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537A - 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537A
CN103229537A CN2012800025436A CN201280002543A CN103229537A CN 103229537 A CN103229537 A CN 103229537A CN 2012800025436 A CN2012800025436 A CN 2012800025436A CN 201280002543 A CN201280002543 A CN 201280002543A CN 103229537 A CN103229537 A CN 103229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erminal
described terminal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9537B (zh
Inventor
齐江
张勇
王自强
熊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其中,一种方法包括: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基站获取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基站根据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和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终端驻留,访问控制列表包括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基站确定允许终端驻留后,将为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基站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处于接入网的基站,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中基站,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中的基站,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演进基站,或WiFi服务器等,没有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需要将基站连接到网络管理中心或个人计算机,才能对基站进行维护、配置和调试等操作。
基站初次开通时,需要通过配置才能部署到网络中与网络管理中心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基站还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无法通过网络管理中心配置基站,只能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个人计算机进行配置。在配置好后,还需要通过专业的终端对基站进行调试。另外,基站发生故障时,无法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只能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个人计算机再进行维护。因此,基站的各种维护操作,例如,设备开通时的配置、故障时的维护或调试等,都需要有线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才能进行。但是,有些情况下,基站安装在抱杆或铁塔上,将基站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比较困难。
在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时,为提高基站的维护效率,可以通过终端现有的通信接口对基站进行维护。然而,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时,终端无法获取网络管理中心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从而无法对基站进行维护、配置和调试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样,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时,终端也无法获取网络管理中心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基站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时,终端无法对基站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行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基站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维护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包括:
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所述基站根据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所述基站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所述在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预设的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器,用于终端与所述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器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站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进而允许驻留的终端可对基站的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包括:
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所述终端通过验证后,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在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接入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而允许接入的终端可对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安全性。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装置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模块,用于终端与所述装置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装置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模块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装置。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以上技术方案中,无线通信装置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进而允许驻留的终端可对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性。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以上技术方案中,在无线通信装置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接入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通信装置,进而允许接入的终端可对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A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B为图2A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3B为图3A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2G中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3G网络中的基站(Node Base,简称NB),LTE网络中演进基站(evolved Node Base,简称eNB),或者4G网络中基站。其中,2G网络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3G网络可以是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网络,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网络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基站为终端分配IP地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11:终端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在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基站自动扫描周围的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发射无线信号,可避免对其它基站的干扰。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后,终端进入连接状态。获取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用户识别码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IMSI)。例如,终端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向基站发送位置更新请求(Location Update Request,简称LAURequest)。如果终端的位置更新请求中没有携带用户识别码,基站可以过IDRequest过程获取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步骤12:基站根据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基站在出厂时,可以预设包括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简称ACL)。基站获取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后,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判断自己保存的访问控制列表内是否存在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如果访问控制列表中存在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则允许终端驻留在基站覆盖的小区内,否则不允许终端驻留。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包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简称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13:所述基站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基站出厂时,预设有IP地址池,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内的IP地址。基站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如果IP地址池中有多个IP地址。基站可从IP地址池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即没有分配给其它终端的IP地址,分配给终端。例如,基站下次将没有标记的IP地址即空闲的IP地址。基站也可以为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与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建立绑定关系,根据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为终端分配与用户识别码对应的IP地址。
基站将为终端分配的IP地址发送给终端后,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例如,终端通过IP地址,向基站发送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查询配置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终端对基站进行的配置、维护和调试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的目的。由于,基站只为允许驻留的终端分配IP地址,而不是任意一个终端都能获得基站分配的IP地址,因此,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站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进而允许驻留的终端可对基站的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
图2A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图2B为图2A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图2B中基站未与远端的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本实施例对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在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终端获取能访问基站的IP地址。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20:终端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步骤21:终端向基站发送包括IMSI的LAU Request消息。
如果LAU Request消息没有携带终端的IMSI,则向终端发送ID Request消息,终端通过ID Response消息向基站上报终端的IMSI。
步骤22:基站判断ACL中是否保存有终端的IMSI。
步骤23:ACL中保存有终端的IMSI时,基站允许终端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
步骤24:ACL中没有保存有终端的IMSI时,基站不允许终端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向终端发送LAU拒绝消息。此情况下,终端不能驻留在基站覆盖的小区内,也无法访问基站。
步骤25:基站对终端进行鉴权。
鉴权过程可以如下:基站生成鉴权因子后,向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消息。鉴权因子可以是基站生成的随机数RAND。终端接收到基站的鉴权因子后,可以对鉴权因子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值XRES,然后向基站发送结果值XRES的鉴权响应(Authentication Response)消息。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此时,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无法验证终端是否合法,所以只要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包括有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就确定终端通过鉴权。之后,基站不发起加密协商过程,空口数据不加密,即与终端通信的数据不加密。
步骤26:终端通过鉴权后,基站向终端发送LAU Accept消息。
步骤27:终端向基站发送PDP Active Request消息。
步骤28:基站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
步骤29:通过PDP Active Response消息将IP地址发送给终端。
步骤210:终端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对基站进行配置、维护或调试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
本实施例,基站对终端通过LAU Request消息上报的IMSI进行验证,IMSI通过基站验证后,终端驻留在基站覆盖的小区内。基站为允许终端驻留后,通过PDP激活响应向终端发送为其分配的IP地址。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流程图。图3B为图3A的一种应用场景图。本实施例中说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例如WiFi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简称AC)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终端分配IP地址的过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31: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提供临时接入服务。同时,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加载预设的加密模式,也就是设置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其中,网络标识可以是WiFi服务器的SSID(Service Set ID)。
终端扫描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标识后,按照无线局域网服务器预设的加密模式,输入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发送接入请求。
步骤32: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步骤33:所述终端通过验证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如果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一致、则终端通过验证。终端通过验证后,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出厂时,预设有IP地址池,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内的IP地址。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之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向终端发送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允许接入响应。
如果IP地址池中有多个IP地址。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可从IP地址池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即没有分配给其它终端的IP地址,分配给终端。例如,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可以在每次为终端分配IP地址,对已分配的IP地址进行标记,下次将没有标记的IP地址即空闲的IP地址分配给另一个终端。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与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建立绑定关系,根据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为终端分配与用户识别码对应的IP地址。
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例如,终端通过IP地址,向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配置信息,或者,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查询配置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行的配置、维护和调试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的目的。由于,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只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而不是任意一个终端都能获得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因此,提高了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在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接入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而允许接入的终端可对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安全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列提供的基站包括:存储器41、收发器42和处理器43。
存储器41,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器42,用于终端与所述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器43,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器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42,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43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基站,进而允许驻留的终端可对基站的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4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进一步,所述收发器4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更进一步,基站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还可对终端进行鉴权: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
可选地,为避免基站与其它无线设备之间的干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PLMN发射无线信号。
可选地,被分配IP地址的终端可以对基站对进行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操作信息可以是配置基站的信息或查询基站配置的信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列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包括:收发器51和处理器52。
收发器5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器52,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51,还用于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在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接入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而允许接入的终端可对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局域网服务器的安全性。
可选地,为避免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与其它无线设备之间的干扰,所述收发器51,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可选地,被分配IP地址的终端可以对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对进行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所述收发器5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处理器52,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操作信息可以是配置基站的信息或查询基站配置的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列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存储模块61、收发模块62和处理模块63。
存储模块61,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模块62,用于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模块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62,还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63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为允许驻留在自己覆盖的小区内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驻留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通信装置,进而允许驻留的终端可对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6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进一步,所述收发模块6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更进一步,无线通信装置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还可对终端进行鉴权: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消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
可选地,为避免无线通信装置与其它无线设备之间的干扰,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PLMN发射无线信号。
可选地,被分配IP地址的终端可以对无线通信装置对进行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操作信息可以是配置基站的信息或查询基站配置的信息。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列提供的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包括:收发模块71和处理模块72。
收发模块7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模块72,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71,还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在无线通信装置未与网络管理中心或AC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为允许接入的终端分配IP地址,使得允许接入的终端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进而允许接入的终端可对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配置、调试和维护等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同时还提高了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性。
可选地,为避免无线通信装置与其它无线设备之间的干扰,所述收发模块71,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可选地,被分配IP地址的终端可以对无线通信装置对进行与上层应用有关的操作。所述收发模块7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处理模块72,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操作信息可以是配置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或查询无线通信装置配置的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3)

1.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所述基站根据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所述基站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所述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
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消息;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PLMN发射无线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并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8.一种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
所述终端通过验证后,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所述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包括:
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并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基站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器,用于终端与所述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基站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器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消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PLMN发射无线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19.一种无线局域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所述处理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2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设的访问控制列表,所述访问控制列表包括所述装置允许驻留的终端的用户识别码;
收发模块,用于终端与所述装置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后,获取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所述装置未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所述收发模块获取的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在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若所述位置更新请求没有携带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向所述终端发发送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的获取响应。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允许所述终端驻留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接收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位置更新接受响应发送的PDP激活请求后,向所述终端发送PDP激活响应,通过所述PDP激活响应将为所述终端分配IP的地址发送给所述终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位置更新接受响应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鉴权因子的鉴权请求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结果值的鉴权响应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鉴权。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PLMN发射无线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3至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执行所述操作信息。
3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名和密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密码对所述终端进行验证;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验证模块的验证后,在预设的IP地址池中为所述终端分配IP地址。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基站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允许接入响应,所述允许接入响应中包括为所述终端分配的IP地址,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IP地址访问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IP地址池中包括多个IP地址,在所述IP地址池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用户识别码,从IP地址池中选择与所述用户识别码绑定的IP地址分配给所述终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自动扫描空闲频点,以空闲频点和预设的网络标识发射无线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0、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操作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执行所述确操作信息。
CN201280002543.6A 2012-11-28 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229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5467 WO2014082228A1 (zh) 2012-11-28 2012-11-28 无线通信建立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537A true CN103229537A (zh) 2013-07-31
CN103229537B CN103229537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575A (zh) * 2014-11-17 2015-03-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微蜂窝基站的访问控制列表添加方法和系统
WO2015109523A1 (zh) * 2014-01-24 2015-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7036107A1 (zh) * 2015-09-02 2017-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差异化接入网络的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7035755A1 (zh) * 2015-08-31 2017-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170249A (zh) * 2017-06-30 2017-09-15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物联网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7884A1 (en) * 2004-12-15 2008-05-22 Hidenori Ishii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98442A (zh) * 2009-08-10 2011-03-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2711275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及终端接入方法
CN102752752A (zh) * 2012-06-12 2012-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维护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7884A1 (en) * 2004-12-15 2008-05-22 Hidenori Ishii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98442A (zh) * 2009-08-10 2011-03-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2711275A (zh) * 2011-03-28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及终端接入方法
CN102752752A (zh) * 2012-06-12 2012-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维护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09523A1 (zh) * 2014-01-24 2015-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394575A (zh) * 2014-11-17 2015-03-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微蜂窝基站的访问控制列表添加方法和系统
CN104394575B (zh) * 2014-11-17 2018-09-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微蜂窝基站的访问控制列表添加方法和系统
WO2017035755A1 (zh) * 2015-08-31 2017-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7036107A1 (zh) * 2015-09-02 2017-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差异化接入网络的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170249A (zh) * 2017-06-30 2017-09-15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物联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2228A1 (zh)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133B (zh) 家庭基站的位置限制方法及系统
CN10860538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基于网络切片的nr的小区规范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46983A (zh) 一种接入认证方法及认证服务器
WO2021082527A1 (zh)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基站、终端
JP6515201B2 (ja) 端末デバイスが別の端末デバイスを発見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711106A (zh) 建立IPSec隧道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76242A (zh) 对于异构网络有效的用户设备标识
CN104144463A (zh) Wi-Fi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WO2017008580A1 (zh) 无线站点接入局域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4597A (zh) 一种终端及其无线连接方法
CN102833875A (zh) 中继节点入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873720A (zh) 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02833846A (zh) 实现ue注册、以及业务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5245A (zh) 一种限制基站的接入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5708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collision of uplink preamble using cell identifier
CN102137381B (zh) 通过家庭基站进行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93387B (zh) 企业级蓝牙网络系统、中央控制器、蓝牙网关及部署方法
CN104812019A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无线控制设备
CN104053159A (zh) 一种多载波基站的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892379B (zh) 用于通用集成电路卡操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376836B (zh) Ue终端设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87041A (zh) 一种Small Cell基站位置接入限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01337A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5282819A (zh) 一种无线设备的接入方法、网关设备和无线网络
CN104219655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空口安全算法的选择方法及m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