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8317A -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8317A CN103178317A CN201210589556XA CN201210589556A CN103178317A CN 103178317 A CN103178317 A CN 103178317A CN 201210589556X A CN201210589556X A CN 201210589556XA CN 201210589556 A CN201210589556 A CN 201210589556A CN 103178317 A CN103178317 A CN 1031783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llel resonance
- resonance unit
- inductance
- level
- reset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输出接口、采用集总电感和电容实现的六个并联谐振单元、六个零点设置单元、由一个带状线和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电路及输入和输出电感,各元件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其中输入、输出电感均采用分布参数的带状线设计。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阻带抑制高、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温度稳定性好、电性能指标批量一致性好、大批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数字雷达、单兵卫星移动、军用与民用多模和多路通信系统终端、无线通信手持终端等,以及对体积、重量、性能、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相应系统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特别是一种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及军事电子应用的迫切需求,微波器件、微波系统正朝着小型化,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和高可靠方向迅速发展,推动了微波毫米波多芯组件技术尤其是微波毫米波LTCC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移动手持式无线通信终端和单兵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及军用与民用多模和多路通信系统终端、机载、弹载、宇航通信系统中,使得低损耗高阻带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成为了该波段接收和发射支路中的关键电子部件,其性能优劣往往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描述这种部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通带工作频率范围、阻带频率范围、通带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通带插入损耗、阻带衰减、形状因子、温度稳定性、体积、重量、可靠性等。在追求器件小型化的同时为了降低其损耗,获得更高的品质因数,就需要寻求新的材料和技术。常规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在微波频率低端,由于滤波器的体积与工作波长成正比,所以体积较大;如金属谐振腔构成的滤波器、微带线滤波器、块状介质滤波器等,体积太大,不能适应小型化的要求;而采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技术,虽然体积可以减小,但其电性能却有温度漂移缺点,而且成本高、插入损耗较大,在温度稳定性要求高和插入损耗要求低的应用场合均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阻带抑制高、重量轻、可靠性高、温度性能稳定好、电性能优异、批量电性能一致性好、成本低的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输入电感、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一零点设置电路、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二零点设置电路、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三零点设置电路、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第四零点设置电路、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五零点设置电路、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第六零点设置电路、输出电感、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和接地端,输入端口与输入电感连接,输出端口与输出电感连接,该输出电感与输入电感之间并联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第一零点设置电路;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第二零点设置电路;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第三零点设置电路;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第四零点设置电路;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第五零点设置电路;第一级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之间串联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第六零点设置电路;所述的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分别接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发明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利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LTCC)特点,采用立体多层叠层结构实现电路元件,大大缩小体积;(2)利用LTCC陶瓷介质介电常数高特点同样可大幅减小元件尺寸;(3)利用LTCC材料的低损耗特点和独特的电路结构实现优异的电性能;(4)利用低温陶瓷材料的高温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元件具有高温度稳定性和高可靠性;(5)利用LTCC工艺的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获得高成品率和低成本。总之,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电性能温度稳定性高、电路实现结构简单、电性能一致性好,可以用全自动贴片机安装和焊接、特别适用于火箭、机载、弹载、宇宙飞船、单兵移动通信终端等无线通信手持终端中,以及对体积、重量、性能、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相应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新型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新型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三维全波仿真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本发明是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一端接输入信号,另一端接输入电感Lin的一端,输入电感Lin的另一端和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的公共连接端相连接,其中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由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并联而成,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由第一零点电感L12和第一零点电容C12串联而成,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由第六零点电感L16和第六零点电容C16串联而成;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的另一端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 由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并联而成,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由第二零点电感L23和第二零点电容C23串联而成;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另一端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 由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容C3并联而成,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由第三零点电感L34和第三零点电容C34串联而成;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另一端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公共端相连接,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 由第四电感L4和第四电容C4并联而成,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由第四零点电感L45和第四零点电容C45串联而成;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另一端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 由第五电感L5和第五电容C5并联而成,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由第五零点电感L56和第五零点电容C56串联而成;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另一端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的公共端相连接,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 由第六电感L6和第六电容C6并联而成;输出电感Lout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口P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2的另一端接输出信号;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其中输入电感Lin、输出电感Lout均采用分布参数的带状线实现,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均采用集总参数电容电感实现,第一零点电容C12、第二零点电容C23、第三零点电容C34、第四零点电容C45、第五零点电容C56、第六零点电容C16均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一零点电感L12、第二零点电感L23、第三零点电感L34、第四零点电感L45、第五零点电感L56、第六零点电感L14均分别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之间、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之间、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之间、第一级L1C1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与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耦合电路之间的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
结合图1、图2,本发明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采用集总参数电感和电容实现。
本发明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中,第一零点电感L12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一零点电容C12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中,第二零点电感L23采用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和第三级两个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二零点电容C23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中,第三零点电感L34采用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和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三零点电容C34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中,第四零点电感L45采用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和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四零点电容C45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中,第五零点电感L56采用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五零点电容C56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中,第六零点电感L16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与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电路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六零点电容C16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
本发明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输入的宽频带微波信号经输入端口(P1)通过输入电感(Lin)到达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相连接的一端及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的一端,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一端,所述的宽频带微波信号中,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其余非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中的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接地,实现第一级滤波。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一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非第一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号通过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中的第一零点电感(L12)和第一零点电容(C12)到达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中。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相连接的一端及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一端,经过第一级滤波和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的微波信号,在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其余非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中的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接地,实现第二级滤波。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二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非第二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号通过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中的第二零点电感(L23)和第二零点电容(C23)到达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中的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容(C3)相连接的一端及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一端,经过第一级、第二级滤波和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微波信号,在第三并联谐振单元(L3,C3)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之间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其余非第三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中的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容(C3)接地,实现第三级滤波。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三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非第三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号通过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中的第三零点电感(L34)和第三零点电容(C34)到达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中第四电感(L4)和第四电容(C4)相连接的一端及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一端,经过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滤波和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微波信号,在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之间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其余非第四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中的第四电感(L4)和第四电容(C4)接地,实现第四级滤波。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四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非第四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号通过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中的第四零点电感(L45)和第四零点电容(C45)到达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中第五电感(L5)和第五电容(C5)相连接的一端及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一端,经过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滤波和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微波信号,在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之间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其余非第五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中的第五电感(L5)和第五电容(C5)接地,实现第五级滤波。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五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非第五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号通过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中的第五零点电感(L56)和第五零点电容(C56)到达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中第六电感(L6)和第六电容(C6)相连接的一端及第一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L6,C6)与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电路之间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的一端,经过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滤波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零点设置电路的微波信号,在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进入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的并联谐振频率附近的阻带微波信号,即第六零点频率附近微波信号,因呈现高阻抗被抑制,第六并联谐振单元(L6,C6)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与非第六零点附近的微波频率信相加之后通过输出电感(Lout)接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的一端,其余非第六并联谐振单元谐振频率附近的微波信号通过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中的第六电感(L6)和第六电容(C6)接地,实现第六级滤波。经过第一级滤波、第二级滤波、第三级滤波、第四级滤波、第五级滤波、第六级滤波,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的微波信号,通过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的另一端输出,从而实现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由于是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其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和金属图形在大约900℃温度下烧结而成,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温度稳定性,由于结构采用三维立体集成和多层折叠结构以及外表面金属屏蔽实现接地和封装,从而使体积大幅减小。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实施体积为4.2mm×4.8mm×1.5mm。 该滤波器带宽为100MHz,仿真滤波器通带内插入损耗均小于3分贝,低阻带抑制优于-30分贝,高阻带抑制优于-40分贝,具有良好的滤波器性能。
Claims (3)
1.一种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一端接输入信号,另一端接输入电感(Lin)的一端,输入电感(Lin)的另一端和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的公共连接端相连接,其中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由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并联而成,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由第一零点电感(L12)和第一零点电容(C12)串联而成,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由第六零点电感(L16)和第六零点电容(C16)串联而成;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的另一端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 由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并联而成,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由第二零点电感(L23)和第二零点电容(C23)串联而成;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的另一端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 由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容(C3)并联而成,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由第三零点电感(L34)和第三零点电容(C34)串联而成;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的另一端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公共端相连接,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 由第四电感(L4)和第四电容(C4)并联而成,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由第四零点电感(L45)和第四零点电容(C45)串联而成;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的另一端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 由第五电感(L5)和第五电容(C5)并联而成,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由第五零点电感(L56)和第五零点电容(C56)串联而成;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的另一端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的公共端相连接,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 由第六电感(L6)和第六电容(C6)并联而成;输出电感(Lout)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口(P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2)的另一端接输出信号;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输出电感(Lout)、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其中输入电感(Lin)、输出电感(Lout)均采用分布参数的带状线实现,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均采用集总参数电感和电容实现,第一零点电容(C12)、第二零点电容(C23)、第三零点电容(C34)、第四零点电容(C45)、第五零点电容(C56)、第六零点电容(C16)均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一零点电感(L12)、第二零点电感(L23)、第三零点电感(L34)、第四零点电感(L45)、第五零点电感(L56)、第六零点电感(L16)均分别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与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之间、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与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之间、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与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之间、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与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耦合电路之间的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12,C12)中,第一零点电感(L12)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一零点电容(C12)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23,C23)中,第二零点电感(L23)采用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和第三级两个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二零点电容(C23)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三零点设置电路(L34,C34)中,第三零点电感(L34)采用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和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三零点电容(C34)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四零点设置电路(L45,C45)中,第四零点电感(L45)采用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C4)和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四零点电容(C45)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五零点设置电路(L56,C56)中,第五零点电感(L56)采用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C5)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五零点电容(C56)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六零点设置电路(L16,C16)中,第六零点电感(L16)采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6,C6)与一个由通孔柱引入的交叉耦合电路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六零点电容(C16)采用平板介质电容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9556XA CN103178317A (zh) | 2012-12-29 | 2012-12-29 |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9556XA CN103178317A (zh) | 2012-12-29 | 2012-12-29 |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8317A true CN103178317A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863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89556XA Pending CN103178317A (zh) | 2012-12-29 | 2012-12-29 | S波段边带陡峭微型带通滤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831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09802A (zh) * | 2014-09-13 | 2015-03-11 | 南京理工大学 | 微型微波毫米波自负载i/q正交滤波器 |
CN111934070A (zh) * | 2020-06-24 | 2020-11-13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应用于6g通信的三维发夹滤波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6026A (zh) * | 2010-11-24 | 2011-04-06 | 南京理工大学 | Ku波段超窄带低损耗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CN102509828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L波段谐波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CN102569959A (zh) * | 2011-12-30 | 2012-07-11 | 南京理工大学 | 卫星导航专用微型微波滤波器 |
CN102610886A (zh) * | 2012-03-22 | 2012-07-25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L波段高阻带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2012
- 2012-12-29 CN CN201210589556XA patent/CN1031783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6026A (zh) * | 2010-11-24 | 2011-04-06 | 南京理工大学 | Ku波段超窄带低损耗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CN102509828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L波段谐波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CN102569959A (zh) * | 2011-12-30 | 2012-07-11 | 南京理工大学 | 卫星导航专用微型微波滤波器 |
CN102610886A (zh) * | 2012-03-22 | 2012-07-25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L波段高阻带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09802A (zh) * | 2014-09-13 | 2015-03-11 | 南京理工大学 | 微型微波毫米波自负载i/q正交滤波器 |
CN104409802B (zh) * | 2014-09-13 | 2017-03-15 | 南京理工大学 | 微型微波毫米波自负载i/q正交滤波器 |
CN111934070A (zh) * | 2020-06-24 | 2020-11-13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应用于6g通信的三维发夹滤波器 |
CN111934070B (zh) * | 2020-06-24 | 2021-10-22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应用于6g通信的三维发夹滤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06026B (zh) | Ku波段超窄带低损耗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1621144B (zh) | 低损耗高阻带抑制多零点微型滤波器 | |
CN102006027B (zh) | C波段低损耗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1621145A (zh) | L波段低损耗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1729036B (zh) | 高阻带抑制微型微波中频带通滤波器 | |
CN102509824A (zh) | 混合式集总分布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610886A (zh) | L波段高阻带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1640519B (zh) | 高阻带抑制多零点2.4千兆赫微形滤波器 | |
CN103117428A (zh) | 60g毫米波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611407A (zh) | Ku波段谐波抑制至毫米波的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3441316A (zh) | 具有幅度均衡功能的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3985930A (zh) | 一种由开口环带状线实现的新型结构带通滤波器 | |
CN102509825A (zh) | 低损耗高抑制微型腔体带通滤波器 | |
CN102509829A (zh) | C波段低插损高次谐波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3457007A (zh) | 高性能分布式3100兆赫到3400兆赫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610885A (zh) | L波段宽带多零点微型滤波器 | |
CN101621147B (zh) | 低损耗双零点2.4千兆赫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4078729A (zh) | 微型微波毫米波外负载i/q可变倒相正交滤波器 | |
CN102594283A (zh) | 阻带高抑制级联带通滤波器 | |
CN102610884A (zh) | 低温共烧陶瓷超宽带微型滤波器 | |
CN102683775A (zh) | C波段低插损高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629858A (zh) | 超短波微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610881A (zh) | 一种超宽带微型带阻滤波器 | |
CN105048034A (zh) | 基于ltcc开关型带通滤波器 | |
CN102509828A (zh) | L波段谐波抑制微型带通滤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