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402A -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5402A
CN103125402A CN2012105629383A CN201210562938A CN103125402A CN 103125402 A CN103125402 A CN 103125402A CN 2012105629383 A CN2012105629383 A CN 2012105629383A CN 201210562938 A CN201210562938 A CN 201210562938A CN 103125402 A CN103125402 A CN 103125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
channel
subregion
rotating shaft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29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5402B (zh
Inventor
胡天剑
李炳龙
贺成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NLAND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NLAND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NLAND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NLAND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5629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5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5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包括设置于猪只栏舍中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连接于该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的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分离装置将猪只栏舍分隔成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电子饲喂站及分别位于所述电子饲喂站两侧的进通道及出通道,所述进通道依次连接有进口门、防追尾结构及入口选择结构,所述出通道连接有分栏结构,通过所述入口选择结构选择让第一分区或/及第二分区中的猪只进入,所述猪只采食后根据设定条件由所述分栏结构分离进入到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分离后仍能继续在电子饲喂站中采食。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生产的阶段、不同区域的猪群随时分群或合群饲养,能有效防止猪只追尾,降低了饲养成本,方便饲养人员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猪只饲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背景技术
养猪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规模化、智能化养猪已成为养猪行业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先进的养猪设备和养猪模式正逐渐被应用。这些养猪设备和模式对改善传统养猪行业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低利润)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一种自动化和智能化较高的电子饲养系统,该电子饲养系统普遍成本较高,每台电子饲养系统饲养的猪只一般不超过50-60头,且只能饲喂同栏舍、同群的猪只。
虽然该电子饲养系统也包括了猪只饲喂、分栏、查情等功能,但是往往有些功能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只刚刚合群时,猪只会发生打架、抢食或者追尾的现象;在猪只分群时,会出现分群失败现象。市场上也有功能单一的分离装置,但该类装置都是简单的将猪只从群体中分离出去,且分离后不能饲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可实现针对不同属性的猪群随时分群或合群饲养,还能及时分离需要处理的猪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包括设置于猪只栏舍中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连接于该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的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分离装置将猪只栏舍分隔成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电子饲喂站及分别位于所述电子饲喂站两侧的进通道及出通道,所述进通道依次连接有进口门、防追尾结构及入口选择结构,所述出通道连接有分栏结构,通过所述入口选择结构选择让第一分区或/及第二分区中的猪只进入,进入后猪只依次通过防追尾结构、进口门及进通道后于电子饲喂站中进行采食,所述猪只采食后根据设定条件由所述分栏结构分离进入到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进口门包括相对错位设置的左半门及右半门,所述左半门包括设于进通道一侧的第一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通过第一转轴可沿靠近进通道一侧方向转动;所述右半门包括设于进通道另一侧的第二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通过第二转轴可沿靠近进通道另一侧方向转动。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入口选择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栏末端的第三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三门体,所述第三门体通过第三转轴沿朝向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单独让第二分区或第一分区中的猪只进入;所述第三门体朝向防追尾结构的直通道中部,使得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的猪只均可通过入口选择结构进入。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分栏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栏末端的第四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四转轴上的第四门体,所述第四门体通过第四转轴可沿朝向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将采食完的猪只分离进入到第二分区或第一分区中;所述第三门体朝向出通道中部时,采食完的猪只可由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离开。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猪只上设有用于识别猪只身份的电子耳牌,所述电子饲喂站中设有感应控制器,所述感应控制器可通过读取该电子耳牌而识别猪只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设定条件控制分栏结构中的第四转轴转动。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防追尾结构包括转弯通道及与该转弯通道连接的直通道,所述转弯通道接通于进通道所述直通道连接于入口选择结构。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转弯通道具体为一扇形通道,其由以进通道一侧末端为圆心、以进通道的宽度为半径形成的扇面组成。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直通道的宽度与所述转弯通道的宽度均等同于进通道的宽度。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设定条件为猪只的生产阶段或猪只的体积。
进一步,在上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中,所述进口门上还设有用于在感应到有猪只通过进口门后锁住左半门及右半门的感应开关。
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通过在进通道设置入口选择结构及防追尾结构且在出通道设置分栏结构,实现了针对不同生产的阶段、不同区域的猪群随时分群或合群饲养,且及时分离需要处理的猪只,而且能有效防止猪只追尾,降低了饲养成本,方便饲养人员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包括设置于猪只栏舍中第一隔栏100、第二隔栏200及连接于该第一隔栏100与第二隔栏200之间的分离装置300,所述第一隔栏100、第二隔栏200及分离装置300将猪只栏舍分隔成第一分区I及第二分区II,所述分离装置300包括电子饲喂站10及分别位于所述电子饲喂站10两侧的进通道1及出通道5,所述进通道1依次连接有进口门2、防追尾结构3及入口选择结构4,所述出通道5连接有分栏结构6,通过所述入口选择结构4选择让第一分区I或/及第二分区II中的猪只7进入,进入后猪只7依次通过防追尾结构3、进口门2及进通道1后于电子饲喂站10中进行采食,所述猪只7采食后根据设定条件由所述分栏结构6分离进入到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分离后的猪只7仍能正常进入电子饲喂站10采食。
其中,所述进口门2包括相对错位设置的左半门22及右半门24,所述进口门2的左半门22及右半门24均为单向机械或气动半门,所述左半门22包括设于进通道1一侧的第一转轴21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的第一门体23,所述第一门体23通过第一转轴21可沿靠近进通道1一侧方向转动;所述右半门24包括设于进通道1另一侧的第二转轴25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25上的第二门体27,所述第二门体27通过第二转轴25可沿靠近进通道1另一侧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转轴21及第二转轴25相对进通道1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借助外力推开第一门体23及第二门体27相对打开一定角度即可通过进口门2。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防追尾结构3包括转弯通道32及与该转弯通道32连接的直通道34,所述转弯通道32接通于进通道1,所述直通道34连接于入口选择结构4。
所述转弯通道32具体为一扇形通道,其由以进通道1一侧末端为圆心、以进通道1的宽度d为半径形成的扇面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形通道的圆心角α为20度。
所述直通道34的宽度与所述转弯通道32的宽度相同,均等同于进通道1的宽度d。
所述进口门2上还设有感应开关(图未示),当该感应开关感应到有猪只通过进口门2后即锁住左半门22及右半门24,使其无法打开。
所述入口选择结构4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栏200末端的第三转轴41及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轴41上的第三门体43,所述第三门体43通过第三转轴41可沿朝向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单独让第二分区II或第一分区I中的猪只7进入。当所述第三门体43朝向第一分区I转动到防追尾结构3的直通道34的一侧时,所述第三门体43与直通道34的一侧形成一隔离栏,从而使得第一分区I的猪只7无法进入入口选择结构4,而此时第二分区II的猪只7可通过入口选择结构4进入电子饲喂站10采食;当所述第三门体43朝向第二分区II转动到防追尾结构3的直通道34的另一侧时,所述第三门体43与直通道34的另一侧形成一隔离栏,从而使得第二分区II的猪只7无法进入入口选择结构4,而此时第一分区I的猪只7可通过入口选择结构4进入电子饲喂站10采食;当所述第三门体43朝向防追尾结构3的直通道34中部时,此时,第一分区I及第二分区II的猪只7均可通过入口选择结构4进入电子饲喂站10采食。这样就可根据需要选择让第一分区I或/及第二分区II中的猪只7进入电子饲喂站10采食,从而使得第一分区I及第二分区II的猪只7共用一个电子饲喂站10。
所述分栏结构6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栏100末端的第四转轴61及固定于所述第四转轴61上的第四门体63,所述第四门体63通过第四转轴61可沿朝向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将采食完的猪只7分离进入到第二分区II或第一分区I中。当所述第四门体63朝向第一分区I转动到出通道5的一侧时,所述第四门体63与出通道5的一侧形成一隔离栏,从而使得采食完的猪只7无法进入第一分区I,而只能由第二分区II离开;当所述第四门体63朝向第二分区II转动到出通道5的另一侧时,所述第四门体63与出通道5的另一侧形成一隔离栏,从而使得采食完的猪只7无法进入第二分区II,而只能由第一分区I离开;当所述第三门体43朝向出通道5中部时,此时,采食完的猪只7可由第一分区I离开,也可由第二分区II离开。这样通过分栏结构6可根据需要准确的将需要分离的猪只分到指定区域(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
所述猪只7上设有用于识别猪只身份的电子耳牌(图未示),该电子耳牌存储有猪只的身份信息及生理数据,相应地,所述电子饲喂站10中设有感应控制器(图未示),所述感应控制器可通过读取电子耳牌而识别猪只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设定条件控制分栏结构6中的第四转轴61转动,从而可自动准确的将需要分离的猪只分到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具体为所述感应控制器根据识别到猪只的身份信息发出信号,控制分栏结构6上的气动开关推动第四门体63沿朝向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方向转动,使得猪只从对应的分区离开,从而实现对猪只的自动分离。
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首先,通过入口选择结构4选择让第一分区I或/及第二分区II中的猪只7进入,所述猪只7由入口选择结构4进入后通过直通道34进入后到达转弯通道32,需要转弯才能通过转弯通道32,进而拱开进口门2进入进通道1到电子饲喂站10进行采食,当前面的猪只4拱开进口门2进入进通道1时,由于转弯通道32的设计,后面或侧面跟进的猪只(图未示)也需要转弯才能到达进口门2,且无法同时占据转弯通道32,即延长了后面或侧面跟进的猪只的进站时间,而当前面的猪只7拱开进口门2进入进通道1后,进口门2会自动关闭锁住,此时后面或侧面跟进的猪只将被挡在进口门2外,无法尾随前面的猪只4进入进通道1采食,这样任何时候只允许一头猪进入采食,防止猪只在进口门2关门前尾随进入而引起的猪只追尾,避免了后面或侧面跟进的猪只跟进饲养系统的追尾情况,也降低了猪只从侧面和后面挤进的概率,达到防止追尾的目的。
所述猪只7在电子饲喂站10进行采食,可由所述电子饲喂站10定量、定时、且单独供猪只7采食,此时,所述电子饲喂站10中的感应控制器通过读取猪只7的电子耳牌而识别其身份信息,并根据设定条件控制分栏结构6中的第四转轴61转动,采食完的猪只7通过出通道5后,由分栏结构6自动准确地分到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离开。当然,所述分栏结构6也可通过人工控制第四转轴61转动来分离猪只,分离后猪只仍能继续在电子饲喂站中采食。
所述设定条件可以是根据猪只的生产阶段或体积对猪群进行区分,例如0-1岁的猪只设定一个身份信息(存储于电子耳牌中),其需要分离到第一分区I;2-3岁的猪只设定另一个身份信息(存储于电子耳牌中),其需要分离到第二分区II。当电子饲喂站10中的感应控制器通过读取猪只7的电子耳牌而识别其身份信息,即属于0-1岁还是2-3岁的猪只,并根据控制分栏结构6中的第四转轴61转动,从而将0-1岁的猪只分离到第一分区I,并将2-3岁的猪只分离到第二分区II。这样就可以将特定猪只(例如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至指定区域(第一分区I或第二分区II),从而实现了猪只的随时分群或合群饲养及随时分离,即同栏饲喂与分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使得同一台电子饲喂站对同栏舍的不同分区的猪只进行同栏饲喂和分离,从而改进了之前一台电子饲喂站只能饲喂同栏同群猪只的模式,实现了同栏分离不同区域的猪只共用一个电子饲喂站,降低了饲养成本,更适合小规模养猪;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一防追尾结构,使猪只进入时需要弯曲身体,降低后面猪只的跟进速度,延长进站时间,增加尾随难度,避免猪只追尾进站,同时减少其他猪从侧面和后面挤进的机会,故能有效防止猪只追尾,避免发生单一的电子饲喂站中出现的因追尾导致分栏失败的现象;
3、本发明通过在出通道处设置分栏结构对不同生产的阶段、不同区域的猪只进行分离,可使得不同生产的阶段、不同区域的猪只能随时部分分群或者合群,以防止猪只大量合群引起的混群打架追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被成功分离至指定区域的猪只,当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时,还能正常进入电子饲喂站采食,不影响猪只的正常饲养;
4、本发明能将同一属性的猪只集中在一起饲喂,在大群中又分割成小群进行管理,饲养更加方便简单,对饲养人员的要求更低。
综上,本发明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通过在进通道设置入口选择结构及防追尾结构且在出通道设置分栏结构,实现了针对不同生产的阶段、不同区域的猪群随时分群或合群饲养,且及时分离需要处理的猪只,而且能有效防止猪只追尾,降低了饲养成本,方便饲养人员进行管理。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猪只栏舍中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连接于该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的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隔栏、第二隔栏及分离装置将猪只栏舍分隔成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电子饲喂站及分别位于所述电子饲喂站两侧的进通道及出通道,所述进通道依次连接有进口门、防追尾结构及入口选择结构,所述出通道连接有分栏结构,通过所述入口选择结构选择让第一分区或/及第二分区中的猪只进入,进入后猪只依次通过防追尾结构、进口门及进通道后于电子饲喂站中进行采食,所述猪只采食后根据设定条件由所述分栏结构分离进入到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门包括相对错位设置的左半门及右半门,所述左半门包括设于进通道一侧的第一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通过第一转轴可沿靠近进通道一侧方向转动;所述右半门包括设于进通道另一侧的第二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通过第二转轴可沿靠近进通道另一侧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选择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栏末端的第三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三门体,所述第三门体通过第三转轴沿朝向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单独让第二分区或第一分区中的猪只进入;所述第三门体朝向防追尾结构的直通道中部,使得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的猪只均可通过入口选择结构进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栏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栏末端的第四转轴及固定于所述第四转轴上的第四门体,所述第四门体通过第四转轴可沿朝向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方向转动,从而可选择将采食完的猪只分离进入到第二分区或第一分区中;所述第三门体朝向出通道中部时,采食完的猪只可由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只上设有用于识别猪只身份的电子耳牌,所述电子饲喂站中设有感应控制器,所述感应控制器可通过读取该电子耳牌而识别猪只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设定条件控制分栏结构中的第四转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追尾结构包括转弯通道及与该转弯通道连接的直通道,所述转弯通道接通于进通道所述直通道连接于入口选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通道具体为一扇形通道,其由以进通道一侧末端为圆心、以进通道的宽度为半径形成的扇面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道的宽度与所述转弯通道的宽度均等同于进通道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为猪只的生产阶段或猪只的体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门上还设有用于在感应到有猪只通过进口门后锁住左半门及右半门的感应开关。
CN201210562938.3A 2012-12-05 2012-12-05 猪只同栏分离饲喂系统 Active CN103125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2938.3A CN103125402B (zh) 2012-12-05 2012-12-05 猪只同栏分离饲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2938.3A CN103125402B (zh) 2012-12-05 2012-12-05 猪只同栏分离饲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402A true CN103125402A (zh) 2013-06-05
CN103125402B CN103125402B (zh) 2015-03-25

Family

ID=4848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2938.3A Active CN103125402B (zh) 2012-12-05 2012-12-05 猪只同栏分离饲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540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6030A (zh) * 2014-06-18 2014-09-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饲喂站
CN113711923A (zh) * 2021-09-06 2021-11-30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一种猪只社会等级划分装置及其在猪只福利方面的应用
CN113875614A (zh) * 2021-11-09 2022-01-0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混群车
US11690350B2 (en) 2019-02-26 2023-07-04 Comax Livestoc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objec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5685A2 (de) * 1993-03-18 1994-09-21 Gerhard Dipl.-Ing. Vogl Fütterungsanlage für Schweine
CN101658140A (zh) * 2009-05-15 2010-03-03 广东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 群猪饲养过程中个体猪分栏的方法及装置
CN201499510U (zh) * 2009-05-15 2010-06-09 广东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 用于群猪饲养的个体猪的分栏装置
CN201667904U (zh) * 2010-06-08 2010-12-15 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猪场饲喂系统分离器
CN203072588U (zh) * 2012-12-05 2013-07-24 深圳市润农科技有限公司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5685A2 (de) * 1993-03-18 1994-09-21 Gerhard Dipl.-Ing. Vogl Fütterungsanlage für Schweine
CN101658140A (zh) * 2009-05-15 2010-03-03 广东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 群猪饲养过程中个体猪分栏的方法及装置
CN201499510U (zh) * 2009-05-15 2010-06-09 广东广兴牧业机械设备公司 用于群猪饲养的个体猪的分栏装置
CN201667904U (zh) * 2010-06-08 2010-12-15 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猪场饲喂系统分离器
CN203072588U (zh) * 2012-12-05 2013-07-24 深圳市润农科技有限公司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6030A (zh) * 2014-06-18 2014-09-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饲喂站
US11690350B2 (en) 2019-02-26 2023-07-04 Comax Livestoc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objects
CN113711923A (zh) * 2021-09-06 2021-11-30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一种猪只社会等级划分装置及其在猪只福利方面的应用
CN113875614A (zh) * 2021-11-09 2022-01-0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混群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402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5402A (zh)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Sun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architecture in complex network of rice flowering pathways
CN101658140B (zh) 群猪饲养过程中个体猪分栏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The mediator complex subunits MED14, MED15, and MED16 are involved in defense signaling crosstalk in Arabidopsis
Yang et al. Metabolome analysis of Oryza sativa (ric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characterizing organ specificity of flavonoid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CN203072588U (zh) 猪只同栏分离饲养系统
CN201965641U (zh) 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检测装置
Tian et al. Genet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hotoperiod-regulated flowering in Xishuangbanna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var. xishuangbannesis Qi et Yuan)
CN201499510U (zh) 用于群猪饲养的个体猪的分栏装置
Zhou et al. A genome doubling event reshapes rice morphology and products by modulating chromatin signatures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CN201667904U (zh) 智能化猪场饲喂系统分离器
CN106938235A (zh) 一种安全互动式喷泉
Ramanna et al. Unique meiotic behaviourin F 1 plants from a cross between a non-tuberous and a tuberous Solanum species in section Petota
Li et al. High-resolution genome mapping and functional dissec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production in Lonicera maackii
CN206951472U (zh) 一种安全互动式喷泉
Kawamur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ZW bivalent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Wang et al. Morphology and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during floral induction and early flower development in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a et al. β2SP/TET2 complex regulates gene 5hmC modifica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Li et al. De novo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Impatiens uliginosa and the analysis of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spur development
CN110447552A (zh) 一种牛犊补饲结构及其补饲方法
Sessions et al. Dorsoventral patterning in plants
CN208427370U (zh) 一种高效风分级落料器
CN202857472U (zh) 饲喂分离器
Nakatani et al. Differential dependence on microbiota of IL‐23/IL‐22‐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small‐and large‐intestinal epithelia
Ren et al. Hormones and carbohydrates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 the formation of swollen roots in a Chinese cabbage translocation l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