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2305A -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2305A
CN103092305A CN2011103405985A CN201110340598A CN103092305A CN 103092305 A CN103092305 A CN 103092305A CN 2011103405985 A CN2011103405985 A CN 2011103405985A CN 201110340598 A CN201110340598 A CN 201110340598A CN 103092305 A CN103092305 A CN 103092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isposal system
shared device
supply status
switching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05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2305B (zh
Inventor
柯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405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2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2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2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2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2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及便携终端,可以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混合系统架构的便携终端,是在现有仅有一个系统的PC基础上,嵌入其它至少一个系统的PC。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融合工作,发挥各自优势。现有常见的混合系统架构的便携终端通常集成了一个主系统(例如,X86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一个从系统(例如,ARM系统,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主系统和从系统之间可以共用共享设备,例如,显示屏、键盘、鼠标、摄像头、无线模块等。
现有技术中双系统便携终端通常通过切换器对共享设备进行共享,并且为了节省电源,设置一个电源开关用以控制共享设备的电源,上述切换器的切换过程和电源开关的供电过程通常通由从系统进行控制。以共享设备为摄像头为例,在初始开机时,摄像头属于从系统,其软件层面上的缺省电源状态为OFF(关闭),即从系统控制实际电源不为摄像头供电,当将从系统与主系统组成双系统工作时,由于主系统对摄像头的缺省电源状态设置为ON(开启),因此主系统在软件层面上认为摄像头已经开启,但硬件层面上摄像头并未开启。此时,当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在主系统调用摄像头时,应用程序由于检测不到摄像头而出现报错信息,只有用户通过热键手动开启摄像头,主系统才能对摄像头进行使用,因此降低了共享设备的使用同步性,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以解决现有双系统便携终端在进行共享设备切换过程中,难以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进行同步,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的便携终端内,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优选的,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之后,还包括:
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
获得一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的生成方式为:
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的生成方式为:
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分离时,产生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一种便携终端,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便携终端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优选的,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切换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一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为具有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为具有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共享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端口,所第二设备具有第二端口,还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第二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分离时,产生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优选的,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形成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数据通道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一种电子设备,具有第二处理系统、共享设备、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是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其中,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共享设备能够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电源状态和第二电源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命令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一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形成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将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与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针对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优选的,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由于将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了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所以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交给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时,不会出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能够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6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3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和电子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的便携终端内,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可以是一集成了独立操作系统的板卡(含第二处理单元,比如ARM处理器),也可称为PAD设备(下文简称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可以是包括主机(含第一处理单元,比如X86处理器)和显示屏的设备,也可称为BASE设备(下文简称第一设备)。
PAD设备可以通过BASE设备上设置的插槽,插入该插槽中,与BASE设备结合为双系统的便携终端。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1: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本步骤中,当第二设备插入第一设备上的插槽,与第一设备相连时,可以产生第一切换命令。所述共享设备可以是摄像头等设备。
本步骤的目的在于,当PAD等第二设备插入BASE等第一设备时,将共享设备的控制权切换给第一设备。
S102: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本步骤中,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是第一系统在软件层面所判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当第一系统在软件层面所判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时,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的实际电源状态,此时可能是开启也可能是关闭;当第一系统在软件层面所判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时,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的实际电源状态,此时也可能是开启也可能是关闭。
S103: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时,就将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为开启;当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时,就保持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为开启;当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时,就将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为关闭;当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时,就保持所述共享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为关闭。
S1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了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所以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交给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时,不会出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能够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图2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201: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第一切换命令;
S202:获得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S203: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
S2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时,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
S205: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的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为开启,以使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相一致,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图3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301: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第一切换命令;
S302:获得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S303: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
S3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时,保持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
S305: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的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保持为开启,以使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开启相一致,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图4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401: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第一切换命令;
S402:获得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S403: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
S4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时,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
S405: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实际电源状态为开启的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为关闭,以使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相一致,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图5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5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501: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第一切换命令;
S502:获得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S503: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
S5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时,保持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
S505: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实际电源状态为关闭的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保持为关闭,以使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关闭相一致,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实际应用中,当第二设备(如PAD)与第一设备(如BASE)分离时,为了更方便的将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控制为与所述第二设备在软件层面确定的该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还可以将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缓存,当接收到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的切换命令时,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具体参见下面的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的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实施例6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601: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分离时,产生第二切换命令;
S602:获得所述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S603: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S604: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二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了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所以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交给所述第二处理系统时,不会出现第二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能够保证第二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便携终端。所述便携终端包括第一处理系统(如BASE中的X86架构的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如PAD中的ARM架构的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如摄像头),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图7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1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所述便携终端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70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704,用于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了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所以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交给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时,不会出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能够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图8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2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
缓存单元801,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二切换命令获取单元802,用于获得一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此时,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703,还可用于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可以为具有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可以为具有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共享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端口,所第二设备具有第二端口。
图9为本申请的便携终端实施例3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901,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第二切换命令产生单元902,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分离时,产生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形成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701,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702,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703,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数据通道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PAD等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处理系统、共享设备、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是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图10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1001,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其中,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共享设备能够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电源状态和第二电源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命令获得单元1002,用于获得一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100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形成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1004,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将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与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1005,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针对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图11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缓存单元1101,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设置成了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相同的电源状态,所以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交给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时,不会出现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能够保证第一处理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与所述共享设备的实际电源状态相同,保证对共享设备的供电状态在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同步,不必单独调节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的便携终端内,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之后,还包括:
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一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的生成方式为:
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的生成方式为:
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分离时,产生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5.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系统、第二处理系统和共享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一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不同的第二电源状态,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共享设备具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和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便携终端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一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切换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得一第二切换命令,所述第二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处理系统;
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缓存的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为具有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为具有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共享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端口,所第二设备具有第二端口,还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
第二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分离时,产生所述第二切换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形成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获取单元,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所述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数据通道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处理系统、共享设备、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具有所述共享设备的第三电源状态和与所述第三电源状态不同的第四电源状态,所述第三电源状态是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四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切换命令产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产生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其中,当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相连时所述共享设备能够被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电源状态和第二电源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被供电的电源状态,所述第二电源状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确定所述共享设备不被供电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命令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一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所述第一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将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一处理系统;
第一处理系统电源状态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形成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获得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共享设备电源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将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为与所述获得的所述第一处理系统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第一切换指令响应单元,当所述第二处理系统针对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控制完成时,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将所述共享设备从与所述第二处理系统相连,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处理系统享有对所述共享设备的控制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第二处理系统当前所确定的所述共享设备的电源状态。
CN201110340598.5A 2011-11-01 2011-11-01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Active CN103092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0598.5A CN103092305B (zh) 2011-11-01 2011-11-01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0598.5A CN103092305B (zh) 2011-11-01 2011-11-01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2305A true CN103092305A (zh) 2013-05-08
CN103092305B CN103092305B (zh) 2015-09-23

Family

ID=48204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0598.5A Active CN103092305B (zh) 2011-11-01 2011-11-01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23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4793A1 (zh) * 2013-06-04 2014-12-1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能够运行两种操作系统的装置中使用共享设备的方法
CN110275576A (zh) * 2019-05-29 2019-09-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15080125A (zh) * 2021-03-12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用硬件调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285A (zh) * 2004-12-31 2006-08-30 钟巨航 具有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47043A (zh) * 2009-03-25 2010-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53079A (zh) * 2009-03-31 2010-10-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硬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及其信息输入方法
CN102207926A (zh) * 2010-03-30 2011-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及实现计算机间耦合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285A (zh) * 2004-12-31 2006-08-30 钟巨航 具有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47043A (zh) * 2009-03-25 2010-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53079A (zh) * 2009-03-31 2010-10-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硬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及其信息输入方法
CN102207926A (zh) * 2010-03-30 2011-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及实现计算机间耦合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4793A1 (zh) * 2013-06-04 2014-12-1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能够运行两种操作系统的装置中使用共享设备的方法
US9459937B2 (en) 2013-06-04 2016-10-04 China Unionpay Co., Ltd. Method for using shared device in apparatus capable of operating two operating systems
CN110275576A (zh) * 2019-05-29 2019-09-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10275576B (zh) * 2019-05-29 2023-06-1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15080125A (zh) * 2021-03-12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用硬件调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2305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3413B1 (ko) 콘텐트 표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572578B (zh) 电视屏幕显示移动终端画面的方法及传屏系统
CN10655729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44810B (zh) 终端、电子设备、同步显示系统和方法
CN105426145B (zh) 一种手机屏幕投射到计算机类终端的方法
CN103559055B (zh) 一种应用于Android平台的启动活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95567B (zh) 一种双系统智能交互一体机及其双系统切换实现方法
CN207399423U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视频处理装置
CN202995143U (zh) 眼镜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2063281B (zh) 快速切换窗口布局方法及快速切换窗口布局系统
CN104093220B (zh) 一种双系统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5100870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298491B (zh) 嵌入式图形界面系统及其图像生成方法
CN104679467A (zh)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069079U (zh) 多功能led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03677719A (zh) 一种拼接墙显示方法
CN103092305A (zh) 共享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CN110109635A (zh) 投屏显示桌、投屏显示方法、装置、控制器、设备和介质
CN108733437A (zh) 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CN103369010B (zh) 共享演播方法及其系统
CN106775532A (zh) 显示屏拓展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231537B (zh) 一种画中画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7121317A1 (zh) 多屏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和保护套
CN105635831A (zh) 一种演示文档的操作方法和系统及控制装置、演示装置
CN102572063B (zh) 系统状态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