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8693A -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8693A
CN103218693A CN2013101570173A CN201310157017A CN103218693A CN 103218693 A CN103218693 A CN 103218693A CN 2013101570173 A CN2013101570173 A CN 2013101570173A CN 201310157017 A CN201310157017 A CN 201310157017A CN 103218693 A CN103218693 A CN 103218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upply
energy
supply equipment
gold
c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70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龙
黄挺
张先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570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8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8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计算在建设能源站投入资金和能源站投入运行预定年限内的运行能源费,综合分析能源站在对能源站中供能设备在预先设置的供能比例情况下,各组供能比例的能源站在总初始投资金和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综合衡量能源在预定供能比例方案的可行性,并按照确定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确保供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投入和运行成本,避免了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为能源站建设方案的选取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数据依据。

Description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站供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站包括多个方面,可以是用于供热的能源站,也可以是用于提供制冷的能源站,在建设能源站时往往需要多种供能设备配合达到既定的功能标准,各组供能设备占据能源站供能比例的不同,可以导致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的差异。
一般在组建能源站时,关于各组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计算投入成本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初始投入成本来衡量能源站组建方案的可行性,这样衡量能源站组建方案,不能够经济有效地分配供能设备,造成因为供能比例投入不合理而造成不必要运行费用的浪费,且只能将成本控制在组建能源站的阶段,对于能源站投入功能设备成本的控制还不够精确,造成不必要的资本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能源站投入的供能设备在预期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运行费用是否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合理分配供能设备比例的能源站分配方法和系统。
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包括步骤:
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至少两组;
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期寿命周期内的运行能源费;
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期寿命周期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
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包括数据信息设置单元、成本计算单元、成本分析单元和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
所述数据信息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
所述成本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所述成本分析单元用于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期寿命周期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
所述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用于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上述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通过所述数据信息设置单元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再由所述成本计算单元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由所述成本分析单元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通过对能源站中供能设备在预先设置的供能比例情况下,各组供能比例的能源站在总初始投资金和在预期寿命周期内的运行能源费综合衡量能源合理的供能比例方案,在确保供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投入成本,避免了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为能源站建设方案的选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单元连接图;
图3为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中另一种实施例的单元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10,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至少两组;在本实施例中,当能源站为提供制冷的能源站时,可以根据能源站的最大总冷负荷,预先设置能源站的供能比例,根据可以采取的制冷方式分配供能比例,例如采取的制冷方式为电制冷和热水溴化锂制冷时,可以预先设置热水溴化锂制冷方式的供能比例为100%,则电制冷方式的供能比例此时为0%,也可以预先设置热水溴化锂制冷方式的两组供能比例为75%和60%,则电制冷方式的供能比例此时对应为25%和40%。当能源站为提供制热的能源站时,同理也可以预先设置能源站的供能比例,根据可以采取的制热方式分配供能比例。本实施例中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的组数越多则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越精确。
步骤S120,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本实施例中的初始投资金包括在建设能源站时可能投入的所有投资金,初始投资金可以包括投入供能设备成本费、商业贷款资金、供能设备铺设管道费用等等,可以采用公式:
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LCC)=Ci+CC
式中:Ci为总初始投资,Ci=Ck+Cm×(1+i)n,Ck为非商业贷款初始投资金,Cm为商业贷款初始投资金,i为商业贷款利率,n为商业贷款年限。CC为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CC可以根据能源站服务年限、供能设备输出效率、能源消耗等等方面来计算,所述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可以是在预定时间内,能源站所需投入的维持能源站运行的资金费用。
步骤S130,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在本实例中,最终计算得到在当前供能比例下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所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包括从建设能源站时的固定设备投入需要的投资金,以及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等等,结合供能设备本身更为系统全面的概括建设能源站从开始到能源站拆除所需的投入的费用,再通过最终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越低表示预定供能比例方案可行性越高。
步骤S140,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通过随机设置多组供能比例,提前预估各组供能比例下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对比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用与预定参照值相符合的供能比例,并依照与预定参照值相符合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对应的供能比例进行供能设备的分配,使得能源站总的投入成本在预算范围之内,有利于资本的最大利用,可以选择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的供能比例作为优选的供能比例。
上述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通过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再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最后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终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将供能设备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对应的供能比例进行分配。通过对能源站中供能设备在预先设置的供能比例情况下,各组供能比例的能源站在总初始投资金和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综合衡量能源在预定供能比例方案,在确保供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投入成本,避免了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为能源站建设方案的选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并根据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对应的供能比例进行供能设备的分配,确保投入成本最低且有效。
在其中一种实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所述步骤120,具体包括步骤:
根据投入供能设备获取消耗资金途径和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
根据消耗资金途径预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将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乘以对应的耗能参数值的预定系数,得到投入供能设备的当前耗能途径的能耗值,各组耗能途径的能耗值累加得到总能耗值,根据当地能源费用标准将所述总能耗值换算为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在本实例中,根据供能设备可以获取供能设备本身的设备投入资金、配套设备投入资金等,根据供能设备还可以获取该供能设备在运行时的耗能参数值,例如供能设备的每小时制冷量,消耗电能量等等参数信息。为了便于理解,现在以提供制冷目的能源站为例,预定其供能设备只有电制冷和热水溴化锂制冷两种制冷途径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
根据供能设备可以获取供能设备本身的设备投入资金、配套设备投入资金等等消耗资金途径,根据供能设备还可以获取该供能设备在运行时的耗能参数值如下表2.2.1:
Figure BDA00003129211400051
Figure BDA00003129211400061
表2.2.1
上表中的金额标准均为参考标准,可以根据建设能源站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两种制冷机组的初投资、冷冻冷却水泵、冷却塔、管道及保温等设备及工程量的投资可按机组容量进行估算。运行能源费用,包括制冷设备的用电费用、热水的运行费用等,该数据可以从分布式能源站设计的造价部门获得。
本项目的冷负荷为大学城能源站的集控室、电子设备间、办公楼等,建筑面积20000m2,经计算,设计最大总冷负荷为2120kW。
根据50年寿命周期费用LCC计算公式与表2.2.1的数据,采用电制冷和热水溴化锂制冷的不同比例,计算各冷源方案的LCC能源站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的具体过程算法可以根据如下表2.2.2详细分析:
能源站冷源方案LCC分析表
Figure BDA00003129211400071
Figure BDA00003129211400081
Figure BDA00003129211400091
表2.2.2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生成坐标曲线图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生成坐标曲线图进行显示可以更为直观的显示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根据坐标曲线图可以直接判断在供能比例为多少时,所投入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
在其中一种实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所述预定参照值为预期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参照值。在本实例中,考虑到成本的最优化,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包括数据信息设置单元210、成本计算单元220、成本分析单元230和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240;
所述数据信息设置单元210用于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
所述成本计算单元220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所述成本分析单元230用于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
所述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240用于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上述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通过所述数据信息设置单元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再由所述成本计算单元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最后由所述成本分析单元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终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将供能设备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对应的供能比例进行分配。通过对能源站中供能设备在预先设置的供能比例情况下,各组供能比例的能源站在总初始投资金和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综合衡量能源在预定供能比例方案,在确保供能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投入成本,避免了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为能源站建设方案的选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并根据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对应的供能比例进行供能设备的分配,确保投入成本最低且有效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所述成本计算单元包括成本信息存储单元222和提取计算单元224;
所述成本信息存储单元222用于存储供能设备消耗资金途径和供能设备所有耗能参数值;
所述提取计算单元224用于根据消耗资金途径预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将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乘以对应的耗能参数值的预定系数,得到投入供能设备的当前耗能途径的能耗值,各组耗能途径的能耗值累加得到总能耗值,根据当地能源费用标准将所述总能耗值换算为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在其中一种实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还包括图片生成单元,所述图片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生成坐标曲线图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所述预定参照值为预期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参照值。
由于所述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他部分技术特征与上述方法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至少两组;
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
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
根据投入供能设备获取消耗资金途径和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
根据消耗资金途径预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将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乘以对应的耗能参数值的预定系数,得到投入供能设备的当前耗能途径的能耗值,各组耗能途径的能耗值累加得到总能耗值,根据当地能源费用标准将所述总能耗值换算为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将全部寿命周期成本费生成坐标曲线图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参照值为预期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参照值。
5.一种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信息设置单元、成本计算单元、成本分析单元和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
所述数据信息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生成至少两组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
所述成本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投入供能设备的供能比例分别计算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各组投入供能设备的初始投资金累加得到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计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所述成本分析单元用于将所述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加上所述投入供能设备在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得到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
所述供能设备分配调整单元用于对比各组供能比例对应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按照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符合预定参照值的供能比例分配供能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本计算单元包括成本信息存储单元和提取计算单元;
所述成本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供能设备消耗资金和供能设备所有耗能参数值;
所述提取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消耗资金途径预算当前供能比例下投入供能设备的总初始投资金,将投入供能设备的所有耗能参数值乘以对应的耗能参数值的预定系数,得到投入供能设备的当前耗能途径的能耗值,各组耗能途径的能耗值累加得到总能耗值,根据当地能源费用标准将所述总能耗值换算为预定时间内的运行能源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片生成单元,所述图片生成单元用于将全部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生成坐标曲线图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参照值为预期的预期寿命周期成本费最低参照值。
CN2013101570173A 2013-04-28 2013-04-28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3218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70173A CN103218693A (zh) 2013-04-28 2013-04-28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70173A CN103218693A (zh) 2013-04-28 2013-04-28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8693A true CN103218693A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1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70173A Pending CN103218693A (zh) 2013-04-28 2013-04-28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869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6092A (zh) * 2015-10-28 2016-04-0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能源站制冷主机冷量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779460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站的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169625A (zh) * 2017-04-10 2017-09-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871107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内燃机和余热锅炉系统的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846563A (zh) * 2018-05-30 2018-11-20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系统的功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898417A (zh) * 2018-05-30 2018-11-2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变水价的供能设备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959172A (zh) * 2018-05-30 2018-12-0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蒸汽锅炉的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0938A (zh) * 2011-08-29 2011-12-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风光储输混合发电站建站容量配比规划方法
CN102289566A (zh) * 2011-07-08 2011-12-21 浙江大学 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CN102393629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
CN102411303A (zh) * 2011-12-05 2012-04-1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燃气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2855544A (zh) * 2012-08-22 2013-01-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9566A (zh) * 2011-07-08 2011-12-21 浙江大学 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CN102280938A (zh) * 2011-08-29 2011-12-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风光储输混合发电站建站容量配比规划方法
CN102393629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冗余型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优化方法
CN102411303A (zh) * 2011-12-05 2012-04-1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燃气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2855544A (zh) * 2012-08-22 2013-01-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6092A (zh) * 2015-10-28 2016-04-0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能源站制冷主机冷量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779460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站的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169625A (zh) * 2017-04-10 2017-09-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区块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871107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内燃机和余热锅炉系统的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846563A (zh) * 2018-05-30 2018-11-20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系统的功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898417A (zh) * 2018-05-30 2018-11-2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变水价的供能设备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959172A (zh) * 2018-05-30 2018-12-0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蒸汽锅炉的供能成本计算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n et al. Dynamic economic dispatch of a hybrid energy microgrid considering building based 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Heidari et al. Stochastic effects of ice storage on improvement of an energy hub optimal operation including demand response and renewable energies
CN103218693A (zh) 能源站供能设备比例分配方法和系统
Wang et al. Modeling and optimal operation of community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Arun et al.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dynamic demand response in smart buildings
Cui et al. Model-based optimal design of active coo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maximal life-cycle cost saving from demand management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US963990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energy costs for a power consumption system that has access to off-grid resources
Gao et al. A GA-based coordinated demand response control for building group level peak demand limiting with benefits to grid power balance
Bechrakis et al. Simulation and operational assessment for a small autonomous wind–hydrogen energy system
JP5921390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McLarty et al. Micro-grid energy dispatch optimization and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s; A UC Irvine case study
TW201624866A (zh) 電源網格系統、在電源網格系統中整合功率注入及消耗之方法及供應功率之方法
Ban et al. The role of coo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T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S) and peak load reduction
Palacio et al. Reducing power system costs with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S10148120B2 (en) Optimal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50295423A1 (en) Battery controller,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control method, battery control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10808947B2 (en) Heat source system managing device, heat source system man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408816A (zh) 可变馈出能量管理
KR20140042709A (ko) 수요 응답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3156937A (ja) エネルギーネットワークの最適運転制御装置
JP6699719B2 (ja) 制御装置、発電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heng et al.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melting pots in the provision of dynamic frequency response in the Great Britain power system
CN106203702A (zh) 一种基于电力需量预测的冷机负荷自动控制方法
US20180107260A1 (en) Fuel cell to pow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201402469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supply and demand of energy on an electrical gr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Luogang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Science City Fung Road, No. 1, N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limited of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510663 Luogang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Science City Fung Road, No. 1,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EE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TO: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