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228B -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228B
CN103089228B CN201110333380.7A CN201110333380A CN103089228B CN 103089228 B CN103089228 B CN 103089228B CN 201110333380 A CN201110333380 A CN 201110333380A CN 103089228 B CN103089228 B CN 103089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and
ground surface
surface crosslinking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3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9228A (zh
Inventor
张波
薛承瑾
蒋廷学
张旭东
李洪春
王宝峰
赵晓
姚奕明
卫然
周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333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9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9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9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包括: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与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相结合,即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改造施工中;由于通过酸压与加砂酸压技术联作,最大限度地形成一条深穿透、更持久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发挥酸蚀裂缝与支撑裂缝的双重作用,极大地提高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和油井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层改造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背景技术
泥质白云岩油藏是一种复杂岩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不仅孔隙度、渗透率低,而且泥质含量高,因此需要进行储层改造才能经济开采。
本发明以前,针对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储层改造方法普遍采用常规水力压裂方法,即利用地面高压泵组,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将高粘液体注入井中,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并加入一定数量的支撑剂来支撑裂缝,获得导流能力,增加油井产量;但是由于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藏裂缝发育、泥质含量高等特点,该方法存在施工压力高、裂缝延伸、铺砂浓度受限制和砂堵等风险,明显降低了油井产能的发挥,影响了压裂施工的效果。
针对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储层改造,也采用酸压方法。即采用盐酸之类的酸用足以压开地层或张开存在的天然裂缝的压力注入白云岩油气藏中的一种增产措施方法;但是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酸岩反应速度快、滤失大、裂缝短、刻蚀裂缝壁面较均匀,裂缝的导流能力损失严重,导致酸压效果差。
US5310003公开了一种地层的酸压方法,在油藏中注入不同体积的低、高密度酸,可以选择性的控制上部和下部的裂缝。具体来讲,以足够的压力,在井筒周围的上部油藏注入低密度酸,使裂缝在上部储层延伸;以足够的压力,在井筒周围的下部油藏注入高密度酸,使裂缝在下部储层延伸;因此,在下部储层延伸的裂缝的上部,与在上部储层延伸的裂缝的下部相交;低密度酸仍然在油藏上部储层延伸的裂缝里,而高密度酸仍然在油藏下部储层延伸的裂缝里。
中国专利CN101353958公开了一种油气井开采温控变粘酸酸压裂方法,主要技术特征:温控变粘酸变粘控制;温控变粘酸酸压裂;前置液温控变粘酸压裂;温控变粘酸闭合酸压裂。该方法解除储层或炮眼钻井液完井液等原有的伤害;可以直接压开储层形成裂缝;可以形成的高导流酸蚀裂缝,是一种单一的酸压工艺。
文献《狮31井交联酸酸压加砂技术的应用》(油气井测试,2007年,第16卷,增刊)中公开了:先用交联酸压开裂缝,用稳定排量带入低砂比(4%)两段支撑剂段塞;再用交联酸深度酸压加砂,最后注入顶替液。瞬时最高砂比28%,酸压后可实现自喷排液和生产。文献中的工艺只是交联酸酸压+交联酸携砂酸压的简单组合,缺少闭合酸化工艺,并且主加砂阶段未见采用相关配套技术。
文献《靖边气田白云岩储层交联酸酸压技术实践》(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15卷,第6期)中公开了:先采取交联酸压开裂缝,再用交联酸加砂,加砂完毕裂缝闭合后,注入闭合酸,最后注入顶替液适当过顶替。但此文献的研究储层的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有明显不同,此文献所公开的内容并不适用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储层。文献的工艺只是交联酸酸压+交联酸携砂酸压+闭合酸化的单一组合,只是采用不加砂的交联酸酸压并且文献中主加砂阶段未见采用相关配套技术;文献中的交联酸的配制方法的比较复杂,容易造成交联酸配制不均匀从而影响施工效果。
目前,泥质白云岩油藏国内外缺乏改造的经验,还没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改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的高效改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通过酸压与加砂酸压技术联作,最大限度地形成一条深穿透、更持久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发挥酸蚀裂缝与支撑裂缝的双重作用,极大地提高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和油井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与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相结合;其包括前置液阶段和主加砂阶段;其中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所述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地面交联酸酸压、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与闭合酸化相结合。
以上所述的前置液阶段优选采用高浓度地面交联酸酸压。
以下对本发明的方法做更具体的描述。
地面交联酸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地面交联酸,本发明中,地面交联酸的配方采用以下两种之一:
地面交联酸液I:HCl20%;SIAGE-03稠化剂0.8%;SIACI-05缓蚀剂1%;SIAAM-02调理剂0.3%;SIACA-06交联剂1.0%;SIAMA-01多功能添加剂0.3%;SIAAS-10防膨剂0.5%;SIACA-03助排剂0.3%;SIADM-09破乳剂0.1%;其余是水;
地面交联酸液II:HCl20%;SIAGE-03稠化剂1.0-1.2%;SIACI-05缓蚀剂1%;SIAAM-02调理剂0.3%;SIACA-06交联剂1.0%;SIAMA-01多功能添加剂0.3%;SIAAS-10防膨剂0.5%;SIACA-03助排剂0.3%;SIADM-09破乳剂0.1%;其余是水。
以上交联酸的各组分中盐酸市售而得;其余各牌号助剂均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生产并出售。
所述地面交联酸酸压与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相结合即:
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所述地面交联酸酸压可采用本领域内通常的地面交联酸酸压方法;所述的前置液阶段采用的支撑剂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支撑剂,本发明中优选支撑剂配方为:30目~50目陶粒。
所述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所述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可采用本领域内通常的地面交联酸酸压方法;主加砂阶段采用支撑剂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支撑剂,本发明中优选配方为:30目~50目陶粒,或40目~60目陶粒,或30目~50目与40目~60目陶粒组合。
为了增加压裂效果,在主加砂阶段之后设有闭合酸化阶段;
所述闭合酸酸液配方采用以下两种之一: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
闭合酸I:HCl20%;SIACI-05缓蚀剂2%;SIAAS-10防膨剂2%;SIACA-03助排剂1%;SIADM-09破乳剂2%;SIAFS-01防渣铁稳剂2%;其余是水;
闭合酸II:HCl20%;HAC3%;SIACI-05缓蚀剂2%;SIAAS-10防膨剂2%;SIACA-03助排剂1%;SIADM-09破乳剂2%;SIAFS-01防渣铁稳剂2%;其余是水。
以上闭合酸酸液的各组分中盐酸市售而得;其余各牌号助剂均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生产并出售。
所述闭合酸化阶段之后设有顶替液阶段,以低排量注入顶替液;顶替液可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顶替液,如盐溶液,比如氯化钾水溶液,其浓度根据经验而定。本发明中优选顶替液为重量浓度为2%的氯化钾水溶液。
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高浓度地面交联酸酸压与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或高浓度地面交联酸酸压、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与闭合酸化。
以上所述“高浓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本发明所采用的地面交联酸液可选自以上所述地面交联酸液I和地面交联酸液II,主要的区别就是地面交联酸液I的稠化剂浓度是0.8%,地面交联酸液II的稠化剂浓度是1.0-1.2%。所述的稠化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酸液增稠增粘,因此地面交联酸液II的浓度要比地面交联酸液I的浓度高。故此前置液阶段的地面交联酸优选高浓度的地面交联酸。
更具体步骤如下:
A设计小型压裂测试来确定交联酸滤失特性、交联酸效率及裂缝形成和延伸扩展压力的特性及摩阻大小。根据小型压裂测试求得的结果及时调整前置液用量和排量等施工参数,达到认识储层和提高施工成功率的目的;
小型压裂测试就是在正式压裂之前,以较少的液体来进行地层、压力参数和液体参数求取的测试。小型压裂测试可有效地确定在特定地层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参数,验证固井质量的好坏,与优质压裂液相结合,可有效地控制缝高,对整装区块进行测试压裂,可提高压裂作业的成功率,并能用于确定压裂的施工排量、规模及参数优化。小型压裂测试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应用小型测试压裂技术,可获得油井的破裂压力、闭合压力、闭合时间、压裂液的滤失系数等参数。
B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以稳定排量进行酸压,为了打磨裂缝壁面、降低液体滤失和施工压力,采取多级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段塞打磨技术;
多级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段塞打磨技术:注入一段含小粒径支撑剂的酸液,再注入一段不含小粒径支撑剂的酸液,如此反复,即是支撑剂段塞打磨技术;
C主加砂阶段采取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或支撑剂组合、地面交联酸携砂液变粘度、多级变排量综合控缝高、降滤失、深穿透技术和低起点、小台阶、多段塞,控制最高砂液比的多级加砂技术;
通常来说压裂用的支撑剂有30目~50目、40目~60目、16目~20目,目数越大,粒径就越小,一般采用粒径较小的40目~60目、30目~50目2种粒径组合。
地面交联酸液I的稠化剂浓度是0.8%,粘度比如是50mPa.s;地面交联酸液II的稠化剂浓度是1.0-1.2%,粘度比如是70mPa.s;这就是变粘度。其作用是先用粘度高的地面交联酸液II压裂造缝和降温(飘黄色的为修改后的内容,下同),然后用粘度低的地面交联酸液I携砂,以形成指进的效果。
“多级变排量综合控缝高、降滤失、深穿透技术”指的是:多级变排量比如说2.5m3/min-3m3/min就是变排量,其作用是低排量的时候,裂缝内的静压力较小,缝高容易控制,提高排量的时候缝内静压力提高,有利于加砂和使裂缝长度增加,也就是变排量比单一排量裂缝的穿透距离要远。降滤失作用主要是由压裂液的粘度和加入小粒径支撑剂来实现的。
深穿透技术就是指裂缝在横向上延伸尽可能长,以增加油气流的通道,提高单井的产能;变排量、控缝高、降滤失等技术都有利于深穿透。
低起点、小台阶、多段塞,这3个技术都是在加砂时候的专业用语。低起点就是指加砂的初始砂比低,比如说5%;小台阶就是砂比以小幅度增加,比如5%-8%-11%-14%;多段塞就是指注入一段含砂的液体,再注入一段不含砂的液体,如此反复,目的是判断含砂液体中的砂子进入地层时候的压力,如果压力正常就继续保持或逐渐提高砂比加砂施工,如果压力过高,则要及时调低砂比施工,避免压力过高或者砂堵,导致施工失败。
控制最高砂液比就是控制砂比,正如上面一个解释,如果以30%的砂比加砂,施工压力不平稳或者过高,那么就不能进一步提高砂比,比如说提高到35%,而是控制在30%的砂比之下,进行加砂施工。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砂堵。
多级加砂就是指在压裂过程中低排量注入前置液及一部分低粘混砂液,在近井裂缝内形成砂堤,然后瞬间提高排量,在保证不发生砂堵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砂比,比如:5%-8%-11%-14%-17%-20%-25%,直至施工结束。
D闭合酸化阶段,逐步降排量注入闭合酸;
E顶替液阶段,以低排量注入顶替液。
所述的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液I、II两个配方,可根据小型压裂测试结果选择配方;所述酸液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地面交联酸液I:HCl20%;SIAGE-03稠化剂0.8%;SIACI-05缓蚀剂1%;%SIAAM-02调理剂0.3;SIACA-06交联剂1.0%;SIAMA-01多功能添加剂0.3%;SIAAS-10防膨剂0.5%;SIACA-03助排剂0.3%;SIADM-09破乳剂0.1%;其余是水。
地面交联酸液II:HCl20%;SIAGE-03稠化剂1.0-1.2%;SIACI-05缓蚀剂1%;%SIAAM-02调理剂0.3;SIACA-06交联剂1.0%;SIAMA-01多功能添加剂0.3%;SIAAS-10防膨剂0.5%;SIACA-03助排剂0.3%;SIADM-09破乳剂0.1%;其余是水。
所述的主加砂阶段采用的地面交联酸液配方同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液I。
所述的前置液阶段采用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配方:30目~50目陶粒。
所述的主加砂阶段采用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或支撑剂组合配方:30目~50目陶粒,或40目~60目陶粒,或30目~50目与40目~60目陶粒组合。
所述的闭合酸化阶段采用两个配方,可根据岩心溶蚀实验选择配方;所述酸液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闭合酸酸液I:HCl20%;SIACI-05缓蚀剂2%;SIAAS-10防膨剂2%;SIACA-03助排剂1%;SIADM-09破乳剂2%;SIAFS-01防渣铁稳剂2%;其余是水。
闭合酸酸液II:HCl20%;HAC3%;SIACI-05缓蚀剂2%;SIAAS-10防膨剂2%;SIACA-03助排剂1%;SIADM-09破乳剂2%;SIAFS-01防渣铁稳剂2%;其余是水。
所述的顶替液阶段采用顶替液配方,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KCL2%;其余是水。
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泥质白云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改造施工中;由于通过酸压与加砂酸压技术联作,最大限度地形成一条深穿透、更持久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发挥酸蚀裂缝与支撑裂缝的双重作用,极大地提高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和油井产能。
附图说明
图1A井施工曲线图
图2B井施工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例1:A井
该井是一口评价井,油层岩性为泥质白云岩,泥质含量45%,射孔井段1765.5-1788.1m、17.8m/8n,渗透率10.5×10-3um2,孔隙度11.7%,声波时差211.1us/m,含油饱和度42.15%,井温70℃,属于典型的低温、低孔、低渗复杂岩性储层,常规试油无产能。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层和裂缝伤害、控制裂缝高度和提高压开程度,形成一条深穿透、更持久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达到深部酸压并增加措施有效期的目的,设计采用高浓度交联酸酸压+交联酸携砂酸压+闭合酸化的方法。具体方法是:
(1)通过小型压裂测试结果分析,产层闭合压力梯度达到0.0246MPa/m,裂缝内净压力3-4MPa左右,液体效率仅有20%左右,从G函数没有明显发现多裂缝存在迹象。鉴于此,正式酸压施工要适当增大前置液的用量为140m3左右,提高排量到3.5-4.0m3/min,降低施工砂比至10%左右,最高砂比控制在30%,若段塞进入地层后井口压力没有大幅升高,且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可考虑适当提高平均砂比到15%,最高砂比40%。
(2)酸压施工采用卡封护套管柱;封隔器采用Y221-114。
(3)采用地面交联酸进行预处理,排量2.5m3/min,施工压力44MPa,注入上转向剂3t,停泵20min,待转向剂上浮。
(4)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II,排量3.5m3/min,破裂压力44.9MPa,泵注2级前置液段塞,砂比分别为3-5%和7-10%,共加30-50目陶粒5m3,施工压力为43.5MPa,前置液用量141m3
(5)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I,排量3.5m3/min加砂,施工压力平稳,说明缝高得到较好的控制,裂缝在储层内延伸扩展较好,施工后期排量提高到4.0m3/min,砂比从10%线性递增至40%,最高砂比40%,平均砂比11.2%,加30-50目陶粒17m3,携砂液(地面交联酸I)101.1m3停泵压力27.8MPa。
(6)闭合酸阶段采用闭合酸I,施工排量4.0m3/min逐步降低到1.5m3/min,注入闭合酸20m3
(7)顶替液阶段,施工排量降低到1.0m3/min注入顶替液9m3,顶替液为浓度2%的氯化钾水溶液。
(8)附图1是A井正式酸压施工曲线示意图,施工参数和设计参数的对比来看,达到了设计要求。
(9)正式酸压停泵压降拟合,刻蚀裂缝长度达到了120m,裂缝高度被控制在50m内,裂缝内支撑剂铺砂浓度达到了1.26kg/m2,刻蚀裂缝导流能力超过20um2.cm。
(10)根据现场裂缝监测结果表明,A井人工裂缝方向为北东向78.8°。测得压裂人工裂缝方位、近井裂隙见表1。
表1A井酸压人工裂缝监测结果
实例2:B井
该井是一口预探井,油层岩性为白云质泥岩,泥质含量52%,射孔井段2335.9-2339.3m,3.4m/2n,孔隙度13.5%,声波时差296.9us/m,含油饱和度32.5%,井温72℃,该井常规试油无产能。为了落实产能和液性,设计采用交联酸酸压+交联酸携砂酸压+闭合酸化工艺。具体方法是:
(1)通过小型压裂测试结果分析,产层闭合压力梯度达到0.0244-0.0249MPa/m,裂缝内净压力7-8MPa左右,液体效率40%左右,从G函数没有明显发现多裂缝存在迹象。鉴于此,正式酸压施工要适当提高排量到3.5-4.0m3/min,降低施工砂比至10%左右,最高砂比控制在25%,若段塞进入地层后井口压力没有大幅升高,且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可考虑适当提高平均砂比到15%,最高砂比30%。
(2)酸压施工采用光油管管柱;底部带井下压力温度测试仪。
(3)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I,排量3.5m3/min,破裂压力63.2MPa,泵注2级前置液段塞,砂比分别为3-5%和5-10%,共加30-50目陶粒4.5m3,施工压力为60MPa,前置液用量121.7m3
(4)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I,排量3.5m3/min加砂,施工压力平稳,说明裂缝在储层内延伸扩展较好,后排量提高到4.0m3/min继续加砂,施工后期压力有所增加,说明裂缝在储层的延伸受到阻碍,停泵压力38MPa,加30-50目陶粒17m3,最高砂比30%,平均砂比12%,携砂液96.3m3
(5)闭合酸阶段采用闭合酸I,施工排量4.0m3/min逐步降低到1.5m3/min,注入闭合酸20m3
(6)顶替液阶段,施工排量降低到1.0m3/min注入顶替液13m3
(7)附图2是B井正式酸压施工曲线示意图,施工参数和设计参数的对比来看,达到了设计要求。
(8)正式酸压停泵压降拟合,刻蚀裂缝长度达到了140m,裂缝高度被控制在25m内,裂缝内支撑剂铺砂浓度达到了1.53kg/m2,刻蚀裂缝导流能力超过20um2.cm。
(9)根据现场裂缝监测结果表明,B井人工裂缝方向为北西向79.1°。测得压裂人工裂缝方位、近井裂隙见表2。监测的酸蚀裂缝长度、高度与设计以及压后拟合的裂缝长度、高度有很好的符合性。
表2B井酸压人工裂缝监测结果

Claims (8)

1.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与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相结合;所述方法包括前置液阶段和主加砂阶段;其中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酸压;所述主加砂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其中,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的地面交联酸的浓度高于主加砂阶段携砂酸压采用的地面交联酸的浓度;所述主加砂阶段采取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或支撑剂组合、地面交联酸携砂液变粘度、多级变排量综合控缝高、降滤失、深穿透技术和低起点、小台阶、多段塞,控制最高砂液比的多级加砂技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主加砂阶段之后设有闭合酸化阶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酸化阶段之后设有顶替液阶段,以低排量注入顶替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替液为盐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计小型压裂测试来确定前置液阶段采用的地面交联酸滤失特性、前置液阶段采用的地面交联酸效率及裂缝形成和延伸扩展压力的特性及摩阻大小;根据小型压裂测试结果调整用作前置液的地面交联酸用量和排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地面交联酸以稳定排量进行酸压,并采取多级小粒径、高强度支撑剂段塞打磨技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液阶段采用的支撑剂配方为:30目~50目陶粒;采用两或三级注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加砂阶段采用支撑剂配方为:30目~50目陶粒,或40目~60目陶粒,或30目~50目与40目~60目陶粒组合。
CN201110333380.7A 2011-10-28 2011-10-28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Active CN103089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3380.7A CN10308922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3380.7A CN10308922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228A CN103089228A (zh) 2013-05-08
CN103089228B true CN103089228B (zh) 2016-05-04

Family

ID=4820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3380.7A Active CN10308922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9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094A (zh) * 2013-05-16 2013-08-1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多段塞注入式压裂方法
CN103912247B (zh) * 2014-03-21 2017-03-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一种气井水平井多级段塞工艺
CN104989364B (zh) * 2015-06-11 2017-05-03 西南石油大学 酸刻蚀物理模拟实验中岩板表面刻蚀形态的评价方法
CN104879113A (zh) * 2015-06-12 2015-09-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复合酸压方法
CN104948161B (zh) * 2015-06-19 2018-1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控水酸压方法
CN10632104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携砂酸压方法
CN106321053B (zh) * 2015-07-01 2019-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
CN106321054B (zh) * 2015-07-03 2018-07-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方法
CN105257272A (zh) * 2015-09-24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高导流能力酸压方法
CN106567701B (zh) * 2015-10-09 2019-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压裂方法
CN106894802B (zh) * 2015-12-18 2020-05-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页岩气井的小型测试压裂方法
CN107965306B (zh) * 2016-10-2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酸压裂方法
CN109751036B (zh) * 2017-11-02 2021-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层页岩气延缓有效裂缝改造体积递减的方法
CN109931045B (zh) * 2017-12-18 2021-08-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缝系统的自支撑酸压方法
CN108547607B (zh) * 2018-03-07 2021-01-01 陕西友邦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渗油田低产井的宽带酸化造缝方法
CN111852433B (zh) * 2019-04-28 2022-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白云岩储层多尺度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CN112983386B (zh) * 2021-02-25 2023-06-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前置液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356826B (zh) * 2021-07-08 2022-02-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713A (zh) * 2008-05-08 2008-12-03 伊向艺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用可控粘度酸液体系
CN101724389A (zh) * 2008-10-22 2010-06-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酸加砂压裂酸液
CN102093871A (zh) * 2009-12-09 2011-06-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酸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7874A1 (en) * 2004-04-06 2005-10-13 Berger Paul 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racturing subterranean reservoi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713A (zh) * 2008-05-08 2008-12-03 伊向艺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用可控粘度酸液体系
CN101724389A (zh) * 2008-10-22 2010-06-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酸加砂压裂酸液
CN102093871A (zh) * 2009-12-09 2011-06-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酸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交联酸携砂酸压在白云岩储层改造中的应用;王海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20071215;第47-56页 *
白云岩储层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控制;王海涛等;《天然气工业》;20091225;第29卷(第12期);第64页第1栏倒数第1-2段 *
靖边气田白云岩储层交联酸酸压技术实践;伊向艺等;《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125;第15卷(第6期);第93页第1栏倒数第2段、第2栏倒数第1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228A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9228B (zh) 一种泥质白云岩地面交联酸携砂酸压方法
CN107503729B (zh) 一种提高压裂稳定期的微支撑压裂方法
CN102733789B (zh) 深层稠油油藏厚砂岩储层层内水力分段压裂施工增产方法
CN109838223B (zh) 一种深层复杂页岩气的体积压裂方法
CN105604534A (zh) 用于煤层气储层增产的水力波及压裂工艺方法
CN106567702A (zh) 一种提高深层页岩气裂缝复杂性指数的方法
CN107237618B (zh) 一种底水砂岩气藏增产控水的方法
CN108009670A (zh) 一种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效果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8460203A (zh) 页岩油藏循环注气油井产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58426A (zh) 一种提高深层页岩气裂缝复杂性的压裂方法
RU2012111318A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егазовой залежи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разрыва пласта
CN109931045A (zh) 一种双缝系统的自支撑酸压方法
CN110259421A (zh) 一种裂缝性的致密油藏注水补充能量方法
CN104265254A (zh) 深层超稠油多段塞注油溶性降粘剂和液态co2采油工艺方法
Mukherjee et al. Successful control of fracture height growth by placement of artificial barrier
CN110118079A (zh) 一种高含蜡油层的压裂开采方法
RU2540713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Poplygi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s and proppant mass on the well parameters after hydraulic fracturing
CN115081352B (zh) 深水高温高压疏松砂岩端部脱砂工艺设计优化方法及装置
RU2524703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мелких нефтя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13236219B (zh) 一种适用于多套高陡碎粒煤层的煤层气压裂方法
CN115370342A (zh) 一种适用于常压页岩气加密井的少液多砂压裂方法
Cui et al. A case study: the first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well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Iraq
CN114427425A (zh) 一种薄互层穿层压裂方法及其应用
CN113622891A (zh) 高阶煤储层的疏导式压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