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807A -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8807A CN103188807A CN2011104609424A CN201110460942A CN103188807A CN 103188807 A CN103188807 A CN 103188807A CN 2011104609424 A CN2011104609424 A CN 2011104609424A CN 201110460942 A CN201110460942 A CN 201110460942A CN 103188807 A CN103188807 A CN 1031888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perception
- service
- type
- residential quar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本发明通过考虑用户的实质感知来分配信道资源,能够提高信道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网,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共用无线资源。随着数据业务,例如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和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的发展,支持EDGE的手机终端持续增加,EDGE流量也在持续上升,部分热点区域EDGE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抢占网络资源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如何均衡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发展,合理配置EDGE信道资源,在保障话音业务的同时提供较优的数据业务用户感知,已成为评估网络质量和网络资源效益的重要砝码。
关于EDGE信道的配置方法,协议中没有明确说明每个小区该配多少,以什么标准进行配置。而如何进行信道配置,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直是网优人员努力追寻的目标。现有的一种方法是基于小区分配的EDGE信道与分组数据信道(PDCH)个数,并按EDGE信道效率是PDCH信道4倍进行计算。如果小区分配的PDCH信道数大于EDGE信道数,则按(PDCH信道数-EDGE信道数)/4的数目进行EDGE信道的增加。
现有的方法考虑了信道效率及信道分配数目,信道的需求计算比较粗略,没有真实反映小区实际的EDGE信道需求,同时该方法过多地占用了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考虑用户的实质感知来分配信道资源,能够提高信道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B、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C、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
D、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方法,步骤B中,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
获取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以及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为:
根据第一小区的每线话务量的大小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为: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小于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在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和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之间;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大于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上述的方法,步骤C中,将所述时隙数目与所述用户数目相乘,并将相乘结果除以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得到所述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方法,步骤D中,将每种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与该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信道数量相乘,并将所有业务类型的相乘结果进行累加,得到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对全网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小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的区域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
获取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以及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根据第一小区的每线话务量的大小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小于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在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和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之间;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大于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将所述时隙数目与所述用户数目相乘,并将相乘结果除以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得到所述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将每种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与该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信道数量相乘,并将所有业务类型的相乘结果进行累加,得到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对全网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小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的区域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进行信道数量的确定时,充分考虑网络资源的实际状况,引入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可在用户感知良好与感知临界之间灵活分配资源,提高了信道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本发明还按小区的业务类型来分配信道资源,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信道数量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步骤102: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步骤103: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
步骤104: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在步骤101中,为了精确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以及不同的业务类型对无线资源的需求,可以首先对全网的小区进行区域业务类型的分布评估。例如,将区域类型划分为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校园区、农村地区、国道高速区、大型活动区等7种区域类型。不同区域下的用户往往会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其业务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为了获取区域用户的业务特征,通过采集、分析GB口信令数据,把常见的业务划分IM类、网页浏览类、下载类、彩信类等业务类型。
然后,通过对GB口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便可得到不同类型区域下不同业务类型的用户数比例分布。
例如,假设第一小区所属的区域类型为工业区,通过对该小区的GB口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使用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目,将所有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目累加,得到一累加值,对于每种业务类型,将该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目除以所述累加值,便得到工业区中该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对所有不同区域类型的小区进行上述统计后,便可得到表1: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所针对的业务类型是基于EDGE信道所承载的,相应地,本实施例的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针对的也是EDGE信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所述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信道,例如PDCH信道,此种情况下,对GB口的信令数据进行分析时,针对的是由PDCH信道所承载的各种业务类型。
由于不同类型业务对信道的占用需求不同,用户感知的差异化与信道复用度以及业务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直接关联。因此,在步骤102中,可以对小区进行模拟实验,来建立不同业务类型下,用户差异化感知与信道复用度、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的关系模型,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步骤102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首先,获取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
具体地,可以根据小区的每线话务量的大小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例如,当每线话务量小于0.2erl时,确定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当0.2erl<每线话务量<0.7erl时,确定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当每线话务量大于0.7erl时,确定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方法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然后,从表2中获取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以及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最后,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具体地,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小于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在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和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之间;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大于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在步骤102中,可以对现网进行统计得到各种业务类型上行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与下行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将二者相加便可得到所述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另外,对现网进行统计还可以得到各业务类型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目。
在步骤103中,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小区中各业务类型所需要的信道数目:
i业务信道需求数目=i业务同时在线用户数×i业务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i业务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在步骤104中,将小区中每种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与该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信道数量相乘,并将所有业务类型的相乘结果进行累加,得到该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装置,参照图2,所述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第一确定模块30,用于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上述各模块能够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多个处理,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在方法部分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参照方法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资源配置贴近用户感知:不同业务类型对网络资源有不同的需求,该方案通过对不同业务类型对资源占用的分析,得到不同用户感知下各种业务类型对资源的需求模型,为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2、资源配置精细化: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资源日趋紧张,资源配置方式需要从粗放向精确转变,该方案通过科学计算,将每个小区的资源需求精细计算,实现资源配置精细化。
3、资源配置区域化细分:不同区域分布不同的客户群,业务分布呈现区域化特征,因此在资源配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区域特性,本方案通过细分客户群,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实现资源配置区域区域化细分。
4、资源配置价值化:在深挖网络价值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价值化,是每一个优化人员的责任。该方案通过在细分区域特性,基于用户感知,将资源配置精细化,使资源投放实现价值化配置。
5、资源配置差异化:不同的区域资源冗余程度有差异,该方案统筹分析了资源充裕与紧张情况下的不同配置,使信道需求计算差异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网络价值。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4)
1.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B、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C、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
D、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
获取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以及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为:
根据第一小区的每线话务量的大小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为: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小于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在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和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之间;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大于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将所述时隙数目与所述用户数目相乘,并将相乘结果除以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得到所述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将每种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与该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信道数量相乘,并将所有业务类型的相乘结果进行累加,得到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对全网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小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的区域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8.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对于第一小区中的每种业务类型,获取使用了该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数占比;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每种业务类型的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平均占用的时隙数目以及同时在线的用户数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种业务类型,根据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所述时隙数目以及所述用户数目,确定该种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中所有业务类型分别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以及信道数量,确定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占用状况;
获取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以及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根据所述资源占用状况和所述信道复用度界限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根据第一小区的每线话务量的大小确定所述资源占用状况。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充裕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小于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均衡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在用户良好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和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之间;
当所述资源占用状况为资源紧张时,确定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大于用户临界感知时的信道复用度界限。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将所述时隙数目与所述用户数目相乘,并将相乘结果除以所述用户感知系数因子,得到所述业务类型需要的信道数量。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将每种业务类型对应的用户数占比与该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信道数量相乘,并将所有业务类型的相乘结果进行累加,得到第一小区需要的信道数量。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按照如下方式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对全网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小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的区域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数占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60942.4A CN103188807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60942.4A CN103188807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8807A true CN103188807A (zh) | 2013-07-03 |
CN103188807B CN103188807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4867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60942.4A Active CN103188807B (zh) | 2011-12-31 | 2011-12-31 |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8880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16985A1 (zh) * | 2020-12-03 | 2022-06-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感知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01186A1 (en) * | 1998-06-26 | 2000-01-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both packet and circuit switched traffic |
EP1677563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hannel assignment based on service typ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CN101577921A (zh) * | 2008-05-05 | 2009-1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基站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083214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Td-scdma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2111888A (zh) * | 2011-04-06 | 201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1
- 2011-12-31 CN CN201110460942.4A patent/CN1031888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01186A1 (en) * | 1998-06-26 | 2000-01-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both packet and circuit switched traffic |
EP1677563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hannel assignment based on service typ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CN101577921A (zh) * | 2008-05-05 | 2009-1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基站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083214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Td-scdma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2111888A (zh) * | 2011-04-06 | 201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16985A1 (zh) * | 2020-12-03 | 2022-06-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感知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8807B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chneir et al. | A business case for 5G mobile broadband in a dense urban area | |
Wang et al. | Offloading mobile data traffic for QoS-aware service provision in vehicular cyber-physical systems | |
CN103220724A (zh) | 一种蜂窝与d2d通信混合系统中d2d用户频谱接入方法 | |
CN104581743A (zh) | 一种实现wlan部署的方法及装置 | |
Markendahl et al. | Mobile broadband expansion calls for more spectrum or more base stations: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spectrum and the role of spectrum aggregation | |
CN100502581C (zh) |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动态负荷能力的载频配置调整方法 | |
CN104038953A (zh)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参数的配置方法 | |
CN105991707A (zh) | 多媒体交互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5992233A (zh) | 网络业务的容量基线计算方法及装置 | |
CN105898391A (zh) | 在线媒体服务的带宽分配方法及系统 | |
CN102469504A (zh) |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拥塞判决方法和设备 | |
CN107172606B (zh) | 一种可共用的绿色能源联合频谱在无线网络中的分配方法 | |
CN102355736B (zh) | 一种调用使用的阈值确定和分组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5100276A (zh) | 一种面向次等内容分发系统的区域内容缓存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1489229B (zh) | 多标准无线通信网络中动态地分配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186252B (zh) | 一种码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188807A (zh) | 一种确定信道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800650A (zh) | 一种调整运营管道资源占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418332A (zh) | 一种双通道通讯模块、虚拟sim卡系统及上网方法 | |
CN102333328B (zh) | 一种基于用户信令的网络资源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02076002A (zh)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 | |
CN103796310A (zh) |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02291777B (zh) | 一种服务质量策略的配置方法 | |
CN105338575A (zh)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5120481A (zh) | 一种无线信道资源的自动均衡优化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