebral body
internal fixation
fixation system
main body
verteb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93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293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9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9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9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脊柱进行内固定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它包括人工椎体主体、椎体固定螺钉、椎体连接器、椎弓根螺钉、纵向连接杆,人工椎体主体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上下相邻椎体形成紧密固定,椎弓根螺钉与纵向连接棒形成脊柱后路固定与支撑,椎体连接器将人工椎体主体与纵向连接棒紧密连接固定以构成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本发明用于植入替代被切除或缺失的宿主椎体节段以恢复及重建脊柱生理高度并将在未来形成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Description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脊柱进行内固定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首次报道椎体肿瘤切除并以假体替代以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以及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测试中显示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术后轴向旋转方面的稳定性不够、与上下椎体早期结合强度低易导致植入物移位甚至脱出、为保证中心植骨孔的骨量致使人工椎体上下终板的设计面积缩小,支撑力度不足从而使得人工椎体陷入上下椎体的终板内而最终丧失了理想高度。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植入人工椎体的同时附加实施前路或后路的钉板或钉棒固定系统以期提供早期及骨融合期的稳定,这就无形当中恶化了内固定系统中螺钉的力学环境,增大了断钉几率,并使得人工椎体沉陷入上下椎体终板的现象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又能兼顾长期稳定性、能充分恢复并持续保持所替代椎体的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方便、安全可靠的理想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由人工椎体主体、椎体固定螺钉、椎体连接器、椎弓根螺钉、纵向连接棒组成;所述人工椎体主体用于植入替代被切除或缺失的宿主椎体节段以恢复及重建脊柱生理高度并将在未来形成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与纵向连接棒将通过手术在脊柱后侧形成脊柱后路钉棒系统的固定与支撑作用,椎体连接器用于将人工椎体主体与纵向连接棒相互连接,人工椎体主体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上下相邻椎体形成紧密固定的同时又通过椎体连接器与由椎弓根螺钉和纵向连接棒所形成的脊柱后路钉棒系统紧密连接固定从而最终构成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具有极高的抗旋转和防脱位能力,术后可使脊柱获得可靠的即刻稳定以利于尽早实现人工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的骨性融合。
所述人工椎体主体为一柱形体,在人工椎体主体上下两端设置有椎体融合面、在两个椎体融合面之间的部位设有椎体连接结构、人工椎体主体上还设有植骨孔,当所述人工椎体被植入预定节段位置后,椎体融合面将与上下相邻的健康椎体节段的终板骨质实现良好贴合。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之柱形体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长圆形、环形、椭圆形、扇形、多边形、肾形以及由上述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形状。
进一步地,椎体融合面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并穿过椎体融合面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椎体固定螺钉穿过椎体固定螺钉孔将人工椎体主体与上下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孔径为2~10mm。
进一步地,椎体固定螺钉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的螺距为0.25~5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椎体连接结构,椎体连接结构可与椎体连接器形成牢固紧密的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是一种螺孔结构,所述螺孔结构与椎体连接器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螺孔孔径为1至10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是一种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为一凹槽,该嵌合结构的凹槽与椎体连接器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的嵌合端形状相匹配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上设置有植骨孔,所述植骨孔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植骨孔之间相互贯通或者通过微孔结构相连通。
进一步地,植骨孔的孔径为2mm至30m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在植入人体后其柱形表面位于宿主原脊椎椎体生理表面以内。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为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微孔结构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与椎体融合面的微孔结构的金属表层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进一步地,人工椎体主体的高度将被设计成以每0.5mm~15mm为一个级差梯度进行增加以适应不同患者个性需要。
所述椎体连接器是人工椎体主体与纵向连接棒之间相互连接固定的传递机构,椎体连接器一端设有与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相对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椎体连接器另一端设有与纵向连接棒相对应的棒连接段。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为一杆状结构,杆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环形以及多边形,杆状结构一端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杆状结构另一端设有棒连接段。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为一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分为外筒与内杆,所述外筒与内杆相互插接并可以抽拉以改变椎体连接器的长度,所述外筒一端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或者棒连接段,所述内杆一端设有棒连接段或者椎体主体连接段,所述外筒与内杆之间设有锁定机构。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为双层板状结构,所述双层板状结构其第一层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所述双层板状结构其第二层设有棒连接段,所述双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可以相互滑动以改变椎体连接器的长度,所述双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设有锁定机构。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的椎体主体连接段为一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与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之螺孔结构相对接,该螺纹结构的螺纹直径为1至10mm。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的椎体主体连接段为一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与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连接结构之嵌合结构相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的棒连接段为通孔结构,该通孔结构可容纳纵向连接棒从其中穿过,该通孔结构设有锁定装置以对通孔结构自身与纵向连接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椎体连接器的棒连接段为开口槽结构,该开口槽结构可容纳纵向连接棒嵌入,该开口槽结构设有锁定装置以对开口槽结构自身与纵向连接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椎弓根钉包括骨螺纹段、钉棒连接段、锁紧螺钉等结构部分,其作用为将椎体与纵向连接棒固定以维持脊柱的正常序列与曲度。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棒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纵向连接棒横截面直径或边长为1mm至12mm。
进一步地,当症状许可时,所述人工椎体主体亦可以仅使用椎体固定螺钉进行固定而无须使用椎体连接器、椎弓根螺钉及纵向连接棒。
本发明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人工椎体主体、椎体连接器、椎弓根螺钉、纵向连接棒等部件采用医用金属及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这类医用材料大都经过多年临床经验证实了其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本发明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的一种手术过程为:
1)取出需被替代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
2)选用适当高度的人工椎体主体装入已被取出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部位,必要时在人工椎体主体的植骨孔内植入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骨块及碎骨颗粒以诱导未来骨细胞的爬行长入;
3)选用适当直径及长度的椎体固定螺钉,将椎体固定螺钉通过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旋入上下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的终板内,此时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终板将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融合面紧密贴合;
4)在脊柱后路安放椎弓根钉以及纵向连接棒以对相邻的健康椎体进行定位;
5)安装椎体连接器,将人工椎体主体与脊柱后侧的纵向连接棒进行连接定位。
众所周知手术方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术者对治疗的判断会有很多种,在这里不做更为详尽的描述。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被植入人体后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的人工椎体主体椎体融合面与上下两相邻的宿主健康椎体的终板紧密贴合,未来骨细胞将长入椎体融合面表面的微孔结构而形成椎体的终板与椎体融合面的骨性融合以达到人工椎体主体的远期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微孔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加强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连接器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连接器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连接器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组装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另一组装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联合内同定系统又一组装实施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微孔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另一微孔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设置在由于肿瘤、创伤、先天性疾患所引起的无法正常发挥自身功能而被移除的宿主脊椎椎体所遗留下来的空间位置,所述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包括人工椎体主体1、椎体固定螺钉14、椎体连接器2、椎弓根螺钉31、纵向连接棒32;其中人工椎体主体1用于植入替代被切除或缺失的宿主椎体节段以恢复及重建脊柱生理高度并将在未来形成与上下相邻健康椎体4之间的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31与纵向连接棒32将通过手术在脊柱后侧形成脊柱后路钉棒固定系统的固定与支撑作用,该固定与支撑作用是为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提供抗旋转和防脱位能力的力学基础,椎体连接器2用于将人工椎体主体1与纵向连接棒32相互连接而形成完整的力学框架,最终构成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以使脊柱获得可靠的即刻稳定。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本发明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人工椎体主体1是由医用金属制成,因此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为一柱形体,人工椎体主体1之柱形体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长圆形、环形、椭圆形、扇形、多边形、肾形以及由上述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形状,在人工椎体主体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椎体融合面10、椎体固定螺钉孔11、在两个椎体融合面10之间的部位设有椎体连接结构12,人工椎体主体1上还设有植骨孔13,当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被植入预定节段位置后,椎体融合面10将与上下相邻的健康椎体4节段的终板骨质实现良好贴合。
采用本发明的人工椎体主体1其椎体融合面10为便于骨细胞长入的微孔结构101,微孔结构101的孔隙的直径为100μm至1800μm。如图14、图15所示,该微孔结构101是一种相互连通的多向微孔隙结构,该孔隙有利于骨细胞爬行长入,术后人工椎体主体1的椎体融合面10将与上下相邻宿主健康椎体4的终板发生骨融合以达到远期稳定。
优选地,人工椎体主体1为医用金属制成微孔结构102,如图14、图15所示,该微孔结构102的表面及内部孔隙相互贯通,微孔结构102的孔隙孔径100μm至1800μm。
如图2、图3、图4、图12所示,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并穿过椎体融合面10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椎体固定螺钉孔11,人工椎体主体1通过椎体固定螺钉14分别与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椎体固定螺钉14穿过椎体固定螺钉孔11将人工椎体主体1与上下相邻宿主椎体节段相连接固定,由于椎体固定螺钉孔11被设计成由人工椎体主体1的外柱面向椎体融合面10倾斜穿出,且椎体固定螺钉14安装旋紧后其钉帽将沉入人工椎体主体1表面以内,如图1所示,因此人工椎体主体1在植入人体后其柱形表面位于宿主原脊椎椎体生理表面以内以达到医学界所谓零切迹之效果。
如图2、图3、图4所示,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椎体连接结构12,椎体连接结构12可与椎体连接器2形成牢固紧密的机械连接。
如图2、图7、图8、图11、图12所示,人工椎体主体1的一种实施例中椎体连接结构12是一种螺孔结构121,所述螺孔结构121与椎体连接器2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设置的螺纹211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螺孔结构121的孔径为1至10mm。
根据人工椎体主体1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图5、图9、图10、图13所示,所述椎体连接结构12是一种嵌合结构122,该嵌合结构122与椎体连接器2上相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设置的嵌合体212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发明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的椎体连接器2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21和棒连接段22,椎体主体连接段21将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对接以形成稳定的连接,棒连接段22将与纵向连接棒32连接并形成锁定。
如图7、图8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螺纹结构211,该螺纹结构211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螺孔结构121配合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如图9、图10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嵌合体212,该嵌合体212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嵌合结构122配合对接形成稳定的连接。
如图7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与棒连接段22为整体结构,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螺纹结构211旋入人工椎体主体1上之螺孔结构121的深浅来调整定位人工椎体主体1与纵向连接棒32之间的距离。
如图8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与棒连接段22为分体套筒结构,所述分体套筒结构分为外筒24与内杆25,所述外筒24与内杆25相互插接并可以抽拉以改变椎体连接器2的长度,所述外筒24设在棒连接段22一侧,所述内杆25设在椎体主体连接段21一侧,所述外筒24与内杆25之间设有长度调节机构23;反之所述外筒24设在椎体主体连接段21一侧而所述内杆25设在棒连接段22一侧也被认为是可行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和棒连接段22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3来确定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机构23调整定位人工椎体主体1与纵向连接棒32之间的距离。
如图9、图10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与棒连接段22为分体双层板状结构,所述双层板状结构其第一层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述双层板状结构其第二层设有棒连接段22,所述双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可以相互滑动以改变椎体连接器的长度,所述双层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设有长度调节机构23。椎体主体连接段21和棒连接段22通过长度调节机构23来确定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机构23调整定位人工椎体主体1与纵向连接棒32之间的距离。
如图9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棒连接段22设置有通孔结构221,该通孔结构221可容纳纵向连接棒32从其中穿过,该通孔结构设有锁定装置2213以对通孔结构221自身与纵向连接棒3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锁定。
如图7、图8、图10所示,椎体连接器2的棒连接段22设置有开口槽结构223,该开口槽结构223可容纳纵向连接棒32嵌入,该开口槽结构223设有锁定装置2233以对开口槽结构223自身与纵向连接棒3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锁定。
如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人工椎体主体1为微孔结构102,微孔结构102的孔隙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如图6所示人工椎体主体1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15。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有植骨孔13,植骨孔1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植骨孔13之间相互贯通或者通过微孔结构102相连通,该植骨孔13可以容纳自体或异体骨块和骨颗粒,术前或术中在该植骨孔13内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块和骨颗粒可以起到诱导骨细胞爬行长入促进骨融合的作用,植骨孔13孔径为2mm至30mm,以方便不同直径的自体或异体骨块和骨颗粒植入。
出于术后诱导骨细胞长入的需要,人工椎体主体1与椎体融合面10的微孔结构101和102的金属表层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的加工方法有两条较理想的加工路径:
A、采用数控加工机床依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各部件数据转换成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成型,然后使用电火花加工、化学腐蚀、机械钻孔切削等方法加工钻铣出所需要的植骨孔、螺钉孔与微孔,固定螺钉则采用车削或铣等常规机械加工方法制作;
B、利用激光烧结或高能电子束熔融等快速成型技术熔融成型,具体方法如下:
a)使用专业软件对在计算机中设计建造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部件三维数据模型进行分层,以获得一系列单层切片的轮廓数据;
b)向激光或高能电子束快速成型设备输入上述系列层片数据;
c)在激光或高能电子束快速成型设备加工舱内铺设与前述三维数据模型分层时层高相应厚度的医用金属粉末;
d)由计算机控制激光束或高能电子束对医用金属粉末进行扫描并有选择的熔化;
e)重复前述铺设粉末、扫描熔化步骤以使各层被选择熔化的材料相互熔结成整体;
f)完成全部层面的熔融过程后去除未熔融的粉末即可得到所需要形状结构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部件;
g)由于在建造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部件三维数据模型时已经将所需要的实体、植骨孔、螺钉孔、微孔等等结构一并设计在数据文件中,因此上述各种结构在激光烧结或高能电子束熔融过程中将一次性完成制造;
h)羟基磷灰石涂层可通过高温喷涂或电化学沉积得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由人工椎体主体(1)、椎体连接器(2)、椎弓根螺钉(31)、纵向连接棒(3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为一柱形体,在人工椎体主体(1)上下两端设置有椎体融合面(10)。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椎体融合面(10)之间的部位设有椎体连接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融合面(10)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101),所述微孔结构(101)为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结构(101)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并穿过椎体融合面(10)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椎体固定螺钉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固定螺钉孔(11)的孔径为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固定螺钉孔(1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的螺距为0.25~5mm。
9.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的椎体连接结构(12)为螺孔结构(121),所述螺孔结构(121)的孔径为1至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置的椎体连接结构(12)为嵌合结构(122)。
11.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上设有植骨孔(13),所述植骨孔(13)数量至少为一个,植骨孔(13)之间相互贯通或者通过微孔结构相连通,植骨孔(13)的孔径为2mm至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为微孔结构(102),所述微孔结构(102)为包括多个 相互连通的微孔隙的多向微孔隙结构,该微孔结构(102)的孔隙的孔径为100μm至18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的表面和/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105)。
1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之柱形体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长圆形、环形、椭圆形、扇形、多边形、肾形以及由上述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微孔结构(102)与椎体融合面(10)上的微孔结构(101)的金属表层涂覆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为杆状结构,椎体连接器(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型、矩形、环形以及多边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6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一端设有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相对应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述椎体连接器(2)另一端设有与纵向连接棒(32)相对应的棒连接段(22)。
18.根据权利要求16和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螺纹结构(211),该螺纹结构(211)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螺孔结构(121)相对接,该螺纹结构(211)的螺纹直径为1至1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为分体套筒结构,所述分体套筒结构分为外筒(24)与内杆(25),所述外筒(24)与内杆(25)可相互插接,所述外筒(24)一端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21)或者棒连接段(22),所述内杆(25)一端设有棒连接段(22)或者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述外筒(24)与内杆(25)之间设有长度调节机构(23)。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螺纹结构(211),该螺纹结构(211)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螺孔结构(121)相对接,该螺纹结构(211)的螺纹直径为1至10mm。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 接器(2)为分体双层板状结构,所述椎体连接器(2)其板状结构第一层设有椎体主体连接段(21),所述椎体连接器(2)其板状结构第二层设有棒连接段(22),所述椎体连接器(2)其板状结构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设有长度调节机构(2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螺纹结构(211),该螺纹结构(211)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螺孔结构(121)相对接,该螺纹结构(211)的螺纹直径为1至10mm。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椎体主体连接段(21)设置有嵌合体(212),该嵌合体(212)与人工椎体主体(1)上的椎体连接结构(12)之嵌合结构(122)相配合对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棒连接段(22)设置有通孔结构(221),该通孔结构(221)可容纳纵向连接棒(32)从其中穿过,该通孔结构设有锁定装置(2213)。
25.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连接器(2)的棒连接段(22)设置有开口槽结构(223),该开口槽结构(223)可容纳纵向连接棒(32)嵌入,该开口槽结构(223)设有锁定装置(2233)。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由医用金属和/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CN2012100293075A 2012-02-10 2012-02-10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Pending CN103239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93075A CN103239282A (zh) 2012-02-10 2012-02-10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93075A CN103239282A (zh) 2012-02-10 2012-02-10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9282A true CN103239282A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1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93075A Pending CN103239282A (zh) 2012-02-10 2012-02-10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928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916A (zh) * 2016-08-10 2017-01-11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人工椎体固定系统
CN107510499A (zh) * 2017-10-12 2017-12-26 河南中医药大学 脊柱后路固定器械
CN108175544A (zh) * 2018-01-25 2018-06-19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及制作工艺
CN108261272A (zh) * 2018-01-26 2018-07-10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椎管
CN110192937A (zh) * 2019-05-29 2019-09-03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椎体假体
CN1130814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新疆大学 一种人工椎体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112A1 (en) * 1988-08-18 1990-02-28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Of New Jersey Biocompatible elastomeric intervertebral disc
WO1996040014A1 (en) * 1995-06-07 1996-12-19 Sdgi Holdings, Inc. Reinforced porous spinal implants
GB2338652A (en) * 1998-06-23 1999-12-29 Biomet Merck Ltd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US6344057B1 (en) * 1994-11-22 2002-02-05 Sdgi Holdings, Inc. Adjustable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EP1188424A1 (en) * 2000-08-21 2002-03-20 Christos Kalaitzis Prosthesis for replacement of a whole vertebral unit
US6423063B1 (en) * 1998-08-20 2002-07-23 Peter M. Bonutti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s
US20030114932A1 (en) * 1996-09-04 2003-06-19 Synthes (Usa) Intervertebral implant
CN2642266Y (zh) * 2003-08-29 2004-09-22 姜国祥 人工框架椎装置
WO2011008733A2 (en) * 2009-07-14 2011-01-20 Doctors Research Group, Inc. Multi-density polymeric interbody spac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DE102012005293A1 (de) * 2012-03-15 2013-09-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Implanta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112A1 (en) * 1988-08-18 1990-02-28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Of New Jersey Biocompatible elastomeric intervertebral disc
US6344057B1 (en) * 1994-11-22 2002-02-05 Sdgi Holdings, Inc. Adjustable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WO1996040014A1 (en) * 1995-06-07 1996-12-19 Sdgi Holdings, Inc. Reinforced porous spinal implants
US20030114932A1 (en) * 1996-09-04 2003-06-19 Synthes (Usa) Intervertebral implant
GB2338652A (en) * 1998-06-23 1999-12-29 Biomet Merck Ltd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US6423063B1 (en) * 1998-08-20 2002-07-23 Peter M. Bonutti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s
EP1188424A1 (en) * 2000-08-21 2002-03-20 Christos Kalaitzis Prosthesis for replacement of a whole vertebral unit
CN2642266Y (zh) * 2003-08-29 2004-09-22 姜国祥 人工框架椎装置
WO2011008733A2 (en) * 2009-07-14 2011-01-20 Doctors Research Group, Inc. Multi-density polymeric interbody spac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DE102012005293A1 (de) * 2012-03-15 2013-09-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Implanta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8916A (zh) * 2016-08-10 2017-01-11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人工椎体固定系统
CN106308916B (zh) * 2016-08-10 2019-06-04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人工椎体固定系统
CN107510499A (zh) * 2017-10-12 2017-12-26 河南中医药大学 脊柱后路固定器械
CN108175544A (zh) * 2018-01-25 2018-06-19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及制作工艺
CN108261272A (zh) * 2018-01-26 2018-07-10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椎管
CN108261272B (zh) * 2018-01-26 2023-08-1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椎管
CN110192937A (zh) * 2019-05-29 2019-09-03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椎体假体
CN1130814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新疆大学 一种人工椎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81405B (zh) * 2021-04-08 2023-11-03 新疆大学 一种人工椎体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9129B (zh) 融合假体
CN202554168U (zh) 自稳定人工椎体
US20230380986A1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20210346171A1 (en) Implant with Improved Flow Characteristics
CN110191691B (zh) 模块化扩充部件
CN104023655B (zh) 用于软骨修复的外科手术器械包
US8532806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joint implants
CN1307952C (zh) 螺钉锚定的关节假体
CN102579163B (zh) 骶骨人工假体
CN203001182U (zh) 可调型椎间融合器
CN103239282A (zh)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CN103356310A (zh) 可调型椎间融合器
US11779467B2 (en) Me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s
CN103239305A (zh) 自稳定人工椎体
CN203138656U (zh) 椎体联合内固定系统
CN106037994B (zh) 髋骨修复体
CN202342236U (zh) 融合假体
CN102429747A (zh) 寰椎融合假体
CN205359715U (zh) 一种含多孔结构的人工髋关节柄
CN108670504B (zh) 基于增材制造的个性化人工椎体植入物及其设计方法
CN202724045U (zh) 寰椎融合假体
CN206214238U (zh) 髋骨修复体
CN204971720U (zh) 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
CN202537711U (zh) 骶骨人工假体
CN206151634U (zh) 骶骨修复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