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1240B -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1240B CN103091240B CN201310012146.3A CN201310012146A CN103091240B CN 103091240 B CN103091240 B CN 103091240B CN 201310012146 A CN201310012146 A CN 201310012146A CN 103091240 B CN103091240 B CN 1030912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gatherer
- earthenware
- splash erosion
- spla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测定仪包括收集器、承土器和集水器,所述的收集器为无顶面的方形容器,方形容器内部空间用井字状挡板分隔成9个方格,中心方格不设底部,中心方格中安装承土器;8个周围方格不能漏水,且均与集水器连接,承土器还可以安装在坡度调节器。所述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为:用承土器取原状土样;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中心方格或坡度调节器上;在收集器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在雨滴击溅测定过程中将收集器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导入集水器中;将集水器中的泥水样过滤烘干,计算各方向的溅蚀量及总溅蚀量。本申请溅蚀测定仪可用于长期监测野外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溅蚀量,也可测定不同土样在各种坡度条件下、向不同方向的溅蚀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雨滴击溅侵蚀量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溅蚀是雨滴打击地表、击碎表层土壤颗粒、被击碎的土粒四散的过程。溅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发生在任何裸露地表。溅蚀量的测定是土壤侵蚀规律研究中必不可少内容之一,土壤溅蚀量是土壤侵蚀模型建立中的关键参数,因此,溅蚀量的测定对研究水蚀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溅蚀量的测定多采用溅蚀盘进行测定,无法测定不同坡度条件下、向各个方向的溅蚀量,而且溅蚀盘在布设中土壤结构容易破坏,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承土器和集水器,所述的收集器为无顶面的方形容器,方形容器内部空间用井字状挡板分隔成9个方格,中心方格不设底部,中心方格中安装承土器;8个周围方格均连接有集水器。
所述的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坡度调节器,所述中心方格的四角均安装坡度调节器,承土器安装在坡度调节器上。
所述承土器由方形框架、顶盖和底盖组成,所述方形框架上方设有顶盖,下方设有底盖,底盖上设有网眼;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形状与中心方格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坡度调节器由带有丝扣的支撑杆和螺母组成,螺杆固定在中心方格的四角,在承土器四个底角设置圆环,圆环套入支撑杆,并用螺母固定,通过调节支撑杆上的螺母,设定承土器的倾斜角度。
所述集水器为能够承接泥水的可密封的容器,集水器通过塑料软管分别与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连接。
所述的收集器的尺寸、挡板的高度以及承土器的高度以保证从承土器中溅出来的土壤颗粒全部落到收集器中的周围方格为准。
所述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盘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中心方格中,去掉顶盖;
(4)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5)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6)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7)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8)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所述的包括坡度调节器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盘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坡度调节器安装在收集器中心方格的四角;
(4)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坡度调节器上,调节坡度调节器上的螺母,使承土器与水平面成设定的角度,去掉顶盖;
(5)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6)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6)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7)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8)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所述的溅蚀测定仪的应用,用于野外各种地形条件下长期监测不同地类的溅蚀量,以及测定不同土样在各种坡度条件下、向不同方向的溅蚀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可适用于在野外各种地形条件下长期监测不同地类的溅蚀量,可用于溅蚀监测与评价;本发明还可以在室内通过人工降雨试验,测定不同土样在各种坡度、向各方向的溅蚀量,还可以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各类土壤样品的溅蚀量,可用于研究和评价土壤的抗蚀性;本仪器使用简单,安装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坡度调节器、3-承土器、4-底盖、5-收集器、6-软管、7-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承土器和集水器,所述的收集器为无顶面的方形容器,方形容器内部空间用井字状挡板分隔成9个方格,中心方格不设底部,中心方格中安装承土器;8个周围方格均连接有集水器。
所述承土器由方形框架、顶盖和底盖组成,所述方形框架上方设有顶盖,下方设有底盖,底盖上设有网眼;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形状与中心方格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承土器尺寸可为150mm150mm×60mm。
所述集水器为能够承接泥水的可密封的容器,集水器通过塑料软管分别与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连接,用于容纳从收集器中随雨水一起流出的被溅蚀的土壤颗粒。
所述的溅蚀测定仪还包括坡度调节器,所述坡度调节器共4个,分别固定在收集器中心空格的底部,用于支撑承土器,并调节承土器的倾斜坡度,坡度的调节是通过旋转其上的螺母实现的。
所述坡度调节器由带有丝扣的支撑杆和螺母组成,螺杆固定在中心方格的四角,在承土器四个底角设置圆环,圆环套入支撑杆,并用螺母固定,通过调节支撑杆上的螺母,设定承土器的倾斜角度。
所述收集器可为边长是950mm、深400mm的方形容器,内部可用100mm宽的铁板作为挡板分成9个方格,周围的8个方格分别收集从承土器中向8个方向飞出的溅蚀量,最中间的方格没有底,四角安装有坡度调节器,用于安装承土器。
所述的不需要坡度调节器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盘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中心方格中,去掉顶盖;
(4)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5)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6)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7)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8)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所述的包括坡度调节器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盘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坡度调节器安装在收集器中心方格的四角;
(4)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坡度调节器上,调节坡度调节器上的螺母,使承土器与水平面成设定的角度,去掉顶盖;
(5)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6)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6)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7)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8)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在需要测定的样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用承土盘取样原状土样,取土过程中本表层土壤的结构不能被破坏;取原状土样时,先将去掉顶盖和底盖的承土器放在地表,用土铲沿承土器外框将框外的土壤去除,并将承土器缓慢压入土层,使原状土充满整个承土器,盖上顶盖;用较大的土铲将承土器从土壤中挖出,将多余的土壤切除后用带有网眼的底盖将承土器底面兜住,用胶带捆绑整个承土器后带回室内进行试验,或直接在野外进行试验。
如果将承土器直接安装在地表,并将收集器安装在承土器上,该发明就可以用于野外溅蚀的长期监测,每次降雨后将收集器带回室内分析,便可得到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样地的溅蚀量。
本申请中的溅蚀测定仪可用于野外各种地形条件下长期监测不同地类的溅蚀量,以及测定不同土样在各种坡度条件下、向不同方向的溅蚀量。
Claims (7)
1.一种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承土器和集水器,所述的收集器为无顶面的方形容器,方形容器内部空间用井字状挡板分隔成9个方格,中心方格不设底部,中心方格中安装承土器;8个周围方格均连接有集水器;
所述承土器由方形框架、顶盖和底盖组成,所述方形框架上方设有顶盖,下方设有底盖,底盖上设有网眼;所述的方形框架的形状与中心方格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器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中心方格中,去掉顶盖;
(4)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5)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6)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7)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8)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坡度调节器,所述中心方格的四角均安装坡度调节器,承土器安装在所述坡度调节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调节器由带有丝扣的支撑杆和螺母组成,螺杆固定在中心方格的四角,在承土器四个底角设置圆环,圆环套入支撑杆,并用螺母固定,通过调节支撑杆上的螺母,设定承土器的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为能够承接泥水的可密封的容器,集水器通过塑料软管分别与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溅蚀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器的尺寸、挡板的高度以及承土器的高度以保证从承土器中溅出来的土壤颗粒全部落到收集器中的周围方格为准。
6.如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溅蚀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需要测定的样地,用承土器取原状土样;
(2)将收集器、集水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干燥;
(3)坡度调节器安装在收集器中心方格的四角;
(4)将装有原状土的承土器安装在坡度调节器上,调节坡度调节器上的螺母,使承土器与水平面成设定的角度,去掉顶盖;
(5)在收集器的8个周围方格中加入适量清水,以防止溅入收集器中的土粒再次被溅起;
(6)采用人工降雨或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进行雨滴击溅试验;
(7)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器各周围方格内的雨水和土壤颗粒全部导入每个周围方格所对应的集水器中;
(8)将每个集水器中的泥水过滤、烘干、称重,得出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溅蚀量;
(9)每个周围方格中收集的泥沙量为该周围方格所代表方向的溅蚀量,每个周围方格收集的泥沙量之和为总溅蚀量。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溅蚀测定仪的应用,其用于野外各种地形条件下长期监测不同地类的溅蚀量,以及测定不同土样在各种坡度条件下、向不同方向的溅蚀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12146.3A CN103091240B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12146.3A CN103091240B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1240A CN103091240A (zh) | 2013-05-08 |
CN103091240B true CN103091240B (zh) | 2016-04-06 |
Family
ID=4820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121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1240B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912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4821B (zh) * | 2013-11-18 | 2015-12-02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土壤溅蚀测定仪器及测定方法 |
CN104502259B (zh) * | 2014-12-17 | 2017-12-15 | 榆林学院 | 一种风蚀、水蚀及耦合侵蚀下土体抗蚀性的评价仪器 |
CN104819927B (zh) * | 2015-04-08 | 2017-06-23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降雨侵蚀过程测定仪器及其测定方法 |
CN105738275B (zh) * | 2016-05-01 | 2018-11-20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土质边坡在侵蚀剥落情况下抗侵蚀性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CN113063694B (zh) * | 2021-03-22 | 2022-05-31 | 贵州大学 | 一种工程开挖边坡土壤溅蚀特征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470333A1 (en) * | 2001-12-20 | 2003-07-03 | Arcaid International Limited | Percolation test apparatus |
CN201268308Y (zh) * | 2008-07-08 | 2009-07-08 | 宜昌市夷陵区农机技术鉴定推广站 | 双轨软索坡地运输系统 |
CN202502030U (zh) * | 2012-04-01 | 2012-10-24 | 卢波 | 试验室路面水流性能检测试验工作平台 |
CN102749272A (zh) * | 2012-06-25 | 2012-10-24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测量雨滴击溅对土壤颗粒分选性的方法 |
-
2013
- 2013-01-14 CN CN201310012146.3A patent/CN1030912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1240A (zh)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91240B (zh) | 溅蚀测定仪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
Seibert et al. | Effects of wildfire on catchment runoff response: a modelling approach to detect changes in snow-dominated forested catchments | |
CN204945001U (zh) | 一种室内模拟降雨入渗的试验装置 | |
Gee et al. | Passive wick fluxmeters: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field applications | |
CN106706475B (zh) | 一种原位降雨入渗和径流分配测量系统和方法 | |
Arnalds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aeolian transport rates of volcanic soils in Iceland | |
CN101246094A (zh) | 自流式农田地下淋溶液收集装置 | |
CN106908582A (zh) | 边坡生态修复模拟装置 | |
CN106645639B (zh) | 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及方法 | |
KR101563660B1 (ko) | 농경지 토사유출 모니터링을 위한 토사 채집장치 | |
CN107589030B (zh) | 一种野外河岸原位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 |
CN107703045B (zh) | 海绵城市绿地雨水收集能力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 | |
Zhan et al. | 11 years of evapotranspiration cover performance at the AA leach pad at Barrick Goldstrike Mines | |
CN103594020B (zh) | 一种检测喀斯特坡面产流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 |
Degueurce et al. | On the value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for monitoring leachate injection in solid state anaerobic digestion plants at farm scale | |
Nielsen et al. | Field-scale monitoring of urban green area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 |
CN110542585B (zh) | 一种放置式湿地土壤水采集、监测装置及应用方法 | |
CN109425722A (zh) | 一种坡地径流与侵蚀水槽实验装置 | |
CN105717276A (zh) | 田块尺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
CN101261262B (zh) | 土壤淋溶原位检测方法 | |
CN108593889A (zh) | 移动式压砂砾石淋溶液元素迁移自动收集监测装置 | |
CN205063016U (zh) | 一种简易式坡面径流泥沙与壤中流收集装置 | |
Mitchell et al. |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instrumentation for analyzing solut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for quantifying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watersheds | |
CN207396285U (zh) | 海绵城市绿地雨水收集能力分析系统 | |
Shokrana et al. |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ZWQM2-P model to simulate phosphorus loss in a clay loam soil in Michiga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