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8627B -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 Google Patents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8627B
CN103118627B CN201180045576.4A CN201180045576A CN103118627B CN 103118627 B CN103118627 B CN 103118627B CN 201180045576 A CN201180045576 A CN 201180045576A CN 103118627 B CN103118627 B CN 103118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refractive power
school district
eye
tempo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55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8627A (zh
Inventor
A·霍
P·R·桑卡里杜尔格
E·L·史密斯三世
B·A·霍尔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 CRC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 CR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09033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0903334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 CRC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 CRC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18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8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5Sectorial configu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42Cornea, e.g. artificial corneae, keratoprostheses or corneal implants for repair of defective corneal tiss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2Simultaneou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8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orientation of lenses in the e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7Contact lens fitting; Contact lenses for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es for specially shaped cornea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glass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眼部的镜片,其包括具有通过视网膜中央凹上的视网膜接收影像的第一屈光力轮廓、具有通过鼻侧边缘视网膜接收影像的第二屈光力轮廓、以及具有通过颞侧边缘视网膜接收影像的第三屈光力轮廓。所述第一屈光力轮廓以可提供清楚或可接受的视力的方式选择,而所述第二及第三屈光力轮廓以影响边缘影像位置的方式选择。

Description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关联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0年7月26日申请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2010903334的权利,其全文在此通过参考并入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治疗眼部屈光不正的方法及装置。特定实施例可通过使屈光不正恶化减缓和/或预防屈光不正的恶化而适用于影响屈光不正的恶化速率。特定实施例可适用于控制近视恶化。其它实施例可适用于控制远视恶化。
背景技术
近视是不能清楚聚焦远对象但可清楚聚焦近对象的眼部病症。远对象的影像被引至聚焦在视网膜前面;也就是说,“在远距下”,眼部的聚焦力太强。可通过使用负性屈光力透镜(其可使远距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中央凹上或接近视网膜中央凹)而矫正该病症。尽管使用矫正镜片,近视仍可以是一种会导致视力逐渐损伤的严重且恶化性病症。近视变得越来越普遍,据报道东南亚的某些国家有80%年龄为17岁的儿童罹患该病症。
远视是可聚焦远物件但不能聚焦近物件的病症。可通过使用正性屈光力镜片来矫正远视。
通常认为正常眼部发展过程(正视过程)是通过反馈机制来调整的,反馈机制可调整眼部长度使其能在远处及近处维持良好的聚焦(或屈光正常)。虽然也通常认为在眼内这种反馈机制以某种方式被屈光不正干扰,以致近视的眼部变得太长而远视的不够长,但是对于这种反馈机制的本质及如何控制近视及远视恶化的方法尚未有一致的认定。已经提出了生化及视觉(焦点缺陷)机制的可能性。
虽然通常已假定该反馈刺激因素在某种方式上与眼部焦点缺陷有关,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在进展性近视方面,该病症会变得更恶化,也就是说即便配戴用于矫正远距视力的镜片,该眼部也会继续过度地变长。
已经提出光学反馈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因过度的近处工作受眼睛在适应性努力方面的缺陷所干扰。在某些观看近处的近视眼中,该缺陷被认为表现为调节迟滞(不精确且不充分的调节),这导致了散焦,而散焦又进一步刺激了眼部非期望的轴向伸长。
眼镜的双焦点镜片及PAL(渐进多焦式镜片)已经被提议作为舒缓该调节应力及散焦的可能方法,该方式希望可移除对眼部伸长的刺激。美国专利第6,752,499号(Aller)描述配戴用于近视眼的市售双焦点隐形眼镜,其表现出可控制近视恶化的近点内隐斜视。患有近点内固视差异(esofixation disparity)的近视眼使用兼具同心远中心及近中心的隐形眼镜。该同心远区及近区位于瞳孔内。
美国专利第6,045,578(Collins等)提出正视过程通过存在于视网膜中央凹的球面像差的程度及方向来调整。已提出年青的近视者具有会促进不合适的眼部成长的较高程度的负性球面像差,且提出使用眼镜以提供正性球面像差会阻碍轴向成长,因此可抑制近视恶化。
国际专利公开号WO200604440A2号(Phillips等)提出针对远视及近视来说,在视网膜中央凹的散焦会造成过度眼部成长的反馈刺激。这份公开提议使用可同时使中央视网膜具有如下(a)、(b)两点的双焦点隐形眼镜:(a)适于远和近的清晰视力及(b)适于远和近的近视性散焦。然而,若使用这个方案,该视觉影像质量会降低。
美国专利号7,025,460(Smith等)描述了动物试验的结果,其证明该边缘视网膜(而非视网膜中央凹)的视觉状态在正视过程的反馈刺激中占主导。因此,Smith等提议可通过操控该视觉影像场的曲折来控制相对于中央轴上焦点的眼部的离轴焦点,这提供了可缓解、阻滞或控制近视及远视(通过不充分的眼部长度而导致的受损近视)的恶化。
图1和2示出Smith等描述具有正性视场曲折的眼部1的方式。由于中央轴上影像点2位于视网膜3的前面(即,与光前进方向相反),所以当使用标准技术(诸如自动验光机、折射器头(refractor-head)或试镜支架)测定时,该眼部被认为是近视,其测定方式为眼保健从业者所熟悉。在该代表性的眼部内,大视场角度的轴外边缘影像点4位于视网膜3的后面(即,沿着光的方向)。因此,就边缘视野而言,该实例的眼部1相当于远视眼。图2表示该眼部1的相对视场曲率图,其表示中央至中边缘视场5是近视性(焦点在视网膜3的前面),但是该中边缘至远边缘视场6是远视性(焦点在视网膜3的后面)。
图3和4表示如通过Smith等所描述的,图1和2的眼部1配戴用于控制近视恶化的光学装置7的方式。该光学装置7设计为可在眼部1上产生负性的相对视场曲折8。中央轴上的影像9清楚地聚焦于视网膜中央凹11,因此可得到良好的视觉敏锐度。该光学装置7引入充分的负性相对视场曲折8以使边缘影像点13更朝前面聚焦、或在视网膜3前面(即,沿着眼内部的光的相反方向)聚焦。
美国专利号7,665,842(Ho等)描述了提供一个或多个视觉优先区,其中通过使用在该视觉优先区(群)外侧的另一区域内控制边缘视网膜的相对视场曲折的镜片来矫正边缘散焦或矫正另一像差。
仍存在能处理所提到的屈光不正恶化(尤其与近视恶化有关)的光学(焦点缺陷)机制的方法及光学装置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以下研究发现的利用,即在人眼部(或至少大多数或相当数量的人眼部)的视网膜的中央及边缘区域内的屈光可致使视觉影像天然视场曲折在该眼部的视轴边缘呈不对称性。更详细地,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控制眼部光折射的光学装置以不对称方式控制相对于轴上焦点的该眼部的轴外焦点的技术。
针对罹患近视的患者而言,治疗方法因此可包括测定该眼部的视网膜中央凹(换言之,轴上或在该中央视网膜处)及该视网膜中央凹之外(换言之,轴外或在该边缘视网膜处)的屈光特性。然后可通过改变该眼部系统的屈光性质而治疗该近视患者以提供轴上的清晰或可接受的视力且控制位于该边缘视网膜上的影像的位置,例如将该影像移至视网膜上或前面。对于具有边缘视网膜不对称性的眼部而言,移动位于在该边缘视网膜上的影像的装置需要不同的屈光力以治疗在边缘视网膜不同部位内观察到的不对称性。针对远视患者而言,可将这样的边缘影像移至视网膜上或后面,其同样可治疗在眼部内观察到的不对称性。
改变这样的屈光性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使用镜片。用于眼部的装置的实施例包括隐形眼镜、眼镜片、角膜植入物或对于通过边缘视网膜的不同部位接收到的影像具有不同的屈光力轮廓的其它镜片。隐形眼镜的种类包括通过具有屈光力来工作的隐形眼镜及通过将该角膜矫形来改变眼部的屈光性质的角膜塑形镜。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影响眼部近视或远视恶化的镜片。该镜片包含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用于折射光以使其被边缘视网膜接收。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具有不同的屈光力。该镜片可进一步包括具有屈光力的中央光学区,用于矫正眼部的轴上屈光力并提供在所有距离下的清晰或可接受的远距视力。
因此,该镜片包含相对于中央轴上焦点以旋转不对称方式影响预定至视网膜各部分的光的区域。该镜片可影响通过患者眼部的任一给定区段内的视网膜所接收到的边缘光线,从而对近视者而言它们的焦点位于视网膜表面上或其前面,或对远视者而言在视网膜表面上或其后面。针对至少某些患者,通过本方法,可以消除基本上所有区段内或更大范围的视网膜上的异常眼部成长的刺激。尤其可在那些被认为是对于抑制这种眼成长的最重要的区域内消除该刺激。
在某些实施例中,配制用于影响通过边缘视网膜接收到的影像的光学装置的方法包括观测该光学装置的受体是否具有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视场曲折。然后基于该观测结果,所配制的光学装置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地处理该边缘影像。
附图说明
图1和2(现有技术)表示具有正性视场曲折的眼部的先前的图解。
图3和4(现有技术)表示使用光学装置操控图1和2表示的眼部的视场曲折的方法。
图5表示示意对于罹患近视的儿童的眼部的样本组的鼻侧与颞侧边缘视网膜比较的不对称性的曲线图。
图6至9表示用于在该鼻侧及颞侧视场之间具有不对称性的眼部的隐形眼镜的实例结构。
图10表示使用包括镜片的光学装置治疗眼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至13表示用于获得眼部轴上及轴外屈光测定值的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5表示1155个罹患近视的儿童的眼睛在边缘视网膜的水平经线内的屈光状态图,其中在鼻侧及颞侧象限均获得测定值。该横(独立)轴表示获得测定值的边缘角。在鼻侧视网膜的测定值代表颞侧视野,而在颞侧视网膜的测定值代表鼻侧视野。该竖(从属)轴为以屈光度(D)表示的在视网膜上光线相对于沿着眼部视轴的散焦量的散焦量。因此,正值表示相对远视性散焦,而负值表示相对近视性散焦。在轴上及在离该光轴20、30及40度下测量颞侧及鼻侧散焦。眼部具有轴上-2.27±0.81D的球面等效屈光不正。使用开放式视场的Shin Nippon自动验光机(其利用转头动作以进行轴外测定,因此眼部可位于适于所有测定角度的主要位置)以获得所有测定值。通过在测量点之间的内插简单直线来完成绘图。
图5表示在20度下,相对于中央视网膜,鼻侧视网膜发生0.43D的远视性散焦。反之,相对于中央视网膜,颞侧视网膜仅发生0.14D的远视性散焦。在30度下,相对于中央视网膜,在鼻侧视网膜发生的远视性散焦程度增加至0.92D,而在颞侧视网膜发生1.08D。在40度下,与中央视网膜比较,在鼻侧视网膜而发生的远视性散焦增至1.64D。在颞侧视网膜上,远视性散焦相对于中央视网膜显著增并增至2.47D。
图5表明虽然相对于中央视网膜,在该鼻侧及颞侧视网膜上皆可发生相对远视性散焦,但是在各测定点发生的焦散程度可不同且在轴影像点上的中央周围呈不对称性。图5也示出对于相同组,在各测定角度的测出的相对散焦的标准偏差。就该样本组中的某些眼部而言,该不对称性可以使边缘视网膜一侧上存在相对近视性散焦并在另一侧上存在相对远视性散焦。
如通过图5的曲线图所表示的眼部测定基本上与Smith等人的美国专利号7,025,460(其假定该眼部视场曲折相对于该中心轴上影像点呈旋转对称性)中所述图示不同。因此,如Smith等人在美国专利号7,025,460中所教导的,以对称方式进行该视场曲折的操控并不可能去除具有图5中所示特征的眼部的所有象限内的散焦,且针对处于边缘视网膜的至少某些位置的远视性或近视性散焦而言,其可能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
因此,本发明包含通过创造出一种包括眼睛的眼部系统来改变由眼睛接收到的光的波前,所述系统需考虑待治疗眼部视场曲折的不对称性。换言之,若以对称方式控制该相对视场曲折,则边缘影像将依旧不对称,然而若考虑眼部的不对称性,则可减少或去除该不对称性。这样可将影像基本上定位在视网膜上的视网膜中央凹的鼻侧及颞侧上。或者,尽管对于边缘影像而言眼部的屈光特性存在不对称性,这可以使近视眼获得图4中所示的基本上对称的轮廓。类似地,对于远视眼而言,考虑不对称性可以使经治疗的眼部具有大致的对称特性、或至少能减少不对称性。
图6至9表示用于控制具有在水平方向具有不对称性相对视场曲折的眼部的边缘影像相对位置的4种不同隐形眼镜100、200、300、400的一般结构实例。各镜片用于左眼且通常在鼻侧区域内的屈光力不同于颞侧区域内的屈光力。用于右眼的设计可以是用于左眼的镜片结构的镜像,但根据右眼特性选择各光学区内的屈光力配置。根据特定实施方式,各镜片具有光学区101、201、301、401,它们的直径可介于约6至8毫米之间。光学区101、201、301、401外部是载体部位102、202、302、402,当把该镜片应用于眼部时所述载体部位可以保证镜片的稳定性。载体部位可例如再延伸4至6毫米,因此至镜片边缘106、206、306、406的总镜片直径可以为约12毫米。其它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尺寸,且在某些情况下可根据镜片欲施加的眼部选择特定尺寸的镜片,例如反映瞳孔50大小的差异。在图6至9中,载体区的外围以虚线表示。
采用合适的镜片稳定化技术将各镜片在眼部上定位。由于该隐形眼镜的屈光力随该表面而不同,且该屈光力需要确保将屈光力应用于视网膜的中央及边缘区域的特定区,因而产生稳定镜片定位的需求。镜片可以通过镜片稳定机制稳固在眼部上,所述镜片稳定机制可以从棱镜压载(prism ballast)、双边削薄(double slab-off)及截断法中选择。
对于图5所示的代表性的眼睛,在20至40度的视场角之间,颞侧边缘视网膜发生0.14至2.4D的相对远视性散焦,而鼻侧边缘视网膜发生0.43至1.64D的相对远视性散焦。图6至9所示的镜片结构的以下说明假定隐形眼镜内光学区的屈光力轮廓设计针对这样的散焦。
在图6中所示实例中,该镜片100具有圆形中央光学区103。中央光学区103具有从约0.5毫米至约3毫米范围内选择的直径。中央光学区103被定位并提供屈光力以矫正眼部的中央屈光不正的屈光力(在视网膜中央凹所测得)。通过该屈光力的选择,中央光学区103可以使得在所有距离上都能获得清晰的视力(假定该眼部可调节以提供近距视力聚焦)。在中央光学区103的任一侧上的鼻侧光学区104及颞侧光学区105之间,该镜片的屈光力轮廓可以不相等。在这些区域内可选择合适的屈光力来分别矫正颞侧及鼻侧象限边缘内所测得的散焦。
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些区域可具有能矫正在一定视场角范围内的边缘视网膜上测得的平均散焦的单一屈光力。因此,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该鼻侧光学区104将矫正通过颞侧上的边缘视网膜的平均为1.23D的相对远视性散焦,因此相较于中央光学区103的屈光力,其可以具有1.23D的相对正性。类似地,该颞侧光学区105将矫正通过鼻侧上的边缘视网膜的平均0.99D的相对远视性散焦,因此相较于中央光学区屈光力,其可以具有0.99D的相对正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鼻侧及颞侧光学区104、105具有多个根据边缘视网膜的两处或多处位置所测得的散焦而选择的屈光力。例如鼻侧光学区的屈光力的设置可考虑在20、30及40度下通过该颞侧边缘视网膜发生的相对散焦,以及包括在这些角度下所需要的屈光力之间的平顺过度。若眼部测定值是在多种角度或仅在两个角度下获得,那么可根据这些测定值设定鼻侧和颞侧光学区104、105内的屈光力。该变化可反映欲施加镜片的眼部的测出的视场曲折。例如镜片可被选择为鼻侧光学区104内的屈光力轮廓在焦点与视网膜之间具有基本上恒定距离(其可以是零)的目标。类似地,屈光力变化可发生在该颞侧光学区范围内。
在一个区域内具有单一屈光力或在一个区域内具有可变屈光力的可选方案也适用于图7至9中所示的镜片结构。
在图7内所示的实例中,镜片200具有沿着该镜片200的垂直经线延伸的中央光学区203。中央光学区203的中央至其边缘的任一(鼻侧、颞侧)方向具有恒定屈光力。该经线宽度在从约0.5毫米至约3毫米的范围内。如图6中所示的实例所述,该镜片200的屈光力轮廓在中央区203任一侧的鼻侧光学区204与颞侧光学区205之间变化,且可分别矫正在颞侧及鼻侧边缘视网膜测得的散焦。
在图8内所示的实例中,镜片300具有直径介于约0.5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中央光学区303,且其具有选择用来矫正眼部中央屈光不正的屈光力。在水平经线中,如图6中所示的实例所述,镜片300的屈光力轮廓在中央光学区300任一侧上的鼻侧及颞侧光学区304、305之间变化。鼻侧及颞侧光学区304、305具有约0.5毫米至3毫米的高度,其可选择以匹配中央光学区303的直径,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区域的高度可大于或小于该中央光学区303的直径。鼻侧及颞侧光学区304、305均从中央光学区303延伸至镜片300的光学区301的边缘。中央光学区303延伸进入边缘光学区外侧的区域307、308内。换言之,在本实施例内,在光学区301中,镜片300具有选定来矫正鼻侧及颞侧光学区304、305外侧所有区域内的眼部的中央屈光不正的屈光力。
在图9所示的实例中,镜片400具有可矫正该中央屈光不正的、直径介于约0.5至3毫米之间的中央光学区403。在该水平经线中,镜片屈光力轮廓在中央光学区403任一侧在鼻侧及颞侧光学区404、405之间变化。如参考上文图6中所示的实例所述,该鼻侧光学区404及颞侧光学区405可分别矫正在边缘视网膜的颞侧及鼻侧象限内所测得的散焦。鼻侧和颞侧光学区404、405都具有宽约3.0毫米至5.0毫米的长椭圆形状。这些区域并非必须是长椭圆形而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或基本直线形。该镜片剩余部位具有与中央光学区相同的屈光力轮廓。
就图6至9中所示的各实例而言,可以有将中央光学区(及任何其它具有与中央光学区相同的屈光力轮廓的区域)连接至边缘光学区(其由鼻侧及颞侧光学区所组成)的过渡区。过渡区位于中央和鼻侧、或侧颞光学区的边界且其宽度可从约0.25毫米至约1.0毫米不等。过渡区可弥合屈光力轮廓的差异,且在某些实施例中其形状设计为在这些区域之间提供平顺曲线过渡。在其它实施例中,镜片上可能存在中央光学区终止、边缘光学区开始的点。
如能从本文说明书(其包括但不限于图6至9中所示的实例)意识到的,隐形眼镜内的光学区的形状及布局可发生实质性改变,因此可产生大量不同的实施例。例如,中央光学区103、203、303、403可以对于通过该镜片中央的垂直径线呈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可反映边缘视网膜一侧的视场曲折的低的变化速率。参考图5,就颞侧视网膜而言,零至20度间的变化速率低,因此镜片的某些实施例可具有被选择用于矫正这些场角轴上视力的屈光力。若眼部在一侧已经具有期望的或可接受的视场曲折,则中央光学区可延伸以涵盖否则会是颞侧光学区(或鼻侧光学区)的全部。然而各实施例的特征仍然在于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内的不同屈光力轮廓,选择这些屈光力轮廓以不对称方式控制眼部的相对于中心轴上焦点的轴外焦点。
由于沿着垂直经线的差异不被认为具有重要性,所以镜片屈光力轮廓可以并不考虑眼部在垂直方向上的屈光不正状态。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如同本文所述的用于水平方向的方法矫正眼部在垂直方向上的屈光不正状态。换言之,也可测定眼部在垂直方向上自然发生的相对视场曲折,且镜片可包括能分别控制边缘视网膜下部及上部视场曲折的上部和下部光学区。若有在垂直方向的不对称性,那么它可以以与在水平方向的不对称性相同的方式来考虑。若水平及垂直方向都受到控制,那么就能在眼部的所有象限内控制边缘影像。
图6至9示出的实例表示中央光学区103、203、303、403。在这些实例中,提供直径或宽度约0.5至3.0毫米的中央光学区。可根据镜片接受者的瞳孔直径,或根据最能代表接受者的群体样本的、或可代表一般群体的样本的平均瞳孔直径来选择中心光学区大小。一般而言,越大的中央光学区可得到越清晰的视力,尤其是如果中央光学区在瞳孔面积范围内具有恒定或基本上恒定屈光力轮廓的情况下。然而,对于需要控制接近视网膜中央凹的边缘散焦的某些接受者而言,可能需要具有较小中央光学区的镜片。因此可能会牺牲一些轴上影像质量。
而且,该中央光学区103、203、303、403可具有被选择用于矫正轴上视力的屈光力轮廓,且在其直径范围内在所有方向上都具有基本均匀的屈光力。具有中央光学区可有利于使通过视网膜中央凹接受的影像散焦减至最低。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允许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力轮廓以某种程度变化。例如该镜片可设计为具有从该镜片中央点向外至鼻侧及颞侧光学区渐进性改变的屈光力轮廓。镜片中央点的屈光力可被选择用于矫正轴上视力、或被选择用于提供轴上基本清晰的视力。
图6至9中所示的隐形眼镜可以是聚硅氧水凝胶镜片、硬质镜片、巩膜镜片或混合型镜片。类似的镜片设计可用于眼镜片及角膜植入物的制造。对于这两种类型的镜片而言,并不需要载体部位。除了中央光学区宽度为约8至20毫米这点不同外,眼镜片的合适的结构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结构。眼镜片的某些实施例可具有位于中央光学区与边缘光学区之间的大的过渡区,从而当配戴者眼部并未朝向正前方时避免镜片上的可见线条以及减少对配戴者视觉清晰度的干扰。角膜植入物可以被塑型以产生获得所述屈光特性的角膜表面轮廓。角膜塑型术眼镜可类似地将角膜塑型以获得该边缘视网膜所需的相对视场曲折。
依据对各个接受者所进行的选择提供一系列的镜片。例如对于中央光学区内的各屈光力而言,可能有不对称边缘光学区的选择。可参考群体标准值和群体的偏差值(例如图5中所示)进行选择。若在接受者群体内有显著的变化,则可建构各群组的不同群体标准值。中央光学区内的各屈光力的选择数可不同。一实例可以是以下的一个选择:对于任一侧的标准偏差而言,一个用于群体的平均值,四个用于群体标准偏差(这考虑到在边缘视网膜一侧上与标准值比较具有相对更近视性散焦的眼部,可能在另一侧边缘视网膜上相比于标准值更具近视性或更具远视性),及另外四个用于1.5标准偏差。可得到以下的一个或多个的额外镜片:0.25的标准偏差、0.5的标准偏差、0.75的标准偏差及2.0的标准偏差。可知这一系列镜片中的一些可具对称性或基本上对称性,它们可经选择用于适合的接受者。就对于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力轮廓及/或结构(例如图6至9中所示的结构中的两个或多者),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图10表示指定用于矫正眼部屈光不正的镜片的一系列步骤的流程图,其目的同样为试图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屈光不正变化。在步骤1000中,确认患者罹患屈光不正。可通过简单地检查患者轴上屈光不正的病史(例如在过去6个月或1至3年或更长时间)来完成确认步骤。或者,可以在不参考屈光不正的病史或其恶化情况下,以确定患者的确罹患屈光不正的方法取代该确认步骤1000。
在步骤1001中,测定轴上屈光不正。该测定用于确认所需的轴上矫正。例如患者经测定为-3D屈光不正,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可矫正此屈光不正的屈光力的镜片中央光学区,例如图6-9中所示的中央光学区103、203、303、403。
在步骤1002中,测定轴外屈光不正。进行鼻侧及颞侧轴外场角测定。如先前所述,可忽略垂直视场曲折的变化,但是如果需要也可测定并包括在镜片设计中。步骤1002可包括沿着各鼻侧及颞侧方向在单一角度下进行的测定,例如在相对于轴上方向的30度进行测定。或者步骤1002可包括沿着不止一个鼻侧及颞侧方向角度进行测定。例如可以在15及30度进行两次测定,在15、30及35度进行三次测定或在5、10、15、20、25及30度进行六次测定。该角度可以不是5的倍数,所述这些角度仅用于阐明性目的。可以在单一角度下进行不止一次测定,且可合并(例如通过平均法或其它方法)、或评估(例如参考当进行该测定时眼部的位置、该测定值预期为选定的最精准的)这些测定值。
根据所使用的仪器,步骤1002可包括用于在相对于眼部视轴的各必要角度下测定眼部屈光特性的单独步骤。例如若该患者必需物理性移动或被要求移动其视线时、或该仪器必需相对于该患者眼部物理性移动才能获得这些测定值时,则可需要该单独步骤。
在步骤1003中,为了最佳配对,将这些测定值与在水平经线上具有不同屈光力的现有镜片、或形成适于制造具有用于眼部所需屈光力轮廓的新镜片设计相比较。屈光力轮廓矫正步骤1000中测得的中心光学区内的轴上屈光不正,且具有根据眼部鼻侧及颞侧边缘区域的屈光特性所选择的屈光力。
例如屈光力轮廓能被选择从而将边缘看到的对象的影像定位于沿着鼻侧及颞侧方向的视网膜上,或至少在步骤1002中所测定角度下定位在视网膜上。或者,若镜片上的屈光力轮廓有限制的话,可在这些限制内选择屈光力轮廓使得边缘看到的对象的影像尽可能接近视网膜。这些限制可包括在最大改变速率上的限制或由于矫正其它病症(诸如散光)的必需条件的限制。
可替代地,可选择屈光力轮廓使得将边缘看到的对象的影像定位在相对于视网膜的另一位置,这被认为可能提供潜在的好处。例如对于近视眼,可选择屈光力轮廓使得将边缘对象的影像定位在视网膜前面。对于远视眼,屈光力轮廓可将边缘对象影像定位在视网膜后。用于定位边缘对象影像的物镜不一定具对称性,例如用于近视眼的镜片可将边缘影像定位在视网膜上的颞侧而将边缘影像定位在视网膜前面的鼻侧。
使用视网膜检影法(retinoscopy)测定眼部轴上及对于边缘对象的屈光状态。可使用手动或自动验光机以进行测定。现在描述一特定设计用于测定轴上及边缘屈光的仪器实例。
图11及12示出仪器10,其适用于测定边缘屈光、测定偏心程度以及施加一矫正因素从而测得边缘屈光的矫正后屈光。可在控制器49(见图12)的软件内实施本发明。该装置、连同仪器10的可能变体、以及可适于实施本发明的可替代的装置描述在作为WO2008/116270A1公开的国际专利公开PCT/AU2008/000434中,其全文通过参考并入本文。仪器10使用结合图2所描述的“仪器转动”的一般方法。可实施本发明的其它仪器可使用“眼转动”或“头转动”方法。
图11表示仪器10的基本设计。在本实例仪器内,偏转器组件14的阵列12是在调查中的眼部相关光学系统18的光轴16的任一侧上对称且横向延伸的直线行列。可假定系统18为有、或没有额外植入镜片或其它修饰物的情况下的患者眼部。通过排列在轴16上的单一无差别装置20表示照明光源、控制处理器及返回光束探测器,这些排列的细节可参考图3的详细描述。装置20可将照明光束(由箭头22表示)导向至阵列组件14,以产生对应询问光束组(由箭头24表示),它们相对于轴16以不同边缘角度导入眼部系统18。通过各询问光束24产生返回光束(由箭头23表示),然后经由相应的组件14送回装置20以进行检测。就照明光束22而言,便捷的是顺序地从一个组件14导向至下一组件以连续地产生询问光束24及返回光束23。
在本实例中,中央照明光束、相应的中央询问光束及相应的中央返回光束通过箭头25、27及29表示。而且在本实例中,各偏转器组件为棱镜(中央组件14c除外),其具有可致使各询问光束24导入眼部18且使各返回光束23导至装置20的顶角。中央组件14c实际上是不会偏转照明光束的“无效”组件;其可以是像所示的平行玻璃板,但这也不是必要的。而且在本实例中,阵列12基本上呈直线型,从而询问光束24及27基本上共面,并得以调查系统18的一条经线(在本实例中为水平线)。可简单地通过相对于眼部18绕光轴16旋转仪器10来调查系统的非水平经线。
一次一束地将询问光束24及27送入眼部18内,且可以以多种方法产生对应的返回光束23及29的序列。第一(可如下文所述),装置20可包括能从一个组件14将单一窄照明光束导至另一组件的光束扫描仪。第二,可一次照亮多个组件14,且可门控询问光束24及27以扫描眼部18并产生返回光束23及25的序列。可例如通过在阵列12及眼部18之间插入电子控制LCD光闸26并利用其作为扫描装置,经由该扫描装置可以使得来自棱镜14的询问光束24每次一束地进入眼部18内而进行上述步骤。第三,可在阵列12与装置20之间插入类似的光闸28,用来门控照明光束22及25从而可同时照射一个或多个组件14。因此,装置20并不一定要包括扫描装置,且可将该扫描功能分配在装置20内的扫描仪装置以及诸如以26及/或28表示的光闸之间。
使用本方法,当进入及离开眼部18时,连续的询问/返回光束对可以在相对于轴16的连续较大/较小的角度下发散/会聚。虽然从某一角度至下一邻近角度的连续扫描可能最方便,但是可使用许多其它扫描顺序以减少由于固定顺序扫描所产生的偏斜。虽然可通过使用装置20内的扫描仪而轻易地同时进行不止一个光束偏转器组件14的照明,但是必须区别产生的多个同时返回的光束。可通过使用光闸26或28作为光束截光器或选择性偏光器,以将在探测器必须彼此区分的各返回光束区别地编码,从而完成上述步骤。
图12为图11的仪器10的更详细侧视图,其中分别表示装置20的主要组件。光源30通过分束器34将准直源光束32送至振镜扫描仪36,后者通过致动器37移动以产生照明光束22。该照明光束22在阵列12的偏转器之间扫描以产生询问光束24序列,这些询问光束在期望入射角范围内进入眼部系统18内并送至视网膜38上。扫描仪镜36因此形成光束24的点源或共同点并形成所有返回光束的共同点(以X表示)。因此,各返回光束23可经由偏转器阵列12及扫描仪镜36从视网膜38返回分束器34,经由分束器34,各返回光束可通过聚焦系统42而转至光检测器44。系统42包括可在焦点范围内轴向前后移动(如箭号46表示)的可移动镜片组合43。虽然该源光束32(以及,因此该照明、询问及返回光束22、24及23)可具有任何期望的点、圆状或所期望的环形横截面,但是如通常用于已知的自动验光机(诸如上述Shin-Nippon SRW-5000)的环形横截面是优选的,因为其可以以基本上标准的方式分析和处理。
各返回光束23(或更正确地说,是其位于探测器44的影像48)因此含有通过光探测器44(其优选为二维光传感器阵列)捕获的或定量化的眼部系统的屈光状态(就偏心而言是未经矫正)的讯息。就该照明光束22的偏心测定而言,光探测器44还捕获相当于图7中所示图像的瞳孔影像。当进行各屈光测定时可捕获瞳孔影像,因此对于每个照明光束22都有一影像。这允许在各入射角对屈光度测量进行分别矫正,从而解决在各测定之间眼部系统18与测量轴之间的相对移动。
该装置20包括中央处理器及控制器49,其可以便捷地包含专用PC且经连接用于接收并分析探测器44的输出讯息,以及在伺服控制下驱动镜片组合43。处理器49也经连接用于控制扫描仪驱动器37并用于确保照明及返回信号探测的正确时间。也示出光源30与处理器49间的连接,因为其可方便地确保源光束32被正确地设置,并出于与影像48进行比较的目的而存储目前的源光束截面图案的表达。
当在接收各返回光束23时,聚焦镜片组件42沿着光轴方向移动以改变该影像48的焦点大小及形状。通常,对于三种返回光束影像形状记录聚焦组件42的三个位置:第一位置,其中该影像(光斑或光环)显现最小且焦点最锐利;第二位置,其中该影像在一个经线上最大地延伸;及第三位置,其中该影像在一个不同的经线(其通常与第一个经线呈正交性)上最大地延伸。镜片42的这三个位置分别表示该眼部球面等效屈光力、屈光的矢状散光成分和切向散光成分。可以以下述基本方式了解与眼部18球面等效屈光力有关的光斑/影像大小的重要性。由于进入眼部18内的询问光束24被准直,所以正常或正视眼会返回平行准直的光束,近视眼会返回会聚光束,而远视眼会返回发散光束,后两者皆会导致较大的影像大小。
该中央处理器及控制器49将以方程或查阅表的形式将矫正算法储存在存储器内。其也包括用以接收和/或自动地测定偏心并施加矫正算法至这些测定的屈光值以计算经矫正屈光值的用法说明。然后这些矫正屈光值可储存、显示或传递至另一装置。
图13表示某些可添加以增强图13及14的仪器10的性能的部件。可移动式固定靶50位于凝视光束路径52上,该凝视光束路径52通过第一额外分束器54光学性耦合至返回光束路径23内及光轴16上。固定靶50使眼部的凝视或视轴与系统的光轴16对齐并控制调节作用。在凝视路径52内的第二额外分束器56将眼部18的影像导至CCD探测器58上,从而允许监视凝视方向及眼部对齐——因为CCD探测器58经由分束器54及56接收眼部影像。(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使用光学或听觉距离传感器60来指示眼部18何时呈现轴向对齐。如果期望的话,可以如标记P的箭号表示,使传感器60连同探测器58一起连接至处理器49(图12),从而可自动重置测定循环。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内所公开并定义的发明涵盖自文本或图示所提及的或显而易见的各个特征中的两者或多者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各种可替代方面。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近视眼的隐形眼镜,所述眼镜包含:
具有用于提供通过眼部的视网膜中央凹上视网膜接收的影像的第一屈光力的区域;
具有用于提供通过眼部的鼻侧边缘视网膜的前部接收的影像且与第一屈光力不同的第二屈光力的区域;
具有用于提供通过眼部的颞侧边缘视网膜的前部接收的影像且与第一及第二屈光力不同的第三屈光力的区域;以及
用于将所述眼镜定位在眼部上的镜片稳定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屈光力被选择为提供清楚或可接受的视力,所述第二及第三屈光力被选择为影响近视的恶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眼镜包含角膜塑形镜,且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屈光力被用于眼部角膜的矫形。
3.一种用于影响眼部近视恶化的隐形眼镜,所述眼镜包含:
具有矫正眼部轴上视力的轴上屈光力的中央光学区;
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具有不同屈光力且将光进行折射以聚焦在边缘视网膜前;以及
用于将所述眼镜定位在眼部上的镜片稳定装置;
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的屈光力高于所述轴上屈光力,而所述颞侧光学区的屈光力低于所述轴上屈光力。
4.一种用于影响眼部近视恶化的隐形眼镜,所述眼镜包含:
具有矫正眼部轴上视力的轴上屈光力的中央光学区;
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具有不同屈光力且将光进行折射以聚焦在边缘视网膜前;以及
用于将所述眼镜定位在眼部上的镜片稳定装置;
其中所述颞侧光学区的屈光力高于所述轴上屈光力,而所述鼻侧光学区的屈光力低于所述轴上屈光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介于所述鼻侧光学区与颞侧光学区之间,所述中央光学区对于穿过所述眼镜的垂直经线是不对称的,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延伸通过该眼镜的水平半经线,其中所述垂直经线和水平经线参考由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不是平面的且包括用于矫正散焦的屈光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都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基本恒定的屈光力,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参考由所述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具有介于0.5毫米至3毫米间的垂直高度,所述颞侧光学区具有介于0.5毫米至3毫米间的垂直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眼镜的屈光力基本等于在所述鼻侧与颞侧光学区上方及下方的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大致上具有旋转对称性。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沿着垂直方向延伸通过该眼镜,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参考由所述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眼镜为具有光学区及载体的隐形眼镜,且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沿着垂直方向延伸通过整个光学区。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介于所述鼻侧光学区与颞侧光学区之间,所述中央光学区对于穿过所述眼镜的垂直经线是不对称的,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延伸通过该眼镜的水平半经线,其中所述垂直经线和水平经线参考由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不是平面的且包括用于矫正散焦的屈光力。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及颞侧光学区都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基本恒定的屈光力,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参考由所述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鼻侧光学区具有介于0.5毫米至3毫米间的垂直高度,所述颞侧光学区具有介于0.5毫米至3毫米间的垂直高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眼镜的屈光力基本等于在所述鼻侧与颞侧光学区上方及下方的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力。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大致上具有旋转对称性。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沿着垂直方向延伸通过该眼镜,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参考由所述稳定机制实现的眼镜定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眼镜为具有光学区及载体的隐形眼镜,且其中所述中央光学区沿着垂直方向延伸通过整个光学区。
CN201180045576.4A 2010-07-26 2011-07-26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Active CN103118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0903334A AU2010903334A0 (en) 2010-07-26 Treating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AU2010903334 2010-07-26
PCT/AU2011/000940 WO2012012826A1 (en) 2010-07-26 2011-07-26 Treating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8627A CN103118627A (zh) 2013-05-22
CN103118627B true CN103118627B (zh) 2016-08-31

Family

ID=4552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576.4A Active CN103118627B (zh) 2010-07-26 2011-07-26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9423633B2 (zh)
EP (1) EP2598082A4 (zh)
JP (1) JP6066907B2 (zh)
CN (1) CN103118627B (zh)
AU (1) AU2011284783B2 (zh)
CA (1) CA2806611C (zh)
HK (1) HK1182919A1 (zh)
MY (1) MY164696A (zh)
SG (1) SG187218A1 (zh)
TW (1) TWI544910B (zh)
WO (1) WO2012012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3633B2 (en) * 2010-07-26 2016-08-23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Treating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TWI588560B (zh) 2012-04-05 2017-06-21 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用於屈光不正之鏡片、裝置、方法及系統
US9201250B2 (en) 2012-10-17 2015-12-01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JP2015533430A (ja) 2012-10-17 2015-11-24 ブリエン ホールデン ビジョン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屈折異常用のレンズ、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3777368B (zh) * 2014-01-16 2018-09-14 段亚东 一种宽视场近视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04090380A (zh) * 2014-07-04 2014-10-08 段亚东 功能区不对称矫正量的周边离焦框架眼镜片
US9417463B2 (en) 2014-08-20 2016-08-1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Lens design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visual acuity variation experienced by myopia progressors
CN104749791A (zh) * 2015-01-15 2015-07-0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种光学聚焦调控镜片及光学聚焦调控方法
US9709822B2 (en) 2015-03-11 2017-07-18 Vance M. Thompson Orthokeratology lens with displaced shaping zone
US10845622B2 (en) 2015-09-15 2020-11-24 Largan Medical Co., Ltd.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and contact lens product
US10371964B2 (en) 2015-09-15 2019-08-06 Largan Medical Co., Ltd. Contact lens product
CN106526888B (zh) 2015-09-15 2019-08-06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产品
TWI773680B (zh) 2016-08-01 2022-08-11 華盛頓大學 眼鏡、眼用鏡片、隱形鏡片及製造該眼鏡之方法
WO2018195600A1 (en) * 2017-04-28 2018-11-01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WO2018208724A1 (en) 2017-05-08 2018-11-15 Sightglass Vision, Inc. Contact lenses for reducing myopia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19102415A1 (en) * 2017-11-24 2019-05-31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ocular axial length growth in the context of refractive error evolution
US11662606B2 (en) * 2017-12-06 2023-05-30 Eye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CN107861262B (zh) * 2017-12-10 2024-04-09 段亚东 扇环形同心圆周边离焦眼镜片
US10884264B2 (en) 2018-01-30 2021-01-05 Sightglass Vision, Inc. Ophthalmic lenses with light scattering for treating myopia
CA3119872A1 (en) * 2018-11-15 2020-05-22 Essilor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ophthalmic lens adapted for correcting an abnormal refraction of an eye of a wearer
EP3977199A4 (en) * 2019-06-02 2023-06-14 Optica Amuka (A.A.) Ltd.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EYE AID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US20220197060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Myopia-control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EP4208752A1 (en) * 2021-04-29 2023-07-12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ntact lenses for use in preventing or slowing the development or progression of myopia and related methods
GB2607709B (en) * 2021-04-29 2024-01-03 Coopervision Int Ltd Lens sets for use in preventing or slowing the development or progression of myopia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3261915B (zh) * 2021-05-17 2022-07-12 深圳盛达同泽科技有限公司 初始眼屈光分布的屈光补偿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3042948A (ja) * 2021-09-15 2023-03-28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眼鏡レン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723A (en) * 1989-04-11 1992-09-29 Akira Tajiri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US5880809A (en) * 1996-12-30 1999-03-09 Scientific Optics, Inc. Contact lens
RU2186417C2 (ru) * 2000-02-22 2002-07-27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атики и электрометрии СО РАН Дифракционная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CN101021622A (zh) * 2007-01-25 2007-08-22 王宁利 一种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矫正镜
CN101394809A (zh) * 2006-01-12 2009-03-25 眼科研究院 用于控制周边图像位置以减缓近视发展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2416A1 (fr) * 1985-05-24 1986-11-28 Bourgeois Sa Lentille de contact bifocale
JP2539531B2 (ja) * 1989-04-11 1996-10-02 アキラ・タジリ 多焦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GB9306424D0 (en) * 1993-03-27 1993-05-19 Pilkington Visioncare Inc Contact len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and correct for the effects of presbyopia
WO1996039106A1 (en) * 1995-06-06 1996-12-12 Scientific Optics, Inc. Asymmetric bifocal intraocular lens
US6045578A (en) 1995-11-28 2000-04-04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ptical treatment method
NZ515070A (en) 1996-03-15 2003-07-25 Scient Optics Inc Contact lens with non-circular boundary between periphiral scleral portion and central portion
US6343861B1 (en) * 1998-06-12 2002-02-05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Myopia lens
US6234629B1 (en) * 1998-12-21 2001-05-2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Differential thickness contact lens with compensation for differential shrin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U4039600A (en) * 1999-04-07 2000-10-23 Visx Incorporated Improved interface for laser eye surgery
US6245059B1 (en) * 1999-04-07 2001-06-12 Visx, Incorporated Offset ablation profiles for treatment of irregular astigmation
US6752499B2 (en) 2001-07-11 2004-06-22 Thomas A. Aller Myopia progression control using bifocal contact lenses
US6533416B1 (en) 2001-07-20 2003-03-18 Ocular Sciences, Inc. Contact or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FR2850763B1 (fr) * 2003-02-03 2005-07-01 Essilor Int Lentille aphtalmique a addition progressive de puissance et de prisme
US6871953B1 (en) * 2003-09-29 2005-03-29 Softfocal Company, Inc. Contact lens with transition
US6899425B2 (en) * 2003-10-28 2005-05-3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es
US7025460B2 (en) 2003-11-19 2006-04-11 The Vision Crc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ing relative curvature of field and positions of peripheral, off-axis focal positions
US9248614B2 (en) * 2004-06-30 2016-02-02 Novartis Ag Method for lathing silicone hydrogel lenses
WO2006004440A2 (en) 2004-07-01 2006-01-12 Auckland Uniservices Limited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myopia progression
WO2006054986A1 (en) * 2004-11-16 2006-05-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es
US7665842B2 (en) 2006-01-12 2010-02-23 Institute For Eye Re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image position for reducing progression of myopia
MX2009010406A (es) 2007-03-28 2009-12-14 Inst Eye Res Ltd Sistemas opticos caracterizados relacionados al ojo.
CN101686801A (zh) 2007-04-27 2010-03-31 眼科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延缓近视发展的光学调整的测定
WO2009034602A1 (ja) 2007-09-13 2009-03-19 Menicon Co., Ltd. 酸素透過性ハード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467266B (zh) * 2007-10-23 2015-01-01 Vision Crc Ltd 眼科鏡片元件
US8057034B2 (en) 2007-10-26 2011-11-15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ing peripheral vision
US8439498B2 (en) * 2008-02-21 2013-05-14 Abbott Medical Optics Inc. Toric intraocular lens with modified power characteristics
WO2009129528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Novartis Ag Myopia control means
CA2731330C (en) * 2008-08-11 2017-12-05 Novartis Ag A lens design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or slow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US7828433B2 (en) 2008-10-22 2010-11-09 Shamir Optical Industry Assymetrical progressive lens
DE102009053467B4 (de) * 2008-11-14 2018-01-18 Rodenstock Gmbh Ophthalmische Linse mit peripherer Brechkraftvariation
US8960901B2 (en) * 2009-02-02 2015-02-24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yopia control ophthalmic lenses
ES2345027B1 (es) 2009-03-12 2011-09-30 Universidad De Murcia Dispositivo de correccion optica de refraccion en la retina periferica de manera asimetrica para el control de la progresion de la miopia.
US20130100398A1 (en) * 2010-07-05 2013-04-25 A-2 Vision Technologies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US9423633B2 (en) * 2010-07-26 2016-08-23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Treating ocular refractive error
AU2015313934B2 (en) * 2014-03-10 2019-12-05 Amo Groningen B.V. Dual-optic intraocular lens that improves overall vision where there is a local loss of retinal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723A (en) * 1989-04-11 1992-09-29 Akira Tajiri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US5880809A (en) * 1996-12-30 1999-03-09 Scientific Optics, Inc. Contact lens
RU2186417C2 (ru) * 2000-02-22 2002-07-27 Институт автоматики и электрометрии СО РАН Дифракционная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ая линза
CN101394809A (zh) * 2006-01-12 2009-03-25 眼科研究院 用于控制周边图像位置以减缓近视发展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21622A (zh) * 2007-01-25 2007-08-22 王宁利 一种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矫正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2826A1 (en) 2012-02-02
HK1182919A1 (zh) 2013-12-13
TW201210578A (en) 2012-03-16
MY164696A (en) 2018-01-30
US20160320634A1 (en) 2016-11-03
EP2598082A4 (en) 2017-01-25
JP2013533044A (ja) 2013-08-22
CN103118627A (zh) 2013-05-22
TWI544910B (zh) 2016-08-11
US11402663B2 (en) 2022-08-02
CA2806611A1 (en) 2012-02-02
US20130182216A1 (en) 2013-07-18
JP6066907B2 (ja) 2017-01-25
EP2598082A1 (en) 2013-06-05
AU2011284783A1 (en) 2013-03-07
SG187218A1 (en) 2013-02-28
US10473953B2 (en) 2019-11-12
US20200103676A1 (en) 2020-04-02
AU2011284783B2 (en) 2014-07-31
US9423633B2 (en) 2016-08-23
US20220404640A1 (en) 2022-12-22
CA2806611C (en)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8627B (zh) 治疗眼部屈光不正
US10456242B2 (en) Intraocular lens that improves overall vision where there is a local loss of retinal function
KR101734855B1 (ko) 임상적 안과 고위 광학 수차를 얻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19489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KR102053389B1 (ko) 복수의 시선 방향에 따른 피검자의 적어도 하나의 객관적인 시각굴절 매개변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와 방법
CN102327160A (zh) 用于全面改善视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59152A (zh) 用于矫正散光的眼镜镜片
KR102026745B1 (ko) 복수의 시선 방향에서 피검자의 적어도 하나의 시각 매개변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3749608A (zh) 一种人眼波前像差检测系统
US119508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human visual ax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9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9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