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3365B -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3365B
CN103093365B CN201310034520.XA CN201310034520A CN103093365B CN 103093365 B CN103093365 B CN 103093365B CN 201310034520 A CN201310034520 A CN 201310034520A CN 103093365 B CN103093365 B CN 103093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ource
security code
mobile terminal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4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3365A (zh
Inventor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345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3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3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3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具有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在所述方法中: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以及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否则,继续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扫描或者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是,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如果不是,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验证产品真伪的系统。上述方案能够提高产品真伪验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真伪校验技术,特别是涉及能够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检验一个产品真伪,即产品防伪,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非常重要,因此,求得一个能够有效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很多验证产品真伪的技术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例如激光变色防伪、全息图案防伪、温度变色防伪、特种版印刷防伪等技术,由于防伪技术随机性较差、不具备唯一性,而且,这些技术采用的手段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极易被破解和掌握,或者容易被造假者复制,使得经过这样的防伪技术处理的产品,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验证其真伪。
后来,有人发明了密码防伪方法,即,为产品制作技术难度较高,或者只能采用特殊方法或采用特殊手段才能识别其有效性的标签,用这种标签制作的技术难度或识别特殊手段辅助验证产品真伪。例如采用先进的激光防伪技术加工产品密码,形成数码防伪标签、纹理防伪标签等,或者安全线等防伪技术加工产品密码。然而,这些技术仅仅增加了制造标签或识别标签的难度,仍然不能有效验证产品的真伪。
进一步,有人发明了基于通信网络的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暗码防伪方法为例,该方法用不透明的遮挡层遮挡产品的防伪密码,使得遮挡层完好时,防伪密码不能目视得到,从而形成防伪暗码。在验证使用暗码标识的产品真伪时,必须破坏暗码遮挡层,即,刮开遮挡层后,利用防伪密码查询计算机网络(其它的例子中采用移动通信网络,或固话网络等)的数据库,实现该产品的真伪验证。然而,当所述暗码的遮挡层被破坏,使防伪密码变成明码后,就可以利用该明码复制出来大量暗码,所有用该暗码标识的产品,无论真伪,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得到,从而验证产品为真。可见,这种方法也难以阻止造假,以及难以有效验证产品的真伪。另外,在产品流通环节中,暗码的遮挡层是不能被破坏的,这样当最终消费者发现假冒产品时,大量的假冒产品已经通过错综复杂的流通环节大量流入市场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以提供一种有效、便捷且易于操作的防伪技术来满足人们对防伪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具有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在所述方法中:
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否则,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在第二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如果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在第三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
在第四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在第五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在第六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之间,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或者,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之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
在第六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
第一移动终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申请;
所述网络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否则,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拒绝设置授权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验证产品真伪的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标识设置器,所述标识设置器,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扫描处理器,用于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以及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单元、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第二判断处理单元和授权单元,其中,
所述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被验证产品信息,及其对应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触发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触发所述授权单元,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所述授权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
在第二个优选的装置实施例中,其中:
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判断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在判断得知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后,触发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
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多个条件或规则相互补充的方式判断被验证产品的真伪,尤其采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以及,进一步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真伪验证的可靠性。特别是,在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的情况下,通过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来判断被验证产品的真伪,还有利于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效、便捷且易于操作的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其它产品真伪验证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联合,能够从各个角度验证产品的真伪,堵住假冒产品的漏洞。这些技术手段带来的技术效果和分析,在本文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图中包含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实施例1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实施例2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实施例1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实施例2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考图1,图1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一个示例。按照图1的指示,该系统包括三个彼此连接的部分,通过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群1,通过移动互联网相互连接的移动终端群2,和为被验证产品设置验证码的设置端3。其中,设置端3通常被组建在产品生产商或经销商处,以便为一个已经生产出来或即将销售的产品设置验证码,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被广泛使用后,设置端3的数量应当有很多。移动终端群2中的移动终端也有很多,例如移动终端21、22,这些移动终端通常分布在经销商处和消费者手里,这样才能方便在产品流通环节验证产品的真伪。产品真伪验证使用或产生的信息主要存储在服务器群1,有一些信息也会存储在移动终端中。随着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规模不同,服务器群1中的网络服务器11、12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它们完全受信息量、功能、所有者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第一网络服务器11作为产品信息服务器,用于存储产品信息记录,该记录与溯源码和防伪码唯一对应;第一网络服务器12作为产品防伪服务器,用于存储产品的防伪信息记录。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服务器群1中的网络服务器11、12是同一个网络服务器,这些差别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或实施。在图1示例系统中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就构成了一套以产品防伪验证为主要目的,并提供产品溯源信息查询功能的一套防伪溯源系统。
按照图2所述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实施例1的指示,首先在某个产品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设置端3设置产品的验证码。具体说,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也就是,在即将出售或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上设置验证码。所述验证码包括具有唯一性的溯源码和唯一性的防伪码。另外,最好也为每个产品生成不同的身份ID,该ID也具有唯一性,以方便目视查看。验证码的唯一性,能够避免现有防伪技术中不能针对单个产品进行防伪,减小能够批量复制仿造溯源码和/或防伪码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中,针对每个被验证产品,它的验证码都对应唯一不重复的溯源码和防伪码,使得验证时可以通过唯一性验证,确定产品的真伪。实际应用中,针对被验证产品生成唯一的防伪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此不赘述。
所述溯源码是明码,即所述溯源码初始目视可见。内容上它通常用数字或字母表示;也可以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溯源码内容上仍然用数字或字母表示,鉴于加密和解密算法十分成熟,此不赘述。形式上,用目视不能直接识别的一维或二维码表示。其中,在本例中使用溯源码内容生成的二维码来表示。
本例中,所述防伪码是被不透明易碎涂层覆盖后的暗码。通过不透明易碎涂层的覆盖,对防伪码进行保密处理,使设置的防伪码初始不可视,也即,使得防伪码只能在覆盖其上的不透明涂层被破坏后才可见,目的是提高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联合防伪效果。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可以设置在被验证产品表面的任何地方,本例中,所述溯源码在不透明易碎涂层上方设置。这样,刮开不透明涂层,利用扫描终端进行防伪鉴定时,能够同时聚焦并扫描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两个码同时进行验证。在另外的例子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设置在产品表面的不同位置,这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
另外,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可以直接设置于被验证产品外包装表面上,或设置于被验证产品本身的表面上,或设置于被验证产品附带的资料上,如说明书等等,只要能在被验证产品端找到即可,至于设置方式、设置位置、设置形式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直接设置或通过标签设置。
在本例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所述“关联关系”是指一个具体的溯源码只与一个具体的防伪码有联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是指这个联系具有唯一性,这样,就可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实施对被验证产品的唯一性验证或联合防伪。
具体说,所述溯源码包括下述信息:唯一性编码,产品特征码。其中,本例中规定溯源码的后6位为产品特征码。所述防伪码也包括唯一性编码,二者的唯一性编码不同,但是却通过一种特殊的生成规则保证内在的关联性。这种特殊生成规则体现了本例中所述的溯源码与防伪码唯一的关联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实现这种特殊规则。无论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采用什么形式设置或展示,它们之间需要具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
本实例中,溯源码与防伪码都是按特定编码规则组合生成,在编码规则中,所有数位按特定的逻辑规则,随机数与基本数并存。如:中间某几位数字采用随机数字,其它位数字由这些随机数字衍生而来。最终,溯源码将编码规则所生成的数字加上一段URL链接生成标准的二维码,而防伪码将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的组合生成标准的一维条码。
上述溯源二维码还有如下特别用途,通过其它普通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对溯源码进行扫描,能够获取到一段查询链接,联网打开该链接后能够获取到服务器端返回的相应的产品溯源信息。
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有了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在防伪产品验证时,按照图2,在步骤S201,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设置在被验证产品表面的特制的防伪溯源标签上的溯源码。然后刮开或破坏不透明易碎涂层,使防伪码完全可视,再用第一移动终端扫描所述防伪码。或者,先刮开不透明易碎涂层使防伪码完全可视后,第一移动终端对溯源码和暴露在外的防伪码同时进行扫描。
在步骤S20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在步骤S203,所述网络服务器首先打开产品信息数据库,然后查找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应的记录,例如,先查找溯源码对应的记录,接着查找防伪码对应的记录,然后判断所述溯源码对应的记录和所述防伪码对应的记录是否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是同一个产品记录,转步骤S205继续操作,否则,转步骤S204继续操作。
如果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应的记录不同,在步骤S204,可以直接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因此,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以及,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使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不能再被造假者使用。
如果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应的记录相同,还要做进一步的判断,即在步骤S205,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则在步骤S207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以及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则在步骤S206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最后在步骤S208结束。
在本例中,确定产品为真后,还可以执行很多操作,例如,设置溯源码和防伪码为真的标志、将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记录到“真码”数据库中,等等。同理,确定产品为假后的操作也可以有多种,例如,设置溯源码和防伪码为假的标志、将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记录到“假码”数据库中,等等。
步骤S207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就是建立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和第一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使其成为后续能够使用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查询信息的合法终端。更进一步也可以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其它条件为其设置基于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信息操作权限,例如,维护数据库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相关信息的权限。例如,如果该第一移动终端是生产商的移动终端,可以为其设置增加、删除和查询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相关信息的权限;如果该第一移动终端是消费的移动终端,可以为其设置查询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相关信息的权限,甚至设置优先的查询次数,等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先登记,以及系统管理员级别的移动终端的授权,设置对于第一移动终端操作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相关信息的权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7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之前,还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已经授权的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当这个数量超过规定的数值,例如5,则不再为该第一移动终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否则就设置对其的授权。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能够操作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相关信息的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使产品真伪验证更具可靠性和可控性。在一个改进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7,还判断该第一移动终端的级别,以进一步判断在该级别,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已经授权的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数值,如果未超过,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否则拒绝设置授权。鉴于涉及级别和数量的授权操作容易实现,此不再赘述。
在基于实施例1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步骤S207,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这样有利于实现更多有益功能,例如,“抽奖”功能。具体可以在步骤S207,将首次扫描防伪码的移动终端信息,如移动号码或SIM卡号等发送到一个网络服务器,依据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管理记录,在该记录满足条件时,如本移动终端首次扫描防伪码,即可参与抽奖,对移动终端反馈某些奖励,例如移动终端充值,这样有利于产品真伪的验证者及时扫描所述防伪码,以尽快无效所述溯源码,杜绝产品假冒。
同样,步骤S204或步骤S206确定被验证产品为假后,可以显示产品为“假”的信息,以及显示防伪码无效,还可以发送产品的验证结果数据到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和/或其它指定移动终端等,进行假冒产品举报。等等。
所述步骤S204与步骤S206相同的操作是,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以及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不同的操作是,步骤S206还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这个不同源于这两个步骤的判断基础不同,但是,相同的操作可以合并到一个步骤实现,鉴于合并的流程极其容易实现,此不再赘述。
在产品流通过程中,会发生防伪码被多次合法扫描的情况,在基于实施例1的实施例2中,增加了处理这种情况的步骤,如图3所示。也即,在图1所示实施例1的步骤S205和步骤S206之间,增加了步骤S301和步骤S302。这样,如果在步骤S205判断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就要在步骤S301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则在步骤S302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然后转到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否则,转步骤S206,执行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的操作。
在实施例2中,所述步骤S207与步骤S302相同的操作是,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以及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不同的操作是,步骤S207还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同样,这个不同也是源于这两个步骤的判断基础不同,但是,相同的操作可以合并到一个步骤实现,鉴于合并的流程极其容易实现,此不再赘述。
实际中还有许多其它条件用于判断被验证产品是否为假,因此,作为判断手段的补充,或者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更加完善,在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其它条件判断步骤。以基于上述实施例2的实施例3为例,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即步骤S203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然后转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如果对应,继续执行步骤S203,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
也就是说,当得知所述防伪码在数据库中没有某一产品记录与其对应时,可以确定该防伪码对应的产品为假,这样,对应的溯源码也应当是无效的。因此,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以阻止造假行为。
更进一步,在基于所述实施例3的实施例4中,还可以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然后转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通过所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可知,如果任何一个判断步骤能够得知被验证产品为假,则无需再执行其它的判断步骤,由此,能够提高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执行效率;如果全部判断步骤执行完毕能够得知被验证产品为真,显然能够提高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判断被验证产品的真伪必须查询产品信息数据库,但是,如果溯源码和防伪码本身由于造假而不符合编码规则等要求,就应当不用查询产品信息数据库即可得知。因此,可以以上述实施例1-4为基础,进一步增加下述判断步骤,构成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
利于,在以实施例4为基础的实施例5中,增加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如果不符合,至少说明防伪码对应的溯源码是错误的,因此,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
具体的方案是:在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然后转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这里所述特征规则,可以是溯源码和防伪码的编码规则,如前所述,编码标准中,所有数位按特定的逻辑规则,随机数与规则数并存。如:中间某几位数字采用随机数字,其它位数字由这些随机数字衍生而来,如果所述防伪码的构成不符合上述规定,无论所述溯源码是否符合规则,它都是无效的。另外,所述特征规则也可以是其它加密规则,例如,将符合编码标准的溯源码和/或防伪码,用另外的任意加密算法重新运算后形成加密的溯源码和/或防伪码,因此,特征规则就是所述加密算法。鉴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极其容易实现所述特征规则,此不再赘述。
在基于实施例5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6中,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之间,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然后转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实施例6中,也可以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之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然后转步骤S208结束本次操作;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
在实施例6中,如果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不符合设置条件,可以直接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
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的实施例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中还包含有具有唯一关联关系的特征位,通过特征位之间的唯一关联关系,也能够判断被验证产品的真伪。本例所述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本质上是判断所述特征位的内容是否具有唯一的关联关系。本例中,所述唯一关联关系是指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相等。
需要指出,这个关联关系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是不同的,但是其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确是显而易见容易实现的。例如,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溯源码和防伪码都用数字表示,但是溯源码后5位数字加上一个特定的数值,例如加1后等于防伪码后5位的数值,这说明,所述溯源码“数值”和防伪码“数值”具有的唯一对应关系,可以用来验证产品的唯一性。由此可以看出,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特征位的特定关联关系可以随机设置,“相等”是最简单的关联关系。这样非常有利于不同批次产品的唯一性或防伪验证,只要在溯源码中增加所述特定关系的说明或指示,就可以通过判断所述溯源码的特征位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这种关系,得知被验证产品的真伪,从而进一步增加产品防伪的可靠性,也会增加为非法产品制造合法标识的难度。
在不同的例子中,根据需要,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下述任意组合的数据:真伪标识和所述被验证产品特征码,和/或溯源码、防伪码,和/或扫描图片和/时间、地点(如GPS定位坐标)数据,等等。利用上述信息,能够从不同角度验证产品的真伪,以及追查假冒产品。
在上述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由于防伪查询在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因此,既不能限制执行查询操作的移动终端,以使产品真伪验证操作具有便利性,同时,又要限制执行查询操作的移动终端,避免产品真伪验证操作的随意性,从而增加产品真伪验证的可靠性。传统方法采用在网络服务器中登记移动终端的手段实现上述要求,但是这样仍然限制了执行查询操作的移动终端,并且对产品真伪验证操作便利性的提高非常有限,而且难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合法性和不断累积的无效移动终端数据。例如:流通环节执行查询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数量都是不确定的,无论移动终端即时登记还是预先登记,都会导致产品真伪验证操作的随意性和无效移动终端数据的泛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下述步骤解决该问题:
首先,第一移动终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申请,所述网络服务器根据该申请,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否则,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拒绝设置授权的信息。
在另一个例子中,网络服务器还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授权的移动终端的数量,来决定是否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另外,网络服务器还可以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次数,当它申请授权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超过预先设置的数量,例如5,说明该第一移动终端能够授权的次数已经用尽,不再对当前的第二移动终端授权,或者,删除最早的授权终端数据后,再对当前的第二移动终端授权。等等。
在上述例子中,第一移动终端是可以预先设置的合法终端,它通常是生产商或经销商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首次扫描防伪码的终端,或者是被首次扫描防伪码的移动终端授权的移动终端,这些移动终端的数量很有限,而且可以通过它的级别,决定可以给予的授权次数,以此提高产品真伪验证的可靠性。对于流通环节任意的消费者移动终端来说,能够获得授权的移动终端数量很有限,且有针对性,因此,能够较好解决现有方法中,产品真伪验证操作的随意性和无效移动终端数据泛滥的技术问题。
在上面的所有例子中,如果确定被验证产品为假,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各种操作,例如前述的发送举报“假冒”的信息,实际中也可以实现更多的操作,例如,建立“黑名单”数据库。同理,如果确定被验证产品为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各种操作,例如“广告投放”,等等。
更进一步,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加更多或不同或不同组合的功能。例如,如果防伪码已经被扫描鉴定过,则此时防伪码和对应的溯源码将被自动无效,以后如果发现有再次对同一溯源码和防伪码进行鉴定的行为,则说明很有可能该组溯源码和防伪码在市面上已被伪造,所对应的商品极有可能为假。系统将会提示用户该组溯源码和防伪码已经被鉴定过,谨防假冒等信息。这样,将大大增加造假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产品真伪验证的可靠性。
需要指出,网络服务器用于判断被验证产品是否为真或为假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条件或规则按照一定顺序结合得到,尤其是参考了上述实施例给出的判断条件或规则,能够取得多种不同程度的验证产品真伪的可靠性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实现这些方法,此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实施例1框图。图4所示验证产品真伪的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M13、第一移动终端M12和标识设置器M11,其中:
所述标识设置器M11,在被验证产品M14的表面上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包括扫描处理器M123、显示处理器M122和控制或指示扫描处理器M123、显示处理器M122的操作处理器M121。在操作处理器M121的控制下,显示处理器M122用于显示产品真伪信息以及产品信息,而扫描处理器M123,用于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以及通过操作处理器M121以及其它单元,例如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M13,包括任务分配单元M131、以及接受其指令的数据操作单元M132和与数据操作单元M132连接的数据库单元M133,以及接受任务分配单元M131指令的第一判断处理单元M134,与第一判断处理单元M134连接的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和与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连接的授权单元M136,其中,
所述数据库单元M133,用于存储被验证产品信息,及其对应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任务分配单元M131,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接收单元(图中未绘出)接收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指令所述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M134,根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具体的判断操作,通过数据操作单元M132利用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查询数据库单元M133得到的信息完成。如果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没有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通过数据操作单元M132得到查询结果),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向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发送触发信息,触发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
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M134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以及触发所述授权单元;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所述授权单元M136,在接收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的触发信息后,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
本系统实施例1的其它技术细节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部分。
图5是本发明所述系统实施例2框图。
图5所示系统实施例以图4所示系统实施例为基础,具体区别是:所述网络服务器M1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连接的第三判断处理单元M137,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M135在判断得知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后,不执行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的操作,而是触发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M137;其中:
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M137,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则通过网络服务器M13的信号发射单元(图中未绘出),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M12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本系统实施例2的其它技术细节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部分。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保存于一计算机可读取保存介质中。所述的保存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具有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都是按特定编码规则组合生成,且所述溯源码将编码规则所生成的数字加上一段URL连接生成标准的二维码;在所述方法中:
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否则,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其中,如果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还要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前,还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之间,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或者,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之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是否符合设置条件,如果不符合,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符合特征规则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的特征位不符合设置条件,则,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针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申请;
所述网络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二移动终端的授权,否则,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拒绝设置授权的信息。
8.验证产品真伪的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和标识设置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设置器,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都是按特定编码规则组合生成,且所述溯源码将编码规则所生成的数字加上一段URL连接生成标准的二维码;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扫描处理器,用于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以及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单元、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第二判断处理单元和授权单元,其中,
所述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被验证产品信息,及其对应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否则,触发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单元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触发所述授权单元,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所述授权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
其中,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判断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在判断得知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后,触发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
所述第三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处理单元的触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CN201310034520.XA 2013-01-30 2013-01-30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3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4520.XA CN103093365B (zh) 2013-01-30 2013-01-30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4520.XA CN103093365B (zh) 2013-01-30 2013-01-30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3365A CN103093365A (zh) 2013-05-08
CN103093365B true CN103093365B (zh) 2016-07-06

Family

ID=4820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45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3365B (zh) 2013-01-30 2013-01-30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3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1267A (zh) * 2014-06-25 2014-10-08 上海征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追踪防伪方法及其追踪防伪系统
CN104318447B (zh) * 2014-10-22 2017-12-29 龚小林 防伪认证方法及装置
US10789601B2 (en) * 2014-11-19 2020-09-29 TESI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authenticity of branded goods
CN105095704A (zh) * 2014-12-09 2015-11-25 段义生 基于多重动态认证的身份识别方法
CN104574170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北京慧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码图的设置方法、购买行为自动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715382A (zh) * 2015-03-23 2015-06-17 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防伪方法
CN104700284A (zh) * 2015-04-03 2015-06-10 周勇 一种商品身份监测防伪方法
CN104820856A (zh) * 2015-04-23 2015-08-05 汉广瑞丰包装(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层结构防伪标签的包装纸箱防拆溯源方法
CN105096143A (zh) * 2015-08-11 2015-11-25 成都华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服务器及智能终端
CN105719148A (zh) * 2016-01-26 2016-06-29 陈伟钿 一种通过二次校验对产品进行防伪的方法
CN114119039A (zh) * 2016-04-14 2022-03-01 北京安讯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双层防伪码的产品及产品溯源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997539A (zh) * 2017-03-15 2017-08-01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双码防伪方法、服务器及双码防伪系统
CN107086995A (zh) * 2017-04-01 2017-08-22 管建智 防伪标签、商品防伪方法、终端、平台及系统
CN111311268A (zh) * 2018-11-26 2020-06-19 深圳市节点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防伪码生成与验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7968B (zh) * 2019-10-11 2021-03-16 杭州珐珞斯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的耗材和配件的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1429160A (zh) * 2020-04-09 2020-07-17 李梦宇 一种相互验证的溯源防伪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710A (zh) * 2011-08-15 2012-03-21 王志刚 一种真伪验证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6765U (zh) * 2010-07-24 2011-01-19 包宋德 基于二维条码的酒类防伪追溯系统
CN101944187B (zh) * 2010-09-07 2014-04-02 龚湘明 二维微型编码及其处理方法、装置
CN202838359U (zh) * 2012-02-11 2013-03-27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视频标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710A (zh) * 2011-08-15 2012-03-21 王志刚 一种真伪验证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3365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3365B (zh) 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77467B (zh) 一种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68660B (zh) 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
CN105024824B (zh) 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可信标签的生成与验证方法及系统
US8606716B2 (en) Product protection identifier for checking the authenticity of products
CN112165382B (zh) 软件授权方法、装置、授权服务端及终端设备
CN106452721A (zh) 一种基于标识公钥的智能设备指令鉴别方法及系统
CN104156862A (zh)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二维码防伪防窜货查询系统和方法
CN104951943A (zh) 一种基于随机明暗码关联查验的防伪方法
CN104392260A (zh) 一种基于附加信息的二维码防伪方法
CN104424579B (zh) 一种防伪追溯管理系统
CN103368916A (zh) 基于硬件信息的计算机终端可信证明生成技术
JP623072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情報セキュリティの確保用システムアーキテクチャ及び方法
CN109522988B (zh) 产品防伪电子标签信息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03530785A (zh) 一种基于nfc功能的双重防伪系统与方法
CN10934786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用户数据鉴权存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34985A (zh) 一种利用动态码进行手机防伪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8349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51543B2 (en) Securing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360008B (zh) 产品防伪认证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10781526A (zh) 数字奖章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511030A (zh) 防伪验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9248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4375B (zh) 一种基于零水印的大数据产权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0858803B (zh) 认证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ang Zhig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