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5683A -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5683A
CN103155683A CN2011800015425A CN201180001542A CN103155683A CN 103155683 A CN103155683 A CN 103155683A CN 2011800015425 A CN2011800015425 A CN 2011800015425A CN 201180001542 A CN201180001542 A CN 201180001542A CN 103155683 A CN103155683 A CN 103155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access network
gateway
address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15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5683B (zh
Inventor
朱奋勤
张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55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5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Abstract

提供了实现本地IP接入LIPA或选择IP数据流疏导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从接入网元接收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第一IP地址,其中第一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IP地址;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TEID和第一IP地址,其中,TEID和第一IP地址为服务网关收到后,服务网关转发到本地网关。在上述用于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中,可以在不升级服务网关的情况下实现LIPA或SIPTO PDN连接下的移动性功能,因此,通过避免服务网关的升级,节约了运营商的部署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接入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实现 LIPA 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Femtocell (微微蜂窝 )是一种低功耗无线接入点技术的泛称, 使用授权 许可的频谱,连接标准无线终端,利用家庭住户的 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 线缆宽带接入方式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网络。 图 1是 Femtocell 的通用模型的示意图, Femtocell与各种用户设备连接,并通过宽带路由器接 入因特网。
图 2是家庭接入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 2所示, 家庭基站(HNB : Home NodeB )是运行在 UTRAN ( 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频谱的家庭无线接入点; 家庭演进基站(HeNB: Home evolved NodeB )是运行在 E-UTRAN ( Evolved UMTS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演进的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频谱的家庭无线接入点; 家庭非 3GPP无线接入点(Home non-3GPP WAP : Home non-3GPP Wireless Access Point )是为运行在非 3GPP网络(如 CDMA/Wimax/WLAN/HRPD等 网络)频谱的家庭无线接入点。
如图 2所示,家庭基站网关( HNB GW )、家庭演进基站网关( HeNB GW ) 和家庭非 3GPP无线接入点网关( Home non-3GPP WAP GW )分别是通过通 用的 IP接入网络与 HNB、 接入网元和家庭非 3GPP无线接入点相连的家庭 无线接入点的网关网元。
其中,移动网络中的网元包括: E-UTRAN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 , GPRS/UMTS 中的服务 GPRS 支持节点 ( SGSN : 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 )和非 3GPP网络中包括的多种实 现实体的非 3GPP网关(non-3GPP GW ), 例如, WLAN中的演进分组数据 网关( EPDG :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 Wimax中的接入业务网络网 关(ASN GW : 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 ), CDMA中的接入网关 ( AGW : Access Gateway )及 HRPD中的高速分组数据服务网关( HSGW: HRPD Serving Gateway )等。
归属用户服务器( HSS : Home Subscriber Server )用于存储 UE (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认证、授权与计费服务器( AAA Server :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Server )用于对 UE执行接入认 证、 授权和计费功能。
上述图 2所示的仅是家庭接入系统架构的一个示例,在其它的家庭接入 系统架构中, 家庭接入点可以和移动网络中的网元直接相连。
当在现有的家庭接入系统架构中, 用户通过家庭基站或家庭演进基站 (以下筒称为 "H(e)NB" , 或者也称为接入网元)接入运营商网络时, 出于 节约数据传输成本的目的, 对于用户访问因特网的数据, 可以在接入网元或 者在接入网元附近直接发送到因特网。 同时, 为吸引客户, 运营商提供了附 加服务, 即用户可以通过接入网元访问同样处于家庭或者企业网络中的其它 IP设备, 比如打印机, 传真机等。
LIPA ( Local IP Access: 本地 IP接入 )是指: 当用户从接入网元接入时, UE可以通过位于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 L-GW: Local Gateway )或者通过和 接入网元同样位于家庭或者企业网络的本地网关来访问家庭或者企业网络 中的其他 IP设备。
SIPTO ( 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 选择 IP数据流疏导)是指: 当用户 从接入网元接入时, UE可以通过位于接入网元的本地网关或者通过和接入 网元同样位于家庭或者企业网络的本地网关访问特定的 IP 网络, 比如因特 网。
也就是说, 当用户设备建立 LIPA或 SIPTO PDN (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络) 时, 用户设备从接入网元接入, 并通过本地网关来访问 IP 网络及 IP设备, 图 3是一般的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示意图。
随着移动设备使用的普及, 在上述家庭接入系统架构中, 用户设备也可 能发生移动,如果在用户移动后保证 LIPA或 SIPTO的连续性, 即实现 LIPA 或 SIPTO的移动性,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做出本发明, 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 LIPA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据流疏导 SIPTO 的移动性的方法, 包括: 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 道端点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 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 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 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 所述 TEID和第一 IP 地址为服务网关收到后, 服务网关转发到所述本地网关。
另一方面, 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据流疏导 SIPTO的移动性的设备,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 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 IP 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发送装置, 用于经过 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 所述 TEID和第一 IP地址为服务网关收到后, 服务网关转 发到所述本地网关。
在上述用于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中, 通过向本地 网关通知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而仅需要转发的、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可以在不升级服务网关的情况下实现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下的移动性功能, 因此, 通过避免服务网关的升级, 节约了运营商的部 署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 Femtocell的通用模型的示意图;
图 2是家庭接入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 3是一般的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示意图;
图 4是示出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合一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 5是示出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分离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 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 的流程图;
图 7是示出了在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时在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 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 8是示出在 Sl/Iu连接释放时, 本地网关和接入网元之间的连接释放 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 9是示出在 S 1/Iu连接释放之后, 用户设备做出服务请求时的流程的 示意图;
图 10是示出当接入网元改变时, 如何建立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 间的隧道连接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 11是示出当接入网元改变时的 x2或者 RNC增强切换流程的示意图; 图 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设 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 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上所述, 在当前的 3GPP标准架构中, 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通常是合 一的, 即, 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在物理上是一体的。 下面, 将结合图 4描述 在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合一的架构中的信令面和用户面的信令和数据传递, 图 4是示出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合一的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虚线示 出了在现有的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合一的架构中的信令传递。 当 UE需要发 送信令到局域网时, 其首先将信令发送到接入网元(图 4中的 HNB ) , 此后, 接入网元将信令经由移动性管理网元(图 4中的 SGSN )和服务网关 (图 4 中的 Serving GW )转发到本地网关(图 4中的 LGW ), 再由本地网关与其 它网络和设备进行信令交互。 而当发送用户面的数据时, 由于接入网元和本 地网关是合一的, 在建立 LIPA或 SIPTO PDN时, 移动性管理网元将本地网 关为用户分配的用户名 TEID ( Tunnel Endpoint Identity: 隧道端点标识)发 送到接入网元, 由接入网元利用内部接口根据该 TEID执行承载绑定, 建立 和本地网关之间的内部数据转发隧道。 此时, 当从 UE发送上行数据时, 接 入网元接收 UE发送的上行数据并通过内部数据转发隧道发送到本地网关, 再由本地网关将数据包发送到局域网中的目的地址。 同样, 当本地网关接收 到下行数据时, 本地网关通过内部数据转发隧道将数据包发送到接入网元, 再由接入网元发送给 UE。 这里, 数据包由接入网元直接发送到本地网关节 约了核心网的传输成本, 提高了传输效率。 由于信令数据包较少, 仍然按照 3GPP现有标准流程传递, 可以避免对网络网元做大的改动。
在 3GPP R11中, 为了保证用户移动后, LIPA和 SIPTO的连续性, 即 为了实现 LIPA和 SIPTO的移动性,引入了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分离的架构。 图 5是示出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分离的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当 UE 需要发送信令时, 首先将信令发送到接入网元(图 5中的 HNB或 HeNB ), 之后, 接入网元经由移动性管理网元(图 5中的 S4-SGSN/MME )和服务网 关(图 5中的 S-GW )将信令发送到本地网关(图 5中的 L-PGW )。 但是, 由于在这种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分离的架构中, 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分离, 无法利用内部接口进行承载绑定, 因此, 无法在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间传 递数据。 也就是说, 需要一种在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时, 通过在接入网 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 来在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实现直接的 数据传递, 从而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
因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 据流疏导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图 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由移动性管理网元实施。 S 1 , 从接入网元接收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第一 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S2 , 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 所述 TEID和第一 IP地址为服务网关收到后, 服务网关转发到所述本地网关。
通过向本地网关通知不需要服务网关的处理而仅需要转发的接入网元 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可以在实现接入网元 和本地网关的隧道连接, 从而实现 LIPA或 SIPTO的连续性, 并且, 由于不 需要升级服务网关, 节约了运行商的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据流疏导 SIPTO 的移动性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在初始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时,在接入 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连接的建立,下面将结合图 7对此进行具体描述。
在下文的描述中, 接入网元是指 UTRAN中 HNB或者 E-UTRAN系统 中的 HeNB , 并且移动性管理网元是指 UTRAN 系统中的 SGSN 或者 E-UTRAN系统中的 MME。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它系统中, 接入网元和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指其它相应的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 意在对此进行任何限制。
图 7是示出了在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时在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 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S11 , 当要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时, 用户设备向 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 PDN连接建立请求( 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消息。 S12, 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 所述 相关信息具体为:连接的签约和 /或接入网元信息例如,用户设备请求的 APN (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称 )是否允许 1IPA或者 SIPTO、 接入网元支 持 LIPA或 SIPTO的能力、 用户设备签约数据或者运营商配置来判断是否可 以激活 LIPA或 SIPTO PDN。 比如, 如果用户设备签约中所述请求的 APN 允许 LIPA或允许 SIPTO,且接入网元支持 LIPA或 SIPTO,则移动性管理网 元可以为用户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并将该 PDN连接标记为 LIPA 或 SIPTO PDN连接。 这里, 标记只是实现移动性管理网元后续流程中判断 PDN是否为 LIPA或 SIPTO PDN的一种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意 在对判断的方法进行任何限制。 接入网元支持 LIPA或 SIPTO的能力由接入 网元在用户设备接入核心网的时候或者用户设备启动时通过 Iu或者 S 1接口 上报到移动性管理网元, 且移动性管理网元保存所述能力。 S12, 移动性管 理网元向服务网关发送创建会话请求( Create session request ) 消息, 服务网 关分配用户面和控制面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用户面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用户面 IP地址/ TEID, 且控制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面 IP地址/ TEID。 S12, 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转发该创建会话请求消息, 收到消息后, 本地网 关为所述 PDN连接分配用户面信息和控制面信息。
S13, 本地网关向服务网关发送创建会话响应( Create session Response ) 消息, 该创建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用户面和控制面信 息, 服务网关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创建会话响应消息, 该创建会话响应消 息中包括本地网关以及服务网关为用户分配的用户面和控制面信息。
514,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接入网元发送 ERAB/RAB( Evolved Radio Access Bearer/Radio Access Bearer: 演进的无线接入 载 /无线接入 载 )指派请求 ( (E-RAB)RAB Assignment request ) 消息以建立无线侧7 载, 如果 S 12 , 移 动性管理网元确定为用户建立 LIPA或 SIPTO PDN, 该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 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并且该 IP地址为本地网关用于与接入网元 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通常称为 LGW@LN。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移动性管 理网元获取该 LGW@LN可以有如下三种方式:
方法一: 如在 S13中, 本地网络在发送的创建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用 户面或者控制面 IP地址包括所述 L-GW@LN, 以经由服务网关发送到移动 性管理网元;
方法二: 该 L-GW@LN可以通过 OAM ( Operate and Maintain: 操作和 维护系统)方式预先发送到接入网元, 再由接入网元将该 L-GW@LN通过 Iu接口或者 S1接口消息发送到移动性管理网元;
方法三: 移动性管理网元根据用户接入的小区等通过 DNS (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查询以获得 L-GW@LN。
515, 接入网元保存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L-GW@LN, 并向 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 ERAB/RAB 指派响应 ((E-RAB)RAB Assignment response )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接入网元为用户分配的 TEID以及用于与本地 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通常称为 H(e)NB@LN。
516, 移动性管理网元在接收到该 ERAB/RAB指派响应消息后, 由于建 立的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移动性管理网元将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 信息,即, TEID+IP地址包括在改变通知请求 (change notification request) 消 息中发送到服务网关, TEID+IP地址封装在消息中的特别信元中, 该信元服 务网元并不解析, 收到后直接转发到本地网关, 比如 Private Extension (私 有扩展)信元。收到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后,服务网关将其转发到本地网关。
517, 本地网关保存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即, TEID和 IP地址, 并向服务网关发送改变通知响应( Change Notification Response )消息, 服务 网关将所述改变通知响应消息转发到移动性管理网元。
最后, S18,完成 PDN连接建立的其它流程,从而完成在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的建立。 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上述流程外, 完成 LIPA或 SIPTO PDN连接还需要哪些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这样, 在建立了 LIPA或 SIPTO PDN连接之后, 由于接 入网元知道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并且本地网关也知道接 入网元分配的 TEIP和 IP地址, 当有下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时, 本地网关 可以根据接入网元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将数据包发送到接入网元, 而当 有上行数据从 UE发送到接入网元时, 接入网元也可以根据本地网关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将数据包发送到本地网关, 再由本地网关发送到目的地地 址。
在 S16, 移动性管理网元通过改变通知请求消息发送接入网元分配的用 户面信息, 是因为在现有消息定义中, 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中的某些信元, 比如 Private Extension可以不需要服务网关做处理, 服务网关在收到该消息 后可以直接转发到分组网关。 因此, 利用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包括接入网元 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不需要服务网关做特殊处理, 只需要和以前一样转发就 可以了, 这避免了服务网关升级。 并且, 对于从本地网关发送的改变通知响 应消息也是如此。 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并不限定利用改变通知请求消息传递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或者 Priviate Extension信元, 也可以采用其它不需要服务网关做处理而仅需要转 发的消息来包括所述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从而发送到本地网关。
这样, 在上述建立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的隧道连接的流程中, 仅需要升 级接入网元和移动性管理网元以及本地网关即可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 性, 避免升级服务网关, 这减小了运营商的升级成本以及运维成本。 同时, 该方法也避免为建立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的用户面隧道,在接入网元和 本地网关之间建立控制面隧道而进行隧道管理, 筒化了接入网元的实现, 从 而节约接入网元的部署成本。
在上述图 7的示例中,在 S12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相关 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激活 LIPA或 SIPTO PDN连接,并保存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的标识。 但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经由例如改变通知请求向 本地网关通知接入网元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时,可以 居建立 LIPA 或 SIPTO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判断所述家庭接入系统架构是否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并在确定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情况下, 则经由 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而只需要转发的消息发送接入网元为用户分配的 TEID 和 IP地址, 从而实现 LIPA或 SIPTO的连接性。
在上述图 7的示意图中,示出了在建立 LIPA或 SIPTO PDN时如何建立 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连接。 此外, 在已经建立了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之后, 根据通信环境的改变, 会发生其它一些情况, 例如, Sl/Iu 连接的释放,服务请求,以及由于用户设备的移动引起的接入网元的切换等。 下面, 将结合图 8到图 11对于这些情况中的一些示例进行解释。
图 8是示出在 Sl/Iu连接释放时, 本地网关和接入网元之间的连接释放 的流程的示意图。 Sl/Iu 连接释放通常发生在用户不再进行业务而从连接态 转为空闲态, 无线资源被释放时。 如图 12所示, S21 , 在 Sl/Iu连接释放时, 接入网元或者移动性管理网元发起该 Sl/Iu释放流程, 以释放无线侧资源。 S22, 进行 Sl/Iu释放的其它流程, 从而完成 Sl/Iu的释放。 这里,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图中所示的流程外,完成 Sl/Iu的释放还需要哪些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S23 , 由于无线资源, 包括接入网元为用户分配的资源已经释放,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 接时的标记(具体参见图 7 中的 S12 ), 移动性管理网元判断存在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 则向本地网关发送改变通知请求 (Change Notification Request ) 消息。 S23, 在收到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之后, 本地网关将下行数 据包发送到服务网关。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通知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包的 发送到服务网关具体可以是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 移动性管理网元在改变通知请求消息中包括服务网关为用户分 配的用户面信息, 并发送到本地网关。 其中服务网关的分配的用户面信息由 服务网关在建立 PDN连接时发送到移动性管理网元(请参考图 7中的步骤 S13 )。 随后, 在收到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后, 本地网关在本地保存了接收到 的用户面信息, 从而在收到下行数据包后,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面信息发送下 行数据包到服务网关, 具体为, 将下行数据包的目的 TEID和 IP地址填写为 服务网关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从而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服务网关。
方式二: 移动性管理网元在改变通知请求消息中指示本地网关无线资源 不可用或者切换用户面。 收到该改变通知请求消息后, 本地网关根据接收到 的服务网关分配的用户面信息将用户下行数据发送到服务网关。 这里, 本地 网关或者服务网关的方式具体参考图 7的 S12。 在方式二的情况下, 由服务 网关在转发的创建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为用户分配的用户面消息,发送给本 地网关后, 本地网关必须保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S23的目的在于由移 动性管理网元指示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服务网关, 该指示的方式可 以是直接的指示, 如方式二, 也可以是间接的指示, 如方式一, 本发明的实 施例并不意在进行任何具体的限定。
随后, S24, 本地网关将该改变通知响应( Change Notification Response ) 消息经由服务网关发送到移动性管理网元,从而完成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 间的释放过程。
利用上述图 8所示的 Sl/Iu连接释放时, 本地网关和接入网元之间的连 接释放的流程, 当用户的 Iu或者 S1连接释放时, 无线资源被删除后, 移动 性管理网元可以及时通知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发送到服务网关, 防止用户的 下行数据丟失。 同时, 由于通知的指示信息包括在特别信元中, 不需要服务 网关的处理, 避免了服务网关升级, 既保证了业务进行又节约了运营商的升 级成本。
在 Sl/Iu连接释放之后,如果用户想进行业务, 需要恢复无线侧的承载, 则用户设备发起服务请求流程。 图 9是示出在 Sl/Iu连接释放之后, 用户设 备做出服务请求时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S31 , 用户设备向接入网 元发送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 )消息。 S32, 移动性管理网元判断用户是 否存在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如果判断用户存在 LIPA或 SIPTO PDN 连接, 则移动性管理网元向接入网元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 (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 ) 消息或 RAB指派请求 ( RAB assignment request ) 消 息, 且该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其中 IP地址 即上述的 LGW@LN。 这里, 移动性管理网元在图 7的 S13中获取了本地网 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并一直保存在用户的上下文中。
S33, 接入网元保存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L-GW@LN, 并向 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 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 )消 息或 RAB指派响应 ( RAB assignment response ), 该消息中包括接入网元为 用户分配的 TEID 以及用于与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 IP 地址, 即上述的 H(e)NB@LN。
随后, S34, 完成服务请求的其它流程, 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除了图中所示的以外, 完成服务请求还需要哪些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 施例的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535, 收到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后, 由于建立的无线^载属于 LIPA 或 SIPTO PDN 连接, 移动性管理网元将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即 TEID+IP地址包括在改变通知请求 ( change notification request ) 消息中发送 到服务网关, 收到该消息后, 服务网关将该消息转发到本地网关。
536, 本地网关保存接入网元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向服务网关发送 改变通知响应 ( change notification response ) 消息, 月良务网关将该消息转发 到移动性管理网元。 此时, 如在图 7所示的情况中, 当有下行数据发送到本 地网关时, 本地网关根据接入网元分配的 TEID和 IP信息, 将数据包直接发 送到接入网元, 并且当接入网元收到来自用户的上行数据时, 根据本地网关 分配的 TEID和 IP信息,将该上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再由本地网关发送 到目的地址。 与图 7的步骤 S16所示的相同, 接入网元的用户面信息可以保 存在不被月良务网关处理的信元中, 比如 Private Extension。
利用图 9所示的在 Sl/Iu连接释放之后, 用户设备再次做出服务请求时 的流程, 当用户重新建立 Iu或者 S1连接以恢复无线资源时, 移动性管理网 元可以及时通知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直接发送到接入网元, 减少数据转发路 径迂回, 节约传输成本。 同时, 由于采用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的例如改变通 知请求消息, 避免了服务网关升级, 节约了运营商的升级成本。
图 10是示出当接入网元改变时, 如何建立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 间的隧道连接的流程的示意图。 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 如果用户设备发生了 移动, 例如, 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中, 则可能从源接入网元接入目 标接入网元, 并且, 当接入网元改变时, 其所对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能 发生改变, 即, 从源移动性管理网元接入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 图 10描述 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间的隧道连接。
如图 10所示, S41 , 接收 UE测量报告以确定切换, 比如目标小区的无 线参数电平等达到切换要求。 S42, 源接入网元向源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切 换要求 (Handover Required)消息。 S43 , 源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目标移动性管理 网元发送前转切换请求 (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包括本地 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其中 IP地址为 L-GW@LN。 如果用户 存在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源移动性管理网元需要在消息中指示目标侧 哪些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该指示可以是显示的一个指示信元, 比如 LIPA indication ( LIPA指示), 也可以是隐式的指示信元, 比如上下文中除了 L-GW@CN还存在 L-GW@LN即表明所述 PDN是 LIPA或 SIPTO PDN。S44, 完成从源接入网元向目标接入网元的其它切换流程。 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接入网元的切换还需要哪些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S45 , 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 (Handover Request)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为用户分配的 TEID和 IP地 址。 接入网元保存收到的信息并发送切换请求响应 (Handover Response)消息 到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 该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接入网元为 LIPA或者 SIPTO PDN连接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即 TEID和 IP地址, 其中 IP地址为 响应 (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 上述切换要求消息、 前转切换请求 消息、 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响应消息和前转切换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建立的 换流程。 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动性管理网元的切换还需要哪些 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S48 , 移动性管理网元通知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更新消息以更新本 地网关保存的下行用户面信息。 S491 , 由于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移 动性管理网元将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即 TEID+IP地址包括在改变通 知请求 (Change Notification Request)消息中发送到服务网关, 其中 TEID+IP 地址信息封装在不被服务网关处理的信元中, 比如 Private Extension 具体 请参考图 7所示的在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的流程。 收到该 消息后, 服务网关将该消息转发到本地网关。 S492, 本地网关保存接入网元 分配的 TEID和 IP信息,向月良务网关发送改变通知响应( Change Notification Response ) 消息, 且服务网关还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到移动性管理网元。 此 时, 如在图 7所示的情况中, 当有下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时, 本地网关根 据接入网元分配的 TEID和 IP信息, 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接入网元, 并且当 接入网元收到来自用户的上行数据时,根据本地网关分配的 TEID和 IP信息, 将该上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 再由本地网关发送到目的地址。
利用图 10所示的接入网元改变时建立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间的 隧道连接的流程, 当用户的接入网元发生改变时, 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及时 通知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发送到新的接入网元, 避免数据包被丟掉, 提高用 户体验。 同时, 由于采用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的例如改变通知请求消息, 避 免了服务网关升级, 节约了运营商的升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在接入网元发生改变的切换过程中, 移动性管理网 元没有发生改变, 则省略上述图 10中的 S43、 S46和 S47, 此时源移动性管 理网元和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是同一个网元。
图 11是示出当接入网元改变时的 x2或者 RNC增强切换流程的示意图。 当接入网元之间存在接口时,接入网元之间可以先完成切换流程再通知移动 性管理网元, 减少对移动性管理网元的影响。 如图 11所示, S51 , 首先接收 UE测量报告以确定切换, 比如目标小区的无线参数电平等达到切换要求。 S52, 执行 x2切换的其它流程或者增强的 RNC切换的其它流程, 这里, 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切换还需要哪些流程, 为了突出本发明实施例的 重点, 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S53 , 目标接入网元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路径 切换流程请求 (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 以请求更新下行用户面信息, 该消 息中包括接入网元对于 LIPA或 SIPTO PDN连接而为用户分配的用户面信 息, 即 TEID和 IP地址, 其中 IP地址为 H(e)NB@LN。 S54, 移动性管理网 元通过爹改 7 载请求 /响应(Modify Bearer Request/Response)通知月良务网关更 新下行用户面信息。
S55 , 确定是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确定 LIPA或 SIPTO PDN的方 式请参考图 7所示的步骤 S12 ), 移动性管理网元将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 信息, 即: TEID+IP地址包括在改变通知请求 (Change Notification Request) 消息中发送到服务网关,收到消息后,服务网关将所述消息转发到本地网关。
556, 本地网关保存接入网元分配的 TEID和 IP地址, 并向服务网关发送改 变通知响应 (Change Notification Response)消息, 服务网关将该消息发送到移 动性管理网元。 同样的, TEID+IP地址可以封装在改变通知消息中的特别信 元中,该信元不被服务网关处理,直接转发到本地网关,避免服务网关升级。
557, 移动性管理网元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Path Switch Acknowledge ), 从而确认完成路径切换。
此时, 如在图 7所示的情况中, 当有下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时, 本地 网关根据接入网元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接入网元, 并且 当接入网元收到来自用户的上行数据时, 根据本地网关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将该上行数据发送到本地网关, 再由本地网关发送到目的地址。
利用上述当接入网元改变时的 x2或者 RNC增强切换流程, 当用户设备 的接入网元发生改变时,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及时通知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 发送到新的接入网元, 避免数据包被丟掉, 提高了用户体验。 同时由于采用 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的例如改变通知请求消息, 避免了服务网关升级, 节约 了运营商的升级成本。
图 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设 备的框图, 该设备 100可以包括在移动性管理网元中。 具体地说, 设备 100 包括: 接收装置 101 , 从接入网元接收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 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第一 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网关交 互使用的 IP地址; 发送装置 102, 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 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且第一消息中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不需要服务网关处理而仅需要转发。
通过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LIPA或 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 备,可以在不升级服务网关的情况下实现 LIPA或 SIPTO PDN连接下的移动 性功能, 因此,通过避免服务网关的升级,节约了运营商的部署和维护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 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 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 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 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 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筒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功 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 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 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 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 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据流疏导 SIPTO的移动性的 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点标识 TEID和 第一 IP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 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 所述 TEID和第一 IP地址为服务网关收到后, 服务网关转发到所述本地网关。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 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步骤具体包 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或者所述用户设 备已经建立了 LIPA或 SIPTO PDN连接,则执行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 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步骤。
  3.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在 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时,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包括:
    从用户设备接收 LIPA或选择 SIPTO PDN的连接建立请求;
    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分组数据网络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 判断所 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在所述用户设备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情况下,向服务网 关发送用于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创建会话请求消息,并由所述服 务网关向本地网关转发所述创建会话请求消息;
    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经由所述服务网关转发的作为所述创建会话请求 消息的响应的创建会话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网关转发的所述创建会话响应消 息包括所述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P和第二 IP地址以及所述服 务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 IP地址是本地 网关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无线接入承载 RAB分配请求消息,所述 RAB分配 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具体为:
    从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 RAB分配请求消息的响应的 RAB分配响应消 息,其中,所述 RAB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 和第一 IP地址; 以及
    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 进一步 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4. 4.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在 Sl/Iu连接释放之后用户设备发起服务请求时,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包括:
    经由接入网元的转发从用户设备接收服务请求消息;
    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分组数据网络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 判断所 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在所述用户设备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情况下,向接入网 元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本地网 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第二 IP地址是本地网 关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具体为:
    从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初始上下 文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接入网元为所 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以及
    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 进一步 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5. 5.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方法应用于从 源接入网元接入目标接入网元时在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 连接时,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包括:
    由源接入网元接收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以确定切换;
    从源接入网元接收切换要求消息;
    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 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第二 IP地址为本地网关 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具体为:
    从目标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切换响应消息, 其 中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
    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 包括:
    通知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更新消息以更新本地网关的用户面信息; 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 进一步 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6.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从源接入网元接入目标 接入网元时从源移动性管理网元接入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时,
    所述从源接入网元接收切换要求消息的步骤由源移动性管理网元执行: 所述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包括: 述前转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 址;
    所述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步骤之后, 进一步包括: 求消息的前转切换响应消息; 所述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步骤、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 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步骤、所述通知服务网 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更新消息、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 述第一消息的响应的第一响应消息的步骤由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执行。
  7. 7.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在 x2或者 RNC增强切换时在新的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时,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之前, 进一步包括:
    由源接入网元接收用户设备测量报告以确定切换;
    完成从源接入网元到目标接入网元的 x2或者 RNC增强切换; 所述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的步骤具体为:
    从所述目标接入网元接收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包 括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所述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 进一步 包括: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以及
    向所述目标接入网元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以完成路径切换确认。
  8. 8.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方法应用于用 户无线资源释放时, 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 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服务网关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以及指示所述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服务网关 的指示信息。
  9. 9. 如权利要求 1-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经过服务网 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的步骤具体包括:
    向服务网关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封装所述用户设备分 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信元, 所述服务网关收到第一消息后, 不解析所 述信元而转发所述信元到所述本地网关。
  10.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改变通知 消息, 所述信元为私有扩展信元 Private Extension IE。
  11. 11. 一种实现本地 IP接入 LIPA或选择 IP数据流疏导 SIPTO的移动性 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装置, 用于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隧道端 点标识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 IP地址是接入网元用于与本地 网关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发送装置, 用于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 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其中, 所述 TEID和第一 IP地址为服务 网关收到后, 服务网关转发到所述本地网关。
  12.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经过服务 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或者所述用户设 备已经建立了 LIPA或 SIPTO PDN连接,则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 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13. 13.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应用于在接入网 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时,
    所述接收装置在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 和第一 IP地址之前进一步用于:
    从用户设备接收 LIPA或选择 SIPTO PDN的连接建立请求;
    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分组数据网络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 判断所 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在所述用户设备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情况下,向服务网 关发送用于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创建会话请求消息,并由所述服 务网关向本地网关转发所述创建会话请求消息;
    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经由所述服务网关转发的作为所述创建会话请求 消息的响应的创建会话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网关转发的所述创建会话响应消 息包括所述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P和第二 IP地址以及所述服 务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用户面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 IP地址是本地 网关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无线接入承载 RAB分配请求消息,所述 RAB分配 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接收装置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第一 IP地址具体为:
    从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 RAB分配请求消息的响应的 RAB分配响应消 息,其中,所述 RAB分配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 和第一 IP地址; 以及
    所述发送装置在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进 一步用于: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14. 14.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应用于在 Sl/Iu 连接释放之后用户设备发起服务请求时,
    所述接收装置在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 和第一 IP地址之前进一步用于:
    经由接入网元的转发从用户设备接收服务请求消息;
    根据建立 LIPA或 SIPTO分组数据网络 PDN连接的相关信息, 判断所 述用户设备是否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
    在所述用户设备能够建立 LIPA或 SIPTO PDN连接的情况下,向接入网 元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本地网 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第二 IP地址是本地网 关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所述接收装置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第一 IP地址具体为:
    从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初始上下 文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接入网元为所 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以及
    所述发送装置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进一 步用于: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15. 15.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应用于从源接入 网元接入目标接入网元时在新的接入网元与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时, 所述接收装置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第一 IP地址之前进一步用于:
    从源接入网元接收切换要求消息;
    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本地网关 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址, 所述第二 IP地址为本地网关 用于与接入网元交互使用的 IP地址;
    所述接收装置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第一 IP地址具体为:
    从目标接入网元接收作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切换响应消息, 其 中所述切换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 址;
    所述发送装置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进一 步用于:
    通知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更新消息以更新本地网关的用户面信息; 所述发送装置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进一 步用于: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16.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从源接入网元接入目 标接入网元时从源移动性管理网元接入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时,
    所述目标移动性管理网元包括所述接收装置; 以及
    所述源移动性管理网元进一步包括第二接收装置, 用于从源接入网元接 收切换要求消息:
    所述接收装置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进一步用于: 从源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二接收装置接收前转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前转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本地网关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二 IP地 址;
    所述接收装置向目标接入网元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步骤之后进一步用 于:
    向所述源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二接收装置发送作为所述前转切换 请求消息的前转切换响应消息。
  17. 17.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应用于在 x2或 者 RNC增强切换时在新的接入网元和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连接时,
    所述接收装置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接入网元为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 第一 IP地址具体为:
    从所述目标接入网元接收路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包 括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
    所述发送装置经由服务网关的转发向本地网关发送第一消息之后进一 步用于:
    经由所述服务网关的转发从所述本地网关接收作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响 应的第一响应消息; 以及
    向所述目标接入网元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以完成路径切换确认。 18. 如权利要求 11或 1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当应用于用户无线 资源释放时,
    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网关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指示所 述本地网关将下行数据包发送到服务网关的指示信息。
  18. 19. 如权利要求 1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装置经过服务网关向本地网关发送所述接入网元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具体包括:
    所述发送装置向服务网关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封装所 述用户设备分配的 TEID和第一 IP地址的信元,所述服务网关收到第一消息 后, 不解析所述信元而转发所述信元到所述本地网关。
  19.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改变通 知消息, 所述信元为私有扩展信元 Private Extension IE。
CN201180001542.5A 2011-06-27 2011-06-27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155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76450 WO2012167460A1 (zh) 2011-06-27 2011-06-27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5683A true CN103155683A (zh) 2013-06-12
CN103155683B CN10315568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29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1542.5A Active CN103155683B (zh) 2011-06-27 2011-06-27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5683B (zh)
WO (1) WO201216746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060A (zh) * 2013-06-26 2019-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8387B (zh) * 2018-03-08 2021-04-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8773A2 (en) * 2009-05-05 2010-11-11 Lg Electronics Inc. Server for control plane at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stablishment of connection thereof
CN10199837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访问连接的释放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00001A2 (en) * 2000-06-30 2002-01-03 Ingenium Pharmaceuticals Ag HUMA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GPcR20,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8773A2 (en) * 2009-05-05 2010-11-11 Lg Electronics Inc. Server for control plane at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stablishment of connection thereof
CN10199837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访问连接的释放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3GPP: "《3GPP TSG SA WG2 Meeting #80 TD S2-103495》", 3 September 2010, article "Impact of Stand-alone L-GW support"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060A (zh) * 2013-06-26 2019-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62060B (zh) * 2013-06-26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US11757832B2 (en) 2013-06-26 2023-09-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P address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5683B (zh) 2015-11-25
WO2012167460A1 (zh)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38889B2 (en) Traffic offload method, traffic offload function entity and traffic offload system
US9560514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y HNB
US8982841B2 (en) Long term evolution architecture and mobility
EP2428051B1 (en) Local breakout with parameter access service
EP3114874B1 (en) Ran based gateway functions
EP2471306B1 (en) Mobility anchor relocation
US884263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offload connection
JP6199862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失敗防止方法
JP2012060679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と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02724648B (zh) 一种隧道信息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50712A (zh) 网络系统、路径控制装置、路径控制方法和存储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853344B (zh) 一种选择分流网关的方法和控制器
WO2011035732A1 (zh) 本地ip接入或选定的ip流量卸载的控制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3796249A (zh) 家庭基站系统中区域业务核心网流量卸载方法
WO2015174700A1 (ko) Csipto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pn-ambr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46961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服务网关重定位的方法
CN102754460B (zh) 信息的指示方法及移动管理网元
WO2011144000A1 (zh)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6137B (zh) 一种本地网关选择信息获取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55683A (zh) 实现lipa或sipto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38328A (zh) 一种用户参与本地访问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57958B (zh) 一种服务网关重定位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5792199A (zh) 园区业务访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068935A1 (zh) 网关重定位方法和源分流网关
CN106034363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移动锚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