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207B -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207B
CN103181207B CN201280002160.9A CN201280002160A CN103181207B CN 103181207 B CN103181207 B CN 103181207B CN 201280002160 A CN201280002160 A CN 201280002160A CN 103181207 B CN103181207 B CN 103181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undetected
threshold value
subscriber equipment
physical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1207A (zh
Inventor
陆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248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4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1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1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减少上行资源浪费,提高下行吞吐率,进而提高LTE系统性能。所述方法包括: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控制信道之一。它向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指示了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传输资源使用情况,包括UE所使用的时间/频率资源、调制和编码率等参数;同时指示了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下行传输资源使用情况。
在LTE系统中,eNodeB(evolvedNodeB,演进型基站)会通过PDCCH向UE下发上行授权(ULgrant),所述UE在接收到所述上行授权后,进行相应的上行数据传输。
但当终端漏检所述上行授权时,会造成上行传输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下行吞吐率偏低,进而导致LTE系统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少上行资源浪费,提高下行吞吐率,进而提高LTE系统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
在检测到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
修复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基站装置,通过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并在检测到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这样一来,能够减少上行资源浪费,提高下行吞吐率,进而提高LTE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基站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关介绍。
在图1中,方框1到方框12表示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如图1所示,在第一个TTI,eNodeB通过PDCCH下发上行授权(ULGrant),所述上行授权中包含有UE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位置、调度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编码方案)及是否包含下行的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等信息。终端接收到上行授权后,在第5个TTI,在所述上行授权中所指定的资源位置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距下发上行授权后的第9个TTI,基站对UE上行传输的数据进行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若校验正确,则反馈ACK(Acknowledge,确认)给UE并结束此次初传;若校验错误,则反馈NACK(NotAcknowledge,不确认)给UE。当上行传输采用非自适应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时,UE收到NACK后,在第13个TTI,不通过PDCCH指示,直接在相同的资源位置上使用相同的MCS进行数据重传;当上行传输采用自适应HARQ重传时,则通过PDCCH指示,指示UE进行数据的重传。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基站而描述,所述方法包括:
21、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
在本文中,UE漏检控制信道是指基站(如eNodeB)给UE下发控制信道(例如,上行授权)指示,而所述UE未检测到所述控制信道指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可包括:
在CRC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包括自相关和互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由所述基站采用Zadoff-Chu序列预先生成。所述相关值和所述第一门限值的取值范围相同,具体地,相关值取值为[0,1],第一门限值∈(0,1),其中1的表示和具体的实现方式相关,本发明不对其作限定。所述第一门限值可人为预先设置,第一门限值的设置和PDCCH漏检检测的准确率有关。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可包括:
在CRC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RSRP的取值范围为:[-200dBm,30dBm];上行SINR的取值范围为:[-30dB,40dB];第二门限值∈[-200dBm,30dBm];第三门限值∈[-30dB,40dB]。所述第二门限值和所述第三门限值可人为预先设置,设定的门限值和PDCCH漏检检测的准确率有关。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使用上面哪一种方式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设置系统临界条件。所述系统临界条件可以为例如基站指示上行传输数据使用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调制方式等。因而,可选地,在步骤21所述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的检测方式预先设置系统临界条件;
在未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步骤21中所述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可包括:
在CRC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在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步骤21中所述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可包括:
在CRC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其中,所述相关值、所述第一门限值、上行RSRP、上行SINR、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的具体限定与上文相同,具体内容可参照上文描述。
22、在检测到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其中,所述修复策略可包括:
1、向所述UE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UE采用上行自适应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新发送数据。当基站采用上行非自适应HARQ重传,只有初传会下发PDCCH指示,在UE漏检控制信道PDCCH时,UE无法获得初传数据的传输大小、传输位置,从而导致上行重传数据的传输失败,影响上行吞吐率。采用此修复策略,在UE漏检控制信道时,基站向UE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可以避免无效的上行重传,减少上行资源的浪费,提高上行吞吐率。
2、将在第一TTI内确定的CRC校验错误不计入NACK的统计当中。将UE漏检控制信道PDCCH而导致的业务数据包误码剔除在数据包误码的统计当中,可以提高基站对数据包MCS选择的准确度,提高基站的传输效率。
3、将在第一TTI内接收到的CQI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UE漏检控制信道PDCCH,会影响此TTI中传输的CQI的准确度,采用不正确的CQI判断下行信道质量,不利于下行数据包MCS的选择,影响下行吞吐率。
4、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PDCCH的误码当中。采用此修复策略可以提高评估控制信道PDCCH传输可靠性的准确度。
其中,所述第一TTI为基站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时所对应的TTI。
所述基站在检测到UE漏检PDCCH时,即可运用上述1~4中的至少一种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优选地,所述基站同时运用上述四种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基站装置,通过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并在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这样一来,能够减少上行资源浪费,提高下行吞吐率,进而提高LTE系统性能。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亦须注意,以下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由本发明所述内容,可易于想到其他实施例,它们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可包括:
31、基站接收UE发送的PUSCH信号(即:上行数据)。
其中,在步骤31之前,基站会向所述UE发送PDCCH信息,用以指示上行和下行传输资源的使用情况。
32、所述基站对所述PUSCH信号进行CRC校验。
33、所述基站在CRC校验正确时,确定所述UE没有漏检PDCCH,进而反馈ACK给UE并结束此次初传。
34、所述基站在CRC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所述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由所述基站采用Zadoff-Chu序列预先生成。
所述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做相关可包括: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做自相关和互相关。
35、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相关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其中,所述相关值第一门限值和所述第一门限值的取值范围相同,具体地,相关值取值为[0,1],第一门限值∈(0,1),其中1的表示和具体的实现方式相关,本发明不对其作限定。所述第一门限值可人为预先设置,第一门限值的设置和PDCCH漏检检测的准确率有关。
36、所述基站在所述相关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没有漏检PDCCH。在此情况下,所述基站反馈ACK给UE并结束此次初传。
37、所述基站在所述相关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
所述基站在确定UE漏检PDCCH后,可运用以下至少一种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
所述基站向所述UE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UE采用上行自适应HARQ重新发送数据;
所述基站将在第一TTI内确定的CRC校验错误不计入NACK的统计当中;
所述基站将在第一TTI内接收到的CQI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
所述基站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PDCCH的误码当中;
其中,所述第一TTI为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时所对应的TTI。
采用上述修复策略后,可以防止基站将控制信道的错误扩散到上下行数据信道中,降低控制信道对数据信道的影响,提升上下行吞吐率,同时将控制信道的错误闭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可包括:
41、基站在指示UE传输上行资源的位置上接收UE发送的PUSCH信号(即:上行数据)。
其中,在步骤41之前,基站会向所述UE发送PDCCH信息,用以指示上行和下行传输资源的使用情况。
42、所述基站对所述PUSCH信号进行CRC校验。
43、所述基站在CRC校验正确时,确定所述UE没有漏检PDCCH,并反馈ACK给UE并结束此次初传。
44、所述基站在CRC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和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可由所述基站基于导频信号而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RSRP的取值范围为:[-200dBm,30dBm];上行SINR的取值范围为:[-30dB,40dB];第二门限值∈[-200dBm,30dBm];第三门限值∈[-30dB,40dB]。所述第二门限值和所述第三门限值可人为预先设置,设定的门限值和PDCCH漏检检测的准确率有关。
45、所述基站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不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或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不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没有漏检PDCCH;否则,执行步骤46。
46、所述基站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
所述基站在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即可运用以下至少一种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
所述基站向所述UE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UE采用上行自适应HARQ重新发送数据;
所述基站将在第一TTI内确定的CRC校验错误不计入NACK的统计当中;
所述基站将在第一TTI内接收到的CQI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
所述基站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PDCCH的误码当中;
其中,所述第一TTI为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时所对应的TTI。
采用上述修复策略后,可以防止基站将控制信道的错误扩散到上下行数据信道中,降低控制信道对数据信道的影响,提升上下行吞吐率,同时将控制信道的错误闭环。
需指出的是,图3和图4中所示出的确定UE漏检PDCCH的方法可以独立使用,当然亦可结合使用。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还可包括: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同时需指出的是,还可以对使用哪一种方法设置系统临界条件。举例而言,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设置临界条件,当未达到所述系统临界条件时,使用图3所示确定漏检PDCCH的方法,而当达到所述系统临界条件时,使用图4所示确定漏检PDCCH的方法,所述系统临界条件可以为例如基站指示上行传输数据使用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调制方式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通过识别控制信道的异常状态,并对控制信道的异常状态进行修复,降低了控制信道的错误扩散到数据信道的风险,减少了上行资源浪费,同时提高LTE系统上行和下行的吞吐率,进而提高了LTE系统性能。
与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装置50,所述装置50包括检测单元51和修复单元52。其中:
检测单元51,用于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
修复单元52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其中,所述修复策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UE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UE采用上行自适应HARQ重新发送数据;
将在第一TTI内确定的CRC校验错误不计入NACK的统计当中;
将在第一TTI内接收到的CQI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
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PDCCH的误码当中;
其中,所述第一TTI为基站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时所对应的TT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基站装置,通过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并在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相应修复,这样一来,能够减少上行资源浪费,提高下行吞吐率,进而提高LTE系统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单元51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来确定UE漏检PDCCH。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51可用于:
在CRC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51可用于:
在CRC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PDCCH。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51用于:在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之前,对UE进行PDCCH漏检检测的检测方式预先设置系统临界条件;
在未达到临界条件时,所述检测单元51还用于,在CRC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在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所述检测单元51还用于,在CRC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其中,所述相关值、所述第一门限值、上行RSRP、上行SINR、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的具体限定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具体内容可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51用于: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RSRP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SINR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UE漏检所述PDCCH。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装置,通过识别控制信道的异常状态,并对控制信道的异常状态进行修复,降低了控制信道的错误扩散到数据信道的风险,减少了上行资源浪费,同时提高LTE系统上行和下行的吞吐率,进而提高了LTE系统性能。
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装置与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相对应,由于在前文中已对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故相应内容可参照前文,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站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其中,所述修复策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用户设备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新发送数据;
将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确定的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不计入不确认NACK的统计当中;
将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
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误码当中;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包括: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包括: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的检测方式预先设置系统临界条件;
在未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所述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包括: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在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所述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包括: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5.一种基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
修复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运用修复策略进行修复;
其中,所述修复策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用户设备重新下发上行授权指示,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采用上行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新发送数据;
将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内确定的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不计入不确认NACK的统计当中;
将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丢弃,不用于下行信道质量的判断;
将检测到的控制信道的漏检状态统计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误码当中;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
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
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之前,对用户设备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漏检检测的检测方式预先设置系统临界条件;
在未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对预定位置的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本地导频序列作相关,得到相关值,其中所述预定位置由基站在上行授权中指定;在所述相关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在达到系统临界条件时,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错误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同时将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与第三门限值进行比较;在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漏检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CN201280002160.9A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181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4889.3A CN105634678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3473 WO2014063322A1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4889.3A Division CN105634678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207A CN103181207A (zh) 2013-06-26
CN103181207B true CN103181207B (zh) 2016-03-09

Family

ID=48639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160.9A Active CN103181207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363688B2 (zh)
EP (1) EP2811775B1 (zh)
CN (1) CN103181207B (zh)
RU (2) RU2570813C1 (zh)
WO (1) WO20140633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6231B2 (ja) * 2013-05-27 2018-10-3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を行うデバイスに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15191081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tion-awar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daptation
CN106685547B (zh) * 2015-11-05 2019-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71B (zh) * 2015-11-27 2020-05-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dcch漏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64810A (zh) * 2017-05-19 2018-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i0判断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4112B (zh) * 2018-03-05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用户面功能设备
CN113068137B (zh) * 2019-12-12 202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对应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16432A1 (en) * 2020-07-22 2022-01-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US20230300929A1 (en) * 2022-01-28 2023-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solution for handling missed uplink grants
US11864017B2 (en) * 2022-03-08 2024-01-02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lective re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plink overhead redu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779A (zh) * 2010-12-09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CN102571309A (zh) * 2004-12-28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2048B2 (en) * 2004-09-30 2010-09-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22955B2 (en) * 2004-12-23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1227251A (zh) * 2007-01-16 2008-07-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信道盲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US8767872B2 (en) * 2007-05-18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tructures for ACK and CQ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0818B2 (en) * 2007-06-07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 handover under radio link failure
CN101911757B (zh) * 2008-01-03 2015-01-2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站与移动站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WO2009093662A1 (ja) * 2008-01-25 2009-07-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移動局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99389A1 (en) 2008-02-06 2009-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relating to downlink assignments
MY152744A (en) * 2009-02-19 2014-1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mobile station/base st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JP5993740B2 (ja) * 2009-10-01 2016-09-1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データの送信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WO2011149286A2 (ko) * 2010-05-26 2011-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457002B2 (en) * 2010-07-29 2013-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nt loss detection and related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55083B2 (en) 2010-10-12 2015-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80776B (zh) * 2010-11-24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调整ue的上行授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US9048986B2 (en) * 2011-08-12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lost resource alloc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UE) and an evolved node B (eNodeB)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309A (zh) * 2004-12-28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
CN102547779A (zh) * 2010-12-09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12657C1 (ru) 2017-03-13
EP2811775A1 (en) 2014-12-10
US20140185426A1 (en) 2014-07-03
RU2570813C1 (ru) 2015-12-10
US9853753B2 (en) 2017-12-26
EP2811775A4 (en) 2015-04-22
WO2014063322A1 (zh) 2014-05-01
US20160241349A1 (en) 2016-08-18
EP2811775B1 (en) 2018-09-05
RU2014107422A (ru) 2015-11-27
US9363688B2 (en) 2016-06-07
CN103181207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207B (zh)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US11929832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feedback techniques
CN102651678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32116B (zh) 一种选择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142941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US20170026940A1 (en) Control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214494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EP26611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mode
CN102111802B (zh) 测量传输错误信息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547779B (zh) 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漏检的确定方法和基站
KR101681148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harq 운용 방법
US11005635B2 (en) Reliable channel assisted hybrid-arq
CN108809530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03873211A (zh) 一种harq重传和盲检测方法
CN103973418A (zh) 一种基于信道激活检测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78859A (zh)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42443B (zh) 一种半静态资源的传输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48576A (zh) 下行harq重传中msc等级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3825686A (zh) 一种配置lte终端上行重传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5634678A (zh) 一种漏检控制信道的修复方法和装置
US2011001356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transmission program
CN107454625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确认反馈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386994B (zh) Hs-sich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80952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CN103095390B (zh) 一种用于在eNB中配置下行链路的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