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7346A -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7346A
CN103117346A CN2013100407460A CN201310040746A CN103117346A CN 103117346 A CN103117346 A CN 103117346A CN 2013100407460 A CN2013100407460 A CN 2013100407460A CN 201310040746 A CN201310040746 A CN 201310040746A CN 103117346 A CN103117346 A CN 103117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aped
hole
type
ga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0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7346B (zh
Inventor
张建宝
刘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C Semitek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C Semi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C Semitek Corp filed Critical HC Semitek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407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7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7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7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芯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缓冲层、不掺杂的GaN层、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p型层,不掺杂的GaN层的与n型层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每个孔洞中沉积有荧光粉,且每个孔洞中的荧光粉的厚度小于孔洞的深度。本发明通过在不掺杂的GaN层上设置若干个孔洞,n型层位于不掺杂的GaN层上,减小了GaN层与n型层的晶格不匹配的差异,降低了n型层中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外延层中应力的释放和减少了缺陷对量子阱有源区的影响,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和亮度;且孔洞中设有荧光粉,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光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光二极管芯片是半导体晶片,是发光二极管的核心组件。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半导体晶体,是下游发光二极管应用组件的核心。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通常包括衬底和外延层,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缓冲层、不掺杂的GaN层、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和p型层,量子阱发光层为由量子垒层和量子阱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外延层与蓝宝石衬底的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失配,导致在界面处产生强的应力作用以及大量的位错和缺陷,以致n型层和不掺杂的GaN层在界面接触处也会产生晶格失配;而晶格失配将产生应力,导致随后生长的量子阱发光层也会产生缺陷,减小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降低了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不掺杂的GaN层、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p型层,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与所述n型层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每个所述孔洞中沉积有荧光粉,且每个所述孔洞中的所述荧光粉的厚度小于所述孔洞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孔洞均匀分布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与所述n型层接触的表面上。
具体地,相邻的所述孔洞的孔心的间距为1~8μm。
具体地,所述孔洞的深度为0.2~1μm,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5~4μm。
具体地,所述荧光粉的厚度为20~100nm。
优选地,所述n型层包括第一n型层和第二n型层,所述第一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依次递增的子n型层,所述第二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n型层上的且所述n型掺杂浓度相同的子n型层,且所述第二n型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n型层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p型层包括p型AlxInyGa1-x-yN层和p型接触层;其中,0<x<1,0≤y<1,x+y<1。
优选地,所述p型层的p型掺杂为Mg掺杂,且其中Mg与Ga的摩尔比为1/100~1/4。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并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生长不掺杂的GaN层;
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若干个孔洞,并在所述孔洞中蒸渡荧光粉,且每个所述孔洞中的所述荧光粉的厚度小于所述孔洞的深度;
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上依次生长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以及p型层。
具体地,所述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若干个孔洞,具体包括: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孔洞,所述孔洞均匀分布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不掺杂的GaN层上设置若干个孔洞,n型层位于带有孔洞的不掺杂的GaN层上,减小了GaN层与n型层的晶格不匹配的差异,以及降低了n型层中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外延层中应力的释放和减少了缺陷对量子阱有源区的影响,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和亮度;且孔洞中设有荧光粉,荧光粉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内未提取出来的光子,而激发跃迁释放出长于量子阱发光层发出的光峰值波长的光子,由于这些光子不会被量子阱发光层吸收,从而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如图1所示,该芯片包括:
衬底11、依次层叠在衬底11上的缓冲层12、不掺杂的GaN层16、n型层13、量子阱发光层14、p型层15,不掺杂的GaN层16的与n型层13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洞161,每个孔洞161中沉积有荧光粉162,且每个孔洞161中的荧光粉162的厚度小于孔洞161的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不掺杂的GaN层上设置若干个孔洞,n型层位于带有孔洞的不掺杂的GaN层上,减小了GaN层与n型层的晶格不匹配的差异,以及降低了n型层中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外延层中应力的释放和减少了缺陷对量子阱有源区的影响,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和亮度;且孔洞中设有荧光粉,荧光粉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内未提取出来的光子,而激发跃迁释放出长于量子阱发光层发出的光峰值波长的光子,由于这些光子不会被量子阱发光层吸收,从而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亮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参见图2,该芯片包括:
衬底21、依次层叠在衬底21上的缓冲层22、不掺杂的GaN层26、n型层23、量子阱发光层24、p型层25,不掺杂的GaN层26的与n型层23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洞261,每个孔洞261中沉积有荧光粉262,且每个孔洞261中的荧光粉262的厚度小于孔洞261的深度。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高纯H2或N2作为载气,以TMGa、TMAl、TMIn和NH3分别作为Ga、Al、In和N源。
具体地,该衬底21可以为蓝宝石衬底。
优选地,若干个孔洞261均匀分布在不掺杂的GaN层26的与n型层23接触的表面上。
具体地,相邻的孔洞261的孔心的间距为1~8μm。
具体地,孔洞261的深度为0.2~1μm,孔洞261的孔径为0.5~4μm。
优选地,荧光粉262的厚度为20~100nm。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荧光粉252可以为吸收蓝光发出黄光的YAG(Y3Al5O12:Ce3+)、绿光的TG((SrCa)Ga2S4:Eu2+)或者红光的SCS((SrCa)S:Eu2+)的荧光粉。
优选地,n型层23包括第一n型层和第二n型层,第一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不掺杂的GaN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依次递增的子n型层,第二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第一n型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相同的子n型层,且第二n型层的的厚度大于第一n型层的厚度。
具体地,第一n型层的厚度可以为0.6μm~1μm,第二n型层的厚度可以为3μm~4μm。
具体地,n型层23的n型掺杂可以为Si掺杂。具体地,可以采用SiH4为掺杂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量子阱发光层24可以为3~20个周期的InaGa1-aN层(0<a<1)/GaN层多量子阱,其中,N与Ga摩尔比为300~5000。具体地,量子阱发光层24的厚度为3μm~4μm。
优选地,p型层25包括p型AlxInyGa1-x-yN层和p型接触层;其中,0<x<1,0≤y<1,x+y<1。
可选地,p型AlxInyGa1-x-yN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p型接触层的厚度为5nm~20nm。p型AlxInyGa1-x-yN层的禁带宽度大于量子阱发光层24的最后一层的禁带宽度。具体地,p型AlxInyGa1-x-yN层的禁带宽度为4eV~5.5eV。通过使p型AlxInyGa1-x-yN层的禁带宽度大于量子阱发光层24的最后一层的禁带宽度,有利于增加电子和空穴在量子阱发光层复合发光的概率,提高内量子效率。
具体地,p型层25的p型掺杂可以为Mg掺杂,且其中Mg与Ga的摩尔比为1/100~1/4。具体地,可以采用Cp2Mg为掺杂剂。
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依次沉积在p型层上的ITO(Indium Tin Oxides,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层27和SiO2钝化层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不掺杂的GaN层上设置若干个孔洞,n型层位于带有孔洞的不掺杂的GaN层上,减小了GaN层与n型层的晶格不匹配的差异,以及降低了n型层中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外延层中应力的释放和减少了缺陷对量子阱有源区的影响,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和亮度;且孔洞中设有荧光粉,荧光粉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内未提取出来的光子,而激发跃迁释放出长于量子阱发光层发出的光峰值波长的光子,由于这些光子不会被量子阱发光层吸收,从而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亮度。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可以用来制造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芯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高纯H2或N2作为载气,以TMGa、TMAl、TMIn和NH3分别作为Ga、Al、In和N源。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提供衬底,并在衬底上生长缓冲层。
具体地,该衬底可以为蓝宝石衬底,该缓冲层为低温GaN层。
具体地,将蓝宝石衬底放置在石墨盘上并送入MOCVD(Metal-organic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反应腔中,加热至1060℃后,在氢气环境里对蓝宝石衬底进行退火处理,清洁衬底表面,然后进行氮化处理;然后将温度下降到500℃~650℃,通入三甲基镓(TMGa)和氨气(NH3),在衬底上生长15~30nm厚的低温GaN层,此生长过程中,生长压力为300Torr~760Torr,NH3与TMGa的摩尔比为500~3000。
步骤302:在缓冲层上生长不掺杂的GaN层。
具体地,将步骤301后的衬底温度升高到1000℃~1200℃,对缓冲层在原位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间在5~10分钟;退火之后,将温度调节到1000℃~1200℃之间,在较低的Ga与N的摩尔比条件下外延生长厚度为0.8μm~2μm的高温的不掺杂的GaN层,此生长过程中,生长压力为50Torr~760Torr,NH3与TMGa的摩尔比为300~3000。
步骤303: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若干个孔洞,并在孔洞中蒸渡荧光粉,且每个孔洞中的荧光粉的厚度小于孔洞的深度。
具体地,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孔洞,孔洞均匀分布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
优选地,相邻的孔洞的孔心的间距为1~8μm。
可选地,荧光粉可以为黄光的YAG(Y3Al5O12:Ce3+)荧光粉。
更具体地,采用RIE(Reactive Ion Etching,反应离子刻蚀法)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上均匀地刻蚀若干个孔洞,其中,孔洞的深度为0.2~1μm,孔洞的孔洞径为0.5~4μm,相邻孔洞的孔洞心的间距为1~8μm。然后在刻蚀好的孔洞中蒸镀荧光粉,荧光粉的厚度为20~100nm,然后在N2环境下退火30min,退回温度为200℃。
步骤304:在不掺杂的GaN层上依次生长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以及p型层。
具体地,n型层包括第一n型层和第二n型层,第一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不掺杂的GaN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依次递增的子n型层,第二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第一n型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相同的子n型层,且第二n型层的厚度大于第一n型层的厚度。通过设置第一n型层和第二n型层,第二n型层的晶体缺陷小于第一n型层,在第二型层上生长量子阱发光层24,可以降低量子阱发光层24的缺陷密度。
具体地,在不掺杂的GaN层上生长第一n型层,第一n型层的厚度为0.6μm~1μm,其生长的温度为1000℃~1200℃,生长压力在50Torr~760Torr,NH3与TMGa摩尔比为300~3000。然后在第一n型层上生长第二n型层,第二n型层的厚度为3μm~4μm,其生长的温度为1000℃~1200℃,生长压力在50Torr~760Torr,V/III摩尔比为300~3000。具体地,n型层的n型掺杂可以为Si掺杂。具体地,可以采用SiH4为掺杂剂。
具体地,量子阱发光层24为3~20个周期的InaGa1-aN层(0<a<1)/GaN层多量子阱,其中,NH3与TMGa摩尔比为300~5000。具体地,量子阱发光层24的厚度为3μm~4μm。
具体地,接着在第二n型层上生长量子阱发光层,生长温度为1000℃~1200℃,生长压力在50Torr~760Torr,NH3与TMGa摩尔比为300~3000。
具体地,p型层包括p型AlxInyGa1-x-yN层和p型接触层;其中,0<x<1,0≤y<1,x+y<1。
可选地,p型AlxInyGa1-x-yN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p型接触层的厚度为5nm~20nm。
具体地,p型层中的p型掺杂为Mg掺杂,且其中Mg与Ga的摩尔比为1/100~1/4。具体地,可以采用Cp2Mg为掺杂剂。
具体地,在量子阱发光层上生长p型AlxInyGa1-x-yN层,p型AlxInyGa1-x-yN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其生长温度为950℃~1050℃,生长压力在50Torr~500Torr,NH3与TMGa摩尔比为1000~20000;在p型AlxInyGa1-x-yN层上生长p型接触层,p型接触层的生长厚度为5nm~20nm,其生长温度为850℃~1050℃,生长压力在100Torr~760Torr,NH3与TMGa摩尔比为1000~20000。接着将反应腔的温度降至650~850℃,纯氮气环境下进行退火处理10~15min,然后降至室温,结束外延层的生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不掺杂的GaN层上刻蚀孔洞,在带有孔洞的不掺杂的GaN层上生长n型层,由于孔洞的存在为n型层的侧向外延生长提供了基础,n型层通过侧向外延生长,降低了GaN层的位错和该层中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外延层中应力的释放,且减小了该层与不掺杂的GaN层晶格不匹配的差异,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和亮度;且孔洞中设有荧光粉,荧光粉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内未提取出来的光子,而激发跃迁释放出长于量子阱发光层发出的光峰值波长的光子,由于这些光子不会被量子阱发光层吸收,从而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亮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衬底、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不掺杂的GaN层、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p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与所述n型层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每个所述孔洞中沉积有荧光粉,且每个所述孔洞中的所述荧光粉的厚度小于所述孔洞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孔洞均匀分布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与所述n型层接触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孔洞的孔心的间距为1~8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深度为0.2~1μm,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5~4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的厚度为20~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层包括第一n型层和第二n型层,所述第一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上的且n型掺杂浓度依次递增的子n型层,所述第二n型层包括若干个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一n型层上的且所述n型掺杂浓度相同的子n型层,且所述第二n型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n型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包p型AlxInyGa1-x-yN层和p型接触层;其中,0<x<1,0≤y<1,x+y<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的p型掺杂为Mg掺杂,且其中Mg与Ga的摩尔比为1/100~1/4。
9.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并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上生长不掺杂的GaN层;
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若干个孔洞,并在所述孔洞中蒸镀荧光粉,且每个所述孔洞中的所述荧光粉的厚度小于所述孔洞的深度;
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上依次生长n型层、量子阱发光层以及p型层。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若干个孔洞,具体包括: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在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刻蚀孔洞,所述孔洞均匀分布在所述不掺杂的GaN层的表面。
CN201310040746.0A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17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0746.0A CN103117346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0746.0A CN103117346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346A true CN103117346A (zh) 2013-05-22
CN103117346B CN103117346B (zh) 2015-10-28

Family

ID=4841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0746.0A Active CN103117346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734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343A (zh) * 2014-10-29 2015-01-28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制作方法及白光led
CN105428481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物底层及其制作方法
US9773906B2 (en) 2015-04-28 2017-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xed semiconductor layers with reduced defec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107887301A (zh) * 2017-09-27 2018-04-06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
CN10817250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北京大学 一种异质衬底上GaN连续厚膜的外延生长方法
CN108493310A (zh) * 2018-05-29 2018-09-04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20901A (zh) * 2020-11-06 2021-02-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微型发光二极管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3504A1 (en) * 2008-12-01 2010-06-0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02244171A (zh) * 2011-06-20 2011-11-16 复旦大学 一种无荧光粉高显色性能白光led芯片
CN102306691A (zh) * 2011-09-02 2012-01-04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方法
KR20120073745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일진머티리얼즈 주식회사 광효율 및 결정성이 우수한 질화물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33504A1 (en) * 2008-12-01 2010-06-0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KR20120073745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일진머티리얼즈 주식회사 광효율 및 결정성이 우수한 질화물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244171A (zh) * 2011-06-20 2011-11-16 复旦大学 一种无荧光粉高显色性能白光led芯片
CN102306691A (zh) * 2011-09-02 2012-01-04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9343A (zh) * 2014-10-29 2015-01-28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制作方法及白光led
CN104319343B (zh) * 2014-10-29 2017-03-08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光led的制作方法及白光led
US9773906B2 (en) 2015-04-28 2017-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xed semiconductor layers with reduced defec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105428481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物底层及其制作方法
CN107887301A (zh) * 2017-09-27 2018-04-06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
CN107887301B (zh) * 2017-09-27 2020-07-07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
CN10817250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北京大学 一种异质衬底上GaN连续厚膜的外延生长方法
CN108493310A (zh) * 2018-05-29 2018-09-04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20901A (zh) * 2020-11-06 2021-02-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微型发光二极管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7346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4210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17346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65069B (zh) 一种高亮度v型极化掺杂深紫外led制备方法
CN106098882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1592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37573B (zh)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10005A (zh) 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片及其生长方法
CN103811605B (zh) 一种改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反向漏电的外延生长方法
CN103730552A (zh) 一种提高led发光效率的外延生长方法
CN102709424A (zh) 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方法
CN103811601A (zh) 一种以蓝宝石衬底为基板的GaN基LED多阶缓冲层生长方法
CN103904177A (zh)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22197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24908A (zh) 一种提高GaN基LED静电耐受能力的外延生长方法
CN105720159A (zh) 一种高发光效率氮化镓基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
CN115832131A (zh)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CN116845153A (zh) 一种高光效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及led
CN109473514A (zh)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60873A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1817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6568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9655A (zh) 一种量子垒掺杂的深紫外led及制备方法
CN110993753B (zh)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61453A (zh)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73521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7

Address after: Su Zhen Xu Feng Cun 322000 Zhejiang city of Yiwu province (Zhejiang four Tatsu tool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after: HC semitek (Zheji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23 Binhu Road,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Hubei, China, No. 8, No.

Patentee before: HC SemiTek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