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5281A -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5281A
CN103125281A CN2013100543959A CN201310054395A CN103125281A CN 103125281 A CN103125281 A CN 103125281A CN 2013100543959 A CN2013100543959 A CN 2013100543959A CN 201310054395 A CN201310054395 A CN 201310054395A CN 103125281 A CN103125281 A CN 103125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arbon dioxide
photosynthetic
rat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43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5281B (zh
Inventor
吴沿友
杭红涛
赵宽
邢德科
梁铮
谢腾祥
李海涛
刘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0543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5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5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5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5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第二,依据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第三,将浓度低于320

Description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和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喀斯特(岩溶)分布面积约有130多万Km2,其中石漠化面积约占28.7%。“南石(石漠化)北沙(沙漠化)”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基岩裸露(石漠化)、岩石透水漏水(岩溶干旱)、土壤瘠薄(低营养)、高pH、高重碳酸盐以及钙镁浓度等特征上;这种脆弱性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固碳增汇能力。配置种植喀斯特适生植物不仅优化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大大增加碳汇。 
由于喀斯特环境下土壤中的重碳酸根离子含量高以及岩溶干旱等逆境对植物的同化二氧化碳能力有较大的限制,一些植物进化出能高效利用重碳酸盐的特点,形成喀斯特适生植物。利用喀斯特适生植物高效利用重碳酸盐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植物的光合固碳能力。目前,虽然可以利用同位素技术来定量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由此可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但是,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培养植物,而且还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测定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野外现场测定难以实现;目前,直接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简便、便宜、快速的现场测定植物的一些光合特征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还很缺乏,这严重地影响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率。 
植物不仅能利用空气的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也可以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利用储存的碳酸氢根离子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喀斯特适生植物高效利用重碳酸盐的过程就是由碳酸酐酶完成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 carbonate hydrolyase, EC 4.2.1.1)是催化二氧化碳的可逆水合反应的一种含锌金属酶。喀斯特逆境(岩溶干旱、高钙、pH、重碳酸根离子以及低无机营养等)能使植物体内碳酸酐酶活力显著升高。碳酸酐酶能快速将HCO3 -分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补充逆境下气孔开度变小甚至关闭时的水和二氧化碳的不足,以满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的需要。 
目前,比较准确地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仪器如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是采用气体交换法来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流经叶室前后的CO2浓度的变化和湿度变化来计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植物叶片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这类光合仪所测得,因为这部分的无机碳源不经过叶室。 
虽然,目前我们无法用如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这样的仪器直接测出植物叶片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也难以直接用现有的光合指标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但是,近来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研究发现,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情况下,一些植物叶片因为有由碳酸酐酶作用下碳酸氢根离子转化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补充,大大降低了叶片利用整个气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效率,通过选定参照植物,对比研究可为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提供信息,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而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便携式光合仪就可以实现的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能现场判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高低。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的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第二,依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
第三,将浓度低于320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的二氧化碳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数据拟合成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
第四,依据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在第一步骤中,选择的参照植物应是被研究证明具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碳酸酐酶活力高、野外常见、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易做的物种。 
在第二步骤中,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植物水分利用率是对应二氧化碳浓度下对应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比值。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的原理:
在饱和光强下,利用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测定仪器如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植物的水分利用率和羧化效率表征的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是指植物利用整个气室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效率,但是,气室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一部分从气孔来的,另一部分是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利用储存的碳酸氢根离子转化的。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这里WCUEai为植物叶片利用利用整个气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效率,即为表观水碳利用效率。dPn为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量,d[H2O]和d[CO2]分别为叶室中H2O和CO2的变化量;d[H2O]a和d[CO2]a分别为叶室中来源于空气中的H2O和CO2的变化量;fbi为植物叶片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利用储存的碳酸氢根离子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的份额。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也即表示为每增加单位水和二氧化碳时植物叶片的净光合效率增值。
由(1)式可看出,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可以表征植物叶片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利用储存的碳酸氢根离子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的份额。 
参照植物是被研究证明具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碳酸酐酶活力高、野外常见、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易做的物种;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生长;这样有助于测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将fbi为30%和0分别作为植物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和不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标准,也即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设定为2可作为判别植物是否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标准。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方法不仅无需培养植物就可以在野外现场定量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并能以测定结果来筛选出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物种;而且还可以不受季节和土壤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
2)本方法,耗时少;筛选出的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能力具有可比性;
3)本方法需要的仪器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工作量小,灵敏度高; 
4)本方法既可以筛选出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物种,也可以筛选出喀斯特适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第二,依据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第三,将低浓度二氧化碳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数据拟合成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它代表植物叶片利用整个气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效率;获取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比值越小表明其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越强;第四,依据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详细实施过程及内容如下: 
1)野外现场测定
      以广泛分布、前期研究多的牵牛花为参照植物。在天气晴朗的环境,利用便携式光合仪如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自动ACi-curve曲线测定功能, 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第二片完全展开叶的叶片对CO2浓度的响应特征;测定时用 LI-6400光合作用分析系统的CO2注入系统控制CO2浓度, 将红蓝光源LED设定光强为饱和光,CO2浓度梯度设定为不同浓度,如: 80、l00、120、150、200、300、400、600、800、1 000、1 200、1 500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测定不同 CO2浓度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依据上述测得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WUE)(WUE=Pn/Tr)如表1;将低二氧化碳浓度如:80、l00、120、150、200、300 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数据与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拟合成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它代表植物叶片利用整个气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效率;随后获取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依据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本实施例中,诸葛菜与牵牛花生长在同一环境;诸葛菜是被考查植物,牵牛花是参照植物;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牵牛花和诸葛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n, 
Figure 201446DEST_PATH_IMAGE004
)、蒸腾速率(Tr,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以及水分利用率(WUE,μmol CO2·mmol-1 H2O)(C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Figure 375944DEST_PATH_IMAGE003
)如表1: 
表1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牵牛花和诸葛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n, 
Figure 724886DEST_PATH_IMAGE004
)、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率(WUE,μmol CO2·mmol-1 H2O)(C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Figure 320001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406658DEST_PATH_IMAGE001
依据表1中低二氧化碳浓度80、l00、120、150、200、300 
Figure 9794DEST_PATH_IMAGE001
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与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拟合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
牵牛花为: 
Y=0.0087X-0.6848     (R2=0.9981, n=6)
诸葛菜为:
y=0.0123x-1.1615      (R2=0.9990, n=6)
因此,牵牛花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牵牛花)=0.0087,诸葛菜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诸葛菜)=0.0123,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ob)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ck)的比值则为1.4小于2,表明诸葛菜是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用同样方法,同时还对构树、桑树以及芥菜型油菜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 : 
表2几种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ob)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ck)的比值比较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从表2 中可以看出,构树和牵牛花是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这与它们有较高的碳酸酐酶活力有关,也是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同样,桑树和芥菜型油菜不是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这与它们有较低的碳酸酐酶活力有关,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2)实验室培养植物的测定 
      实验材料为培养3个月的植物材料,以广泛分布、前期研究多的牵牛花为参照植物。在室内,利用便携式光合仪如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自动ACi-curve曲线测定功能, 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第二片完全展开叶的叶片对CO2浓度的响应特征;测定时用 LI-6400光合作用分析系统的CO2注入系统控制CO2浓度, 将红蓝光源LED设定光强为饱和光,CO2浓度梯度设定为不同浓度,如: 80、l00、120、150、200、300、400、600、800、1 000、1 200、1 500,测定不同 CO2浓度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依据上述测得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WUE)(WUE=Pn/Tr)如表3;将低二氧化碳浓度如:80、l00、120、150、200、300 
Figure 710213DEST_PATH_IMAGE008
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数据与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拟合成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它代表植物叶片利用整个气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效率;随后获取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依据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本实施例中,爬山虎与牵牛花生长在同一环境;爬山虎是被考查植物,牵牛花是参照植物;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牵牛花和爬山虎叶片净光合速率(Pn,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9
)、蒸腾速率(Tr,
Figure 921620DEST_PATH_IMAGE010
)以及水分利用率(WUE,μmol CO2·mmol-1 H2O)(C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Figure 2013100543959100002DEST_PATH_IMAGE011
)如表3: 
表3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牵牛花和爬山虎叶片净光合速率(Pn, )、蒸腾速率(Tr,
Figure 100983DEST_PATH_IMAGE010
)以及水分利用率(WUE,μmol CO2·mmol-1 H2O)(C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依据表3中低二氧化碳浓度80、l00、120、150、200、300 
Figure 598239DEST_PATH_IMAGE011
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与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拟合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
牵牛花为: 
Y=0.0087X-0.5986     (R2=0.9998, n=6)
爬山虎为:
y=0.0261x-1.9766      (R2=0.9828, n=6)
因此,牵牛花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牵牛花)=0.0087,爬山虎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爬山虎)=0.0261,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ob)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ck)的比值则为3.0大于2,表明爬山虎是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弱的植物。
用同样方法,同时还对构树和诸葛菜进行检测,结果如表4: 
表4几种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ob)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WCUEack)的比值比较
Figure 941108DEST_PATH_IMAGE003
从表4 中也可以看出,诸葛菜、构树和牵牛花都是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这与它们有较高的碳酸酐酶活力有关,也是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同时从对实验培养植物的测定中也可以看出,本发明检测的结果具有可信性。

Claims (3)

1.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的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第二,依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中的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求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水分利用率;
第三,将浓度低于320 ??mol??mol-1的二氧化碳下的植物水分利用率数据拟合成植物水分利用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线方程;获取上述方程的斜率,即为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 
第四,依据被考察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与参照植物叶片表观水碳利用效率的比值来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选择的参照植物应是被研究证明具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碳酸酐酶活力高、野外常见、二氧化碳响应曲线易做的物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中,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植物水分利用率是对应二氧化碳浓度下对应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比值。
CN201310054395.9A 2013-02-20 2013-02-20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5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4395.9A CN103125281B (zh) 2013-02-20 2013-02-20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54395.9A CN103125281B (zh) 2013-02-20 2013-02-20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281A true CN103125281A (zh) 2013-06-05
CN103125281B CN103125281B (zh) 2014-04-16

Family

ID=4848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43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5281B (zh) 2013-02-20 2013-02-20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52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472A (zh) * 2015-12-24 2016-05-25 江苏大学 利用铁含量变化特征判定植物对喀斯特环境适应性的方法
CN108333311A (zh) * 2018-02-12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快速获取植物无机碳补充回用份额的方法
CN109526614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喀斯特适生植物抗岩溶干旱能力的方法
CN111915062A (zh) * 2020-07-08 2020-11-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148A (zh) * 2007-06-08 2007-11-07 江苏大学 利用碳酸酐酶活力鉴定喀斯特适生植物的方法
CN101575225A (zh) * 2009-06-04 2009-11-11 天津师范大学 富营养化水在提高草坪植物光合能力方面的应用
CN101926267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
CN102550310A (zh) * 2012-01-13 2012-07-11 江苏大学 一种动态检测组培苗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148A (zh) * 2007-06-08 2007-11-07 江苏大学 利用碳酸酐酶活力鉴定喀斯特适生植物的方法
CN101575225A (zh) * 2009-06-04 2009-11-11 天津师范大学 富营养化水在提高草坪植物光合能力方面的应用
CN101926267A (zh) * 2010-08-09 2010-12-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
CN102550310A (zh) * 2012-01-13 2012-07-11 江苏大学 一种动态检测组培苗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沿友等: "《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特征分析》", 《地球与环境》, vol. 39, no. 2, 15 June 2011 (2011-06-15) *
吴沿友等: "《植物叶片和角果的碳酸酐酶》", 《西北植物学报》, vol. 26, no. 10, 30 October 2006 (2006-10-30) *
吴沿友等: "《模拟干旱胁迫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特征比较》", 《广西植物》, vol. 31, no. 1, 15 January 2011 (2011-01-15) *
吴沿友等: "《组培苗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动态检测》", 《农业机械学报》, vol. 43, no. 10, 25 October 2012 (2012-10-25) *
孙进武等: "《不同构树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比较研究》", 《草原与草坪》, vol. 30, no. 3, 20 June 2010 (2010-06-20) *
张红萍,朱云开: "《三种植物角果的碳酸酐酶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 no. 25, 5 September 2010 (2010-09-0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472A (zh) * 2015-12-24 2016-05-25 江苏大学 利用铁含量变化特征判定植物对喀斯特环境适应性的方法
CN105594472B (zh) * 2015-12-24 2018-06-01 江苏大学 利用铁含量变化特征判定植物对喀斯特环境适应性的方法
CN108333311A (zh) * 2018-02-12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快速获取植物无机碳补充回用份额的方法
CN109526614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喀斯特适生植物抗岩溶干旱能力的方法
CN109526614B (zh) * 2018-12-26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喀斯特适生植物抗岩溶干旱能力的方法
CN111915062A (zh) * 2020-07-08 2020-11-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
CN111915062B (zh) * 2020-07-08 2023-06-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5281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an 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 mediated response of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to labile carbon and nitrogen addition in topsoil and subsoil
Waterhouse et al. Northern European trees show a progressively diminishing response to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Boucot et al. A critique of Phanerozoic climatic models involving changes in the CO2 content of the atmosphere
Kutsch et al. Field measurements of root respiration and total soil respiration in an alder forest
CN101926267B (zh) 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
Sjögersten et al. Small-scale hydrological variation determines landscape CO 2 fluxes in the high Arctic
CN103125281B (zh)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CN103074411B (zh) 一种微藻利用碳酸钙碳源的检测与定量方法
Gaudel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priming effect on native soil organic carbon in response to glucose amendment across soil depths
Wang et al. Will climate warming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ontribute to increase soil greenhouse gas fluxes in plot experiment? A global meta-analysis
Cuevas et al. Precipitation influences on active fraction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forests of the Yucatan: regional and seasonal patterns
Zhou et al. Carbon balance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IGBP)
Verhagen Stability of growing media from a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erspective
Kudeyarov et al. Global climate changes and the soil cover
You et al. Differential controls on soil carbon density and mineralization among contrasting forest types in a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
Xiang et al. Annual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in North peatlands: implications for thermal responses of carbon cycling to global warming
Yan et a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sensitivities of soil respiration vary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s: An analysis from long-term field observations
Heitman et al. Soil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for water resiliency in a changing climate
Caron et al. Glossary of term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to be reported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n growing media
Huang et al. Response of plant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o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during prolonged drought is affected by soil texture
CN109917107A (zh) 一种原位快速测定红壤旱地钾素生物有效性的方法
Özcan et al. Effect of size and surrounding forest vegetation on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forest gaps
Brenna et al. Effect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on organic carbon in Vertisols and Luvisols of Northern Italy
Kellum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ecan orchards in semiarid southern new Mexico
Zhu et al. The linkage between methane fluxes and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at diurnal and seasonal scales on a rice paddy field in Easter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