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0686A -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0686A
CN103150686A CN2013100467156A CN201310046715A CN103150686A CN 103150686 A CN103150686 A CN 103150686A CN 2013100467156 A CN2013100467156 A CN 2013100467156A CN 201310046715 A CN201310046715 A CN 201310046715A CN 103150686 A CN103150686 A CN 103150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
province
network
formula
thermo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67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0686B (zh
Inventor
许丹
崔晖
朱翊
燕京华
韩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100467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0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0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0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0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包括:(1).共享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4).计算火电承担的总负荷;(5).编制网调电厂计划;(6).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否则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者直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通过数据共享,合理分电,等负荷率目标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网省计划的一次性统一编制,已经极大的提高了计划编制效率和质量,而且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编制质量。

Description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国外电力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日前市场的需求驱动了安全约束计划应用软件的发展。近几年国内外日前和实时调度领域,对考虑安全约束的日前计划和实时计划编制提出了迫切需求。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我国在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能够在经济调度中充分考虑各种电网安全约束,在计算速度和收敛性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成的优化调度体系和功能规范。然而现有的节能发电调度多针对单一的某一级调度机构,对于多级调度之间的调度策略和协调方式较为少见。 
针对多区域多级别的安全约束协调优化调度,由于国外电网运营管理方式的不同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较为鲜见,其区域之间的电力交换主要是基于电力市场的模式,研究的热点在于电力交换动态限值、基于最优潮流的功率交换以及传输容量和阻塞管理等方面,因此适用我国情况的可借鉴成果较少。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和分层协调的网省两级日前发电计划统一编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极大的加快大规模计划编制工作效率,提高计划编制质量,做到多级调度的统一协调计划。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通过数据共享,合理分电,等负荷率目标等多种技术手 段实现了网省计划的一次性统一编制,已经极大的提高了计划编制效率和质量,而且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编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享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 
(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 
(4).计算火电承担的总负荷; 
(5).编制网调电厂计划; 
(6).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否则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者直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共享;共享的数据包括:省调系统负荷预测、省调母线负荷预测、省调机组开停计划、省调水电计划、省调检修计划和省调断面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2中,结合省调上报数据和网直属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根据网、省开机计划,网、省水电计划计算各省可提供的极限发电能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2).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极限发电能力,计算获得外送和购入电力极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2-3).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平台获得当前网络拓扑状态,根据检修计划获得 计划日的网络拓扑,由于通常不会每个时段都有拓扑变化,因此只记录有变化的拓扑状态; 
(2-4).计算获得机组和负荷对支路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如(3)所示; 
(2-5).根据母线负荷预测和母线对支路灵敏度可计算获得负荷对支路潮流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4)所示; 
P i , j , max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ax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ax P i , j , min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in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in - - - ( 1 )
式中,Pi,j,max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极大出力,Pi,j,min为省份i在时段j提供的极小出力;Nf,Nh分别为该省的火电总数和水电总数;pi,j,fn,max,pi,j,fn,min分别为火电的最大可调出力和最小可调出力;pi,j,hn为时段j实际水电计划;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和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分别为上最大可调系数,下最大可调系数; 
Δ i , j , max = P i , d , j - P i , j , min Δ i , j , min = P i , d , j - P i , j , max - - - ( 2 )
式中,Δi,j,max,Δi,j,min分别为省份i,在时段j可外送的极大和极小功率值,如为负值,则为购入电极小、极大值;Pi,d,j为时段j的系统负荷; 
β n , ij = B i , n ′ - B j , n ′ B ′ = B - 1 - - - ( 3 )
式中,βn,ij为电网节点n注入功率对支路ij(i,j为节点编号)的灵敏度,B′为节点导纳矩阵B的逆矩阵;B′i,n为B的逆矩阵的i,n元素值。 
P d , ij = Σ n = 1 N β n , ij · P d , n - - - ( 4 )
式中,Pd,ij为所有母线负荷对支路ij的功率贡献;Pd,n为节点n的母线负荷预 测值;N为母线负荷节点总数。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3中,将计划与外送、购入极限进行对比,判断联络线计划是否可行;对于不可行的计划将按照现有调整模式,对联络线计划进行自动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4中,根据负荷预测、联络线计划、水电计划计算获得需要火电承担的总负荷,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Pi,f,j=Pi,d,j-Pi,h,j-Pi,l,j     (5) 
式中Pi,f,j,Pi,d,j,Pi,h,j,Pi,l,j分别代表省份i在时段j的总火电计划,系统负荷预测,水电总计划和联络线购入计划。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5中,根据网、省机组的开机总容量计算获得网、省的总开机容量,根据总开机容量初步计算网省分别应该承担的负荷,对系统负荷实现网省划分;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P i , fw , j = P i , f , j · ζ i , w , j P i , fs , j = P i , f , j · ζ i , s , j - - - ( 6 )
式中,Pi,fw,j和Pi,fs,j分别为i在时段j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分别为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的分配因子,其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ζ i , w , j = Σ n = 1 N w u i , n , j P i , n , max Σ n = 1 N u i , n , j P i , n , max ζ i , s , j = 1 - ζ i , w , j - - - ( 7 )
式中,ui,n,j表示省份i中机组n在时段j的开机状态,Pi,n,max表示机组n的最大可调出力,Nw表示省份i的网调机组,N表示省内总机组。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通过分析网调计划业务的编制特点,将大区网络按照电网属性进行解列,并将解列的电网采取并行处理方式提高计算效率,将电网分析相关数据处理置于计划编制之前,将纯粹的电网信息变成可供直接计算的“熟数据”直接供计划调用从而减少计划编制过程本身的计算量。在计划编制过程中通过数据预处理技术,减少不可行解空间达到降低反复调整的目的。在电厂计划编制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机容量的负荷分担策略,并等负荷率作为计划编制的优化目标,通过上述方式,不但实现了网省计划的统一编制与“三公”调度的实现,还通过负荷划分达到了省内部计划编制的解耦,并提出了在不满足潮流网络约束情况下的解决方案,较好的实现了网省两级调度的日前计划统一协调编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享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 
(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 
(4).计算火电承担的总负荷; 
(5).编制网调电厂计划; 
(6).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否则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者直接达到 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共享;共享的数据包括:省调系统负荷预测、省调母线负荷预测、省调机组开停计划、省调水电计划、省调检修计划和省调断面信息。 
在所述步骤2中,结合省调上报数据和网直属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根据网、省开机计划,网、省水电计划计算各省可提供的极限发电能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2).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极限发电能力,计算获得外送和购入电力极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2-3).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平台获得当前网络拓扑状态,根据检修计划获得计划日的网络拓扑,由于通常不会每个时段都有拓扑变化,因此只记录有变化的拓扑状态; 
(2-4).计算获得机组和负荷对支路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如(3)所示; 
(2-5).根据母线负荷预测和母线对支路灵敏度可计算获得负荷对支路潮流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4)所示; 
P i , j , max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ax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ax P i , j , min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in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in - - - ( 1 )
式中,Pi,max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极大出力,Pi,min为省份i在时段j提供的极小出力;Nf,Nh分别为该省的火电总数和水电总数;pi,fn,max,pi,fn,min分别为火电的最大可调出力和最小可调出力;pi,j,hn为时段j实际水电计划;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2DEST_PATH_IMAGE010
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分别为上最大可调系数,下最大可调系数; 
Δ i , j , max = P i , d , j - P i , j , min Δ i , j , min = P i , d , j - P i , j , max - - - ( 2 )
式中,Δi,j,max,Δi,j,min分别为省份i,在时段j可外送的极大和极小功率值,如为负值,则为购入电极小、极大值;Pi,d,j为时段j的系统负荷; 
β n , ij = B i , n ′ - B j , n ′ B ′ = B - 1 - - - ( 3 )
式中,βn,ij为电网节点n注入功率对支路ij(i,j为节点编号)的灵敏度,B′为节点导纳矩阵B的逆矩阵;B′i,n为B的逆矩阵的i,n元素值。 
P d , ij = Σ n = 1 N β n , ij · P d , n - - - ( 4 )
式中,Pd,ij为所有母线负荷对支路ij的功率贡献;Pd,n为节点n的母线负荷预测值;N为母线负荷节点总数。 
在所述步骤3中,将计划与外送、购入极限进行对比,判断联络线计划是否可行;对于不可行的计划将按照现有调整模式,对联络线计划进行自动调整。 
在所述步骤4中,根据负荷预测、联络线计划、水电计划计算获得需要火电承担的总负荷,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Pi,f,j=Pi,d,j-Pi,h,j-Pi,l,j      (5) 
式中Pi,f,j,Pi,d,j,Pi,h,j,Pi,l,j分别代表省份i在时段j的总火电计划,系统负荷预测,水电总计划和联络线购入计划。 
在所述步骤5中,根据网、省机组的开机总容量计算获得网、省的总开机容量,根据总开机容量初步计算网省分别应该承担的负荷,对系统负荷实现网省划分;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P i , fw , j = P i , f , j · ζ i , w , j P i , fs , j = P i , f , j · ζ i , s , j - - - ( 6 )
式中,Pi,fw,j和Pi,fs,j分别为i在时段j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分别为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的分配因子,其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ζ i , w , j = Σ n = 1 N w u i , n , j P i , n , max Σ n = 1 N u i , n , j P i , n , max ζ i , s , j = 1 - ζ i , w , j - - - ( 7 )
式中,ui,n,j表示省份i中机组n在时段j的开机状态,Pi,n,max表示机组n的最大可调出力,Nw表示省份i的网调机组,N表示省内总机组。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网省两级调度日前发电计划编制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图中,各个模块的工作功能如下: 
1、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共享。这里包括省调系统负荷预测、省调母线负荷预测、省调机组开停计划、省调水电计划、省调检修计划、省调断面信息等数据的上报共享; 
2、结合省调上报数据和网直属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1)根据网、省开机计划,网、省水电计划计算各省可提供的极限发电能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2)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极限发电能力,计算获得外送和购入电力极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3)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平台获得当前网络拓扑状态,根据检修计划获得计划日96点网络拓扑,由于通常不会每个时段都有拓扑变化,因此只记录有变化的拓扑状态;4)根据电网分析理论,计算获得机组和负荷对 支路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如(3)所示;5)根据母线负荷预测和母线对支路灵敏度可计算获得负荷对支路潮流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4)所示,同样可以按照公式(4)计算机组对支路潮流的影响程度。 
P i , j , max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ax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ax P i , j , min = Σ fn = 1 N f p i , j , fn , min + Σ hn = 1 N h p i , j , hn · ∂ i , hn , min - - - ( 1 )
式中,Pi,max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极大出力,Pi,min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的极小出力;Nf,Nh分别为该省的火电总数和水电总数;pi,fn,max,pi,fn,min分别为火电的最大可调出力和最小可调出力;pi,j,hn为时段j实际水电计划,由于根据水电类型的不同,水电计划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分别为上最大可调系数,下最大可调系数。 
Δ i , j , max = P i , d , j - P i , j , min Δ i , j , min = P i , d , j - P i , j , max - - - ( 2 )
式中,Δi,j,max,Δi,j,min分别为省份i,在时段j可外送的极大和极小功率值,如为负值,则为购入电极小、极大值;Pi,d,j为时段j的系统负荷。 
β n , ij = B i , n ′ - B j , n ′ B ′ = B - 1 - - - ( 3 )
式中,βn,ij为电网节点n注入功率对支路ij(i,j为节点编号)的灵敏度,B′为节点导纳矩阵B的逆矩阵。β′i,n为B的逆矩阵的i,n元素值。 
P d , ij = Σ n = 1 N β n , ij · P d , n - - - ( 4 )
式中,Pd,ij为所有母线负荷对支路ij的功率贡献;Pd,n为节点n的母线负荷预测值;N为母线负荷节点总数。 
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将计划与外送、购入极限进行对比,初步判断联络线计划是否可行。对于不可行的计划将按照现有调整模式,对联络线计划进行自动调整。 
4、根据负荷预测、联络线计划、水电计划计算获得需要火电承担的总负荷,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Pi,f,j=Pi,d,j-Pi,h,j-Pi,l,j    (5) 
式中Pi,f,j,Pi,d,j,Pi,h,j,Pi,l,j分别代表省份i在时段j的总火电计划,系统负荷预测,水电总计划和联络线购入计划。 
5、传统的网调电厂计划编制多是靠人工经验开展,通常网调先编制预计划,然后发往省调,省调根据网调计划开始编制计划,省调根据编制结果进行意见反馈,网调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计划调整,这种模式下,双方协调困难,效率低下,并且难以保证“三公”电量。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首先根据网、省机组的开机总容量计算获得网、省的总开机容量,然后根据总开机容量初步计算网省分别应该承担的负荷,对系统负荷实现网省划分。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P i , fw , j = P i , f , j · ζ i , w , j P i , fs , j = P i , f , j · ζ i , s , j - - - ( 6 )
式中,分别为i在时段j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分别为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的分配因子,其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ζ i , w , j = Σ n = 1 N w u i , n , j P i , n , max Σ n = 1 N u i , n , j P i , n , max ζ i , s , j = 1 - ζ i , w , j - - - ( 7 )
式中,ui,n,j表示省份i中机组n在时段j的开机状态,Pi,n,max表示机组n的最 大可调出力,Nw表示省份i的网调机组,N表示省内总机组。 
6、在对“三公”电量的考虑方面,本发明将等负荷率作为机组计划编制的控制目标,而月计划电量的等比例完成则由开停机来确保实现,开停机计划属于中长期计划编制范围。按照步骤5根据负荷划分,可以编制网直调电厂和省调电厂预计划,根据步骤2中的数据准备,按照灵敏度和负荷对支路潮流的贡献可以直接计算获得各支路潮流结果。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如网络越限,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是最大迭代次数为止,完成计划编制。 
上述步骤通过数据共享,合理分电,等负荷率目标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网省计划的一次性统一编制,已经极大的提高了计划编制效率和质量,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编制质量,本发明提出了分布式计算和分层协调算法。 
1、网络解列,分布计算。对于网调要计算全网的安全约束发电计划,由于网络规模大,计划机组多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但是由于现有的编制模式是先定联络线计划后编机组计划,因此可以根据联络线计划将网络按照地域属性解列,从而对不同的省份可以采取并行处理,分布计算。此时,无论是对电网分析还是计划编制都可以进行并行计算。 
2、分电策略,内部并行。在初步计划中,根据网省计划的调度特性,按照各自的总开机容量对火电负荷实现了自动划分,此时网调计划和省调计划可以并行开展,互不影响。只需要在进行网络安全校验后,当出现潮流越限后才需要进行统一编制。 
3、省内、大区多层次自动协调。第一次协调:根据交易计划和开机计划,初步判断联络线计划合理性,对于不合理计划进行大区内自动调整;第二次协调:根据开机容量自动分配火电负荷,以等负荷率为目标自动协调网省之间的 “三公”电量;第三次协调:根据网络约束情况对网省机组进行自动判断的统一建模调整初始计划,使之既满足“三公”计划又实现安全约束。 
需要声明的是,本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启发下,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但这些变更或修改均在申请待批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享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 
(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 
(4).计算火电承担的总负荷; 
(5).编制网调电厂计划; 
(6).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否则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者直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共享;共享的数据包括:省调系统负荷预测、省调母线负荷预测、省调机组开停计划、省调水电计划、省调检修计划和省调断面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结合省调上报数据和网直属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根据网、省开机计划,网、省水电计划计算各省可提供的极限发电能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2).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极限发电能力,计算获得外送和购入电力极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2-3).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平台获得当前网络拓扑状态,根据检修计划获得计划日的网络拓扑,由于通常不会每个时段都有拓扑变化,因此只记录有变化的拓扑状态; 
(2-4).计算获得机组和负荷对支路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如(3)所示; 
(2-5).根据母线负荷预测和母线对支路灵敏度可计算获得负荷对支路潮流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4)所示; 
式中,Pi,j,max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极大出力,pi,j,min为省份i在时段j提供的极小出力;Nf,Nh分别为该省的火电总数和水电总数;pi,j,fn,max,pi,j,fn,min分别为火电的最大可调出力和最小可调出力;pi,j,hn为时段j实际水电计划;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分别为上最大可调系数,下最大可调系数;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式中,△i,j,max,△i,j,min分别为省份i,在时段j可外送的极大和极小功率值,如为负值,则为购入电极小、极大值;Pi,d,j为时段j的系统负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式中,βn,ij为电网节点n注入功率对支路ij(i,j为节点编号)的灵敏度,B′为节点导纳矩阵B的逆矩阵;B′i,n为B的逆矩阵的i,n元素值。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1DEST_PATH_IMAGE006
式中,Pd,ij为所有母线负荷对支路ij的功率贡献;Pd,n为节点n的母线负荷预测值;N为母线负荷节点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将计划与 外送、购入极限进行对比,判断联络线计划是否可行;对于不可行的计划将按照现有调整模式,对联络线计划进行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根据负荷预测、联络线计划、水电计划计算获得需要火电承担的总负荷,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Pi,f,j=Pi,d,j-Pi,h,j-Pi,l,j      (5) 
式中Pi,f,j,Pi,d,j,Pi,h,j,Pi,l,j分别代表省份i在时段j的总火电计划,系统负荷预测,水电总计划和联络线购入计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根据网、省机组的开机总容量计算获得网、省的总开机容量,根据总开机容量初步计算网省分别应该承担的负荷,对系统负荷实现网省划分;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式中,Pi,fw,j和Pi,fs,j分别为i在时段j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分别为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的分配因子,其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Figure 2013100467156100001DEST_PATH_IMAGE008
式中,ui,n,j表示省份i中机组n在时段j的开机状态,Pi,n,max表示机组n的最大可调出力,Nw表示省份i的网调机组,N表示省内总机组。 
CN201310046715.6A 2013-02-06 2013-02-06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Active CN103150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715.6A CN103150686B (zh) 2013-02-06 2013-02-06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6715.6A CN103150686B (zh) 2013-02-06 2013-02-06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0686A true CN103150686A (zh) 2013-06-12
CN103150686B CN103150686B (zh) 2017-02-08

Family

ID=4854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6715.6A Active CN103150686B (zh) 2013-02-06 2013-02-06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068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743A (zh) * 2013-07-23 2013-11-13 国家电网公司 考虑凝汽器实时运行清洁系数提高发电机组效率的方法
CN103942613B (zh) * 2014-04-09 2017-02-1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义联络线模式下网省两级实时发电计划协调优化方法
CN10681688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安控措施量的获取方法
CN107025513A (zh) * 2016-11-19 2017-08-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月度火电机组组合问题的启发式搜索方法
CN107832873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双层母线式结构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9829576A (zh) * 2019-01-17 2019-05-3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总部分部一体化的多级调度优化方法
CN109978322A (zh) * 2019-01-17 2019-07-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整体优化的多级调度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7013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Satish Kumar Mopur Input/output workload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torage area network
CN101728829A (zh) * 2009-12-11 2010-06-09 上海交通大学 电网有功和无功综合安全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7013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Satish Kumar Mopur Input/output workload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torage area network
CN101728829A (zh) * 2009-12-11 2010-06-09 上海交通大学 电网有功和无功综合安全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元: "东北电网省区间联络线日计划管理系统研究",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743A (zh) * 2013-07-23 2013-11-13 国家电网公司 考虑凝汽器实时运行清洁系数提高发电机组效率的方法
CN103389743B (zh) * 2013-07-23 2015-06-17 国家电网公司 考虑凝汽器实时运行清洁系数提高发电机组效率的方法
CN103942613B (zh) * 2014-04-09 2017-02-1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义联络线模式下网省两级实时发电计划协调优化方法
CN10681688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安控措施量的获取方法
CN106816885B (zh) * 2015-11-27 2019-06-2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安控措施量的获取方法
CN107025513A (zh) * 2016-11-19 2017-08-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月度火电机组组合问题的启发式搜索方法
CN107025513B (zh) * 2016-11-19 2020-11-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月度火电机组组合问题的启发式搜索方法
CN107832873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双层母线式结构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9829576A (zh) * 2019-01-17 2019-05-3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总部分部一体化的多级调度优化方法
CN109978322A (zh) * 2019-01-17 2019-07-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整体优化的多级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0686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0686A (zh) 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
CN108229025B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11950809B (zh) 基于主从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层分区优化运行方法
CN109063992A (zh) 考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CN106786753B (zh) 多用户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的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6447529A (zh) 考虑热水管网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和运行优化方法
WO2011134430A1 (zh) 用于能源利用的系统能效控制器、能效增益装置及智能能源服务系统
CN110110913A (zh) 大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优化配置方法
WO2011134432A1 (zh) 实现能源优化利用的泛能网及提供能源交易和服务的方法
CN104967126A (zh) 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跨流域水电站群多电网联合调峰方法
CN102097866A (zh) 中长期机组组合优化方法
CN107546743A (zh) 一种辐射状配电网分布式优化潮流方法
CN110175727A (zh) 一种电网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主辅协调优化方法
CN111553544B (zh)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工业园区分布式综合需求响应方法
CN110266004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枢纽模型的标准化构建方法
Hu et al. A nove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time scale optimal scheduling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N105956693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梯度算法的虚拟电厂经济调度方法
CN105226649B (zh) 一种基于母线负荷预测改进的省级电网发电调度优化方法
CN107832873A (zh) 基于双层母线式结构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0119855A (zh) 一种气电耦合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2701721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规划方法
Yang et al. Storage-transmission joint planning method to deal with insufficient flexibility and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CN108616119B (zh) 基于区域性分时电价理论降低配电网网损的方法
CN113837449B (zh) 虚拟电厂参与的电网系统集中优化调度方法
CN105608501A (zh) 一种优化新能源建设与并网时序的中长期电网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