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9881B - Fstp专家系统 - Google Patents

Fstp专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9881B
CN103189881B CN201180050182.8A CN201180050182A CN103189881B CN 103189881 B CN103189881 B CN 103189881B CN 201180050182 A CN201180050182 A CN 201180050182A CN 103189881 B CN103189881 B CN 103189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tr
item
fstp
referring
compu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0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9881A (zh
Inventor
西格拉姆·申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ram Schindler Beteilig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gram Schindler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ram Schindler Beteilig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Sigram Schindler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to CN2019104248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3931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1/0632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02261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189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9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9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9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作为TT.p,专利或项目的“技术教导”、现有技术的“技术教导TT.i”的“参考集合”RS、用其性质描述的任何TT的任何“元素”、以及所有这样的信息都被呈现为有意义的项。因此,FSTP专家系统支持对TT.p相对于RS的分析进行管理,使得能够自动地且即时地答复对这样的信息中的任何项的任何询问。这些回答可以描述任何项或性质/事实之间的任何相互关系,或者评论这样的相互关系或对于它们的某些见解,这些见解是在由FSTP专家系统生成这些项或者与FSTP专家系统交互式地生成这些项的同时获得的。通过这些性质的正式化,FSTP专家系统还支持确定q的值,其中,如果q=0,则q可信任地表示TT.p相对于RS是不重要的/显然的,对于q>0,q示出了“TT.p相对于RS的创造性高度”并且量化了该表示的不可否认的“能力”。即:因此,其i)通过q确定了专利(或者“普通”项目/“环保”项目/“健康”项目/“商标”项目/“版权”项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最小的实际创造性,以及ii)允许即时地答复与i)有关的任何询问。

Description

FSTP专家系统
(FSTP=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
西格拉姆申德勒
I.FSTP专家系统的规范
FSTP系统能够分析即将出现的或者已经完成的“传统的MoT”/环保/健康/商业/…发明和与其有关的文献——国家专利系统的专利(申请) /现有技术/技能/审查/诉讼文献及其最高法院的先例,…——针对表示其相对于该现有技术的非显而易见性(包括新颖性)的事实,即:不决定这些问题。为了确定这样的表示,其使用通过这些文献公开的所有的基本信息项目之间的所有有意义的相互关系来支持。即,其首先支持注意到所有公开的基本的技术事实,其次将它们变换成完全创新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事实/语义事实/创造性(实效性)事实。因此,其确定这些公开内容之间的所有的相互关系、有关最高法院先例以及它们对于这些表示的影响。因此,FSTP专家系统使得能够即时地答复与这些技术表示以及它们对于基本公开内容的依赖性有关的任何询问(反之亦然)。即,其集中讨论了表示发明的(非)显而易见性的这些创新性的技术上的次要的事实——即,其忽略了完全独立于前者并且在此不考虑的非技术上的次要的事实。
其用可行的方式公开了FSTP专家系统的功能及其技术架构。
如US2008/0148143、US2008/0178114、US2010/0332285中讨论了对专利进行处理。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在科学上对专利进行评估。I.F至 I.G章节示出了:它们对于FSTP而言都是仅仅非常遥远的——其中没有一个提及具有上述能力的专利/项目专家系统。
I.J章节公开了FSTP如何解决这样的原始信息获取的技术问题、从而如何解决事实的视距筛选/变换的技术问题,这些事实与用于通过组合现有的系统实现的即刻询问答复的原始信息有关——数据库/通信/文献索引和标记/逻辑推理/文献管理/文献呈现系统——特别是与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造性高度”有关的询问。I.K章节描述了FSTP在极大地简化国家PTO的工作方面的潜能。I.L章节涉及FSTP在应用于“商业”/“环保”/“健康”/…发明/项目方面的适用性。此外,I.M章节讨论了FSTP 的使得其能够链接纯法律争论所需的自动化。
图1a描绘了FSTP的整体结构,而图1b至图1e详细说明了这些技术上的FSTP功能的示例性HW/SW实施例的技术架构(参见I.J章节)。其用户与其通信——先于执行FSTP分析并且在执行FSTP分析期间,尽可能频繁地通信并且在他或FSTP随时需要时通信——通过3类接口进行通信:这3类接口示出在FSTP的左侧、右侧和顶部,用于在各种呈现中如现有系统的HW/SW/通信/呈现技术所指定的来输入/输出如借助于其取得的技术事实和/或由其在该分析、该分析的各种上下文本体中加以考虑的技术事实,和/或用于指明/修改所有这些。本体表示与无论什么有关的给定的知识——在此为与如专利法、有关先例、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关的给定的知识——可能包括各种上下文知识呈现的其他本体,如下所述。本体通常属于所谓的“本体域,OD”(参见图中表示其的椭圆或其他曲线中的“OD=本体域的名称”)。FSTP呈现如通过正确的接口输入至其的两类主要的本体(有关主题和上下文本体,参见图2a 至图4j ,特别是与“环保/健康项目”有关的主题和上下文本体)的媒介以及分析的最终结果。
要在执行FSTP分析期间执行的功能用图5a来确认,而图5b详细说明了这些执行的步骤的顺序(参见II章节和III章节)。
I.A FSTP专家系统的PTR的认识论技术事实和实践技术事实
I.A.1-FSTP基本原理FSTP需要对于待分析的技术教导(“TT.p”)及其所声称的现有技术教导(“TT.i”)的非正式的描述和正式的描述。在这里及下文中,用语“正式的”并不意味着数学符号(参见章节I.A.3)的使用,其意思是,一个TT描述在下述情况下被称为“正式的”:该 TT描述
■将A,B,C,D,…确定为文献p的TT.p的元素(element),
■将A.i,B.i,C.i,D.i,…确定为(文献i(document.i),i=1,2,3,…的)TT.i中的与这些TT.p元素对等的元素,以及
■将X).n,X.i).n确定为这些元素X/X.i=A/A.i,B/B.i,C/C.i,…的性质/属性14),n=1,2,3,…,
其中,确定这些多个描述12)绝非不重要,因此会在下文中仔细地讨论,特别地,注意到TT.p不具有某种性质可能与注意到其具有另一性质一样重要。
公知专利(申请)的术语“技术教导,TT.p”是对该专利的待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功能描述,但是,其在此还用于表示对解决给定项目的任何类型的问题的任何方法的功能描述。
现在集中讨论专利的TT.p(对于类似地定义明确的项目,参见章节I.L),并且表示为:
■“参考集合,RS”公开它们的文献i的各个TT.i的集合,表示该TT.p的现有技术。
■“技术上的基础的、非正式的事实”对任何TT及其相关性质的自然语言描述。
■“技术上的基础的、正式的事实”利用以上X/X.i和X).n/X.i).n 对它们进行的正式描述。
■“技术上的主要事实”这些X.i).n与X).n之间的“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ANC”关系(在美国公知的“Graham技术要素”,没有此处精确),或者“这些X).n与X.i).n的概念化的提炼”之间的“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ANC”关系(参见章节I.A.4-E,II.A.1.3-II.A.1.4)。
■以下任一的“PTR”(=“<TT.p,RS>对”)的“技术上的次要的、
基本的/语义的/创造性的事实”:
■公知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的”事实,是这些Graham技术事实的简单含义。
■创新的、技术上的次要的“语义”事实(又称“plcs”事实),它是两个成分的对,即:
1.)TT.p16)相对于RS的“语义高度(又称plcs高度),即Qplcs”(plcs=专利法上的语义)。plcs高度的测量单位为“与plcs无关的考虑10),14)”:至少需要Qplcs这样的考虑用于从RS+开始寻找14)TT.p。也就是,如果没有q<Qplcs,则存在与plcs无关的“预期组合,AC”14)和q个“概念修改,1-cM”14),其中,“AC/mod(q-cM)ants TT.p”(ants:预期)。
2.)“Qplcs路径集合,即Qplcs-PS”,是所有“Qplcs-AC集合”的集合,每个Qplcs-AC集合是所有<x,y>对的集合,其中,x是Qplcs-AC,y是关于该Qplcs-AC14)的所有Qplcs-cM的集合。
■创新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创造性”事实(又称“实效性”事实,又称“pmgp”事实),是以下的类似的对:
1.)其TT.p16)相对于其RS的“创造性高度(又称pmgp高度),即Qpmgp”(pmgp=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pmgp高度的测量单位与以上相同,但是Qplcs-cM现在受pmgp影响,这可以使得Qpmgp变为<或≥Qplcs(参见I.A.5和I.B.2章节)。
2.)“Qpmgp路径集合,即Qpmgp-PS”,类似于Qplcs-PS,其中,所有元素pmgp14)已被认可,其中,在事实呈现的“D层级/B 层级”两个层级上均可推导出这些次要的技术事实。
PTR的相关的元素/属性仅描述其TT中的、在其FSTP分析中用于区分TT.p和TT.i组合14)所需的那些性质。不然,待描述的性质的数量会难以理解/管理。关于PTR分析的经验法则是:在不会使该PTR无意义的情况下,初始省略尽可能多的性质,随后在这些性质被FSTP用户注意到并且确定为与FSTP分析相关时,增加它们的数量。在章节I.E 之前以及在FSTP专家系统指南中,详细说明了这些相关性质的选择和提炼。
图2a至图2d对在前的5个方点中的前4个以及它们的表意结构通过进行了可视化。这些结构支撑“PTR本体”的知识呈现,其包括D-ANC矩阵/B-ANC矩阵(参见以下I.B章节和图2b),由FSTP专家系统在分析 PTR期间建立,作为“工作集合,WS”的内容的主要部分(参见I.J和 II.A.1.3/4章节)。图2a 至图 2e 中的前两幅图中的左边缘确定了该PTR的对<TT.p, RS>,右边缘在以下定义的“D层级/B层级事实呈现”上确定了其相应的 D属性(D-Attribute)/B属性(B-Attribute)。水平矩形的集合确定了相应的技术上的正式的基本事实,而水平椭圆确定了它们所提及的、以下解释的“概念”的整体(参见细箭头)。图2b用粗箭头示出了D-ANC矩阵/B-ANC矩阵的技术上的主要事实,箭头代表3个分量关系“预期”/“未预期”/ “矛盾”中的一个,总体上表示属性之间的“ANC”(在此,矛盾是次要问题)。图2b的D-X.i)/D-X).n得到了D-ANC矩阵,图2c至图2e示出了 D-ANC矩阵成为B-ANC矩阵的变换10)(参见I.A.4-1.E章节和II.A.1.3- II.A.1.4章节)。
第五方点,即创新性的技术上的次要的事实,对于可视化而言非常复杂。对于并非不重要的PTR,完全“手动”地确定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事实可以已经易于发生错误、极其乏味并且不完整——手动地确定其技术上的次要的plcs事实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参见I.A.4-I.E章节)。FSTP通过正确地且完全地支持确定该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plcs事实和pmgp事实而非常有帮助——包括检查/实现“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参见I.A.5 章节)。这两个事实是相应的对“<Qxxxx,Qxxxx_PS>”,xxxx=plcs或者= pmgp(参见I.B.2章节),其中:
■Qxxxx是数字0,1,2,3,…,称为该PTR的TT.p相对于其RS的 xxxx高度,以及
■Qxxxx_PS是所有的对<Qxxxx_AC,所有的Qxxxx_cM的集合,其中, Qxxxx_AC/mod(Qxxxx_cM)ants TT.p>的集合。
与PTR的众所周知的Graham事实相比,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plcs 事实/pmgp事实是其TT.p的质量相对于其RS的好得多的指示的(非)显而易见性的创新性的指示符。它们独立于TT.p的技术上的或者非技术上的主题(无论术语“技术上的”应当具有什么含义)。“PTR问题”是从该PTR中得到它们的问题。
这些指示符的指示能力随着Qpmgp(Qplcs已经存在的Qpmgp)的值的增加而增加,然而本质上也用于Qpmgp=0和/或Qplcs=0(参见I.B.2章节和 I.M章节)。
I.o.w.:PTR的pmgp事实的Qpmgp≥1的值是其TT.p的可专利性的表示,这是由于其“将某个有用的领域的前沿向后推动了Qpmgp创造性想法的距离”——如果获取专利权的发明在该领域被预见。即:Qpmgp(≥或≤ Qplcs)的值量化了该TT.p相对于该RS的创造性高度又称pmgp高度,从而也确定了该表示的表示能力(如通过Qpmgp-PS详细地证明的)。
I.A.2–FSTP专家系统的必要性在此,已经很清楚的是,该专利申请的创新性使用切割边缘知识工程、语言、逻辑和IT技术科学来解决PTR问题,即,来确定表示专利的(非)显而易见性的创新性的技术事实。这些精巧的事实是由于甚至“简单的”案例中的(非)显而易见性问题所固有的国家复杂性/心理复杂性14),虽然感兴趣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还未被真正地认识到。当今,对于PTR分析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靠地掌握这个挑战仍然是不可能的,除非使用FSTP技术。
USPTO的MPEP,2141章节提供了该迄今为止不可避免的质朴性的在处理确定表示TT.p的(非)显而易见性的事实的问题方面的一个很好的示例。在此,USPTO仅概括了Supreme法院在其1966方向指示Graham 以及John Deere决定中已经确定了什么——而没有变得知晓正确地且完全地以这种方式执行(非)显而易见性分析,即,没有另外的技术并且通过仅使用自然语言(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自然语言),在认识论/语言学逻辑学/IT技术上是不可能的5),14),15)。该MPEP指示的最近更新,即其新的2141 章节,尚未简化该问题(但是估计了与MoT测试的排他性有关的其他重要的问题,参见I.A.6章节)。
I.A.3–FSTP技术的新的基本术语/表意使用FSTP专家系统要求重新考虑长期以来公知的各种关键的术语/表意,如“TT”、元素“X”的属性“X).n”、文献中的它们的“公开内容”以及属性所涉及的“概念”——甚至它们的“独立性”的表意根本是公知的。I.A章节的其余部分超出了该重新考虑,并且引入了另外的术语/表意。虽然其通常在稍后的章节中涉及表意上的详细说明,然而其在首次阅读时并非充分地可理解——虽然其提供了与这些新的基本想法中的一些有关的第一调查。
I.A章节至I.F章节来公开/讨论/定义了FSTP专家系统的“解析的”又称“认识论的”基本的术语/表意/功能——其“知识变换的1.中心”。
如章节I.G至M这6个章节所公开的,其“知识变换的2.中心”处理其“实际上的”基本的术语/表意/功能。凭借1.中心、2.中心实施了FSTP 的即刻回答与PTR以及所有输入给其的其上下文有关——即,不仅与其 TT有关,还与其所有上下文相互关系有关——的所有合理的询问的能力。因此,知识变换的2.中心公开了通过它们的现有的技术接口实现的各种现有的和不可兼容但共同要使用的技术上的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存储系统/ 取回系统/呈现系统的非常具体的综合用途。
因此,知识变换的两个中心彼此完全不同,并且两者都基于被构造用于该专利申请的功能,没有在其它地方呈现或仅直到现在才考虑。
上述内容表明:FSTP专家系统的知识变换的1.中心在其PTR的 FSTP分析中处理对该PTR的TT的相关性质的至少两类描述:从前者取得的并且具有相同含义的技术上的基本的“非正式的”事实以及技术上的基本的“正式的”事实(参见I.C至E章节)。非正式的事实仅是元素的性质的公开内容的引用(根据先例的要求),而正式的事实将这些性质描述为作为较简单的性质的逻辑和的属性,因此从公开内容的文字取得,而没有改变它们的含义——其要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认可。以上属性 X).n/X.i).n是涉及“概念/值”的这样的正式的表示(不必用数学符号表示)(参见I.A.4至I.A.5章节)。因此,在PTR的FSTP分析中,对所有的其有关的对等元素X/X.i的相同的有关属性进行了至少两次——即非正式的和正式的——描述。根据通常通过IT系统设计15)来再次确认的认识论5),长期以来已经公知的是:可以仅迭代地可信任地实现“被注意到的”以及“独立的”所有的“有关”功能的所有性质的描述的必不可少的精确性。
注意:对于PTR的FSTP分析,是其TT.p提供了用于确定所有有关的X及其性质X).n的基础,即用于该分析的术语学上的/表意上的“坐标系”。因此,其TT.p规定了也在其TT.i中搜索和确定它们的对等物时要使用的术语和表意。
I.A.4–PTR的概念及其FSTP技术的D层级/B层级事实呈现“概念”可以表示任何事情,即,“xxxx”,无论“xxxx”代表——如属性X.i).n5)或者“想法”5)——如果仅存在如下协定:其通常被理解5)(因此:“充分地简单”)。概念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对于“实例化”又称“值”的估计,具有称为其“范围”的一系列值,并且如果范围包括T和F,则被称为“二进制”。设“TT.0”表示TT.p,“范围,U(X.i).n)”表示X.i).n所涉及的概念C.k的所有值的集合。则,任何X.i).n都可以被视为相对于U(X.i).n)的二进制概念。“X.i).n的真值集合,TS(X.i).n)”被定义为TT.i中的X.i).n 所涉及的U(X.i).n)的子集。
FSTP分析基于该概念的表意10),14)(在下文中并且在I.B至E章节中详细说明)。
仅对于说明:概念可以表示10),14)——在此及稍后通常省略D前缀/B 前缀——
■“物理学内在的”问题,如“时间”或“空间”或“尺度”或“谱”或“特定时间”或“某个空间中的位置”或“尺度的大小”或“谱的颜色”或“某个空间中的某物的位置”或…。
在物理学中,TS(X.i).n)称为相对于“坐标系”的“系统”X.i).n的任何实施例的“状态图”,其用该系统所涉及的概念的集合来定义。因此,TS(X.i).n)中的任意点表示X.i).n的实施例的相应状态。
■“物理学外在的”问题,即“逻辑问题/应用/客观/用户/发明/…内在的”问题,如“属性”或“质量”或“感觉”或“耐力”或“构造的特征”或“现有技术的特征”或…。
在该TS(X.i).n)的上下文中,不常将其称为相对于作为概念的集合的“坐标系”而呈现的“系统”X.i).n的“状态图”。的确使用这些表意5),虽然用其他术语来对它们进行表示。
如随后的段落首先概述的并且I.B.1章节所详细地说明的,该系统是支撑TS(X.i).n)的tupel的PTR14),并且使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来呈现其 TT.p、相对于它们的其现有技术的RS,即,由D层级概念集合和B层级概念集合这两个集合定义的D层级坐标系和B层级坐标系。因此,TS(PTR) 中的任意点表示TT.p的实施例的状态或者如TT.i的“plcs最接近的”预期组合的实施例的状态,Qplcs-AC,即,使得其Qplcs最小。
对于PTR,其概念由FSTP用户针对他对PTR的TT.p的X的所有性质的描述用它们的属性,即X).n——其它概念是不允许的——即,是陈述 PTR的X.i).n的前提,来确定。在陈述这些X.i).n之前,用自然语言和/ 或相应的文献i1)的图形来公开这些性质。
这些原始公开内容所使用的术语/表意称为“公开内容层级,D层级”的事实呈现,并且定义了涉及“D概念,D-C.k”值的“D属性,D-X.i).n”。用户在确定D层级的事实呈现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集中讨论PTR,PTR 的D-X.i).n可定义为简单的属性的联合,即,任意这样的被加数仅涉及一个D-C.k(参见II.B和III章节)。
解决PTR问题通常要求其另外层级的事实呈现,称为“B层级”10)。其将TT.p的性质呈现为仅涉及单个B概念的二进制属性。即,解决PTR 问题通常要求将“D属性,D-X.i).n”(涉及“D概念,D-C.k”)变换成“B 属性,B-X.i).n”,作为二进制属性的联合,每个仅涉及一个二进制概念“B 概念,B-C.k”,并且,任意B-C.k仅被一个这样的二进制属性所涉及。因此,这称为“B被加数”并且等于B-C.k。
在此,该变换用PTR的D层级呈现来规定,即:将其D-X).n的被加数当作B-C.k10)。这可以使得某些D-X.i).n和D-C.k保持不变,而仅对它们重新命名10)
任何B概念得到两个名称,又称id,如图2c至2e所示:其“FSTP 名称/id”是唯一的串B-C.k,k=1,2,3,…(正如所使用的),而其“TT.p 名称/id”是其meaning.k的短的自描述10)。这些含义也应当被同意,因为任意的D-X).n是仅使用基本的逻辑、由达成一致的D-C.k的公开内容和文献p的公开内容(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其中,如果D-X).n的被加数非常简单,则不可能不同意,在很多TT.p的情况下看起来正是如此)构成的。
两个层级之间的认识论差异在于:PTR的不可避免的D层级首先完全集中讨论正确地领会其TT.p(参见II.A.1.1-II.A.1.2章节),而B层级努力获取TT.p的基本事实与RS的基本事实之间的所有技术上的区别的最简单且最清楚的呈现。即,D层级集中讨论事件,而B层级集中讨论这些事件之间的关系。
D层级以及B层级得到了TT.p相对于RS的(D/B)“plcs高度/pmgp 高度”的表意——虽然I.A.5章节解释到:D表意可能带来隐藏在D-X.i).n 的自然语言公开内容5)中的若干心理问题,使得其D-Qplcs/Qpmgp有问题。即:如果可以证明D层级上已经不存在这些D层级问题——事后通常是可能的,则B层级过多。
当今,PTR的(非)显而易见性分析中仅存在D层级的事实呈现。因此,Graham事实的非正式呈现通常仅被非常初步地理解——这在仅使用自然语言的情况下通常是不可避免的5),15),16),而不管根据有关技术的理解(参见I.C至I.E章节)。即:PTR的D层级呈现的心理复杂性可以保持不被注意到,表示司法默认。这些可以通过PTR的FSTP的B层级的事实呈现来避免。即,其呈现了相对于其B层级的PTR问题——而不是其D层级的简单的自然语言,其中,自然语言由刚刚解释的达成一致的 TT.p具体术语/表意来扩展。因此,现在,可以选择这些作为用于PTR呈现的坐标系,此外,相对于PTR的X的它们的属性是B被加数的联合——其极大地简化了该PTR的分析(如章节I.A.5所示)。
I.A.5–降低PTR问题的复杂性以及FSTP技术的另外的关键术语/表意对于大多数PTR,其属性X.i).n——指出了其TT.p组合与TT.i组合之间的有关的区别——是简单的,这是由于它们仅描述了这些区别。因此, X.i).n不需要描述实现TTs的机器的全部功能,而仅需要描述TT.p组合中的不同于TT.i组合中的那些功能。
如果没有执行从与FSTP分析无关的TTs的该属性块进行提取——即,如果一个人不抵抗每个人的诱惑以指定TTs的所有元素/属性,其对于基于这些X.i).n来创建TT.p机器/TT.i机器功能而言是必需的,在此不存在的目标——则,通过完全无止境的处理不可避免地捕获的目标(极大地基于技能1),并且完全不基于确定这样的X.i).n的PTR文献的明确的公开内容2)。这可信任地用简单的自然语言不可管理,如根据HW/SW系统说明书可知,并且更基础地5)——并且最后通常无论如何是无关的。
因此,这些正式的基本属性必须忽略这些TT认识机器的元素/属性/ 概念——即PTR的TTs的所有的这些元素/属性/概念的块,其没有对其 X.i).n与对等的X).n的基于plcs的(D/B)“未预期”关系的最小总数(相对于所有的AC14))做出贡献:因为它们与其(D/B)Qplcs的值无关。这将在以下段落中进行解释。
首先:将这些基于plcs的表意应用于PTR的结果可以取决于:
■对其专利的理解,即,相应的说明书中的X.i).n的公开内容的含义的确定1),2),14)(在EPC中,其必须不能与它们的相应的权利要求中的术语的含义相矛盾)和/或
ants关系的定义(如,在NPS中,其独立于以上具体的PTR的分析)。
对于PTR,TT.p的性质/X).n称为“可能有关”——直到plcs——如果其RS包含TT.i
■其明确地或者隐含地1)公开了ants X’).n’的X’.i).n’,以及
■对于其他X).n,该TT.i明确地或者隐含地1)
○或者完全没有公开对等的X.i).n(或者甚至排除了它),
○或者公开了not-ants X).n的(唯一的12))对等的X.i).n,
其中,该性质/X.i).n必须仅被定义成保证该关系(参见II.C章节)。否则,X).n称为“不相关”并且排除在PTR的另外的分析之外。
PTR分析中的与TT.p(又称TT.0)的X).n(又称X.0).n)的关联的表意有关的6个标记如下:
i)在EPC中,明确地和/或隐含地1)公开的X.i).n必需不能与主要的claim.i 相矛盾(参见I.B.1章节)。
ii)通过该定义,TT.i对于PTR的FSTP分析而言是不相关的,如果没有 X.i).n预期其对等的X).n。
iii)X).n的“可能的关联性”的表意是基于plcs的,因此,仅处理Qpmgp的值的X).n的增加必须的前提,这必须是充分的(参见I.B.2章节)。这同样适用于Qplcs,如果X).n的plcs独立性没有被评估(参见下文)。
iv)如果某个X).n是X).n’和X).n’’的联合,并且后者仅通过TT.k’和TT.k’’的X.k’).n’和X.k’’).n’’来预期,其中,0<k’≠k’’,则X).n有可能相关14).B。 v)X).n的可能的关联性的问题通过FSTP测试与FSTP用户交互式地或者其自身自动地可判定——后者在所有X.i).n’通过其在逻辑上自动地可处理的情况下成立。
vi)哪些X).n在PTR分析中有可能相关仅根据其TT.p不可获得,但是取决于其TT.i。即,通过添加至RS的任何文献i,另外的TT.p性质/X).n 可以有可能变成相关。因此,可以证明,TT.p的明确地或者隐含地1)公开的性质/X).n
○已经是原始PTR内的TT.p的已经有可能相关然而尚未被注意到的性质,和/或
○通过没有公开或者甚至与其相矛盾的TT.i将TT.p限制为一个TT.i (其原始的或者扩展的PTR的TT.i)。
因此,PTR的可能相关的性质的数量可以迭代地增加,因为通过认识 TT.p与RS的现有技术之间的另外的区别(如,由于重述/X).n并且因此检测该区别,即,提高对于PTR问题的理解),document(文献)被添加至RS。
对于PTR,TT.p的性质/X).n称为“注意到的”——独立于其明确的或者隐含的公开内容,即,其在文献p的文字中被说出的公开内容——只要有关的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其有可能相关。由FSTP用户来判定在PTR 的FSTP分析中是否注意到TT.p的可能相关的X).n中的任一个。当今,评估该判定的可能最佳的方法是:尝试描述TT.p与TT.i之间的区别的替选文字,以通过该冗余来发现尚未被注意到的和可能相关的X).n。
可能相关的X).n称为“实际上相关”——简称为“相关”——如果 X).n不是用至少一个X’).n’来plcs表示的(参见I.B.1章节)。对于PTR,其所有可能相关的X).n的集合可以包含相关的X).n的不同的最大集合(可能自动地由FSTP分析者可确定)。因此,各个剩余的X).n是不相关的(参见上述内容)。这里感兴趣的仅是:如果PTR在B层级可呈现,则 X).n的plcs表示问题很容易解决,因此,任何B-X).n精确地等于仅一个 B-C.k(参见上述内容)并且它们彼此的独立性应当由有关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地可证实。
注意:PTR的相关的X).n对于其技术上的次要的创新的事实的影响可以是完全决定性的,因为没有注意到其可以——由于各种pmgp原因(参见I.B.2章节)——使得其TT.p明显超过其RS14).F,并且因此使其专利无效。因此,如果被挑战,则该专利的拥有者必须努力地确定和呈现所有其相关事实的完整的集合。另一方面:法院拒绝考虑相关的X).n可能在很多国家违反该拥有者的宪法权利。
对于PTR,如果其TT.p的所有的X).n都相关,则其ANC矩阵——仅仅作为相对于其RS的TT.i的AC14)——称为“独立于plcs”。即:ANC矩阵的plcs独立性和任意AC的plcs独立性在此相对于TT.p属性的集合来定义——在此没有尝试“这样”定义它们的plcs独立性。如上已经所述,无论是在D层级还是在B层级,PTR的独立于plcs的ANC矩阵不必唯一。然而,相对于其独立于plcs的ANC矩阵的最终数量,Qplcs的值是最小定义14)
PTR的B层级使得其分析更容易,尤其是对于非常新颖的TT.p而言。其也就是
■保证了PTr的Qplcs值的确定的简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关于其 TT.p的所有注意到的性质),以及
■通过其Qplcs-PS提供了要检查pmgp-的存在的唯一路径,即,检查 Qpmgp<Qplcs。至于非常创新性的TT.p,尚没有pmgp-14).E,这对于其任意PTR而言都是成立的:Qpmgp≥Qplcs(参见I.B.2章节)。
I.o.w.:忽略pmgp并且首先针对PTR确定其教导plcs事实提供了至今未知的对于其显而易见性问题的结构的见解:即,其清楚地揭露了,plcs 确定了用于指出其(非)显而易见性的想法的必要条件,以及——除了该指示之外——pmgp为此确定它们的充分条件。直到当今,专利法著作不知道构造与PTR有关的所有合理的争议的集合的这样指定的方法,这实现了FSTP专家系统的功能。
对以上术语/表意、尤其是“plcs”/“pmgp”和“D层级/B层级”的五种备注结束了I.A.5章节:
vii)在此,pmgp-仅包括技能、科学、先例(参见I.B.2章节),plcs包括“绝对基础的实效性”,如,科学/工程/数学/…的普通的和基础的知识——以及,pmgp-可以改变以仅适用于可以影响pmgp-独立性的某些q-cM。
viii)某个人可能被吸引将plcs视为技术上的而将pmgp视为非技术上的,因为pmgp对于plcs事实没有贡献,而仅量化1-cM。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1-cM(即,plcs事实的基础)不必是技术上的(参见I.A.6章节),而pmgp可以是技术上的(参见I.B.2章节)。
ix)在plcs和pmgp之上,存在当前快速地发展的其他种类的专利实效性,如,“专利资产证券化”实效性和“TT.p动机”实效性。此外,它们对于 PTR分析的专利贡献可以取决于其大的Qpmgp值,并且可以相互补充,其中,对于专利公文
○专利资产证券化实效性定义了可能的专利的利益生成潜力的测量功能,并且合并了专利的公文的这些可能的值,以及
○专利动机实效性表示对于他们的资产证券化实效性的积极影响(如使得它们在它们的寿命内受到关注)以及负面影响(如使得它们由于技术发展的通常情况而没有创新性)——这又影响以上资产证券化测量功能。
x)将PTR问题变换成其B层级是前所未有的:迄今为止,将问题从一个坐标系变换至另一个坐标系如物理学上公知的现有的坐标系(参见I.E 章节)——而非仅由问题本身定义的非坐标系。
xi)在专利法文献中,大多数以上表意都是未知的或者不清楚的,虽然其中每个对于有机会理解(非)显而易见性问题的错综复杂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排除了其中的一个将其挡到简单的自然语言中,并且剥夺了其固有的基于先例的结构——因此,使得其回到不清楚5),15)。将这个另外的方式放在一边:这些术语/表意属于即将出现的“专利法技术”的基础,其两个支柱在此给出,用知识变换的1.中心和2.中心来表示(参见I.A.3/I.H章节)。
I.A.6–鉴于最近的EU/US先例的FSTP专家系统确定PTR的ANC矩阵的pmgp独立性和plcs独立性必须不能被误解为该PTR的FSTP专家系统的测试为
i)将“贡献方法”实践为专利理解——参见EPO的“Enlarged Board of Appeal”,案件G03/08,12.05.2010,10.4-10.13章节——以确定“本发明的原理”或者
ii)仅递交“…抽象理论,用数学等式描述的”,如US Supreme法院2010 年6月28日在其Bilski判决中所讨论的,以拒绝“机器或变换,MoT”测试的排他性作为用于发明的取得专利的资格的指示符。
至于EU判定和US判定这两个判定,对于FSTP专家系统而言,相矛盾是真的。
关于i):FSTP专家系统将(独立于plcs的)PTR分析中的先验知识实践为“整体方法”,如EPO的该意见所理解的——PTR的plcs事实到其pmgp 事实的FSTP的可能的减小明确地证实了这个整体看法,而非“贡献方法”观点。即,FSTP分析器认识TT.p的任意独立于plcs的性质,包括作为属性X).n’和X).n’’的联合的X).n,此外,如果二者都被现有技术文献k’(document.k’)和文献k’’(document.k’’)所建议(参见I.A.5.ii章节)。与此相对,用于相对于其RS分析TT.p的贡献方法可以从一开始就省略该 X).n(由于被RS所建议),因此,不能够确定X).n的在该PTR中相关的 TT.p的两个性质。
用于专利理解的贡献方法的国家缺乏的原因在于:其混合了plcs表意和(负面的)实效性表意、pmgp-。因此,在其结束时,考虑在专利解释的开始处从其PTR的plcs事实中去除至少一个X).n属性而不理性地对该考虑进行辩护是合法的。即,通过使用与对于发明的孤立的贡献的创造性的价值有关的(不可靠的)感觉,其回退到之前的接管对于争论的控制的合理性,这些通过X).n作为其中的一些。承认与这样孤立的贡献有关的先验感觉是极其不同于清楚地可定义的/定义的实效性的事情,专利法基于该实效性而生成(参见I.B.2章节)。
即:贡献方法没有确定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所有有关plcs性质首先导致了如下缺点:简单地跳过了由证明pmgp-的存在的合理性强加的必要性,即,放弃通过不清楚的感觉来判定——FSTP测试通过对问题的整体观点的坚持而禁止。
关于ii):知识变换的FSTP专家系统的2.中心,即“…指导该<FSTP>分析技术的用于帮助建立至等式中的输入中的某些输入的用途(参见第3页以及12至15段)”,其中,“抽象理论,用数学等式描述的”支撑FSTP ES 的知识变换的1.中心。即:不可能将其功能减少为仅该“抽象理论”,因为知识变换的2.中心的功能是全新的并且绝不与pmgp有关。
然而,这些减少在如下争论中将是不可缺少的:FSTP专家系统的其余功能仅是知识变换的1.中心的功能。其不可能性排除了指出:FSTP ES 仅是抽象理论、数学“等式”、其TT.p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创造性事实。即: FSTP ES适于可专利性——不表示像这样的1.中心的功能不是可专利的。
即,该1.中心是“tachymetric调查仪器(认识论上包括甚至某种创造过程)”,即,不仅可应用于确定某个点相对于其周围环境的高度,与平常一样。然而,其是确定PTR的TT.p相对于其周围RS的语义高度和创造性高度的HW/SW tachymetric调查仪器(参见I.E章节的中间部分),在于,其将PTR的TT.p相对于其RS的高度的文字上的公开内容的高度的文字上的公开内容变换成值Qplcs和Qpmgp(描述TT.p相对于RS的语义高度/ 实效性高度)。因此,其是真正新颖的tachymetric调查仪器,在于,其还将这些公开内容变换成从该PTR的RS+到其TT.p的所有的最短路径,即,变换成到TT.p的语义高度/实效性高度的所有的Qplcs/Qpmgp路径集合——自动地、交互式地。
即,如图1d至1e所示,FSTP专家系统包含两个HW/SW机器:在其1.tachymetric机器的基础上,建立了2.机器,其将前者的知识立刻变换成用户可理解的信息。这两个机器在有关现有技术中从未提及。
I.B PTR的及其AC的基于plcs/logics的ANC关系——以及pmgp的种类
I.B.1–对被呈现为D/B-ANC矩阵的D/B-ANC关系在数学上进行正式化
在任意NPS中,基本的表意是PTR的TT.i的性质与其TT.p的性质的“预期”关系,因此,有时缩写为“ants关系”。Not-ants关系和contradicts关系是前一关系的明显的逻辑上的推论,后者是前者的放大。
完全借助该“ants”表意需要PTR呈现中有两个层级的信息:
■D层级,需要用于描述要解决的专利问题,其发明实际上解决了该问题,以及,该解决方案TT.p1),14)的元素及其性质——其通过对TT.p的专利的文字而被基于先验知识,即通过其权利要求的术语和表意以及说明书的术语和表意,虽然可能需要有关技术人员的(并且可能需要专利法及其先例的)某些详细说明和解释,情况取决于或多或少地是唯一的——以及
■B层级,适于确定其TT.p相对于其RS的plcs高度和/或pmgp高度,其因此必须明确地指出在D层级上频繁地处于不明显的TT.p的所有性质——其必须由FSTP用户来定义,通常如I.A.4章节中所描述地由D层级术语/表意的易懂的变换来定义。
I.B.1章节通过针对PTR确定具体的关系,在数学上定义了用于D层级./B层级的ants关系,即,仅基于专利法建模了基本的语义上的结构,因此,称为“专利法上的语义,plcs”。上述具体的关系如下:
■首先,是其原始的X.i).n与其X).n的关系——ants关系的这部分呈现为ANC矩阵——以及
■其次,是这些原始的X.i).n的某些基本的修改(修改了1-cM)与相同的X).n的关系,
其中,该结构的部件又仅基于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识14).D
因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ants关系仅考虑到了PTR 内部的1)性质(包括修改了1-cM序列的现有技术性质)。因此,除了ants关系之外,I.B.2章节另外描述了如下考虑:其完全是PTR外部的1):其通过在该语义结构之上可定义的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即pmgp来估计这些序列(现有技术性质的0,1,2,3,…1-cM序列)。
在系统设计中众所周知的“使用层级”方面,确定表示TT.p相对于某个现有技术的(非)显而易见性的技术事实处理三个表意层:“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pmgp”,其在没有“ants关系”的plc语义表意的情况下是不可解释的,其在没有“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识,ceks”表意的情况下是不可解释的。即:pmgp层使用plcs层,plcs层使用ceks层。
PTR的pmgp在法律上而言与其plcs一样重要,因为其是社会限制/ 经济限制,在其下,其TT.p的构造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创新性。然而,该TT.p的发明必须首先已经实现。因此,ANC关系的数学定义首先被给定——也如同当今,仅处理plcs是简单的数学活动,其当今尚未应用于处理pmgp。
前面的两个标记/提示(关于D层级事实呈现/B层级事实呈现)是很重要的:
■由于D层级的不正确的事实呈现,如,由于涉及若干D概念的D 属性(文献p中的TT.p的性质的自然语言公开通常就是这样),在 PTR的D呈现中可靠地检查任何plcs依赖性以及从PTR的D表示中准确地除去任何plcs依赖性可能很困难。如I.A.4章节中所解释的, B层级应该仅使用常识/基础科学来“精化”TT.p的D属性呈现。即:需要具有有关技术人员的并非是将D-X).n/X.i).n变换成 B-X).n/X.i).n,但是,该技能最终还是需要用于首先正确地得到TT.p (参见14).F和II.A.1.1-II.A.1.2章节)。因此,通过实现并且要求基于基于TT.p的概念的不同集合对至少TT.p进行冗余描述(参见I.A.4 章节),B层级支持评价PTR的FSTP分析的第一步被正确且完整地执行。
■已经在最初将TT.p的原始的自然语言公开内容翻译成受限制的自然语言,如ACE(参见I.C和I.E章节),还应当通过提供多种不同的D公开内容(不同于D-ANC矩阵到B-ANC矩阵的以上变换)来支持该评价——然而,当前,D公开内容到如ACE的该初始变换没有被认为是必须的步骤(参见III章节)。
以下定义适用于正如B层级的D层级(其中,它们尤其简单)。它们基于通常在(非)显然的分析(虽然有时是有疑问的)中接受的一系列假设,如:不考虑时间(即,TS(X.i).n)自身不随着时间变化)和/或AC的任意实施例中不可避免的限制(因此,使得该限制作为技能的一部分无效)。与以下简单的情况相比,没有对它们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对ANC关系的更复杂的定义(参见III章节):
■X.i).n ants X).n如果TS(X.i).n)与TS(X).n)相交。
■X.i).n not-ants X).n如果TS(X.i).n)与TS(X).n)不相交。
■X.i).n contradicts X).n如果X.i).n ants X).n,并且如果存在 X.i).n的q-cM,使得X.i).n/mod(q-cM))ants X).n,则以下等式成立: TS(X.i).n/mod(q-cM)))=0。
这些简单的数学定义可以直接扩展以同样应用于TT.p和AC14),这二者都被认为是它们的属性的相应tupel——AC时RS+的元素,即,包括来自一个或若干TT.i的X.i).n——通过定义14)
■AC ants TT.p如果TS(AC)与TS(TT.p)相交。
■AC not-ants TT.p如果TS(AC)与TS(TT.p)不相交。
■AC contradicts TT.p如果对于AC中的一个X.i).n而言,X.i).n ants X).n 如果存在X.i).n的q-cM,使得X.i).n/mod(q-cM))ants X).n,则以下等式成立:TS(TT.i/mod(q-cM)))=0。
ANC矩阵的元素的这些数学定义初看起来可能觉得复杂:即,这仅是基本的逻辑和集合理论。然而,这些正式的定义精确地表示了如下含义:任何人直观地与由专利法和先例确定的PTR的现有技术RS与其TT.p之间的ANC关系相关联。迄今为止,其看起来未被精确地14)而仅用自然语言描述,即,由其错综复杂性来承载5),15)
接着,澄清拖延问题,分析PTR的FSTP技术是否由于pmg实效性而可能被置于危险境地,其可以使Qplcs“贬值”pmgp-——示例理由在于:当今,pmgp以及尤其是pmgp-,其在数学上尚不可定义为如上的plc语义,即,ANC关系。在描述了对于非常创新性的发明而言完全没有pmgp-之后, I.B.2章节继续通过示出pmgp不是什么模糊的东西而是在材料上清楚的被构造的来排除这样的担心。最后,I.M章节描绘了在整体上确定pmgp的影响实际上在数学上变得可定义并且甚至可自动化。
I.B.2–用于处理对于PTR的plcs事实的可能的pmgp影响/pmgp-影响的 FSTP支持
继续以上内容:关于US Supreme法院的Graham/Deere判决,以及在一系列更近的German BGH判决2)中更明确地描述的,对于PTR,not-ants或者甚至其现有技术与其TT.p之间的contradicts plcs关系的数量Qplcs必须≥2,因此,作为用于其TT.p相对于其RS的(非)显而易见性的必要表示1),14)。因此,Qplcs在此已经被命名为PTR的TT.p相对于其RS的“专利法上的语义高度”又称“plcs高度”,其中,表示性(Qplcs的该值)随着 Qplcs的值的增加而增加。
然而,专利法的TT.p的必须的(非)显而易见性表示通常不足以通过专利法来授予其保护。可能还存在“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pmgp”不可缺少地被加以考虑。pmgp用NPS表示支撑发明/TT.p的“专利独占授予”的想法的国家社会/经济原理——在此假定已知。通过认识pmgp,所得到的Qpmgp可能变小,而非等于或大于Qplcs
pmgp的甚至另外的达到的法律方面在I.M章节进行了概述,而I.B.2 章节仅处理pmgp对于PTR的Qplcs的可能的影响。在I.B.2.e描述FSTP 专家系统的使得用户能够除去与PTR的FSTP分析中的任意可能的pmgp 影响有关的任意不确定性的功能之前,I.B.2.a至I.B.2.b章节简要地描述了 4类a)至d)可能的pmgp,虽然其没有示出kings’方法(由于当前并不存在)。
I.B.2章节的一个结果是:在PTR的FSTP分析中,pmgp通常与一个或若干个1-cM一同出现,因此,pmgp对于其plcs事实的影响的任意可能的原因通过FSTP自动地可检测,因此可以交互式地降低或增加,这取决于其对于TT.p的发明人而言是负面的还是有利的(参见III章节)。这表示——仍然研究PTR的TT.p——在其FSTP分析中,对于其plcs事实的任何pmgp影响可以由FSTP用户通过创建可能实现该用户期望的效果的TT.p的另外的性质来交互式地管理(参见I.A.6.i章节)。因此,FSTP 专家系统支持所讨论的对冲专利到迄今难以想象的程度,如,通过利用版权。此外,负面实效性的可能的可应用的项可以被掩饰为扩展RS的另外的文献i,从而使得14)其影响自动地可追踪。
I.B.2章节仅讨论对于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plcs事实的可能的pmgp 影响。然而,这表示该影响同时影响了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事实——使得额外的提议过时。
以下文字“可能的Qplcs贬值”仅仅是如上将PTR的plcs事实的表示可能地减小pmgp-的另外的方法。
最后:下文中,“NPS”等(参见I.M章节)通常是乏味的,因此被省略。
I.B.2.a)–由于基本的工程/自然法则事实而产生的可能的Qplcs减小——没有正确的pmgp要通过PTR的TT.p来解决的问题和/或要通过既不是 TT.p有关的技能也不是众所周知的TT.p来解决的问题可能存在工程事实和/或自然法则事实,然而,产生被公开用于TT.p的性质/限制之间的plcs 依赖性——如,用TT.p的实现中的任一个表示的或者通过显示TT.p的用途使得某个自然法则迫使性质/限制之间的至少一个plcs依赖性被公开用于该TT.p。
影响PTR的plcs事实的这种pmgp的一个简单的示例如下:其TT.p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老的橡木桶的壁中钻孔以从它们的内容中获取调查的测试设备,该设备在外部被加热——通过其钻子的某种电子技术ad-on特征——如以确保孔的边缘完全被消毒,而桶的外表面可能有机地且危险地以如下方式被污染:该方式通过不可靠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消毒。虽然根据老的橡木桶的内容的测试设备不能知道测试设备的钻子的类似的电的技术上的ad-on特征,然而,对本发明的攻击可以维持如下:其不是新的,并且钻子的电的技术上的ad-on特征仅仅是巧妙的:由于物理特征,对橡木壁的任意钻孔即表示钻子可能在外部被加热,并且由于化学特征,这可以实现对孔的边缘的相同的消毒。
在此,这样的不重要的常识/工程/自然法则见解是确定PTR的plcs事实的一部分,即没有由于pmgp而建立风险——因此,其完全没有被认为是pmgp,即,没有被认为是“正确的pmgp”。
I.B.2.b)–由于NPS而产生的可能的Qplcs减小——正确的pmgp可以向在逻辑上被建模为NPS本体的FSTP专家系统提供NPS的调节(包括国家专利法及其最高法院的先例),因此,NPS的调节可以在FSTP用户的监督下自动控制FSTP分析器的所有判决(参见I.M章节)。然而,国家法院不需要认可FSTP应用它们的法律/和/或它们的先例(如用该NPS 本体建模的先例)的方法,因此偏离了该NPS本体已经建模的内容或者偏离了建模的NPS如何在争论中已经应用于PTR。
初始NPS本体可以仅对少数进行建模并且简化成描述PTR的分析的解决方案。其中,该NPS-pmgp可以使得FSTP能够自动地检测与其TT.p 的任意AC的ANC关系之间的任何pmgp产生的独立性的风险,即,对于其Qplcs的NPS-pmgp的可能的影响。
简单的示例是发明的医用饮料,TT.p,其允许“应用温度”的值的普通概念*仅有较小的范围,即,“基本上是应用的本体温度”,这是与该概念*的TT.p的真实性集合的现有的有关的医疗技术的限制相比,其如仅“大于10而小于50℃”。因此,在plcs方面,“概念*的TT.p的正确的集合”,即TS<TT.p概念*>是其现有技术的真实性集合的子集,即,“TS<现有技术概念*>和TS<TT.p概念*>是分离的”,即,现有技术概念* not-ants TT.p 概念*。该现有技术范围属性必须修改1-cM(其“应用温度”概念的1-cM),以将刚才引用的N关系改变为A关系,因此,对于“应用温度”概念的 TT.p限制有助于增加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Qplcs
对于该示例,任意NPS先例都已经设置如下:该pmgp解释了如下常见情况:像这样将现有技术的范围缩小为包括在TT.p的较小范围中表示不重要性而非显著的创新性,因此对于增加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Qpmgp没有贡献。然而,如果文献p公开了TT.p连同基本的优点(作为在该应用温度下喝饮料的结果而出现),这在将其带到这个窄的范围之外时不会出现,因此,TT.p的以上N关系可以有助于增加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 Qpmgp——在这种情况下,1-cM独立于pmgp。
I.B.2.c)–由于有关的技术而产生的可能的Qplcs贬值——是正确的pmgp 对与PTR有关的证明的技能进行建模十分类似于对现有技术进行建模,即,不是技术问题,而仅是质量问题。因此,如果其是不相干的(即,非 TT.p实现的)或者非证明的或非公开的,则任何NPS认为技术(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或PTO的检查者的技术)是不相关的。
然而,由于如下不确定性而出现了问题:有关的和证明的和实现的技能实际上是否预期TT.p,即,这样的辩解是否仅由语言复杂性引起(参见 I.C章节)。
该问题的一个示例性案例如下:信息的某个非技术源——如某个公司的通信稿数据库(参见II.C.3章节)——在外行的语言的行销传单中包含用于未来的新的产品,其可以以看起来类似地作用于TT.p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其中,该被注意到的解决方案基于据说存在的技能。该外行的语言的注意到可以被TT.p的攻击者的层用来断言该行销文献证明了预期 PTR的TT.p的有关技术技能的存在或者至少使得其显而易见——因此这可以由法院来共享,此外,其还使用该外行的语言,并且因此拒绝注意到 PTR的TT.p,如文献p用有关技术人员的语言在技术上所讨论的(参见 I.D和II.A.1.2章节)。
I.B.2.d)–由于缺乏TT.p实现的公开内容而产生的可能的Qplcs贬值——没有附加的正确的pmgp在pmgp的这种现象的情况下,必须彼此区分两个十分不同的方面。
■技术专家可以得出无可非议的结论:文献p中的TT.p的声称实现的公开内容实际上仅仅是与其性质有关的想法,而没有解释它们如何可实现,虽然这是基本的问题——因此,不存在不确定性。
■否则,将TT.p的plcs公开内容量化为“非实现”强烈地依赖于文献p中的TT.p的公开内容的假定读者的有关的技术上的量化。虽然该量化必须包括普通的TT.p有关的技术技能,然而,这些公开内容的呈现的特质——如理解TT.p所需要的工程原理(如,通过电信网络实现的复杂的系统的控制国际通信的发明特质与螺钉的发明特质)和/或新颖性和/或通过TT.p解决的技术领域的宽度——可以要求:该技术读者具有若干年的工业职业生涯与某些手工艺经验。这可以表示技能的非常不同的预言层级(参见I.D至I.E、I.M和II.A.1.2章节)——其可以被技术专家所知,因此,需要用于确定要将谁认为是TT.p 的公开内容的假定读者。
由于这种类型的pmgp看起来仅允许证实TT.p以实现方式被公开的“是/否”选项——即,不允许上述逐步的“贬值plcs独立性”——在此暂时没有对其进一步讨论。
I.B.2.e)–用于在TT.p创建或分析期间消除pmgp影响的FSTP支撑暂时假定,所有4类pmgp都被清楚地且完整地定义——参见下文和I.M章节以获得关于该限制的详细描述——在技术上并不重要的是:可能缺乏关心PTR的pmgp独立性,即,检测并且克服TT.p性质/关系/概念相对于其 RS的pmgp依赖性中的任一个。检测并且克服它可以被推迟,直到已经完成了通过其FSTP分析对于PTR的plcs事实的确定,其要被大范围地自动地执行10),14),即,偶然有可能需要FSTP用户的支持。因此,针对该plcs 事实检测其所有可能的pmgp依赖性可以再次自动执行,可能完全通过某个合适的NLS本体来控制和/或由FSTP用户交互式地来监督(参见下文和I.M章节)。因此,可能再次通过该NLS本体来控制和/或由FSTP用户的相互作用来监督,plcs事实可以“升级”并且变成PTR的pmgp事实(通过正确地链接至前者的Qplcs-cM——即,链接至前者的Qplcs-PS的Qplcs路径——可用的pmgp)。即:从PTR的自动确定的plcs事实获取其pmgp 事实也可以是可自动化的——如果在NLS中存在关于其pmgp的协定(参见I.M章节)。
FSTP专家系统的用户接口可以基于可能的NLS,用简单的方式来对刚刚公开的检查PTR的plcs事实并且应用于其进行建模,其中存在并且已经同意pmgp。然而,该用户接口还可以使得FSTP用户能够有意地/试验性地将声称可应用于PTR的已经同意的pmgp忽略和/或夸大到任意程度。正如其当今的情况,总的来说,检查者/专家以及实际上为司法问题,其Qplcs-PS的1-cM路径受到pmgp的影响,该不确定性可以逐步减小(参见I.M章节)。然而,对于解决对于法律上可应用于PTR的某个pmgp的什么部分给出什么假设的后果是什么,和/或对于处理所得到的情况的 FSTP用户的训练目的,使得他能够随意尝试所有的可能性。
如果TT.p仍然被创建,则该灵活性通过对其创建另外的特征来向其发明人提供了他需要用于最佳地避免攻击的措施的指引,以根据需要增加其plcs高度和pmgp高度。
I.B.2章节的评论可能是感兴趣的:迄今为止分析的实际的PTR(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USA的最高法院和德国的最高法院的用于(非)显而易见性判定的所有的先例)示出了如下plcs事实,其不能立刻被量化为 pmgp依赖性(pmgp独立性)。如在此所公开的,所有这些发明对于使FSTP 分析复杂化而言非常简单。对于II章节中分析的相对复杂的‘884PTR而言,这尤其成立,支撑如下案件:Cisco vs.Teles(BGH,X.Panel1),2),3), Germany)yijiTeles vs.Cisco(Distr.Court of Delaware,24.07.2010,US)。在这两种情况下,如下都成立:‘884plcs事实=884pmgp事实,表示Qpmgp的大的值——这当前仍然被两个法院的判决所忽略。
I.C对于确定有关的属性D/B-X).n以及它们的概念C/B-C.k的评论
回到以上关于确定/定义PTR的plcs事实和pmgp事实的描述之前,确定其TT.p的有关D属性/B属性X).n和D概念/B概念C.k的处理需要说明。
在PTR中,任何有关的公开内容/性质/属性X).n(参见I.A.5章节),(1)在文献p中的任意公开内容中假定支撑其的某些前提,即,该公开内容基于其所涉及的某个基本的表意上的系统——由该D/B-X).n所涉及的D概念/B概念提供——其本质可以是(在此,仍然避免解决D层级/B 层级问题)
■或者,“技术上的”又称“领域特定的”,如公开内容:“如果数据传送技术的呼叫者与被呼叫者之间的延迟超过0.5秒,则其适于互联网电话技术”。在此,基本的参考系统又称D概念/B概念由有关的清楚的电信技术技能来提供,假定这样的延迟是可测量的并且在电话呼叫中必须没有超过0.5秒。
■或者,“非技术上的”/“非领域特定的”,如公开内容:“成本节省互联网电话技术不适于传达祝贺,因为其可能伤害被呼叫者的感情,并且因此可能影响呼叫者的名誉”。在此,基本的参考系统又称 D概念/B概念不是由技术技能来提供的,而是由公知的社会常识来提供的。
虽然以上两个示例不会带来怀疑,然而,在其它情况下,将支撑某个公开内容/性质/属性的前提又称D概念/B概念量化为技术或非技术——以及相应地对后者进行量化可能很重要。为了解释,国家最高法院可以将所讨论的TT.p的技术前提的重要性委托给它们的可信赖的、政府认可的技术专家(如直到最近才在德国执行)或者委托给它们的下级法院(如, US和当代德国)。即,最高法院的判决自身可以仅对法律问题并且仅对它们的证明的技术能力的技术问题做出决定。
如果法院甚至没有认识到专利的公开内容的术语——在任何地方口语化地使用的术语——其中具有精确的技术含义:其然后口语化地对术语进行解释,即,非法律地对术语进行解释,则该问题变得难以处理。
(2)在TT.p中必须不是可选的——因此,其再次被忽略(将选择考虑在内是不重要的,参见III章节)。
(3)必须不能取决于TT.p的另一个X’).n’,即,在PTR中必须独立(独立于plcs)(参见I.A.5章节)。
这已经示出:由FSTP用户针对PTR确定所有有关的D.B-X).n以及它们的基本的D概念/B概念可以是几乎不重要的活动14)——然而,FSTP 因此必须常常依靠其自己,因为他必须利用与PTR有关的技能(参见I.D 至I.E章节,可以获得更多的解释)。
然而:虽然当前没有通常可用的用户手册能够用于执行确定PTR的自然语言文献内的所有的基于有关技术技能的D属性X).n的活动——在开始解释专利时——然而,适当的DSNL(=领域特定的自然语言)可以支持执行该任务。
首先,对于当前的这样的领域细节的至关重要的侧注:任意NPS已经通过某个分类系统对符合专利法的全部领域进行划分,该分类系统确定应用的各种技术领域。这尝试提供该大的领域的某个概述,并且,该大的领域的定向当今非常陈旧、被误用和混用。因此,其与任意上述先进的 DSNL的期望特征几乎没有关系。因此,FSTP可以完全独立于该尝试来操作,虽然其也可以提供在该分类系统与通过其分析的PTR之间匹配的通常公知的术语。
关于这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PTR,在适当地限制的自然语言呈现中,FSTP专家系统具有如下可选能力:自动地将PTR的非正式属性变换成正式属性并且从而半自动地描述属性的plcs(不)相关性和plcs依赖性(独立性)X).n。参见:
■“‘884PTR问题”中的D层级/B层级,技术报告#1,FSTP工程,以及
■“对专利的独立事实进行正式化的方面”,在通过FSTP工程进行的准备中。
这些文章讨论了将基于正确的自然语言详述的和暗示的技能的非正式的公开内容/性质/属性——即,用正确的自然语言描写的并且依赖于读者对于有关的技能的熟悉的(并且用受限的自然语言ACE(控制英语的尝试)描写的,仍然基于有关技能)非正式的基本事实的公开内容/性质/ 属性——翻译成正式的D属性/B属性X).n/X.i).n以及它们的可能的D概念/B概念,即,逻辑上绝对地等同的基本的正式的事实,使得FSTP能够自动地确定TT.i与TT.p之间的ants关系/not-ants关系(/contradicts关系)(参见I.B.1章节)。如果需要将这些ACE属性自动翻译成正式的 X.).n/X..i).n,则它们仅可能与当今一样接近它们的PTR的正确的自然语言公开内容。如果FSTP用户或FSTP在任何时间请求任何问题,则该自动翻译可以使得FSTP能够自动地确定上述D-plcs事实/B-plcs事实以及可能的D-pmgp事实/B-pmpg事实(的至少大部分)——因此与FSTP用户交互式地协作。这种需要甚至在单个PTR分析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些概念是有争议的或者在D层级/B层级上不可以改变——尤其是在开始建立D层级/B层级时。
I.D“Layman层级”/“学校班级层级”/“技术人员层级”与D层级/B 层级之间的用任何语言表示的关系
以上章节已经对于专利的公开内容描绘了它们的:
■由于它们的“非正式的自然语言使用”而导致的不精确性可以通过将它们变换成“正式的自然语言使用”来减小,以及它们的
■由于受限于独立于PTR的术语/表意而导致的缺少对于正在执行的实际的PTR分析的关注可以通过将它们从正式的D层级呈现变换成正式的B层级呈现来改进,其中,“PTR分析特定的术语/表意”可用,
其中,两种变换彼此非常独立——并且所有这样的考虑都基于有关技能。
特别地,后面的变换要求另外的澄清,如I.C.(1)章节中已经描述的:虽然仅如下问题已经被解决:暗示是术语技术公开内容或者非技术公开内容,I.D章节讨论了I.A.4至I.A.5中和上文中强调的专利说明书中的D呈现层级的公开内容与B呈现层级的公开内容之间的法律上等同的深远的表意区别——即,D层级表意作为PTR分析非特定的而是模糊的,而B 层级表意完全集中讨论分析所讨论的PTR问题而更尖锐,所有这些呈现都基于技能。
该澄清的需要与FSTP的任何说明都没有关系,但是属于专利解释的特定的基础。这些在此重申,因为专利法院案件有时
■由于如下事实而混乱:这些表意上的D区别/B区别可以在任何并非不重要的专利中强加基本上不同的含义又称术语的表意(参见I.D 章节的最后一段和II.A.1.2章节),
■特别地,如果其中第三表意呈现层级——在D层级或在B层级上——被处理。
正确地理解/解决这个绝对基础的专利解释问题与将FSTP用于PTR 分析无关,但是,首先,与正确地掌握PTR的TT.p及其TT.i无关——在描述关于TT.p与现有技术之间的技术区别的事实之前。
这个问题是由于如下事实:存在任意(真实的/受限的)自然语言固有的3种不同的术语/表意“多个层级的有关职业化”——通过随后的3 个点句来列举——其中,NPS1),2)假定任何专利的公开内容都位于技术人员的层级:该语言的
■“外行的”层级的有关职业化(即,没有一个,因为术语的表意是由普通的字典如Webster来提供的),
■“技术人员的”层级的有关职业化(即,所有的,因为术语的表意是由技术人员在进行他们的日常工作时所使用的文献来提供的,如电信技术是由UN的有关共识决策机构发布的国际标准,如ISO和/ 或ITU-T和/或IEC和/或IEEE和/或IETF和/或它们的国家成员/组织 /…,其中,这些技术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一致而在其他情况下彼此补充,但是在国家范围内被有关电信技术人员唯一地理解)——不需要强调:在任何语言中,技术人员层级的有关职业化必须不能与(在此不需要的)技术专家的语言层级混合,因为假定专家了解并且能够评定各种有关技术人员的所有这样的层级的有关职业化——以及
■“学校班级的”层级的有关职业化,课本的作者尝试挑选他们的读者/学生——通过他们对于有关的术语和表意的初始的外行理解——并且带领/指导他们更接近有关技术人员的术语和表意,如, Stallings的有关课本中的电信技术课本中的术语和表意(如,“具有帧延迟和ATM的ISDN和宽带ISDN”)。即:在任何这样的课本层级,必须出现术语/表意差异——为了简单而频繁地被详细地澄清,如果完全解决,因为,在这个层级上,它们常常被认为不太细微。
根据任意NPS中的最高法院的先例,专利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的职业化层级是与专利的TT.p有关的领域中的技能之一(如,在USA,2010 年6月20日在Telcordia与Cisco的案件中由CAFC并且由Supreme Courts Bilski判决再确认的,如上文所引用的)。因此,当解释专利的说明书和/ 或权利要求的文字时,必须选择术语的技术人员的语言层级的表意,否则可能出现谬论——如II.A.1.2章节所示。
即:该先例——强调需要理解专利解释中的区别以及在其中使用技术人员的语言——有时被支持在专利解释中使用其自己的层级——即,外行的自然语言层级——的职业化解释专利的自然语言的法院所忽略,法院可能对于“有关技术人员的自然语言”的所声称的人为的事情感到这样不舒服,因此,它简单地忽略了该合法的问题——如果其甚至没有清楚地要求保护:该专利的自然语言的某个术语/表意不存在技术上的事情,因此,不需要技术技能来确定该术语的表意/含义(参见I.C(1)章节)。因此,该法院在该专利的自然语言的外行的职业化层级来解释该专利的权利要求/ 说明书,或者充其量在该自然语言的某个课本的职业化层级来解释该专利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其此外,有时以这种方式继续进行,甚至反对其自己的证明的技术专家的宣誓书,法院已经通过询问来向他请求与术语的基于技能的表意有关的他的技术事实状态——该表意因此实际上基于有关技能并且因此清楚地描述了法院的外行对于这些技术实施的看法的相反看法(参见II.A.1.2章节)。
在电信技术中,存在用有关技术人员的自然语言表示的该声称的人为的事情的众所周知的示例:如,专利的自然语言的概念上的D层级术语
■“连接”在技术人员的表意上的B层级20)上是“数据传递协会…”(ISO 7498-1,5.3.1.2章节,正如IEC/IEEE/ITU-T/US-GSA——电信技术的标准化巨人——都使用相同的ISO-OSI参考模型文献,并且因此使用术语“连接”的含义的相同的基于技能的定义)。
■“通信连接”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是ISO/…的“应用连接”(关于该人员,在“电话呼叫”应用中,其“通信连接”被定义为其“应用连接”),
■“电话呼叫”或者“互联网电话呼叫”在技术人员的表意上的B 层级20)上被定义为“包括会议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呼叫<可能仅是两个参与者>…”(IETF RFC 2543,摘要和1.3章节,其中,2543呼叫的 1988定义重新确认了已经在1996年保持的连接的以上较早的7498 定义——表示一旦定义了其参与者,则呼叫就存在了,即,在其技术上的认识实际上被建立时的时间点之前(其在“呼叫建立”期间发生))。
虽然外行可能考虑术语“连接”/“通信连接”/“呼叫”的这些含义以创建不必要地广的表意,以上引用的国际共识建立本体中很多年的技术讨论已经证明:这些术语的这些表意表示电信中的技术人员需要的是什么。而实际上,“连接”/“通信连接”/“呼叫”这样的表意不会被电信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提问——在“对其进行初始化”/“创建其”/“建立其”之前首先开始存在的连接/呼叫的下层表意20)尤其不会。
这证明了:根据I.A.4至I.E章节,对于某个主题领域的专利,对于从其总的/无定形的D层级术语/表意——如集中讨论所讨论的PTR分析——来取得其B层级术语/表意而言,有关技术技能及其术语/表意是绝对地可独立的20)。特别注意,集中讨论实际上所考虑的PTR分析的这些B层级术语/表意——在此为电信技术领域的技能的(参见II章节)——使得它们隐含地公开了1)“专利外部的”B属性和B概念的整个群,如以上3 个点句所例示的。
如果在关于专利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或范围的法院案件中,法院拒绝使用“有关技术人员的自然语言”的术语/表意,则法院很可能确定该专利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或范围明显不同于由专利的发明人借助于使用该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自然语言的有关技术层级来描述的其含义/翻译。因此,最终的灾难的印象深刻的示例是如下案件:德国的Ciscovs.Teles,BGH, X.Panel,15.04.2010和/或,USA的Teles vs.Cisco,Distr.Court ofDelaware, 24.07.2010,如II.A.1.2章节所详细说明的。
I.E对PTR问题呈现进行正式化和变换的另外的原因
首先,关于对PTR的呈现进行重复变换和正式化,仍然存在另外的认识论原因:即,希望能够确定和获取对于该PTR问题——即其TT.p相对于其RS的(非)显而易见性表示——的比之前公知的更多的见解。这个希望是由于如很多自然科学中的这样可获得的类似的有益现象:其反复证明,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将其正式化和变换成适于该分析的呈现来丰富。I.E章节解释了与PTR的FSTP分析有关的该期望,如上文所声称的(如I.A.5章节)。
获得这样的对于PTR的(非)显而易见性表示问题的新的见解——通过将用(技术人员的)简单的自然语言呈现表示的所有可能相关的PTR 公开内容变换成逻辑上等同但是更精确且正式的含义(如技术人员所确认的)并且甚至从其D层级上的呈现变换成其B层级上的呈现——在专利法的范围内绝对是新的。如已经说到的:在自然科学和工程中,它们的相似的坐标系变换又称呈现变换(参见I.A.5.x章节)从那时到现在被实践并且得到了另外的基本的见解,如,
■在很多天体力学问题中:通过从它们的原始的地心Euclidean坐标系呈现(Ptolemaic…pre Brahe等人)到太阳中心Euclidean坐标系(Kopernikus,Galileo,Kepler等人)、到非Euclidean相对论坐标系呈现(Einstein等人)的很多变换,
■在很多电学理论问题中:通过将它们的原始的“实数/函数”呈现 (pre Gauβ)变换成“复数/函数”呈现(post Gauβ),
■在很多基本粒子物理学问题中:通过将它们的原始的“确定的”呈现(如Bohr等人)变换成“概率的”呈现(Planck, Heisenberg,Hilbert等人),
■在很多信令问题中:通过“空间”呈现与“频率”呈现之间的傅里叶变换或DCT变换。
此外,在此,基本的优点源自于将PTR的(非)显而易见性问题的呈现从其原始的非正式的简单的自然语言公开/描述/呈现变换成其认识论上等同的正式的简单的自然语言D层级呈现、其认识论上对等的正式的“扩展的”自然语言B层级呈现,其中所有的呈现都假定:它们的术语/ 表意被技术人员所使用/理解(参见I.D章节)。6个示例是:
1.)最重要的且所有的:最高法院的关于PTR问题的先例1),2)可以被正式化,因为这些先例对于PTR问题的技术事实的影响,由其FSTP分析确定的影响——表示其TT.p相对于其现有技术RS的(非)显而易见性——一一对应于AC相对于其现有技术RS的正式属性的合适的1-cM14),其中,
2.)其D层级属性集中讨论如下假定:它们正确地且精确地呈现PTR的非正式的公开内容,因为有关普通技术人员掌握了PTR的TT.p的“观点”,
3.)其B层级属性集中讨论如下假定:其公开内容被有关技术人员正确地且精确地加以考虑,以可信任地确定对其与其TT.i进行区分的TT.p的性质(以得到对于Graham事实的改进的确定和解释),
4.)其要求:这些B层级属性/概念允许评论支撑它们所基于的这些更精确更可独立的事实1-cM10),14)的想法的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
5.)即,由于它们通过绝对重要地重复地将这些先例应用于PTR的FSTP 分析而取得的——其中,一个这样的应用可以被视为表示一个“plcs单元”(服从其plcs独立性)——并且因此,实现将其传统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事实的表示基本上改进成技术上的次要的plcs事实和pmgp事实的表示,并且实际上改进成“prefinal/未审定的”事实(参见I.M章节)。
6.)其中,当今执行所有这些变换基本上由FSTP专家系统来支持,实际上对于大多PTR而言是可自动化的10),14)(参见I.M章节)。
非常过于简化通过PTR问题的这些坐标变换可实现的这些基本的优点,前者可以通过使用“tachymetric测量仪器”比喻来再次描绘(参见I.A 章节的结尾部分)。根据Webster字典可知:某个点处的tachymetric测量仪器使得其用户能够确定该系统可见的任意其他点相对于该点的高度,如越过所有这些点的山顶。在PTR的FSTP分析中,可以将其现有技术RS+的组合壳体作为所有这些各种可到达的点的analogon。因此,FSTP分析器使得其用户能够通过Qpmgp的值来确定其TT.p相对于该RS+的创新高度(并且甚至更好地,还通过Qpmgp-PS确定从该PTR的RS+的可能不同的点到其TT.p的所有的最短路径)。该FSTP的PTR分析中的各种呈现层级在传统的tachymetric测量仪器中对应于其对不同的透镜的使用,逐步放大对plcs事实和pmgp事实的可行性的分析,这不断地改进了从RS+free到 TT.p的“路径设置”14)(参见I.M章节)。
最终:通过以上变换实现的FSTP的PTR分析借助于来自IT科学尤其是来自IT系统设计的两个基本的且长期公知的见解,即:
■为了确定权利要求的文字(语句)的含义——即,对其进行理解——其plcs/pmgp的“关联基础”(=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确定该语句的含义1),2)。换言之:其已经为所有的语言学家、语言翻译技师、知识工程师、…公知了几十年了:确定某个公知的句法的语句——如英语句法正确的英文权利要求的语句(如,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含义(解释)的唯一方法是从该语句的语义上的关联基础/实效性上的关联基础中获取该含义。权利要求的合法地指定的关联基础是其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如有关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对于PTR的分析,其性质必须被描述为尽可能正式的属性,其中,该变换必须允许各种高度地冗余的交互式的检查。仅通过FSTP专家系统来满足该要求使得能够针对合理的询问的所有集合——正在进行FSTP分析的PTR的技术事实之间的任意一个有疑问的连结——正确地且完整地确定所有的答案,以将它们存储在该PTR分析的WS 中,并且根据需要即时地呈现它们。如果其TT.p位于高层级的抽象/ 非可视性/特异性,如,集成了大量的声称独立的属性,则询问的该集合及其所有答案的大小很大,这些属性与如下有关:1.)其技术特征,2.)产生/实现其,3.)通过市场使用其服务作为与POTS的竞争, 4.)将其集成到公司的/用户的联网环境中,5.)其成本,6.)其鲁棒性,…。
I.F其它研究vs.最高法院的先例的FSTP的整合成PTR的分析
I.F章节概述了与PTR的显而易见性分析有关的FSTP的“最高法院的先例合并”创新与显而易见性的其他“非最高法院的先例合并”研究之间的若干决定性差异。其示出了:这些其他学术研究中没有一个甚至仅识别对于与FSTP创新性类似的事情的需要,而不提及具有实际上公开的任何类似的事情的它们中的一个——另外参见I.G章节可以获得另外的有关的研究。所有这些努力中没有一个旨在实现基于认识论的实时专利专家系统,I.A至I.M章节中所公开的FSTP专家系统正式这样。参见如:
■“Recherche undeiner Erfindung auf”,H.Beyer,GRUR1986。
■“Psychologists’Views on Nonobviousness-Are They Obvious?”,J.Davidson and N.Greenberg,2008。。
■“The Inducement Standard of Patentability”,M.Abramowicz andJ.D.Duffy,2010。
FSTP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PTR问题,并且详细说明了最高法院的模糊的暗示“从现有技术开始,达到TT.p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独立的10)想法的数量q≥0”。因此,其创建了“用于统计这样的想法的q-cM”的创新性的表意,这导致了创新性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的/语义上的./ 创造性的事实”——包括“TT.p相对于现有技术RS的基本的/语义上的/ 创造性的高度q≥0”的创新性表意以及“Q基本的/Q语义上的/Qpmgp路径集合”的创新性表意——其提供了有说服力地量化且限定的方式的该(非)显而易见性表示(参见I.A至I.E章节)。
即:任何其他科学努力没有一个尝试解决PTR问题,对于其而言,可以是非常创造性的主意,因此,可以变成知晓重复地将“创造性的主意”(又称“独立于pmgp的想法”)的表意应用于确定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创新性的事实”的可能性,使得其:
■Qpmgp=0/>0表示该TT.p相对于其RS的显而易见性/非显而易见性,其中,这个表示的“能力”随着Qpmgp的值的增加而增加,以及
■Qpmgp路径集合针对来自RS+的任何Qpmgp-AC确定了所有 Qpmgp-cM的总的集合,使得该TT.p被发现从其现有技术RS开始——即,使得没有从RS+到达TT.p的其他途径。
因此,其中没有一个对于任意PTR具有其FSTP的B层级的对于呈现PTR的信息的需要或存在的一窍不通(参见I.A.5章节),不可缺少地需要用于使得该事实无可非议1),2)
I.G FSTP技术对于本体、知识工程研究的使用
除了在I.F章节中解释的其它科学研究与在I.A至I.E章节中解释的“FSTP技术”之间的区别——特征在于FSTP专家系统的创新性的认识论的性质,即,在于知识变换的1.中心——之外,该新的FSTP技术与根据知识工程的理解来处理专利问题的其它种类的科学研究之间还存在基本的区别。即,FSTP技术旨在解决在确定文献知识内的具体的语义事实/创造性的事实时出现的认识论问题,而学术上的研究的这些其它新的技术不关心语义/实效性并且处理推测帮助管理用本体建模的知识的句法驱动的主意,如果其也集中讨论专利的主题领域。
来自该本体域以及对其知识的管理的代表性的调查/文章如下:
■US Patent 5,694,523,Wical,1995:Oracle Corp,示出了这样的专利产生的发明的可专利性,
■Patent Application US 2008/0021700 A1,Moitra,2006:Lockheed MartinCorp.,
■“A…Platform for Invention Based on Ontology and Patent DocumentAnalysis”,V.W.Soo,2005:9thICCSCWD ,
■“Automatic Patent Document Suummarization…”,A.J.C.Trappey,2009:JSyst Sci Syst Eng 。
所有这4个调查/文章表示:解决PTR的实时可访问/可用的非显而易见性问题的FSTP的认识论方法甚至在任何地方都未被触及。这些本体研究活动中没有一个可以已经仅考虑到了“使得能够实时地使用与PTR的非显而易见性问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的FSTP专家系统方法”出现的具体类型的问题——其中,这个知识包括对于PTR事实以及提供可依赖地且国际化地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支持的所有的具体种类的上下文的所有认识论上的见解以及这些认识论上的见解与FSTP分析器从其中取得它们的这些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而没有提及考虑该问题的实际上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如I章节所公开的“FSTP专家系统”所提供的。
尽管以上解释的从其他研究获知的功能与FSTP专家系统的功能之间的基本区别,来自本体研究的结果与也在FSTP专家系统产生的某些实际的问题有关,其通过知识变换的2.中心的功能来处理。本体研究的状态使得其能够用于通过对所有有关文献进行自动文本分析来认识PTR的有关公开内容和所有的上下文。即:“本体技术”的支撑点在于:其使得能够根据需要向FSTP提供全局上下文,如通过自动显示大量的可能的/所声称的现有技术文献以得到非正式的基本事实。这可靠地允许从专利案件中排除其中的大多数的关联,以可靠地评论在维持的这样的文献中,任何非正式的基本事实已经被删除并且正确地加以考虑。迄今为止,该研究可以是长期形成的,使得其实际上可以使得FSTP专家系统当今需要由其用户来提供的大量的输入过时(参见I.M章节)。
图4a 至图 4j 主要示出了由FSTP专家系统使用本体的各个方面。
图4a期望示出:FSTP——每当在使用其创建/形成/分析/实施/管理/…所讨论的TT.p及其PTR时——通过尤其是如下三个上下文半自动地永久地支持考虑对于该活动的影响:当前全局“国家法律系统,NLS”上下文(包括它们的最高法院的先例本体,包括其所基于的法律)、当前全局“可专利性的主题领域,SAOP”上下文(包括根据图2a 至图 2e 和图3a至图 3b 组织的各个主题的模型,包括它们的本体)、以及TT.p特定的“TT.p管理处理,TT.p-ADMIN”上下文(包括所有TT.p特定的文献,包括其审查和诉讼历史本体以及所有相关的文献)——每个使用下级本体域来建立“本体域, OD”,如图4a所示地被命名的/可定义的。即:可以在一个或若干个NLS 和SAOP上下文中结合使用任何TT.p领域的知识变换的1.中心以及2.中心的FSTP专家系统的任何功能(参见下文),除非FSTP专家系统的某种管理功能/安全功能强加了某种限制。
将上下文本体呈现为单独的实体不应当被误解为限制它们的实现结构:它们的技术实施——显然地,是数据库系统或其子系统——可以彼此极大地交迭(即,被实现为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或者可以被分成甚至更小的功能实体,其中,每个实体可以仅包含某种类型的本体如同包括在其“母本体”中,并且可以实现为用于其中的任一个的单独的数据库。此外,如图1c所示,功能实体即它们的“数据库引擎”的该聚集或分解并非暗示任何具体的物理上的集中式的实现或者分布式的实现。
初始,FSTP专家系统的全局上下文本体可能是不完整的,并且可以在若干年的周期内逐步建立。与在其开始处进行FSTP分析的具体的PTR 连同与其有关的所有的上下文知识被其用户在几天内完全输入其各个 TT.p-ADMIN本体中形成对照。在任何情况下,FSTP实施可以使得其用户根据他的需要浏览FSTP实施可用的所有知识。如图1a 至图 1e 所示,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使用FSTP的各种技术知识呈现功能。
当前全局上下文本体提供对于所讨论的PTR的这样定义的创新性高度问题的确定。如图5a 至图 5b 所示,FSTP通过在事实筛选处理的变换处理中从这些确定中获取以上解释的认识论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来解决该问题,以确定这些处理的功能以及行使这些功能的步骤的序列(参见I.J章节)。
本体之间不存在静态的使用等级。然而,FSTP的任意使用都可以根据它们的行使序列对它们进行堆叠,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动态等级。如:在发起与如具体的TT.p-ADMIN中的具体的功能模块有关的工作之后, FSTP用户可以能够选择其中的至少一个NLS和至少一个SAOP模块——如果有意义——其因此可以控制用户执行该TT.p-ADMIN模块的至少一个功能的至少一个紧在之后的或稍后出现的行使(参见图4b至4d)。此外,在应用——有即刻的或延时的或选择性的(以任何方式)的效果——于某个TT.p-ADMIN功能或某个SAOP功能之前(参见图4e至4f),或者,当他根据某个新的环保TT.p-ADMIN功能或者某个新的环保NLS功能的需要开始发起某个SAOP模块如以在其中修改其中一个“环保TT模型”时(参见图4g),相应的情况在他首先开始发起NLS模块如以在其中更新其中一个“环保法律”时也成立。
对于由FSTP用户执行的所有其他行使序列,相应的情况也成立。I.J 章节还讨论了这样的行使序列的示例。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在任意的上下文之间任意地切换并且根据需要对它们进行工作,这由“活动标记”本体和“得到的状态”本体来支持,以保持他被告知与PTR的分析的当前总的状态有关的信息以及其是如何得到的——再次通过使用FSTP的具体地设计用于它们的种类的“跟踪报告”的合适的呈现功能。
I.G章节的结尾处的对FSTP TT.p的功能的概述的其中一个目的是示出:FSTP专家系统本身被设计/定义成“有限状态自动化”。这表示:其通过HW/SW系统的实施对于IT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易懂的。 I.H FSTP专家系统及其知识变换的两个中心
因此,I章节的中间总结可以指出:FSTP专家系统包括两个十分不同的有限状态自动装置又称处理器又称知识变换功能的机器,这二者可以彼此高度交迭地工作:即,其
■“PTR至基本的/语义上的/创造性的事实”知识变换机器。这是
认识论的知识变换的FSTP专家系统的1.中心(参见图1d)。其主要
通过I.A至I.G章节公开,并且通过整个II章节解释,并且通过I.M 章节的一部分详细说明,以及,其
■“PTR及其基本的/语义上的/创造性的事实至所有的第一事实的上下文细节,反之亦然”知识变换机器。这是实际的知识变换的FSTP 专家系统的2.中心(参见图1d)。其主要通过I.J至I.M章节公开。因此,FSTP是唯一的“专利//创造性活动专家系统”,在于,其
■通常以及即时地(实时地)能够——在已经分析了PTR的创造性活动之后——
■针对FSTP用户确定专利的/创造性活动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的/ 语义上的/创造性的事实,以及
■与其有关的所有其他信息(无论来自哪里,在PTR的WS中,前者可以在任何上下文中并且由于任何原因并且在任何时候并且由任何人来获得,但是也保存该信息),以及
■这样的信息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
为此,构成FSTP的基础的所有这些功能——其两个中心的功能以及其呈现和WS管理功能——不可缺少地要求以及高度交叉地可执行以使得FSTP能够简单且有效地管理与PTR问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因此,FSTP专家系统是唯一的,因为,迄今为止,以下两种情况都不成立:
■PTR/创造性活动的与其间的关系和技术事实的通常复杂的(但是有限的)内部网络有关的认识论知识以及通过很多外部上下文实现的该网络的调节——已知
■用于针对PTR/创造性活动生成和用于呈现所有这些极新的技术以及用于在与所有这样的(包括原始可用的)知识有关的所有可能的(但是仅有限地为很多实际需要的)问题的实时应答系统中使用其的技术仪器。
图1d和其在前的简短的描述不应当被误解为限制控制流同时执行 PTR分析(虽然其双箭头序列表示频繁出现的这样的控制流):然而,其示出了将由FSTP中央系统保存的知识变换的两个功能中心和呈现以及 WS管理功能分组/集合成FSTP专家系统的实现的功能上相干的模块的很多实施例之一——这在I.J章节中详细说明。
I.J FSTP的中央系统的可能的技术架构
详细说明I.G至I.H章节的公开内容,I.J章节解释了FSTP的中央系统(随后也简称为“FSTP”)的实现FSTP TT.p的实施例,具体地,其通过其技术结构和模块向FSTP用户提供的其实际的和认识论上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在PTR分析中向其解决了哪类问题,其包括示出了:
■为什么获得这些解决方案要求针对任何PTR分析建立“工作集合, WS”,并且,在其中建立“内部存取数据库,IADB”至其“原始数据库,RDB”(以及这些数据库是什么),以及
■不可缺少地需要支持和使用FSTP所基于的具体的预先存在的 HW/SW系统的预定的复杂的接口的整个范围,如根据要在解决FSTP 用户的问题时被满足的要求确定的。即:其还示出了,其中的一些被集成到FSTP中央系统中,而一些没有(具体地,是其所使用的外部数据库)——其接口彼此相互作用,并且与IADB和RDB的工作集合相互作用,并且与呈现系统(RS)和WS管理功能相互作用(参见如图1b至1e、4b至4j以及5a至5b)。
非常一般而言,解决PTR分析中的FSTP用户的问题以及在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实时答复问题中使用其结果——如,在庭审中或者在审查员会见中或者TT.p的发明人或攻击者与他的(他们的)专利律师或者与对许可/ 购买TT.p合格产品或与TT.p有关的公开讨论…感兴趣的可能的客户的会面中——可能要求重复地
■从其中所包括的所有的本体来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并且将其中的一部分加载到WS中,
■针对某种具体类别的非正式的事实或者正式的事实,迅速地在度量上筛选WS的信息,
■将这样的非正式的事实或者正式的事实变换成其他的非正式的事实或者正式的事实,
■向用户校验这样的事实的可行性,并且针对即刻通用的用途,完全地但是适当地证明这些校验,
■自动地和/或交互式地注解所有这样的事实和/或将这二者集成为如下WS,
○信息和/或
○另外生成的文献和/或证明文献和/或
○本体
如自动地和/或交互式地确定的,可能由FSTP提示的和/或指导的,
■向用户冗余地校验这样的符号的可行性,并且针对即刻通用的用途,完全地但是适当地证明这些校验,
■向用户冗余地校验这样的符号的完整性,并且针对即刻通用的用途,适当地证明另外的/其他的符号是/为什么是多余的/错误的。
其中,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由FSTP专家系统的用户在庭审/或者审查员会见或者会面…(参见上文)之前的几个月/几周/几天内来行使——同时,通过使用外部资源来建立该PTR的WS以及这样的信息的适当的呈现,并且因此不需要实时工作——但是,需要根据用户询问的请求将这样的“增加的信息”递送给FSTP用户也可以响应于他的实际上的对于它们的具体的询问而在任何时候出现,其中,预期这样的询问或者建议它们可以自动地或者交互式地出现或者通过跟踪与WS的信息有关的通信过程由 FSTP来控制。具体地,所有这些实时功能可以由FSTP专家系统自动地来行使或者由其用户来行驶,用于训练和验证他的对于与各种资格等级的 PTR有关的知识的熟练性。
虽然,对于大多数复杂的专家系统,当今这样的“用户需求的轮廓”可以被认为是未来学,然而,在此,对于PTR的TTs的性能的正式的描述(参见I.A章节)以及要在FSTP分析中加以考虑的有限数量的有限的上下文限制了与要成为有限的PTR有关的合理的询问的数量——虽然这些有限的合理的询问的集合对于不同的用户(用户组)而言可能是不同的。即,FSTP专家系统的适用性受限于这样的限制条件——其在分析更普通的创造性活动时是不可接受的——其自动地保证了通过详尽的搜索来寻找由用户的关于该由FSTP专家系统在分析PTR时建立的有限状态自动化的询问建立的有限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假定FSTP用户在司法上是有资格的/有背景的/专注的/感兴趣的,并且其询问总体上是法律性质的,然而,也是技术的,PTR的TTs的有关性质被分析——以受限于在FSTP 及其用户之间同意的有限的集合的方式(如上所述是可扩展的)。
由FSTP提供给其用户以满足其需要的功能的随后的示例可以通过其管理+统计系统在他的当前WS上执行。所有这些以及随后的详细描述指代优选实施例,因此对该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没有限制:
■创建/确定/隔离/…WS,
■将其信息项(参见IV章节)输入到各种呈现中的其RDB中,或者从各种表示中的其RDB输出,来自/去往他和/或来自/去往其他源,如外部数据库或者FSTP中央系统本身,
■创建/确定/生成/筛选/修改/变换/保护/监视/…其这样的RDB项,
■确定RDB项的事实并且验证RDB项,
■确定当前FSTP事实,创建/确定/生成/筛选/修改/变换/保护/监视 /…其IADB项,并且验证其IADB项,
■针对实时询问/答复,建立WS,
■发布实时询问/答复,
■记录、统计和报告任何活动,
■通过至少一个用户呈现来显示WS的实际状态。
由FSTP来执行这些操作要求其具体地使用现有的和公知的信息呈现系统、数据库系统、通信系统、防火墙系统、登陆/监视/追踪/跟踪/统计/…系统(=“SYSLOG”)、文献索引/标记/自动系统、以及基于其他先进的/ 研究的这样的系统的技术,作为有关技能的一部分。
图1b的大盒子首先示意性地示出了中央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客户终端1b.15的一部分如1b.1至1b.3所示。它们的接口——以及外部数据库1b.30的接口——由用于实际上输入给FSTP中央系统1b.20和/或由 FSTP中央系统1b.20输出的信息的中央系统的暂态存储装置1b.4至1b.6 来支持。其呈现系统1b.21需要这些暂态存储装置来通过这些接口将输入 /输出信息的一部分变换成如下内容,或者对如下内容进行变换:
■1b.4至1b.6中的物理呈现——实际上是由客户终端1c.1至1c.5 可生产的/可理解的,因此由后者预先确定的——至/来自其
■实际上由中央系统1b.21可生产的/可理解的物理呈现。
中央系统与客户终端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使用由其使用的外部数据库借助于中央系统的暂态存储装置1b.4至1b.6中的刚刚确定的物理信息呈现通过接口1b.7至1b.10来代替。
图1b还示意性地示出了中央系统1b.20的内部功能结构及其主要接口(用箭头表示)。除了其呈现系统1b.21——执行由FSTP在内部使用的物理信息呈现之间的上述变换并且通过其各种用户和外部数据库来执行——中央系统中的WS的PTR分析的“工作集合,WS”管理+统计系统 1b.22。这些系统包括管理WS对于该分析中可使用的/使用的本体的访问权利(如图4b至4j中所解释的),控制任何外部访问——通过PS1b.21 ——对于该WS及其信息项的访问以及通过该WS及其信息项的访问,并且保持对于任何这样的访问的跟踪以达到统计目的。
即:WS包括:本体的一部分的中央系统特定的局部拷贝——包括在该用户的PTR分析中,其中,该信息是由FSTP的局部处理活动针对该分析增加/更新的。该附加信息是由于FSTP根据其用户的请求而对WS执行的两个知识变换功能。这样的WS局部变换的一部分的示例是:如以上点句所述,执行信息获取/分离的功能(1b.29)、信息筛选的功能(1b.23)、各种事实变换的功能(1b.24)、事实确定/证明/确定的功能(1b.25)以及事实集合/验证的功能(1b.26)。
图1c将FSTP专家系统的总的“使用结构”的示例的其它方面示意性地示出为整体以及在任何PTR分析中的其通过/至外部系统的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中央系统的访问能力。FSTP用户经由FSTP的www服务器1c.10 (如基于Apache系统)、通过FSTP客户终端1c.1至1c.5来使用FSTP专家系统,www服务器1c.10用作通过它们的呈现对FSTP的中央系统1c.11-12和WS管理系统的访问的第一看门人。后者使用外部(即,非 FSTP)数据库和/或知识库系统,如欧洲/德国EPO、BGH、BPatG、JURIS、 GRUR、DIN、BSI、AFNOR、…或USA的SupremeCourt(最高法院)、 FCAC、USPTO、ANSI、WestLaw、…的数据库和/或知识库系统——所有这些都具有它们自己的性质信息呈现系统/接口(在此没有详细说明)。
图1a至1c的描述主要解释了FSTP的外部可见的功能用途结构,图 1d至1c主要详细描述了集成在FSTP中央系统内的系统的各个功能方面及其接口——独立于公众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不是专有的——这可以由FSTP专家系统的实施例来使用以提供其以上公开的功能。
图1d用双头箭头例示了在WS中由其功能模块以及其RDB和IADB 处理某个证明的信息(随后简称为“文献”)中的可能的控制流。该文献——如,PDF、doc、txt、xml。html、tiff文献或者某种其他呈现——由用户通过GUI输入,或者由他直接输入,或者由FSTP根据WS用户的请求 /命令从外部数据库直接取得。如果该文献呈现已经不包括先进的文本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机器可读的字符,如,如果其为基于位图的呈现,则FSTP 可能对其执行光学字符识别(OCR)等,以生成该机器可处理的呈现。接着,可以使用如Apache Lucene或者某种其它索引工具来对文献进行索引,以执行如全文本关键字识别/搜索和辞典生成。接着,FSTP可以执行某种概率文本分析,可能是自然语言句法支持的和/或可能由词性标注(和分析)POST(A)系统,以便于识别关键项和有关符号——尽可能不用WS用户来识别——以及文献内的这些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接着,与文献内的这样的关键字和关系有关的知识就其本身而言(即,其原始的和/或已经FSTP 变换的呈现)——在WS建立其“原始数据库,RDB”时它们的全部——以及它们与WS中的其他信息的关系存储在WS的“内部存取数据库, IADB”中:在PTR分析中,在存取所有种类的所有事实,以及证明它们的所有公开内容,以及将所有的公开内容变换成正式的基础的事实的所有步骤,以及将正式的事实变换成其它正式的事实的所有步骤,以及证明/ 详细说明/验证/一致性校验/注解/链接/显示/…这样的事实的所有步骤,以及在后向跟踪任何这样的变换时存取所有种类的所有事实以及对它们进行管理正如那些前向变换(如上文更一般地公开的)方面,IADB提供了高度有组织的捷径的技术结构。
RDB和IADB可以被视为单独地存储的信息(信息项)或被视为彼此叠加地存储的。无论如何,所有这些信息项在WS用户请求时对于他而言是即刻可递送的。
最后,注意,在图1d中,
■这些功能全部——仅例示了上述各种功能中的某些——确立了知识变换的(I.A章节中定义的)1.中心以及2.中心,以及
■这些功能的执行不需要由WS用户来直接行使,而是可以由他通过行使某个十分不同的功能来间接行使(如来自知识变换的1.中心,其因此行使来自知识变换的2.中心的某个功能,反之亦然)。
图1e通过示出知识变换的1.中心与2.中心之间的用途层级,提供了关于FSTP的SW功能架构的概述。因此,其公开了FSTP专家系统中的FSTP的专利/项目特定的技术计算机接口的功能上的架构布置以及它们的功能模块。使用这些功能模块及其计算机接口使得其能够——在分析PTR 器件并且稍后在实时条件下使用该分析的结果,均在其用户的控制之下——
■通过知识变换的2.中心,将所有的文献输入给其用户/从其用户输出,输入给外部数据库/从外部数据库输出、输入给知识变换的1.中心/从知识变换的1.中心输出,以及索引和管理(借助于以上RDB和 IADB)这些文献及其项,以根据其用户的请求向他提供其功能,以及
■通过知识变换的1.中心,如由知识变换的2.中心提供给其的,可能地在一个或若干个上下文本体的控制下和/或与FSTP用户交互式地确定PTR的非正式的事实和正式的事实、它们之间所有需要的变换、其基本事实/语义事实/创造性事实、针对这些确定以及实际上将包含所有这样的信息的文献返回知识变换的2.中心以将其集成到以上RDB和IADB中的所执行的所有步骤。
I.K FSTP专家系统的关于国家专利局的潜能
该章节概述了可以显著地简化任何专利局的审查(复审)专利和/或其申请的处理的FSTP专家系统。
由于以上描述,用于商业的专利和类似的发明的申请——即,用于处理无形的事务的专利的申请,其对于大多数与先进的技术有关的专利也成立,因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基于模型的——很快将在数量上显著地超过用于MoT专利的申请。这将正面地改变任何专利法的工作概况:因此,复杂的测试变得必不可少,这为发明提供了绝对可信赖性的(非)显而易见性指示。当下,仅FSTP测试具有这样的质量(参见I.A至I.B章节)。
对于专利局的审查(复审)专利的处理,该测试(使用FSTP术语/ 表意):
■通过使得专利局能够通过其现有技术反向提供表示该专利的TT.p 的预期和显而易见性的技术事实的不存在的负担,将审查员从其大多数日常工作中释放出来。假定(不)存在这样的预期/显而易见性事实——是审查员的工作积压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再留给审查员。相反,申请连同针对TT.p的其专利申请需要服从无疑的且精确的指示性的技术事实(如,由FSTP测试所提供的),使得审查员能够集中讨论评估呈现给他的这些指示性的技术事实,即,集中讨论他的日常工作的小而最重要的片段。该反向证据——连同以下概述的审查员工作的支持——将他的专利吞吐量提高了大约十倍。
■使得专利审查员——仅在法院案件辩护/诉讼中在其发明人之前并且在律师/陪审员/法官/专家之后——能够即时地存取与任何TT.p 细节有关的任何有关信息,这有助于其(非)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指示,因此即时地去除了与任何这样的细节有关的任 何事实的不确定性,而不管参与者通常模糊与这样的细节有关的陈述。
■向审查员(如通过FSTP测试)从其RS开始寻找该TT.p即PTR 的plcs事实并且示出pmgp对其的影响,即PTR的pmgp事实的所有可能的最短方式。这提供了审查员和法院对于TT.p的所有逻辑细节和实效性细节的见解(之前未知)。
因此,TT.p的(非)新颖性和/或(非)显而易见性的PTO确定可以
■不仅是主要通过该TT.p相对于某个RS的这种测试来简化/加快的,该RS由用于其的专利申请来建立——其中,由审查员返回该测试可以向他精确且完全地暴露该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RS的所有 plcs事实和pmgp事实,然而
■甚至被显著地稳定以稍后由法院来核查:TT.p的FSTP测试可以同样为法院工作,因此,法院可以如同由PTO的审查员对相同的事实进行评估。
专利局的操作模式的这样的改变正好是使得其与建筑物监督机构以相同的方式操作:该机构甚至不可以考虑自己确定建筑物相对于地是否稳固地构造——然而,先验许可向未来的建筑物所有者提供该证明(证明该建筑物是稳固的)。即:建筑物监督机构可以仅核查和确认他的证明,或者不核查和确认他的证明,计,授权建立/维护该建筑物或者拒绝它。
上述内容可以总结如下。直到现在,仍不可能将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造性高度的证明连同用于取得TT.p的专利权的申请提交给PTO,其可以容易地由其审查员来重新运行和完全理解。FSTP专家系统终止了该不幸的情况。其使得发明人能够在想PTO提交之前,自己为其TT.p实现该证明:其是通过支持发明人通过如下方式生成该证明来做到这样的:.)借助于其FSTP分析(要求若干内部半自动检查其推理的正确性),以及:)借助于实时询问回答系统。因此,该证明可以通过USB棒被递送给PTO,在任何PC上执行,因此,可以由审查员来核查和证明/拒绝,如同仅可想象那样简单。由审查员进行的这样的核查仅需要验证发明人将其专利的公开内容变换成FSTP所需要的呈现的正确性。
至于商业发明——仅与基于模型的,即,任何另外的基于技术的发明——PTO的反向证明是不可替换的。由于这些发明所借助于的非常复杂的知识的爆发,绝对不可想象PTO的人力资源能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跟得上它。它们的在过去的20年的积压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对于自动翻译专利——正如EU和Google所设想的——绝对不可避免地以“FSTP分析方式”呈现它们。I.M章节详细说明了用该“FSTP 想法的方式”暗示的专利业务的其他基本的变化。
I.L FSTP的关于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发明的潜能
在前的章节无处不集中讨论MoT PTR的FSTP分析——虽然MoT PTR是迄今为止最简单的正式地精确地可定义的问题,可能有极大的经济上的兴趣的问题。然而,现在,强调了将FSTP分析应用于专利法的更复杂的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领域的潜能——简称基于模型的代替基于有形事务的和一致要求的主题领域。
在土地财富和工业财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的知识财富刺激着当今的经济,尤其是它们的健康创建引擎:它们的基于知识的企业。实际上,在汽车工业,正如在化学工业,以及在所有其它工业,很多以前的工业企业正在经历转变并且变为越来越基于知识的企业——它们的IPR变为其最重要的有形资产之一,尤其是它们的专利权。
结果是取得专利权的活动的数量和复杂性的爆发。对于PTO的影响:不可接受的长期的审查——现在平均为5年。
虽然某个主张该爆发是承认太容易且十分普通的专利作为用于健康创建的可能的资源的表示,而其它主张该爆发是由于允许商业专利后面的希望刺激该淘金热而引起的。后者同意欧洲的旧的且普遍的感觉:运行商业通常是平凡的(如黄色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通常所主张的,并且当今由很多日常肥皂剧所传达的)。因此,在欧洲,这种主张很流行,仅与超过这样的笨拙的“技术”有关,应当取得专利——从而取缔该朝着所声称的平凡和质量的趋势。在US,近来,CAFC发起了某种类似的尝试:假定仅在发明可以通过“机器”或“变换”测试(MoT测试)的情况下发明是合适取得专利的。
然而,没有人能够定义“technicity”的含义是什么或者“机器”或“变换”是什么。此外,没有研究预示:从取得专利的“非技术的”、“非MoT”发明中排除可能增加质量水平和/或剩余的专利申请的数量——这些已经完全地压倒了EPO和USPTO。在US,这种迷信已经被Supreme法院的 Bilski判决所终止,而在EU,商业专利的拒绝仍然鲁棒地存在并且仅偶尔被质疑。沿着该线在此发生的所有的是对于软件发明的EPO的2008/03 判决,其证实了其关于该问题的较早的位置:它们对于可专利性而言是合适的,因为它们通常是与technicity有关的(判决的最终部分再次看起来尝试陷入危险,参见I.A.6章节)——但是不包括商业发明。
因此,US使得如下内容清楚:专利法应当揭露其激励US经济的所有领域的潜能的创新性,而在EU,商业专利的拒绝占优势——而不认识对于经济的影响可能放弃使用该激励来推动商业的更新换代。
反对取得商业发明的专利权的其中一种原因在于:它们处理无形的事务,因此使得它们的可视化若非为空则变弱。这种感觉的具体问题是:其是无法忍受的,因为其不仅应用于商业/环保/健康发明,而且还应用于不再处理有形事务而是处理某物的模型(电信、脑外科、…、所有先进的技术)的技术发明。即: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如编码技术,但是通过并且通过如编码,并且其模型变得如此熟悉使得我们对于它们的直觉好像它们是有形事务。
由于不存在长期建立的商业模型,因此,对于商业发明的描述不可以基于它们,因此,通过保持扩散甚至掩盖它们而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参见Bilski专利尤其是其辩护。原因在于:审查员、律师和法官都没有通过MoT技术清楚地理解(非)显而易见性问题,但是通过商业发明,他们完全没有理解他们正在斗争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不知道以无可非议的方式认识并且描述其是认识论上的挑战,以自己清楚地精通他们并没有被简单地配备——因为这需要非常基本的研究(参见I.D-I.G章节)。
如上所述,“显而易见性”是与这种正确地量化发明的方式有关的最关键的问题:之后,即对无形的主题的任何创新都不可避免地是不重要的,即,显然的。这是事实。虽然这个问题对于MoT发明通常已经存在,然而,其在处理商业发明时却是噩梦,因为很可能在将其应用于取得专利之前已经存在非常类似的商业。
消除这个噩梦需要解决专利法的evergreen问题,即,也与MoT事务有关的问题:
■专利语言派系,即
○专利立法机关:技术上为外行的语言(参见Supreme法院在其 Bilski判决中的基本原理)。
○专利文献:仅技术人员的语言是可能的——其被法院极大地忽视。
■任何自然语言的大的问题:缺乏技术精确性——要仅通过正式化来克服。
如上所示。由于,非常不同的且无所不在的语言问题和精确性问题,没有处理取得专利权的研究努力知晓这些困惑的潜能,——它们的主要不足在于:
■没有解决显而易见性问题的技术的认识论上的基础,以及
■如何借助于先例和在其“简单句法驱动的”的想法中的诉讼的需要。
即,虽然非常显著,然而,它们在实际帮助方面缺乏思考。
此外,上几周期间,即2011年3月8日,在US参议员,以及2011 年3月9日,在EU,专利立法方面的重要的动作,虽然示出了WTO/WIPO 的重大专利法条约(SPLT)环境的某种收敛,然而忽略了大西洋两侧的专利法的这些十分基础的问题,这需要克服这个商业——以及所有的基于模型的——专利的困境的解决方案。
因此,针对如何确定这些关键问题——其支撑与可专利的或者不可专利的商业发明(仅在US与EU之间看来,而实际上存在于两个阵营)有关的争论——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最佳源是最高法院的先例及其暗示的建议,如US的KSR判决(Justice Kennedy在此暗示创造性是关键问题)或者德国的Spannschrauben(1996)/(2008)判决(正确地指出有意义的专利/权利要求解释仅可能基于绝对地清楚的术语/表意/ 技术教导,其自70年代以来在IT科学方面是公知常识,最近,其成为“词汇基础/句法基础/语义基础//实效性基础”)。这些最高法院的判决暗示:创造性/独创性是以及如何可以并且必须是可识别的和可测量的——因此需要一种还向商业发明提供常设机构的技术。希望今年晚些时候在G20内可以发起也采用这些暗示的行动。
其后,FSTP测试(FSTP=事实筛选和变换处理器)克服建立商业发明的无可非议的事实分析的道路上的所有这些障碍——其也应用于所有的环保/健康/…发明,而非仅MoT发明。其针对创新性确定——独立于其主题范围——其相对于在其发明时的现有技术的“创造性高度”。因此,创新又称发明的创造性高度被定义为在从现有技术开始,即,从现有技术的任意组合开始,要被投入到创建它的最小数量的独立想法。
因此,FSTP方法使得能够无可争辩地在任何主题领域,如在商业或环保或健康主题领域确定发明的最小创造性高度——在独立想法中测量的最小创造性高度。
即:如果商业发明被证明为相对于其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创造性高度,Qpmgp,则这为其建立了其是非显而易见的同样强烈的指示,好像认可MoT发明具有这样的Qpmgp值。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个值是要被投入到寻找发明的创造性想法的数量。因此,仍然保持,该商业发明由于不重要而不是可专利的,仅是商业发明组的辨别(除非它们违反了法律)——并且因此在很多国家都是不符合宪法的。
与这些更近的专利有关的其它考虑是同样重要的,并且在接下来主要描述。
设置要解决的“技术上的”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问题表示提供其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性质和探索解决其的TT.p的足够精确的描述(自然语言描述),以允许将其变换成正式的属性(参见上文)。这种TT.p——也使得有关技术人员能够——使得其成为商业/环保/健康/ 版权/商标/政治TT.p,以及,作为该TT.p的实施例/实现的产品是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技术产品。此外,来自有关的商业/环保/健康/版权 /商标/政治领域的所声称的TT.p受到与上述相同的限制。
对来自这些领域之一的TT.p进行FSTP分析的目的是不直接涉及对该 TT.p的可专利性进行指示,而是涉及首先对于该TT.p的信任建立。公知的是:售卖任何种类的高度创新的产品可能遭遇大量的预留,频繁地被完全证明——但是同时,由于它们所体现出的高度的创新性——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对这样的产品的外来性的某种感觉,其可以显著地推迟它们的被市场的宽的接受。为了避免对于销售高度创新的产品的这样的负面影响——由于它们众所周知出现在尤其是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产品中——或者至少使这样的影响最小化,值得的是:加快其中的信任建立,使得它们实际上比有关现有技术产品优越,即,通过使用FSTP专家系统的启蒙想法而变得有可能(如下文所述)。
这样的“类似专利问题的”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问题的两个简单的示例示出了:传统的智能市场运动的“术语下降”单独并不能建立这样的信任,因为,与现有技术产品的性质(又称TT.i)相比,这样的术语必须立刻被链接以由市场产品的上级性质又称TT.p来支持。
■设“POWER”是新的环保产品的名称,与现有的软糖产品相比,全新的高级软糖避免了对牙齿的损害并且甚至以某种新颖的方式减小了肌肉的弱点——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某些自然的成分以及它们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新的软糖袋子上的这些成分的名称几乎是没有说服力的。市场预留的更多的反转是由即刻可用的值得信任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访问创建的,其被设计成由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可用的手机等来用于POWER的分析的FSTP专家系统,这证明了——单独地响应于可能的POWER客户的任何询问——由于其自然成分的化合物和/或对于食用者的牙齿和肌肉的详细的有益影响,POWER相对于任何现有技术软糖的优越性,由来自证明的医学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引文支持该证据,甚至通过反绎推理将其变为另外的合理的一个或者用另外的合理的一个来补充它来确定任何这样的询问。
■设“EVERON”是新的健康产品的名称,与现有技术的抗MS药物相比,全新的MS解毒药基本上减少了众所周知的MS症状,虽然避免了其大多数副作用,而不生成另外的副作用。如上所述,EVERON 的包装上的当今常见的孤立的术语对于其客户而言几乎没有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对于FSTP专家系统的即刻且同时可用的访问以实现EVRON的FSTP分析,以提供EVERON相对于现有技术MS 药物的创造性高度——关于对于MS症状、其原因和其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
显然:在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领域,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
最后,关于FSTP的“向回跟踪要求保护的性质及其暗示的起源”的能力:向询问用户提供这个能力——尤其是向这样的环保/健康/版权/商标 /共识产生产品的可能的购买者——不仅可以被后者理解,而且还可以被这些性质的发起人理解,并且因此被他们奖励。
总之: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政治创新/发明/TT.p可以由公共(并非免费)可接受的FSTP专家系统变换成TT.p的促进/市场工具,而不怀疑FSTP专家系统的如下能力:a)识别TT.p,b)所有的,c)区分其与所有种类的环保/健康/版权/商标/共识产生现有技术性质/事实的不可否认的/不容置疑的事实,d)通过仔细地描述TT.p的如下优越性:“被TT.p的商业/环保/健康/版权/商标/共识产生技术(即,被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客观的创造性高度Qpmgp≥1)推回,不期望的前沿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所对抗”。
用于这样的冒险的这种促进在没有FSTP专家系统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FSTP专家系统的这种促进用途:
■能够显著地加快宽的接受度,并且因此加快尤其是这些新的种类的技术的创新,主要承载未来的健康的希望——是具有专利系统的主要原因——以及
■不限于上述技术,因为,通过鼓励其可能的用户学习其创新性事实来对创新的产品进行该FSTP种类的促进也可以支持传统的技术。
I.M FSTP的与对国家专利法的在PTR的各个事实方面的应用进行自动化有关的潜
I.M章节详细说明如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甚至NPS中的PTR问题的公正的解决方案可以由FSTP而非指示该解决方案的事实来自动确定。为了实现至少某个这样的过程,pmgp的a.部分至c.部分(参见I.B.2 章节)——总体上表示为“对事实的表意上的规范的公正的解释,NNI”,虽然a.和c.是国际的——必须被正式地建模,以使得FSTP能够自动地将该NNI应用于在该NNI下在其PTR的FSTP分析的一个步骤中确定的事实,以评价这些事实直到其“最终的/非审定的事实”(参见下文,其中,在一个NPS中,任何NNI应用都基于预期/公开内容的某个plcs选项14))。
首先,以下总的评论/提示i)至v)概述了要应用于实现这样的过程的原理,为其提供了同样宽广的上下文,并且因此使得在解释专利申请的与FSTP专家系统有关的以下权利要求时要被记住的“全局帧”被知晓:
i)三个术语NPS/NLS/NNI——根本不具有相同的含义——然而可以基本上被用作同义词,其含义表示在本体上正式地建模的NNI或其一部分。
ii)通过其确定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的和/或语义上的(=plcs)和 /或NNI(=“pmgp/a.至c.”)事实的能力,发明的FSTP分析器还将表意“法律上的确定性”(在评价NPS中的PTR时)的一部分:从其自然语言非程序上的呈现翻译成(半)自动的/正式的PTR测试并且因此翻译成(评价NPS中的PTR时的表意“法律上的确定性”)程序上的呈现。该测试设法递送表示TT.p相对于其RS的(非)显而易见性的无容置疑的事实。因此,NPS中的“法律上的确定性”的含义/表意代表该NPS的法院、技术专家和审查员对该NNI的绝对遵守(在确定PTR问题的这些事实以及在法律上评价它们时)。
即:某个NNI(的一部分)——输入到FSTP中的——被后者翻译成表示/实现与在该NPS下在法律上分析PTR问题有关的法律上的确定性算法。这些算法在PTR上可执行,并且因此递送否则要由遵守司法人员的上述NPS来确定的事实,即,递送与分析该PTR问题有关的法律上的决定。该NNI(的一部分)被其用户输入给FSTP用于具体的PTR解释,或者“通过手动单独地实现的PTR”或者“独立地作为正式的本体的PTR”。这些NNI控制的算法应用于PTR是其在该NNI下的解释。
当在PTR的解释期间区分以下三类不同的事实确定时——又称相同 NNI下的FSTP分析——其对于该NNI的依赖性:
a)没有决定性地影响该PTR的“plcs事实/自由事实”,因为其定义独立于NNI14)
b)可能影响该PTR的“NNI事实”——因此,其不同于该PTR的plcs 事实/自由事实14)——以及
c)最有可能影响其“最终的事实/非已审定事实”,因为NNI的这一部分(即,评价其NNI事实)是纯粹的政治。
即:这样的NNI控制的算法可以针对PTR建立NPS中的法律上的确定性直到仅其plcs事实/普通事实14)或者其整个NNI事实14)或者甚至其prefinal事实/非审定的事实(是或者不是NNI独立的)。
PTR的FSTP分析对于a)至c)的依赖性将在I.M.1至I.M.3章节中简要地讨论。
iii)对于不同种类的事实的这些确定a)至c)内的这些NNI项中的任一个——这些事实中的任一个服从不重要的“自由/…/…/普通的”差异14)——成立:如果其(尚)
1)不是正式地可建模和/或正式地被建模(如,由于缺少与其有关的社会上/法律上充分地精确的共识或者不知晓或者不同意其需要或者…),和/ 或
2)不是通过FSTP自动地可翻译的,和/或
3)不是由FSTP可应用于PTR的在前确定的事实,和/或
4)没有被输入给FSTP,
当在PTR分析中被FSTP提示时,FSTP用户他自己/她自己必须自己做决定。否则,FSTP分析器可能不能够完成确定这些事实a)至c)中的一个14)。关于为什么对于所有可能的PTR事实上可能避免1)至4)中的一个的出现,有非常好的原因,至于任何PTR,NNI对其事实的可能影响的数量是有限的14)
或者,FSTP可以完成关于仅NNI(的一部分)的没有受其“失去的链接”影响的这些部分其PTR分析(因此,递送一类“在这样的NNI下的PTR的碎片的FSTP分析”,其可以确定该NNI的失去的/非可接受的/ 有疑问的部分以及它们对于PTR的FSTP分析的影响)和/或类似地自动地将这样的有疑问的部分(在FSTP用户的控制下的可能的部分和/或相应地强调其的部分)添加至I.B.2.e章节所描述的内容。
iv)PTR的分析中的FSTP自动机的每个和每次决定必须并且可以被呈现给其用户完全可理解的ad-hoc(其中,他/她不需要具有该任务实际上是如何由其来完成的模糊的想法)。即:其必须由FSTP专家系统(即,知识变换的2.中心)根据其用户的请求用某种呈现可呈现给他/她——以“争论模式”甚至实时地,这借助于标准数据库技术可实现,具体地通过其“倒向文献”可实现——包括如表示这些决定的充足的项(要用知识变换的 1.中心来提供)中的FSTP分析器实现其决定所需要的项的替选项,反之亦然。
v)后者能力包括:由FSTP保证,如果其用户请求,则该PTR的可能弱化如与其NNI事实相关的决定的FSTP分析中没有“衰落的链接”——如,其示出了,对于该决定,WS中的所有项以及支持其的所有它们的组合的用途。该要求也应用于FSTP分析器核查任何所声称的AC实际上是对的还是错的。
总之:如果对于PTR对NNI进行正式化,所有这样的失去的链接都被排除,则FSTP完全可以自动决定(即:没有任何用户作用)PTR的TT.p 是否相对于其RS是可专利的:因此其自身可以能够指出该法律上的决定并且可以“通过数学证明”在该NPS中建立法律上的确定性——服从法院的最终的法律上的认可。即:因此,FSTP分析器不再需要将其自身限于仅识别、确定和详细说明针对该PTR表示其TT.p相对于其RS的(非)显而易见性的plcs事实/pmgp事实(以及,将对这些技术上的正式的次要的plcs事实和pmgp事实的估计留给法院的公正的决定)——然而,因此, FSTP自动机也可以针对该PTR问题确定要应用于其的当今的先例以及当今的先例如何应用于其。根据该PTR的技术上的正式的次要的NNI事实,借助于另外要应用的NNI来解释其,还可以正式地得到prefinal(合法地,尚未被法院审定的)事实。
I.M.1–对于PTR的plcs事实/free事实没有NNI影响这通过定义成为正确的14)。然而:当执行它们的基于技能的到正式的D属性/B属性/D概念/B概念的变换时,可能出现与PTR的技术上的基础事实的含义有关的问题(不是基于该变换,与PTR的技术上的主要的或者次要的正式的事实有关)。即:可能在使用自然语言文字和/或其附图的文献的公开内容的所声称的不明确性之外,以及在借助于正式的D属性/B属性/D概念/B概念的精确建模之外,出现争论——其中,两个步骤都由有关技能来引导,参见I.A至I.E章节。
这样的争论在本专利申请的范围之外,即,必须由法院来决定(基于它们自己的或者专家的技术知识,参见I.M.4章节)。即:对于PTR,由于法院对于这些基于技术的翻译的不同判决——而非由于不同的NNI,可能存在不同的plcs事实/自由事实。
I.M.2–对于PTR的plcs事实/free事实的可能的NNI影响对于PTR的 FSTP分析,关于NNI可以如何影响PTR的plcs事实/自由事实,存在3 种不同的方式:通过在其AC上强加i)“plcs限制14)”、ii)“法律限制”和/或iii)“技能限制”。在I.B.2章节中,i)和ii)种类的NNI限制被表示为“b.pmgp”类型的限制,iii)种类的NNI限制作为“c.pmgp”类型的限制。虽然确定i)类型的影响是明显地有限的练习14),然而,确定ii)和或iii)类型的影响通过将其限制为某个最大复杂性可以是有限的练习14)。因此,从I.M.1开始,FSTP通常可以确定PTR的NNI事实14)——至少直到某个最大容忍的“NNI复杂性14)”,如IBM的WATSON工程所示。
此外,甚至有可能更有趣的是:对于很多PTR(不管可能的和通常不重要的plcs限制i)),NNI可能对于其plcs事实完全不具有任何影响——此外,其中,这通常可以由FSTP自动确定(如下所述)——否则,这必须由FSTP用户“通过手动/思考”指出并且被输入给FSTP分析器(连同适当的证明文献/辩护)。
NNI独立于PTR的TT.p的一个示例由‘884专利来提供,即,由相对于‘884-PTR的现有技术RS的‘884TT.p。随后,作者首先“通过手动/思考”对该独立性进行辩护,并且接着解释FSTP分析器如何可以自动确定它。
在‘884优先权日,‘884TT.p已经绝对唯一——与其现有技术相比,并且具体地,与提供适于互联网电话的基本上实时的互联网数据传送的绝对新颖的‘884问题设置相比,两者都在支撑其权利要求的‘884说明书中公开1),2)——如通过其(参见II.A.1.2章节)
(1)认识到需要将整个通信连接认为是由从其源终端到其下降终端全长的数据传送建立的——当其开始判定开始PSTN是否合适——即,而不仅是通过互联网的其数据传送(因为互联网电话呼叫中的PSTN可能是由于如互联网电话呼叫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切换内的附加资源中的一个的暂态非可用性而引起的,而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是极好的),
(2)通过互联网又称数据包交换网络开始该终端到终端数据传送(‘902 US专利的权利要求68和69中的电话呼叫)的非条件性的确定,
(3)单独地监视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能力以及使其信号生成(以开始转换)专门地基于该非常具体的监视结果的能力,其中,
(4)信号生成服从生成其的明确地公开的限制(参见II.A.1.2章节),当受到监视的该具体的传送遭遇
a.跌落到某个带宽阈值以下,因此保护其免受各种“传送阻碍”的影响
b.超过某个带宽阈值,因此保护其免受各种“过载”的影响,或者
c.数据包转送问题,因此保护其免受各种通信的(交换)局部问题的影响,同时考虑到通信连接的终端,
(5)在转换时影响通信连接的能力,以及其
(6)具体的积极的策略(用于开始该PSTN后退):其不等待该(通信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可能的微不足道的问题实际上是否可以示出对互联网电话技术的该数据传输的质量的影响,然而,一旦其检测到该数据传送的某个定义的缺点(如与前向IP数据包有关的缺点或者跌落到其中的带宽阈值以下/超过其中的带宽阈值),则其第一交换机开始PSTN后退——因此,其在完全不需要它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始PSTN后退(参见II.A.1.2章节)。
‘884TT.p的这6个(以及某些另外的)新的特征的精确建模(参见 II.A.2章节)
■需要至少28个独立的B概念10),每个代表独立的创新性的想法10),14),16),以及
■示出了:16个现有技术文献i/TT.i中没有一个具有极小的预期‘884 TT.p的以上新颖性的可能14)(细节请参见II.A.1.3至II.A.2章节)。
‘884特定的见解——与NNI对PTR的plcs事实的可能的影响有关——允许:针对新的TT.p,直接生成其plcs事实等于pmgp事实,否则,本发明不是新的,因此,NNI已经对其极小了其部分预期。此外,如果其所声称的现有技术至少不知道所有的其概念,则发明的TT.p是全新的——其几倍地应用于‘884-TT.p10)和FSTP-TT.p二者。
I.M.3–对于PTR的最终事实/非旁听事实的可能的NNI影响正如I.M.2 章节,最终的事实/非审定的事实必须要收到NNI的影响,即,不需要还减小针对QNNI确定的值。因此,该问题——自动地确定该影响的该问题——与I.M.2问题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将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NNI 事实变换成了二进制的最终的事实/非审定的事实比所有上述变换“在逻辑上/技术上”更简单,但是可以在实效性上是精密的(参见I.M.4章节)。
该精密性存在三个原因。简单的原因是,可能出现如下情况:其中, NNI事实实际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强制的。基本的原因是,当前在所有表意中或者——更不用说——在国际上不存在PTR的NNI事实的普遍的表意上的规范的公正的解释,NNI’——即,不存在与要由NNI’来控制的具体的变换有关的广泛地一致的规则。因此,可以以建模其对该变换的看法的最佳的NPS方向或法院方向形成通常可用的NNI’本体。此外,最坏的原因是:在任何表意中,法院可以将NNI’本体(例如,FSTP专利技术)对其看法的这样的正式化的尝试认为是对独立性的攻击,因此对它们对于接受/时间FSTP技术的对抗反应进行仿真——不承受法律学科学的实际目的是与确定和解释支撑它们的决定的清楚的事实有关的法院的偶然的广阔的自由的最终降低。
从长远来看,FSTP专利技术旨在准确地:代替或者至少降低专利审判权——与其他审判权相比,其是基于容易地可正式化的逻辑见解和实效性见解的更高的程度——根据清楚的法律(用其逻辑和实用性表示),当今最绝对慎重的法院如何取得任何PTR固有的事实以及从其中取得专利的法院判决。
I.M.4–这样的正式化的判定处理中的审查员、专家和法院的角色
以这种方式(如I.M章节所呈现的)将专利法应用于PTR问题可以对任何NPS中的三组司法人员的角色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这些角色可以主要包括:合法地核查和验证提供给PTR分析器的输入和由PTR分析器产生的输出。因此,该输入可以类似于公司的会计凭证,并且因此,该输出可以类似于公司的利润声明/损失声明以及资产负债表。所有这三类证明文献——输入所有的会计凭证,输出评论的利润率损失声明以及资产负债表——因此可以必须被法律认证的审计员合法地证明(并且可能被补充)直到某个合法的会计标准(如USGAAP或者IFRS),该审计员最终可以证明该公司的操作的合法性。即:因此,任何NPS中的这三组司法人员的角色必须变成在其它合法领域公知/接受的角色。
最终,强调了对于PTR问题的这样正式化的决定处理的两个方面。
■通过本体对NNI进行建模。这样的处理在专利法领域可以借助于对于合同法领域的规范性规则的逻辑表示的研究。因此,其看起来被极好地理解,并且因此在对这样的NNI进行建模时不应当出现主要的问题,如以下文献中所述:
○“The Descripti on Logic Handbook”,Edited by Baader et al.,2010,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
○“Formalizing by Ontologiess Patent Precedents for the PTR Problem”,A.Paschke,ongoing research and also as indcated by IBM’sWATSONproject(参见上文)。
NNI本体位于两个复杂性层级之一,其中,很多——如果不是所有——其项可以位于较低的复杂性层级上,即,借助于仅描述性的逻辑(第一级逻辑的子逻辑10))位于经典的本体和推理的于较低的复杂性层级上。在此,正式的逻辑推理是“单调”,即在步骤n>1中推理的事实不能与在之前的步骤1≤m<n中推理的事实相矛盾14)
实现正式的NNI本体和因此精确的NNI本体的一致性是朝着实现 NPS内的合法的安全性的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骤,正如NPS之间的不同——并且更多地用于在国际上对它们进行协调或者甚至标准化(因为它很可能迟早出现在某些国家之间)。
■对PTR的NNI本体控制的FSTP分析的FSTP用户控制。PTR 分析中的NNI本体对FSTP分析器的reasoner的自动控制可以使得 FSTP用户能够逐步地监督该控制。借助于用户接口的允许接通/断开所谓的基于“保护逻辑”(仍然在描述性的逻辑内,参见上文)的NNI本体模型的“metaguard”功能允许甚至与复杂的NNI很好地相处:因此,FSTP用户可以根据他/她的需要激活/去激活NNI对PTR的plcs 事实的具体的约束,以在将专利法应用于与PTR的TT.p相对于其 RS的新颖性/显而易见性有关的判决时筛选法院的所有选项。
总结I章节,FSTP工程主要被强调:由Berlin以外的作者、由来自9 个国家的当前15个教授和22个PhD学生来运行,它们都关心FSTP专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调查在NPS下的FSTP方法的用途及其在最高法院的国家里程碑式判决方面的应用——2个教授和6个PhD学生来自印度。其目的之一是研究“专利法技术”,即,将专利法提高到其自己的新的认识论,十分类似于物理和数学科学,然而甚至比它们更基本。
II.FSTP分析者的实施例的工作——用其应用来解释
II章节解释了I.J章节中描述的FSTP的实施例的工作:知识变换的 1.中心的实施例——当完成PTR分析时,在此为欧洲“’884专利”(EP0929 884B1)相对于其作为RS的16个文献i13)的‘884权利要求2的PTR分析——以及知识变换的2.中心的PTR分析,其以执行将PTR的文献的公开内容翻译成PTR分析的基本事实开始(参见I.H章节)。FSTP分析器实施例的第一步骤以与传统的公正的过程完全相同的方式以确定技术事实开始——对于PTR的TT.p相对于其RS的(非)显而易见性的表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于
■第一事实确定阶段,其以确定所有相关技术上的基础的事实开始,即,TT.p的非正式的D-X).n(与所有的TT.i有关),从其首先取得文献i中的X).n公开内容与它们的对等的X.i).n公开内容之间的D-ANC关系(即,PTR的技术上的主要的事实,在US术语学中为:“graham”事实),因此,从后者中取得B-ANC关系4)(参见II.A.1.1 至II.A.1.4章节),以及
■第二事实确定阶段,其自动地将PTR的D-ANC矩阵/B-ANC矩阵变换成D层级/B层级上的技术上的次要的事实,变换成基本的plcs 事实/pmgp事实(参见II.A.2.1、II.A.2.2章节)。
因此,FSTP分析器的实施例支持避免在PTR分析中,在通过重复地检查这些含义是否可以精确地反映支撑其1)的TT.p来解释时,使用权利要求的术语的未充分考虑地确定的含义,因此使得这些含义不矛盾又称与专利说明书一致(参见II.A.1.1至II.A.1.2章节)。然而,这听起来对于外行而言是简单的,D层级的真正的困难由于自然语言的错综复杂和使用自然语言的PTR文献的公开内容5)而通常是不可避免的(仍然参见I.A至I.E 章节)。知晓它们的FSTP分析器的实施例可以支持将这些术语和涉及它们的含义/性质/属性从技术事实的D层级的信息呈现变换成这些技术实施的上述B层级的信息呈现——此外,还尽可能地对这些含义进行正式化5)
II.A章节整体上描述了FSTP分析器的实施例的工作。为了清楚起见,其文献特定的事实确定被放在II.B和II.C章节中。
II.A对FSTP分析者的实施例的整体描述——用‘884PTR来例示
如上所述,II.A章节被分成II.A.1章节和II.A.2章节,其通过将它们应用于‘884PTR整体上解释了FSTP分析器的第一、第二事实确定阶段的功能的实施例,将对这些事实的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的评价留给了 FSTP用户,如针对‘884案例10)所示(虽然二者也都可以被自动地评价至少直到某个受限的pmgp复杂度14))。
■II.A.1章节被分成了II.A.1.1部分至II.A.1.4部分,其解释了FSTP 分析器实施例的4个方面,从正确地识别/解释专利的自然语言公开内容(如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以及鉴于现有技术)以及从它们得到PTR 的正式的D-ANC矩阵/B-ANC矩阵,然而
■II.A.2章节被分成了II.A.2.1部分至II.A.2.2部分,其解释了FSTP 分析器实施例如何从这样的D-ANC矩阵/B-ANC矩阵取得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的plcs事实/pmgp(语义上的/创造性的)事实。
图5a示出了任何PTR分析中的任何FSTP分析器实施例中的知识变换的1.中心的功能的唤起。本实施例的第一步骤(图5a的顶部处)当前必须由FSTP用户交互式地执行,如II.A.1.1至II.A.1.2章节(以及以上 plcs估计/pmgp估计)所解释的。FSTP分析器实施例的所有其它方面由其自治地可执行。图5b示出了所有这些步骤按照几乎任意的顺序可执行,如箭头所示。
II.A.1第一事实确定阶段——用‘884-PTR来例示
II.A.1.1至II.A.1.2章节对FSTP分析器实施例的描述——借助于‘884 专利示例——告知,对于有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针对PTR正确地且完全地掌握TT.p的元素X的所有的有关性质X).n——即,文献p中针对 TT.p明确地和隐晦地1),2)使用的和公开的所有技术术语X的所有含义X).n ——并不是不重要的。如果这些术语在多个文献中以十分不同的含义频繁地被使用——通常是如下情况:PTR来自通信技术(参见下文),则这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活动。因此,重复地读取这些元素的性质的公开内容并且仔细地对它们进行比较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寻找如下内容的其它途径:文献p的说明书中实际上公开了TT.p的这些术语又称元素X的什么精确的含义/性质——与现有技术文献i的说明书中所公开的TT,i的对等元素 X.i的含义/性质相比/相对。因此,元素X的这些精确的有关性质X).n的初始确定在D层级的表意呈现方面代替,并且基于技术人员对于这些术语 /表意/公开内容的理解(参见I.A至I.E章节)。即:在更尖锐的属性和概念(参见I.D至I.E章节)的情况下,B层级的表意呈现不需要用于该初始确定,然而在其提炼(有时是必须的)中可能频繁地需要。采用‘884-PTR 示例:其TT.p——在两个层级的表意呈现方面——基于4个技术术语“交换机”、“网络”、“转换”和“信号”,其因此被选择作为具有在II.B章节中精确地确定的属性的TT.p的“元素X”,而任何文献i/TT.i中的四个对等的术语/元素X.i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又称性质,如II.C章节中详细地说明的。
II.A.1.3章节详细说明了4个X的D属性X).n(在I.B章节中确定的)与X.i).n之间的关系——结果被放在一起作为尚不清楚的plcs依赖性 /pmgp依赖性的‘884-D-ANC矩阵。
II.A.1.4示出了对D-ANC矩阵至B-ANC矩阵以及后者的plcs独立性 /pmgp独立性进行精化10)
II.A.1.1正确地掌握PTR的TT.p的元素X的所有有关属性的实施例支撑
以上16个文献i使得彼此不同(有时完全不同)的含义与它们的对等的4个X.i相关联。以下‘884-D-ANC矩阵/B-ANC矩阵以及II.B至II.C 章节将说明实际上没有X.i).n接近TT.p的对等的X).n——然而,通过将它们与很多TT.i的性质相比较,方便了精确地掌握‘884-TT.p的很多有关性质,即使它们十分不同。
如上所述,掌握PTR的TT.p的有关性质及其X的X).n是要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仔细地考虑与TT.p和TT.i有关的所有文献的公开内容来执行的重要的活动(参见I.A至I.E章节)。在此,FSTP分析器实际上可以借助于所有文献的自动的原文分析来帮助(即,通过对它们进行索引,相应地对它们进行标记和/或在某些可能的语义上进行提示标记的构思)——然而对于该步骤的最终的责任通常由FSTP用户来保持。
频繁地,不可能在完成将FSTP随后应用于其PTR之前,精确地和/ 或完全地终止与专利的TT.p有关的第一解析活动,这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与TT.p的精确的技术上的哲理有关的问题可能在如下情况下发生:当详尽地搜索AC的TT.p提出了这些问题时——因为由自动 reasoner/prover进行的该搜索可以由正式的逻辑来检查实际上找到 AC的最大可能的机会,这对于人类思维而言通常(在两种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以及
■与TT.p有关的非常新的问题可能在文献i被添加到PTR的RS时产生,这为TT.p提供了次要的要被改变的AC/完全不改变的AC的存在的机会14),即,可能带来与原始的现有技术RS的差异,迄今为止尚未简单地被注意到(如II.C.16章节中的案例)。
总之,正确地掌握TT.p的技术哲理通常需要高度迭代的处理——要保证的是:支撑以下独立权利要求的‘884-TT.p的该实施例不存在问题。其可以以TT.p开始,其在技术上是不完整的或者甚至是错误的——然而,其因此可以别详细说明并且不可避免地被确定,因为迭代实际上达到双重检查和最大化Qplcs和Qpmgp的值,为此,首先验证其plcs事实/pmgp事实的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即:精确地掌握PTR的TT.p的FSTP技术信任“通过做来学习”的哲理——对于执行延长PTR的FSTP分析的初始阶段以正确地得到所发起的它的这些重复的步骤,不存在替选,如在此所讨论的TT.p的实施例所实现的。
II.A.1.2在正确地判定884-TT.p时非常失败的法院的两个真实的示例
超过对‘884TT.p的实施例的以上讨论,本章节说明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参见I.D章节)绝对不需要在首次感觉已经掌握了其工作时即时地欣然接受所所声称的专利的技术教导,因为其可能在仅阅读其权利要求的文字时出现:以这种简单的方式继续进行已经使得具有非常好的声誉的两个法院进入在‘884案件中反对它们的较早的先例进行判决的棘手的情况,在德国,是Bundesgerichtshof3),BGH的Xth Panel,而在US,为Delaware3)的District Court(两个判决当前都在审查中)。
对于在EU应当合法的“基于权利要求的文字的TT.p”,必须针对其另外地证实:
i)其解决了由专利的说明书提出的要由其TT.p解决的问题(EPC69条)以及
ii)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本专利的说明书相矛盾(参见EPC69条),否则,该权利要求的解释——以及因此所声称的TT.p是不合法的并且必须被去掉。
仅这些确认使得该所声称的TT.p合法1),2)——并且,这排除了改变/ 忽略该问题和/或使得该TT.p解决该问题的某个公开内容。
在确定专利的TT.p时对于测量预防的绝对需要最后借助于‘884示范来证明:其清楚地揭露了以下两者之间的真正生动的差异:
■初始假定所声称的TT.p,由于对其强加了仅‘884权利要求的限制,以及
■合法的‘884TT.p,由于另外向其强加了以上限制i)和ii)。该差异是专利法院案件中的大多数有争议的争论的主要原因——虽然这样的争论在技术上通常可以被简单地认为被非技术人员立刻可掌握。
为了以示出该生动的差异开始:col.20至21中的‘884专利的权利要求1和2的英文文字包含4个元素/术语:“交换”、“数据包交换网络”、“改变”和“信号”,其中,它们的含义至少限于:“…将数据从第一交换机发送给第二交换机…”、“…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对数据包进行数据包交换传输…”、“…检查是否存在用于传送给与第二交换机的线交换链接的控制信号,其中,该信号被终端设备的用或者网络管理发送…”、“…改变为线交换数声称输…”。
根据这些‘884权利要求限制可得,所声称的‘884TT.p是任何数据包对的两个交换机与线交换网络18)之间的数据传送6)过程(通常为了简洁而省略了“过程”)。此外,‘884说明书清楚地指出了要由‘884TT.p来解决的“‘884问题”:即,其必须是“…基本上实时的数据传送…对于互联网电话通信尤其重要”。(col.3:59-62),由‘884权利要求8并且另外地由如col.2:7-14,3:13-14,3:21-25,4:1-2,7:24-25,8:5-9证实。
技术人员立刻认识到,‘884权利要求1的文字的很少的限制没有保证仅受它们限制的数据传送的实时7)质量:即,其允许“非实时”数据传送,因为权利要求的文字无处强迫其正在被触发的信号,虽然,如数据包交换网络完全被堵塞,或者两个交换机中的一个检测到使用互联网变得不可能8)。因此,这样的“仅‘884权利要求显示强迫的/强迫”所声称的‘884TT.p 不能满足解决‘884说明书提出的清楚地指出的‘884问题14)的合法要求,其用粗体印刷。
该“仅‘884权利要求显示强迫的/强迫”所声称的‘884TT.p还违反了——由于上述原因——在技术细节方面描述了‘884TRANSFER如何工作的两个另外的‘884公开内容,即:
col.9:37-41:“…转换控制设备711…(a)监视TRANSFER的带宽(b) understep或者超过某个带宽和/或在转发IP数据包时出现延时的情况下8)…以自动地释放控制命令以 转换…”,
col.9:43-52:“为了从数据包交换变为线交换,…(c)通过线交换单元实现的连接…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所有要到来的数据不再通过IP交换机72 而是通过线交换单元73来定向8)”。
虽然该“仅‘884权利要求显示强迫的/强迫”所声称的‘884TT.p不是根据所有这些引用的要求来工作——如在前的段落所解释的——然而,EPC69条的两个要求通过合法的1)‘884数据传送/TRANSFER来满足(其解决了‘884问题并且按照所指定的来工作),因为其
i)的确保持了实施7)质量(c)——根据电话呼叫14),20)的要求——因为该TRANSFER20)
ii)的确主动地生成了实时质量保持转变信号,一旦其给定地监视 TRANSFER20)(a)——出现终端到终端——检测如下风险的指示:该实时质量可能丢失(b)。
即:以上限制(a)至(c)——除了单独的‘884权利要求1的文字的限制——关于EPC1),2),对于要合法的‘884TT.p而言是强制的。忽略其中的一个是不合法的14)
与现有技术(用“仅‘884权利要求限制强迫的/强迫”以及因此不合法的/所声称的‘884TT.p表示的)相比,该合法的TT.p实际上是创新——这两个TT在技术上彼此非常不同,无论如何——通过类推来解释:合法的‘884TT.p涉及(不合法的)现有技术数据所所声称的TT.p,正如气袋涉及救生衣。合法的‘884TT.p生动地执行以上步骤i)至ii),正如气袋在已经检测到撞击风险之后至少0.5秒生动地自己自动生成释放信号以充气——即,即使后来没有出现撞击——然而“仅‘884权利要求限制基于的” /不合法的所声称的‘884TT.p——正如救生衣——不会自己自动生成释放信号以充气/转变,然而,其用户必须生成它(根据他的判断并且根据他/ 她的合理考虑),从不冒其不必要的风险,即,仅在或者甚至在紧急情况实际上已经出现之后。
在II.A.1.1至II.A.1.2最后:正确地且完全地掌握和呈现PTR分析中的TT.p的所有性质——而不管它们是用自然语言被呈现或被正式化(参见I.C章节的最后部分)——不仅在PTR的FSTP分析中,而且在PTR 的任何种类的合法的分析中都是大的问题,即,在其通常的/传统的分析中也是大的问题。虽然假定PTR的FSTP分析可能保证避免错误地和/或不完全地呈现其TT.p可能是大的误解,然而,FSTP分析基本上有助于用户实际上避免对TT.p的任何错误表示:即,FSTP方法强迫他/她很多次双重检查TT.p的性质的相关性和完整性——在很多初始的重复过程统称不可避免期间(参见II.A.1.1章节的最后的段落),然而,由其在形成PTR 问题的冗余的B层级呈现时14),其被引入以使得能够进行双重检查(在其中)——这些性质之一的非检测的/“剩余的”错误表示是非常不可能的(假定有序地进行了工作)。
II.A.1.3PTR的D-ANC矩阵的FSTP分析者实施例的确定——用‘884PTR来例示
从这样提供的技术上的基础的正式的事实/非正式的事实开始(参见上述段落),FSTP、其用户自动地可以确定PTR的技术上的正式的主要的事实,即,其D-ANC矩阵。
如,如II.A.1.2章节所示,‘884独立权利要求的文字使用4个——在非常频繁地使用的通信技术中——关键的术语/元素,A≤X≤D。即:“交换机”(X=A)、“网络”(X=B)、“改变”(X=C)以及“控制信号”(X=D)。这些4个‘884元素/术语的精确的性质如‘884专利所公开的——以及如技术人员鉴于现有技术所理解的(关于它们的相关性,参见I.A.5章节)——通过在II.B章节中定义的D属性X).n来描述,其中,A≤X≤D,n=1,2,3,…。
为了提供对这些15个技术上的基本事实的含义又称‘884D属性X).n 的初始的快速的概述,如下非常含糊地/不完整地给出它们:
■D-A).1,作为“在‘884信号处的2个‘884交换机与变化之间的通常的数据传送(DT)”交换属性,
■D-A).2,作为“实时DT质量的可能的错误/丢失”交换属性,
■D-A).3,作为“仅该通信连接的变化和在呼叫建立期间的”交换属性,
■D-A).4,作为“直接电话连接可能性”交换属性,
■D-A).5,作为“由呼叫建立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PSN)实现的呼叫DT的任何时候的开始”交换属性,
■D-A).6,作为“对PSN的永久的/不同的访问和线交换网络(LSN)”交换属性,
■D-B).1,作为“包括任何可访问的LSN和PSN对”网络属性,
■D-C).1,作为“独立于PSN的LSN连接建立是可能的”变化属性,
■D-C).2,作为“重新传输自由用户数据PSN传送是可能的”变化属性,
■D-C).3,作为“延时≤0.5秒是可能的”变化属性,
■D-C).4,作为“没有用于所需要的PSN DT的初始一致性”变化属性,
■D-C).5,作为“没有用于变成所需要的LSN DT的稍后的一致性”变化属性,
■D-D).1,作为“外部源+2个生成原因或者内部源+很多生成原因”信号属性,
■D-D).2,作为“从不服从LSN非可访问性的转变的触发”信号属性,
■D-D).3,作为“从不服从任何用户信息或证实的转变的触发”信号属性。
精确的D-X).n的这些概略时中所使用的表意示出了如下性质/含义,将其与术语A-D相关联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比与它们相关联的外行包含更多基于技能的信息。
重新布置II.B和II.C的非正式的结果/正式的结果得到了D-ANC矩阵3)。 3)
在‘884案例中,文献i的属性X.i).n(参见II.C章节)不需要完整的描述,因为电信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文献i的公开内容直接确定其中哪一个D-ANC关系对于它们的对等的X).n成立。否则,可以完整且正式地描述X.i).n,正如X).n——再次:这二者如技术人员鉴于现有技术(关于其相关性,参见I.A.5章节)所理解的那样——以使得FSTP能够自动确定D-ANC矩阵。
该D-ANC矩阵通过16个现有技术文献示出了15个‘884属性D-X).n 的这些
仅4个被文献i给出意见,即,仅对于4个列,存在i,其中,“D-X.i).n ants D-X).n”,
11个D-X).n完全没有被给出意见 9),即,对于11个列以及所有的i,“D-X.i).nnot-ants D-X).n”都成立,
在每个文献i中至少有7个D-X).n相矛盾,即,对于任何i,至少存在7个“D-X.i).n contradict D-X).n”。
因此,在D层级上与‘884技术上的主要的事实有关的这3行看起来提供了‘884TT.p相对于现有技术(用‘884RS表示)的非显而易见性的第一表示——然而,至今没有提及与D概念的独立性有关的内容。B-ANC矩阵示出了该表示因此尚不是决定性的。
最后,对在本上下文中使用正式的属性的可允许性进行合适的评论,如由SFTP技术所实践的。通过使用正式的属性精确地呈现PTR的TT.p 及其TT.i,即它们的术语的含义——迄今在专利法上下文中是独特的,在描述PTR的实质时不实践该精确性——通过如下形式的传递性法律逻辑不受限制地被合法化:
“如果下式成立: 以及 则下式也成立:
在此,15个正式的‘884性质中的每个在逻辑上等于其自然语言/图形‘884公开内容,总体是相应的“非正式的‘884属性”(参见II.B章节)。因此,
表示的包括文献i中的各个自然语言/图形公开内容的对等的“非正式的文献i属性”。II.C章节确定非正式的属性与正式的属性之间的D-ANC关系。因此,由于上述传递性法律,相同的D-ANC关系在自然语言/图形文献i公开内容与自然语言/图形‘884公开内容之间也同样成立。
换言之:正式的属性从上述文献i(1≤i≤16)中的对等的自然语言/图形公开内容与‘884专利之间的D-ANC关系中可除去——即,不影响它们之间的D-ANC关系。对D-ANC矩阵进行补充,使得其还示出D-X).n的基本的原始的自然语言/图形公开内容,并且,D-X.i).n可以仅要求通过向其每个项添加塔使得其成为3维,即,向每个行15个这样的塔,即,通过向15个正式的‘884熟悉各D-X).n中的每个添加其自然语言/图形‘884 公开内容的相应的塔,并且将同样的塔应用于16个文献i中的每个的正式的15个D-X.i).n项中的每个。
15个‘884-D属性(以及它们所涉及的概念)通过紧致化并且将其自然语言/图形的TT.i的公开内容的大量信息“详细说明至技术细节”而不仅产生对‘884TT.p的更精确的理解,而且,它们针对它们所有建立了唯一的参考系统:关于确定‘884专利的自然语言/图形的公开内容与16个文献i之间的上述D-ANC关系,甚至更重要的是B属性。
II.A.1.4PTR的B-ANC矩阵的FSTP分析者实施例的确定——用‘884PTR来例示
在D层级上,可能很难指出PTR的D-ANC矩阵是否是完整的并且是否独立于plcs/pmgp(参见I.A.5和I.B.1章节)。因此,其FSTP分析要求将其呈现在B层级上,因此,不仅增加了针对其识别的属性/性质的完整性的可能性,而且也增加了评价B-ANC矩阵的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的能力。
换言之:虽然现有技术的D属性/性质的1-cM、支撑它们的发明的想法10)在D层级已经存在,然而,这些想法的plcs独立性/pmgp独立性——先例所要求的——可能很难证明,因为D属性通常共享D概念。期望B 层级能够解决该问题。
这样的plcs独立性/pmgp独立性的集合以及甚至二进制B属性/概念针对‘884-PTR直接可取得10)——在其它情况下,这可能更困难14)。注意,该B属性/概念的集合通常不唯一,即,可能存在替选的B属性/概念14)
‘884D-ANC矩阵的概念化用28个B-X).n的联合代替15个D-X).n。其中,4个D-X).n——需要“概念上的分解”的A).1、A).2、D).2和D).3 ——用17个B-X).n的联合来代替。如:属性D).2(参见II.B章节)用2 个B层级属性,即“如果C.23=Y且C.24=Y,则D).2=Y”,来代替。这些4个D-X).n被分解成若干个B-C.k,如B-ANC矩阵中用粗水平线所强调的。其它11个D-X).n用相应的11个B属性/B概念B-X).12至B-X).22 来代替。
B-ANC矩阵通过16个现有技术文献示出了28个‘884属性B-X).k
仅19个被文献i给出意见,即,仅对于19个列,存在某个i,其中,“B-X.i).k antsB-X).k”,
9个B-X).k完全没有被给出意见 9),即,对于 k=1,7,13,14,18,19,22,23,25以及所有的i,“B-X.i).k not-ants B-X).k”都成立,
在每个文献i中至少有9个B-X).k相矛盾,即,对于任何i,至少存在9个“B-X.i).k contradict B-X).k”。
这表示——如II.A.2章节的结尾部分通过3个方点所详细解释的——与借助于D-ANC矩阵——其有时甚至是有问题的——来执行,如果借助于B-ANC矩阵来执行时FSTP分析的增加的重要性。
II.A.2第二FSTP事实确定阶段——用‘884PTR来例示
通过解释其在支持从PTR的D-ANC矩阵/B-ANC矩阵取得其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的和plcs-D事实/plcs-B事实时的工作,针对技术人员,说明了FSTP分析器的第二事实确定阶段的实施例。
并非该取得的所有步骤都对于该FSTP专利应用是相关的。正如在D 层级呈现到B层级呈现的PTR问题的变换的情况下,II.A.1.4章节已经强调了,在B层级,
■另外的暗示的公开内容由技术事实的技术技能来刺激,该技术事实已经在FSTP分析器的事实确定中被考虑进去。即:以上4个元素的B表意/含义不仅是它们的D表意/含义的精化,而且——为了澄清待定的独立性问题——B表意/含义通过另外的“较低层级的”技术特征的基于PTR特定的暗示的技能的公开内容,在语义上“丰富”了这些D表意/含义。这使得能够将它们的D表意/含义变换成二进制 B属性/概念的联合。
■对B-ANC矩阵的plcs独立性和pmgp独立性14)的评价可以由FSTP 用户10)来执行和/或由FSTP分析器来自动执行——这两种情况都对该FSTP专利应用没有暗示(因此不需要被FSTP分析器的实施例考虑)。
II.A.2.1在D层级/B层级确定技术上的次要基本事实——基本的FSTP测试
这个事实是在D层级/B层级通过以下框中的“第二级别的FSTP测试”来确定。即:在此仅针对完成提供“第一基础的FSTP测试”。它们的文字稍微适合‘884案件。
两个测试都监视最高法院的先例(参见I.F章节)。第二基本FSTP测试示出了乍一看在‘884D-ANC矩阵/B-ANC矩阵处不存在自由的0-AC,更不用说元素方向和/或没有矛盾的0-AC14)。即:‘884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础D事实/B事实的确定是不重要的。
更精确地,将第二基础FSTP测试应用于‘884D-ANC矩阵/B-ANC矩阵对于‘884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事实,示出了:对于正常的预期关系,q= ∞/∞,因为两个矩阵都不包括除了(4个D元素A-D的)B以外的其它D元素——即,所有的D属性、B属性/概念——通过单个D层级0-AC 或B层级0-AC来预期13)。并且甚至在自由预期关系的情况下(任何NPS 都不允许),‘884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基本事实的q值在两个层级上仍然是∞/∞14)
II.A.2.2在B层级确定技术上的次要的语义事实和创造性事实——充分的FSTP测
对于II.A的其余部分,D层级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是由于其以上解释的各种问题。此外,在‘884PTR的技术上的次要的B事实中,仅其Qplcs值/Qpmgp值被取得和讨论——即,所有最短Qplcs路径/Qpmgp路径的自动可确定的集合被搁置——其是从‘884RS的组合的B-hull开始发明‘884TT.p 所需要的独立想法的数量的下界14),10)。因此,FSTP分析器通过重复地应用与独立想法的表意有关的德国BGH的可能的先例来在B层级确定该数量(参见I.F章节)。
精确地重复该应用——由于其思想上的复杂性——实际上在没有对由FSTP分析的术语/表意强迫的PTR问题的精确性和正式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仅使用自然语言是不够的5):在清楚地定义的但是复杂的合法的案例中,任何自然语言满足了很多人类的要求,但是没有满足事实确定问题的要求。即,其将PTR问题变换成对于存在q-AC的情况确定独立的 1-cM的最小数量q的限定的详尽的搜索问题14)
在‘884案例中,所有AC的有限集合,RS+,包括164(即,65536)个四倍,这是由于元素14).B<A.i,B.j,C.k,D.l>的所有组合,其中,1<=I,j,k, l<=16,其属性可以组合在预期组合AC中。任何四倍又称AC的四倍组分包括6/1/5/3——15/1/5/7——支撑D-ANC矩阵/B-ANC矩阵的项的D属性/B属性的tupel。
FSTP分析器可以通过对所有AC的有限的详尽的检查确定——可以在D-ANC矩阵/B-ANC矩阵中沿着列的方向来组织哪个和/或检查并非所有的组合或其四倍或者其属性和/或仅部分地检查至少一个组合或四倍或属性和/或在横贯RS+时应用其它效率捷径——
■如果正常的plcs选项14).A/B/C被假定为pmgp,则RS+中完全不存在 AC,即,Qpmgp=∞。
■如果仅元素完整性保护plcs选项被假定为pmgp14).B/C,则组合<A.6, B.6,C.6,D.2>的B属性四倍可以得到Qpmgp=17的值——证明,考虑到预期‘884TT.p,‘884现有技术的至少17个独立的1-cM不可避免地用于将RS的缺乏降为“0”10)。即,为此,最少地需要至少17个独立的概念上的修改又称现有技术的1-cM,因此,17个独立想法10)产生了这些17个1-CM,使得TT.p通过RS+/mod(17-cM)来预期14)。其中,该特殊的17-cM被定义为——在(A.6,B.6,C.6,D.2)的该具体的B属性四倍中,即在相对于B-ANC矩阵的该具体的AC中——将任何N相或C相变成A项。
■如果自由plcs选项被假定为pmgp14).C,则q的最小值仍然等于9 ——表示在16个现有技术文献i中的任一个中没有公开至少9个‘884 概念(或者甚至没有被其排斥在外/与其相矛盾)——然而,没有NPS 的pmgp允许在将Qpmgp-AC合在一起方面的该灵活性14)
最后,注意,FSTP分析器实施例的工作的该示例解释了重要的现象:为什么技术问题的后见之明的声称明显的解决方案通过现有技术而不明显。即,PTR的次要的技术上的创新性事实示出了,因此,发明该TT.p 实际上需要认识现有技术的技术上的整个修改(在此为:至少17个独立的1-cM10)),虽然这些修改完全不吸引人,因为(即,这些17个独立于 plcs的和独立于pmgp的1-dM的)其中任何单独的一个看起来是这样的“难以觉察的”、“技术上不普通的”、“不重要的”,而同时,也是“在技术认识方面非常复杂和昂贵的”。在‘884案例中,被堵塞了很多年的、认识它们的技术上的确定的、不舒服的可忽略性的该聚结,对于满足互联网电话通讯的时长需要而言是可独立的——即,这些看起来边缘的可忽略性。
II.B确定‘884TT.p的D属性
如II.A章节的开始部分所述,在此,在‘884专利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884TT.p(即,‘884方法权利要求的)的4个‘884元素的15个 D属性X).n通过识别它们的自然语言/图形‘884公开内容(=技术上的基本的非正式的事实)来确定,并且将它们变换成这些更精确的“正式的”‘884属性。为了高效,随后,对自然语言/图形‘884公开内容的该识别仅每个参考发生,它们的D概念没有被评论18),并且也省去了这些非正式的公开内容的称为这些15个正式的‘884属性的任何变换的另外的中间阶段。注意,这些正式的属性是识别这样的有关公开内容期间的很多迭代的结果,即,重复地重新精化它们。
作为这些重复的结果的对15个‘884D属性的随后的定义——包括它们的对明确的和隐含的D公开内容1)的参考——呈现在唯一的方案中,其包括重现句子片段和简称期望表示:
■对‘884D属性的定义(粗体)后面是对证明其的‘884公开内容的参考。
■通过“CsoD-X).n…”(Cso=的结果)——该简称表示“D-X.i).n not-ants D-X).n”或者甚至“D-X.i).n contradicts D-X).n”(=“naoc”,这两者都在II.C.i章节中确定)——至少一个条件和/或D-X.i).n被给定,其文献i中的公开内容,这两个关系中的至少第一个成立。
■“II.C.i”行识别公开了这样的“naock”D-X.i).n的文献i,如II.C.i 章节中所确定的。
最后,关于BGH先例:‘884TT.p要用于解释‘884权利要求。这表示,对于所有的‘884元素,限制应用,其是可独立的,以实现互联网电话通讯的数据传送的实时质量(如‘884说明书所公开的,参见II.A.1.2章节)。
D-A).1‘884“交换机”属性状态:“第一交换机总体上位于其用户线之前< 或者之后,其在此被忽略>,并且知道至第二交换机的所考虑的通信连接中的数据传送,并且执行通常从数据包交换网络到线交换网络的第一转变,然而,如果并且仅如果‘884信号被检测到并且线交换链接是可用的并且被建立,其中,该检测可以出现在任何时候”。
针对‘884专利的权利要求1和2中的示例以及col.9:23-41中的‘884 信号,公开了‘884“交换机”属性D-A).1。
CsoD-A).1,如果在文献i中,“第二交换机”、“所考虑的通信连接中的数据传送”、“在检测到‘884信号的情况下的转变”和/或“数据包交换网络”不是与其的或者相矛盾的(=“naoc”)。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1成立。
D-A).2“在威胁数据传送的实时质量的损失的情况下,第一交换机自动地触发器从数据包交换转变成线交换传送”。
如col.9:23-52的权利要求8和‘884说明书中公开了D-A).2,参见II.A.1.2章节。
CsoD-A).2,如果在文献i中是通过所考虑的通信连接来触发的变化,如果其满足了II.A.1.2章节的条件,和/或超过了第二交换机处的某个噪声等级。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2成立。
D-A).3“第一交换机能够在其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数据包交换的数据传送的开始,并且在该数据传送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中断通信连接情况下转变,并且仅由其单独触发”。
‘884权利要求1、2、8、10、11以及如col.3:15-19、3:57-62、7:18-26、 9:23-52和11:33-39(图5a)中公开了D-A).3。
CsoD-A).3如果在文献i中为naoc:数据包交换网络,和/或该转变可以在其数据交换的数据传送的开始和/或在该数据传送的情况下和/或在没有中断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出现和/或仅由其单独地触发。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3成立。
D-A).4:“第一交换机具有用于连接至少一个ISDN或者模拟或移动电话的接口”。
CsoD-A).4如果在文献i中为naoc:这样的电话的连接可能性。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4成立。
D-A).5:“第一交换机通常通过开始电话呼叫建立或者通常通过建立实时通信连接17)来开始所考虑的数据包交换的数据传送”。
通过col.9:8-10公开了D-A).5:该公开内容描述了‘884数据传送通过数据包交换开始。即:不存在用于先于开始电话呼叫的建立的电话呼叫的数据包交换的数据传送,即,其在呼叫建立的情况下或者在通信连接建立的情况下开始。
CsoD-A).5如果在文献i中必须在某种不同的事情的情况下开始用于呼叫的数据传送,如,在首次建立网络连接或V.120连接或者请求访问19) 或者为naoc的情况下:电话呼叫和/或数据包交换网络。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5成立。
D-A).6:“第一交换机——如果其不是网络的一部分,参见以上D-A).1——具有至线交换网络以及至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永久入口”。
‘884权利要求1和2公开了D-A).6——这两个权利要求对于它们的交换,通过权利要求1中的该线交换网络上的拨号交换线并且通过权利要求 2中的永久的线——以及col.7:49-52中的图1的公开内容、以及 col.8:34-52、9:42-52中的图4的公开内容(分别是IP交换机72的以及线交换设备73的,这二者示出了用于它们的两个网络入口的两个单独的线),提供了至线交换网络和至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永久的入口。
CsoD-A).6如果在文献i中仅公开了用于访问两个交换功能的一个网络入口,如ISDN和其它“集成”网络的情况,或者是naoc:任意访问细节和/或数据包交换网络。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A).6成立。
D-B).1:“‘884TT.p可应用于数据包和线交换网络的任意组合”。
CsoD-B).1如果在文献i中仅公开了单个ISDN(但是没有两个网络,线交换网络和数据包交换网络),或者仅公开了另外的单个集成网络,或者根本没有公开任意的数据包交换网络,或者没有公开其对于这样的网络组合的发明的广泛的应用。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i≠3或6,CsoD-B).1成立。
D-C).1:“线交换连接的建立独立于数据包交换网络”。
通过线交换设备73在‘884说明书中公开了D-C).1,col.8:47-50。其包括数字耦接731,需要用于通过线交换网络来交换电话通道,并且建立用于变化的线交换连接,或者作为“新的”ISDN/PSTN连接,或者通过对其进行复用/解复用,在现有的ISDN/PSDN连接上,col.10:56-63、 11:18-23。在这两种情况下,其与数据包交换网络没有接触。
CsoD-C).1,如果在文献i中,假设的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总的故障使得不可能建立线交换连接(如在ISDN或者MUMTS情况下),或者如果这通过设计是不可能的,不管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没有问题的功能。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i≠6,CsoD-C).1成立。
D-C).2:“用户数据传送的至少一部分出现没有重新传输”。
如在col.3:61-62中通过描述‘884数据传送可以适于互联网电话通讯而公开了D-C).2,其中,col7:1和8:39公开了为此目的UDP的用途。满足该要求避免了传送的语音信号——包含剩余的位错——被重新传送——因此另外篡改了其,尤其是在其被压缩的情况下,col2:9-10、8:39-46。
CsoD-C).2,如果在文献i中,每个用户数据传送通过X.25或者TCP 或者另外的剩余的位错和/或数据包丢失避免协议,在数据包交换网络上发生(因为这些可避免的情况通常“重新传输”所涉及的数据包并且因此使得数据传送不适于电话通讯)——其在如UDP没有被公开用于互联网数据传送(但是近TCP)的情况下,或者仅当ISDN-D通道用于用户数据时,或者仅“数据网络”被设想时(如这些通常使用这样的“所有剩余的错误避免”协议)成立。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C).2成立。
D-C).3:“通信连接的数据传送的延时≤0.5秒”。
col.2:10和7:11-12中公开了D-C).3。
CsoD-C).3如果在文献i中为naoc:该数据传送或者其上限最大为0.5 秒延时。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C).3成立。
D-C).4和D-C).5:“没有情况要求第一交换机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实现与网络或第二交换机或其用户的一致性
D-C).4:初始用于开始发送电话呼叫数据或者
D-C).5:在任何时候用于开始转换或者线交换数据传送,如果存在‘884信号”。
通过权利要求1和2公开了D-C).4和D-C).5,两个权利要求使得第一交换机能够单方面地(即,没有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实现任何种类的一致性)在任何时间开始给电话呼叫特定的数据的第二交换机、至后者的数据包交换传送,如果仅存在‘884信号,其至线交换数据传送的转换。
CsoD-C).4&CsoD-C).5如果在文献i中先于开始电话呼叫,第一交换机必须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实现与网络或与第二交换机或其用户的一致性——使用ISDN的数据包交换功能的情况相同,或者,在V.120连接的初始建立的情况下,或者在对移动数据包交换网络的访问的初始请求的情况下。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i≠6且≠5,CsoD-C).4&CsoD-C).5 成立。
D-D).1:“‘884信号可以仅具有并且通常具有3个替选来源/原因中的至少一个:其
■或者通过以下被发送给第一交换机,
○由网络管理来触发的另外的交换机,或者
○由其用户来触发的、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终端,
■或者由第一交换机并且仅通过其数据传送来自动地生成19)——否则,其不是‘884信号”。
如在II.A.1.2章节中所讨论地公开了D-D).1。
CsoD-D).1,如果在文献i中,信号具有除了这些起源/原因中的一个之外的另外的起源/原因,或者不可能具有这些起源/原因中的一个。因为该公开内容表示能够生成‘884信号的对<起源的地方,生成的原因>的详尽的肯定的列表——随后任何对<起源的地方=主机,生成的原因=应用>从所生成‘884信号被执行。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D).1成立。
D-D).2:“如果并且仅如果信号具有D-D).1性质,则该信号开始转变,并且,因此,从不无效,这是由于线交换网络的非可访问性——否则,其不是‘884信号”。
CsoD-D).2,如果在文献i中,信号或者被应用/主机或者被第一交换机本身触发而非根据II.A.1.2章节和/或如果其可以被任何人或者任何事情所拒绝。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D).2成立。
D-D).3:“‘884信号可以在数据包交换数据传送至第二交换机开始时(尤其是,先于通过第一交换机将任何事情发送给该网络、给后者)生成,并且至少在由用户或者第一交换机生成的情况下,其有效性限于所考虑的通信连接,并且不需要任何人的确认以变得有效,并且不需要知道用户的知识——否则其不是‘884信号”。
权利要求1和2中公开了D-D).3(参见II.A.1.2章节)。
CsoD-D).3,如果在文献i中,转变信号不可以由第一交换机在开始首次将数据包交换数据传送给第二交换机之后立刻生成(这表示:甚至先于将任何事情发送给后者、给该网络),或者不可以——在由用户或者第一交换机生成的情况下——将其有效性仅限于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数据传送,或者要求某人确认以变得有效,或者必须知道用户的知识。
II.C.i示出了:对于所有的文献i,1≤i≤16,CsoD-D).3成立。
注意,先于发明‘884TT.p,这些先进的15个D属性中没有一个是公知的10)。这确认了TT.p的15个D属性在当时不是公知的,此外,不可能的是,通过后见之明做当今可以进行的任何事情:即,执行详尽地搜索限于技术的TT.i的性质的组合的最小数量的1-cM,使得该改变的组合ants TT.p。注意,甚至当今,通过搜索‘884相对于其现有技术RS的最小plcs 高度进行的该向后观看分析——通过用于发明适当地改变现有技术的 1-cM的独立想法10)的数量来测量——必需通过电信技术的技能来确认,由其是由于其属于/表意原始已经导致了很多困惑:已经针对它们建立了国际协定20)
然而,因此,这些技能确定的‘884D属性必需被精化成甚至更多的PTR 问题产生的‘884B属性——其再次通过有关技能来确认——以进行访问,独立性要求是通过以上确定的创建‘884TT.p的D-Qplcs想法/B-Qplcs想法来满足的10)
II.C‘884PTR的D/B-ANC关系即其‘884D/B-ANC矩阵——“手动地”确定
以下II.C.i章节“手动地”(即,由作者,而非FSTP分析器)确定20)了用于16个文献i中的每个以及用于其有关自然语言公开内容中的任一个——即,用于与D-X).n对等的该文献i的15个D-X.i).n——的D层级——其not-ants还是甚至contradicts D-X).n(这确定了D-ANC矩阵的项A 或N或C)。手动地确定B-ANC矩阵的项与此相同,然而甚至更复杂,并且因此在此为了简洁而省略。
以下,将描述这些ANC声明,之后为其主要的理由——除非这些是不重要的。在II.B章节的开始处介绍的缩写词/简称也应用于下文中,其简称“参见CsoD-X).n”被永久使用。
II.C.1FARESE-文献.1/NK13
Farese公开了ISDN“接入通路”的动态变化——图4和5的通过ISDN 交换机35的客户终端10(=所声称的第一交换机)与主机侧80(所声称的第二交换机)之间的——在接入通路上运行的“主机会话”期间,线交换B信道与数据包交换D信道连接之间的,由该会话中的“主机”的指令来控制,以对应于相应的“会话的通信需要”,col.6:61-7:10。其单个网络是ISDN。
根据文献1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1not-ants D-A).1:参见CsoD-A).1和CsoD-D).1或CsoD-D).2或 CsoD-D).3 (N)
D-A.1).2not-ants D-A).2:参见CsoD-A).2 (N)
D-A.1).3contradicts D-A).3:Farese公开了他的终端10可以仅在已经建立的主机会话期间——即,不在建立其的同时——改变,col.8:66-9:2以及 9:7-10中的图4和6或者它们的主要描述。 (C)
D-A.1).4not-ants D-A).4:终端10没有公开任何电话可连接性。(N)
D-A.1).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 (C)
D-A.1).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 (C)
D-B.1).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1).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1).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1).3not-ants D-C).3:参见CsoD-C).3 (N)
D-C.1).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1).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由于建立线交换“接入路径”依赖于第二交换机的一致性,以使用V.120协议(另外的),参见图 6,607-685行 (C)
D-D.1).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1).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 (C)
D-D.1).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2YOSHIDA-文献.2/NK14
Yoshida公开了“用于访问来自数据包处理系统的ISDN的系统”,col.1:11-12——即,“ISDN终端支配器”(包括图1中的“LAN NT16”与“ISDN.NT13”之间的所有设备)——其中,形成系统实现了来自后者系统的数据包“至所谓的实体”的传送,作为对于“信道变化信号”(由于由后者系统所生成的数据包速率的增加而产生)的反应,从使用数据包交换“虚拟电路”变化到使用ISDN的线交换“虚拟电路”,因此没有中断数据包的传送,col.2:9-14,摘要。其单独的网络是:ISDN。
根据文献2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2).1not-ants D-A).1:参见CsoD-A).1 (N)
D-A.2).2not-ants D-A).2:参见CsoD-A).2 (N)
D-A.2).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由于Yoshida (C)
■借助于图3和col.5:22-26公开了其在变化中通常包括所有的通信连接及其数据传送——借助于虚拟电路实现的——并且此外
■借助于col.5:27-64公开了其变化不能在连接建立期间进行直到其“控制信道处理器27”已经接收到“连接确认信号”。
D-A.2).4contradicts D-A).4:Yoshida排除了任何非IP电话可连接性(N)
D-A.2).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2).5 (C)
D-A.2).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 (C)
D-B.2).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2).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2).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2).3not-ants D-C).3:参见CsoD-C).3 (N)
D-C.2).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2).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2).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由于变化的信号仅由“信道改变器29”来触发,因此通过未知的原因自动进行,col.6:61-66 (N)
D-D.2).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由于入在CsoD-D.2).1中(N)
D-D.2).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3LUCENT-文献.3/NK22
以下14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来自文献3的公开内容:
D-A.3).1not-ants D-A).1:参见CsoD-A).1 (N)
D-A.3).2not-ants D-A).2:参见CsoD-A).2 (N)
D-A.3).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 (C)
D-A.3).4not-ants D-A).4:参见CsoD-A).4 (N)
D-A.3).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 (C)
D-A.3).6not-ants D-A).6:参见CsoD-A).6 (N)
D-C.3).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3).2not-ants D-C).2:参见CsoD-C).2 (N)
D-C.3).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3 (C)
D-C.3).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3).5not-ants D-C).5:参见CsoD-C).5 (N)
D-D.3).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3).2not-ants D-D).2:参见CsoD-D).2 (N)
D-D.3).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4TADAMURA-文献.4/NK23
文献4的内容与文献12/NK37一致,如II.C.7章节中所分析的。
II.C.5MATUSKAWA-文献.5/NK24a
Matuskawa公开了“ISDN终端适配器1”(如图1或权利要求1),其根据其“计时器14”的结果,将描述在数据包交换数据传送的情况下“无应答”和“延迟数据”的“传输DTE2的数据通信”从数据包交换自动地切换成线交换代码,(如col.1:<权利要求1>或col.2:<0013>或col.3: <0018>,第二句)。注意,计时器14根据col.3:<0019>测量层3数据包 DTE至DTE递送确认的时间。这样的数据包完全不是所考虑的‘884通信连接的‘884终端至终端数据包,因此不属于‘884数据传送。虽然,它们的确可能在预定的时间被超过的情况下生成“交换请求”信号(摘要),然而,该信号与‘884信号无关。此外,其单个网络是ISDN。
根据文献5公开内容,得到14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5).1not-ants D-A).1:参见CsoD-A).1没有通信连接/第二交换机(N)
D-A.5).2not-ants D-A).2:参见CsoD-A).2,由于M没有观察数据包的局部转发(N)
D-A.5).3not-ants D-A).3:参见CsoD-A).3,由于M仅可以在其计时器 14的期满的情况下改变 (N)
D-A.5).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 (C)
D-A.5).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参见脚注19)(C)
D-A.5).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 (C)
D-B.5).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5).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5).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5).3not-ants D-C).3:参见CsoD-C).3 (N)
D-C.5).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D.5).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5).2not-ants D-D).2:参见CsoD-D).2 (N)
D-D.5).3not-ants D-D).3:参见CsoD-D).3 (N)
II.C.6LIMURA-文献.6/NK25a
Kimura公开了如下“线*数据包选择通信系统”,其包括在“用户线21”的一侧的“网络控制设备18”或“网格控制设备18”和“线终止设备19”以及在其另一侧的“通信模式切换设备20”(图3以及281/282页:底部/顶部的描述)。这两测的单元联合起来借助于终端的相应的请求或者作为21的“控制信号”的“交换器”(=网络中的线交换设备/数据包交换设备之一,13或14),将终端17的“通信模式”从数据包交换切换成线交换业务——其中,21是两种网络业务在其上都可以是可访问的唯一的“用户线”(而非如提供这些业务的网络)。它们在“每次呼叫或者在呼叫期间,根据通信形式(会话形式或文献传输形式等)、用于通信的信息的质量和/或同心的其它<方面>,共享用户的线终止设备”,执行21的切换, 281页的最后一段以及286页的第一段,其中,术语“在呼叫期间”具有非常具体的含义,如接下来所解释的。
遍及“呼叫”,实时数据传送保证既不被Kimura所要求,也不被其公开——如果其“通信形式”改变,则仅交换终端的“通信模式”的可能性。这具体是通过285/286页的最后一行/第一行确认的:即,Kimura的仅转变“…根据通信形式(会话形式或文献传送形式)、被通 信的信息的质量以及通信的另一方,具有实现最合适的通信方法的用户的效果,以共享用户的线终止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他清楚地规定他“会话通信形式”期间执行他的变化,这在电话呼叫的整个期间永久地被维持,并且其中,所有其数据传送均发生。即:Kimura还没有设计他的转变以遍及呼叫保证实时数据传送质量,并且,他没有确保其。
即:借助于Kimura的转变,不可能遍及呼叫确保实时数据传送质量,因为不可能即时地对威胁和/或质量的实际损失做出反应,如,由于数据包交换网络的业务质量的波动或者对为此目的使用数据包交换网络所需要的他的设备18/19内的某种资源的非可用性的检测。
最后,Kimura没有公开/要求保护变换21“在呼叫期间”——同时通信形式没有改变,电话呼叫正是这种情况——可以继续当前呼叫。仅在涉及“呼叫期间”的变换的公开内容中,在案例3中,绝对没有公开任何类似的内容。相反,在案例1和案例2中,Kimura还假定在此来自在案例3 中所考虑的线交换机13的“即将到来的呼叫”(参见284页,右侧,最后一段)是独立的呼叫(因为,如果其是电话呼叫,则前者呼叫的“通信形式”没有改变,如‘884案例),一旦检测到其——除非其接受被被呼叫的终端17拒绝(285页,左侧,第一段)——正在进行“数据包交换模式的通信被终止”(仍然参见285页,左侧,下半部分,即,‘884电话呼叫)。即:最然21的Kimura交换也可以出现在正在进行的数据包交换呼叫期间,然而,这在其是由于来自线交换机13的未被拒绝的即将到来的呼叫的情况下可以中断。
这精确地对应于如下技术问题(在此时在经济方面很重要),该技术问题是Kimura在281/282页的最后/第一段想要详细地解决和解释的:即,在任何访问网络的线交换功能和数据包交换功能这两个功能的时候在终端17处向用户提供仅单个用户线21。然而,该Kimura解决方案至今仍然没有确保通过任意的数据包交换网络(如互联网)和线交换进行的电话呼叫中的实时数据传送,以不提及提供对两个这样的单独的网络的访问。因此,如果仅ISDN.PSTN也是可访问的,则Kimura要求保护其解决方案适于根据通过任何数据包交换网络进行的电话呼叫的需要来确保实时的数据传送——然而,在上述参考中十分清楚地对其进行了规定(参见上文)。
因此,Kimura与两个单独的网络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的‘884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十分相矛盾的是:他的角色旨在用这两种业务的单个入口代替这些单独的网络入口。
根据文献6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2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6).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K的系统存在于用户线21的两端 (C)
D-A.6).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如K规定了实时反映,参见上文(C)
D-A.6).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如在CsoD-A).2中(C)
D-A.6).4not-ants D-A).4:参见CsoD-A).4 (N)
D-A.6).5not-ants D-A).5:参见CsoD-A).5 (N)
D-A.6).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参见上文 (C)
D-C.6).2not-ants D-C).2:参见CsoD-C).2 (N)
D-C.6).3not-ants D-C).3:参见CsoD-C).3 (N)
D-C.6).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参见3页,右侧col.2,第二段 (C)
D-D.6).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由于K的信号不具有所有的3种替选原因 (C)
D-D.6).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因为K的信号有时可以被拒绝,参见上文 (C)
D-D.6).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因为K的信号有时需要承认,参见上文 (C)
II.C.7TAXI系统-文献.7/K2
技术上的文献7与文献8/K3对等,参见以下章节。
II.C.8IDB-64/2.i-文献.8/K3
文献8公开了IDB(=ISDN拨号备份)系统,其具有至ISDN的入口,并且因此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驱动的租用线来代替网络连接——在后者中断的情况下——然而,在完全不考虑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来代替网络连接,其使用基于与用于租用线和调制解调器的技术十分不同的技术。通过 IDB系统进行的针对‘884通信连接在ISDN上建立代替网络连接也是由若干其他技术原因规定的。例如:IDB系统绝对不能够仅转变单个电话呼叫或者通信连接(因为其甚至不知道‘884发明不可缺少地要求的该表意),并且,其ISDN的绕过其调制解调器驱动的租用线的建立持续1至4秒(破坏了正在进行的电话呼叫或通信连接的所需要的实时质量)。
根据文献8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8).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被规定的数据包交换传送 (C)
D-A.8).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参见上文 (C)
D-A.8).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参见上文 (C)
D-A.8).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 (C)
D-A.8).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 (C)
D-A.8).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参见上文 (C)
D-B.8).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8).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8).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8).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3 (C)
D-C.8).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8).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8).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8).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 (C)
D-D.8).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9MALEK-文献.9/K8
文献9仅公开了通信网络中的业务集成的大量方面(通常要在这些网络内实现)。至数据包交换网络和线交换网络的单独的接口的集成的用途的十分不同的主意(不需要这些网络的任何支持)——迄今为止在技术上并且在组织上十分不同于单个网络接口处的数据包交换网络业务和线交换网络业务的集成的用途——甚至没有被其涉及,由其是在单个通信连接中没有。即,Malek已经在至这两种类型的单独的网络中的每个的单独的入口的情况下执行了‘884交换。
根据文献9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9).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9).1,由于被规定的数据包交换传送 (C)
D-A.9).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9).2,参见上文 (C)
D-A.9).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9).3 (C)
D-A.9).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9).4 (C)
D-A.9).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9).5 (C)
D-A.9).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9).6 (C)
D-B.9).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9).1 (C)
D-C.9).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9).1 (C)
D-C.9).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9).2 (C)
D-C.9).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9).3 (C)
D-C.9).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9).4 (C)
D-C.9).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9).5 (C)
D-D.9).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9).1 (C)
D-D.9).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9).2 (C)
D-D.9).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9).3 (C)
II.C.10WACKER-文献.10/K9
类似于文献8及其IDB系统,文献10也考虑到了网络入口的、内部相互连接的网络的数据包交换业务和线交换业务的集成的用途,虽然其完全忽略了完全单独的网络的集成的用途的问题,因为它们频繁地存在于优选权日之前并且至今仍然存在。主要的不同在于:其集中讨论支持直接的 LAN/LAN调制解调器连接,以免其过载或故障或者暂时的代替(因为它们可能比ISDN连接更昂贵),其中,现在,文献8的IDB系统用如下系统来代替,该系统包括IA(=“ISDN适配器”)以及合适的LAN/LAN路由器。
根据文献10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0).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 (C)
D-A.10).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 (C)
D-A.10).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 (C)
D-A.10).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 (C)
D-A.10).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 (C)
D-A.10).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 (C)
D-B.10).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10).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10).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10).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3 (C)
D-C.10).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10).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10).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10).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 (C)
D-D.10).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11AVM-文献.11/K11
文献11与文献8和文献10公开了相同的技术教导,解释了:现在, ISDN适配器和路由器被集成,并且,用于如调制解调器直接连接的代替电路又称备份电路在背景技术中,并且,现在,远程连接主要通过ISDN 进行,其中,此时,通常使用非常流行的NetWare多协议路由器(使得实际上,可以通过其路由所有重要的LAN协议和WAN协议,尤其是IPX、 TCP/IP、Apple对话…)。然而,数据传送的这些“网络互动能力”方面与它们的实时质量(是电话呼叫中的可独立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因此,电话与该AVN路由器的连接再次在技术上被排除,正如对单独的通信连接的质量的监视和执行动态转变。
根据文献11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contradicts”关系:
D-A.11).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 (C)
D-A.11).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 (C)
D-A.11).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 (C)
D-A.11).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 (C)
D-A.11).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 (C)
D-A.11).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 (C)
D-B.11).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11).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11).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11).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3 (C)
D-C.11).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11).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11).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11).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 (C)
D-D.11).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12TADAMURA-文献.12/NK37和文献.4/NK23
这些详细说明基于文献7/NK37,与文献4/NK23的内容一致。
Tadamura的技术教导基于“通信控制装置200”、特别的“ISDN终端适配器”(图2和26),其在实际的模式证明不适当的情况下,将通过ISDN 进行的数据通信从数据交换模式切换成线交换模式,或者,反之亦然, col.1:11-44。根据对要由其来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描述——借助于 col.2:24-62中的其目标准则1-4——以及对根据col.2:63-68中的发明的相关联的解决方案又称技术教导的描述,证明他尚未设计其转换,以确保数据传送的实时质量,如使得其适合互联网电话通讯。由Tadamura提供的所有这些4个问题描述以及解决方案——在中间又称在通过网络管理进行的转换决策的执行的情况下,为此绝对是可独立的——公开了:他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清楚地排除了其数据传送的实时确保。此外,其仅知道单个网络,即ISDN。
根据文献12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2).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T.不知道‘884信号(C)
D-A.12).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由于T.排除了实时数据传送,参见上文 (C)
D-A.12).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在T.中,连接不能触发改变 (C)
D-A.12).4not-ants D-A).4:参见CsoD-A).4 (N) D-A.12).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参见脚注12)(C)
D-A.12).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参见上文(C)
D-B.12).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 (C)
D-C.12).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 (C)
D-C.12).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 (C)
D-C.12).3not-ants D-C).3:参见CsoD-C).3 (N)
D-C.12).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12).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12).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 (C)
D-D.12).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 (C)
D-D.12).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 (C)
II.C.13LEE-文献.13/NK38
Lee的技术教导实践了“集成的通信网络中的动态连接管理”,摘要和图9——更精确地:在单个“连接定向的集成的通信网络”中,col.1:15-18、 2:52-54,没有通过进一步研究的另外的ISDN来排除,但是,当今,尚不是可实现的——其在“连接”期间维持其可接受的QOS(=业务质量)。所有其权利要求实际上是纯粹的方法权利要求,以如下方式描述,该方式使得他们完全不知道任何交换机,或者网络内部的交换机或者网络外部的交换机。其在该网络处仅认识到两个终端用户及其之间的信息传送, col.1:15-18。即:其甚至没有公开这两个用户如何与该单个通信网络互相作用,但是排除了他们每个使用用于此的2个网络入口。
其指出了哲学上的——但是绝对不能够的——方式:其间的信息传送借助于网络功能来实现,其选择用于此的网络操作方法并且沿着合适的路径为此分配哲学方法。通信终端用户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他命名为“呼叫”,在任何时候都支持其的网络操作方法的链——沿着以上路径——他命名为“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管理,他命名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建立、维持和解除连接”,col.1:18-27。他过不同的连接支持在各种时刻通发生的呼叫。
根据文献13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3).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Lee(=L)不知道任何交换机 (C)
D-A.13).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参见上文(C)
D-A.13).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参见上文(C)
D-A.13).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参见上文(C)
D-A.13).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参见上文(C)
D-A.13).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参见上文(C)
D-B.13).1not-ants D-B).1:参见CsoD-B).1 (N)
D-C.13).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由于L没有认识到任何线交换连接 (C)
D-C.13).2not-ants D-C).2:参见CsoD-C).2,由于L在这点上没有预期任何事情 (N)
D-C.13).3not-ants D-C).3:参见CsoD-C).3,由于L在这点上没有预期任何事情 (N)
D-C.13).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 (C)
D-C.13).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 (C)
D-D.13).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由于L不知道任何交换机(C)
D-D.13).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由于L不知道任何交换机(C)
D-D.13).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由于L不知道任何交换机(C)
II.C.14DOGUCHI-文献.14/NK40
Noguchi的技术教导集中讨论“分布式处理ISDN交换机”的功能设计(参见摘要或者col.3/4:44/12)。本专利描述了后者的结构,至于本发明,包括交换机内部的总线系统功能单元(60/61/62)、以及在连接至其的终端侧的功能单元(10,11)、以及进入DTE中/来自DTE的“语音/数据”信息的处理/执行/变换侧功能单元(30,40,50)、以及这些功能单元组的互相作用。因此,其绝对与其在从一个到另一个这样的分布式操作ISDN交换机的数据传送方面的用途和/或在从数据包交换网络的用途到线交换网络的用途的数据传送的变换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不能提出(不存在的)数据传送的实时质量特征。
根据文献14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4).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4).1,由于Noguchi没有预期任何PSN (C)
D-A.14).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14).2,由于N.排除了PSN (C)
D-A.14).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14).3,参见上文(C)
D-A.14).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14).5,参见上文(C)
D-A.14).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14).6,参见上文(C)
D-B.14).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4).1,参见上文(C)
D-C.14).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4).1,参见上文(C)
D-C.14).2not-ants D-C).2:参见CsoD-C.14).2,参见上文(N)
D-C.14).3not-ants D-C).3:参见CsoD-C.14).3,由于L在这点上没有预期任何事情 (N)
D-C.14).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14).4,由于L排除了PSN (C)
D-C.14).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14).5,参见上文(C)
D-D.14).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4).1,由于N排除了网络管理(C)
D-D.14).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14).2,由于N排除了“‘884”触发器(C)
D-D.14).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14).3,由于N排除了PSN (C)
II.C.15ARCHIBALD-文献.15/NK41
Archibald的技术教导基于如下“数据通信网络”,其使用“租用线” 102作为“主要的通信信道”,并且使用“电话网络”200的“拨号线”101 作为两个调制解调器100与300之间的“备份通信信道/次要通信信道”,两个调制解调器100和300又连接至两个DTE50和450。当两个调制解调器中的一个经历租用线上的“信号质量”的降低时,其自动地建立拨号线“数据连接”。
根据文献15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5).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Archibald排除了数据包交换网络 (C)
D-A.15).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参见上文(C)
D-A.15).3contradicts D-A).3:参见CsoD-A).3,参见上文(C)
D-A.15).4contradicts D-A).4:参见CsoD-A).4,由于Archibald排除了电话的连接 (C)
D-A.15).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由于Archibald排除了数据包交换网络 (C)
D-A.15).6contradicts D-A).6:参见CsoD-A).6,参见上文(C)
D-B.15).1contradicts D-B).1:参见CsoD-B).1,参见上文(C)
D-C.15).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参见上文(C)
D-C.15).2contradicts D-C).2:参见CsoD-C).2,参见上文(C)
D-C.15).3not-ants D-C).3:参见CsoD-C).3,由于A在这点上没有预期任何事情 (N)
D-C.15).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由于Archibald排除了数据包交换网络 (C)
D-C.15).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由于A.排除了数据包交换网络 (C)
D-D.15).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由于A排除了用于此的网络管理
D-D.15).2contradicts D-D).2:参见CsoD-D).2,由于A排除了用于此的“‘884”触发器 (C)
D-D.15).3not-ants D-D).3:参见CsoD-D).3,由于A必须首先确定“误码率”(N)
II.C.16VAZVAN-文献.16/S1
关于识别另外的有关性质/属性/概念的问题,该所声称的预期文献非常让人感兴趣,如I.B章节中所讨论的。这些另外的有关性质/属性/概念并非在对‘884的FSTP分析中都需要,但是将TTVazvan添加至‘884TPR 的RS可以具有与该问题有关的担忧的释放感觉,其预期‘884TT.p到什么程度——虽然其处理非常不同于由‘884TT.p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21)
为了证明这样的感觉是不需要任何基础的,II.C.16章节示出了D属性的大量不同——并且在B属性又称概念中甚至更清楚——支撑这二者,‘884TT.p和TTVazvan(参见II.A.1.3至II.A.1.4章节中的D-ANC矩阵和B-ANC矩阵),即,TTVazvan的D属性或B属性中没有一个实际上可以公开TT.p的D属性或B属性。
由其让人感兴趣的是,在此,这些不同也是由于仅在该所声称的现有技术文献被呈现时引入的‘884概念(如C.15中的“永久”概念)而引起的,其必须在将TTVazvan添加至‘884PTR的RS之前尚未被注意到——虽然这些另外的性质/属性/概念的确先于该添加而存在(但是之后可以是不相关的,参见I.A.5章节)。
Vazvan的技术教导处理了移动地面网以及卫星网的集成系统,他将其称为MUMTS(=多模式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也连接至固定线网络(31,32,33,34),其由所谓的MMT/DMT(=多模式/双模式终端)终端(43)来使用。虽然移动,然而,这种终端可以通过请求访问相应的网络,在另一个之后建立与若干网络的一个“连接”——更精确地:一个“数据链路”,一次一个,并且,在接收到相同的请求之后,使用“连接的网络”的各种业务。在其从一个网络移动至另一个网络时,MMI/DMT通过“移交”又称“传递”,更精确地,通过“访问(所要求的/所授权的)移交又称传递”,可以转发其连接(即,数据链路)。用于其的移交决定基于连接的质量——而‘884转会信号通常忽略质量。
注意,VAZVAN的“连接”(其是国际上标准化的通信专家的语言“数据链路”20))不是‘884说明书——即,VAZVAN的专利——中公开的电话呼叫‘884终端到终端“通信连接”。
i)“连接”应当被理解为一方面是DMT/MMT而另一方是MSC(地面)或者卫星地球站(非地面)之间的数据链路——参见如7:33、8:36、9:4、 11:10、12:5-6、13:11-12、21:4、21:35、22:2、22:15、24:14、24:20、24:37、 25:3、25:33页。
ii)“连接”使得用户能够DMT/MMT“实时访问”(8:34页)MUMTS 中的网络,更精确地:访问MSC(地面网)或其卫星地球站(非地面网)。其实现了DMT/MMT与MUMTS的连接,而非终端到终端通信连接——虽然该访问连接是后者的技术实现所必须的。
iii)DMT/MMT及其当前网络之间的“连接”在“访问移交”中被 DMT/MMT与新的MSC、新的卫星地球站之间的“连接”代替(6:8、6:16-16、 9:1-6、13:11-12、20:9页)。DMT/MMT因此如‘884案例中不会永久地具有与其数据传输所需的网络的入口,但是必须每次在进入这样的网络之前代替请求该入口(9:4-6页),并且因此离开其当前网络,这是由于其在任何时候仅可以属于单个网络(与移交周期分离),即,属于其VLR被包含的网络(20:1-6、20:9-11页)。
iv)新的网络中的DMT/MMT的“连接”仅在其MSC或卫星地球站授权其访问之后存在,即其已经“接受”移交(7:2页用于前者,7:4页用于后者)。DMT/MMT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线交换网络来建立与第二交换机的线交换连接——这甚至没有被VAZVAN公开(由于其中不需要)。
v)对网络的“访问请求”对于‘884专利而言是陌生的,其中,(参见图 1中的8和9行)对于两个交换机而言,对两个网络的访问是永久可用的。 vi)“呼叫”原则上可以代表a)终端至终端数据传输、和/或b)电话呼叫的‘884通信连接、和/或c)永久地使用上述两个交换机——但是, VAZVAN没有公开这3个特征中的任一个,但是专门地提及了“数据呼叫”。
vii)对于“呼叫”,VAZVAN没有公开通过一旦后者受到挑战则即时地变为线交换网络来确保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实现的数据传输的实时质量,因为网络简单地不需要在任何时候都可用,虽然在‘884案件中如此。
viii)VAZVAN的确维持了:呼叫在使用其的呼叫期间可能被“连接”的移交“中断”(19/20页)——然而,他绝对没有公开任何使得他如何能够实现这个(由于这不是优先权日之前的普通技能的一部分,正如当今)。
ix)VAZVAN清楚地公开了MUMTS的两个网络之间的“连接”的移交要求这些网络之间的详细的合作和信息交换以实现其(参见图1的描述, 6:19页-7:20页)——然而,‘884转换不需要所涉及的数据包交换网络与线交换网络之间的这样的合作和/或信息交换(这二者甚至不了解在其间发生的‘884转换)。
x)VAZVAN清楚地公开了,“连接”的移交决定通常也基于连接的质量——而在很多案件中,‘884转换信号不需要这样的考虑。
上述差异i)-x)示出了,VAZVAN和‘884专利处理总体上不同的电信配置、总体上不同的问题以及总体上不同的解决方案。
Vazvan的TT本身被限于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然而,由于其一度描述(9:29-31页)是不明确的,并且也提及了固定网络/电话终端,所以,在前的段落也允许相应的生成——然而,这对于以下关系事实没有影响。
根据文献16的公开内容,得到以下15种“not-ants”/“contradicts”关系:
D-A.16).1contradicts D-A).1:参见CsoD-A).1,由于Vazvan排除了‘884信号 (C)
D-A.16).2contradicts D-A).2:参见CsoD-A).2,由于V排除了终端自身出发信号 (C)
D-A.16).3not-ants D-A).3:参见CsoD-A).3,由于V没有预期任何数据包交换网络 (N)
D-A.16).4not-ants D-A).4:参见CsoD-A).4,由于V没有预期任何电话呼叫 (N)
D-A.16).5contradicts D-A).5:参见CsoD-A).5,由于V排除了终端通常具有PSN入口 (C)
D-A.16).6not-ants D-A).6:参见CsoD-A).6,由于V没有预期对PSN的访问 (N)
D-B.16).1not-ants D-B).1:参见CsoD-B).1,由于V没有预期任何数据包交换网络 (N)
D-C.16).1contradicts D-C).1:参见CsoD-C).1,由于V排除了具有恒定的 LSN入口的终端 (C)
D-C.16).2not-ants D-C).2:参见CsoD-C).2,由于V仅提及数据网络(N)
D-C.16).3contradicts D-C).3:参见CsoD-C).3,由于V在这点上没有预期任何事情 (C)
D-C.16).4contradicts D-C).4:参见CsoD-C).4,由于V排除了具有恒定的 PSN入口的终端 (C)
D-C.16).5contradicts D-C).5:参见CsoD-C).5,由于V排除了具有恒定的 LSN入口的终端 (C)
D-D.16).1contradicts D-D).1:参见CsoD-D).1,由于V排除了网络管理信号
D-D.16).2not-ants D-D).2:参见CsoD-D).2,由于V排除了“脚注13”信号 (N)
D-D.16).3contradicts D-D).3:参见CsoD-D).3,由于V排除了“用户透明的”信号 (C)
III.本发明的主题及其另外的详细说明
以下权利要求的文字中的术语的含义基于本专利申请的TT.p1),2)
所公开的TT.p包括IT架构——即,TT.p的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是与时间有效地工作的计算机HW/SW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多十分不同的.) HW/SW计算机接口以及..)信息结果及其复杂的关系——使得能够复杂的实时专利专家系统的克服固有的技术障碍,该系统能够:
■“在其联系/分析模式下”,针对任何PTR,执行其FSTP分析,并且因此
■“在其实时模式下”,即时地答复与该PTR的FSTP分析有关的任何询问。
“实时”表示FSTP分析专家系统能够在可容忍的时间段内,在与所询问的该信息或者项有关的流畅的实时会话中——即,在最多5秒内,答复对涉及该PTR的FSTP分析的信息的任何询问。
在支撑以下权利要求的PTR的FSTP分析中,术语“信息”可以表示本体(的一部分)和/或自动和/或交互式地表示这样的可识别且可认识的信息项。即:术语“信息项”表示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有意义的该信息的一部分或若干部分,该技术人员持有集中讨论自动语言和/或知识变换的大学文凭以及若干年的实践专利的技术分析。
存在要在未来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的明显的暗示:
■详细说明所发明的TT.p的有意义的变型的生成和“对等的TT”阻力。
■详细说明权利要求的违反。
■详细说明每个文献具有若干TT和/或每个TT具有若干FSTP-B层级。
■详细说明输入/输出呈现和识别/一致/强调问题。
■比较PTR的两个不同的分析,如,又能够与不同的pmgp。
■将原始的D层级/B层级语言变换成源于技能的或者正式的或者计算机可处理的语言。
■限制和/或释放至少一个FSTP表意的限制,如“D层级/B层级”、“公开内容”、“plcs依赖性.pmgp依赖性”、“q-cM”、“想法”、“子专利法”、“有限性”、“可结合性”、“q-AC”、“q-AC/mod(q-cM)”、…和 /或其组合和/或与至少另一个的关系,如“ANC关系”、“plcs选项”、…。
■及时地和/或相对于其它概念改变属性和/或概念,尤其是在各种限制下和/或考虑到AC实施例中的固有限制,检查它们的pmgp独立性 /plcs独立性。
■“FSTP-HW”支持,通过ASIC(“应用特定的集成芯片”)或这些集成的SKBC(“基于具体的知识的控制器”)。
■在识别/确定“专利资产证券化”和“TT.p发明动机”实效性时使用FSTP分析。
■使用FSTP来将某个NPS的一部分应用于某个PTR问题。
■在专利领域之外使用FSTP来确定冒险事业的(即,其发明的)相对于有关现有知识语义高度/实效性高度和/或来设计“最佳地配合的”TT。
■使用FSTP来设计主题特定的专家系统。
■使用FSTP专家系统来售卖冒险事业的TT又称产品。
脚注:
1在解释专利的权利要求时,如果其文字通过“方法加功能”涉及构思,则US 先例允许其说明书对权利要求的含义强加“构思限制”(否则忽略其限制,如其说明书所公开的)——虽然BGH的先例和欧洲专利公约(EPC)69条要求根据专利的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确定权利要求和专利的权利要求所基于的TT.p 的术语的含义,以评价它们彼此不相矛盾(其中,其中的TT.p被假定为由专利给出的技术问题的实现地被公开的2)解决方案,其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方法和/或装置权利要求12)),并且,因此,仅基于权利要求(并且,因此,支撑其的TT.p,参见II.A.1.至II.A.1.2章节)的术语的所谓的确定的含义来执行对权利要求的解释。
两个国家专利系统,“NPS”(包括国家的专利法、专利先例、专利局的规则、宣誓就职的技术专家、…),也称为“国家合法系统,NLS”——“国家”在此代表US和EU——允许在专利中清楚地和隐晦地公开性质/事实,即,“专利内部的”、“专利外部的”公开内容,表示TT.p的性质
■“被清除地公开”,如果其包含清楚地表示公开内容的性质的文字和/或图形,以及
■“被隐晦地公开”,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文字/图形,然而
(a)(与TT.p有关的)技术人员了解——在BGH中,其自己的宣誓就职的技术专家——TT.p的该性质通过专利的说明书/权利要求的文字/图形来表示,和/ 或
(b)其是不可缺少的,佛足额,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文字的含义相矛盾(仅EPC),和/或
(c)一个或若干个TT.i,其组合预期TT.p,受到性质的限制,相反的性质通过要成为TT.p的X).n的文献p清楚地或者隐晦地公开——这样的X).n通常不被认为是TT.p的性质(参见I.A.5章节)。
清楚的/隐晦的公开内容又称内部的/外部的公开内容的这些定义——与专利的/权利要求的(非)显而易见性问题有关——还应用于任何非专利文献并且看起来在任何NPS内(虽然在此产生不同的滋味)。如果法院拒绝承认其TT.p 的X).n,则两个NPS看起来共享与拒绝专利所有者的得到公平的审判的法治权利有关的相同的视图。
I.B至I.E章节讨论了专利的这样的暗示的公开内容又称外部公开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是基于技能的(如(a)中)或者是基于逻辑的(如(b)中),通过II.A.1.2章节来解释,并且借助于图2 a 至图 2e 可见。在很多PTR中,处理它们的最佳方式是引入另外的“最大B层级的”术语/表意(参见I.A.5章节),其精确地且非模糊地表示了这样的隐晦的/外部的以及清楚的/内部的公开内容的含义10),14)——如FSTP分析测试在分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专利的/权利要求的(非)显而易见性时所实现的(具体参见I.K章节)。
2在若干NPS中,它们的先例包含的这个方向的思考的呈现:US Supreme Court 在其KSR判决中要求考虑“创造性想法”,德国的其对手通过其布偶他那个与现有技术的大于1个的“独立的思想步骤”判定TT.p的非显而易见性,二者都通过所讨论的专利公开。更精确地:德国BGH的Xth Panel自动其1999 “Spannschraube”判决以来关于首先确定TT.p的独立性做出了两打判决——以澄清权利要求的技术术语的含义(即,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如通过支撑其的TT.p 确定的,是该权利要求的语句的语义上的关联基础/实效性上的关联基础,如通过I.E章节的结尾部分所解释的),并且仅基于此执行该专利/权利要求解释1)。基于该牢固的基础,BGH在其“”判决(2008)中明确地确定了若干“独立的思想步骤”的表意——在此,称为“独立想法”——在证实TT.p的非显而易见性的若干在前的判决中隐晦地确定了这样的独立想法之后。
这些BGH判决中没有一个十分符合术语“独立想法”,然而,它们仍然通过谈论这样的想法的结果来使用表示较不新颖的表意的其他术语,如引用多于一个“元素的变化”或者“其执行顺序的变化”。即:这些判决尚未认识到,这样的技术变化取决于发明人第一次产生的控制它们的“改变的想法”——如通过US Supreme法院的KSR判决所认识到的——即,这样的独立想法又称创造性想法独立地支撑这样的变化以及因此现有技术的扩展10)
通过使这些术语/表意合理化,发现:这种改变的想法仅是现有技术的概念10)的改变的想法。现有技术的这样的改变在此称为现有技术的RS的“概念上的修改,1-cM”,更精确地14),为“来自RS的某个AC的1-cM”,更精确地为“该AC中的某个属性X.i).n的1-cM”(仍然参见I.A.1和I.A.4章节)。因此,表意“来自RS+的某个AC的q-cM”q≥0,相应地被定义为包括q个1-cM,并且,其变化称AC的结果用“AC/mod(q-cM)”来表示,其中,q=0,1,2,…。
注意,对于PTR,某个时间9)的某个AC的某个属性X.i).n的1-cM可以实现对AC的另一X’.i’).n’的该概念的另外的参考,其可以将X’.i’).n’的可能的NC关系变成A关系。在该概念被X.i).n和X’.i’).n’参考两次的情况下,这尤其可能发生,其中,用于避免要被分析的PTR的正确地定义的事实呈现层级的其是FSTP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之一。
3虽然,在‘884专利中,仅其权利要求部分用英语提供,其英文说明书用US 专利6,954,453B1提供,用作来自‘884说明书的所有随后的应用的参考基础。3 个US专利7,145,902、7,483,431和7,936,751是‘453专利的划分。因为它们都通过它们的说明书公开了相同的TT.p,仅US专利的“权利要求区别”是一个问题——需要逐个分析权利要求,该FSTP分析的结果对于该专利族的4个US 专利的权利要求甚至更成立。由于EPC中不知道任何“权利要求的文字的首领”,所以在此,为了简单而考虑‘884专利。
这些16个文献的选择——从总共的50个所声称的现有技术文献中,在反对‘884专利的无效投诉中服从BGH——基于由BGH作出的判决。这些16个文献是:doc.1=WO90/12466、doc.2=US5,347,516、doc.e=Lucent、doc.4= doc.12、doc.5=JP7-154426、doc.6=JP57-159153、doc.7=doc.8、doc.8= IDB-64/2、doc.9=Malek、doc.10=Wacker、doc.11=AVM、doc.12=US5,517,662、 doc.13=Lee、doc.14=US4,977,556、doc.15=US5,479,650、doc.16=WO 96.28947。实际上,仅其中的前13个由BGH来选择,其余3个稍后由Cisco/Nokia 提供。非专利文献i从作者处可获得——其它从相应的数据库处可获得。
考虑到16个可能的预期文献i这一事实与US和EU的倾向相对,以仅允许将几个TT.i合并成预期的TT.p。然而,这个大的数量具有提出TT.p的性质的魅力——随后呈现——其可以阻碍从一开始对于其的未来的无效袭击。这是解释之一,为什么在此采用德国BGH法院的案例,虽然类似的案例在Delaware District法院也待定。
4总之,该推导可能是乏味的,然而其在‘884案例中是不重要的,如‘884D-ANC矩阵/B-ANC矩阵乍一看所示出的。
5这根源于Wittgenstein的认识论上的对自然语言的思考的研究(参见如他的“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的3和4项)。更最近,这已经被Dijkstra15)认可,以及所有的系统的正式的说明书的方法。Kant已经通过甚至更强的状态识别了自然语言的术语/表意中的想法的该基本的缺乏,表明:“我在任何特殊的自然学说中维持其,仅这样真实的科学可以发现,因为存在数学发现”(“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Immanuel Kant,1786)。他的早期的见解无意中已经成为了发展FSTP测试方面的指导主题。因此,其可以被视为(非)显而易见性的真实的技术表示的特别的学说中的真正的科学——其在此被视为自然的特别的学说,由于其真实性(否则没有意义)。
6对于不混合,表意“数据传送”又称TRANSFER7),8),20),“传送数据”参见脚注20。
7数据传送/TRANSFER的“基本上实时的”属性的含义是,其与其所涉及的真实的处理充分同步地发生,如电话呼叫处理。具体地,关于该处理及其数据传送/TRANSFER,‘884专利以及所有的国际电信组织要求任何之后时间要小于 0.5秒。伊哈桑16个文献i中没有一个尽力,其数据传送可以实现该实时质量——可能是以下的主要的原因:为什么它们完全抑制要求保护其适于电话呼叫(它们甚至完全没有提及电话通讯)6),8),20)
注意:‘884特定的数据传送/TRANSFER的同步性质/属性又称实时性质/ 属性不是“绝对的”而仅是“基本上”,并且仅如用户对于电话呼叫的期待所引导的。即:其中,数据传送/TRANSFER在呼叫建立期间的可容忍的延迟时间可以稍微长于其在对话期间的可容忍的延迟时间。然而,‘884-TT.p从该区别中提取:对电话呼叫的数据传送/TRANSFER的监视以及检测延迟——在电话呼叫的呼叫建立期间或者稍后出现——使得其生成表示从用于使用LSN的PSN 的该数据传送/TRANSFER的传送(=转换)的信号(参见II.A.1.3章节)。
8这样的延时事件(永远表示延迟以及不注意第一交换机如何变得知晓其)可以出现在受监视的TRANSFER的各种位置处(即,在所考虑的通信连接中的某个位置处)并且出现在各种情况下。它们的可能的出现的原因和位置的示例是:在使用数据包交换网络输出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数据时,第一交换机根据需要用完了缓冲器空间(如,用于打包来自电话组的数据),或者其为此用完了其它资源(如,合适的压缩芯片资源),或者其不能将数据包转发给数据包交换网络(如,某人已经将塞子推给其或者其已经遭遇了某种内部管理限制),或者,其发现——其中,‘884TT.p不需要向技术人员解释如何实现该发现——对通过第二交换机接收的数据的不可接受的延迟/抖动,或者,第二交换机与第一交换机具有类似的问题,或者…,其中,一旦第一开关已经在通信连接中执行了任何动作,则这些事件中的任一个可以发生,其已经存在,如同第一开关已经从呼叫终端接收了要被呼叫的终端的地址6),7),20)
当今,仅是不重要的是——即,仅后见之明——在该事件的任何出现的情况下的‘884转变信号的自动释放的确保证了所考虑的‘884通信连接的实时质量,即,其受监视的‘884TRANSFER通信连接的实时质量,因此满足了保证 col.3:59-62实时质量的以上要求。
9这些11个‘884D属性是:A).1至A).6、C).2、C).3以及D).1至D).3。
然而,注意,在此出现了另外的D层级问题,在q-AC/mod(q-cM)预期TT.p 的普通情况下:对于使得每个D-X).n通过该q-AC的相应的D-X.i).n/mod(q-cM) 来预期,q个1-cM必须逐个被创造10),思考有序处理。执行它们的顺序可以包含1.或2….或qth1-cM,其由于在该序列中领先于其的1-cM中的至少一个而在技术上被阻碍,即,使得其相矛盾14).A。如果这应用于任何序列,则q的该值仅是Qplcs的下界。留给后续研究的是,通常是否存在避免这样的问题的合适的B层级。
10对于PTR,D概念/B概念及其整体是值/例示的术语及其集合(参见I.A.4 章节),其模型问题为有关技术人员公知,并且因此被假定为是无争议的:它们像逻辑D/B-表达/属性提供D基础/B基础(“涉及”这些概念的值),其描述了由其TT所使用的元素的D性质/B性质。没有TT.i的属性并且也没有它们的组合可以预期所有的TT.p的属性——否则,该TT.i、该组合可以预期TT.p14)。注意,任何属性都可以被视为二进制概念,如,TT.p的任何D属性(参见下文)。
与X).n存在NC相关的X.i).n的“概念上的修改,1-cM”被定义为该X.i).n 的TS或U的修改,旨在使得X.i).n/mod(1-cM)ants X).n(参见14)I.A.4和I.B.1 章节)。因此,如果对二进制的属性X.i).n执行1-cM,则其值被切换。如果PTR 的ANC矩阵独立于plcs(参见I.A.5章节),则其属性X.i).n中的任一个的任意 1-cM也被称为“独立于plcs”。相同的争论同时导致将1-cM量化为“独立于 pmgp”14)
公理:构造TT.i的属性的1-cM需要创建至少一个想法。任何这样的想法都被称为是“支持1-cM的”。
如果其1-cM是plcs-、独立于pmgp的,则任何支持1-cM的想法都被称为“plcs-,独立于pmgp”。如果对于任何属于Qplcs路径/Qpmgp路径的1-cM,PTR 的ANC矩阵独立于plcs/独立于pmgp(其被公知为先验,因为当时TT.p尚未公知,因此ANC矩阵也尚未公知),则TT.p的发明人在其从先验技术开始之后的通往TT.p的道路上必须创建至少一个支持的想法,并且,该想法独立于 plcs/独立于pmgp。该独立于plcs/独立于pmgp的想法可独立地被要求用于 寻找TT.p并且必须由他来创建。因此,仅在找到TT.p之后,才可以证明plcs独立性/pmgp独立性。
注意:在找到TT.p之后,现有技术通过其X).n而被最后地扩展——然而,没有人曾经假定现有技术也通过X.i).n/mod(q-cM)被扩展,其中,q-cM属于从RS到TT.p的Qplcs路径/Qpmgp路径。
Supreme法院2)所使用的表意“独立想法”又称“创造性主意”不能表示除了关于专利法上的语义plcs的和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pmgp的——即,关于(隐含地)控制国家的专利法立法机关/先例的两个标准——而独立于现有技术并且因此独立于彼此的想法以外的任何其它事情(参见I.B.2章节)。
接着,给定用于‘884PTR的上述B层级。仍然参见图2c至2e以及FTP 工程的技术报告#1(“‘884PTR问题中的D层级/B层级”),其中——仅对于冗余的确认——以下28个C.k被示出为通过‘884专利和有关电信技能明确地且隐含地公开1)。即:将TT.p描述从其D层级呈现变换成其功能上对等的B层级呈现由TT.p来预先确定——并且,原则上,不要求有关技能。因此,如下认识是不重要的:这些B层级表示独立于plcs/独立于pmgp(相对于用RS呈现的现有技术)。
注意:完全不相关的是,TT.i中的这些概念中的某些之间是否存在附加关系(使得它们依赖于plcs或者依赖于pmgp):其不存在于TT.p可以产生其隐含地公开的另外的性质,因此甚至还将其与RS区分开。
D-A).1C.1:“交换机是不同于PSN和LSN的用户”,
C.2:“交换机总体上被定位在网络外部”,
C.3:“交换机知道所考虑的通信连接”,
C.4:“第二交换机公知”,
C.5:“通信连接的数据传送(DT)通过PSN开始”,
C.6:“‘884信号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识别”,
C.7:“‘884信号可以在任何时间生成”,
D-A).2C.8:“第一交换机内部变化触发器是公知的”,
C.9:“通信连接的实时质量是DT监视的”,
C.10:“已经存在的变化,可能有质量损失指示”,
C.11:“仅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转变”,
D-A).3C.12:“可能的变化,在PSN数据传送的开始”,
D-A).4C.13:“交换机具有用于将其连接至至少一个ISDN接入或者模拟或移动电话的接口”,
D-A).5C.14:“DT随着电话呼叫连接的建立立刻开始”,
D-A).6C.15:“交换机的PSN访问和LSN访问都是永久的并且彼此不同”,
D-B).1C.16:“任何可访问的LSN和PSN的对都是不可用的”(仅对于方法权利要求是可用的,该方法权利要求在此是非物质的),
D-C).1C.17:“PSN访问不需要用于建立LSN连接”,
D-C).2C.18:“用户DT不需要重新传输”,
D-C).3C.19:“通信连接的DT时间小于0.5秒”,
D-C).4C.20:“第一交换机不需要一致以开始通过PSN发送电话呼叫数据”,
D-C).5C.21:“第一交换机不需要一致以在信号检测时转变成LSN”,
D-D).1C.22:“在3个受监视的‘884事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任何出现时释放转变‘884信号”,
D-D).2C.23:“如果信号是并且仅如果信号是‘884信号时,该信号触发转变”,
C.24:“‘884信号不能被任何人/任何事情所拒绝”,
D-D).3C.25:“‘884信号在PSN DT的开始时是可能的”,
C.26:“‘884信号仅影响所考虑的通信连接”,
C.27:“‘884信号没有任何确认请求”,
C.28:“‘884信号对于两个DT用户都可以是透明的”。
以上标识C.1至C.28是B概念B-C.1至B-C.28的FSTP分析名称、以及在I.A.4章节中引入的B属性B-X).1,…,B-X).28的全名的缩写。这些B属性/B 概念B-X).n中的某些与以上D-X).n是一致的,其它是精炼(参见左边缘,它们的初始名称为A).1至D).3,即,没有前缀“D”)。
以下两个表格首先使用刚才解释的全符号(即,通过B-X).n识别B属性以及在“:”之后通过“B-C.n=T”识别TT.p的B概念的值)再次示出了以上表格,并且,接着示出了该全符号中的文献i的表格(如,在“:”之后通过“B-C.n =T/F”识别TT.1的B概念的值)。
B-A).1:B-C.1=T,
B-A).2:B-C.2=T,
B-A).3:B-C.3=T,
B-A).4:B-C.4=T,
B-A).5:B-C.5=T,
B-A).6:B-C.6=T,
B-A).7:B-C.7=T,
B-A).8:B-C.8=T,
B-A).9:B-C.9=T,
B-A).10:B-C.10=T,
B-A).11:B-C.11=T,
B-A).12:B-C.12=T,
B-A).13:B-C.13=T,
B-A).14:B-C.14=T,
B-A).15:B-C.15=T,
B-B).1:B-C.16=T,
B-C).1:B-C.17=T,
B-C).2:B-C.18=T,
B-C).3:B-C.19=T,
B-C).4:B-C.20=T,
B-C).5:B-C.21=T,
B-D).1:B-C.22=T,
B-D).2:B-C.23=T,
B-D).3:B-C.24=T,
B-D).4:B-C.25=T,
B-D).5:B-C.26=T,
B-D).6:B-C.27=T,
B-D).7:B-C.28=T,
以上表格借助于以上B概念示出了对‘884TT.p的B层级表示,而以下表格示出了对TT.1的B层级描述(参见示出了其D层级ANC关系的II.C.1章节以及到II.C章节的引言)。
B-A.1).1:B-C.1=F,
B-A.1).2:B-C.2=T,
B-A.1).3:B-C.3=T,
B-A.1).4:B-C.4=T,
B-A.1).5:B-C.5=T,
B-A.1).6:B-C.6=F,
B-A.1).7:B-C.7=F,
B-A.1).8:B-C.8=F,
B-A.1).9:B-C.9=F,
B-A.1).10:B-C.10=F,
B-A.1).11:B-C.11=T,
B-A.1).12:B-C.12=F,
B-A.1).13:B-C.13=F,
B-A.1).14:B-C.14=F,
B-A.1).15:B-C.15=F,
B-B.1).1:B-C.16=F,
B-C.1).1:B-C.17=F,
B-C.1).2:B-C.18=F,
B-C.1).3:B-C.19=F,
B-C.1).4:B-C.20=F,
B-C.1).5:B-C.21=F,
B-D.1).1:B-C.22=F,
B-D.1).2:B-C.23=F,
B-D.1).3:B-C.24=F,
B-D.1).4:B-C.25=F,
B-D.1).5:B-C.26=T,
B-D.1).6:B-C.27=F,
B-D.1).7:B-C.28=F,
注意,不清楚的是,以上“F”是否代表“N”或者甚至B-ANC矩阵的第一行中的“C”。
11总体上,所讨论的专利和/或文献i可以处理若干X).n、X.i).n,即,当公开若干TT.p、TT.i时。再次,假定为了简单,仅存在一个单独的这样的TT.p、TT.i,因此,X).n和X.i).n——将FSTP分析测试用于普通案件是简单的。
12一个X).n列可能可以通过某个X.i).n的“子专利法”1-cM被去除(参见I.B.2.b和I.M章节),而通过2个1-cM进行的2个X).n列的去除很可能不再是“子专利法”,NNI支持不管怎样是可独立的。
13所有这些考虑仅成立,如果TT.p已经完全被描述——参见II.A.1.2可以得到反例。
14对于PTR的独立于plcs的ANC矩阵,设用以下术语(省略了D前缀/B前缀,参见I.A.1至I.A.5章节)进行表示:
■用其TT.p的“预期组合,AC”表示X.i).n的该矩阵的任意组合,
■用“RS+”表示所有这样的AC的集合,<AC>,称为相对于该矩阵的“RS的组合hull”(参见下文中的G),
■用“q-cM”表示来自RS+的AC的q个1-cM的集合,0≤q<∞,即,“0-cM”是该AC的非修改,
■用“q预期组合,q-AC”表示存在q-cM使得“q-AC/mod(q-cM)ants TT.p”的任何AC,q≥0,
■用TT.p相对于RS的“plcs高度,Qplcs”表示最小的这样的q,其在 RS+中不存在q-AC的情况下被定义为∞,
■用TT.p相对于RS的“plcsxxx高度,Qplcs/xxx”表示最小的q,xxx表示以下4个选项C中的一个,“标准”为默认值,
■用TT.p相对于RS的“pmgp高度,Qpmgp”表示最小的q,如果pmgp 被完全认识。
设对于任何q-AC和q-cM,q=0,1,2,…,关系“q-AC/mod(q-cM)anticipates TT.p”可以被称为:
A.“不相矛盾”,如果“q-AC/mod(q-cM)not-contradicts(TT.p或者q-AC中涉及的任何TT.i)”(参见下文)。
B.“元素完整性保持”,如果其公开内容是“元素方向的”,即“一个元素接着一个元素”(参见下文)。
C.“自由的”、“标准的”,如果其不遵守限制A和B中的任一个(总共4个“plcs 选项”中的限制A和B)。
至A:在某些最高法院的先例中,以某种方式与TT.p相矛盾的TT.i——尤其是在TT.i进行其mainfold的情况下——要从任何AC中排除,如TT.i,因此,“教示”技术人员“远离”构造TT.p(参见I.B.2章节)。
至B:所有最高法院的先例要求:.)q-AC的预期关系必须不是通过选取X.i).n 的元素的X).n对等的不同的TT.i的TT.p“随意选取的”;以及:)仅少量的文献 i被组合成任意的q-AC(如,i≤4或5,看起来包括有关技能的文献i,参见I.B.2.b 章节)。
至C:根据PTR的“Qplcs/free”,可以通过FSTP分析方法取得“Qplcs/XXX”的其它3个值。
脚注在D至E中继续解释“pmgp”和“创造性”的“D层级/B层级”和“plcs独立性/pmgp独立性”表意之间的有趣的相互关系。其在F中再次出现在由PTR的FSTP分析所提供的所有这些心理援助的无效,如果已经在其TT.p 的解释的非常早期阶段,法院拒绝将技能应用于回答技术问题并且通过直觉来回答这些问题——即,F再次示出了(参见II.A.1.2):通过应用技能为强制的常识可以将极好的最高法院拖入哪个不合理的谬论,以及,由PTR问题的B层级呈现所提供的冗余性可以被该谬论所阻止。G最终解释了搜索可以是创造性的。
至D:代替对由PTR问题的B层级呈现所提供的理想的冗余性可以是什么的抽象分析——将其添加至问题的D层级呈现以使得哪个访问完整性和正确性以及B层级的分析的plcs独立性,正如将少量冗余比特添加至字节的呈现使得能够检查其呈现的整体性——D章节通过简单的示例来说明
■为什么这样的冗余性在此也(正如编码理论中)不是唯一的,即,选择是正常的并且非常有用,
■搜索最优D层级极大地改进了对于所讨论的PTR问题的理解,由其在其关心地询问用常识证明该B层级呈现并且支撑PTR的TT.p的基础科学的知识——可能还使用某种有关技能,如以下“至E”中所解释的。
该示例还解释了(连同“至E”):FSTP分析器在该阶段提供了哪种支持。
简单的示例是:PTR,其主要主题领域在于检测器,其包括:
■天线的TT.p,是边缘长度为n*3.1415cm的导线的平面正方形,其中,文献p解释性地指出了n的适当的值为存在的检测技能所公知(如,用于扫描小的/大的存在的n的小的/大的值),
■包括仅单个TT.i的现有技术的RS,其也是作为导线的平面天线,弯曲为平行四边形,并且长度在1cm至20cm之间。
PTR问题(plcs问题)是:TT.p相对于TT.i的plcs高度是什么——以n=1开始?
TT.p相对于TT.i的第一plcs限制是:后者的它们的普通概念LBS 的范围(=TT.p、TT.i的基本边的长度)必须精确地改变1-cM至3.1415cm。然而,对于其余,TT.p和TT.i的以上D层级呈现并不是说必须对TT.i平行四边形强加多少另外的1-cM(LBS=3.1514cm)以使得它们能够预期 TT.p平方(LSB=3.1415cm)。因此,必须通过识别另外的普通的TT.p概念/TT.i概念,来向PTR问题的D层级呈现添加常识/普通科学的B层级的冗余性。常识/普通的几何学建议两个交替的概念作为PTR问题呈现的 B层级冗余性:
1.)第二TT.p/RS普通概念,“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对于TT.p天线具有范围“<3.1415>cm”,即,是二进制的,而对于TT.i天线,其范围为“<0.62830>cm”。通过1-cM对较大的范围强加前者尚不能使得TT.i天线(LBS=3.1415cm)预期TT.p天线,这是由于无限地多的剩余的平行四边形。为了实现该预期,必须对TT.i的范围“<0,180>°”强加(通过1-cM)第三TT.p/RS普通概念,“平行四边形的角度”,范围为“<90>°”。
2.)另外的第二TT.p/RS普通概念,“平行四边形的形状”,TT.p的范围“平方”。该选择实现了TT.i范围“<任何>”的单个1-cM,使得TT.i提阿尼西安(LBS=3.1415cm)预期TT.p。
即,情况1.)需要3个cM,情况2.)需要2个cM,因此,TT.p相对于 RS的plcs高度为2——情况2.)中的TT.p/RS普通概念仅通过常识/基本科学从PTR的明确的公开内容取得。
作为仅非常识/非基本科学发明的专利法,用于这种B层级的搜索时真的——其是用于确定Qplcs的必不可少的脑力工作的一部分。具体地,对于 PTR,从其Qplcs/free获取其Qplcs/normal(或者其间的其它两个Qplcs/XXX中的一个)仅需要常识。其示例性结果通过II.A.2.2章节中的三个方点示出。
在该可能改进的和/或甚至有争议的B层级的搜索中——TT.p相对于RS 的最小plcs高度,独立于plcs的TT.p/RS普通概念的任意集合——检查plcs 独立性是简单的。如,在两种情况下,可能已经识别/定义了另外的概念,如
■在1.)情况下,对于TT.p具有“<3.1415>cm”的范围并且对于TT.i 具有“<0,3.1415>cm”的范围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度”概念,以及
■在2.)情况下,仍然是刚才定义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度”概念。
然而,该另外的概念由FSTP分析器根据常识/基础几何学从以上概念自动可取得,并且因此独立于plcs。注意: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度”概念先于以上两种情况下而被识别并且被输入给FSTP ES,则其可以使得它们的概念依赖于plcs,即,无关(参见I.A.5章节)。虽然,该概念没有将PTR的Qplcs降低至“2”以下,如之前所确定的。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TT.p/TT.i的性质的所声称的预期、公开内容可能是清楚的或者隐含的1)
还注意:将情况2.)的“平行四边形”概念丰富至TT.p天线的另外的 TT.p/RS普通概念——即,至“平行四边形=LBS=n*3.1415cm的正方形,其中,n=1,2,3,…”,其可以使得所有的在先的概念与其plcs依赖,并且将PTR 的Qplcs减小至“1”——是不允许的,因为其不仅基于常识/基本几何学,它们没有证明仅通过有关技能确定的n的任何值。
总之:针对PTR的技能/pmgp独立性,识别各种可能的B层级以及访问 B层级使得其概念独立于plcs并且其值Qplcs最大,是根据很多优化问题公知的通常的最小-最大搜索。FSTP专家系统通过自动检查用于plcs独立性的任何可能的B层级属于概念并且通过储存它们以及它们的检查来支持该可能的复杂的最小-最大搜索,使得它们能够在其用户询问该信息时被即时地呈现给其用户。
至E:对于PTR问题,确定在前讨论的技术上的次要的(专利法上的)语义事实表示其事实分析的可独立的第一部分。随后,主要讨论和强调该事实分析的第二部分和最终部分,在确定技能又称(授予专利独占权的)实效对于Qplcs-PS 的扩展集合的影响时,FSTP专家系统还支持借助于第一部分(参见I.B.2章节)。因此,FSTP专家系统可以能够执行(半)自动检查对于现在独立于plcs的剩余的Qplcs-AC的这些pmgp影响,然而,在此,其叶可以存储这些影响及其检查,使得它们在其用户询问该信息时被即时地呈现给其用户。
这些影响独立于D层级/B层级,因为pmgp与该区别无关。
虽然将PTR问题从其原始的D层级呈现变换成其B层级呈现可能增加与技能/pmgp对于其Qplcs-AC的影响有关的不确定性,B层级可以更“技能/pmgp 加载”——然而,这样的不确定性可能已经存在于其D层级呈现中。
向前看几年:pmgp-和技能是有限的并且可正式化(参见I.M),因此,Qplcs的值的可能的pmgp减小可以是通过有限数量的pmgp项和任何情况下的有限数量的Qplcs-AC的所有组合的有限的详尽的搜索可确定的。该有限性不能变成不可管理的大:任意大量的这样的组合也就是总体上对于pmgp的表意而言是违反直觉的——因为其在此被被假定为可能使得PTR的TT.p相对于其RS是清楚的,即,通常仅在非常少的步骤中。
至F:在这点上,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以上讨论的有关技能语言层级(参见I.D 章节)以及基于技能的隐含的公开内容1)的技能/pmgp的plcs限制的复杂的表意在法律上在专利法的(权利要求的)理解方面是非常重要的2),判断趋向于简单地忽略所有这些所声称的“精细的”合法的要求,并且通常用他们自己的直觉代替所有这些清楚的和基础的表意。由其是PTR问题的B层级呈现,TT.p 的关于其现有技术的RS的区分的澄清——通常由于很好的理由而比其D层级呈现更“基于技术”——没有机会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他们来注意到。即:虽然B层级比D层级更清楚地揭露了支撑PTR问题的事实,然而,其很可能可以遇到要由法官来接受或仅由法官来考虑的更多的困难,因为他们通常感到每件事情都要由他们个人来决定——即,没有领会他们的工作的意义。F章节用更接近上述合理的术语/表意的术语/表意概括了II.A.1.2章节中已经呈现的这个现象。
对PTR问题的FSTP分析规定了FSTP用户首先应当指出并且精确的描述其TT.p——借助于他的尝试/基础科学理解和/或TT.p特定的技能/pmgp:因此,关于解释公开其TT.p的某些文字,外行可以并且关于其它文字,他不可能可信任地/正确地执行该步骤。具体地,不存在尝试/基础科学何时达到其限制并且技能何时可独立的固定规则。此外,如果法院进行以下活动,则情况总体上变得混乱:
■首先,使得这样的‘884公开内容的清楚的文字与其数据传输技术有关——其最大地解释了互联网电话通讯中的可容忍的延迟时间,即,揭示了如下情况:它们必须小于0.5秒,并且,其实际上通过在出现清楚地公开的并且在技术上全新的风险指标,先发制人地用传统的PSTN/ISDN接入连接代替电话呼叫的互联网连接实现了该性质,先于上述其质量——作为在解释和/ 或证明的其自己的技术专家面前的非常技术性的,因此,强调了其关于电信技术绝对是无能的,
■然而,因此,在发现了其不同于其专家的技术写入的并且口头重复的清楚的如下情况之后:该困难的时间限制对于电话呼叫并且因此对于互联网电话通讯而言绝对是强制性的——其被他严格地再确认,在被法院在其审讯期间若干次询问关于该限制时——将该文字的公开内容作为非技术的、因此仅通过尝试可判决的,即,通过法院本身。
因此,法院判决,相应的绝对地建立的通信术语和表意,甚至正式地被所有国内和国外标准制定团体同意的20)——即,期望适于互联网电话通讯的数据传送技术必需排除大于0.5秒的延迟,这根据几十年来的科学已经是公知的,并且因此被‘884专利描述为其TT.p的决定性性质,这是由于其对于新颖的早期表示的先发制人的反应——不能够被理解为限制TT.p,因为在互联网电话呼叫中:由于它们的价格优势,其决定的“若干秒的”延迟时间在互联网电话呼叫中是可容忍的,忽视了‘884专利指出了要成为要求的相反事物并且实际上通过其数据传送技术来满足。其清楚地指出了,其反对其自己的技术专家的决定——该技术专家认可互联网电话呼叫的该要求状态的正确性——不关心,因为该决定是非技术的。
技术上正确的是——如果要解决的‘884专利的问题是允许在互联网电话呼叫中出现“若干秒”的中断,其明确地并且隐含地与‘884说明书和‘884权利要求8相矛盾,这也被法院的技术专家指出——现有技术文献中的若干个已经预期该所声称的‘884解决方案,其被法院自己陌生地要求。这产生了如下问题,法院为什么因此没有认识到该所声称的‘884数据传送技术的若干预期中的任一个,而是使用显而易见性(所声称的)争论来破坏德国‘884专利——而没有提及‘884说明书的改进的技术上的公开内容中的任一个。这是用(所声称的)常识代替可能的结果的很好的示例,阐述了PTR问题变换成B层级呈现——通过强迫专利的解释EPC服从。
然而,即使法院没有尝试这样的判决——因此假装完全地理解了问题或其错误的解决方案,如同其简单地拒绝注意到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文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对问题的理解和/或描述的完整性问题的回答并不是不重要。随后的段落中的以上简单的示例示出了为什么情况会是这样。
至G:脚注14的G章节最终澄清了,在什么情况下,TT.p表示相对于TT.i的 RS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TT.p仅检查属性X.i).n的所有组合,任一个都涉及所有可能的概念值——假定所有这样的参考特定的组合的集合是有限的,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预期TT.p,其因此被称为“理想的”这样的组合。
因此,pmgp可以使得任何TT.p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其对于理想的组合而言并且对于其检查而言是该集合的详尽的搜索,不存在相对于RS和/或由文献 p公开的技能的优点。即:对于表示TT.p为非显而易见的,其必须避免该集合的详尽的搜索用于理想的组合,和/或对该集合的组合的检查必须包括相对于 RS和/或技能的至少一个优点,其通过文献p清楚地或者隐含地公开。两个要求都可以被满足用于任何数量的组合并且因此表示TT.p为非显而易见的。这样的TT.p的示例是:
■TT.p1首先执行对该集合(包括n24个组合,n>=2)的某些重新排序,并且因此需要检查理想的组合,如前n6个组合,虽然对其的详尽的搜索可能需要n24次检查,或者
■TT.p2避免了对TT.p1的初始的重新排序,但是通过用于其的详尽的随机检查来寻找理想的组合,即,通过可能直到n24次的检查,现在,检查被修改为如较快或者较便宜或者非破坏性的或者…,或者
■TT.p3可以基于TT.p1和TT.p2关于使得能够组合其优点的变化。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TT.p都一直基于在某个集合中详尽地搜索理想的组合,但是现在,以上要求被满足以表示其是非显而易见的。
15
E.W.Dijkstra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malMethods’,by C.N.Dean etal.,1996:“所谓的‘自然语言’对于其被创建用于的目的而言是极好的,正如要粗鲁、要讲笑话、要行骗或者要相爱(并且Literary Criticism的理论家甚至可以在其中与内容无关),然而,其在必须清楚地处理非常错综复杂的情况时是根本不够的,这些情况在如立法、仲裁、数学或编程等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
16在此,简称“plcs”、“pmgp”以及“NNI”(及其变型)在技术上和法律上承载精确的含义。在使用术语——如与发明有关的“创造性高度”、“创新性高度”、“创新性的量”、“创造程度的大小”、“独立想法”、“创新性主意”…——其含义通常以某种方式设计plcs或pmgp或NNI,而没有解释多么精确——时,立法和/或先例不幸地不知道该精确性15),因此产生了问题。
17ISDN中的用于建立网络连接的初始的数据传送20)——其不需要在数据包交换网络中建立,因为实际上连接至其的所有DTE之间永久地存在网络连接:该初始的数据传送尚不属于电话呼叫或者实时通信连接,在其尚未在任何电话呼叫中开始可独立的“电话呼叫建立”过程的情况下。同样的情况在所考虑的通信连接中的初始的数据包交换数据传送首次建立V.120连接或者获取对网络的首次访问的情况下也适用。仍然参见脚注6和7。
18注意,根据EPC,‘884说明书的文字“实际上可以使用任何数据交换网络…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清楚地公开了:‘884TT.p的创新性之一在于,其能够在结合ANY LSN(其可以是无论哪个)来使用ANY PSN(其可以是无论哪个)。即:基于具体的LSN与具体的PSN的组合的TT.i在此绝对不相关,因为其没有公开‘884TT.p的创新性。
这尤其对于任何所声称的不能以某种方式公开TT.i的‘884性质或哪个的 TT.i甚至与该‘884性质相矛盾的预期文献i成立。这些例如是集中讨论提供LSN 以及PSN并且因此总体上依赖于两个声称网络的具体组合的ISDN的所有的文献i。
此外,这样的文献i彼此独立地示出了它们的ISDN集中讨论排除预期‘884 发明:
(1)‘884专利将ISDN限制为仅用作线交换网络,通过开始:
○“如果ISDN接入网络存在,则使用ISDN-B信道作为数据信道”(col.4:61-62),以及
○“因此通过B信道来发送数据包”(col.4:62-63)。
(2)作为数据包交换或线交换的分类在‘884的图1至4中示出:在‘884TT.p 中,“PSTN/POTS”是“ISDN”的同义词。因此,由于术语PSTN/POTS通常代表线交换网络,所以这也应用于术语ISDN。
(3)col.9:8-10是清楚的:第一交换机的基本状态提供了,初始“通过IP交换机72将数据发送到互联网中”——并且因此将线交换设备73排除在数据包交换传送的用途之外,这对于使用ISDN接入的数据包交换功能作为数据包交换网络而言可能是必须的。
(4)权利要求1和2清楚地假定它们的两个交换机可以在它们的所考虑的数据包交换数据传送的情况下,或者甚至在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总的失败的情况下,转换成线交换网络——这在ISDN接入中是不能的。在因此理解的“ISDN接入数据包交换网络”的总的失败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两个权利要求中的限制 1.e)、2.d),这是因为ISDN数据包交换功能可以要求用于此——即,用于通过 ISDN的该数据包交换功能来传送ISDN信令命令SETUP,参见col.9:46-47——其在这种情况之后不可以是可用的。
(5)权利要求1的图a)在技术上是成本明智的,并且完全没有意义,如果ISDN 接入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线交换网络(第一交换机必须访问该交换网络),并且其数据包交换功能被认为是其数据包交换网络:因此,第一交换机已经在其ISDN 访问的情况下通常也访问该假定的数据包交换网络。因此,通过ISDN建立连接——根据限制a)——与假定的数据包交换网络的自己的接入点的连接可能在技术上完全是荒谬的,如同通过ISDN建立域假定的“ISDN数据包交换网络”的远程接入点的这样的连接: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它们在技术上完全可认识,其因此可以是病理学案例——建立这样的连接可能不会带来任何优点,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其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包交换网络来减少)。
(6)仅对于ISDN负责的国际标准,ITU-T(=国际运输联盟——电信)及其有关标准,“提案H.323”清楚地定义了ISDN作为线交换网络(如“交换电路网络——SCN”)。即,在‘884优先权日,ITU-T已经澄清了ISDN是线交换网络,因此否定地判定问题(其通过近80年代早期的某个来有争议地争论),ISDN 的数据包交换功能是否可以允许将其称为数据包交换网络。
19仍然参见II.A.1.2章节
20这些是电信方面——即,“ISO OSI参考模型”——的有关普通技能的术语/ 表意,是——由于其变得存在——所有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制定组织(即,所有工业ISO的,所有电信工业CCITT/ITU-T的,所有电气设备IEEE的,所有好无聊问题研究IETF的,US ANSI,德国DIN,英国BSI,法国AFNOR,…)的一个并且仅一个通常接受的术语学的/表意上的基础。因此,‘884专利中的这些术语/表意的用途是不言而喻的,除非其否则被明确地并且清楚地指出。国内 /国际团体的广泛的一致性基于它们的如下见解:在电信领域使用外行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产生混乱——如由于其多样性并且以很重要的细节产生了如“连接”这样的术语的外行的表意的相矛盾的含义,这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注意:这样的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并且因此其自然英语文字的含义是在有关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准(参见I.D章节)的水平提供的含义。即,OSI 参考模型的术语/表意没有被选择成由外行立刻可掌握,然而被选择成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通常接受的/必须的表意上的基础。
在US电信专利的说明书内描述,仅使用现有国际上/国内同意的术语学/ 表意上的电信参考模型——及,用于在使用电信术语/表意时解释其技能——可以与在其中描述使用“Webster的未删节的字典”一样陌生。即:ISO OSI参考模型在‘884专利中的用途由于技能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表意“传送”表示电话呼叫的整个数据传送——并且不应当与“传送数据”混合(在所考虑的通信连接中(参见II.A.1.2章节),其处理该传送的细节。这随后在适当的情况下,在该脚注中用大写字母突出以避免误解。
更精确地:该“传送”包括的内容远不止数据的实际传送,如,其中还包括“从数据包交换到线交换的变化…”(参见col.9:43-52)。这连同col.9:37-41 澄清了“传送”与通信连接之间的紧密的表意上的关系,以及,受监视的“传送”的该变化是由于并且仅影响所考虑的通信连接(否则,线交换链接可能过载,因此显然不能实现其预期的实时质量)。参见II.A.1.2章节可以得到对于该“传送”的另外的限制。
至于在此多次使用的术语“连接”的表意:不存在该术语的普遍的含义。其表意通常取决于用其前缀识别的该术语的上下文。在电信领域,术语“通信连接”代表两个通信方的“抽象的通信应用关联”(参见以上OSI参考模型的第一页)——因此其名称。其属于OSI层7(=L7),即,其是“抽象的应用连接”又称“L7连接”。在电话呼叫的情况下,其通信连接是呼叫者和被呼叫者的电话组的抽象模型之间的抽象的电话通讯关联。其变的“存在”——作为呼叫者的电话模型与被呼叫者的电话模型之间的关联——准确地在呼叫者的终端侧,在被呼叫者的终端的地址被识别时。
“创建”现有的连接表示执行其抽象的技术上的实现的过程,这包括可能仅在其变的存在之后的活动。创建又称“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步用模糊的术语“呼叫”口语化地表示。技术人员了解要被满足的抽象的局部资源要求的技术上的细节以及要在呼叫建立期间在呼叫者的终端/被呼叫者的终端之间实现的一致性。呼叫、其通信连接可以进入——在“建立阶段”之后——到其“使用阶段”中并且实际上到其“终止阶段”中。在所有阶段,呼叫要求在其(其通信连接的)终端之间执行某种终端至终端数据传送,完全通过“传送”。
即,呼叫的通信连接是终端到终端的连接,而其交换机到交换机分段可以使用数据包交换或线交换所谓的“网络连接”(又称“L3连接”)。在电信领域,“技术谈论”这些前缀——“L7”、“应用”/“通信”、“网络”/“L3”、“链路” /“L2”、…——可以频繁地被忽略,因为它们无论如何对于通信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清楚的。
因此:延时事件(表示永远延迟并且从第一交换机如何变得知晓其中抽象出来)可以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并且出现在受监视的“传送”、其通信连接中的若干位置处——并且根本不需要由数据包交换网络产生,但是可以在其外部产生。实际上,可能的这样的事件的原因的示例是:
■第一交换机在使用用于所考虑的通信连接的数据包交换网络时根据需要用完了缓冲空间(如,用于对来自电话组的数据进行打包),或者为此目的用完了其它资源(如适当的压缩/解压缩资源),或者不能将数据包转发给数据包交换网络(如,某人已经将塞子推给其,或者其已经经历了某种内部管理限制),或者关于由第二交换机接收的数据发现了不可接受的延迟,或者
■第二交换机具有被识别用于第一交换机的资源失配问题中的一个(技术人员不需要解释如何实现该发现)。这些事件中的任一个都可以出现在通信连接中开始“传送”之后。即:诉讼中的专利确定地不考虑先于通信连接的存在的时间段。
21VAZVAN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涉及电话呼叫。他的确涉及:
■电话——在此时,频繁地被用作数据调制解调器支持设备,如借助于电话与这些调制解调器之间的因此非常受欢迎的“声耦合器”——并且因此还公开了必须用于它们的另外的技术上的条件(“固定网络”,9:29页,或者与“无线电单元”分离的“数据中断装置”,13:4-5页)。然而,其一个字都没有公开这些可以满足由以下设定的基本的技术上的要求:
○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技术(主要特征:没有保留位错或者数据包丢失,因此,如果合适,则基于数据传输部分的数据传输重复,因此排除了满足电话通讯的实时要求),使得其也适合:
○电话呼叫数据传输技术(主要特征:信号延迟<0.5秒,因此通常没有数据传输重复,然而,视情况而定,存在对剩余的位错和/或数据包丢失的接受,即,无条件地满足电话通讯的实时要求——与因此建立的数据传输要求正相反,如在前的点句所描述的>)。
换言之:仅提及在MMT/DMT-VAZVAN的实现中也涉及电话的可能性在任何地方都不涉及除了以下中的任何其他内容——不是将电话集成到两个以上数据传输技术和发散数据传输技术使得其便于‘884实时数据传输的公开内容。
■“在移动台中终止的呼叫”und“源自移动台的呼叫”,19:20和33页,但是,他没有一个字公开这些呼叫可以是电话呼叫。相反,仅普遍地公开的对这些呼叫的解释是:它们是“数据呼叫”(如12页中有若干处,或者13:4-5 页的“数据终端装置”),并且,这对应于此时感兴趣的情况及其可行性预期。换言之:仅这样提及“呼叫”不是任何种类的如下公开内容:其可以包括“电话呼叫”,与仅被VAZVAN提及的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技术相比,其相当不同的电话通讯数据传输技术。
即:VAZVAN没有要求保护他的变化——每任意的数据包交换网络,相对于电话呼叫中的线交换网络工作(‘884转变也是如此)——并且其实际上没有以这种方式工作,如以上在vii)和viii)中所示。

Claims (28)

1.一种用于管理对专利的或任何其它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支撑所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教导TT.p的相对于至少一个文献i以及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文献i的技术教导TT.i的分析的方法,PTR表示与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以及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文献i以及所述技术教导TT.p和TT.i有关的信息的集合,其中所述技术教导TT
·将A,B,C,D,…确定为要分析的技术教导TT.p的元素,
·将A.i,B.i,C.i,D.i,…确定为文献i,i=1,2,3,…的TT.i中的与这些TT.p元素对应的元素,以及
·将X).n,X.i).n确定为这些元素X/X.i=A/A.i,B/B.i,C/C.i,…的性质/属性,n=1,2,3,…,
其中,所述方法的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所述方法的应用相互作用,
其中,所述应用
·在执行步骤(a)至(d)期间,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的各种接口,重复地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读取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中写入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拷贝信息、或者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内变换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项:
·第一非正式类项,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给定,包括识别或描述所述PTR的至少一个项或一种自然科学规律或一种国家专利系统NPS或一种技能的自然语言信息,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输入给所述计算机系统,以及
·第二正式类项,即,以下(a)至(c),
其中,应用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次地执行所述步骤(a)至(d)中的任一个,
(a)将至少一个第一非正式类项编译成具有所述TT.p或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形式的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的至少一个正式描述,作为(a)项,
(b)对于对应于TT.p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至少一个性质/属性进行编译,作为(b)项,
(c)对假定预期TT.p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至少一个组合进行编译,作为(c)项,以及
(d)将所有这样的第二正式类项输入到所述信息中,并且定义所述信息中的所有项之间的所有的相互关系——如所述用户所指示的相互关系,其中所述的相互关系的定义包括对(a)至(c)项进行处理以形成ANC矩阵,其中ANC=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以及其中所述ANC矩阵通过识别X.i).n与对应的X).n之间的预期、未预期或是否矛盾来定义X.i).n和X).n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
通过向所述用户显示所述项的信息以及所述项与其它项的所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借助于所述方法自动地且即时地答复对任何(a)项、(b)项、(c)项或矩阵条目项的询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项:
·能够将先例用于所述应用和/或在所述应用的执行期间输入到所述应用中,和/或
·呈现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步骤(b)和(c)服从如下限制中的至少一个:任何q预期组合q-AC是无矛盾的或者保持了元素的完整性或者如国家法律系统NLS所给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与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用户交互式地执行和/或由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自身自动地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执行在所述TT.p/TT.i又称TT集合的基本事实的D层级呈现或B层级呈现上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给定限制:呈现在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分析期间输入或输出的至少一个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能够完成给定的所声称的q-CM至q’-cM,使得所述方法修改某q’-AC以预期TT.p,或者,所述方法能够证明在q’<=给定值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完成。
8.一种用于管理对专利的或任何其它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支撑所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教导TT.p的相对于至少一个文献i以及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文献i的技术教导TT.i的分析的方法,PTR表示与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以及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文献i以及所述技术教导TT.p和TT.i有关的信息的集合,其中所述技术教导TT
·将A,B,C,D,…确定为要分析的技术教导TT.p的元素,
·将A.i,B.i,C.i,D.i,…确定为文献i,i=1,2,3,…的TT.i中的与这些TT.p元素对应的元素,以及
·将X).n,X.i).n确定为这些元素X/X.i=A/A.i,B/B.i,C/C.i,…的性质/属性,n=1,2,3,…,
其中,所述方法的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所述方法的应用相互作用,其
·在执行步骤(a)至(d)期间,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的各种接口,重复地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读取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中写入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拷贝信息、或者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内变换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项:
·第一非正式类项,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给定,包括识别或描述所述PTR的至少一个项或一种自然科学规律或一种国家专利系统NPS或一种技能的自然语言信息,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输入给所述计算机系统,以及
·第二正式类项,即,以下(a)至(c),
其中,应用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次地执行所述步骤(a)至(d)中的任一个,即,
(a)将至少一个第一非正式类项编译成具有所述TT.p或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形式的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的至少一个正式描述,作为(a)项,
(b)对于对应于TT.p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至少一个性质/属性进行编译,作为(b)项,
(c)对所述PTR的基本的或语义上的或实效性上的技术上的次要的或最终的/非审核的正式的事实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译,作为(c)项,其中,所述事实是基于假定预期TT.p元素的性质/属性的(c)项组合的正式的表达,以及
(d)将所有这样的第二正式类项输入到所述信息中,并且定义所述信息中的所有项之间的所有的相互关系——如所述用户所指示的相互关系,其中所述的相互关系的定义包括对(a)至(c)项进行处理以形成ANC矩阵,其中ANC=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以及其中所述ANC矩阵通过识别X.i).n与对应的X).n之间的预期、未预期或是否矛盾来定义X.i).n和X).n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
通过向所述方法的用户显示所述项的所有信息以及所述项与其它项的所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借助于所述方法自动地且即时地答复对任何(a)项、(b)项、(c)项或矩阵条目项的询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项:
·能够将先例用于所述应用和/或在所述应用的执行期间输入到所述应用中,和/或
·呈现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步骤(b)和(c)服从如下限制中的至少一个:任何q预期组合q-AC是无矛盾的或者保持了元素的完整性或者如国家法律系统NLS所给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与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用户交互式地执行和/或由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自身自动地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执行在所述TT.p/TT.i又称TT集合的基本事实的D层级呈现或B层级呈现上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给定限制:呈现在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分析期间输入或输出的至少一个项。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能够完成给定的所声称的q-CM至q’-cM,使得所述方法修改某q’-AC以预期TT.p,或者,所述方法能够证明在q’<=给定值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完成。
15.一种用于管理对专利的或任何其它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支撑所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教导TT.p的相对于至少一个文献i以及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文献i的技术教导TT.i的分析的设备,PTR表示与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以及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文献i以及所述技术教导TT.p和TT.i有关的信息的集合,其中所述技术教导TT
·将A,B,C,D,…确定为要分析的技术教导TT.p的元素,
·将A.i,B.i,C.i,D.i,…确定为文献i,i=1,2,3,…的TT.i中的与这些TT.p元素对应的元素,以及
·将X).n,X.i).n确定为这些元素X/X.i=A/A.i,B/B.i,C/C.i,…的性质/属性,n=1,2,3,…,
其中,所述设备的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所述方法的应用相互作用,其
·在执行步骤(a)至(d)期间,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的各种接口,重复地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读取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中写入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拷贝信息、或者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内变换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项:
·第一非正式类项,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给定,包括识别或描述所述PTR的至少一个项或一种自然科学规律或一种国家专利系统NPS或一种技能的自然语言信息,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输入给所述计算机系统,以及
·第二正式类项,即,以下(a)至(c),
其中,应用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次地执行所述步骤(a)至(d)中的任一个,
(a)将至少一个第一非正式类项编译成具有所述TT.p或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形式的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的至少一个正式描述,作为(a)项,
(b)对于对应于TT.p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至少一个性质/属性进行编译,作为(b)项,
(c)对假定预期TT.p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至少一个组合进行编译,作为(c)项,以及
(d)将所有这样的第二正式类项输入到所述信息中,并且定义所述信息中的所有项之间的所有的相互关系——如所述用户所指示的相互关系,其中所述的相互关系的定义包括对(a)至(c)项进行处理以形成ANC矩阵,其中ANC=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以及其中所述ANC矩阵通过识别X.i).n与对应的X).n之间的预期、未预期或是否矛盾来定义X.i).n和X).n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
通过向所述用户显示所述项的信息以及所述项与其它项的所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借助于所述方法自动地且即时地答复对任何(a)项、(b)项、(c)项或矩阵条目项的询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项:
·能够将先例用于所述应用和/或在所述应用的执行期间输入到所述应用中,和/或
·呈现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执行步骤(b)和(c)服从如下限制中的至少一个:任何q预期组合q-AC是无矛盾的或者保持了元素的完整性或者如国家法律系统NLS所给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与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用户交互式地执行和/或由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自身自动地执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执行在所述TT.p/TT.i又称TT集合的基本事实的D层级呈现或B层级呈现上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给定限制:呈现在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分析期间输入或输出的至少一个项。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设备能够完成给定的所声称的q-CM至q’-cM,使得所述设备修改某q’-AC以预期TT.p,或者,所述方法能够证明在q’<=给定值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完成。
22.一种用于管理对专利的或任何其它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支撑所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教导TT.p的相对于至少一个文献i以及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文献i的技术教导TT.i的分析的设备,PTR表示与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以及所述专利或创造性活动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文献i以及所述技术教导TT.p和TT.i有关的信息的集合,其中所述技术教导TT
·将A,B,C,D,…确定为要分析的技术教导TT.p的元素,
·将A.i,B.i,C.i,D.i,…确定为文献i,i=1,2,3,…的TT.i中的与这些TT.p元素对应的元素,以及
·将X).n,X.i).n确定为这些元素X/X.i=A/A.i,B/B.i,C/C.i,…的性质/属性,n=1,2,3,…,
其中,所述设备的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所述方法的应用相互作用,其
·在执行步骤(a)至(d)期间,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的各种接口,重复地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读取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中写入信息、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拷贝信息、或者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向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存储器部分内变换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项:
·第一非正式类项,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给定,包括识别或描述所述PTR的至少一个项或一种自然科学规律或一种国家专利系统NPS或一种技能的自然语言信息,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由所述用户输入给所述计算机系统,以及
·第二正式类项,即,以下(a)至(c),
其中,应用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次地执行所述步骤(a)至(d)中的任一个,即,
(a)将至少一个第一非正式类项编译成具有所述TT.p或TT.i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形式的所述第一非正式类项的至少一个正式描述,作为(a)项,
(b)对于对应于TT.p的元素的性质/属性的TT.i的元素的至少一个性质/属性进行编译,作为(b)项,
(c)对所述PTR的基本的或语义上的或实效性上的技术上的次要的或最终的/非审核的正式的事实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编译,作为(c)项,其中,所述事实是基于假定预期TT.p元素的性质/属性的(c)项组合的正式的表达,以及
(d)将所有这样的第二正式类项输入到所述信息中,并且定义所述信息中的所有项之间的所有的相互关系——如所述用户所指示的相互关系,其中所述的相互关系的定义包括对(a)至(c)项进行处理以形成ANC矩阵,其中ANC=预期/未预期且不矛盾/矛盾,以及其中所述ANC矩阵通过识别X.i).n与对应的X).n之间的预期、未预期或是否矛盾来定义X.i).n和X).n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
通过向所述设备的用户显示所述项的所有信息以及所述项与其它项的所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借助于所述方法自动地且即时地答复对任何(a)项、(b)项、(c)项或矩阵条目项的询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项:
·能够将先例用于所述应用和/或在所述应用的执行期间输入到所述应用中,和/或
·呈现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执行步骤(b)和(c)服从如下限制中的至少一个:任何q预期组合q-AC是无矛盾的或者保持了元素的完整性或者如国家法律系统NLS所给定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方法的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与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用户交互式地执行和/或由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自身自动地执行。
2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步骤(a)至(d)中的至少一个的执行在所述TT.p/TT.i又称TT集合的基本事实的D层级呈现或B层级呈现上进行。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给定限制:呈现在所述事实筛选及变换处理器的分析期间输入或输出的至少一个项。
28.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设备,服从如下限制:所述设备能够完成给定的所声称的q-CM至q’-cM,使得所述设备修改某q’-AC以预期TT.p,或者,所述方法能够证明在q’<=给定值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完成。
CN201180050182.8A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Active CN103189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4810.2A CN110263931A (zh)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431210P 2010-08-17 2010-08-17
US61/374,312 2010-08-17
US201113093682A 2011-04-25 2011-04-25
US13/093,682 2011-04-25
US201161504435P 2011-07-05 2011-07-05
US61/504,435 2011-07-05
PCT/EP2011/063295 WO2012022612A1 (en) 2010-08-17 2011-08-02 The fstp expert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4810.2A Division CN110263931A (zh)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9881A CN103189881A (zh) 2013-07-03
CN103189881B true CN103189881B (zh) 2019-06-18

Family

ID=4867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0182.8A Active CN103189881B (zh)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CN201910424810.2A Pending CN110263931A (zh)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4810.2A Pending CN110263931A (zh) 2010-08-17 2011-08-02 Fstp专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189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160A (zh) * 2014-06-03 2017-03-08 西格朗迅达股份有限公司 能半自动产生及在要求保护的发明调用所有法律论证链的创新专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81460A1 (en) * 1999-08-06 2001-02-15 James S. Wiltshire, J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legal concepts using legal topic scheme
US6847966B1 (en) * 2002-04-24 2005-01-25 Engeniu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ly searching a document database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emantic space
US7472121B2 (en) * 2005-12-15 2008-12-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ument comparison using multiple similarity meas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3895A (ja) * 1985-02-25 1986-08-28 中川 武男 特許手続書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243545A1 (en) * 2003-05-29 2004-12-02 Dictaphon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natural language medical records
US7383255B2 (en) * 2003-06-23 2008-06-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mon query runtim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WI268437B (en) * 2004-08-13 2006-12-11 Learning Tech Corp Document matching system and document matching method
EP1810169A1 (en) * 2004-08-31 2007-07-25 Ascential Software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s for data integration systems
CN1808427A (zh) * 2005-01-22 2006-07-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专利信息检索的语法转换方法
US20070294232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Andrew Gibb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patent value
US8065307B2 (en) * 2006-12-20 2011-1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arsing, analysis and scoring of document content
CA2597200A1 (en) * 2007-08-13 2009-02-13 Semiconductor Insigh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zing claim elements
TW201013552A (en) * 2008-09-19 2010-04-01 Hsueh-Hung Hua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f patent data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81460A1 (en) * 1999-08-06 2001-02-15 James S. Wiltshire, J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legal concepts using legal topic scheme
US6847966B1 (en) * 2002-04-24 2005-01-25 Engeniu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ly searching a document database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emantic space
US7472121B2 (en) * 2005-12-15 2008-12-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ument comparison using multiple similarity meas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9881A (zh) 2013-07-03
CN110263931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neider et al. A review of argumentation for the social semantic web
Modgil et al. The added value of argumentation
US20120131055A1 (en) Fstp expert system
Bächtiger et al. Symposium: toward more realistic model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disentangling diversit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ompeting theories, their blind spots and complementarities
US20130006908A1 (en) Fstp expert system
Fielding et al. Synergy and synthesis: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Potter et al. Rethink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psychology–Issues of function, order, and combination in subject-side and object-side assessments in natural settings
Paul et al. Beliefs about victim‐offender conferences: Factors influencing victim‐offender engagement
Wing et al. Designing ethical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s: the rise of the fourth party
CN108681776A (zh) 创新专家系统ies及其ptr数据结构ptr-ds
Marinari Restorative justice for survivors of sexual abuse
Myrendal Word meaning negotiation in online discussion forum communication
CN103189881B (zh) Fstp专家系统
Moernaut et al. Working mechanically or organically? Climate change journalist and news frames in mainstream and alternative media
EP2813977A1 (en) The FSTP expert system
Ballard et al. Boundary objects in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participatory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l-Kalbani A compliance based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e-government in Oman
Berdun et al. An intelligent tutor for teaching software design patterns
Aladalah et al. Winning digital citizens: A model and instrument
Dowie et al. A coding scheme for studying group interaction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a methodological advance on the IPA protocol
Hansen et al. Wikipedia as rational discourse: an illustration of the emancipatory potenti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Noguchi Within and Beyond: Towards a praxis framework for socially-critic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in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ntext
Thomas Analyzing Online Discourses of Canadian Citizenship: O Canada! True North, Strong, and Free?
Chua et al. Effectively Leveraging Technology in Mediation-Suggestions for a Way Forward in Asia
US2023005509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pernicious lies in digit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