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153A -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153A
CN103220153A CN2013101756238A CN201310175623A CN103220153A CN 103220153 A CN103220153 A CN 103220153A CN 2013101756238 A CN2013101756238 A CN 2013101756238A CN 201310175623 A CN201310175623 A CN 201310175623A CN 103220153 A CN103220153 A CN 103220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mension code
identification
described user
consi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56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153B (zh
Inventor
巫国忠
唐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756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本方法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息系统以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

Description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每个人生活中都接触到众多的信息系统,很多系统都需要身份认证,其身份认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基于用户名及密码的方式。一些系统为了防止用户忘记密码会要求用户留下更多个人信息,以便在做密码重设时进行校验。该方法最大的麻烦之处在于,用户一般都不想留下更多的信息,特别是这些信息本身很可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例如:家人,手机号,是否已婚等,同时用户一般也不想多输入,因为觉得很费时,麻烦,且缺乏用户体验性与易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息系统。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方法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生成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生成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由此,提高了用户存储二维码的多样性与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用户的主机、所述用户的平板电脑或所述用户的手机。由此,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系统,包括: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终端设备,用于在生成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所述用户生成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信息系统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还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还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用户的主机、所述用户的平板电脑或所述用户的手机。由此,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设置模块,用于当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时,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装置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实现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信息系统以及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每个人生活中都接触到众多的信息系统,很多系统都需要身份认证,其身份认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基于用户名及密码的方式。一些系统为了防止用户忘记密码会要求用户留下更多个人信息,以便在做密码重设时进行校验。该方法最大的麻烦之处在于,用户一般都不想留下更多的信息,特别是这些信息本身很可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例如:家人,手机号,是否已婚等,同时用户一般也不想多输入,因为觉得很费时,麻烦,且缺乏用户体验性与易用性。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S102,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仅为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为用户不进行输入登录的密码,由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S103,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
S104,如果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方法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为了高效、快捷的接收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S202,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生成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用户的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的主机、用户的平板电脑或用户的手机。由此,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多样性。
S203,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仅为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为用户不进行输入登录的密码,由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S204,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
具体地,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为步骤S202中,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用户的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的主机、用户的平板电脑或用户的手机。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到用户的云存储空间或发送到用户预设的邮件。由此,提高了用户存储二维码的多样性、易用性与安全性。
S205,如果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方法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
一种信息系统,包括: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终端设备,用于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生成的身份识别二维码进行存储。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信息系统10,包括: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以及终端设备200。
具体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终端设备200,用于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生成的身份识别二维码进行存储,其中,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的主机、用户的平板电脑或用户的手机。由此,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多样性。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还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仅为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为用户不进行输入登录的密码,由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信息系统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数据库,用于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设置模块,用于当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时,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包括:生成模块110、数据库120、检测模块130、判断模块140以及设置模块150。
具体地,生成模块1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1101(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数据库120,用于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检测模块130,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判断模块140,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设置模块150,用于当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时,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装置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为了提高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100,还包括:提示模块160。
提示模块160,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仅为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为用户不进行输入登录的密码,由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该装置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为了更加准确的理解与运用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与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
图6为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实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当注册模块170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模块1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身份识别二维码与用户一一对应;数据库120,用于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
进一步地,生成模块110包括:计算单元1101(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由此,提高了注册信息的多样性。
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生成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用户的终端设备,由此,提高了用户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的多样性与易用性。其中,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的主机、用户的平板电脑或用户的手机。由此,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多样性。
当用户通过登录模块180发送登录请求后,检测模块130在检测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为在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用户生成的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的。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通过提示模块160(图中未使出)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即从用户的终端设备中的二维码存储模块190中将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进行提交。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仅为检测到用户提交的身份识别二维码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为用户不进行输入登录的密码,由用户主动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由此,提高了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示用户提交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由此,提高了提示的多样性。
更具体地,通过判断模块140判断接收的来自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提示用户通过设置模块150设置登录的新密码。由此,通过使用注册时生成的二维码的方式解决了在进行密码重设时进行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性,且具有高效性与易用性。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Claims (18)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
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生成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存储在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用户的主机、所述用户的平板电脑或所述用户的手机。
8.一种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并存储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以及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终端设备,用于在生成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之后,对所述用户生成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进行存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还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还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用户的主机、所述用户的平板电脑或所述用户的手机。
14.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生成身份识别二维码,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所述用户一一对应;
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后,检测到所述用户提交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是否一致;
设置模块,用于当判断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与预存的所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二维码一致时,提示所述用户设置登录的新密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输入登录的密码错误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所述用户提交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为通过弹出提示界面和/或发出提示声音。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用户的一条或多条注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所述身份识别二维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以及所述用户的邮箱的一种或多种。
CN201310175623.8A 2013-05-13 2013-05-13 基于二维码的密码设置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Active CN103220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623.8A CN103220153B (zh) 2013-05-13 2013-05-13 基于二维码的密码设置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5623.8A CN103220153B (zh) 2013-05-13 2013-05-13 基于二维码的密码设置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53A true CN103220153A (zh) 2013-07-24
CN103220153B CN103220153B (zh) 2016-08-31

Family

ID=4881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5623.8A Active CN103220153B (zh) 2013-05-13 2013-05-13 基于二维码的密码设置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015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7735A (zh) * 2013-10-24 2014-0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快速登录与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01808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账号登陆方法和装置
CN1043762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24814A (zh) * 2014-04-22 2015-1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488364A (zh) * 2014-09-15 2016-04-13 上海天脉聚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二维码区分用户类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63520A (zh) * 2014-12-18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账号的密码找回方法及装置、客户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6357412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验身份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5255B (zh) * 2013-12-06 2017-02-01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的文件加密方法
CN106713225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认证的二维码装置、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0119611A (zh) * 2019-06-06 2019-08-13 宜春宜联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0123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Hoblit Robert 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associa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72448A (zh) * 2010-06-23 2010-10-27 魏强 利用手机二维条形码的石油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110209A (zh) * 2010-12-28 2011-06-29 北京奇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信息登录的装置、方法和键盘
CN103067371A (zh) * 2012-12-24 2013-04-2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终端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0123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Hoblit Robert 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associa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72448A (zh) * 2010-06-23 2010-10-27 魏强 利用手机二维条形码的石油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110209A (zh) * 2010-12-28 2011-06-29 北京奇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信息登录的装置、方法和键盘
CN103067371A (zh) * 2012-12-24 2013-04-2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终端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茹等: "二维条码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vol. 26, no. 2, 31 December 2004 (2004-12-31)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2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76291B (zh) * 2013-08-12 2019-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77735A (zh) * 2013-10-24 2014-0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快速登录与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85255B (zh) * 2013-12-06 2017-02-01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的文件加密方法
CN103701808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账号登陆方法和装置
CN105024814B (zh) * 2014-04-22 2019-02-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024814A (zh) * 2014-04-22 2015-1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488364A (zh) * 2014-09-15 2016-04-13 上海天脉聚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二维码区分用户类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63520A (zh) * 2014-12-18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账号的密码找回方法及装置、客户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6713225A (zh) * 2015-11-12 2017-05-2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认证的二维码装置、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713225B (zh) * 2015-11-12 2021-02-02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认证的二维码装置、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357412A (zh) * 2016-10-14 2017-01-25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验身份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57412B (zh) * 2016-10-14 2019-11-26 国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验身份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19611A (zh) * 2019-06-06 2019-08-13 宜春宜联科技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153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0153A (zh) 基于二维码的加密方法及装置、信息系统
US107008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recovery key and managing credentials using a smart blockchain contract
US10348715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vice based, internet-centric, authentication
US8745401B1 (en) Authoriz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an online service provider
US9071422B2 (en) Access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devices and platforms
US10063538B2 (en) System for secure logi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10524299B1 (en) Peer-to-peer configuration
CN10495438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4348612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网站登录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234124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与系统
JP5985107B2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34294A (zh) 信息验证方法和装置
US11038684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companion device
US10025932B2 (en) Portable security device
CN103747013A (zh) 一种云端登录验证方法及装置
WO2018108062A1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41427A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2829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ount recovery using a platform attestation credential
CN105450405A (zh) 一种密码设置和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5101205A (zh) 一种一键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74864B (zh) 一种注册、登录移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568696B1 (ja) パスワード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パスワード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CN113645257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7412A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84796A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及个人身份认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