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579B -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579B
CN103139579B CN201110379454.0A CN201110379454A CN103139579B CN 103139579 B CN103139579 B CN 103139579B CN 201110379454 A CN201110379454 A CN 201110379454A CN 103139579 B CN103139579 B CN 103139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ght source
original
data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94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579A (zh
Inventor
邢亮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794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光源单元、液晶面板、补偿控制电路和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产生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述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当主动偏光转换装置为OFF状态时,所述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当主动偏光转换装置为ON状态时,所述传输单元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显示设备在显示立体图像时可消除色差。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二维(Two Dimension,2D)的显示画面,而是需要有三维(Three Dimension,3D)的立体显示装置来提供有深度感的、更为全面的信息。3D成像技术主要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原理,获得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分空间原理)或不同时间(分时原理)的两幅图像,并将这两幅图像分别投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中,从而使人左、右眼中的图像具有一定的视差,再经过大脑对具有视差的左、右眼中的图像进行合成,就会产生深度视觉,即形成立体图像的显示效果。
采用分时原理显示3D图像时,3D显示设备一般包括:光源单元、液晶面板和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其内包括液晶分子)。具体工作时,由液晶面板发出的相邻两帧的图像信号(即光信号),其中一帧图像信号经过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使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即OFF状态,或不通电状态),此时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内的液晶分子将维持原样,从而使得光信号经过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将发生90°的偏转;另一帧图像信号经过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使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即ON状态,或通电状态),由于通电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故此时光信号经过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不发生偏转。因此,相邻的两帧图像信号经过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所对应的偏振态不同,将具有不同偏振态的、相邻的两帧图像信号通过偏光眼镜分别提供给左右眼时,左右眼所看到的图像将存在视差,从而形成了3D图像。
由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内部设置有液晶分子,因此,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N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故光信号此时经过液晶分子后不发生双折射;而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FF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将维持原样,此时光信号经过所述液晶分子时将发生双折射现象。又由于光信号中包括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当发生双折射现象时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液晶分子后的双折射程度不一样(或者说透过率不一样),因此,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FF状态时,光信号经过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将发生变化,之后将变化了的光信号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之间将产生色差(或色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利用该设备观看立体图像时,可以消除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之间所产生的色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光源单元、液晶面板和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产生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该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补偿控制电路,所述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驱动单元所发出的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
所述处理单元对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
所述传输单元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优选的,上述立体显示设备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优选的,上述立体显示设备中,所述Tmin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优选的,上述立体显示设备中,所述处理单元为可编程控制电路。
优选的,上述立体显示设备中,所述传输单元为时序控制电路。
优选的,上述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单元产生的驱动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补偿控制电路能够识别的驱动信号,并将转换后的驱动信号传输给所述补偿控制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除色差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立体显示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对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Tmin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的立体显示设备中增加了补偿控制电路,所述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对驱动单元所发出的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所述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之后由液晶面板发出来的数据信号D2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将发生双折射,双折射后形成数据信号D1*Tmin,这时由于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的亮度变为原始光亮度的1/Tmin,因此,最终进入人眼的数据信号为D1,即:使人眼看到的是真实的图像,从而消除了色差。
当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即ON状态,或通电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对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所述传输单元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由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因此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故由液晶面板出来的数据信号D1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不发生双折射,最终进入人眼的数据信号仍然为第一数据信号D1,因此,这时也不存在色差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不同波长的光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射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立体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考图1,图1为不同波长的光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射率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不同色光的波长,纵轴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
不同波长的光经过处于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的表达式为: T = 1 - sin 2 ( π 2 1 + u 2 ) 1 + u 2 , u = 2 d Δn λ
其中,d为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中液晶层的厚度,Δn为液晶的双折射差异,λ为波长。
结合不同波长的光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的表达式与图1,可以看出,不同波长的光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装置时的双折射程度不一样(或者说透过率不一样),而光信号中包括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光信号经过处于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各个波长组分的偏振态会有差别,从而使得光信号再经过眼镜上的偏光板检偏后会发生色偏,进而使得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之间存在色差(或色偏)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设备,以解决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FF状态时人眼看到的图像与实际图像之间存在色差的问题。参考图2,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驱动单元1、转换电路2、补偿控制电路3、液晶面板4、光源单元5和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1用于产生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所述转换电路2用于将驱动单元1所产生的驱动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补偿控制电路3能够识别的驱动信号,并将转换后的驱动信号传输给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
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包括处理单元31和传输单元32;所述处理单元31首先从转换电路2处接收由驱动单元1所产生的驱动信号,并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FF状态时对所接收的驱动信号进行处理,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N状态时对所接收的驱动信号不作处理,所述传输单元32从处理单元31处接收相应的驱动信号,即: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FF状态时接收处理后的驱动信号,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N状态时接收没有处理过的(即原始的由驱动单元1所产生的)驱动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驱动信号中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液晶面板4,将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5。所述处理单元31可以为可编程控制电路,所述传输单元32可以为时序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未通电状态(即OFF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31对驱动单元1所发出的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与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所述传输单元32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4,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5,之后由液晶面板4发出来的第二数据信号D2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后将发生双折射,双折射后形成数据信号D1*Tmin,这时由于光源单元5所发出的光的亮度变为原始光亮度的1/Tmin,因此,最终进入人眼的数据信号为D1,即:使人眼看到真实的图像,从而消除了色差。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31对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所述传输单元32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4,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5,由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因此,由液晶面板4出来的第一数据信号D1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后不发生双折射,最终进入人眼的数据信号仍然为D1,故此时也不存在色差现象。因此,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立体画面时,可保证人左、右眼所观看到的图像均为实际的图像,均不会发生色偏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下面以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为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未通电状态(即OFF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31对驱动单元1所发出的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进行处理,设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为R1、G1、B1,则
R1=R0*(Tmin/TR);
G1=G0*(Tmin/TG);
B1=B0*(Tmin/TB)。
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Tmin大于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时,会导致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所占用的内存增加;当所述Tmin小于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时,会使得光源单元5的损耗增加较多,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Tmin优选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当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通过所述传输单元32传输给液晶面板4后,再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装换装置6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接收到的RGB数据信号为:
R2=R1*TR=R0*(Tmin/TR)*TR=R0*Tmin
G2=G1*TG=G0*(Tmin/TG)*TG=G0*Tmin
B2=B1*TB=B0*(Tmin/TB)*TB=B0*Tmin
其中,R2、G2、B2分别表示所述处理单元31仅对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进行处理,不对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时,人眼所接受到的RGB数据信号。
由上述公式可知,此时人眼所接收到的RGB数据信号R2、G2、B2与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之间存在一个倍数关系,且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所存在的倍数均相同,因此,这种情况下人眼所看到的图像与实际图像之间不存在色差。但是,由于R2、G2、B2是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的Tmin倍,而Tmin为小于1的数,因此,人眼所看到的图像与实际图像相比,亮度降为了原始亮度的Tmin倍。
本发明中为了使人眼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FF状态时所观看到的图像既不发生色偏,且图像的亮度也不降低,使处理单元31对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也进行处理,即在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OFF状态时提升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的亮度,且使提升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增大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倍。
使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通过所述传输单元32传输给光源单元5,进而控制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FF状态时图像显示的光源亮度,这时人眼所接收到的RGB数据信号为:
R3=R2*(1/Tmin)=R0*Tmin*(1/Tmin)=R0
G3=G2*(1/Tmin)=G0*Tmin*(1/Tmin)=G0
B3=B2*(1/Tmin)=B0*Tmin*(1/Tmin)=B0
其中,R3、G3、B3分别表示所述处理单元31同时对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人眼最终所接收到的RGB数据信号。
由上式可以看出,驱动单元1所发出的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经过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内的处理单元31进行处理后,再经过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内的传输单元32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传输给液晶面板4,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5,提升光源的亮度,从而使得处理后的光信号在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R3、G3、B3仍为驱动单元1所发出RGB数据信号R0、G0、B0,从而消除了驱动单元1所发出的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经过OFF状态的主动偏光装换装置6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之间存在色差(或色偏)的现象。
而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ON状态(即通电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光信号此时经过液晶分子后不会发生双折射,从而使得光信号经过ON状态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后各个波长组分的偏振态没有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光信号经过眼镜上的偏光板检偏后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仍为实际的图像,不存在色差(或色偏)现象。
因此,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31对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所述传输单元32将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传输给液晶面板4,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5,从而使得所述驱动单元1所发出的原始光信号经过所述补偿控制电路3以及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6提供给人眼时,人眼所观看到的图像仍为实际图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的立体显示设备中增加了补偿控制电路,所述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当立体显示设备中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对驱动单元所发出的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为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所述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之后由液晶面板发出来的RGB数据信号R1、G1、B1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将发生双折射,双折射后形成RGB数据信号R0*Tmin、G0*Tmin、B0*Tmin,这时由于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的亮度变为原始光亮度的1/Tmin,因此,最终进入人眼的RGB数据信号为R0、G0、B0,即:使人眼看到真实的图像,从而消除了色差。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处理单元对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所述传输单元将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由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因此,由液晶面板出来的RGB数据信号R0、G0、B0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不发生双折射,最终进入人眼的RGB数据信号仍然为R0、G0、B0,故此时也不存在色差现象。因此,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立体画面时,可保证人左、右眼所观看到的图像均为实际的图像,均不会发生色偏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除色差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应用于上面所描述的立体显示设备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步骤S2:对所述驱动信号中的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设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则D2=D1*(Tmin/T),且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立体显示设备中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步骤S3: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立体显示设备中的液晶面板,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立体显示设备中的光源单元,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之后由液晶面板和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信号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以及相应的偏光眼镜后进入人眼,从而使人眼观看到无色差的立体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Tmin大于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时,会导致所述消除立体显示设备色差的方法运行时占用的内存增加;当所述Tmin小于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时,会使得光源单元的损耗增加较多,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Tmin优选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由上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消除色差的方法,首先接收驱动信号,然后对驱动信号中的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为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将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之后由液晶面板发出来的RGB数据信号R1、G1、B1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变为R0*Tmin、G0*Tmin、B0*Tmin,而这时由于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的亮度变为原始光亮度的1/Tmin,因此,最终进入人眼的RGB数据信号为R0、G0、B0,从而使人眼观看到无色差的立体图像。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将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传输给液晶面板,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由于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其内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电场方向,因此,由液晶面板出来的RGB数据信号R0、G0、B0经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后不发生双折射,最终进入人眼的RGB数据信号仍然为R0、G0、B0,故这种情况下也不存在色差现象。
本说明书中对方法部分的描述相对较简单,相关相似之处可参考立体显示设备部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立体显示设备,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光源单元、液晶面板和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产生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补偿控制电路,所述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驱动单元所发出的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
所述处理单元对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不作处理;
所述传输单元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其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min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为可编程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为时序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显示设备还包括: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单元产生的驱动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补偿控制电路能够识别的驱动信号,并将转换后的驱动信号传输给所述补偿控制电路。
6.一种消除色差的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和原始光源控制信号;
对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以及原始光源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为第二数据信号D2,且D2=D1*(Tmin/T),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为原始光源控制信号所对应的光亮度的1/Tmin;其中,T为对应颜色的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将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D2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处理后的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当所述主动偏光转换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将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传输给液晶面板,同时将原始光源控制信号传输给光源单元;
其中,所述原始第一数据信号D1包括原始RGB数据信号R0、G0、B0,所述第二数据信号D2包括处理后的RGB数据信号R1、G1、B1,且R1=R0*(Tmin/TR)、G1=G0*(Tmin/TG)、B1=B0*(Tmin/TB);其中,TR、TG、TB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经过未通电的主动偏光转换装置时的透过率,Tmin为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min为TR、TG、TB三者中的最小值。
CN201110379454.0A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Active CN103139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9454.0A CN103139579B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9454.0A CN103139579B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579A CN103139579A (zh) 2013-06-05
CN103139579B true CN103139579B (zh) 2014-11-05

Family

ID=4849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9454.0A Active CN103139579B (zh) 2011-11-24 2011-11-24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95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3892C (zh) * 2003-11-28 2007-10-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伽马曲线分离的装置
TWI238666B (en) * 2004-06-02 2005-08-21 Mediatek Inc Apparatus for cross-color effect elimin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CN101488327B (zh) * 2008-01-18 2011-11-09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EP2432237B1 (en) * 2009-05-14 2020-08-05 EIZO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579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1866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4770948B2 (ja) 表示装置
US8941787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I379584B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120038758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generating a three dimensional effect using active glasses
US20110221744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EP3079147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763942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KR100928265B1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CN103139579B (zh) 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消除色差的方法
CN102854631A (zh) 立体影像显示设备以及其形成方法
KR101068323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US20130100375A1 (en) Display device, spac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3082176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generating a three dimensional effect including using inverted images and/or passive filters
KR20130114376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US9224230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2890363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立体影像显示设备
US20110169916A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2402954B (zh)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JP2006285112A (ja) 3次元表示方法および3次元表示装置
KR20140055532A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Date et al.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n compact DFD display by using FS color technology
TWI420150B (zh) 顯示三維影像的顯示裝置
KR101770591B1 (ko) 입체영상 구현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안경
WO201418526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