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0267A -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0267A
CN103090267A CN2012105340706A CN201210534070A CN103090267A CN 103090267 A CN103090267 A CN 103090267A CN 2012105340706 A CN2012105340706 A CN 2012105340706A CN 201210534070 A CN201210534070 A CN 201210534070A CN 103090267 A CN103090267 A CN 103090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rotuberance
display unit
backlight modul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40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0267B (zh
Inventor
范植顺
朱孟成
刘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90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0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0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0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14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laris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背光源及框架结构。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围绕导光板设置的框架结构包含边框构件、至少一第一凸部及至少一第二凸部。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布。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第二方向往内延伸。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并沿第一方向往内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本发明可同时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宽度及厚度,并可避免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或光学板由于粘力不足而彼此脱离。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液晶显示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同时达到宽度及厚度缩减效果的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及平板电脑(Tablet PC)等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使用愈来愈普及。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容易握拿及携带方便起见,设计者即需设法进一步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宽度及厚度,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般而言,手持式电子装置大多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作为显示装置,因此,若要达到消费者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宽度及厚度的需求,设计者必须对于其采用的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结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结构可采用非下沉式设计或下沉式设计。
然而,无论目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结构所采用的是非下沉式设计或下沉式设计,均仅能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宽度或是仅能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厚度,仍无法达到同时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宽度及厚度的效果,故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当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结构采用下沉式设计时,由于位于背光模块上方的胶带与显示面板粘贴的宽度相当小,导致胶带所提供的粘力较弱,因而造成背光模块容易与显示面板或下偏光板彼此脱离,急需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有导光板、背光源及框架结构。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框架结构围绕导光板设置。框架结构包含有边框构件、至少一第一凸部及至少一第二凸部。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布。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第二方向往内延伸。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并沿第一方向往内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在第一方向上邻近第二凸部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邻近第一凸部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源在第一方向上设置于第二凸部与导光板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凸部的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凸部的第二厚度。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相连且第一边框上的第一凸部与第二边框上的第二凸部相连,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形成阶梯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供一显示装置使用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含有边框构件、至少一第一凸部及至少一第二凸部。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布。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第二方向往内延伸。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并沿第一方向往内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有显示面板、光学板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有导光板、背光源及框架结构,其上依序设置光学板及显示面板。框架结构包含有边框构件、至少一第一凸部及至少一第二凸部。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布。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第二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的下方。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且沿第一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2及图3是分别绘示图1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水平的X-X’方向的剖视图以及沿着垂直的Y-Y’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绘示框架结构中的高度不同的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相连时所形成的类似阶梯状的结构;
图5则是绘示显示装置中的外壳、显示面板、光学板、导光板、背光源及框架结构等主要元件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
M:                  手持式电子装置
3:                  显示装置
X-X’、Y-Y’、Z-Z’:方向
30:                 显示面板
32:                 光学板
34:                 背光模块
340:                导光板
342:                背光源
344:                框架结构
AA:                 可视区域
344B:               第一凸部
344C:               第二凸部
B1:                 第一边框
B2、B2’:           第二边框
S1、S1’:           第一侧
S2、S2’:           第二侧
E1、E1’:           第一边缘
E2、E2’:           第二边缘
TH1:                第一厚度
TH2:           第二厚度
BW1:           第一侧与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
BW2:           第二侧与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
T1:            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T2:            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G1:            第一胶带层
G2、G2’:      第二胶带层
4:             外壳
B:             边框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并应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平板电脑等)上,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图1绘示此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手持式电子装置M包含有显示装置3。亦请参照图2及图3,图2及图3分别绘示图1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M沿着水平的X-X’方向的剖视图以及沿着垂直的Y-Y’方向的剖视图。
需说明的是,一般的使用者大多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M的左右两侧(亦即水平的X-X’方向),因此,为了能够容易握持手持式电子装置M,使用者对于水平的X-X’方向上会有较强烈的窄边框需求,故显示装置3在水平的X-X’方向上的设计是为了达到缩减宽度的效果。至于手持式电子装置M的上下两侧(亦即垂直的Y-Y’方向),由于使用者较少握持该处,所以显示装置3在垂直的Y-Y’方向上的设计是为了缩减厚度,以达到薄化手持式电子装置M厚度的目的。
如图2及图3所示,显示装置3包含有显示面板30、光学板32及背光模块34。显示面板30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而光学板32例如为偏光板,但不以此为限。其中,背光模块34包含有导光板340、背光源342及框架结构344。其中,导光板340是相邻于背光源342设置;背光源342用以发出一光线进入导光板340中,并藉由导光板340将光线导出向上射至显示面板30。此实施例中的框架结构344采用胶框设计,但不以此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框架结构344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B1(见图1及图2)、至少一第二边框B2及B2’(见图1及图3)、至少一第一凸部344B(见图2)及至少一第二凸部344C(见图3)。图2中的至少一第一边框B1与图3中的至少一第二边框B2及B2’可合称为边框构件B。由图1可知,第一边框B1与第二边框B2及B2’彼此相邻且分别沿垂直的Y-Y’方向以及水平的X-X’方向分布。需说明的是,图3中的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二边框B2及B2’具有不同的框架结构。显示面板30的第一侧S1(见图1及图2)及第二侧S2(见图1及图3)分别靠近第一边框B1及第二边框B2,至于第二侧S2’则靠近第二边框B2’(见图1及图3)。显示面板30包含有可视区域AA,并且可视区域AA的第一边缘E1(见图1及图2)及第二边缘E2(见图1及图3)分别靠近第一边框B1及第二边框B2,至于第二边缘E2’则靠近第二边框B2’(见图1及图3)。
导光板340是在垂直的Y-Y’方向上邻近第二凸部344C设置,且在水平的X-X’方向上邻近第一凸部344B设置。背光源342则是在垂直的Y-Y’方向上设置于第二边框B2’与导光板340之间。第二边框B2’设置在背光源342的相对于其出光面的另一侧。第二边框B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胶带层G2’,并且第二胶带层G2’贴附于显示面板30下方,用以提供粘力将第二边框B2’与显示面板30粘附在一起。第二边框B2’相对于背光源342的外侧与上方的显示面板30的第二侧S2’对齐。
由图2及图3可知:由于图2中的显示装置3于水平的X-X’方向上的第一边框B1具有至少一第一凸部344B突起于第一边框B1的内表面且沿水平的X-X’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32的下方,而图3中的显示装置3于垂直的Y-Y’方向上的第二边框B2具有至少一第二凸部344C突起于第二边框B2的内表面且沿垂直的Y-Y’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30的下方,因此,图2中显示面板30的第一侧S1与可视区域AA的第一边缘E1之间的距离(亦即显示装置3的水平边框宽度)BW1将会缩减而小于图3中显示面板30的第二侧S2与可视区域AA的第二边缘E2之间的距离(亦即显示装置3的垂直边框宽度)BW2。需说明的是,由于目前发展趋势为水平X-X’方向上需要设计成好握拿的状态,所以此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3于水平X-X’方向上的第一边框B1具有至少一第一凸部344B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水平的X-X’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32的下方且于垂直Y-Y’方向上的第二边框B2具有至少一第二凸部344C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且沿垂直的Y-Y’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30的下方,使得BW1小于BW2,但实际上并不以此例为限,亦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设计,并且BW1亦可大于或等于BW2。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凸部344B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T1将会低于第二凸部344C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T2,并且第一凸部344B于Z-Z’方向上的第一厚度TH1将会小于第二凸部344C于Z-Z’方向上的第二厚度TH2。因此,如图4所示,于边框构件B中,若第一边框B1上的第一凸部344B与第二边框B2上的第二凸部344C相连,彼此高度不同的第一凸部344B与第二凸部344C将会形成类似阶梯状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图5则绘示显示装置3中的外壳4、显示面板30、光学板32、导光板340、背光源342及框架结构344等主要元件的爆炸图。
如图2所示,由于手持式电子装置M的显示装置3的第一边框B1于水平的X-X’方向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凸部344B突起于第一边框B1的内表面且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32的下方,因此,设置于第一凸部344B上的第一胶带层G1将会贴附于光学板32的下方,用以提供足够的粘力将框架结构344的第一凸部344B与光学板32粘附在一起,故能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与光学板彼此分离的现象发生。
如图3所示,由于手持式电子装置M的显示装置3于垂直的Y-Y’方向上的第二边框B2具有至少一第二凸部344C将会突起于第二边框B2的内表面且沿垂直的Y-Y’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30的下方。由于在此方向上的光学板32两端往可视区AA内缩而不与第二边框B2重叠以缩减显示装置3的厚度,因此,设置于第二凸部344C上的第二胶带层G2将会贴附于显示面板30的下方,用以提供足够的粘力将框架结构344的第二凸部344C与显示面板30粘附在一起,故能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彼此分离的现象发生。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3于水平的X-X’方向上的第一边框B1具有至少一第一凸部344B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水平的X-X’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32的下方,不仅可使得其水平边框宽度BW1获得缩减以方便使用者握持,第一胶带层G1与光学板32粘贴的宽度亦会比现有技术来得大,故可有效地提供较为充足的粘力将框架结构344的第一凸部344B与光学板32粘附在一起。同理,如图3所示,由于显示装置3于垂直的Y-Y’方向上的第二边框B2不需窄边设计,即使垂直边框宽度BW2较水平边框宽度BW1来得大一些,但使用者很少握持该处,实用上影响不大,故显示装置3于垂直的Y-Y’方向上的第二边框B2可具有至少一第二凸部344C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且沿垂直的Y-Y’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30的下方,以降低显示装置3的厚度。由于在设计上垂直的Y-Y’方向的粘贴面积本来就比水平的X-X’方向来得大,再加上本发明的第二边框B2在相同条件下第二胶带层G2与显示面板30粘贴的宽度亦会比本发明的第一边框B1来得大,故可有效地提供较为充足的粘力将框架结构344的第二凸部344C与显示面板30粘附在一起。
至于本发明的另两个具体实施例分别为一种背光模块及一种框架结构。由于该背光模块及该框架结构已于前述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故于此不另行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于水平方向上的第一边框具有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水平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光学板的下方,故能使得显示装置的左右两边宽度变得较窄而让使用者较易握持。此外,由于显示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边框具有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第二边框的内表面且沿垂直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下方,使得位于背光模块上方的胶带与显示面板或光学板粘贴的宽度够大而可提供充足的粘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不仅可同时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体宽度及厚度,并可有效地避免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或光学板由于粘力不足而彼此脱离的现象发生。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导光板;
一背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以及
一框架结构,围绕该导光板设置,该框架结构包含有:
一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分布;
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该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该第二方向往内延伸;以及
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该第二边框的内表面并沿该第一方向往内延伸;
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该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该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是在该第一方向上邻近该第二凸部设置,且在该第二方向上邻近该第一凸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是在该第一方向上设置于该第二凸部与该导光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一第一厚度小于该第二凸部的一第二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相连且该第一边框上的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边框上的该第二凸部相连,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形成一阶梯状结构。
6.一种供一显示装置使用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含有:
一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分布;
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该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该第二方向往内延伸;以及
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该第二边框的内表面并沿该第一方向往内延伸;
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该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该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一第一厚度小于该第二凸部的一第二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相连,且该第一边框上的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边框上的该第二凸部相连,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形成一阶梯状结构。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显示面板;
一光学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包含有一导光板、一背光源及一框架结构,其上依序设置该光学板及该显示面板,该框架结构包含有:
一边框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边框及至少一第二边框,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彼此相邻且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分布;
至少一第一凸部,突起于该第一边框的内表面且沿该第二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该光学板的下方;以及
至少一第二凸部,突起于该第二边框的内表面且沿该第一方向往内延伸而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下方;
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该第一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低于该第二凸部的垂直高度的最高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一第一胶带层,设置于该第一凸部与该光学板之间;以及
一第二胶带层,设置于该第二凸部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含有:
至少一第一侧,靠近该第一边框;
至少一第二侧,靠近该第二边框;以及
一可视区域,该可视区域包含有:
至少一第一边缘,靠近该第一边框;以及
至少一第二边缘,靠近该第二边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一第一厚度小于该第二凸部的一第二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框与该第二边框相连,且该第一边框上的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边框上的该第二凸部相连,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形成一阶梯状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板为一偏光板。
CN201210534070.6A 2012-10-09 2012-12-1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090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7293A TWI472851B (zh) 2012-10-09 2012-10-09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及其框架結構
TW101137293 2012-10-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0267A true CN103090267A (zh) 2013-05-08
CN103090267B CN103090267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20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4070.6A Active CN103090267B (zh) 2012-10-09 2012-12-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57662B2 (zh)
CN (1) CN103090267B (zh)
TW (1) TWI472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6863A4 (en) * 2013-02-12 2016-10-19 Impresario Company Ltd FRAME FOR AN OBJEC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7591A (ja) * 1999-03-19 2000-09-2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
CN2785066Y (zh) * 2005-02-18 2006-05-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900791A (zh) * 2005-07-20 2007-01-2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70046859A1 (en) * 2005-08-26 2007-03-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with integrally molded metal back plate-fr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1278226A (zh) * 2005-10-27 2008-10-01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片的支撑结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US20100265425A1 (en) * 2005-05-24 2010-10-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2057922U (zh) * 2011-04-26 2011-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06943A (zh) * 2012-02-17 2012-07-2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0121B (en) * 2004-01-07 2005-09-2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416309B2 (en) * 2004-12-30 2008-08-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having a surface with rounded structures
TW200706954A (en) * 2005-08-08 2007-02-16 Innolux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944881A (en) * 2008-04-29 2009-11-01 Century Display Shenxhen Co Frame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frame structure
KR101698816B1 (ko) * 2009-11-30 2017-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101853873B1 (ko) * 2011-07-28 2018-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30068967A (ko) * 2011-12-16 2013-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8757861B2 (en) * 2012-01-27 2014-06-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7591A (ja) * 1999-03-19 2000-09-2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
CN2785066Y (zh) * 2005-02-18 2006-05-3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US20100265425A1 (en) * 2005-05-24 2010-10-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900791A (zh) * 2005-07-20 2007-01-2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70046859A1 (en) * 2005-08-26 2007-03-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with integrally molded metal back plate-fr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1278226A (zh) * 2005-10-27 2008-10-01 夏普株式会社 光学片的支撑结构、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CN202057922U (zh) * 2011-04-26 2011-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06943A (zh) * 2012-02-17 2012-07-2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134A (zh) 2014-04-16
TWI472851B (zh) 2015-02-11
CN103090267B (zh) 2016-03-02
US9357662B2 (en) 2016-05-31
US20140098514A1 (en) 201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871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EP2477060B1 (en) Display device
CN203117600U (zh) 显示装置
WO2017096666A1 (zh) 液晶显示器、电子设备、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6074369A1 (zh) 触摸显示模组和电子显示产品
CN106843574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543012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847091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US2011024922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865725A (zh) 移动终端显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8254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
CN105093612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155244U (zh) 触摸显示模组和电子显示产品
US9075467B2 (en) Touch panel
CN205508290U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01489236U (zh) 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车载电子设备
CN103809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90267B (zh) 显示装置
CN103220380A (zh) 触控显示终端
CN104698664A (zh) 具有触摸屏的lcd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US9772520B2 (en) Touch control device
CN204806292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43728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8013611U (zh) 显示屏组件
CN20694838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