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7753A -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7753A
CN103227753A CN201310111521XA CN201310111521A CN103227753A CN 103227753 A CN103227753 A CN 103227753A CN 201310111521X A CN201310111521X A CN 201310111521XA CN 201310111521 A CN201310111521 A CN 201310111521A CN 103227753 A CN103227753 A CN 103227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flow
central
central port
s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5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7753B (zh
Inventor
何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15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775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4069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20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7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7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7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27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3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e.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DM], slotted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解决网络拥塞造成的安全隐患、导致的环网瘫痪问题。该方法中第一节点设备接收到检测报文后,检测自身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流量均值,当非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将该端口关闭,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向与其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通知第二节点设备打开接收阻塞状况的环端口。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报文,及对应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检测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是否故障,直到找到存在故障的端口后将其关闭,从而有效的处理网络拥塞的问题,有效避免环网瘫痪,提高了环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以太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以太网对网络的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工业组网中为了增强网络的可靠性,一般都会组建环形冗余网络,即环网。环网中某个交换机阻塞一个环端口,形成一条能够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讯链路,当通讯链路中存在故障或者断路时,交换机将阻塞的环端口打开,启用一个新的健全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通过环网的快速倒换提高工业以太网络的可靠性。
网络拥塞是影响工业环网可靠性的重大隐患,网络拥塞是指网络中出现流量高峰或过载等情况时,由于需要传送的数据量超过了网络处理能力,网络服务性能出现下降的现象。在工业环网中出现网络拥塞,可能会导致环网中的交换机等交换设备的CPU宕机,或环网形成环路引发网络风暴等较为严重的工业事故。
现有技术中针对工业环网中的网络拥塞问题采用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一种是采用端口限速的方式,即设置环网中交换机每个端口的数据流量阈值,当该端口的数据流量超过设置的阈值时,丢弃后续接收到的数据,从而保证交换机的CPU不会受到冲击。但是该方法中,当该端口的数据流量超过设置的阈值后,无论什么数据都会被丢弃,即正常的业务报文也会被丢弃,从而导致正常的业务报文无法被及时处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在解决网络拥塞时,还可以采用CPU保护方式,即当交换机检测到其某一端口的数据流量达到设置的流量阈值时,交换机将其CPU短时隔离,从而实现对自身CPU的保护,在该交换机将自身的CPU进行隔离的时间段内,该交换机将直接转发接收到的报文,使得业务报文无法到达CPU被正常的处理,另外,由于该交换机直接转发接收到的报文,使得大量的转发报文冲击相邻交换机的CPU,从而导致整个环网的瘫痪。
因此,上述在工业环网中当大量数据冲击端口而导致网络拥塞时,现有的端口限速和CPU保护等解决方案,只能暂时对工业环网中交换机的CPU进行保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环网的网络拥塞问题。另外,当造成网络拥塞的原因是恶意攻击或增加接入设备引起的过载时,网络拥塞的问题将更加的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拥塞处理方法造成的安全隐患,及可能导致的环网瘫痪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其中该网络拥塞处理方法适用于环网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
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
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拥塞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拥塞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节点设备,用于向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响应报文,根据所述检测响应报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一节点设备,用于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三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中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环端口接收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后,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当某一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况,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向与其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通知第二节点设备打开接收阻塞状况的环端口。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报文,及对应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检测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是否出现网络拥塞问题,直到找到存在拥塞的端口后将其关闭,从而有效的处理网络拥塞的问题,有效避免环网瘫痪,提高了环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详细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另一详细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的处理网络拥塞,避免环网瘫痪,提高环网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环网中的网络拥塞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处理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节点设备检测到自身出现异常情况时,向与其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该第二节点设备检测到自身出现异常情况可以是,自身的CPU的使用率超过设置的阈值,或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流量阈值,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是处理网络拥塞的方法,端口的流量是指通过该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流量。
S102: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当自身存在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时,进行步骤S103,否则,进行S10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设备接收到检测报文后,根据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每个端口是否出现拥塞。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每个端口的流量,确定端口是否出现拥塞。而且,为了达到有效处理网络拥塞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分别设置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并保存,当进行检测时,根据保存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及当前该端口的流量,确定该端口是否异常。
针对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针对每个端口设置其对应的流量均值时,可以统计该端口在任意时间段内的流量,从而确定流量均值,也可以根据经验设置每个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S103:判断该端口是否为环端口,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进行步骤S104,否则,进行步骤S105。
本发明实施例在处理网络拥塞时,针对端口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S104: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进行步骤S106。
当确定环端口拥塞时,可以确定产生网络拥塞的报文发送到该环端口,为了避免继续产生拥塞,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环端口的报文接收功能关闭,即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
另外,由于产生网络拥塞的报文发送到该环端口,而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很可能就是产生网络拥塞的设备,因此为了准确的确定出网络拥塞的根源,第二节点设备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第三节点设备继续进行上述S101及之后的检测步骤。
S105:将该端口关闭。之后进行步骤S10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非环端口产生拥塞时,则该端口可能为新增端口,也可以是被恶意攻击的异常端口,为了避免环网的进一步拥塞,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将该端口关闭。
S106: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当第一节点设备对自身的每个端口检测完毕后,向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以便于正常接收报文。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报文,及对应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检测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是否故障,直到找到存在故障的端口后将其关闭,从而有效的处理网络拥塞的问题,避免环网瘫痪,提高了环网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环网中,当节点设备检测到自身出现异常时,向与其连接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将自身发送检测报文的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具体的,将该节点设备称为第二节点设备,该第二节点设备检测自身出现异常,可以根据自身CPU的利用率和/或端口的流量来进行判断。
当根据端口流量来进行判断时,该第二节点设备针对每个环端口,时刻检测该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当该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当根据自身CPU的利用率进行判断时,第二节点设备检测自身CPU的利用率是否大于设置的利用率阈值,当自身CPU的利用率大于设置的利用率阈值时,该第二节点设备可以将任一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况,并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或者,第二节点设备在判断自身是否异常时,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即第二节点设备检测自身的CPU的利用率是否大于设置的利用率阈值,当自身CPU的利用率大于设置的利用率阈值时,所述第二节点设备针对自身的每个环端口,检测该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当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将所述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其中,设置的该第二节点设备CPU的利用率阈值,可以是根据节点设备正常处理报文时CPU的利用率确定的,该节点设备中每个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可以时该环端口在设定时间长度内的流量均值,也可以是根据节点设备CPU的处理能力,确定的端口的流量阈值。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当第二节点设备确定自身异常时,开始进行网络拥塞的处理。并且为了避免拥塞的报文进一步对自身造成损坏,该第二节点设备将确定为异常的环端口的接收功能关闭,即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接收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的报文。该第二节点设备可以是环网中最先出现异常的节点设备,或称为最先发现环网拥塞的节点设备,也可以是同时发现环网拥塞的节点设备中的一个,只要是节点设备发现环网拥塞,即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网对络拥塞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当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环端口接收到该检测报文后,根据该检测报文,及针对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确定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由于第二节点设备通过环端口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而该第二节点设备通过该环端口发送检测报文,就是因为通过该环端口接收的报文导致该第二节点设备异常。而该第二节点设备通过该端口接收的报文,是通过第一节点设备的第一环端口发送的,因此此时该第一节点设备的该第一环端口也是存在异常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网路拥塞的处理效率,该第一节点设备可以不再检测该存在故障的第一环端口,只检测自身的其他端口即可。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根据每个端口的流量均值,判断每个端口是否异常的,因此首先需要设置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并保存。具体的设置每个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时包括:
针对每个端口,按照设置的统计周期,在该周期内统计该端口的流量;
根据统计的流量,确定该端口在该周期内的流量均值;
将该流量均值设置为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在统计每个端口的流量均值时,每个节点设备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一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详细处理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二节点设备检测自身每个环端口的流量。
此时环网中的每个节点设备都可以是第二节点设备,每个节点设备时刻检测自身每个环端口的流量。
S202:针对每个环端口,检测该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对应该环端口的流量阈值,当检测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203,否则,进行步骤S2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节点设备在检测自身是否异常时,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式进行检测,也可以判断自身CPU的利率用是否超过设置的利用率阈值,或者也可以根据CPU利用率与流量的结合进行判断。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任意方法,本实施例不作为的对本发明的限制。
S203:第二节点设备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通过该环端口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S204: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S205: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当自身存在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进行步骤S206,否则,进行S209。
S206:判断该端口是否为环端口,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进行步骤S207,否则,进行步骤S208。
S207: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与其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进行步骤S209。
S208:将该端口关闭。之后进行步骤S209。
S209: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当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到该检测报文后,根据该检测报文,及针对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检测除该第一环端口之外的每个端口是否异常。
具体的根据每个端口,及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判断该端口当前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其对应的流量均值,当该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其对应的流量均值时,还需要判断该端口是否为环端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环端口和非环端口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当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则认为通过该环端口接收产生拥塞的报文,为了避免该环端口接收的报文对该第一节点设备造成冲击,将该环端口的接收功能关闭,即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另外,可以同时确定造成该环端口流量大的原因,是接收到的其他节点设备发送的拥塞报文,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很可能存在引起拥塞的端口,而为了进一步确定到底是哪个端口引起的网络拥塞,该第一节点设备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同时,为了保证第二节点设备的正常通信,避免报文的丢失,该第一节点设备得到检测结果并处理后,向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当第二节点设备接收到该检测响应报文后,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正常接收其他节点设备通过该环端口向其发送的报文。
当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则认为该端口为导致网络拥塞的根源,此时该端口可能是接收了新接入设备发送的报文或收到了恶意攻击的报文,因此为了防止网络的进一步拥塞,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将该端口关闭。同时,为了保证第二节点设备的正常通信,避免报文的丢失,该第一节点设备得到检测结果并处理后,向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当第二节点设备接收到该检测响应报文后,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正常接收其他节点设备通过该环端口向其发送的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设备确定自身的某一非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时,将该端口关闭后,为了通知其他节点设备及网管设备,并便于后续工作人员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及该端口的标识信息,生成拥塞告警报文,并在该环网内广播。
具体的,在根据该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的标识信息,生成拥塞告警报文时,可以将该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的标识信息,携带在该拥塞告警报文中。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工作人员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可以准确的确定当前发生网络拥塞,是因为新增端口引起的,还是因为端口遭到恶意攻击造成异常引起的,本发明实施例在生成拥塞告警报文时包括:
判断设置的所述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
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为零时,则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生成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
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时,则确定该端口异常,生成端口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当确定了非环端口的流量超过了针对该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时,确定该非环端口为新增端口或受到恶意攻击,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后续进行网络故障的分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保存的对应每个端口的流量均值,确定当前发生网络拥塞的原因。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设置并保存每个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时,根据该端口在每个统计周期内流量均值确定。对于新增端口,由于之前该端口无报文传输,因此该端口的流量均值为零,保存的对应该端口的流量均值也为零。如果非环端口为非新增端口,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如果该端口的流量异常,则说明该端口受到了恶意攻击。
因此当某一非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时,判断保存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为零时,则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此时生成的拥塞告警报文为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时,则确定该端口受到恶意攻击,此时生成的拥塞告警报文为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的另一详细处理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二节点设备检测自身每个环端口的流量。
S302:针对每个环端口,检测该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对应该环端口的流量阈值,当检测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303,否则,进行步骤S301。
S303:第二节点设备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通过该环端口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S304: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S305: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当自身存在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进行步骤S306,否则,进行S312。
S306:判断该端口是否为环端口,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进行步骤S307,否则,进行步骤S308。
S307: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与其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进行步骤S312。
S308:将该端口关闭。
S309:判断该端口的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310,否则,进行步骤S311。
S310: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生成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
S311:确定该端口异常,生成端口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S312: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其中,上述步骤S312与步骤S309~S311之间在执行时可以不分先后,可以先向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也可以先判断出现网络拥塞的具体原因,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检测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处理模块43,用于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
发送模块44,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模块4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及该端口的标识信息,生成拥塞告警报文,并在该环网内广播。
所述广播模块45,具体用于判断设置的所述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为零时,则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生成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时,则确定该端口异常,生成端口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所述处理模块43,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端口,按照设置的统计周期,在该周期内统计该端口的流量;根据统计的流量,确定该端口在该周期内的流量均值;将该流量均值设置为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拥塞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节点设备51,用于向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响应报文,根据所述检测响应报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一节点设备52,用于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三节点设备5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51,具体用于检测自身的每个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当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将所述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向与其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中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环端口接收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后,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对应该端口的流量均值,当某一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对应该端口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当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况,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向与其连接的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之后通知第二节点设备打开接收阻塞状况的环端口。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报文,及对应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设置的流量均值,检测每个节点设备的每个端口是否出现网络拥塞问题,直到找到存在拥塞的端口后将其关闭,从而有效的处理网络拥塞的问题,有效避免环网瘫痪,提高了环网的安全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其中该网络拥塞处理方法适用于环网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设备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
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
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针对自身的每个环端口,检测该环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
当环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环端口对应的流量阈值时,将所述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并向与该环端口连接的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端口关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及该端口的标识信息,生成拥塞告警报文,并在该环网内广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拥塞告警报文包括:
判断设置的所述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
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为零时,则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生成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
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时,则确定该端口异常,生成端口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该端口对应的所述流量均值包括:
针对每个端口,按照设置的统计周期,在该周期内统计该端口的流量;
根据统计的流量,确定该端口在该周期内的流量平均值;
将该流量平均值设置为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6.一种网络拥塞处理装置,其中该网络拥塞处理装置适用于环网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环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地址信息,及该端口的标识信息,生成拥塞告警报文,并在该环网内广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设置的所述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是否为零;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为零时,则确定该端口为新增端口,生成新增端口拥塞告警报文;当其对应的流量均值非零时,则确定该端口异常,生成端口异常拥塞告警报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端口,按照设置的统计周期,在该周期内统计该端口的流量;根据统计的流量,确定该端口在该周期内的流量平均值;将该流量平均值设置为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
10.一种网络拥塞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节点设备,用于向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响应报文,根据所述检测响应报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一节点设备,用于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第二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根据所述检测报文,检测自身的其他每个端口的流量是否超过设置的该端口对应的流量均值;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为环端口时,将该环端口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停止通过该环端口接收报文,并通过该环端口向第三节点设备发送检测报文,当检测到自身端口的流量超过设置的该端口的对应流量均值,且该端口非环端口时,将该端口关闭;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返回检测响应报文,通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设置为接收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打开;
第三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检测报文。
CN201310111521.XA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3227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521.XA CN10322775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PCT/CN2013/074069 WO2014161205A1 (zh) 2013-04-01 2013-04-11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1521.XA CN10322775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753A true CN103227753A (zh) 2013-07-31
CN103227753B CN103227753B (zh) 2016-01-06

Family

ID=4883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521.XA Active CN103227753B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7753B (zh)
WO (1) WO20141612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204A (zh) * 2015-03-17 2015-06-03 深圳市振兴伟业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FastRing环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702499A (zh) * 2015-02-11 2015-06-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本地网络生成环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59253A (zh) * 2015-11-19 2016-09-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待清洗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48093A1 (zh) * 2016-03-03 2017-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设备及环网切换方法
CN113315652A (zh) * 2021-04-29 2021-08-27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交换机访问控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685B (zh) * 2017-09-08 2020-04-07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SYN Flood攻击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050B1 (en) * 1998-07-08 2006-06-20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a network switch
WO2009043146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Genesis Technical Systems Corp. Dynamic, asymmetric rings
CN101483570A (zh) * 2009-02-17 2009-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中继链路的环网临时环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40644A (zh) * 2009-09-01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链路组的流量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01686158A (zh) * 2008-09-22 201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环路保护故障恢复的控制方法及以太网环路节点
CN102984027A (zh) * 2012-11-27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报文成环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050B1 (en) * 1998-07-08 2006-06-20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a network switch
WO2009043146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Genesis Technical Systems Corp. Dynamic, asymmetric rings
CN101686158A (zh) * 2008-09-22 201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环路保护故障恢复的控制方法及以太网环路节点
CN101483570A (zh) * 2009-02-17 2009-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中继链路的环网临时环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40644A (zh) * 2009-09-01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链路组的流量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02984027A (zh) * 2012-11-27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报文成环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499A (zh) * 2015-02-11 2015-06-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本地网络生成环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83204A (zh) * 2015-03-17 2015-06-03 深圳市振兴伟业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FastRing环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683204B (zh) * 2015-03-17 2017-09-29 深圳市振兴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astRing环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59253A (zh) * 2015-11-19 2016-09-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待清洗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48093A1 (zh) * 2016-03-03 2017-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设备及环网切换方法
CN113315652A (zh) * 2021-04-29 2021-08-27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交换机访问控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315652B (zh) * 2021-04-29 2022-07-19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交换机访问控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7753B (zh) 2016-01-06
WO2014161205A1 (zh)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7753A (zh) 一种网络拥塞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EP3577872B1 (en) Method and attack detection function for detection of a distributed attack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773933B (zh) 智能电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03220173B (zh) 一种报警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6789264B (zh) 一种链路聚合组通道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12587B1 (ko) 패킷 감시 장치 및 통신 패킷에 대한 패킷 감시 방법
CN107872370A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环路快速检测方法
CN105281931A (zh) Potn的误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Kabir-Querrec et al. A test bed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vulnerabilities in IEC 61850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 networks
CN104135417B (zh) 一种以太环网链路中断快速恢复的方法及相应的以太环网
CN101989933A (zh)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EP2866388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correctness of optic fiber connection based on radio remote unit (rru) looped network, and base band unit (bbu)
US827488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volving congestion detection in ethernet
CN106161078A (zh) 一种以太网环保护倒换方法及节点
CN113225342B (zh) 一种通信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11499A (zh) 一种otn设备交叉盘实现oduk保护倒换的方法
CN103067197B (zh) 网关设备动态环路检测、保护以及静态环路检测的方法
CN103905271B (zh) 一种告警风暴抑制方法
CN107948000B (zh) 一种主备通道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32406A (zh) Oam快速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702226A (zh) 环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40117753A (ko) 제어시스템 프로토콜 상의 비정상 트래픽 탐지 방법
CN102546215B (zh) 一种数据链路保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571460B (zh) 单纤故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48676A (zh) 一种基于操作管理维护oam的链路检测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