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9908A -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9908A
CN103149908A CN2013100602904A CN201310060290A CN103149908A CN 103149908 A CN103149908 A CN 103149908A CN 2013100602904 A CN2013100602904 A CN 2013100602904A CN 201310060290 A CN201310060290 A CN 201310060290A CN 103149908 A CN103149908 A CN 103149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configuration
loa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0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9908B (zh
Inventor
罗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60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9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9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9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9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9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电源系统供电配置的调整,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系统电源供电结构中,一般是多个电源并联,采取均流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供电,例如图1中,接受供电的负载系统由若干服务器组成。在云计算等应用场景中,负载系统的功耗需求往往是动态变化的,例如,插入新的服务器单板时,负载系统的最大功耗需求增大;移除原有的服务器单板时,负载系统的最大功耗需求减小。由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为负载系统供电的电源个数不能过多,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人工加入或移除电源,但这样的话,电源系统的灵活性会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以提高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优选的,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
优选的,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优选的,还包括:
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优选的,还包括:
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负载系统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
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在当前不存在未参与供电的电源时,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个数是否大于0,获取一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优选的,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
优选的,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以上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的电子设备。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根据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控制电源系统在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又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从而实现了电源系统供电配置的调整,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系统电源供电结构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表示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结构图;
图4表示本发明研究某款交流电源得出的电源效率转换曲线图;
图5表示高效模式下,电源智能控制供电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参照图2,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步骤202,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步骤203,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可见,通过根据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控制电源系统在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又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从而实现了电源系统供电配置的调整,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其中,电源系统的供电配置例如:在电源系统中全部电源具有相同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配置为供电电源的电源个数;
在电源系统中全部电源都具有相同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配置为供电电源的电源个数和配置为备份电源的电源个数,其中,配置为备份电源的电源个数最小可为0;
在电源系统包括多组电源且每组电源中的全部电源都具有相同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每组电源中配置为供电电源的电源个数;
在电源系统包括多组电源且每组电源中的全部电源都具有相同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每组电源中配置为供电电源的电源个数和配置为备份电源的电源个数,其中,任一组电源中配置为备份电源的电源个数最小可为0;
电源系统中哪些电源配置为供电电源;
电源系统中哪些电源配置为供电电源,哪些电源配置为备份电源;
等等。
这里,供电电源为实际供电的电源,备份电源为供电电源损坏时代替其供电的电源,供电电源和备份电源都参与供电且内部都会产生功率消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例如:大于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与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的差值大于一第一预设门限,其中,该第一预设门限大于0;大于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与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的差值大于一第二预设门限,其中,该第二预设门限大于0;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可以为供电配置调整指示信息,例如用户输入的调整指令,则可以在该供电配置调整指示信息的触发下,按照预设的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供电配置。该预设的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可以为增加一个备份电源或减少多个备份电源。
或者,
可以预设多种供电配置调整策略,与多个电源工作模式一一对应,则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可以为第一电源工作模式,其中,该第一电源工作模式可以为用户从该多个工作模式中选择的电源工作模式,该第一电源工作模式与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对应。
或者,
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可以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则可以有: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或者,
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可以为负载系统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则所述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电源系统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与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和,获取一判断结果;
在该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未参与供电的M个电源作为新的供电电源添加到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中,并将添加后的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作为所述第一供电配置,其中,该M个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该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可以基于一电源供电模式,例如:重载供电模式,即全部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大于或等于负载系统的预制最大功耗,但是其中的任一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剩余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都小于负载系统的预制最大功耗;轻载供电模式,即在某一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剩余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仍大于或等于负载系统的预制最大功耗;等等。
或者,
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可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例如:N+N备份模式,其中,N+N表示供电电源个数和备份电源个数相同;N+i备份模式,其中,i≥1,N+i表示备份电源个数保持为i个。
对于N+N备份模式,按照该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得到的供电配置均为N+N形式,即供电配置中供电电源个数与备份电源个数相同,则在电源系统中每个可用于供电的电源(如可配置为供电电源或配置为备份电源)具有相同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可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不是N+N形式时,将备份电源个数调整为与供电电源个数相同;或者,
可判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小于负载系统请求新增到的预制最大功耗,如果是,则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中的供电电源个数增加1个后的最大输出总功率大于负载系统请求新增到的预制最大功耗时,将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中的供电电源个数增加1个,并将备份电源个数调整为与增加后的供电电源个数一致。
对于N+i备份模式,按照该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得到的供电配置均为N+i形式,即供电配置中备份电源个数为i个,则在电源系统中每个可用于供电的电源(如可配置为供电电源或配置为备份电源)具有相同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可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不是N+i形式时,将备份电源个数调整为i个;或者,
可判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小于负载系统请求新增到的预制最大功耗,如果是,则在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中的供电电源个数增加1个后的最大输出总功率大于负载系统请求新增到的预制最大功耗时,将所述当前供电配置中的供电电源个数增加1个,并在备份电源个数不是i个时将备份电源个数调整为i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支持电源配置的可靠性增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4,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其中,步骤204可以发生在步骤201~203中的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
步骤204具体可以在某可靠性增强指示信息的触发下发生;或者,也可以在供电电源的供电时长达到一门限(如电源期望寿命的75%)时发生。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电源系统中存在备份电源的情况,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205,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其中,步骤205可以发生在步骤201~203中的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
步骤205具体可以在某供电电源损坏而剩余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不能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最大功耗需求时发生;或者,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负载系统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
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判断结果具体可以包括:
在当前不存在未参与供电的电源时,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个数是否大于0,获取一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用于电源管理主设备模块,所述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具体可以包括:
向设置在所述电源系统中的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发送命令,使得所述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能够在所述命令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所述负载系统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向设置在所述电源系统中的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发送命令具体可以包括:
利用基于内部集成电路的电源管理总线协议,向所述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发送所述命令。
为将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明白,下面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优实施方式。
在本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为第一电源工作模式;多个电源工作模式分别为高可靠模式(N+N备份)、可靠模式(N+1备份)、效率模式(无备份,电源系统中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不随负载系统实时功耗变化)和高效模式(无备份,为获得高电源转换效率而使电源系统中供电电源的最大输出总功率随负载系统实时功耗变化);负载系统为服务器集群;电源系统支持各种供电配置。
图3表示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结构图,参照图3,本较优实施方式的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交流电源从设备模块(即图3中的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服务器单板上驻留的带外管理模块(BMC)和电源模式存储数据库。其中,
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为所述电源管理主设备模块的一个例子,用于管理电源资产信息,处理电源告警信息,提供电源工作模式配置接口,预置与多个电源工作模式一一对应的多种供电配置调整策略,按照与配置的电源工作模式对应的供电配置调整策略,通过向交流电源从设备模块发送命令,来进行电源系统供电配置的调整。
交流电源从设备模块为所述电源管理从设备模块的一个例子,用于被动接收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的命令,对电源系统中的电源进行输入输出控制以使电源系统在相应的供电配置下为服务器集群供电,并上报电源异常告警。
电源模式存储数据库,用于保存用户配置的电源工作模式,使得电源工作模式配置断电有效。
服务器单板上驻留的带外管理模块(BMC),用于获取单板服务器实时运行功率等信息。
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和交流电源从设备之间通过基于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的电源管理总线(PEM Manage Bus,PMBUS)协议进行通信。
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具体运行步骤包括:电源模式配置流程、各种电源工作模式下的电源工作流程以及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电源模式配置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上电初始化阶段,从电源模式存储数据库获取当前的电源模式配置信息,如果数据库中没有电源模式配置信息,采取高效模式为默认配置。
步骤B.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上电后,处于工作状态,用户登录到Web界面,根据应用场景配置电源工作模式(高可靠模式,可靠模式,效率模式,高效模式其中一种)。
步骤C.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根据当前电源在位个数(即电源系统中的电源个数)以及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功耗(消耗功率)需求来判断是否允许配置,如果允许配置转到步骤D,否则转到步骤E。
其中,如果配置的是高可靠模式、可靠模式或效率模式,步骤C具体例如: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功耗需求为服务器集群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则可根据当前电源在位个数判断电源系统所能提供的总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大于服务器集群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如果是,则允许配置;否则不允许配置。
其中,如果配置的是高效模式,步骤C具体例如: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功耗需求为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实际功耗,则可根据当前电源在位个数判断该当前实际功耗与电源系统所能提供的总的最大输出功率之比是否小于一预设百分比(比如80%),如果是,则允许配置;否则不允许配置。
其中,该当前实际功耗可以根据如下方式确定:单板上的BMC模块通过BIOS上的ME查询单板上的实际消耗功率,然后计算所有单板的实际消耗功率之和即为整个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实际消耗功率。
步骤D.将用户配置的工作模式写入到数据库中,并根据工作模式来调整电源的关闭和打开;
步骤E.将配置结果返回给Web界面,流程结束。
可见,通过支持电源工作模式的配置,从而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合对系统电源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2)高可靠模式下的电源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用户将电源配置在高可靠模式,根据在位电源个数,将电源配置成N+N形式,并关闭多余电源。
例如:在位电源有3个,配置成N+N模式只能配置成1+1形式,而剩下的1个电源则为多余电源。
在政企网应用中,为了用户的方便,电源一般采用交流电源。交流电源价格便宜,而且维护方便,但是同时也存在容易损坏的缺点,交流电源的损坏率在5%左右。因此,关闭多余电源,可以使得电源尽可能地减少使用频率,可以延长电源使用寿命。
此外,关闭多余电源还可以节省供电,提高电源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
步骤B.如果有其他设备进入系统,设备上的带外管理模块(BMC)向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发送上电请求申请。
步骤C.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计算当前配置下剩余功率,如果剩余功率大于请求上电设备的预制最大功率消耗,则跳转到步骤E;否则跳转到步骤D。
步骤D.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查看当前是否还有未参与供电的电源可以打开,使得电源系统可以升级成(N+1)+(N+1)的形式,如果是,则打开未参与供电的电源同时转到步骤E;否则进入到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具体地,可以向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中用于控制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的执行的管理控制器发送一个动态切换电源模式消息(参照图6),该管理控制器收到该消息后即控制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的执行。
步骤E.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给BMC模块发送允许上电消息,系统设备正常加电运行,流程结束。
3)可靠模式下的电源工作流程
可靠模式的工作流程和高可靠模式的基本相同,只是配置电源的方式有区别,得到的供电配置中的备份电源个数不变,电源系统升级时供电电源个数有增加,在此不再赘述。
4)效率模式下的电源工作流程
效率模式的工作流程和高可靠模式的基本相同,只是配置电源的方式有区别,得到的供电配置中的备份电源个数为0(即没有配置备份电源),电源系统升级时供电电源个数有增加,在此不再赘述。
5)高效模式下的电源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交流电源的特性决定了,电源的工作转换效率是一个动态曲线。图4表示本发明研究某款交流电源得出的电源效率转换曲线图(通过Excel生成),参照图4,电源负载百分比等于负载消耗的总功率/电源输出总功率*100%;当电源在50%-80%输出时,转换效率最高;在输出百分比低于50%时,转换效率很低。如果转换效率过低,使得电源在提供系统必要的能耗之外,还需要额外提供较多的额外能耗,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增加了工作成本。
图5表示高效模式下,电源智能控制供电流程图,参照图5,高效模式下,电源智能控制供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用户将电源模式配置成高效模式,根据在位电源个数,以及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实际功耗,将电源配置成N形式,并关闭多余电源输出。
例如,在位电源有3个,一个电源1000w的最大输出功率,如果当前服务器集群的实时消耗的功率为200w,1000w*80%》200w,则只需要一个电源工作就可以。所以配置N=1;如果当前消耗的功率为1000w,2000w*80%>1000w>1000w*80%,所以配置N=2。
关闭多余电源,可以延长电源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省供电,提高电源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
步骤B.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定时从服务器单板上驻留的带外管理模块(BMC)获取当前设备实时功耗情况。
步骤C.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根据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实际总功耗和目前电源系统中的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总功率(在图6中称为系统最大功率,在本流程中简称为总功率)*80%以及总功率的50%分别进行比较,如果50%*总功率<当前实际总功耗(在图6中称为总实时功耗)<80%*总功率,则系统电源维持状态不变,转到步骤B;如果当前实际总功耗<50%*总功率,则转到步骤D;如果当前实际总功耗>80%*总功率,则转到步骤E。
步骤D.判断服务器集群的当前实际总功耗是否在连续三次判断中,都小于50%*总功率,如果不是,则转到步骤B;如果是,则判断N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同时目前电源系统中的供电电源个数减少1个后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总功率*80%>当前实际总功耗,则关闭一个供电电源,并重新计算总功率,然后转入步骤B;否则转到步骤B;
步骤E.判断是否有未参与供电的电源,如果有,则打开一个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作为新的供电电源,并重新计算总功率;否则,进行告警上报,提示用户系统功率不够,需要新增电源设备,同时通知各个服务器上的BMC模块,将服务器进入P态或者T态,降低整个系统功率。转入步骤B。
通过上述流程,在高效模式下,永远试图保持电源50%-80%的输出,从而使得电源在高效率下运行,减少整个系统的能源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6)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
图6表示本发明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图,参照图6,电源模式自动切换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原用户设置的电源模式定义为DbMode,对用户配置的电源模式进行降可靠性等级处理(可靠性等级依次为:高可靠性>可靠性>效率模式)。并进行电源模式切换告警,通知用户需要新增配电源设备。
步骤B.根据当前系统修改后的电源工作模式,来判断系统功耗是否满足条件,如果不满足,则切换到步骤A;否则跳转到步骤C。
这里,根据当前系统修改后的电源工作模式,来判断系统功耗是否满足条件例如:系统中有4个电源在位,之前用户配置处于高可靠模式,所以处于2+2模式下运行,一个电源最大可输出功率为1000w的话,那么2+2模式下,电源系统最大可提供的功率为2000w,如果电源系统中有超过2000w的负载运行,那么就需要自动切换电源模式,切换成可靠模式,即N+1,那么可以运行在3+1的模式下,这样电源系统最大可提供的功率就提高到3000w。
步骤C.设定当前电源工作模式,并启动定时器,定时监控在位电源个数是否有改变,如果有改变,则跳转到步骤D。
步骤D.判断当前在位电源个数和原有用户设置的电源模式DbMode是否满足服务器集群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如果满足则恢复电源模式为DbMode,同时合理地打开和关闭电源,进行告警恢复;如果不满足,则跳转到步骤C。
这里,判断当前在位电源个数和原有用户设置的电源模式DbMode是否满足服务器集群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例如:与步骤B中4个电源在位的例子对应,如果当前负载减少,服务器集群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变成了1000w,那么判断用户之前配置的高可靠模式下,2+2是可以支持运行的,所以就切换回用户原有的运行模式。
跳转到C,主要起监控作用,定时且监控,当情况满足时能够恢复用户原有配置的模式。
可见,在系统总功率不够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进行电源模式切换,短暂地牺牲系统电源可靠备份来换系统电源供电的持续性,从而使得用户能在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给系统供电增容,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操作。
在本较优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有可参与供电的电源都具有相同的最大输出功率。
二十一世纪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移动业务的激增,云计算和云应用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在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中均涉及大型的数据中心,其服务器规模庞大,每个服务器有多个电源输入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以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系统能耗成为用户考核系统的关键指标。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电源效率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在某些对系统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场合,用户可能需要牺牲一部分的电源效率来获得系统电源的高可靠性;在某些对电源效率要求更高的场合,用户可能愿意用系统电源的一部分可靠性来获取电源更高的输出效率,所以对于用户来说,更愿意能动态配置电源工作模式来随时应变不同的需求。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高效电源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了电源模式分级的概念,整个系统由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交流电源从设备模块、以及电源模式存储数据库组合。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通过基于I2C的PMBUS协议和交流电源从设备模块进行通信,进而对电源进行智能管理,包括电源资产信息管理,电源故障告警处理,电源功率分配和电源工作模式实时更新等,其中电源功率分配和电源工作模式等级切换功能,使得交流电源的转换效率始终工作在较高的状态下,从而减少整个系统的消耗功率,节约能源,同时延长交流电源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系统电源供电结构中,一般是多个电源并联,采取均流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供电。电源完全由硬件控制,并没有提供带外的系统管理。即使当系统总耗能很低的情况下,依然是所有电源同时备份供电,均流后单个电源的负载输出就会变得很低,如图4所示,当电源负载低于50%时,电源的转换效率很差,所以导致系统供电效率变低,大部分能源都在转换过程中浪费掉了,既不环保也不符合用户节能降耗的要求。同时,由于整个系统电源供电没有一个总的管理者,故不能对整个系统从宏观地角度进行控制,用户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系统电源的可靠性和电源效率进行动态配置,导致电源输出不能动态地控制,使得电源一直在工作,不但大大降低了电源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对系统供电结构进行了改进,引入了电源带外管理的概念,在电源内部增加了电源管理从设备,在服务器上设置了BMC管理模块,并且为整个系统增加了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在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以及电源内部管理从设备和单个服务器控制软件BMC的配合下,对整个系统的供电进行调度。同时,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还引入了电源模式分级的概念,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电源模式配置,满足电源可靠性或者电源高效率的不同要求,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控制在高效模式下,通过关闭和打开备份电源输出使得整个系统的电源负载尽可能地控制在50%-80%这个区间内,极大地提高了电源的转换效率,减少系统供电损耗,满足用户节能降耗和环保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根据实时系统耗电情况,进行模式自动变更,防止由于系统耗电短暂变化,导致系统欠压断电等用户不能容忍的事故发生。总的来说,如图3所示的新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在灵活性、可靠性、节能降耗以及稳定性方面和原有的系统电源供电相比,均有很大的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可见,通过根据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控制电源系统在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又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从而实现了电源系统供电配置的调整,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灵活性。
其中,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可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
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可以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可以有: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此外,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例如:电源智能管理主设备模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负载系统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
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在当前不存在未参与供电的电源时,判断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全部供电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所述负载系统的当前预制最大功耗之差,是否小于所述请求增加的预制最大功耗,获取所述判断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个数是否大于0,获取一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9.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供电配置调整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和一供电配置调整策略,确定与电源系统的当前供电配置不同的第一供电配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负载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能够满足负载系统的当前功耗需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配置调整策略基于一电源备份模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配置调整参数为负载系统的当前实际功耗,所述电源系统在所述第一供电配置下对功耗为当前实际功耗的负载系统供电时,所述电源系统的电源转换效率大于预设门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未参与供电的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备份电源。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电源系统中的备份电源中选择至少一个,并将选择的电源设置为所述负载系统的供电电源。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
CN201310060290.4A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3149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290.4A CN10314990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0290.4A CN10314990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9908A true CN103149908A (zh) 2013-06-12
CN103149908B CN103149908B (zh) 2015-10-21

Family

ID=48548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0290.4A Active CN103149908B (zh) 2013-02-26 2013-02-26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99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668A (zh) * 2017-02-04 2017-05-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ack机柜的BBU蓄电池模式切换方法
CN110989818A (zh) * 2019-11-29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su供电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2643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芯片供电策略修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11702A (zh) * 2023-01-29 2023-05-12 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t取电摄像机电源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349A (zh) * 2009-04-28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ups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83986A (zh) * 2011-03-09 2011-09-1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多电源供电控制系统
CN102290854A (zh) * 2011-07-01 2011-12-21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冗余电源模块进行状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151242A1 (en) * 2006-11-10 2012-06-14 Ocz Technology Group, Inc.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upply power of a computer component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256673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电源备份方法及冗余电源备份控制装置
CN102611186A (zh) * 2012-03-08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方法和装置
CN102687094A (zh) * 2011-12-3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1242A1 (en) * 2006-11-10 2012-06-14 Ocz Technology Group, Inc.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upply power of a computer component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1562349A (zh) * 2009-04-28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ups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83986A (zh) * 2011-03-09 2011-09-1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多电源供电控制系统
CN102290854A (zh) * 2011-07-01 2011-12-21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对冗余电源模块进行状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6673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电源备份方法及冗余电源备份控制装置
CN102687094A (zh) * 2011-12-31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源供电时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611186A (zh) * 2012-03-08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668A (zh) * 2017-02-04 2017-05-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ack机柜的BBU蓄电池模式切换方法
CN110989818A (zh) * 2019-11-29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su供电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2643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芯片供电策略修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11702A (zh) * 2023-01-29 2023-05-12 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t取电摄像机电源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9908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2951B2 (en) Direct current power pooling for an ethernet network
CN102368631B (zh) 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电子设备供电架构
CN101562349B (zh) 一种模块化ups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01596B (zh) 分布式上电
CN102053690B (zh) 服务器
US91166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ower conversion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circuits
CN103149908B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809724A (zh) 机柜与其电源控制方法
CN111725879A (zh) 一种光储联合供电的移动式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22811A (zh) 一种数据机房智能电源电立方的配置系统
CN101605037A (zh) 一种单板外设电源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1267118A (zh) 一种多电源模块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EP4148932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CN103809723A (zh) 机柜与其电源控制方法
WO2024131008A1 (zh) 服务器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的电源供应模块
CN105549723A (zh) 一种服务器节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节电控制装置
TW201407332A (zh) 不斷電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101399450A (zh) 一种控制多电池对便携式设备供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37636A (zh) 供电方法及供电控制设备
CN101582591A (zh) 机架配电方法及装置
CN108390408A (zh) 一种智能配电节能供电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4423528A (zh) 数据中心电源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8631433A (zh) 一种数据机房柜间能量调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620426A (zh) 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3064495A (zh) 一种微服务器及其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