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8025A -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8025A
CN103098025A CN2012800019007A CN201280001900A CN103098025A CN 103098025 A CN103098025 A CN 103098025A CN 2012800019007 A CN2012800019007 A CN 2012800019007A CN 201280001900 A CN201280001900 A CN 201280001900A CN 103098025 A CN103098025 A CN 103098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loaded
bootload
software
control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9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98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本发明各实例通过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软件加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信产品软件加载技术主要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加载技术两种,但是随着电信产品IT化和云化的发展趋势,这两类加载技术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图1为现有技术中集中式软件加载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集中式软件加载技术采用一个集中式的软件加载服务器,该软件加载服务器为系统内其他设备提供软件加载服务。软件加载服务器只有一个,待加载节点(Node)存在多个;所有的节点都通过与唯一的软件加载服务器进行协商和加载设备软件。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布式软件加载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的分布式软件加载技术相对简单,主要是将集中式软件加载服务器分成多个服务器,多个服务器同时为系统内其他设备提供软件加载服务。软件加载控制中心只有一个,与软件加载服务器分离;软件加载服务器有多个;待加载节点存在多个,所有的节点都通过与唯一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进行协商请求加载;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为每个节点分配对应的软件加载服务器;各节点从指定的软件加载服务器加载设备软件。
现有的集中式软件加载技术中,在节点数量较多时,由于服务器下载链接数的限制,存在下载冲突,导致整个系统启动下载时间长;处理的节点较多,导致服务器CPU的负载较高。现有的分布式软件加载技术中,当节点数量非常多的时候,如在云计算环境下,各软件加载服务器均都可能出现上述集中式加载技术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用以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软件加载的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包括
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如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
根据所述特征码获得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列表,所述节点列表中的多个待选节点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
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
对应地,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向所述待加载节点发送所述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IP地址。
如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根据多个待选节点的负载信息和/或与所述待加载节点的传输距离进行择优选取。
如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或者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转发的、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包括
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所述待加载节点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如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目标节点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特征码获得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列表,所述节点列表中的多个待选节点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所述目标节点;
对应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IP地址。
如上述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包括:
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或者
待加载节点通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如上述所述的装置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待加载节点,包括: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
第二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加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如上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一请求模块包括: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直接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通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上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以及多个上述的待加载节点;还包括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如上述所述的系统中,还包括:软件加载服务器,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
以及,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以及软件中继服务器;所述软件中继服务器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并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待加载节点,包括:第二处理器,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另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上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上述的多个待加载节点和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通过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集中式软件加载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布式软件加载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待加载节点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集中式和分布式软件加载技术不适应数量较多的节点进行软件加载的缺陷,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即不单应用软件加载服务器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而是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也同时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图3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系统中一节点在启动前,首先要加载一些必要的操作及应用软件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因此待加载节点(尚未加载软件的节点)可以先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一软件加载请求,以请求加载软件。当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到待加载节点发送的软件加载请求后,可以根据该待加载节点的一些特征信息在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其中所述的配置数据库中可以包括用于标识该待加载节点属于哪个类别的信息例如特征码,一般性地属于同一类别的节点可以加载相同的软件。同一类别的节点中有的已经完成了软件加载过程,因此其可以为尚未进行软件加载的节点提供所需要的待加载软件。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可以通过查询配置数据库找到可以为待加载节点提供的待加载软件的多个节点,并在其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节点为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后续待加载节点可以和目标节点直接进行通信连接以获取待加载软件,完成软件加载。
具体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可以根据软件加载请求获取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并据此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该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例如软件版本信息和描述信息等,以及与该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特征码获得一节点列表,该节点列表中包括多个能够为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待选节点,而且各待选节点与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在获得节点列表后,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在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目标节点为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所述的预设规则可以根据多个待选节点的负载信息和/或与待加载节点的传输距离进行择优选取,例如选择负载小并且传输距离短的待选节点作为目标节点,此处的传输距离指的是待选节点与待加载节点之间传输路径的长度。
步骤301、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当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选取好目标节点后,便可以通知待加载节点从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具体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将分配给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发送给待加载节点,待加载节点可以根据目标节点的IP地址向目标节点请求待加载软件的信息所对应的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处理方法,通过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图4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
系统中一节点在启动前,首先要加载一些必要的操作及应用软件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因此待加载节点可以先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一软件加载请求,以请求加载软件。当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到待加载节点发送的软件加载请求后,可以根据该待加载节点的一些特征信息在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目标节点为其提供待加载软件。所述的目标节点为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该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目标节点的存取过程可以包括: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特征码获得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列表,所述节点列表中的多个待选节点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地,所述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IP地址。具体的查询及选取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3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1、待加载节点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待加载节点接收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的分配给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目标节点的IP地址后,便可以根据目标节点的IP地址向目标节点请求待加载软件的信息所对应的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处理方法,通过向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下载待加载软件,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图5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a、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提交软件加载请求,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选择任意一个待加载节点为Node(X+1);
图中所示的节点1、节点2、…、节点X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可以作为目标节点为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本实施例中可以形象地将其称为“感染源”。对应地,尚未进行软件加载的节点可以称为“未感染节点”,例如Node(X+1)、…、Node(X+Y)。各未感染节点位于“未感染节点域”内。
步骤b、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查询配置数据库,进行特征匹配,得到传染源集合即节点列表;
步骤c、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各传染源的负载高低以及与待加载节点的传输距离,从传染源集合中优选出一个合适的传染源节点,作为待加载节点的加载服务提供者即目标节点,如图中选择的目标节点为Node2;
步骤d、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将优选出的传染源节点Node2通知待加载节点Node(X+1);
步骤e、待加载节点Node(X+1)从传染源节点下载相应版本的设备软件,完成加载;
步骤f、待加载节点Node(X+1)启动完成后,这个过程将称之为该节点被感染;
步骤g、该节点Node(X+1)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进行注册,成为一个新的传染源节点,由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统一管理。
应该说明的是,未感染节点域的待加载节点可以并发进行软件加载流程的。图中的软件加载服务器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多个服务器。
图6为本发明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又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广域或长距离分布式系统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软件中继服务器和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将该软件中继服务器作为远端的一级传染源。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作为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一个代理,负责远端的加载控制和管理。软件中继服务器与软件服务器之间通过长距离传输通路获取设备版本软件。软件中继服务器作为远端的一级传染源节点为远端待加载节点提供加载服务;近端节点的软件加载过程与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相同。
远端节点的加载过程如下:远端待加载节点向部署在远端的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请求加载;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接收到远端待加载节点的加载请求后,通过与近端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交互,进行匹配特征获取目标节点。如果远端已经存在待加载节点相同特征的传染源,则选取一个传染源,并通知待加载节点从该传染源加载;如果远端不存在待加载节点相同特征的传染源,则在近端选取一个相同特征的传染源,并通知远端待加载节点从该近端传染源加载;远端待加载节点加载启动完成后,成为远端的一个传染源。
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可以看出,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的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可能是待加载节点直接发送过来的,此时待加载节点临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的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还可能是来自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转发的、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此时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在首个节点进行软件加载时,不存在目标节点能够为其提供待加载软件,在此种不存在目标节点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由软件加载服务器负责完成该节点的软件加载,具体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到云计算IT领域、或者是其他分布式系统领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集中式和分布式加载技术在大量加载节点条件下的加载慢的问题,并且节点越多,加载速度越快;基于特征匹配和负荷分担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负载高的问题,提高加载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率;通过位置距离的优选,可以减少长距离通信量,提高带宽利用率。
图7为本发明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包括选择模块71和指示模块72,其中,选择模块71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指示模块72用于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具体地,系统中一节点在启动前,首先要加载一些必要的操作及应用软件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因此待加载节点(尚未加载软件的节点)可以先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一软件加载请求,以请求加载软件。当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通过选择模块71接收到待加载节点发送的软件加载请求后,可以根据该待加载节点的一些特征信息在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目标节点;然后通过指示模块72通知待加载节点从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完成软件加载。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中,还可以包括一存储模块73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通过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图8为本发明待加载节点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待加载节点包括第一请求模块81、第二请求模块82和加载模块83,其中,第一请求模块81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第二请求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加载模块83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具体地,待加载节点通过第一请求模块81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以请求加载软件。当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到待加载节点发送的软件加载请求后,可以根据该待加载节点的一些特征信息在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目标节点为其提供待加载软件,并通知到待加载节点。待加载节点通过第二请求模块82根据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目标节点向待加载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待加载节点通过加载模块83接收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待加载节点中,其中的第一请求模块81可以包括第一请求单元和第二请求单元,具体地,第一请求单元用于直接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第二请求单元用于通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加载节点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加载节点,通过向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下载待加载软件,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多个待加载节点,以及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其中,所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可以采用图7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待加载节点可以采用上述图8提供的待加载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软件加载服务器,用于若不存在目标节点,为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远端的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和软件中继服务器。其中,软件中继服务器远离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作为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一个代理,负责远端的加载控制和管理。软件中继服务器与软件服务器之间通过长距离传输通路获取设备版本软件。软件中继服务器作为远端的一级传染源节点为远端待加载节点提供加载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各装置的分布和连接关系可以参见图6,具体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的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第一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并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待加载节点,包括第二处理器,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加载节点中第二处理器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网络系统,包括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多个待加载节点,以及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其中,所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和待加载节点可以上述装置实施例提供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和待加载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各装置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的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通过将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作为待加载软件的提供者,能够在节点数量较多或非常多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整体软件加载的速度,减少加载等待时间;降低软件加载服务器的CPU负载,节能省电、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若干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
根据所述特征码获得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列表,所述节点列表中的多个待选节点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
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
对应地,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向所述待加载节点发送所述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根据多个待选节点的负载信息和/或与所述待加载节点的传输距离进行择优选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或者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接收来自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转发的、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5.一种软件加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所述待加载节点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目标节点包括: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硬件信息和物理位置信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数据库获得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对应的特征码;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特征码获得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列表,所述节点列表中的多个待选节点与所述待加载节点具有相同的特征码;
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预设规则,在所述多个待选节点中选取一个作为所述目标节点;
对应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分配给所述待加载节点的IP地址、所述待加载软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包括:
待加载节点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或者
待加载节点通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8.一种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10.一种待加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
第二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加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待加载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模块包括: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直接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通过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所述待加载节点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12.一种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待加载节点的软件加载请求,并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一个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待加载软件的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并指示所述待加载节点从所述目标节点中下载所述待加载软件,以完成软件加载;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配置数据库。
13.一种待加载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向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发送软件加载请求后,根据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的指示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待加载软件的下载请求;以及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加载软件,并完成软件加载;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根据所述待加载节点的特征信息,在所维护的配置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匹配而选取的、能够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的节点;所述目标节点为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14.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待加载节点;还包括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软件加载服务器,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目标节点,为所述待加载节点提供所述待加载软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以及软件中继服务器;所述软件中继服务器远离所述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但临近所述软件加载控制客户端设备。
17.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件加载控制中心设备,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待加载节点;还包括多个已经完成软件加载的节点。
CN2012800019007A 2012-10-24 2012-10-24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Pending CN1030980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3432 WO2014063317A1 (zh) 2012-10-24 2012-10-24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025A true CN103098025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9007A Pending CN103098025A (zh) 2012-10-24 2012-10-24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8025A (zh)
WO (1) WO201406331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3317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6453460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87312A (zh) * 2017-05-23 2017-08-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连通网络建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07A (zh) * 2007-05-31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讯设备的软件加载方法和一种通信网络系统
CN101119517A (zh) * 2007-07-12 2008-02-06 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网络服务器自动下载软件的方法
US20090024993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regulating content downloads
CN101854745A (zh) * 2009-04-02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025A (zh) * 2012-10-24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07A (zh) * 2007-05-31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讯设备的软件加载方法和一种通信网络系统
CN101119517A (zh) * 2007-07-12 2008-02-06 深圳市融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网络服务器自动下载软件的方法
US20090024993A1 (en) * 2007-07-20 2009-0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regulating content downloads
CN101854745A (zh) * 2009-04-02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3317A1 (zh) * 2012-10-24 2014-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6453460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3460B (zh) * 2015-08-12 2021-0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87312A (zh) * 2017-05-23 2017-08-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连通网络建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3317A1 (zh) 201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3706A (zh) 用于协调边缘平台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77858A (zh) 一种云环境中虚拟机软件管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316043B (zh) 端口虚拟化方法、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N109886693B (zh) 区块链系统的共识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607428A (zh) 一种访问共享内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05508A (zh) 云平台应用部署方法及装置
WO2015158120A1 (zh) 一种软件版本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US119220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CN105426165A (zh) 一种脚本工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46823A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的文件存储管理系统
CN109104368B (zh) 一种请求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79622A (zh)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78463A (zh) 一种业务服务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4924751A (zh) 一种业务访问请求流量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24299A (zh) 数据存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326887A (zh) 一种接口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22040A (zh)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98025A (zh) 软件加载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4571930A (zh) 一种安全域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系统和多应用开放平台装置
CN104461705A (zh) 一种业务访问的方法及存储控制器、集群存储系统
CN103186536A (zh) 一种调度数据共享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67985A (zh) 一种软件加载方法和设备
CN106790489A (zh) 并行数据加载方法和系统
CN102650932A (zh) 数据的访问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97429B2 (en) Managing multiple cartridges that are electrically coupled toge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