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7577A -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7577A
CN103167577A CN201110414905XA CN201110414905A CN103167577A CN 103167577 A CN103167577 A CN 103167577A CN 201110414905X A CN201110414905X A CN 201110414905XA CN 201110414905 A CN201110414905 A CN 201110414905A CN 103167577 A CN103167577 A CN 103167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ential quarter
load
abutting subdistrict
residential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49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7577B (zh
Inventor
潘志文
刘程喆
刘楠
尤肖虎
汤斌淞
邓天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49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75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750 priority patent/WO20130869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7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7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避免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该关闭小区的方法包括:关闭小区的方法包括: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根据负载预估结果将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关闭待关闭小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小区的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能耗占移动通信网络运营成本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节能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的能耗占整个系统能耗比例最大,因此,可以通过基站的节能实现系统的节能。
由于系统在全天不同时段的通信业务量分布不均匀,业务低的时段称为闲时,业务高的时段称为忙时。在闲时,小区的通信负载较低,基站的开启会带来不必要的能耗。目前常用的节能技术是在小区的业务量低时,此小区的每个用户选择接收到的信干噪比最高的邻接小区作为待切换小区,然后将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中,并关闭此小区,从而减小系统的能耗。
在现有的节能策略中,当待切换小区的负载较高时,没有足够的资源容纳待关闭小区的用户,而用户又不能切换至其余小区中,就会使得待关闭小区中的用户不能进行切换,无法关闭该小区。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节能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能够避免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当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后,包括:
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
根据所述负载预估结果将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
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站点装置,包括:
预估单元,用于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载预估结果将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
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关闭小区的方法包括: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根据负载预估结果将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关闭待关闭小区。这样一来,通过对邻接小区环境情况的分析,进行负载预估,根据负载预估结果确定用户切换情况,充分利用邻接小区的资源,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站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装置的预估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站点装置的预估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闭小区的方法如图1所示,当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后,包括:
S101、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
S102、根据负载预估结果将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S103、关闭待关闭小区。
这样一来,通过对邻接小区环境情况的分析,进行负载预估,根据负载预估结果确定用户切换情况,充分利用邻接小区的资源,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邻接小区为与待关闭小区符合切换关系的小区,该切换关系在现有技术中有详细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在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之前,方法还包括:判断本小区是否达到关闭触发条件。若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则通过所述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所述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示例性的,其具体方法可以为: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接收除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信息;判断本小区负载是否小于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当本小区负载小于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时,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若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则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该本小区可以为同一网络系统中任意小区,因为此时待关闭小区仍未确定,故称之为本小区,其他小区是同一网络系统中除本小区之外的小区。特别的,本小区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接收其他小区的负载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其他小区发送自身负载信息,以便其他小区进行自身负载的判断。
这样一来,本小区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与其他小区进行了信息的交互,确定待关闭小区,避免由网络管理端对各小区的负载进行判断和对待关闭小区进行指示,减少了时延,节约了待关闭小区的判断时间,避免了网络管理端非实时系统的处理压力。
为了描述方便,首先定义以下变量:
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用户k在某一小区i中所占资源数为:
ρ i , k = θ k B α * log 2 ( 1 + SINR i , k ) .
其中θk为GBR用户k的保障比特率要求,SINRi,k为用户k在小区i中的信干噪比。Bα=B*(1-α),其中B为系统总带宽,α为带宽预留因子,其取值可以由运行商根据需求设定,B*α为系统为非GBR用户预留的带宽,Bα为系统分配给GBR用户的带宽。
对于网络中任一小区i,它的负载信息即其内所有GBR用户占用的资源数为:
ρ i = Σ k = 1 G i ρ i , k .
即小区i分配给其内所有GBR用户的总资源数。其中Gi是小区i中的GBR用户数,ρi,k为小区i给GBR用户k分配的资源数。
对于网络中任一小区i,定义小区的负载为:
β i = ρ i γ i
βi即小区i的负载。其中ρi为小区i分配给其内所有GBR用户的资源数,γi为小区i的总资源数。
特别的,小区关闭的触发条件之一为:
&beta; i < &beta; i thre
其中βi为小区i的负载,为关闭负载阈值,示例的,该关闭负载阈值可以是运营商根据网络环境自行设定的。上述小区关闭触发条件表明,当检测到的小区负载低于预先设定的关闭负载阈值时,关闭小区的动作可能发生。
同时,步骤S101中的待切换小区是对待关闭小区中各用户要进行切换的小区的统一称谓,在实际应用中,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都可以有相应的待切换小区,即各个用户的待切换小区可能不同,但待切换小区包含于上述符合切换关系的邻接小区之中。
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根据邻接小区数量的不同步骤S101实施的具体方法不同。
当邻接小区为两个以上时,步骤S101具体包括:
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
待关闭小区与其邻接小区以及待关闭小区的用户设备会通过待关闭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进行信息交换,该信息交换过程可以是周期性的。其中,待关闭小区所属基站接收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以及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向邻接小区所属基站发送待关闭小区的负载信息。邻接小区所属基站接收待关闭小区负载信息,并发送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待关闭小区的用户设备向待关闭小区所属基站上传该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
根据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为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选取对应的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待关闭小区通过获取的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判断是否有高负载小区,通过获取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判断邻接小区接收信号功率的强弱。
若邻接小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则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首选小区,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次强的小区作为备选小区;若邻接小区不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则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以及次强的两个小区作为备用小区,比较两个备用小区的负载,选择负载较小的备选切换小区为首选小区,选择负载较大的备选切换小区为备选小区。
待关闭小区通过获取的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判断是否有高负载小区,该高负载小区为小区负载超过邻接小区最高负载阈值的小区,其最高负载阈值的参照标准是运营商根据网络环境自行设定的。同时,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均对用户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进行检测,并通过小区链路端口上传,待关闭小区通过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获取并记录这些信息。通过获取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判断邻接小区接收信号功率的强弱。
这样一来,当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则仅考虑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当邻接小区不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不仅考虑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还考虑小区的负载,根据情况的不同,充分利用了邻接小区的剩余资源,使其尽可能地接纳待关闭小区的用户,提高节能效率。
若预估切换后首选小区的负载低于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首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最低信干噪比为邻接小区能够正常通信的最低信干噪比。
若预估切换后首选小区的负载高于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预估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切换至备选小区后,备选小区的负载是否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若预估切换后备选小区的负载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备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若预估切换后备选小区的负载高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在未被设置为待切换小区的邻接小区中,继续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并通过负载预估得到新的待切换小区,直至预估得待关闭小区全部用户能够被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其中,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为运营商根据首选切换小区及备选切换小区网络环境预先设定的切换负载阈值,当小区的负载超过它的切换负载阈值,其资源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无法接收其他小区的用户。
通过步骤S101得到各用户的首选小区和备选小区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0119495740000061
表1
上表中,Tk表示用户k对应的首选小区序号,Fk表示用户k对应的备选小区号;
由于待关闭小区中有n个用户,n为正整数,针对每个用户都有相应的待切换小区,待关闭小区对这n个用户的切换都需要进行负载预估与切换,示例性的,此处针对用户k的负载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于用户k,由待关闭小区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当前其在待关闭小区i中占用的资源数ρi,k和其在首选小区Tk中占用的资源数
Figure BDA0000119495740000072
由于小区的负载是假设首选小区原有资源数为若此用户k切换至首选小区后,首选小区的资源数
Figure BDA0000119495740000075
根据首选小区的资源数算出的首选小区负载小于初始设置的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并且该用户k以首选小区为服务小区所接收到的
Figure BDA0000119495740000076
大于能够正常通信的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SINRthreshold,则用户k可切换至首选小区Tk,将表1中的切换指示变量置为1,即将首选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否则,用户不能进行切换,将上表中的切换指示变量置为0。
若用户k可切换至首选小区,即切换指示变量置为1,即将首选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则将用户k的所有参数通过小区间接口交互至首选小区Tk。对于系统中每一小区,统计其内部所有用户信息,计算得到每一小区新的负载,并通过小区间接口进行广播。
步骤2:根据表1中的切换指示变量栏,统计出不可切换的用户,即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这些用户选择表格中对应的备选小区,然后重复步骤1,即若用户k为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则根据备选小区的资源数算出的备选小区负载小于初始设置的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并且该用户k以首选小区为服务小区所接收到的信干噪比大于能够正常通信的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用户k可切换至备选小区Tk,即用户k选择备选小区为待切换小区。这样当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都通过负载预估过程找到相应的待切换小区,结束预估过程。
当邻接小区为一个时,步骤S101具体包括:
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待关闭小区与其邻接小区会通过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进行周期性的信息交换,交换信息包括该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
根据获取的信息,预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邻接小区后,邻接小区的负载是否超过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若预估切换后邻接小区的负载未超过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邻接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
当邻接小区为一个,且邻接小区满足切换条件,被设置为待切换小区,则步骤S102中根据负载预估结果将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具体包括:将待关闭小区所有用户切换至该待切换小区。这样,在步骤S103中,待关闭小区可以关闭达到节能目的,而待切换小区则吸纳了待关闭小区的流量。
特别的,当预估得到邻接小区无法达到上述切换条件时,停止预估动作,待关闭小区不进行切换,这样就防止待关闭小区在待切换小区无法接收其用户时仍进行用户切换,避免了资源浪费。
当预估得到邻接小区达到上述切换条件时,在待关闭小区将其所有用户切换至待切换用户后,在关闭待关闭小区前,该小区关闭方法还包括:通过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向其他小区发送待关闭小区关闭状态消息,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小区间接口进行广播。
本发明提供的小区关闭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除待关闭小区外,该通讯网络中网络管理端和其他小区会产生相应变化,这里可以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对本发明提供的小区关闭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S201、用户设备上报测量信息。用户设备测量邻接小区接收信号功率强度,并将测量信息上报至基站及网络管理端,此处的用户设备为整个网络的用户设备,网络中各个基站均能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S202、计算基站自身负载。基站通过公式 &rho; i , k = &theta; k B &alpha; * log 2 ( 1 + SINR i , k ) , &rho; i = &Sigma; k = 1 G i &rho; i , k , &beta; i = &rho; i &gamma; i 计算小区自身负载。
S203、确定待关闭小区。待关闭小区的确定方法有多种,该动作可以通过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完成,实际应用中,X2接口为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
待关闭小区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可以是S2031中网络管理端指定待关闭小区。各小区向网络管理端上报其负载信息,网络管理端通过各基站上报的负载信息,直接通知负载最低的小区成为待关闭小区,如图2中S2031所示。
也可以是步骤S2032中,与其他小区协商确定待关闭小区。以基站1为例,其中负载交互方法可以是基站1向其他基站发出负载交互请求,并对其他基站的负载交互请求作出响应;也可以是基站1与其他基站周期性的交互负载,该交互周期是预先设置的。此处假设基站1为待关闭小区,当基站1判断自身负载小于其他小区负载,且小于其自身关闭触发阈值时,基站1做出待关闭小区的确定,并在分布式的各个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协商,基站1可以向其他小区发出待关闭小区请求,其他小区同意其待关闭请求,这样,基站1所属小区确定为待关闭小区,然后,基站1将确定自身为待关闭小区的信息通过X2接口通知其他基站,同时基站1进入小区待关闭状态并开始执行步骤S204中预估算法,其他基站在收到该通知后停止对自身是否成为待关闭小区进行判断。
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选择步骤S2032进行待关闭小区的确定,这样一来,本小区通过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与其他小区进行了信息的交互,确定待关闭小区,避免由网络管理端对各小区的负载进行判断和对待关闭小区进行指示,减少了时延,节约了待关闭小区的判断时间,避免了网络管理端非实时系统的处理压力。
S204、预估与用户切换。预估与用户切换具体步骤与步骤S101、S102实质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S205、向网络管理端发送关闭小区指令。
S206、网络管理端发出小区关闭指令。
S207、通知关闭状态。待关闭小区通过小区间接口向各小区及网络管理端通知其关闭状态。
S208、关闭小区。
小区关闭后,网络管理端可以再根据网络环境在业务高的时段通知小区开启;也可以是运营商预先设置了时间周期,当小区关闭达到该时间周期后将自动开启。小区开启后,会将其开启状态通知网络管理端与其他小区,同时,网络重新执行上述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闭小区的方法,通过对邻接小区环境情况的分析,进行负载预估,根据负载预估结果确定用户切换情况,充分利用邻接小区的资源,防止待关闭小区在待切换小区无法接收待其用户时仍进行用户切换,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同时,待关闭小区的确定是由基站间协商得到,减少了时延,节约了待关闭小区的判断时间,避免了网络管理端非实时系统的处理压力。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装置30,如图3所示,包括:
预估单元301,用于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
切换单元302,用于根据负载预估结果将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关闭单元303,用于关闭待关闭小区。
这样,预估单元通过对邻接小区环境情况的分析,不仅考虑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还考虑小区的负载,根据情况的不同,确定待切换小区,切换单元根据负载预估结果确定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使待切换小区尽可能接纳待关闭小区的用户,充分利用了邻接小区的剩余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预估单元和切换单元可以用基站中RRM(radio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在现有技术中,该RRM模块主要用于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控制和负载控制。
特别的,如图4所示,站点装置30还包括:
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本小区是否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具体判断步骤可以包括: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接收除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信息;判断本小区负载是否小于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当本小区负载小于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时,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
第一通知单元305,用于当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时,通过所述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所述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第二通知单元306,用于在关闭待关闭小区前,通过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向其他小区发送待关闭小区关闭状态消息。
特别的,如图5所示,预估单元301在邻接小区为两个以上时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子单元3011,用于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
小区选择子单元3012,用于根据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
第一预估子单元3013,用于根据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为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选取对应的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为邻接小区能够正常通信的最低信干噪比;
第二预估子单元3014,用于若预估切换后首选小区的负载高于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预估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切换至备选小区后,备选小区的负载是否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第三预估子单元3015,用于若预估切换后备选小区的负载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备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同时,小区选择子单元3012还包括:
第一选择子单元(图5未标示),用于当邻接小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时,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首选小区,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次强的小区作为备选小区;高负载小区为小区负载超过邻接小区最高负载阈值的小区;
第二选择子单元(图5未标示),用于邻接小区不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时,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以及次强的两个小区作为备用小区,比较两个备用小区的负载,选择负载较小的备选切换小区为首选小区,选择负载较大的备选切换小区为备选小区。
若第二预估子单元3015预估切换后备选小区的负载高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小区选择子单元3012在未被设置为待切换小区的邻接小区中,继续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并通过第一预估子单元3013、第二预估子单元3015预估得到新的待切换小区,直至预估得待关闭小区全部用户能够被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如图6所示,预估单元301在邻接小区为一个时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单元3016,用于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
第四预估子单元3017,用于根据获取的信息,预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邻接小区后,邻接小区的负载是否超过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第一确定子单元3018,用于若预估切换后邻接小区的负载未超过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邻接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装置,预估单元通过对邻接小区环境情况的分析,不仅考虑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还考虑小区的负载,根据情况的不同,确定待切换小区,切换单元根据负载预估结果确定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使待切换小区尽可能接纳待关闭小区的用户,充分利用了邻接小区的剩余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节能效率高。同时,待关闭小区的确定是由基站间协商得到,减少了时延,节约了待关闭小区的判断时间,避免了网络管理端非实时系统的处理压力。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
根据所述负载预估结果将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
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小区是否达到关闭触发条件;
若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则通过所述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所述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本小区是否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包括:
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接收除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信息;
判断所述本小区负载是否小于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所述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当所述本小区负载小于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所述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时,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接小区为两个以上时,所述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包括:
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
根据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为所述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选取对应的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
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首选小区的负载低于所述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所述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首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首选小区的负载高于所述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所述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所述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预估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切换至所述备选小区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是否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若预估切换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备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信息,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包括:
若所述邻接小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则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首选小区,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次强的小区作为备选小区;所述高负载小区为小区负载超过所述邻接小区最高负载阈值的小区;
若所述邻接小区不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则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以及次强的两个小区作为备用小区,比较两个所述备用小区的负载,选择负载较小的所述备选切换小区为首选小区,选择负载较大的所述备选切换小区为备选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预估切换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高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在未被设置为待切换小区的所述邻接小区中,继续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并通过负载预估得到新的待切换小区,直至预估得所述待关闭小区全部用户能够被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接小区为一个时,所述对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包括:
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
根据获取的信息,预估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邻接小区后,所述邻接小区的负载是否超过所述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所述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邻接小区的负载未超过所述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所述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邻接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待关闭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向所述其他小区发送所述待关闭小区关闭状态消息。
9.一种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估单元,用于对待关闭小区的邻接小区进行负载预估,得到待切换小区;所述邻接小区为符合切换关系的小区;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载预估结果将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
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小区是否达到关闭触发条件;
第一通知单元,用于当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时,通过所述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所述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接收除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信息;
判断所述本小区负载是否小于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所述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
当所述本小区负载小于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负载,且小于所述本小区关闭触发阈值时,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
若所述本小区达到关闭触发条件,则通过所述本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通知所述本小区之外其他小区所述本小区为待关闭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单元在所述邻接小区为两个以上时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用户设备测得的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
小区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及邻接小区的接收信号功率,为所述待关闭小区中每个用户选取对应的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
第一预估子单元,用于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首选小区的负载低于所述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所述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首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第二预估子单元,用于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首选小区的负载高于所述首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所述首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所述首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预估非首选小区切换用户切换至所述备选小区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是否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第三预估子单元,用于若预估切换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低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且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备选小区设置为对应的待关闭小区用户的待切换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选择子单元还包括:
第一选择子单元,用于当所述邻接小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时,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小区作为首选小区,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次强的小区作为备选小区;所述高负载小区为小区负载超过所述邻接小区最高负载阈值的小区;
第二选择子单元,用于所述邻接小区不存在两个以上高负载小区时,选择接收信号功率最强以及次强的两个小区作为备用小区,比较两个所述备用小区的负载,选择负载较小的所述备选切换小区为首选小区,选择负载较大的所述备选切换小区为备选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若第二预估子单元预估切换后所述备选小区的负载高于备选小区最高负载阈值或所述备选小区的信干噪比低于备选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小区选择子单元在未被设置为待切换小区的所述邻接小区中,继续选取首选小区与备选小区,并通过第一、第二预估子单元预估得到新的待切换小区,直至预估得所述待关闭小区全部用户能够被切换至待切换小区。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1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单元在所述邻接小区为一个时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邻接小区的负载信息;
第四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信息,预估所述待关闭小区用户切换至所述邻接小区后,所述邻接小区的负载是否超过所述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所述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是否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若预估切换后所述邻接小区的负载未超过所述邻接小区切换负载阈值,且所述邻接小区的信干噪比高于邻接小区最低信干噪比,则将所述邻接小区设置为待切换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站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装置还包括:
第二通知单元,用于在关闭所述待关闭小区前,通过待关闭小区所属基站的接口向所述其他小区发送所述待关闭小区关闭状态消息。
CN201110414905.XA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Active CN103167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4905.XA CN103167577B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PCT/CN2012/085750 WO2013086939A1 (zh) 2011-12-13 2012-12-03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4905.XA CN103167577B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7577A true CN103167577A (zh) 2013-06-19
CN103167577B CN103167577B (zh) 2015-08-19

Family

ID=4859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4905.XA Active CN103167577B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7577B (zh)
WO (1) WO20130869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3498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6041119A1 (zh) * 2014-09-15 2016-03-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发送点切换方法、切换装置、服务基站和终端
CN110858983A (zh) * 2018-08-22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430559A (zh) * 2021-11-23 2022-05-03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阶梯式评估的5g基站智能关断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468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自优化的实现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2186209A (zh) * 2011-04-21 2011-09-14 东南大学 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节能策略
CN102238560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休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468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自优化的实现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2238560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休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86209A (zh) * 2011-04-21 2011-09-14 东南大学 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节能策略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3498A1 (zh) * 2013-09-27 2015-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51955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6041119A1 (zh) * 2014-09-15 2016-03-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发送点切换方法、切换装置、服务基站和终端
US9924428B2 (en) 2014-09-15 2018-03-20 Nanchang Coolp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Quick transmission point handover method, handover device, ser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0858983A (zh) * 2018-08-22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430559A (zh) * 2021-11-23 2022-05-03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阶梯式评估的5g基站智能关断方法
CN114430559B (zh) * 2021-11-23 2023-08-08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阶梯式评估的5g基站智能关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7577B (zh) 2015-08-19
WO2013086939A1 (zh) 201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6209B (zh) 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节能策略
CN112804739B (zh)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Gong et al.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power grid coexi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98728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
CN101754336B (zh) 一种基于lte tdd系统的基站省电方法和系统
CN102396257B (zh) 基站节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8820B (zh) 一种增强基站节能的方法
CN102007801A (zh) 运营接入网的方法
CN102083179A (zh) 一种节能小区的控制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5636056A (zh) 一种频谱资源自优化的节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84065A (zh) 一种小区优化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442789A (zh) 移动通信系统分层网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500299A (zh) 用户设备及不连续接收状态下的上行发送方法
CN102333342A (zh) 一种小区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3167577B (zh) 一种关闭小区的方法、站点装置
EP2677803A1 (en) Activation method of capacity stations and device and system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563438A (zh) 通信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918287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57947A (zh) 网络节能系统、网络节能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5682124A (zh) 一种基于虚拟网络的节能方法
CN105472711A (zh)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2238591A (zh) 一种无线网络实现节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05935B (zh) 网络能效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3747556B (zh) 室内分布系统节能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32124A (zh) 一种降低无线网络能耗的方法及宏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