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068B -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068B
CN103139068B CN201110384934.6A CN201110384934A CN103139068B CN 103139068 B CN103139068 B CN 103139068B CN 201110384934 A CN201110384934 A CN 201110384934A CN 103139068 B CN103139068 B CN 103139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terface
down hop
application acceleration
r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49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068A (zh
Inventor
胡士辉
刘颖
于德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849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9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9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路由器通过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Description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云计算的兴起,使得企业纷纷将企业网的IT设备向数据中心迁移,尤其是将分支机构的服务器设备上移到公司总部的数据中心或运营商的数据中心。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IT设备购买成本和运维成本。但同时也带来性能问题,因为大多数服务器应用都是基于局域网开发的,迁移到广域网后,过多的交互信息带来应用性能的急剧下降。其中,延迟、响应时间和协议开销是应用程序运行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急需广域应用加速解决方案。
现有技术中,网络服务提供点(英文全称为PointOfPresence,英文缩写为POP)设备由两种设备组成:一个是运营商边缘(英文全称为ProviderEdge,英文缩写为PE)设备,另一个是广域网应用加速设备(简称应用加速设备)。在PE设备中预先配置有两个虚拟路由转发(英文全称为VirtualRoutingandForwarding,英文缩写为VRF)表,VRFin和VRFout,,每个VRF表项对应一个下一跳。VRFin用于将来自用户的报文重定向到广域网应用加速设备,该表项中对应的下一跳可能是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也可能是无效的地址信息,VRFout用于将经加速设备加速后的报文发送到广域网,该表中的下一跳对应的是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PE设备从用户侧接口或是广域网接口接收到报文后,先查找VRFin,如果该VRF表项中的下一跳是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PE设备将报文转发到应用加速设备上,应用加速设备对报文进行加速处理后,再将加速处理后的报文返回给PE设备,PE设备再查找VRFout,PE设备根据加速处理后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在VRFout中找到该报文的实际路由路径,并将其转发到实际路由路径上,从而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解决了企业广域应用加速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虽然解决了企业广域网应用加速的问题,但是需要在PE设备中预先配置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这样占用的转发资源过多,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现有技术中转发资源占用过多而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路由器通过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器,所述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查询模块和转发模块: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接入路由器和应用加速设备,其中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路由器转发的第一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得到第二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一个VRF表项对应两个下一跳,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通过查找一个VRF表就能得到两个下一跳,从而通过一个VRF表实现了引流和回注,加快了应用报文的转发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转发资源占用过多而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POP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转发报文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包括:
101:路由器通过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102: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103: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或,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
可选地,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两个下一跳。
可选地,所述路由器使用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中包括的两个下一跳中的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加速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或传输控制协议优化。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无效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二下一跳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转发。
可选地,所述路由器为运营商边缘设备或运营商内部的业务路由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具有应用加速功能的设备,或者,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提供应用加速服务的虚拟机。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一个VRF表项对应两个下一跳,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通过查找一个VRF表就能得到两个下一跳,从而通过一个VRF表实现了引流和回注,加快了应用报文的转发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转发资源占用过多,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网络服务提供点包括两种设备:运营商边缘(英文全称为ProviderEdge,英文缩写为PE)设备和应用加速设备。其中,PE设备即为路由器。PE设备负责应用报文的转发,对于上行报文,将其转发到应用加速设备,经应用加速设备加速处理后的报文被传送回PE设备后,再将其转发到广域网或转发回用户站点;对于下行报文,先将其转发给应用加速设备,经应用加速设备加速处理后的报文被传送回PE设备后,再将其转发给用户站点或转发回远端用户站点。
本实施例中,应用加速设备接收来自PE设备的应用报文,对其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后再将其传送回PE设备。其中,应用加速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或传输控制协议(英文全称为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英文缩写为TCP)优化。应用加速设备可以是一台或多台具有应用加速功能的设备,也可以是一台或多台提供应用加速服务的虚拟机,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运营商在PE为用户站点提供虚拟专用网(英文全称为VirtualPrivateNetwork,英文缩写为VPN)接入服务,同时将应用加速设备加入用户VPN,并为应用加速设备分配私网IP地址,应用加速设备与用户边缘(英文全称为CustomerEdge,英文缩写为CE)设备同属一个VPN站点。
本实施例中,在PE设备中预先配置有VRF表,该VRF表负责应用报文的转发,VRF表中的一个或多个VRF表项分别有两个下一跳:一个为实际路由的下一跳,即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另一个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是无效的地址信息。如果VRF表项1的所述另一个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则表明与VRF表项1对应的用户订制了应用加速业务,需要对与VRF表项1对应的用户的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如果VRF表项1的所述另一个下一跳为无效地址信息,则表明与VRF表项1对应的用户未订制应用加速业务,不需要对与VRF表项1对应的用户的报文进行加速处理,直接根据VRF表项1中的实际路由的下一跳进行报文转发即可。
对于从用户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接收的报文,查找VRF表后,如果确定其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则将报文传送给应用加速设备;如果确定其下一跳为无效的地址信息,则将报文传送给实际路由的下一跳。
对于从应用加速侧接口接收的报文,查找VRF表后,确定其下一跳为实际路由的下一跳。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具体包括:
201:路由器通过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一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一报文就是指用户侧接口或是广域网侧接口接收到的IP报文。第一接口可能为用户侧接口,也可能是广域网侧接口,本实施例中以用户侧接口为例进行说明。路由器为运营商边缘设备或运营商内部的业务路由器。
202:路由器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需要进行加速处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至实际路由上。
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端口。
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需要进行加速处理,如果第一报文需要进行加速处理,则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到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上,使所述应用加速设备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加速处理得到第二报文,包括:查找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获取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一下一跳;判断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还是无效的地址信息;如果是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则确认所述第一报文需要进行加速处理。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无效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二下一跳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转发。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个下一跳为无效地址信息,则表明用户未定制应用加速业务,该报文不需要进行加速处理,所述路由器可直接将该报文发送到第一下一跳指示的路由上,即实际路由的下一跳上。
203: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通过路由器的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本实施例中,路由器收到来自CE设备的报文后,进行VRF表查找,获得两个下一跳,用户侧接口根据所述第一下一跳的指示,将所述第一报文转发到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上,使所述应用加速设备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得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或,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
本实施例中,应用加速设备对第一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后得到第二报文,并将第二报文送回路由器。
204:通过第二接口接收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返回的所述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二报文转发至路由路径的下一跳上。
本实施例中,路由器通过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报文,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两个下一跳,路由器使用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中包括的两个下一跳中的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转发所述第二报文,该下一跳为路由路径的下一跳。其中,如果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和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则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和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对应同一个VRF表中的同一个表项,如果第二报文的源地址和第一报文的源地址相同,则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和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对应同一个VRF表中的不同表项。
本实施例中,报文有两种传送方向:一为发往远端站点,即通过广域网发送给远端的站点;另一为发往本地用户边缘设备。当接入路由器收到第二报文后,再次进行VRF查找。由于其入接口为第二接口,则采用实际路由的下一跳。对于目的为远端站点的报文,将其传送到广域网;对于目的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的报文,将其传送到本地用户边缘设备。
本实施例中,如果收到来自广域网的报文后,先查找VRF表,得到两个下一跳。由于其入接口为广域网侧接口,同入接口为用户侧接口时一样,先判断第二下一跳是否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如果是,则选择应用加速设备为下一跳,将报文发送给应用加速设备。应用加速设备对报文进行处理后,将报文发送回路由器的第二接口。此时,加速处理后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可能是所述来自广域网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也可能是所述来自广域网的报文的源地址。根据加速处理后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再次查找VRF表,获得两个下一跳地址。由于加速处理后的报文的入接口为第二接口,因此从两个下一跳地址中选取实际路由为下一跳。对于目的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的报文,将其传送到本地用户边缘设备;对于目的为远端站点的报文,将其传送到广域网。其过程与用户侧接口的过程一样,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现举例如下:
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POP,所述包括:PE1、应用加速设备,所述POP通过本地网络和CE1相连,通过广域网与PE2和CE2相连。在PE1上维护的VRF表如表1所示,同一目的地址前缀对应两个下一跳:下一跳1和下一跳2。下一跳1为转发路径上的下一跳地址,下一跳2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
表1
目的地址前缀 下一跳1 下一跳2
10.1.3.0/24 10.1.1.2 10.1.199.2
10.1.4.0/24 2.2.2.2 10.1.199.2
以报文从CE1向CE2发送为例,说明将报文引流到应用加速服务器进行应用加速,然后再注入回PE1进行正常转发的具体步骤。
1.PE1从用户侧接口接收到目的地址为CE2的报文,并确定入接口为用户侧接口,其中所述目的地址为CE2的报文为一个第一报文。
2.PE1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即CE2的地址(10.1.4.0/24)查找VRF表获得两个下一跳:下一跳1(2.2.2.2)和下一跳2(10.1.199.2)。
3.在入接口为用户侧接口时,确定选取下一跳2(10.1.199.2)为下一跳,并将报文发送给应用加速设备。
4.应用加速设备对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将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发送回PE1,其中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为一个第二报文。
5.PE1通过其应用加速侧接口,收到由应用加速回送的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PE1记录入接口类型为应用加速侧接口。
6.PE1根据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VRF表。根据应用加速的特性,此时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的取值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即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可能为CE1的地址,也可能为CE2的地址。针对这两种情况的路由方法是相同的。PE1根据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VRF表获得两个下一跳。如果目的地址为CE2站点,那么两个下一跳为:下一跳1(2.2.2.2)和下一跳2(10.1.199.2)。如果目的地址为CE1站点,那么两个下一跳为:下一跳1(10.1.1.2)和下一跳2(10.1.199.2)
7.PE1将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转发给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如果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CE2的地址,则将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发送给PE2,以便由PE2继续转发;如果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CE1的地址,则将经过应用加速处理的报文发送回CE1。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个VRF表项对应两个下一跳,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通过查找一个VRF表就能得到两个下一跳,从而通过一个VRF表实现了引流和回注,加快了应用报文的转发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转发资源占用过多,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其中运营商通过提供应用加速服务,可以与用户签订应用级SLA,较现有的SLA,运营商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多的性能保证,运营商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应用加速采用透明加速方法,即不改变应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这样容易实现应用可视化,更利于网络管理。
实施例3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口301、第二接口302、查询模块303和转发模块304。
第一接口301用于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查询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从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301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302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302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转发模块304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口302,用于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或,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
所述查询模块30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两个下一跳;
所述转发模块304还用于使用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中包括的两个下一跳中的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本实施例中,转发模块304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无效地址信息时,以所述第二下一跳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为运营商边缘设备或运营商内部的业务路由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一个VRF表项对应两个下一跳,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通过查找一个VRF表就能得到两个下一跳,从而通过一个VRF表实现了引流和回注,加快了应用报文的转发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转发资源占用过多,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
实施例4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发报文的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路由器300和应用加速设备400,其中所述应用加速设备400,用于接收所述路由器300转发的第一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得到第二报文。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加速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或传输控制协议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应用加速设备,或者,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具有应用加速功能的设备,或者,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提供应用加速服务的虚拟机。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一个VRF表项对应两个下一跳,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通过查找一个VRF表就能得到两个下一跳,从而通过一个VRF表实现了引流和回注,加快了应用报文的转发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两个VRF表来实现应用报文的引流和回注,转发资源占用过多,影响报文转发的速度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器和系统,具体可以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路由器通过所述路由器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所述路由器根据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或,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
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两个下一跳;
所述路由器使用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中包括的两个下一跳中的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应用加速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或传输控制协议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无效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以所述第二下一跳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路由器为运营商边缘设备或运营商内部的业务路由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具有应用加速功能的设备,或者,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提供应用加速服务的虚拟机。
7.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查询模块和转发模块: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为用户边缘侧接口或广域网侧接口;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路由转发VRF表项,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第一下一跳和第二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为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或无效地址信息,所述第二下一跳为与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路径上的下一跳,所述第一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下一跳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路由器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相耦接的接口;
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路由器确定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的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并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应用加速设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以便得到第二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相同;或,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报文的源地址;
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询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包括两个下一跳;
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与所述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对应的VRF表项中包括的两个下一跳中的用于指导从所述第二接口接收的报文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转发所述第二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下一跳为所述无效地址信息时,以所述第二下一跳为所述第一报文的下一跳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转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路由器为运营商边缘设备或运营商内部的业务路由器。
11.一种转发报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路由器和应用加速设备,其中所述应用加速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路由器转发的第一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应用加速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应用加速处理包括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或传输控制协议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具有应用加速功能的设备,或者,所述应用加速设备为一台或多台提供应用加速服务的虚拟机。
CN201110384934.6A 2011-11-28 2011-11-28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Active CN103139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4934.6A CN103139068B (zh) 2011-11-28 2011-11-28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4934.6A CN103139068B (zh) 2011-11-28 2011-11-28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068A CN103139068A (zh) 2013-06-05
CN103139068B true CN103139068B (zh) 2015-12-09

Family

ID=4849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4934.6A Active CN103139068B (zh) 2011-11-28 2011-11-28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9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870B (zh) * 2014-08-15 2018-11-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和装置
US9584415B2 (en) 2015-01-30 2017-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chains
CN105786618B (zh) * 2016-02-24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加速器网络中路由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4915A (zh) * 2017-08-25 2018-01-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
CN113542111B (zh) * 2020-04-20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6455A (zh) * 2006-03-30 2009-04-22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连接网络中的改进的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05279A (zh) * 2009-03-20 2009-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路由查找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6455A (zh) * 2006-03-30 2009-04-22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连接网络中的改进的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05279A (zh) * 2009-03-20 2009-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路由查找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068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6629B (zh) 一种混合云网络互连方法及系统
CN102413061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0550841C (zh)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路由发布方法及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CN103139068B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路由器和系统
CN103259725B (zh) 报文发送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6998284A (zh) 通过虚拟私有网络连接私有网络的网络系统和方法
CN104823405A (zh) 对于基于mpls的虚拟私有云联网的ip组播服务离开过程
CN104038425B (zh) 转发以太网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7414A (zh) 一种转发表写入、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023773B (zh) 多拓扑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70386B (zh) 一种实现IPv6报文穿越IPv4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95844B (zh) 转发表项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2571613A (zh)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4734955A (zh) 网络功能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宽带网络网关以及控制装置
US8576852B2 (en) Inter-office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EP3627775A1 (en) Route synchronization
CN102647328B (zh)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设备与系统
EP3018866A1 (en) Signaling aliasing capability in data centers
WO2017177794A1 (zh) 业务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21467B (zh) 一种实现组播vsi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785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3220217B (zh) 一种路由生成方法和设备
EP19240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layer1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l1 vpn
CN103986654A (zh) 一种lsp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4038421A (zh) 一种vpn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7

Address after: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7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2414-2416, main building, no.371,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