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7196A -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7196A
CN103167196A CN2011104228615A CN201110422861A CN103167196A CN 103167196 A CN103167196 A CN 103167196A CN 2011104228615 A CN2011104228615 A CN 2011104228615A CN 201110422861 A CN201110422861 A CN 201110422861A CN 103167196 A CN103167196 A CN 103167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signal
module
ascending
echo cancellation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2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兆刚
陈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228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71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7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02,在通话过程中,接收下行语音信号,并存储下行语音信号;步骤104,将对应于下行语音信号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具体包括:将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的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若包含,则从上行语音信号中消除可消除部分,其中,可消除部分与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终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利用LTE模块等基于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过程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从而提高通话质量,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音消除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回音的方法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在2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又称PCS,即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个人通讯服务)或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下,语音业务主要是在CS域(Circuit-SwitchedDomain,电路交换域)上实现,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只有PS域(Packet-Switched Domain,分组交换域),没有CS域,因而没有对语音通话的直接支持,其语音通信通过数据通道实现。LTE网络规划在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网络利用PS域的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系统支持语音业务,但由于LTE网络尚处于刚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的IMS系统对语音通话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导致如何实现现阶段LTE网络下的话音回音消除,仍然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回音消除技术,可以在利用LTE模块等基于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过程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从而提高通话质量,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回音消除技术,可以在利用LTE模块等基于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过程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从而提高通话质量,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02,在通话过程中,接收下行语音信号,并存储所述下行语音信号;步骤104,将对应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具体包括:将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的所述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若包含,则从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消除所述可消除部分,其中,所述可消除部分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行语音信号与上行语音信号是对应的,这里是指上行语音信号为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紧接着发出的一次上行语音信号,因而可以将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并发出一次上行语音信号作为一次成功的通信过程,从而理解“相对应”。
这里回音的产生,是终端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的“可消除部分”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且所述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所述步骤104包括:对所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是数字逻辑器件,只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而终端的送话器可以采用如数字麦克风,从而在接收到用户的语言后,直接生成数字信号,即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而下行数字语音信号为将来自分组交换域的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后直接得到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模拟语音信号且所述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所述步骤104包括:将所述上行模拟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对所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若不是使用的数字麦克风等器件,从而使得送话器得到的为模拟信号,则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才能够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利用回音消除电路对所述上行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支持电路交换域的通信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通过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并且已经集成有回音消除的电路,具有成熟的回音消除技术和效果,因而可以对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进行利用,从而简化电路设计,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终端中独立的回音消除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利用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外,显然可以使用包括回音消除电路在内的处理模块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仅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存储模块,存储来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信号;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通话语音,生成上行语音信号;处理模块,对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行语音信号与上行语音信号是对应的,这里是指上行语音信号为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紧接着发出的一次上行语音信号,因而可以将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并发出一次上行语音信号作为一次成功的通信过程。
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比较子模块,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与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子模块,根据所述比较子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其中,所述可消除部分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消除子模块,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消除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的所述可消除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回音的产生原因是:终端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的“返回音信号”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LTE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转换模块,当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模拟语音信号且所述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将所述上行模拟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以及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是数字逻辑器件,只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而若送话器得到的为模拟信号,则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才能够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当然,终端的送话器也可以采用如数字麦克风,从而在接收到用户的语言后,直接生成数字信号,即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而下行数字语音信号为将来自分组交换域的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后直接得到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编译模块,对来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得到所述下行语音信号,或对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经过所述回音消除处理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上行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通信模块利用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只能够传输数据信号,因而需要将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后才能够进行传输;而对于下行语音数据,也必须进行译码后才能够得到下行语音信号,进而用于回音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通过电路交换域和/或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以及所述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现有的可以基于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都已经集成了回音消除的处理电路,因而可以利用这些通信模块如第二通信模块、与仅能够利用分组交换域的通信模块如第一通信模块进行结合使用。将来自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等,并由受话器传送至用户,而第二通信模块将来自用户的上行语音信号,在第二通信模块中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译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利用第二通信模块的编译码功能,具体为:将来自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数据在第二通信模块中进行译码等,并由受话器传送至用户,而第二通信模块将来自用户的上行语音信号,在第二通信模块中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并在编码得到上行语音数据后,由第一通信模块通过分组交换域发送至对方终端,完成通话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编译模块位于处理器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利用第二通信模块,还可以利用处理器对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或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同时,可以利用第二通信模块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当然,也可以采用单独的回音消除电路或模块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GSM模块、CDMA2000模块、CDMA-EVDO模块、CDMA2000-1X模块、EDGE模块、WCDMA模块和/或TD-SCDMA模块。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在利用LTE模块等基于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过程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从而提高通话质量,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模块消除通话回音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模块消除通话回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02,在通话过程中,接收下行语音信号,并存储下行语音信号;步骤104,将对应于下行语音信号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其中,步骤104具体包括:步骤1040,将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的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步骤1042,判断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若包含,则从上行语音信号中消除可消除部分,其中,可消除部分与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行语音信号与上行语音信号是对应的,这里是指上行语音信号为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紧接着发出的一次上行语音信号,因而可以将终端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并发出一次上行语音信号作为一次成功的通信过程,从而理解“对应”。
这里回音的产生,是终端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的“可消除部分”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且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步骤104包括:对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是数字逻辑器件,只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而终端的送话器可以采用如数字麦克风,从而在接收到用户的语言后,直接生成数字信号,即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而下行数字语音信号为将来自分组交换域的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后直接得到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模拟语音信号且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步骤104包括:将上行模拟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对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若不是使用的数字麦克风等器件,从而使得送话器得到的为模拟信号,则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才能够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利用回音消除电路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支持电路交换域的通信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通过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并且已经集成有回音消除的电路,具有成熟的回音消除技术和效果,因而可以对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进行利用,从而简化电路设计,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终端中独立的回音消除模块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利用现有的2G/3G通信模块外,显然可以使用包括回音消除电路在内的处理模块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200,包括:通信模块202,仅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存储模块204,存储来自通信模块202的下行语音信号;生成模块206,根据用户的通话语音,生成上行语音信号;处理模块208,对生成模块206生成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行语音信号与上行语音信号是对应的,这里是指上行语音信号为终端200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紧接着发出的一次上行语音信号,因而可以将终端200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并发出一次上行语音信号作为一次成功的通信过程。
处理模块208进一步包括:比较子模块2080,将生成模块206生成的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模块204存储的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子模块2082,根据比较子模块2080得到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其中,可消除部分与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消除子模块2084,在判断子模块208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消除上行语音信号中的可消除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回音的产生原因是:终端200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200,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200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的“返回音信号”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模块202包括:LTE模块。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302,仅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存储模块304,存储来自第一通信模块302的下行语音信号;生成模块306,根据用户的通话语音,生成对应于下行语音信号的上行语音信号;处理模块308,对生成模块306生成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行语音信号与上行语音信号是对应的,这里是指上行语音信号为终端300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紧接着发出的一次上行语音信号,因而可以将终端300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并发出一次上行语音信号作为一次成功的通信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模块302包括:LTE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处理模块308具体包括:比较子模块3080,将生成模块306生成的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模块304存储的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子模块3082,根据比较子模块3080得到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其中,可消除部分与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消除子模块3084,在判断子模块308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消除上行语音信号中的可消除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回音的产生原因是:终端300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300,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300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的“返回音信号”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300还包括转换模块310,当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模拟语音信号且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将上行模拟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以及处理模块308还用于:对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时,使用的是数字逻辑器件,只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而若送话器得到的为模拟信号,则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才能够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当然,终端300的送话器也可以采用如数字麦克风,从而在接收到用户的语言后,直接生成数字信号,即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而下行数字语音信号为将来自分组交换域的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后直接得到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编译模块312,对来自第一通信模块302的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得到下行语音信号,或对来自处理模块308的、经过回音消除处理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上行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模块302。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通信模块302利用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只能够传输数据信号,因而需要将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后才能够进行传输;而对于下行语音数据,也必须进行译码后才能够得到下行语音信号,进而用于回音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300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314,通过电路交换域和/或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以及处理模块308位于第二通信模块314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现有的可以基于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都已经集成了回音消除的处理电路,因而可以利用这些通信模块如第二通信模块314、与仅能够利用分组交换域的通信模块如第一通信模块302进行结合使用。将来自第一通信模块302的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等,并由受话器传送至用户,而第二通信模块314将来自用户的上行语音信号,在第二通信模块314中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编译模块312位于第二通信模块314中。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利用第二通信模块314的编译码功能,具体为:将来自第一通信模块302的下行语音数据在第二通信模块314中进行译码等,并由受话器传送至用户,而第二通信模块314将来自用户的上行语音信号,在第二通信模块314中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并在编码得到上行语音数据后,由第一通信模块302通过分组交换域发送至对方终端,完成通话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编译模块312位于处理器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利用第二通信模块314,还可以利用处理器对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或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同时,可以利用第二通信模块314对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当然,也可以采用单独的回音消除电路或模块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通信模块314包括:GSM模块、CDMA2000模块、CDMA-EVDO模块、CDMA2000-1X模块、EDGE模块、WCDMA模块和/或TD-SCDMA模块。
对于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话过程的通信模块,可以采用结合现有的其他可以利用电路交换域的通信模块,从而实现对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下面结合图4A和图4B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模块消除通话回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是将LTE模块402与GSM模块404进行结合使用,其中,LTE模块402仅能够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而GSM模块404则可以通过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下面对具体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LTE模块402通过天线接收到PS域话音数据,并通过射频解调单元406进行解调处理后,得到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
GSM模块404通过数字接口与LTE模块402进行连接,并从LTE模块402获取了解调得到的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由GSM模块404中的数字话音解码单元408对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字话音信号,并通过数模转换单元410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模拟话音信号,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受话器如听筒,收听到本次通话的内容。
当然,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由GSM模块404中的回音消除电路414先行获取来自数字话音解码单元408的下行数字话音信号,并暂时进行存储;也可以由其他的存储装置对该下行数字话音信号进行暂存,然后在需要进行回音消除处理的时候,再发送至回音消除电路414。
然后用户通过送话器如话筒发出上行语音,该上行语音通过话筒后,生成对应的模拟话音信号,再经由模数转换单元412,生成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发送至回音消除电路414,并将其与下行数字话音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中、与下行数字话音信号相匹配的部分进行去除处理。
这里,对于回音产生的原因,应该理解为:终端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相匹配与下行语音信号的“可消除部分”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将进行过回音消除处理后的上行数字语音信号,通过数字话音编码单元416进行编码处理,得到编码后的上行数字语音数据,并通过连接LTE模块402和GSM模块404的数字接口,将该编码后的上行数字语音数据发送至LTE模块402,然后由LTE模块402中的射频调制单元418进行调制后,生成PS域话音数据,并经由天线发送至通话对方的终端。
比较图4A与图4B,可见相比于图4A,在图4B中的GSM模块4040,其中没有利用到图4A中的模数转换单元412。也就是说,这里使用的送话器如数字麦克风等,可以直接将得到的用户的语言生成上行数字话音信号。
除了采用结合现有的其他可以利用电路交换域的通信模块,还可以使用独立模块,结合采用分组交换域的通信模块,从而实现对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下面结合图5A和图5B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模块消除通话回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是将LTE模块502与处理器504、回音消除模块506进行结合使用,其中,LTE模块402仅能够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下面对具体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LTE模块502通过天线接收到PS域话音数据,并通过射频解调单元508进行解调处理后,得到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
处理器504通过数字接口与LTE模块502进行连接,并从LTE模块502获取了解调得到的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由处理器504中的数字话音解码单元510对未解码的下行数字话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下行数字话音信号。
然后通过回音消除模块506中的数模转换单元512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模拟话音信号,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受话器如听筒,收听到本次通话的内容。
当然,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由回音消除模块506中的回音消除电路516先行获取来自数字话音解码单元510的下行数字话音信号,并暂时进行存储;也可以由其他的存储装置对该下行数字话音信号进行暂存,然后在需要进行回音消除处理的时候,再发送至回音消除电路516。
然后用户通过送话器如话筒发出上行语音,该上行语音通过话筒后,生成对应的模拟话音信号,再经由模数转换单元514,生成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发送至回音消除电路516,并将其与下行数字话音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将上行数字话音信号中、与下行数字话音信号相匹配的部分进行去除处理。
这里,对于回音产生的原因,应该理解为:终端在接收到一次下行语音信号后,经过处理后,在受话器如听筒处得到下行语音,而该下行语音又会从送话器如话筒处返回终端,并作为上行语音的一部分,传回至对方的终端,从而使得对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类似于听到“回音”。
可见,如果把下行语音中重新返回终端中的部分称为“可消除部分”,则上行语音信号中将包含“可消除部分信号”,而由于该“可消除部分”是由下行语音产生,也就是说两者间是相同或是极为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将上行语音信号与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找出上行语音信号中相匹配与下行语音信号的“可消除部分”并进行去除处理,则最终能够消除回音。
将进行过回音消除处理后的上行数字语音信号,通过处理器504中的数字话音编码单元518进行编码处理,得到编码后的上行数字语音数据,并通过连接LTE模块502和处理器504的数字接口,将该编码后的上行数字语音数据发送至LTE模块502,然后由LTE模块502中的射频调制单元520进行调制后,生成PS域话音数据,并经由天线发送至通话对方的终端。
比较图5A与图5B,可见相比于图5A,在图5B中的回音消除模块5060,其中没有利用到图5A中的模数转换单元514。也就是说,这里使用的送话器如数字麦克风等,可以直接将得到的用户的语言生成上行数字话音信号。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还无法实现分组交换域下的通话回音的消除处理。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一种终端,可以在利用LTE模块等基于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过程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回音进行消除处理,从而提高通话质量,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2,在通话过程中,接收下行语音信号,并存储所述下行语音信号;
步骤104,将对应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具体包括:将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与存储的所述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若包含,则从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消除所述可消除部分,其中,所述可消除部分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且所述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所述步骤104包括:对所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以及
当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为上行模拟语音信号且所述下行语音信号为下行数字语音信号时,所述步骤104包括:将所述上行模拟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以及对所述上行数字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回音消除电路对所述上行语音信号进行所述回音消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支持电路交换域的通信模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音消除电路位于终端中独立的回音消除模块中。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仅通过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
存储模块,存储来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信号;
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通话语音,生成上行语音信号;
处理模块,对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语音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比较子模块,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与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下行语音信号进行比较;
判断子模块,根据所述比较子模块得到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可消除部分,其中,所述可消除部分与所述下行语音信号相匹配;
消除子模块,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消除所述上行语音信号中的所述可消除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译模块,对来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下行语音数据进行译码,得到所述下行语音信号,或对来自所述处理模块的、经过所述回音消除处理的上行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上行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通过电路交换域和/或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以及
所述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译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译模块位于处理器中。
CN2011104228615A 2011-12-16 2011-12-16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Pending CN103167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28615A CN103167196A (zh) 2011-12-16 2011-12-16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28615A CN103167196A (zh) 2011-12-16 2011-12-16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7196A true CN103167196A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8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28615A Pending CN103167196A (zh) 2011-12-16 2011-12-16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71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6960A (zh) * 2014-05-12 2015-11-25 阿尔卡特朗讯 实现宽带分组语音的基于分组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与设备
CN108429851A (zh) * 2018-01-26 2018-08-21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信源语音加密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37A (zh) * 2002-04-26 2005-08-03 环球Ip音响欧洲公司 回音消除
CN101179635A (zh) * 2006-11-06 2008-05-14 爱普拉斯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免提电话进行回声控制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201215976Y (zh) * 2008-03-26 2009-04-01 上海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移动电话功能的回音消除器
CN101542600A (zh) * 2006-09-19 2009-09-2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的回音取消和抑制
WO2011063854A1 (en) * 2009-11-30 2011-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ownlink signal communication to a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537A (zh) * 2002-04-26 2005-08-03 环球Ip音响欧洲公司 回音消除
CN101542600A (zh) * 2006-09-19 2009-09-23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的回音取消和抑制
CN101179635A (zh) * 2006-11-06 2008-05-14 爱普拉斯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免提电话进行回声控制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201215976Y (zh) * 2008-03-26 2009-04-01 上海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移动电话功能的回音消除器
WO2011063854A1 (en) * 2009-11-30 2011-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ownlink signal communication to a mobile termina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6960A (zh) * 2014-05-12 2015-11-25 阿尔卡特朗讯 实现宽带分组语音的基于分组的声学回声消除方法与设备
CN108429851A (zh) * 2018-01-26 2018-08-21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信源语音加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29851B (zh) * 2018-01-26 2021-05-28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信源语音加密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2136B2 (en) Transcribing audio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265297B2 (en) Sound reproducing device and sound reproduction method for echo cancelling and noise reduction
CN106919562B (zh) 一种实时翻译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60080433A1 (en) Remote Conferen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X2008002058A (es) Modem con acoplamiento acustico.
WO2008022088A3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across telephone and data networks
KR20080087892A (ko) 디지털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들을 통한 데이터 통신용 강화된대역 내 시그널링
WO2007034297A3 (en) Sender-controlled electronic message notification
CN102263576B (zh) 无线信息传输方法及实现设备
US9693206B2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high-efficiency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service to large groups over large areas
US20150098578A1 (en) Cancellation of interfering audio on a mobile device
CN105786801A (zh) 一种语音翻译方法、通讯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706174A (zh) 综合噪声消除及残余回波抑制
CN103167196A (zh)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消除通话回音的方法和终端
CN107958671B (zh) 一种执法记录仪的回声消除装置
CN102402851A (zh) 遥控器、接收器、以及声音遥控方法
CN103177729B (zh) 基于lte的语音发送、接收处理方法及终端
KR20090023979A (ko) 선박내의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3916837A (zh) 数据收发方法及智能终端
US20100228367A1 (en) Data card for a computer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WO201316817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ultrasonic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KR101115559B1 (ko) 통화 품질 향상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48007B (zh) 用于在分组交换域中实现双向通话录音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166837A (zh) 一种媒体网关以及改善会议电话语音质量的方法
CN204350099U (zh) 一种用于gsm-r手持台的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