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347B -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1347B
CN103141347B CN201310064534.6A CN201310064534A CN103141347B CN 103141347 B CN103141347 B CN 103141347B CN 201310064534 A CN201310064534 A CN 201310064534A CN 103141347 B CN103141347 B CN 103141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eaf
type
larva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45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1347A (zh
Inventor
黄璜
郑华斌
廖晓兰
陈灿
傅志强
佘玮
杨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645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1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1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水稻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本高、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土地田园化工序;2)行车选择;3)起垄或旋耕工序;4)插秧或直播工序;5)利用鸭防治底部0~0.5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6)利用鸡防治顶部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7)田间管理工序;8)收获工序。本发明将鸡置于水稻植株上方运动,鸡可以有效的捕食位于水稻植株上方的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利用传统的稻鸭生态种养防治低位0.0~0.5m的害虫,形成立体的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螟虫和稻纵卷叶螟。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背景技术
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重要的害虫,其中发生与为害最普遍的水稻螟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一般会造成水稻减产10%~50%,害虫大爆发可能导致水稻绝收。为此,生产上一般采用药剂防治,但农药防治会污染环境和影响稻米品质,也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传统的生态防治都是针对性防治某一种或某一高度的害虫,如稻鸭、稻鱼等生态种养技术只能防治距地面0.0~0.5m的害虫,高位的稻纵卷叶螟则不能有效防治、放养赤眼蜂则只能防治稻纵卷叶螟,不能全面的、生态的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稻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本高、效果不好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方法,该防治方法将鸡置于水稻植株上方运动,鸡可以有效的捕食位于水稻植株上方的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利用传统的稻鸭生态种养防治低位0.0~0.5m的害虫,形成立体的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螟虫和稻纵卷叶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土地田园化:对平整后的稻田进行方块化,每个方块四周设有硬化或夯实的田埂;
2)行车选择:选择带有吊装装置的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所述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包括行走系统,通过支撑装置装在行走系统上的横梁,所述支撑装置上装有驱动行走系统行走的动力装置;所述横梁上装有用于吊装农具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可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起垄或旋耕工序:对于需要起垄的稻田,先施基肥,然后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起垄机具,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行走系统行驶在方块化稻田两侧的田埂上;起垄时,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停止行走,吊装起垄机具沿着横梁往复移动,起第一垄,当第一垄起垄完毕,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前行0.6m~0.7m后停止行走,起垄机具沿着横梁往复移动进行下一垄的起垄,直到稻田起垄完毕;起垄后,相邻两垄之间的距离为0.6m~0.7m,垄高为0.30m~0.35m;
对于需要旋耕的稻田,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旋耕机具对稻田进行旋耕;
4)插秧或直播工序:对于栽培双季稻的田块,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插秧机具进行插秧;对于栽培中稻的田块,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插秧机具进行插秧,冬季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直播机具栽培油菜;
5)利用鸭防治水稻底部0-0.5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鸭的投放、饲养和管理均采用常规方法;
6)利用鸡防治水稻顶部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具体防治步骤为:
a)选择雏鸡;选择60~90日龄,个体重1.0~1.5kg的雏鸡;
b)养鸡模块:养鸡模块由5~30个鸡笼组成,每个鸡笼内放养2~4只雏鸡,相邻两个鸡笼之间可以相互组合或拆卸;
c) 疾病防治:对鸡笼、器具、饮用水进行清洁和消毒,用1.5%~2.5%的生石灰乳消毒围栏;对12~18日龄的鸡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
d) 行车吊装可移动式养鸡模块防治高位害虫: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养鸡模块,并将养鸡模块吊至水稻植株上方,使养鸡模块底部贴住水稻植株,养鸡模块沿横梁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鸡笼内的鸡捕食水稻植株顶层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
7)田间管理工序:根据当地作物的生产流程进行田间水分和病虫草害管理;
8)收获工序:对于成熟的稻谷或油菜,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收割机进行收割。
以下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在工序1)中,所述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横梁的水平高度为2.5~3.0m,所述吊装装置的升限高度为2.0~2.5m,横梁长度为10.0~30.0m,起吊限重为3t。
在工序1)中,稻田划分成的若干小块,每块宽10.0m~30.0m,且各稻田之间的高度落差应小于0.5m,稻田田埂宽度为0.4~0.6m,在稻田四角设置成圆弧型,圆弧半径为0.2m~0.3m。
在工序7)中,田间管理工序中,当稻田水源紧张时常不能漫灌时,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洒水机具对作物进行洒水。
在工序4)中,所述插秧机具包括4~12个秧爪,插秧行数为8~10行,行距为0.25~0.30m,株距为0.10~0.23m;所述直播机具包括5~15个输种管。进一步地,所述插秧机具采用旋转式强制插秧。
所述鸡笼长为1.0~2.0m,宽为0.5~1.0m,高为0.3~0.5m;所述雏鸡数量为20~240只,分为两批,每批为10~120只,轮流捕食,以提供雏鸡的捕食效率。
本发明中施基肥,鸭的投放、饲养和管理均采用常规方法。例如,在工序5)中,鸭的投放、饲养和管理采用的常规方法为:
a) 雏鸭选择:选择12~15日龄,个体重150~200克左右的雏鸭,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为宜;
b) 放养数量和时间:放养时间为水稻栽培后3~7天,每亩放15-20只,放养时间为6:00~18:00;
c) 科学饲养:按“早喂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给雏鸭在早、晚各补料1次,当鸭个体重达600~800克时,仅在每天早上投补充料促育肥;
d) 疾病防治:对鸭舍、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1.5%~2.5%的生石灰乳消毒围栏;对18~22日龄鸭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
所述横梁与地面之间装有至少一根支撑伸缩杆。由此,行走系统在田埂上行走,当行车过程中需要转向时,支撑伸缩杆的下端接触地面,可将整个自走行车抬升,并完成转向。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农具左右移动操作,增大农具的作业面,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装在横梁上的可移动式车架,装在可移动式车架上的液压伸缩杆,该液压伸缩杆的底端装有悬挂农具的挂件。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开有便于可移动式车架相对横梁左右移动的导轨,可保证吊装装置可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本发明所述的起垄机具、插秧机具、直播机具、旋耕机具、收割机、洒水机具均可以采用现有的常规结构。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1) 土地田园化工序:对稻田进行平整,并将稻田划分成若干方形,方形规格为10.0~20.0m宽,长度不限,稻田与稻田间高度落差应小于0.5m。稻田四角圆弧型处理,圆弧半径为0.2~0.3m,田埂硬化或夯实,宽度为0.4~0.6m。
2) 行车选择:选用自制的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行车高度为2.5~3.0m,采用液压系统控制起吊高度,升限为2.0~2.5m,横梁长度为10.0~30.0m,起吊重量为3t。
3) 起垄或旋耕工序:根据田园化后的稻田宽度,选择行车横梁为10~30m的液压起降式履带(或轮式)自走行车,行车行走在稻田的长边(田埂)上,行车上吊装起垄机具,作业起垄。起垄作业时行车静止,起垄机械由电动机驱动悬挂在行车横梁上的铁轮前行。起垄前稻田先施基肥,后起垄,相邻两垄之间的距离为0.6m~0.7m,垄高为0.30m~0.35m。也可不起垄,行车上安装旋耕机具旋耕,进行普通水稻栽培。
4) 插秧或直播工序:根据作物的特性和生产季节合理选择插秧或直播工序。一般双季稻生产采用插秧机具,中稻生产可选择插秧或直播机具,油菜生产选择直播机具。
插秧机具由4~12个插秧装置构成,插秧装置采用旋转式强制插秧,插秧行数为8~10行,行距为0.25~0.30m,株距为0.10~0.23m。插秧动力由行车提供。
直播机具由5~15个排种装置组装,排种装置包括排种盒和种子盒组成,每个排种装置长度为2.0m,根据田块宽度组装合适的长度进行喷药作业。直播动力由行车提供。
6)利用鸡防治顶部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
(1) 雏鸡选择:选择生命力、适应力、野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鸡品种;
(2) 可移动式养鸡模块:可移动式养鸡模块由5~30个鸡笼构成,鸡笼长为1.0~2.0m,宽为0.5~1.0m,高为0.3~0.5m,鸡笼与鸡笼间预留衔接口,可相互组合与拆卸。
(3) 放养数量和规格:每个鸡笼放养2~4只,投放60~90日龄,个体重1.0~1.5kg的鸡;所述雏鸡数量为20~240只,分为两批,每批为10~120只,轮流捕食,以提供雏鸡的捕食效率。
(4) 疾病防治:对鸡舍、器具、饮用水进行清洁和消毒,用2%的生石灰乳消毒围栏;对12~18日龄的鸡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 
(5) 行车吊装可移动式养鸡机具防治高位害虫:利用自制的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将整个可移动式养鸡机具起吊至水稻植株上方,调整机具高度,使模块贴住水稻植株,通过行车的自走让鸡可以捕食水稻植株顶层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
7)田间管理工序:根据当地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流程,加强田间水分和病虫草害管理。
8)收获工序。
本发明采用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为母车,吊装可移动式养鸡模块至水稻植株的上方,通过行车自走,带动鸡笼在水稻植株上方运动,鸡可以有效的捕食位于水稻植株上方的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利用传统的稻鸭生态种养防治低位0.0~0.5m的害虫,形成立体的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方法,最终有效控制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使其危害程度减少80%~85%,减少水稻产量损失80%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禽类的捕食习性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有效的减少单位面积农药的投入量;
2)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3)机械驱动轮在田埂运动而不在田间行走,实现作物生产全天全时作业,减少因抢种换茬造成的农耗损失;
4)将整个作物生产过程分成若干工序,进行工厂化生产;
5)依不同田间作业内容在行车上装配不同机具,实现行车一车多用,能有效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和便于设备的维护。
6)有效控制了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使其危害程度减少80%~85%,减少水稻产量损失80%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行走系统;   2-支撑柱;  3-横梁;  4-支撑伸缩杆; 5-液压伸缩杆;  
6-挂件;      7-支撑装置;  8-液压系统; 9-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11年12月-2012年4月,对稻田进行平整,并将稻田划分成若干方形,方形规格为26m宽,76m长,稻田与稻田间高度落差为0.2m。稻田四角圆弧型处理,圆弧半径为0.3m,田埂夯实,宽度为0.4m。
2012年5月10日水稻育秧,品种为Y两优1号。
2012年5月20日,选用自制的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吊装起垄机具进行起垄作业。所述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如图1所示,包括横梁3,设置在横梁3两端的支撑装置7及设置在支撑装置7下端的行走系统1,设置在横梁3上方的动力系统9和液压系统8,设置在横梁3上的吊装装置。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两条导轨;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左、右支撑柱和回转轴承;所述行走系统1采用履带式行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可移动式车架、液压伸缩杆5和起吊挂件6;该吊装装置的起吊高度由液压系统控制,起吊高度最高为3m。所述横梁3与地面之间装有两组支撑伸缩杆4,用于行车在需要转向时,将行车抬升,使行走系统离开地面约0.05~0.1m,便于行走系统变向。
所述液压起吊式履带自走行车高度为3.0m,采用液压系统控制起吊高度,升限高度为2.5m,横梁长度为26m,起吊重量为3t。行车行走在稻田的长边(田埂)上,行车上吊装起垄机具,作业起垄。起垄前稻田先施基肥,后起垄,相邻两垄之间的距离为0.6m~0.7m,垄高为0.30m~0.35m。起垄作业时行车静止,起垄机械由电动机驱动悬挂在行车横梁上的铁轮前行。
2012年5月23日,吊装插秧机具进行水稻秧苗移栽,插秧机具由10个插秧装置构成,插秧装置采用旋转式强制插秧,插秧行数为10行,行距为0.25m,株距为0.15m。插秧动力由行车提供。
水稻移栽后7天,投放12~15日龄、个体重150克左右、生命力、适应力、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鸭品种,以适应“小窝密植”的水稻栽培特点,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为宜;每亩投放20只,采用游牧式放养,放养时间为6:00~18:00。
采用行车吊装可移动式养鸡机具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可移动式养鸡机具由13个鸡笼构成,鸡笼长2.0m,宽1.0m,高为0.5m。每个鸡笼放养4只,投放60日龄,个体重1.0kg,选择生命力、适应力、野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鸡品种。鸡笼与鸡笼间预留衔接口,可相互组合与拆卸。防治标准为田间枯鞘率达1.5%防治水稻螟虫、50%的水稻剑叶形成后,每隔3~7天防治纵卷叶螟,防治时长为20天。
鸡、鸭的立体防治还可以对蝗虫、纹枯病、稻飞虱有效控制,下表1,表2为本发明与常规稻鸭防治二化螟及和常规稻鸡鸭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对照表。
               表1 二化螟幼虫密度的防治效果(条/m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表2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条/m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防治效果远远好于常规防治方法。
同时,根据当地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流程,适时追加肥料,追加肥料的最佳时期为水稻移栽后3~5天和水稻移栽后35~45天。加强田间水分管理。
2012年9月26日,采用行车吊装收割机具进行机械收割。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土地田园化:对平整后的稻田进行方块化,每个方块四周设有硬化或夯实的田埂;
2)行车选择:选择带有吊装装置的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所述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包括行走系统(1),通过支撑装置(7)装在行走系统(1)上的横梁(3),所述支撑装置(7)上装有驱动行走系统(1)行走的动力装置(9);所述横梁(3)上装有用于吊装农具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可沿着横梁(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起垄或旋耕工序:对于需要起垄的稻田,先施基肥,然后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起垄机具,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行走系统行驶在方块化稻田两侧的田埂上;起垄时,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停止行走,吊装起垄机具沿着横梁(3)往复移动,起第一垄,当第一垄起垄完毕,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前行0.6m~0.7m后停止行走,起垄机具沿着横梁(3)往复移动进行下一垄的起垄,直到稻田起垄完毕;起垄后,相邻两垄之间的距离为0.6m~0.7m,垄高为0.30m~0.35m;
对于需要旋耕的稻田,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旋耕机具对稻田进行旋耕;
4)插秧或直播工序:对于栽培双季稻的田块,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插秧机具进行插秧;对于栽培中稻的田块,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插秧机具进行插秧,冬季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直播机具栽培油菜;
5)利用鸭防治水稻底部0-0.5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
6)利用鸡防治水稻顶部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具体防治步骤为:
a)选择雏鸡;选择60~90日龄,个体重1.0~1.5kg的雏鸡;
b)养鸡模块:养鸡模块由5~30个鸡笼组成,每个鸡笼内放养2~4只雏鸡,相邻两个鸡笼之间可以相互组合或拆卸;
c) 疾病防治:对鸡笼、器具、饮用水进行清洁和消毒,用1.5%~2.5%的生石灰乳消毒围栏;对12~18日龄的鸡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
d) 行车吊装可移动式养鸡模块防治高位害虫: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养鸡模块,并将养鸡模块吊至水稻植株上方,使养鸡模块底部贴住水稻植株,养鸡模块沿横梁(3)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鸡笼内的鸡捕食水稻植株顶层0.1~0.2m的螟虫和纵卷叶螟;
7)田间管理工序:根据当地作物的生产流程进行田间水分和病虫草害管理;
8)收获工序:对于成熟的稻谷或油菜,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收割机进行收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在工序1)中,所述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横梁(3)的水平高度为2.5~3.0m,所述吊装装置的升限高度为2.0~2.5m,横梁(3)长度为10.0~30.0m,起吊限重为3t。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在工序1)中,稻田划分成的若干小块,每块宽10.0m~30.0m,且各稻田之间的高度落差应小于0.5m,稻田田埂宽度为0.4~0.6m,在稻田四角设置成圆弧型,圆弧半径为0.2m~0.3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在工序7)中,田间管理工序中,当稻田水源紧张时常不能漫灌时,在液压起吊履带式或轮式自走行车的吊装装置上安装洒水机具对作物进行洒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在工序4)中,所述插秧机具包括4~12个秧爪,插秧行数为8~10行,行距为0.25~0.30m,株距为0.10~0.23m;所述直播机具包括5~15个输种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鸡笼长为1.0~2.0m,宽为0.5~1.0m,高为0.3~0.5m;所述雏鸡数量为20~240只,分为两批,每批为10~120只,轮流捕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在工序5)中,鸭的投放、饲养和管理采用的常规方法为:
a) 雏鸭选择:选择12~15日龄,个体重150~200克的雏鸭,使鸭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觅食为宜;
b) 放养数量和时间:放养时间为水稻栽培后3~7天,每亩放15-20只,放养时间为6:00~18:00;
c) 科学饲养:按“早喂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给雏鸭在早、晚各补料1次,当鸭个体重达600~800克时,仅在每天早上投补充料促育肥;
d) 疾病防治:对鸭舍、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1.5%~2.5%的生石灰乳消毒围栏;对18~22日龄鸭进行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接种疫苗。
8. 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梁(3)与地面之间装有至少一根支撑伸缩杆(4)。
9. 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装在横梁(3)上的可移动式车架,装在可移动式车架上的液压伸缩杆(5),该液压伸缩杆(5)的底端装有悬挂农具的挂件(6)。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梁(3)开有便于可移动式车架相对横梁(3)左右移动的导轨。
CN201310064534.6A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Active CN103141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4534.6A CN103141347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4534.6A CN103141347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347A CN103141347A (zh) 2013-06-12
CN103141347B true CN103141347B (zh) 2014-04-09

Family

ID=4853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4534.6A Active CN103141347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1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280A (zh) * 2013-10-25 2014-03-1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稻区种植香根草诱螟截污固土技术
CN107637451A (zh) * 2017-11-01 2018-01-30 广西吉朋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生态防治方法
CN112136707B (zh) * 2020-09-16 2021-12-24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
CN112400794B (zh) * 2020-09-16 2022-07-15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8635B (zh) * 2009-05-14 2012-09-19 临沂大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水稻的方法
CN101878725B (zh) * 2010-07-20 2012-03-07 黄璜 在早稻中套条直播的晚稻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347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7008B (zh) 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
CN103004407B (zh) 一种田间一季水稻套养两批鸭子持续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
KR102407705B1 (ko) 틸라피아 및 참게의 복합 논 생태 양식 시스템
CN105359985B (zh) 一种生态循环行走畜牧饲养房
CN103461038B (zh) 一种有机茶园茶树幼苗期病虫草无害化管理方法
CN104126549B (zh) 水蛭苗种与螺类和水草共栖标粗培育方法
CN103270918A (zh) 稻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141347B (zh) 一种生态防治水稻螟虫和纵卷叶螟方法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03229750A (zh) 茶鸡混养的茶园养护方法
CN104396546A (zh) 一种双埯六株穴中穴式玉米种植方法
CN107047164A (zh) 一种多季稻鸭共生养殖方法
CN102657110A (zh) 河蟹生态育种方法
JP3227336U (ja) 生態養殖システム
CN103141250B (zh) 一种稻田工厂化作物栽培方法
CN108541534B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107409684A (zh) 一种提高产量的大棚丝瓜种植方法
CN104094812A (zh) 一种立体循环止漠方法
CN106718469A (zh) 一种葡萄高产种植方法
CN113229084A (zh) 一种稻鸭蛙绿肥共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07242065A (zh)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CN108307959B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鳗生态种养方法
CN204682046U (zh) 一种猕猴桃园果牧渔三维立体高效种植养殖系统
CN110089459B (zh)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CN110150075A (zh) 有机大米一年一季红花草作绿肥稻鸭共作生态碳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9

Address after: 410000, 4th Floor, Building A, East Unit, Xinyua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Xiangfu West Road,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0128 Furong district, Hunan, Changsha Provinc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