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419B -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419B
CN103124419B CN201110371718.8A CN201110371718A CN103124419B CN 103124419 B CN103124419 B CN 103124419B CN 201110371718 A CN201110371718 A CN 201110371718A CN 103124419 B CN103124419 B CN 103124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bile terminal
region
selection switch
network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17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419A (zh
Inventor
刘海贤
周雪松
李斌
王齐
赵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717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4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4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选网切换,移动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中,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步骤B、根据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步骤C、根据选网切换函数,以及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步骤D、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网络切换区域和/或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进行选网切换,可实现移动终端的快速切换至归属网络,提升了用户的网络感知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从当前驻留的访问PLMN(VPLMN)切换至归属PLMN(HPLMN)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移动终端从当前驻留的访问PLMN(VPLMN)切换至归属PLMN(HPLMN)时,需要手动执行搜索命令,查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区域是否存在HPLMN。如果存在HPLMN,则可以手动切换回HPLMN。由于移动终端无法准确地自动发现当前覆盖区域是否存在HPLMN,当用户通话时,即使当前HPLMN网络信号覆盖良好,也不能够及时地从VPLMN切换回HPLMN,导致需要支付更多的国际漫游费用,给用户感知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而HPLMN的运营商也潜在地失去了部分收入。移动终端手动切换网络操作复杂,用户一般不知道操作手动选网的方法,或者是不熟悉操作,也造成了无法快速从VPLMN切换回HPLMN。
然而在方式一中,采用在VPLMN和HPLMN之间手动选网的方法,无法让用户精确地获知该区域已经具备HPLMN信号,也没有考虑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技能和熟练掌握手动选网的特点,容易造成用户处于HPLMN覆盖的区域时,却会产生国际漫游通话和高额话费,给用户感知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HPLMN的运营商也潜在地失去了部分收入;
方式二、移动终端从当前驻留的访问PLMN(VPLMN)切换至归属PLMN(HPLMN)可以通过自动选网的方式实现。这种自动选网的方式实现原理是:当移动终端的VPLMN网络信号消失,或者是信号强度降低到某一个值时,重新搜索可用网络,此时如果存在HPLMN网络,则自动切换回HPLMN。由于HPLMN与VPLMN存在一些交叉覆盖区域,当移动终端从VPLMN区域进入交叉覆盖区域时,由于VPLMN网络信号仍足够强,不足以达到让移动终端脱离VPLMN和重新搜索网络的条件。此时通过移动终端拔打HPLMN区域内其他移动终端时,仍然属于国际漫游通话,给用户感知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HPLMN的运营商也潜在地失去了部分收入。
由此可知,在方式二中采用在VPLMN和HPLMN之间自动选网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当用户从VPLMN专属区域进入HPLMN与VPLMN的交叉覆盖区域时,由于VPLMN网络信号仍足够强,不足以达到让移动终端重新搜索网络的条件。此时通过移动终端拔打HPLMN区域内其他移动终端时,仍然属于国际漫游通话,给用户感知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HPLMN的运营商也潜在地失去了部分收入。
由此可知,现有的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至HPLMN的方法存在缺陷,容易导致用户产生高额话费,给用户感知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提升移动终端用户的网络感知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选网切换,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步骤B、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步骤C、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步骤D、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进行选网切换。
优选地,所述步骤A具体为:
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y=ax+β。
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
根据所述步骤B中得到的所述选网切换函数,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和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
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与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
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所述第二网络覆盖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优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可选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使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强制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
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成功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中,如果成功,则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如果切换失败或者没有达到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的条件时,则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
优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选网切换,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所述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选网切换函数,以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网络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网络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网络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位置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优选地,所述第三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模块得到的所述选网切换函数,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和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与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所述第二网络覆盖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优选地,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可选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使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强制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网络切换区域和移动终端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实现移动终端的快速切换至归属网络,有效节约了用户在网络切换时的国际漫游费用,最大程度节省用户的终端费用支出,同时也给HPLMN运营商增加了收费,减少了因终端漫游费用争议产生的投诉,提升了用户的网络感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回HPLMN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络选择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构建的选网模型;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在本实施例中,轨迹函数包括但不仅限于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函数,还可以包括线性函数,以及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建立起来的轨迹函数。
步骤102、根据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步骤103、根据选网切换函数,以及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步骤104、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网络切换区域和/或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进行选网切换。
下面以第一网络为VPLMN,第二网络为HPLMN为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自动选网的方法。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不仅包括HPLMN切换至VPLMN,也包括从VPLMN切换至HPLMN,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网络切换。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回HPLMN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移动终端开机;
步骤202、获取网络选择策略,并搜索网络;
也就是,移动终端自动读取网络选择策略,该网络选择策略存储于用户识别卡中,也可以存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存储模块、存储卡中。其中,
上述用户识别卡按照网络类别可以是GSM网络的SIM卡,也可以是CDMA网络的USIM卡。该用户识别卡按照介质类别可以是Micro-SIM卡。
上述存储模块可以是MMC卡、SD卡、CF卡等。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根据现有的网络选择策略进行网络连接。例如根据归属网络进行网络选择并连接。当然也并不限于此。
搜索网络可以是当前区域全部可用网络,也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特定网络,并按照网络参数或者可用类型进行排序。
步骤203、根据网络选择策略选择相应的网络进行连接;
该网络选择策略为,首先使用设定的归属网络进行连接。如果归属网络无信号或达不到选网条件,则按照信号接收强度排序登录网络。当直到最后也无法找到可以使用的网络时,在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提示无可用网络的告警。
步骤204、判断是否存在网络自动切换,若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10;
例如:用户从HPLMN脱网,发生网络切换,选择任一VPLMN登录。或者是用户从任意的VPLMN脱网,切换至HPLMN。
步骤205、获取移动终端位置和网络参数信息,进行网络切换。
也就是,根据定时器模块设定的采集,以T周期为一个采集时间点,定时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网络参数信息,上述采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网络参数信息可存储于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中,例如MMC卡、SD卡、CF卡等。
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是GPS等定位系统的信息,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订购了网络提供商的定位服务的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和纬度信息。网络参数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所在区域的2G、3G,或4G网络的信号强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仅阐述了移动终端切换至HPLMN时的一个过程,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不断地执行步骤205,以便于达到自动选择网络的过程。
步骤206、对采集的网络信号进行处理;
也就是,判断是否达到切换回HPLMN的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07,切换至HPLMN;否则,执行步骤210,继续驻留在当前网络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具体步骤:
(1)建立基于移动终端快速切换至归属网络的选网模型;
在下面的内容中,将结合图4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选网模型。
(2)移动终端检测HPLMN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若是,则强制切换回至HPLMN;否则,切换至默认或者是优选的VPLMN,同时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定的信号强度为-95dBm,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预定的信号强度的具体值。
(3)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划分位置切换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
根据移动终端的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选网切换函数,然后根据选网切换函数,建立网络切换区域,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二选网切换线,其中
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第二网络与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
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VPLMN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
第二选网切换线与第一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
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HPLMN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网络切换区域的具体范围,以及选网切换线的具体位置。
(4)根据移动终端所处在网络切换区域和/或移动终端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等参数信息,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例如:
当移动终端位于可选切换区域时,此时可以不用检测移动终端归属网络(HPLMN)的信号强度,而使移动终端驻留在当前的网络(VPLMN)中。
当移动终端位于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移动终端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若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例如-95dBm)时,将移动终端由当前驻留的网络中切换回移动终端归属网络中。
当移动终端位于强制切换区域时,此时可以不用检测移动终端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移动终端由当前驻留的网络中切换回移动终端归属网络中。
步骤207、由HPLMN切换至HPLMN;
当步骤206判断达到切换回HPLMN的条件时,切换至HPLMN,并进行网络连接。
步骤208、判断网络切换是否成功,若是,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0。
如果步骤207切换成功,则驻留在HPLMN中,从而可为用户提供较低费用的归属网络。
步骤209、继续使用当前HPLMN的网络。
也就是,当步骤208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继续选择HPLMN进行驻留。
步骤210、切换失败或者没有达到切换回HPLMN的条件时,则继续驻留在当前网络VPLMN中。
步骤211、判断当前网络是否为HPLMN,若是执行步骤212;若不是,则继续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网络参数信息。
步骤212、保存当前切换网络状态和区域位置信息,作为下一次移动终端启动上网时的默认或者是优选网络。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4所说明的网络自动切换,不仅包括HPLMN切换至VPLMN,也包括从VPLMN切换至HPLMN,或者是其他类型的网络切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步骤204~步骤212不一定发生在如图2所示的状态(移动终端开机),其也可以发生在移动终端启动上网功能进行网络连接时。
下面针对上述步骤206进行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络选择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终端从当前登记的HPLMN发生网络自动切换,然后执行步骤302;
步骤302、移动终端检测HPLMN信号强度,判断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定的信号强度可设置为-95dBm,当然也并不限于此。
步骤303、移动终端强制返回HPLMN,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L(X,Y),然后结束本流程;
步骤304、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L(X,Y),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y=ax+β,然后执行步骤305;
步骤305、计算出选网切换函数:y=-(1/a)x+k(k为切换调节点),根据选网切换函数得出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基于上述选网切换线将HPLMN和VPLMN覆盖的区域划分为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然后执行步骤306;
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VPLMN覆盖的区域,该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也就是第一选网切换线与VPLMN覆盖的区域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
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HPLMN覆盖的区域与VPLMN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第二选网切换线与第一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定义为优选切换区域,也就是HPLMN覆盖的区域与VPLMN覆盖的区域一端交叉,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该交叉覆盖区域中HPLMN覆盖区域的边界上;
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HPLMN与VPLMN交叉覆盖的区域内,该第三选网切换线与HPLMN覆盖的区域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步骤306、周期性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HPLMN网络信息,然后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可选切换区域,若是,执行步骤308;否则,执行步骤311;
步骤308、判断是否可提供HPLMN接入,若是,执行步骤309;否则,执行步骤310;
例如,可基于HPLMN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是否可提供HPLMN接入。
步骤309、强制将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至HPLMN;
步骤310、继续使用VPLMN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步骤31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优选切换区域,若是,执行步骤312;否则,执行步骤313;
步骤312、判断是否可提供HPLMN接入,若是,执行步骤309;否则,执行步骤310;
例如,可基于HPLMN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是否可提供HPLMN接入。
步骤313、判断是否位于强制切换区域,若是,执行步骤309;否则,执行步骤314;
步骤314、停止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网络,使用HPLMN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构建的选网模型,该选网模型包括:HPLMN覆盖的区域、HPLMN和VPLMN交叉覆盖的区域和VPLMN覆盖的区域,还包括根据选网算法定义的移动终端的轨迹线、以及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下面结合选网模型介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移动终端从当前登记的HPLMN覆盖的区域中,发生网络自动切换时,登记位置点用A表示。
此时该区域存在一个或者多个VPLMN网络与HPLMN共覆盖。移动终端检测HPLMN的信号强度,若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例如-95dBm),则强制返回至HPLMN,同时采集移动终端位置信息L(X,Y),其中X为经度,Y为纬度,L表示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
步骤402、移动终端继续向VPLMN覆盖的区域移动时,HPLMN的信号强度变弱,直到移动终端无法登记而脱离,此时移动终端从可用的VPLMN中,选择一个信号强度排序最高的网络,或者是默认设置的网络登记。同时记录B点的坐标值LB(XB,YB),根据该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轨迹函数如下:
y = a · x + β ; - - - ( 1 ) , 其中
a = ( Σy ) n - β ( Σx ) n , β = nΣxy - ΣxΣy nΣ x 2 - ( Σx ) 2 , 和β为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的轨迹函数参数,x,y值为轨迹函数(1)中采集获取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中L的属性值L(X,Y),n为根据实际情况采集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次数。
根据轨迹函数(1)可以计算出选网切换函数,选网切换函数如下:
y = - 1 a x + k - - - ( 2 )
根据选网切换函数(2),可得到多条选网切换线,再结合HPLMN和VPLMN覆盖的区域建立网络切换区域:
第一选网切换线: y = - 1 a x + k 1
第二选网切换线: y = - 1 a x + k 2
第三选网切换线:k1、k2和k3的设置与实际中区域网络信号覆盖范围的强弱值、地理位置有关系。
其中,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VPLMN区域,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根据基站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选网切换线的距离取值范围通常设置为300米至600米;
第二选网切换线为基准切换线,经过B点,其截距为k2值,其与第一选网切换线构成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
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交叉覆盖区域,可根据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取值范围通常为距离B点50米至100米,其归属的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步骤403、当移动终端位于第一选网切换线以外的VPLMN覆盖的区域时,停止采集位置信息和搜索网络,使用步骤402中获取的VPLMN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步骤404、移动终端进一步穿越第一选网切换线,往第二选网切换线移动时,以周期T1定时采集位置信息,同时判断接收归属网络的参数信息,判断是否可提供HPLMN接入。当连续采集的N1个点的HPLMN的信号强度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则可强制将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至HPLMN。
步骤405、移动终端继续越过第二选网切换线,进入VPLMN和HPLMN交叉覆盖的区域时,以周期T2定时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同时判断接收归属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接入条件。当连续采集的N2个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接入条件时,则强制将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至HPLMN。
步骤406、移动终端继续越过第三选网切换线,靠近HPLMN覆盖的区域,此时停止采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HPLMN的信号强度,强制将移动终端从VPLMN切换至HPLMN。
该网络切换算法中定义的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轨迹函数、选网切换函数,和定义的网络切换区域: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可以包括更多细分区域划分数值。因此,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参数T1、T2、K1、K2、K3、N1和N2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根据HPLMN网络参数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综合值,结合最小二乘法获取的网络切换区域的快速切换至归属网络的方案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切换,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51,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第二模块52,用于根据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所述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第三模块53,用于根据选网切换函数,以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网络切换模块54,用于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网络信号检测模块55,与所述网络切换模块54连接,用于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位置信息采集模块56,与所述第一模块51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模块53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模块52得到的所述选网切换函数,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和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与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所述第二网络覆盖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网络切换模块54具体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可选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使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强制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选网切换,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步骤B、根据所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步骤C、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步骤D、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进行选网切换;
所述步骤C具体为:
根据所述步骤B中得到的所述选网切换函数,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和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
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与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
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所述第二网络覆盖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y=ax+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可选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使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中;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强制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A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成功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中,如果成功,则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如果切换失败或者没有达到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的条件时,则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7.一种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选网切换,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得到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
第二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运行的轨迹函数,计算出所述移动终端的选网切换函数;
第三模块,用于根据选网切换函数,以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建立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
网络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采取相应的网络切换方式;
所述第三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模块得到的所述选网切换函数,得到第一选网切换线、第二选网切换线和第三选网切换线;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和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建立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区域,所述网络切换区域包括:可选切换区域、优选切换区域和强制切换区域,其中
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覆盖的区域与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的边界处,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位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一网络交叉覆盖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选网切换线以上的所述第一网络覆盖的区域为可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二选网切换线与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之间的区域为优选切换区域;所述第三选网切换线以下的所述第二网络覆盖区域为强制切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网络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网络切换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位置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第一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点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可选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使所述移动终端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优选切换区域时,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定的信号强度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中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强制切换区域时,不用检测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而直接将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回所述第二网络。
CN201110371718.8A 2011-11-21 2011-11-21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124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1718.8A CN103124419B (zh) 2011-11-21 2011-11-21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1718.8A CN103124419B (zh) 2011-11-21 2011-11-21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419A CN103124419A (zh) 2013-05-29
CN103124419B true CN103124419B (zh) 2015-07-29

Family

ID=4845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1718.8A Active CN103124419B (zh) 2011-11-21 2011-11-21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4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3051B2 (en) * 2015-11-23 2018-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age of manual PLMN selection mode
CN105722159B (zh) * 2016-02-05 2019-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确定网络切换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57663A (zh) * 2016-02-25 2016-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028289B (zh) * 2016-07-20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结束后的网络搜索方法及设备
CN107197453B (zh) * 2017-06-16 2020-05-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04747A (zh) * 2017-08-23 2017-11-28 深圳市优品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网络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11107535B (zh) * 2019-12-27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归属网络回选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25A (zh) * 2009-03-09 2009-10-14 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移动检测的快速切换方法
CN101626590A (zh) * 2009-08-04 2010-0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避免移动负载均衡与移动鲁棒性优化功能冲突的方法
CN101801034A (zh) * 2010-01-22 2010-08-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服务保障的快速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25A (zh) * 2009-03-09 2009-10-14 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移动检测的快速切换方法
CN101626590A (zh) * 2009-08-04 2010-01-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避免移动负载均衡与移动鲁棒性优化功能冲突的方法
CN101801034A (zh) * 2010-01-22 2010-08-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服务保障的快速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419A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419B (zh) 移动终端自动选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86830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US8116766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search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EP2627128B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rate for higher priority PLMN scanning for a User Equipment
CN102421088B (zh) 多卡多待终端及其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2421130B (zh) 多卡多模终端及其异系统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US20130059586A1 (en) Network search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CN102149153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257952A (zh) 一种切换移动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795477A (zh) 小区重选的方法和终端
CN104168594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472357A (zh) 双模终端以及双模终端的小区选择方法
CN108966116B (zh) 终端控制方法、网络侧及采集装置
CN10387415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Kim et al. Efficient ANDSF-assisted Wi-Fi control for mobile data offloading
CN106793009B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40912A (zh) 控制移动终端边界漫游的方法及系统
CN105578572B (zh) 一种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终端
CN103298075B (zh) 双模终端快速选网的方法
CN204559890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107302776A (zh) 电路域回落的选网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11242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99B (zh) 全制式基站信息采集装置
CN103402222B (zh) 一种手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327573B (zh) 一种双模终端快速选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