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138B -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138B
CN103181138B CN201080069801.3A CN201080069801A CN103181138B CN 103181138 B CN103181138 B CN 103181138B CN 201080069801 A CN201080069801 A CN 201080069801A CN 103181138 B CN103181138 B CN 103181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signaling message
carrying
releva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98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1138A (zh
Inventor
卢前溪
陈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605032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18113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3181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1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138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装置被配置以便:接收包括第一节点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节点的第二标识符的第一信令消息,以及响应于所述接收,启动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至少一个策略动作;以及向所述第一节点发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二信令消息被配置以便促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建立。

Description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在蜂窝网络的情境中设备到设备D2D(例如像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
背景技术
存在两种无线网络体系结构,集中式和分布式。常规的基于基础设施的蜂窝网络可以看作是集中式网络,而adhoc(特定的)网络或网格网络是分布式网络的示例。在蜂窝网络中,诸如用户设备UE这样的终端可以经由基站BS进行通信,以便获取与另一终端的通信。在ad-hoc网络中,终端可以使用直接业务或中继来绕过基站而与另一终端进行通信。终端之间的这种连接可被称为设备到设备的连接或者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连接。
在蜂窝网络中,即使源终端和目的终端靠近彼此(例如在同一小区中),业务也可经过集中式控制器(例如基站或交换机)。在此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信息,基站将该信息转发到交换机,交换机可以将该信息返回给同一基站用于向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传输,其中,目标终端位于始发该信息的终端附近。
在adhoc网络中,始发终端形成与目标终端的直接的无线电连接,并且通过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连接来传送信息,从而使得信息在从始发终端到目标终端的路径上不经过任何中间节点。在进行通信的终端在地理上彼此靠近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使用比经由蜂窝系统通信时会需要的能量要少的能量来完成对给定信息量的通信。当终端同时靠近彼此但却远离基站时,甚至更是如此。
将adhoc和蜂窝通信结合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中,蜂窝网络参与协调adhoc终端对无线电资源的使用。无线电资源可以包括例如频带、时隙、扩展码以及其它类似资源或其组合。在这种情况下,终端既能够与基站进行通信,又能够直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在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示例的各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其被配置为存储与所述装置相关的第一标识符;接收器,其被配置为接收与第二装置相关的第二标识符;处理核心,其被配置为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的信令消息进行编译,所述处理核心被配置为通过促使包括在所述装置中的发射器发射所述信令消息而启动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承载建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存储与所述装置相关的第一标识符,接收与第二装置相关的第二标识符,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的信令消息进行编译,以及通过发射所述信令消息而启动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承载建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含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促使所述装置实施至少以下操作:接收包括第一节点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节点的第二标识符的第一信令消息,响应于所述接收,启动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至少一个策略动作;以及向所述第一节点发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二信令消息被配置为促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建立。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为当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促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被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现在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兼容的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能够支持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
图3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在蜂窝网络节点中用于处理信令消息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在蜂窝网络节点中用于处理信令消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用于指示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预定义值范围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过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业务流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附图中的图1到图5,将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潜在优势。
图1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兼容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移动终端,诸如终端110、120、130、140、180和190。移动终端可被看作是移动节点。在图1中,终端120借助于通信链路A与基站150进行通信。链路A被示为无线的无线电链路,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是有线链路。链路A可以包括能够从终端120向基站150传递信息的上行链路,以及能够从基站150向终端120传递信息的下行链路。链路A可以符合无线标准,例如像宽带码分多址WCDMA或长期演进LTE。
基站150可以是根据WCDMA的基站(称为节点B),或者是根据LTE的基站(称为eNB),或者是另一种基站(例如像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基站150可以在操作上连接到核心网160(例如蜂窝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基站150和核心网160的功能取决于所采用的设计解决方案。基站150与核心网160之间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例如高容量以太网连接)或无线连接(例如定向微波链路)。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150可以经由未示出的另一实体(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基站控制器)连接到核心网160。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还包括除基站150之外的其它基站以及除终端110和120之外的其它终端。
图1还示出了可基本类似于终端120的终端130和终端140。终端130和140经由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B互连,该链路B在所示实施例中被示为无线链路。链路B可以使用蜂窝系统的无线电资源、未获许可的无线电资源,或者包括未获许可的资源以及分配给蜂窝系统的资源这两者的资源集。终端130和140在图1中被示为处在基站150或所示蜂窝系统的其它基站的覆盖区域之外。图1还示出了经由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互连的终端180和190,其中,链路C例如可以基本类似于链路B。终端180和190位于与由基站170控制的小区对应的地理区域中,其中,基站170例如可以基本类似于基站150。替代地,基站170可以符合与基站150不同的无线标准,在此情况下,所示的通信系统是多标准系统。由于终端180和190处在基站170的通信范围内,因此可能出现基站170参与协调链路B中的无线电资源的使用。这种运营可以称为集中式或蜂窝引导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关联于集中式运营的好处在于由此提供的资源控制和干扰控制。
为完成集中式运营,终端180和19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与基站170进行通信以获取信息,所述信息定义或建议了终端180和190应当将哪些资源用于链路C。在终端180和190是蜂窝终端的情况下,蜂窝系统还可以实施与链路C有关的策略动作。策略动作的示例包括策略控制和计费。策略控制可以例如包括:控制所传送的信息的最大数量,或者针对使用链路C而对终端中所包括的应用或应用类型进行限制。计费可以包括:针对通过链路C所传递的信息,对终端180和终端190中的至少一个终端的订户进行计费。计费可以包括预付费计费或后付费计费。与经由基站170在终端180和190之间传送信息相比,可以按照不同(例如较低或较高)的比率(rate)来对通过链路C传送同一信息进行计费。
举例来说,终端180可以确定:对于在终端180与190之间要形成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来说,终端190足够靠近。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也可被称为设备到设备的承载C。终端180可以通过从终端190接收信标传输来对此进行确定,或者替代地,终端180可以通过接收与终端190有关的位置信息来对此进行确定。终端180可以将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与其自身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以便确定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将是可行的。终端190可以被配备具有自定位能力(例如卫星定位接收器),并且终端190可以被配置以便(例如在紧凑数据消息中)经由蜂窝系统向终端180发送包括与其自身有关的位置信息的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蜂窝系统可以被配备具有以下能力:确定在该蜂窝系统中所包括的小区内的终端的位置。举例来说,可以通过观测定时偏移来从算法上实现该能力,其中,在所述定时偏移处,从终端始发的信号到达包括在蜂窝系统中的基站150、170。某些蜂窝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能力:除了定时偏移之外,还确定方向,其中,始发于终端的信号从所述方向到达基站。在蜂窝系统确定出两个终端足够彼此靠近而使得设备到设备的链路成为可能的情况下,该系统可被配置为向终端建议该可能性。终端180可以被配置以便:响应于从蜂窝系统接收到所述建议,确定出终端190对于在终端180与190之间要形成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来说足够靠近。
响应于确定终端190处在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范围内,终端180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用于建立在终端180与190之间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动作。在以集中式方式运营的系统中,终端180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朝向蜂窝系统的信令。终端180可以被配置以便:在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信令消息中包括对于该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指示包括信令消息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QCI,该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QCI被设置成预定义值范围内所包括的预定义值。在某些其它实施例中,该指示包括信令消息的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值,该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值被设置成预定义值范围内所包括的预定义值。可以将预定义值范围预留给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并且预定义范围内的值可以对应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定义值范围仅包括一个值。不同类型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可以包括文件传输链路、分组语音呼叫和持续连接的背景链路。
响应于接收到信令消息,包括在蜂窝系统中的节点可以被配置以便:通过确定信令消息包括所述指示而确定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有关。信令消息可以例如是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在信令消息被通过多于一个节点而在蜂窝系统中转发的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可以根据该指示来确定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响应于信令消息,蜂窝系统及其中的节点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相关的策略动作。
终端180可以在信令消息中包括终端180的标识符以及终端190的标识符。标识符可以例如是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值或者诸如SIPURI的其它合适的标识符。响应于接收到信令消息,蜂窝系统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以终端180作为一个端点以及包括在蜂窝系统中的网络节点作为第二端点的信令连接(例如控制信令隧道)。控制信令隧道有时被称为控制平面隧道。通过包括两个终端的标识符,终端180在某些实施例中避免了终端190需要向蜂窝系统发信号来建立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在网络中,所应用的信令可以按照在GPRS隧道协议GTP中使用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的形式来包括终端180和190这两者的标识符。控制平面隧道可以与针对终端180和终端190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相关,避免了需要从终端190到蜂窝系统的单独隧道。如果蜂窝系统需要用信号向终端190发送控制信息,则其可以经由链路C和到终端180的隧道来完成。GTP协议包括GTP控制或GTP-C协议。在某些实施例中,标识符是GTP-CTEID。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与针对终端180和终端190的链路C相关的信令隧道中传送的信令消息包括所述两个终端的TEID标识符。
在某些实施例中,结合建立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终端180和190建立了朝向蜂窝系统的承载。所建立的承载可以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相关联。在某些实施例中,终端具有朝向蜂窝系统的默认承载,该默认承载可以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C连同其建立相关联。所建立的关联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朝向蜂窝系统的承载可以充当在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出故障(例如由于终端180和190相对于彼此进行移动)情况下的备用承载。由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可以是低功率链路,因此其可能易受无线电路径问题影响,所述无线电路径问题例如与增大参与的终端之间的距离相关联。响应于确定设备到设备的链路正出故障或已出故障,充当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端点的终端可以向蜂窝系统发信号来通知该故障。响应于该信号,蜂窝系统可以被配置以便:促使这两个终端都恢复使用备用承载,以及将信息流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重定向到经过蜂窝系统。如此,即使终端移出了设备到设备的通信范围,也可以维持所述流,并且终端的用户甚至可能注意不到差别。
图2示出了能够支持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201。举例来说,该装置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装置110、基站120或核心网130中的节点。该装置是物理上有形的物体,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据软件保护器或类似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控制装置210,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集或控制器。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以便使得装置201能够连接到其它装置的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组合可以称为收发器。该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以便存储信息(例如该装置的标识符)的存储器210b。该存储器可以是固态存储器、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磁性存储器、全息存储器或其它种类的存储器。该装置可以包括逻辑电路210c,该逻辑电路210c被配置以便访问存储器210b以及控制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可以将逻辑电路210c实现为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逻辑电路可以包括处理核心。逻辑电路210c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10b中的程序代码,以便控制装置201的功能,并且促使其实施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功能。逻辑电路210c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装置201中的功能,例如经由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来发送数据单元。逻辑电路210c可以是控制电路。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存储器210b和/或逻辑电路210c可以包括在控制装置210中所含的硬件和/或软件元件。存储器210b可以被包括在控制装置210中、位于控制装置210外部,或者位于控制装置210的外部和内部,从而使得存储器被分割为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如果装置201不包括控制装置210,则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存储器210b和逻辑电路210c可以作为硬件元件(例如集成电路或其它电子组件)被包括在该装置中。这同样适用于以下情况:装置201确实包括控制装置210,但发射器和/或接收器210a、存储器210b和逻辑电路210c中的一些或全部不被包括在控制装置210中。在装置201是移动用户设备的实施例中,装置2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在蜂窝网络节点中用于处理信令消息的操作的流程图。在阶段310中,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包括在LTE网络中的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在阶段320中,该节点被配置以便:确定该信令消息中是否包括指示,其指示该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在所示的示例中,该指示采用预定义QCI值的形式。响应于肯定的确定,处理前进到阶段340,在此处,认为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响应于否定的确定,处理前进到阶段330,在此处,认为信令消息与蜂窝承载相关。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在蜂窝网络节点中用于处理信令消息的操作的流程图,其中,所述信令消息在该示例中是创建承载请求。在所示的示例中,处理发生在LTE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阶段410可以在实质上对应于图3中的阶段310。在所示的示例中,在MME中从服务网关SGW接收信令消息。阶段420可以在实质上对应于图3中的阶段320。阶段430可以在实质上对应于图3中的阶段330。在阶段440中,在根据指示确定出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情况下,MME可以被配置以便确定主叫终端的身份。可以根据始发该信令消息的隧道来确定主叫终端的身份。举例来说,可以根据隧道端点标识符来确定该身份。在阶段450中,MME可以被配置以便:根据包括在信令消息中的与被叫终端相关的标识符来确定被叫终端的身份。与被叫终端相关的标识符也可以是例如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在所示的示例中,被叫终端的TEID值是S1接口用户平面S1-UTEID。最后在阶段460中,MME可以被配置以便启动发向终端的信令,从而开始对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建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用于指示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预定义值范围的示例。根据该示例,系统是其中实现了集中式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的LTE系统。同样根据该示例,指示了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包括:被设置为预定义值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QCI。在该示例中,值0-9被预留给LTE系统来使用,并且值10-18形成预定义值范围,所述预定义值范围指示了包括该指示的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在预定义值范围中,各个值可以对应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包括在蜂窝系统中的节点可以被配置以便按照不同方式来对包括在预定义范围10-18中的不同值进行响应。在所示的示例中,值19以上未被定义。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被标记为UE的两个终端位于图的左侧,并且在它们之间安排了被标记为D2D连接的设备到设备的链路。仅其中一个终端被示为正与蜂窝系统进行通信,其具有终止于基站(被标记为eNB)、PDN网关节点(被标记为P-GW)和应用服务器(被标记为用于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的SIP服务器)的连接。对于应用服务器的连接可以是应用层连接。对于P-GW的连接可以是控制信令连接,例如用于为参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两个终端传送控制信令。图中还示出了服务网关S-GW。接口S1连接了基站和服务网关,而接口S5将服务网关S-GW连接到网关P-GW。示出了通信层,在该示例中,IP是因特网协议层,PDCP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是无线电链路控制层,MAC是媒体访问控制层,PHY是物理层,而Appl是应用层。进一步地在该示例中,GTP是GPRS隧道协议层,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层,而L2/L1是层-2/层-1层。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示例性过程。在步骤1中,主叫终端(在该例中是用户设备UE)发射信令消息,以便促使蜂窝系统采取措施来配置在主叫UE和被叫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的连接。该信令消息可以包括与主叫和被叫UE相关的标识符。IMS、P-GW和S-GW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配置以便响应于步骤1的信令消息而启动至少一个策略动作。在步骤2中,因特网协议IP多媒体子系统IMS经由(结合图6所讨论的)P-GW和S-GW向MME发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步骤2的创建承载请求可以包括主叫UE和被叫UE的TEID值。可以在主叫UE的GTP-C隧道中发射步骤2的创建承载请求。步骤2的创建承载请求可以包括指示该请求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在步骤3中,MME可以被配置以便:通过向为主叫UE提供服务的eNB发射承载建立消息,促使所请求的设备到设备的承载被建立。MME还可以被配置以便:与促使建立所请求的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结合,激活专用承载(例如像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承载)。步骤3的消息收发可以发生在控制平面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业务流模板TFT。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设备到设备的承载伴随着蜂窝承载(例如EPS承载)。所示的TFT定义了什么内容被路由到设备到设备D2D承载,以及哪些内容被路由到蜂窝承载。例如,数据分组(诸如实时传输协议RTP分组)可以被引导到D2D承载,而诸如高层信令那样的信令被引导朝向蜂窝承载。高层信令的示例包括SIP、会话描述协议SDP和RTP控制协议RTCP分组。
可以通过来自蜂窝系统的信令来更新或重新配置与D2D承载有关的TFT。例如,蜂窝系统可以发射修改EPS承载上下文请求,其中,该请求包括对于该请求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TFT的经更新的参数。该请求可以包括对于激活或解除激活TFT的请求。可以响应于蜂窝系统中的策略动作(例如预付费帐户的亏空)而发布该请求。图8的TFT可以结合其它所描述的实施例来使用。
在完全不限制下面出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解释或应用的情况下,此处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技术效果在于:对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并不需要来自被叫终端的信令隧道。此处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另一技术效果在于:可以与其它信令同样地和分离地标识出与设备到设备的链路相关的信令。此处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另一技术效果在于:蜂窝系统可以通过将业务移至设备到设备的承载来保存无线电资源。
可以用软件、硬件、应用逻辑或软件、硬件和应用逻辑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软件、应用逻辑和/或硬件可以驻留在例如存储器210b上。如果需要的话,所述软件、应用逻辑和/或硬件的一部分可以驻留在控制装置210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各种常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一个上维护应用逻辑、软件或指令集。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含有、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来使用的指令的任何介质或构件,其中在图2中描述和示出了计算机的一个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非瞬态存储介质,其可以是能够含有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诸如计算机)来使用的指令的任何介质或构件。本发明的范围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以便促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被实施。
如果需要的话,此处讨论的不同功能可以按照不同顺序和/或彼此并发地被实施。此外,如果需要的话,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更多可以是可选的,或者可以被合并。
尽管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但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包括来自所述实施例和/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其它组合,并且不仅是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的那些组合。
此处还应当指出,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当在限制意义上被看待。相反,在不脱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装置,其包括:
存储器,其被配置以便存储与所述装置相关的第一标识符;
接收器,其被配置以便接收与第二装置相关的第二标识符;
处理核心,其被配置以便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的信令消息进行编译;以及
所述处理核心被配置以便:通过促使包括在所述装置中的发射器发射所述信令消息,启动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承载建立,其中所述承载建立包括:建立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绕开基站的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无线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是国际移动订户身份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消息进一步包括:指示所述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被设置成包括在预定义值范围中的预定义值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以便操作为用于信令隧道的端点,以及经由所述隧道传送与为所述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所建立的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蜂窝网络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消息被发送至蜂窝网络。
7.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用户设备,其包括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和在操作上连接到所述接收器的天线,所述天线被配置以便为所述接收器提供至少一个信息流。
8.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存储与装置相关的第一标识符;
接收与第二装置相关的第二标识符;
对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的信令消息进行编译;以及
通过发射所述信令消息,启动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的承载建立,其中所述承载建立包括:建立在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绕开基站的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无线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是隧道端点标识符。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消息进一步包括:指示所述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被设置成包括在预定义值范围中的预定义值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义范围内的值对应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到设备的承载。
13.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以便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促使所述装置至少实施以下操作:
接收包括第一节点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节点的第二标识符的第一信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消息被配置以便启动承载建立,所述承载建立包括:建立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绕开基站的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无线链路;
响应于所述接收,启动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至少一个策略动作;以及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射第二信令消息,所述第二信令消息被配置以便促使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所述承载建立。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是隧道端点标识符。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策略动作包括策略控制过程和计费过程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信令消息进一步包括:指示所述信令消息与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包括:被设置成包括在预定义值范围中的预定义值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配置以便操作为用于信令隧道的端点,以及经由所述隧道接收与为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建立的直接的设备到设备的承载相关的蜂窝网络信令。
CN201080069801.3A 2010-11-12 2010-11-12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eased CN103181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8667 WO2012061993A1 (en) 2010-11-12 2010-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138A CN103181138A (zh) 2013-06-26
CN103181138B true CN10318113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605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9801.3A Ceased CN103181138B (zh) 2010-11-12 2010-11-12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2585B2 (zh)
EP (1) EP2638679A4 (zh)
CN (1) CN103181138B (zh)
WO (1) WO2012061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3562B2 (ja) * 2011-01-07 2014-01-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20140110853A (ko) * 2011-12-13 2014-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4012012A (zh) 2011-12-20 2014-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邻近服务的网络发起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GB2500720A (en) * 2012-03-30 2013-10-02 Nec Corp Providing security information to establish secure communications over a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EP2842288A1 (en) * 2012-04-27 2015-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ing and/or tailoring a service interface
US9485794B2 (en) 2012-05-23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to support IMS based services
US20150326430A1 (en) * 2012-07-10 2015-1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ome Network Information
CN103634778B (zh) * 2012-08-22 2017-05-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34572A1 (ja) * 2012-08-28 2014-03-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記憶媒体
CN103780290B (zh) * 2012-10-23 2018-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GB2507490B (en) * 2012-10-30 2015-02-25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routing
KR102332880B1 (ko) * 2013-05-14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피 세션 연속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02013210308A1 (de) * 2013-06-04 2014-12-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mmunikationsgerät,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Kommunikation zwischen zwei mobilen Endgeräten
CN103313223B (zh) * 2013-06-09 2016-0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d2d通信中控制计费的方法
US20150085759A1 (en) * 2013-09-24 2015-03-26 Broadcom Corporation Selecting bearers for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s
CN104754748B (zh) * 2013-12-27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资源分配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768206B (zh) * 2014-01-02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18299B (zh) * 2014-03-14 2020-04-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US10660146B2 (en) * 2014-03-21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priority
WO2016024890A1 (en) * 2014-08-11 2016-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e-emp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itiz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9949117B2 (en) 2014-08-29 2018-04-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660649B1 (ko) * 2014-10-22 2016-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예외적 자원을 사용하여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0594548B2 (en) 2014-10-27 2020-03-1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ome network information
CN104571501B (zh) * 2014-12-15 2017-11-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906B (zh) * 2015-08-07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和接入网络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6254024B (zh) * 2016-08-23 2018-08-14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转设备以及终端
KR101921275B1 (ko) * 2017-06-16 2019-02-13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메신저에서의 파일 전송 시 기기 간 통신 기술을 활용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041046B (zh) * 2018-07-09 2021-09-14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间端到端业务数据交换的实现方法
WO2020126271A1 (en) * 2018-12-20 2020-06-25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909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阿尔卡特公司 蜂窝空中接口的ad-hoc扩展
EP1331786B1 (en) * 2002-01-29 2007-05-02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O2008000303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b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CN101145832A (zh) * 2007-10-09 2008-03-19 东南大学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与移动自组织网络融合的组帧方法
CN101399562A (zh) * 2007-09-30 2009-04-01 Nxp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干扰防止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621A (zh) * 2003-03-07 2004-09-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7961663B2 (en) 2004-04-05 2011-06-14 Daniel J. LIN Peer-to-pee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735222A (zh) * 2004-08-10 2006-0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离线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261533A1 (en) * 2007-04-20 2008-10-2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324616A1 (en) * 2008-09-12 2011-05-25 Nokia Corporation Session initi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1370301B (zh) 2008-09-19 2011-08-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业务特征的多用户协作传输数据业务的方法
US8559392B2 (en) * 2009-07-30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technology handov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31786B1 (en) * 2002-01-29 2007-05-02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716909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阿尔卡特公司 蜂窝空中接口的ad-hoc扩展
WO2008000303A1 (en) * 2006-06-30 2008-01-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b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CN101399562A (zh) * 2007-09-30 2009-04-01 Nxp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干扰防止
CN101145832A (zh) * 2007-10-09 2008-03-19 东南大学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与移动自组织网络融合的组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8679A4 (en) 2016-07-20
US9282585B2 (en) 2016-03-08
EP2638679A1 (en) 2013-09-18
WO2012061993A1 (en) 2012-05-18
CN103181138A (zh) 2013-06-26
US20130223399A1 (en)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138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681753B2 (en) Relaying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enabling RRC, NAS connections,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CN11023546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反映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13372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evice-to-device relay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00046B1 (en) Rout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US987726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39481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hrough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2598836B (zh) 用于使应用源速率适于负载条件的系统和方法
US9980180B2 (en) Controlling data rate at a relay UE (UE-R) for relaying traffic to and from a relayed UE
US1191744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90394685A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TW201735715A (zh) 用於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以及中繼終端設備
US9462618B2 (en) Method of call setup time reduction for voice over LTE
WO2020150876A1 (zh)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3533422A (ja) 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下でのサイドリンクリレー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US20230397233A1 (en) Manag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iption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EP287943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radio bearer
US112065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termi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320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90092458A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과 장치
US9750047B1 (en) Control of initial uplink grant based on random access request indicating planned initiation of packet-based real-time media session
WO2019212546A1 (en) Self-backhaul with enhanced signaling
US20240089705A1 (en) Managing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O2019153924A1 (zh) 一种中继场景下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Bindaj et a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NDER LTE NETWORKS USING HYBRID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429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555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