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6371A -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6371A
CN103106371A CN2011103556203A CN201110355620A CN103106371A CN 103106371 A CN103106371 A CN 103106371A CN 2011103556203 A CN2011103556203 A CN 2011103556203A CN 201110355620 A CN201110355620 A CN 201110355620A CN 103106371 A CN103106371 A CN 103106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sign
exist
exists
j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56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6371B (zh
Inventor
董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556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6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6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6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6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本申请根据电子设备的标识(ID)通过硬件认证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设置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受保护状态,从而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PAD)等已被广泛应用。当两种设备连接时会组成一种新的电子设备形态,并可以提供更好的应用和功能。例如,当平板电脑(Pad)和基座(Base)连接时,会组成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形态,方便客户使用。这里,Pad和Base是配合使用的。现有技术中,针对Base的安全保护主要是通过Base系统自身的安全策略来完成,如设置用户密码、开关机密码等。这种安全策略并不能对Base系统的数据提供全面的保护。例如,当有其他用户通过为Base连接外接显示器的方式启动系统时,这时操作系统可以从光驱或者USB等驱动设备引导起来,用户可以访问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这样,Base系统的数据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亟需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来保护Base系统的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实现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包括:
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如果不存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优选的,所述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优选的,在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为:
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为:
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优选的,将所述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包括:
将所述指定数据的隐藏属性设置为隐藏,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读写属性设置为只读,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访问属性设置为拒绝访问。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保护设置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为: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如果不存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优选的,所述保护设置单元为: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优选的,所述保护设置单元为: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保护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电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显示装置和操作系统的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仅具备操作系统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电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由于第一标识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本申请根据电子设备的标识(ID)通过硬件认证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设置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受保护状态,从而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实现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S101,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是包括处理器的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计算机等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操作系统,比如安装有桌面设备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Linux或MacOS)或安装有便携设备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Symbian或iOS);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操作系统,比如安装有桌面设备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Linux或MacOS)或安装有便携设备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Symbian或iOS)。
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实现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具有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三电子设备实现连接。其中,第一接口可以是有线接口也可以是无线接口,此处不做限定,只要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接口实现两个终端的连接和分离,且能够互通数据就可以。
S102,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这里,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包括两种方式:
方式一:当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时,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包括: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前面提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操作系统,当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时,设置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就无法启动操作系统,无法实现开机。这样,即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断开状态时,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能够开机启动,保护了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方式二:当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时,将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这里,在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后,确定指定数据;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数据保护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将所述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具体的,将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包括:将所述指定数据的隐藏属性设置为隐藏,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读写属性设置为只读,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访问属性设置为拒绝访问。
优选的,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由于第一标识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本申请根据电子设备的标识(ID)通过硬件认证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时,设置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受保护状态,从而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S201,当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组成混合架构(Hybrid)的系统。以混合系统架构的笔记本为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是两个相对独立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工作或者连接在一起工作。第二电子设备具备处理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但不具备显示单元;第一电子设备具备处理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单元。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连接并结合工作时,两个终端可以共享部分硬件单元,例如显示单元。由于显示单元与第一电子设备集成,因此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断开或有线分离时,仅供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可以供第一电子设备使用,也可以供第二电子设备使用,即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中应用(含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果/输出内容可以通过显示单元显示。
即上述组成混合系统架构的便携终端中,具有从系统的类似平板电脑(PAD)的设备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具有主系统的主机设备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具体的,以第一电子设备为包含从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设备(pad),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主操作系统的主机设备(base)为例,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作为第二电子设备应用的输出。
下面以第二电子设备具有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第二电子设备通电后在初始化启动阶段会进行硬件检测,又称为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BIOS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在第二电子设备通电后,BIOS即进行硬件检测。BIOS通过检测设备ID(标识)来判断硬件是否存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即通过修改BIOS设置,使得其在开机自检时,检测第一标识是否存在。
优选的,当第二电子设备只具有一个接口即第一接口时,在进行硬件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进入步骤S203。由于第一接口只与第一电子设备连通,因此可以在进行硬件检测前,首先检测第一接口所在的电路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说明第一电子设备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那么直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即可。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两个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三电子设备连接,在进行硬件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进入步骤S203。由于第一接口只与第一电子设备连通,因此可以在进行硬件检测前,首先检测第一接口所在的电路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说明第一电子设备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那么直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即可。
S202,如果不存在,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如果不存在,则进一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其中,第一标识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S203,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一般的,在完成POST自检后,如未发现问题,ROM BIOS将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的启动驱动器,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启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即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即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这样,使第二电子设备无法启动系统,直接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无法实现开机。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未连接时,即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能够开机启动,保护了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这里,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不能够启动,包括不能从光盘、USB设备、硬盘、软盘等驱动器启动操作系统。这里,也可以在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后,设置光盘、USB设备、硬盘等接口禁用,使得其他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二电子设备连通,进而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S301,当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在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如果未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未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进入步骤S303。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二电子设备只具有一个接口即第一接口时,在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进入步骤S303。由于第一接口只与第一电子设备连通,因此可以在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前,首先检测第一接口所在的电路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说明第一电子设备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那么直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即可。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两个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三电子设备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进入步骤S303。。由于第一接口只与第一电子设备连通,因此可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之前,首先检测第一接口所在的电路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说明第一电子设备未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那么直接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即可。
S302,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保存有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通过将获取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如果不匹配,则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S303,将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具体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1)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2)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将获取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设置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保护状态。具体的,可以设置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使其不能够启动操作系统,进而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第二电子设备的指定数据处于受保护状态,来保护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数据安全的装置示意图。
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401,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保护设置单元402,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上述检测单元401为: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如果不存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所述述检测单元可以为第二检测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上述保护设置单元402为: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上述保护设置单元402为: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上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保护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包括:
存储单元501,用于保存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
处理单元502,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电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显示装置和操作系统的设备,如PAD;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仅具备操作系统的设备,如BASE。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后,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包括:
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如果不存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接口是否连通,如果不连通,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为:
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为:
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包括:
将所述指定数据的隐藏属性设置为隐藏,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读写属性设置为只读,或将所述指定数据的访问属性设置为拒绝访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9.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一个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通电源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
保护设置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为: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硬件检测,判断是否有第一标识存在,如果不存在,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
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与预存的第一标识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设置单元为: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退出初始化启动程序,禁止引导程序启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设置单元为: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定数据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解除保护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解除保护状态。
1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电时,通过检测第一标识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唯一标识;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设置为受保护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显示装置和操作系统的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仅具备操作系统的设备。
CN201110355620.3A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106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5620.3A CN103106371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5620.3A CN103106371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6371A true CN103106371A (zh) 2013-05-15
CN103106371B CN103106371B (zh) 2016-12-28

Family

ID=4831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5620.3A Active CN103106371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63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010A (zh) * 2014-06-12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42444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72618A (zh) * 2016-03-07 2017-09-15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配对方法
CN110188579A (zh) * 2019-05-29 2019-08-30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安全防护设备及端口安全防护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208A (zh) * 2003-09-25 2004-09-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认证的计算机安全及加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196819A (zh) * 2006-12-06 2008-06-11 深圳安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芯片自适应启动设备的方法
CN201397508Y (zh) * 2009-05-13 2010-02-03 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机终端安全登录与监控装置
DE102010000461A1 (de) * 2009-09-09 2011-03-10 MICRO-STAR INT'L Co., Ltd., Jung-He City Einschaltzertifizierungsverfahren für Arbeitsplatzrechner und Einschaltzertifizierungs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208A (zh) * 2003-09-25 2004-09-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认证的计算机安全及加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196819A (zh) * 2006-12-06 2008-06-11 深圳安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芯片自适应启动设备的方法
CN201397508Y (zh) * 2009-05-13 2010-02-03 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机终端安全登录与监控装置
DE102010000461A1 (de) * 2009-09-09 2011-03-10 MICRO-STAR INT'L Co., Ltd., Jung-He City Einschaltzertifizierungsverfahren für Arbeitsplatzrechner und Einschaltzertifizierungs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4442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96010A (zh) * 2014-06-12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72618A (zh) * 2016-03-07 2017-09-15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配对方法
CN107172618B (zh) * 2016-03-07 2020-05-19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置配对方法
CN110188579A (zh) * 2019-05-29 2019-08-30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安全防护设备及端口安全防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6371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99932C (en) Computer motherboard having peripheral security functions
US7769993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boot source integrity of a computing system
US815626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device control method
CN102955917B (zh) 一种保护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8621195B2 (en) Disabling communication ports
WO2014190884A1 (zh) 通过开机密码保护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06371A (zh) 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98384B (zh) 信息保护方法、信息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10312383A1 (en) Dual os system using a smart sim modu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11554B (zh) 一种usb存储设备热插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778337A (zh) 文件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US9881151B2 (en) Providing selective system privileges o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device
US20160313857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5003628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CN101968841A (zh) 一种usb移动存储设备的杀毒及脱密方法和装置
TW202111546A (zh) 用於進行記憶裝置之存取控制的方法及控制晶片
CN109491825B (zh) 一种定位开机异常问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2200917B (zh) 一种计算设备和在开机过程中确定引导设备的方法
CN103678018A (zh) 一种进行数据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875A (zh) 用于信息安全物理隔离的计算机副主板系统及隔离方法
US20060031654A1 (en) Boo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5144025A (zh) 大容量存储设备
CN103020509A (zh) 一种终端设备加密与解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15043444A1 (zh) 安全模式提示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移动设备
CN105787343A (zh) 外部设备认证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